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3-4-4 22:42
禁止左转 (百字内无法阐明概念默认念经人不懂)
我发现很多人在和女权辩经的时候,经常会被他们的话术绕进去,比如关于“父权制”。所以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对女权主义的一些观点及其“父权制”概念的理解。

女权主义理论的根基是性别角色社会建构论。这种理论认为在传统社会中两性的不同性别角色并非其相应的天性所决定的,而是“后天建构”的结果——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说的:“女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后来才变成女人。”

那么是被谁建构的呢?这就要归咎于第二波女权运动期间,“激进女权主义”发明的“男权制”概念(也就是很多女权主义者口中的“父权制”,在英文中它们都是一个词patriarchy)。

凯特·米利特(Kate Millett)是最早将男权制这一概念引入女性主义理论的人,她在《性政治》一书的第二章首先引入了这一概念,成为后来女性主义理论大量使用这一概念的起点。这个概念本不是什么新创造出来的概念,指的是由父亲作家长的机制。米利特为它加入了新的含义,这样它就包含了双重含义:第一,它指男性统治女性;第二,它指男性长辈统治晚辈。

可见女权主义者口中的“父权制”是对于过去已有的“父权制”概念进行改造的结果。在过去,父权制指的是传统的家庭组织形式及其衍生的性别分工。在经过女权主义的改造之后,“父权制”被赋予了“全体男性出于对女性进行系统性压迫的目的建立的社会体系”的含义。再结合女权主义信奉的性别角色社会建构论,提出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是“父权制”通过“无处不在的社会规训权力网络”对男女两性进行“规训和建构”的结果。

这种概念之所以会导致对于全体男性的仇恨,以及“男性原罪论”,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找到了一切性别领域的问题的“起源”——既然男女两性都是男性建立的“父权制”建构的结果,那么那些性别领域的社会问题最终都要怪建立这个体系的男性。那么,大家把一切不如意归咎于“父权制”,归咎于男性,进而导致仇男和男性原罪论(女人受害怪男人,男人受害还是怪男人),就是一个必然结果了。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判断这个社会是“父权制社会”。在这个问题上,虽然大部分女权主义者都列举了大量证据证明女性受到了“父权迫害”,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列举许多男性受到迫害的依据,来证明这个社会并非像女权主义者所说的男人单方面迫害女人的社会,这时候他们就会用一个万能方式来反驳“你们既得利益者当然不承认父权存在了”。这是因为,女权主义者证明父权制存在的时候,他们列举的那些证据仅仅是一种加强说服力的手段,其逻辑根基其实是一种循环论证——首先,事先定下“父权压迫”存在的结论,然后提出女权主义者由于“受压迫群体”的身份拥有一种认知和表达上的“优先权”(只有女人说了算,男人作为“既得利益者”说了不算),而他们必然会得出自己受压迫的结论(因为每个人不会百分百对社会满意,只要有不满意之处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受到压迫),最后证明“父权压迫”存在。这种逻辑简化一下,就是父权压迫的存在是因为父权压迫存在——典型的循环论证。所以女权主义者说他们会推翻“父权制”,从而让一切问题都得到解决,那完全是骗人的,因为他们永远会得出“父权社会”存在的结论。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女权主义者是如何判断父权压迫存在的,那么女权主义者给男性指出的“解决之道”——“推翻父权”到底指的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很多人由于不明白女权主义已经改造了“父权制”的含义,认为“反父权”仅仅是不按照传统性别规范行事,不一定非要支持女权主义。这就大错特错了。女权主义所说的“父权制”,是占据了“被压迫者”身份的女权主义者定义的,只要让女权主义者感受到“父权压迫”的情况统统都是父权制。但众所周知,垄断权力的人往往会滥用权力,那么垄断了“父权压迫”定义的女权主义者当然会把一切无法百分百满足自己的都定义为“父权压迫”。那么我们就会明白女权主义者所说的“反父权”就是尽一切可能对女权主义者进行偏袒和优待,不让他们感觉到“受压迫”。所以,传统性别规范里面有利于女性的彩礼会被女权主义者认为是“男性对父权压迫的补偿”,而MGTOW这样同样违反传统性别规范的男性反婚运动会因为对女性不利被定义为“父权压迫”和“男性至上主义”,也就是必然的了。

