最果てのイマ 游戏

地球救済ハンター 玩过 @ 1d 12h ago

总评:94/100,全篇无选项的暗示,独特双重含义Link设计//能看出口三才其它作品很多影子,回馈更深刻理解与感悟。推荐接触过口三才主笔的几部作品后,再来尝试本作否则理解难度很高//因拼图式叙事本作充满推理解密要素,大量的硬核SF设定与哲学导致阅读门槛极高,且必须至少二周目甚至多周目对答案。「千々に撒かれたパズルのピース。どうか、優しく配列されますように——」数以千计散落的拼图碎片。请务必、温柔地排列好——//几首常用音乐渲染的氛围极其契合本作,部分CG带给人温暖幸福的感觉//与印象最深的Rewrite联想:bgm.tv/blog/334834//遗憾:灰野千鸟那段h微妙无语//拼图后存疑仍较多且无官方答案。6.11补:这何尝不是樱之刻中所提到的「混乱之美」,提供各种理解方式寻求,却拒绝形成任何确定的理解与答案,避免劣化为已完成的「约定之美」

落月 玩过 @ 2024-5-31 01:16

......读了两遍,参考了一些考察。故事内容和叙事结构无疑相当高超,问题是写的有点太过自嗨,文字没跟上内核。这玩意应该说在思想层面很对我的电波,但在审美层面没太对上,就这样吧......

日中凉 玩过 @ 2024-5-29 19:40

63h。圣域,神圣不可侵;灵魂,神圣不可侵;心は、神聖不可侵。孤独是人类的不治之症,孤独不可解,人类永恒地活在孤独之中,但不动内在的社会性让心灵的孤岛相交织,数以千计个体的圣域,连结起广袤却又狭隘的世界。以极致理性客观的他者视角,反射黯淡无光的灰色镜像,IN建构,群体之敌诞生,未来被扼杀,族群毁灭,僭越圣域覆灭伦理,绝望滋生笼罩阴霾天穹。于此,人类之王立于最后的『イマ』,诉说『孤独の神に捧ぐ物語』,呼唤希望再生,迎接『アス』。千々に撒かれたパズルのピース。どうか、優しく配列されますように―――//「9 9%の孤独と1 %の共感で、生きていくものなんだ」→「安心なさい。人類は孤独ではない」明日は、楽しみですか? こちらは、今日も風が吹いてる。 きっと明日も、吹くと思う——

时谷鹿 玩过 @ 2024-5-3 12:04

50h完。其实没看明白,给10分大概是自己也被洗脑成田批了。

三城直哉 玩过 @ 2024-4-20 00:32

打分和简评暂且搁置,田中的作品还是得过一段时间来看才能展现他真正的威力,况且还是最果这样无论在各种方面都很大胆的作品,更需要时间去梳理。但不得不说,在走过了这最后的现在之后,我惊叹于这系统的巧思,享受着田中的各种设定随着现在的最后的临近慢慢爆发(可惜阅读各种设定对我来说就稍显折磨Orz,特别那些高密度的部分),这部作品让我重新审视了蛮多田中的作品,尤其感觉我打rewrite的时候果然还是阅历不够,没能读懂,实在是可惜。现在看下来,果然感触最深的部分还是与沙也加的林间对话,现在回过头看真的是越看越喜欢。(这条记录纯属是打完后的胡言乱语,另,好想和==(剧透)多来几个HS)

Yoko 玩过 @ 2024-4-18 17:49

世界充满了意识,仿佛是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大脑。潜抑的俄狄浦斯情结突破意识的封锁,在与六人的联系中建立自我。枯萎的社会,享乐主义滋生虚假繁荣的毒瘤,吞噬人类的巨浪无处可逃,意识群自下而上产生的上位知性成为了人类之敌。在工具理性漠视情感与精神价值的铁壁中,舍弃人权,杀死伦理,就连自由意志也被遗忘,人类灭亡,群体侵蚀,灵长奇化,领域解体,从万民身上夺走真正的自我。半神·贵宫忍借由八十亿涌现力,以GVP管理权限,模因散布为手段,重申「心」神圣不可侵,社会性因意识到他人而萌芽,从孤独中解放。最后,在绝对的幸福中,退出登录,挺起胸膛,自称人类。孤独の神に捧ぐ物語、人類史最後の一ページが記されるまで。

