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谭 WEB

真心为澪 看过 @ 2023-9-24 02:47

可以一看

奇怪的芒果 看过 @ 2023-9-22 08:33

有烂的有好的,前五集除了《林林》水平都在线,后面就开始不行了

IiNH 看过 @ 2023-9-20 22:10

有好有不好

八云黄 看过 @ 2023-9-18 20:39

主要还是第一集第二集拉高了期待,故事总体良莠不齐导致观感并不是特别棒,但总体来说展现了国风角度的动画出路,而且也看得出来我们其实对这种乡土气息重的作品还是满认可的,个人还是期待后续一些国创优秀作者能单打出来一片天地

神经漫游猫 看过 @ 2023-9-17 19:29

剧集质量参差不齐

邻舍的陌生人 看过 @ 2023-9-15 19:53

摆脱日漫风格模式,具有中国特色,但不同集之间质量参差不齐,总而言之,值得推荐。

安楽死Song 看过 @ 2023-9-14 16:16

春晚一样

纸歪线 看过 @ 2023-9-13 23:00

要有国风感觉,志异和乡土题材应该是最好的。整北京胡同有点像宣传片,整月球玉兔海礁女友我就不知道说啥了。接下来还是看点毕设或者儿童文学吧

凝神 看过 @ 2023-9-12 22:13

总体来说,很不错。 评价最高的当然是第一话,猪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呀。 其次、2话狐狸、5话海螺姑娘、8话的老爷爷都不错。 5话海螺,我觉得这海螺姑娘的后面注定的离别,让相遇很美好,一段美好的回忆(如同鲸鱼的虚假同频朋友),但一女同事却说:很怪,突然出现一女生,给男生洗衣做饭。让她很不能理解。就给不看了。评价相关极大。 这,男女视角之差这么大;要说以海螺的视角看,确实是的。男的啥也没做就关系越来越好。

犀灯Usaghi 看过 @ 2023-9-5 20:36

喜欢第1话和第7话,其余的都不是我的菜

进击的莱纳 看过 @ 2023-9-5 00:47

这才是国产动画应有的样子!

棒棒的碘伏 看过 @ 2023-8-29 20:36

总结:高开低走 《小妖怪的夏天》打工人的悲哀,后面被大圣打死就属于死无葬身之地了,可是大圣还是给了一个希望,呜呜呜,我的大圣 《鹅鹅鹅》水墨画的精髓就是留白,此篇以水墨风格,留下三只鹅解读更多,患得患失,把握机会。或者赔我那两只鹅。瘸腿狐狸是不是天书奇谭那只啊 风格都一样,是个书生狐狸 《林林》看到林林吃饭我就不忍心看了,人妖殊途,我甚至能猜到结尾,唉。不谈结局,这是个秀技术作品,毛发衣服眼睛都很不错。 《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科学与迷信 《小满》剪纸动画,干干净净,少年被吓到,癔症,破除,长大 《玉兔》定格动画?科幻故事,玉兔可爱捏 《小卖部》三渲二?北京故事,好家伙 《飞鸟与鱼》这tm是中国奇谭?

Krad 看过 @ 2023-8-26 14:13

几乎全是烂片。整体质量如此低劣,却能吸引这么多流量,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危害社会了。

「夜の殇ベ」 看过 @ 2023-8-24 23:39

怎么说呢,有的篇章可以,比如说1-2话,观感极佳,推荐 有的篇章就不行,比如说那个飞鸟与鱼,就只能说一坨,整篇基本上就没有描写男女主之间的感情线,结尾还要抒情,讲真,没见过这么尬的

时光飘散 看过 @ 2023-8-19 21:08

大杂烩,也只有第1集还不错

Meltoria 看过 @ 2023-8-17 00:51

整体上算是不错的尝试,美术比较在线,主要问题都出在剧情和表达上。EP2很棒,我真的很喜欢,单集可以给到八分;其他的——尤其EP3林林EP6飞鸟与鱼,很能看出通病。为了文艺而文艺,没有文艺的灵动和质朴;刻意痕迹过于明显,破坏了唯美的外廓。宛若儿童读物一般,清汤寡水,没有世态炎凉的外壳,像个拙劣的赝品,看得很不舒服。其他的纯情怀的乡土剧集还行,但是没有足够的撼动力和描写,对于共鸣力低的观众来说没有那么有吸引力。苛刻地来讲还是有点可惜。

面朝南门外 看过 @ 2023-8-15 13:52

前两话不错

坂上万代 看过 @ 2023-8-12 06:42

2023.8.12 除了狐仙的故事,别的没有感觉出什么高深的作画技术或者是内涵,也许是因为还没步入社会?(笑

稻荷今天吃什么 看过 @ 2023-8-9 12:07

无趣,比起主旨深度,我更喜欢有意思的故事

Pithecanthropus Erectus 看过 @ 2023-8-9 11:11

【C-】缺少拔尖单回的创作集合,以下为略好的,按个人喜好排序。 e5,6.5/10,唐乐+剪纸,场景衔接很见功夫,表达克制,类似题材下远好于e4。 e1,6/10,保守职场讽刺小品的扎实演绎;绝对实力的展现和模糊的面目也强化了孙悟空的神性,但孙悟空在这层现实映照中又指什么呢?青天大老爷? e2,5.5/10,欲望化为空,就像“鹅”的“鸟”飞走只剩下“我”;字幕卡太频繁,从默片角度都过于低效。 e4,5.5/10,成长中的“流逝”,乡村成为想象的容器,只强调巴士“离开”不描写“目的地”是对能力外议题的规避;旁白使用是负面教材。 e7,5.5/10,生活场景排布长画,私人与公众同时得到尊重。但后半段基于文本的情感回收实在流俗(生硬且书面的台词写作浪费鲜明的记忆色彩),而且配音真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