说了那么多,读者现在应该已经明白女权主义者给男性开出的是一个空头支票——只要尽一切努力补偿自己的“性别原罪”,最后让所有女权主义者都感受不到“父权压迫”,那么“父权制”就终结了,自己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然而女权主义者根本不会让后者发生。他们永远会得出自己处于“父权社会”的结论,然后向男性索取“原罪补偿”。

其实,女权主义的承诺不会兑现,也因为他们的理论根基——性别角色社会建构论本身就已经被许多实验证伪了。随便列举下面几个例子来说明: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该段落删除,相关例子可以私信我获取)

另外关于男女性别角色中先天和后天影响的成分,我们可以用王蜂女士在微博给出的下列文字来说明:

甲乙两种化学药品,混合在同一个溶剂里面,过了一段时间,反应生成了丙丁两种物质,原来的甲乙没有了。

然后有人说,本来状态应该是甲乙,后来变成丙丁了,所以说丙丁不是天然状态,是后天建构的!

那是谁建构的呢?溶剂?溶剂又没参加反应,只是给甲乙分子提供碰撞机会。甲建构乙?那咋不说是乙建构甲呢?

其实,甲乙一混合在溶剂里,就变成丙丁,这本来就是甲乙的天然化学属性决定的,天然有这个性质才能发生这个反应。你拿两个天然属性就不会起反应的东西放一块试试,谁能“建构”谁吗?

性别关系建构论同理。

也就是说,首先男女性别角色不是像女权主义者所说的,完全由“男性主导的社会体系建构的”,而是天性使然。其次,男女性别角色里面当然有后天影响的成分,但是也是由于男女不同的天性才能发挥作用。比如,约翰·曼尼臭名昭著的“性别中立实验”,证明了对男孩进行“女性化规训”会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效果。(当然,生理男性中间也有一些先天不符合自身传统性别角色的人,就是“mtf”——然而女权一边信奉社会建构论,一边承认mtf的先天性,更加说明他们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而且,“父权制社会”这个理论本身是刻板地将对于特定家庭结构(父权制家庭)的分析套用到对整个社会结构分析的结果(这也是女权主义者认为两性性别角色是男性主导建构的原因之一,因为男性扮演了“家长”的角色),这一点和文化左派成员普遍出身于中产阶级保守家庭的背景有关。然而,包括两性性别角色在内的人类社会形态并非像家庭那样是出于某种目的人为建构的体系,而是一种自发秩序,是人类长期进化的产物。

所以,按照女权主义那种观点把自己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父权建构,归咎于男性原罪是错误的。各种性别领域的社会问题是由于人性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缺陷,所以我们生活的社会本身就不会是完美的,而人类文明本身恰好是建立在对于人性缺陷的克制之上的。而女权主义者却把那些人性缺陷导致的问题(暴力,欺软怕硬)归咎于文明结构本身,并且以此为由否定一切已有的社会结构和观念,以“我们自己才是唯一解决之道”的理由强迫所有人都接受他们的信条,服从他们的权威,非但因为人性不可改造而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导致问题加剧。而且,女权主义让女权主义者通过占据“受害者”地位无限索取优待和特权,侵蚀男性包括财产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和创作自由等正当权益,来实现他们所谓的“推翻父权”,非但无法解决由于人性本身造成的问题,还由于对于女权主义者的片面偏袒,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更加严重的性别对立。甚至由于社会建构论(“父权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父权建构出来的,那么女权主义也不会例外),女权主义本身内部就会互相指责对方是“男权规训”的产物,“被男权收编了”,而导致教派冲突,导致从第二波女权运动到现在已经好几“波”了。由于社会无法百分百满足女权主义者,她们永远会认为自己受到压迫,而迫害男性、通过扣上“男权”帽子来消灭自己不喜欢的事物的进程也永不会停止。