梅尔克利乌斯 玩过 @ 2024-4-7 22:26

能明显感受到田中思想在本作的进一步升华,且最果的日常相比田中的其他作品更为优秀,足以称为神作

天城なゆみ 玩过 @ 2024-3-30 17:50

一部失败的作品,田中用难懂的文本和迷惑读者的时间轴的变化来掩饰整体完成度之低,后面加入的「战争」使得前面关于「圣域」的描写变得毫无意义,结局可有可无,这样的半成品只因为贩卖文字,成了田中的最高作?评论区某些长评写的什么你们自己看得懂吗?

NAT07 玩过 @ 2024-3-19 17:19

这作的文笔依然继承了像群青一样的文风,但是玩的是机翻,并不能完整的分析剧情,还是等汉化出来再做修改评价吧,但是大体的剧情内容和主旨还是相当不错的,一开始就是冲着伊瑪玩的,有一句话非常的错,圣域不可侵犯,最后的最后田中口三才天下第一

tomoyo 玩过 @ 2024-3-19 11:01

田中你都写了些什么?我真的好累呀,玩的。

trcsk 玩过 @ 2024-3-6 08:21

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给个8星,这是个优缺点都过于明显的游戏。我看很多人都在拿本作与C+C或者罚抄比,但我认为从剧本结构设置来说它更像R11,不仅没有设置解谜篇给最终解,而且还采用多线非线性叙事。二者都需要玩家通过大量伏笔和诸多内置词条去拼凑完整的故事,以解谜探索的过程本身为主。但对我而言,二者的游玩体验差太多了。同样是非线性叙事,本作实在是过于碎片化,而且直达真相需要高达10周目,期间充斥着极多的专属设定,这对玩家来讲是巨大的折磨。当玩家好不容易经受了艰巨的考验,终于抵达这座复杂迷宫的出口时,会惊讶地发现这里没有答案,而这一过程中来自于作者抛出的那一系列复杂又深刻的哲学探讨本身或许才是最大的收获,但要问这值不值,那就很因人而异,这也直接决定了玩家对本作的最终评价。于我而言,这份收获绝不算亏,但也没多么赚。我想本作并不适合大多数人,因为它太深奥了。

kronprinzenwerk 玩过 @ 2024-2-26 12:11

详见长文//杀死上帝(本体)杀死人本(主体)杀死作者(权威)。在以《最后的现在》为名的传播游戏之中,去生产(言说)并消费(思考),在祛魅的理性舞台上,各自探寻本应复魅、值得称颂的崇高价值。认清生活世界的荒谬,意识到系统对生活的殖民,于工具理性的铁笼中追寻解放,拯救本真的自我。人类的精神强度便是取决于其能承受真相的数量。在此,描述性宣称:承载生存的记录转换着形式,终被何人读取。规范性宣称:人是在公共空间中生存的政治动物。在世界中心表达性宣称:我所联系、我所体验的世界就在此时此处——我在何处?我于我不思处在;在于无法拆分的基础词“我-你”联系的世界,“我-它”感受的世界;又在于镜面反像、关系网络之中。涌现!一切自相矛盾的思想体系终将涌现为一种更具判断力的整体系统。价值判断与工具效率、价值领域与事实领域。愿两者的适当分离能为您的精神与生活提供新的歇息之地。