“我不得不宣告女权主义的主要敌人就是男性,避免与男性敌对的冒牌女性主义者女性,以及通过避免与女性对决的无视女权主义问题的反对女权主义者的男性,只有他们才天真地认为男人和女人可以面对共同的敌人一起战斗。”——女权著作《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上野千鹤子著

所以那些被女权主义欺骗,认为女权主义是一种“救赎之道”的男性,希望不要继续被迷惑了。



(本文可随意转发,请注明作者NYCDetective)
#2 - 2023-4-4 22:45
回复违反「社区指导原则」被删除
#2-1 - 2023-4-4 22:56
[已注销]
太长不看那你来所谓的 文章摘抄中心 干的?
#3 - 2023-4-4 22:46
(百字内无法阐明概念默认念经人不懂)
被和谐的例子是社会女性福利与STEM女性比例
两者可见呈反比
#4 - 2023-4-4 23:00
(百字内无法阐明概念默认念经人不懂)
相比上野千鹤子把男人定义为敌人,Warren Farrell指出不仅女性受压迫,非精英阶层的男性同样受压迫还要给同或低阶层的女性让利。Warren Farrell发现这一现象,意图构建新的主义超越女权主义
也可能观测样本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
Warren Farrell观察的是西方社会,上野千鹤子是日本
#5 - 2023-4-4 23:06
(百字内无法阐明概念默认念经人不懂)
今天下班回家见到施工队修路。举牌的两个都是女性而跟在卡车后面铺沥青的都是男性。
新闻电台里性别学学者叫唤的同薪同酬依旧任重道远
#6 - 2023-4-5 13:11
(至少,还活着。)
挺好的,或许以后用得上。
#7 - 2023-4-5 15:30
(アニメはゴミしかない、私も。)
mark
#8 - 2023-4-5 15:43
太多人把社会问题 简单的转移到性别上,
#9 - 2023-4-5 15:54
(这下狠狠地露恶了)
删除了回复
#9-1 - 2023-4-5 19:03
禁止左转
细嗦
#9-2 - 2023-4-5 19:23
Leitmotif
禁止左转 说: 细嗦
这作者连“循环论证”这种指责都出来了你觉得还有什么争辩的必要吗。
#9-3 - 2023-4-5 20:19
禁止左转
Yn(id: 535873) 说: 这作者连“循环论证”这种指责都出来了你觉得还有什么争辩的必要吗。
文章后半有以下几个主要论点:
1. 把所有问题归咎于父权结构和男性原罪是错误的。
2. 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源于人性本身的缺陷,而不仅仅是父权结构的产物。
3. 女权主义者试图通过占据“受害者”地位来索取优待和特权,这可能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和性别对立。
4. 女权主义内部也存在教派冲突和分歧,可能导致运动的分裂。

这篇文章的“女权群体有循环论证倾向”的指摘并没有明显问题。其文指出个别女权主义者主张因为有父权压迫所以有父权压迫——这是女权的循环论证

以上没有明显的逻辑错误。欠缺的是没有细分不同女权群体诉求的多样性。要更全面、更深入地考虑各种因素和动态,比如社会文化,而且以公谋私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于女权群体
上野千鹤子的那段话同样欠缺考虑多样性还把女权群体单一化、标签化同时制造分裂。这是不可取的。
#9-4 - 2023-4-5 20:34
Leitmotif
禁止左转 说: 文章后半有以下几个主要论点:
1. 把所有问题归咎于父权结构和男性原罪是错误的。
2. 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源于人性本身的缺陷,而不仅仅是父权结构的产物。
3. 女权主义者试图通过占据“受害者”地位来索...
“个别”

看来你也是个连基本阅读能力都没有的人 交流结束
#9-5 - 2023-4-5 20:39
Leitmotif
禁止左转 说: 文章后半有以下几个主要论点:
1. 把所有问题归咎于父权结构和男性原罪是错误的。
2. 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源于人性本身的缺陷,而不仅仅是父权结构的产物。
3. 女权主义者试图通过占据“受害者”地位来索...
#11 虽然我没看完,但是明显比你引的那篇一眼外行学几个老掉牙的名词就出来瞎叫唤水平高。
#9-6 - 2023-4-5 20:44
yesh
禁止左转 说: 文章后半有以下几个主要论点:
1. 把所有问题归咎于父权结构和男性原罪是错误的。
2. 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源于人性本身的缺陷,而不仅仅是父权结构的产物。
3. 女权主义者试图通过占据“受害者”地位来索...
问题在于:
1. 女权主义里大概没有人会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父权结构
2. 现今世界上不乏尝试用制度来约束“人性本身缺陷”的女权主义者
3. 社会的各种制度存在着放大人性缺陷或是后天偏见的可能性,因此说问题源于缺陷是没有什么逻辑的
4. 分为三个问题:是不是受害者、受害者需不需要特殊对待、有没有“占据受害者地位并索取‘特权’”。这三个问题文中都没有论证。
5. 内部理论分歧当然是有的,所以呢?
6. 循环论证我在下面的评论写了,这里不再重提
#9-7 - 2023-4-5 22:18
禁止左转
Yn(id: 535873) 说: “个别”

看来你也是个连基本阅读能力都没有的人 交流结束
我私自解读文中所指“女权”为“激进女权”并在我的回答里把替换回我理解的“女权”,所以加了“个别”。后面我也强调了文章的片面性。我以为你看得出来所以没细说
#9-8 - 2023-4-5 22:29
Leitmotif
禁止左转 说: 我私自解读文中所指“女权”为“激进女权”并在我的回答里把替换回我理解的“女权”,所以加了“个别”。后面我也强调了文章的片面性。我以为你看得出来所以没细说
想了那么久终于想了个想找回场子的烂借口啊。

交流已经结束,我不屑于和你bb,别在这层扣字了。再回复删楼层。
#9-9 - 2023-4-5 22:31
禁止左转
Yn(id: 535873) 说: 想了那么久终于想了个想找回场子的烂借口啊。

交流已经结束,我不屑于和你bb,别在这层扣字了。再回复删楼层。
你删吧,我不是24h高强度在线对线的
#9-10 - 2023-4-5 22:31
Leitmotif
禁止左转 说: 你删吧,我不是24h高强度在线对线的
你还真回啊😅
#10 - 2023-4-5 16:42
(萌豚)
性别矛盾小鬼烦死了,我对女权的印象,大多来自于互联网反女权内容。(bgm38)
#11 - 2023-4-5 20:27
一些浅薄的反驳:

“女权主义”是一大堆理论的集合,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各种各样的“主义”。理论之间当然存在很多冲突,但是用这些理论之间的冲突来反驳整个女权主义体系是站不住脚的。(用来反驳一些网上的观点可能可以,但是请不要轻易将哪里的靶子直接等同于女权主义。)

这里我也稍微摘抄一下: https://m.weibo.cn/status/4590042046008859

『再来点上古时期理论教育:

教科书上的女权主义有三大流派。虽然这个分法到现在受到了极大挑战,但基本来说,当大家谈到女权的时候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经典时代的影子。

自由主义女权的核心论点是,女性可以做她想做的事。这种背靠于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论点与50 60年代保守的性别观争锋相对,即,女的最好还是在家带孩子,社会上的事少参与。这时候的女权主张锤爆这些人的脑门,大问一句,我就是想开飞机,去投票,你算老几?