夔怜 玩过 @ 2024-2-22 00:31

是那种能在其中找出无数缺点但仍须以十星奉上至高敬意的作品。

guanyl 玩过 @ 2024-1-25 16:24

23h全通。田中在这部确实倾注了很多心思,庞大的情报和知识量确实也让这段时间没白花。但是,还是要问你想表达什么?最后哪怕是自己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那么把描绘答案的过程交给“サイト”和“ログ”的后继者吗。战争篇只能说是意识流的狂欢,没有什么实质的创造。不过玩了这部确实对罚抄和io为什么会是那样有了更深了解了(笑)。

战戟号维修员 玩过 @ 2024-1-25 03:42

拼图点子极为天才但是大部分时间体验极其糟糕,如果拼图成品相当出色那也就算了,关键是这拼图居然不仅没答案还少块。虽然是05年作品但是讨论的话题至今仍不过时,可以说每个点单独拿出来都能出一部作品。结果比起sf更像是氛围作,汉化出了再看一遍

花与爱丽丝 玩过 @ 2024-1-22 13:25

99%の孤独と1%の共感で、矮小な僕たちは生きていくものなんだ。我不知道怎么写出当下的感受,所有话语都在收束中显得无力而苍白,所以再次看到这条评论的自己啊如果想知道当时所想,就再打开一次イマジナリーネット上的记录吧。

幻想杀手 玩过 @ 2023-12-21 18:16

前中期的叙事氛围极易让人陶醉其中,一周目个人线无聊乏味的日常在二周目中得以升华,战争篇所套用的各种科学实验和科幻设定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因人而异,尾声里阿梓沙也加几人围在一起庆祝忍皇的回归真的让人感动『……忍くん……みんな、待ってたんだよ……』,全流程下来唯一的遗憾就是章二了……

彼女 玩过 @ 2023-11-27 08:50

游戏能给9分,我是田批所以打10分

アメノ涼子 玩过 @ 2023-11-15 16:17

半部最果塑田中。虽以极致理性掩饰着无处可去的感性,又充满矛盾地甘愿把错觉珍藏于心,苟且活下去。读到最后“重重积累的世界”“献给孤独的神的故事”“千客万来的茶会”之时……恍若远远望见了未果的碎片们,在现实十余年后零零落落延伸成一线,它确实信守了约定,保存着最美好的过去,投射,再生,将未来带回了我们身边——真的没什么比这更有力的证明。没什么比这更巨大的感动,更令我大哭流泪的了。/「自最初一刻起,世界中所有的过去便一直重重积累着。变换着形式,在土地中,海洋中,大气表层流动的风中——千千散落的碎片,总有一天能再被某人找到、读取。即便拿起它翻阅的,已经不是此刻的我们。记录,永远有痕。——所以,别担心,人类不是孤独的。也请对你身体里那些小小的、苦痛哭泣着的末梢神经细胞们这么说吧。……愿这能,成为你的慰藉。」——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我便没有虚度此生。

AmaKusaShinoHime 玩过 @ 2023-11-12 15:50

田中笔墨的对象不再是具象化的人与社会,而是极度抽象化的宏观既存现象。继而让读者在升维中体会到「实存」的孤独与被拯救————【老いたものを、若者が受け継ぐ。世界が連綿と繰り返してきた摂理をなぞり、彼らはたまり場を得た 】【年老的东西,由年轻人们继承。描绘着世界连绵不断重复的天理,他们得到了归宿】 自最初一刻起,世界中所有的「过去」便一直重重积累着,变换着形式。在土地中、海洋中、大气表层流动的风中——千千万万散落的碎片,总有一天能再被某人拾到、读取。即便拿起它翻阅的,已然不是此在的我们。「记录」,永远有痕。 「实存」孤独,继而「实存」去孤独。逝者如斯,可即便是「最后」,那一瞬间也会因「实存者」的「此在」与「记录」的「过去」联系而交汇成「现在」,仅仅是知道在某处,曾有过这样一个事实的发生,就足够让人万分感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