后来大家发现不对。即便建立在自由选择的前提下,一个在结构里就饱受剥削的群体也很容易走上被剥削的老路。于是马克思主义女权认为,自由选择成为家庭主妇并不能为女性赋权。大家要工作,要参与社会建设,要一起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然后大家一起奔小康。

而激进主义女权和以上二者的逻辑都不太一样。以上二者姑且算是一定时代背景下讨论女性人生选择和发展问题,激进主义女权则着眼于理解更广义的社会结构,即,如果抛开阶级问题,两种性别是否有根本性的矛盾?
答案是yes。比如一个女领导可能因为女性身份被人yy,一个女富豪也会在坐出租车的时候被人教育 “多顾家”。
这些批判本身超出了贫富结构,已经到了性别本源的范畴。于是它指出:父权制度是一种既合流于经济基础,又独立于经济基础的东西。
我们不只是要具有选择的权利,参加工作,我们还要批判父权制度本身。

在这个基础上,更多的女性主义理论就蓬勃发展起来了。』

像上面这样落实到一些具体的事情可能更有利于认识到女权主义到底在谈论什么。
接下来细看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有一些靶子我个人也不同意就不分析了。)

『这种概念之所以会导致对于全体男性的仇恨,以及“男性原罪论”,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找到了一切性别领域的问题的“起源”——既然男女两性都是男性建立的“父权制”建构的结果,那么那些性别领域的社会问题最终都要怪建立这个体系的男性。』

如前面所说,女权主义是个大篮子,现今的很多理论归因会归到结构上而不是男性身上。[citation-needed]
(网上之所以见得多可能是因为这样归因更加“爽文”,归因归到结构性因素上会使人非常无力,不利于传播。)
而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权理论认为父权制对男性、女性都有着压迫。[citation-needed]
聚会上被灌过酒吗?女装敢穿给家里人看吗?如果对上面这些现象哪里感到不舒服的话,
不妨可以想一想,这些对“男子气概”的追求或者是混着的其它什么东西会不会和女性的一些规劝是同源的?(也可以了解一下 Toxic Masculinity 这个概念。)
(要说的话,其实经常拿出来的彩礼也可以归类到这里。
你猜大部分彩礼最终是会落到对象手里还是其父辈手里?)

(是的,[citation-needed] 就是我懒得查了。)

『这是因为,女权主义者证明父权制存在的时候,他们列举的那些证据仅仅是一种加强说服力的手段,其逻辑根基其实是一种循环论证。』

所以说落实到具体的事例会有利于理清逻辑。从上面的例子来看:
- 『一个女领导可能因为女性身份被人yy,一个女富豪也会在坐出租车的时候被人教育 “多顾家”』
- 『聚会上被灌过酒吗?』
我们不需要什么循环论证,而只需要依次作出以下的疑问:
1. 这个现象正常吗?会令正常人感到不舒服吗?
2. 将当事人的性别调换,TA 还会经历同样的事件或是同样程度的“压迫”吗?
3. 而如果这种“压迫”是随着性别改变的,那么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归因吗?
   归因可以归到什么上面?
如果你能一路到达最后一个问题,并且归因到了类似“人的落后思想”“整个社会氛围”等的东西上,
那么你离提取出一个“父权制”的概念已经比较接近了。
要说的话,“父权制”这个词的确有着变为一个大筐的趋势——“制”度大多都是如此。

『因为每个人不会百分百对社会满意,只要有不满意之处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受到压迫。』
『女权主义所说的“父权制”,是占据了“被压迫者”身份的女权主义者定义的,只要让女权主义者感受到“父权压迫”的情况统统都是父权制。』

我认为对“被灌酒”的不满是完完全全合理的,所以我不认为这几段里作者有在进行任何有逻辑的论证。
另外,父权制并不是这样定义的(对很多理论来说),这点上面也已经提到了。

『被和谐的例子是社会女性福利与STEM女性比例』

随便搜了一篇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866797

『比如,约翰·曼尼臭名昭著的“性别中立实验”,证明了对男孩进行“女性化规训”会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效果。』

实验介绍: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276438 (可以看看评论)
怎么说呢?一个实验“臭名昭著”是有其原因的。
造成这个后果到底是“女性化规训”还是基因还是婴幼儿早期激素
还是约翰·曼尼及其不负责的各种实验呢?我只能代表我自己说我不知道。

『而且,“父权制社会”这个理论本身是刻板地将对于特定家庭结构(父权制家庭)的分析套用到对整个社会结构分析的结果(这也是女权主义者认为两性性别角色是男性主导建构的原因之一,因为男性扮演了“家长”的角色),这一点和文化左派成员普遍出身于中产阶级保守家庭的背景有关。』

这个批判还是不错的。目前的女权主义的确可能带有着西方中心主义,
目前的女权主义对其它的社会结构的适用性确实是可以探讨的问题。

『然而,包括两性性别角色在内的人类社会形态并非像家庭那样是出于某种目的人为建构的体系,而是一种自发秩序,是人类长期进化的产物。』

首先,一般来说,我们更加推荐使用“演化”而不是“进化”,因为大自然里的“进化”并没有方向性,
演化而成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先进的。
而这一切到底是不是演化的产物,这一点可以讨论(但我非常确定这一点目前还没有答案)。
但值得一提的是,支持这是演化产物这一观点的“演化心理学”的各种理论都还有点争议,
个人建议是外行不要在看完各种期刊文章之前乱引用人家的结论。

不扣题地插一句,“自发秩序”总让我想起朊病毒——在一点点外部蛋白作用下,
脑部蛋白质自发改变结构,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这并没有任何的贬损之意。)

(抱歉,下面越来越好气好笑没办法好好论证了。)

『各种性别领域的社会问题是由于人性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缺陷,所以我们生活的社会本身就不会是完美的,而人类文明本身恰好是建立在对于人性缺陷的克制之上的。而女权主义者却把那些人性缺陷导致的问题(暴力,欺软怕硬)归咎于文明结构本身,并且以此为由否定一切已有的社会结构和观念,以“我们自己才是唯一解决之道”的理由强迫所有人都接受他们的信条,服从他们的权威,非但因为人性不可改造而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导致问题加剧。』

1. “文明”并不“文明”。各种制度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历史上放大人的缺陷的制度也不少吧?
   人为制定的制度尚且如此,那些遗留下来的、不经意演化出来的又有多少会是
   “克制人性缺陷”的呢?灌酒是克制了什么呢?真的还有人支持历史终结论吗?
2. 没有人在否定一切……虚空靶子不可取。

『而且,女权主义让女权主义者通过占据“受害者”地位无限索取优待和特权,侵蚀男性包括财产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和创作自由等正当权益,来实现他们所谓的“推翻父权”,非但无法解决由于人性本身造成的问题,还由于对于女权主义者的片面偏袒,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更加严重的性别对立。』

啊不想写了,每个人只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例子。(我也不例外。)
(Privileges 什么的先按下不表。)建议两边的社会新闻都看点。
但如果作者承认有“由于人性本身造成的问题”,承认还有问题待解决的话,那也许还有一点讨论的空间。

『甚至由于社会建构论(“父权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父权建构出来的,那么女权主义也不会例外),女权主义本身内部就会互相指责对方是“男权规训”的产物,“被男权收编了”,而导致教派冲突,导致从第二波女权运动到现在已经好几“波”了。』

我看到的主要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网友以及反串选手。
而不同时代女权运动到底回应的是什么问题……建议百度一下好么?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4065871 (这个也不一定准确。)
#11-1 - 2023-4-5 22:12
禁止左转
我能明显感觉得到这里的“女权主义”和我主楼转载文章里的“女权”是两种东西,其中语境有很大差异。主楼文章里的“女权”应该是指墙内互联网上容易被看见的、可能已经背离原旨的“女权”,文章没有细分导致其片面性。现实中不乏忽略其他因素把事情的问题全部推到父权制的例子,可能这是作者些那篇文章的缘由

中间那段通过裁剪文字,剔除详细信息或编造段子,刻意诱导读者在已经预设了父权情景下去挖掘父权。这种情况符合主楼文章里说的循环论证。
“聚会上被灌酒”这里灌酒者和被灌者的性别不一定是男对女也有可能是男对男。聚会是朋友、同事间聚会还是和领导的聚会?根据情景变化灌酒的性质会产生变化。
由此可见相同情景根据解读角度不同产生不同结论。STEM同理
以灌酒为例,女性体格通常比男性小,因而血液酒精浓度上升比男性快。从生理方面灌女性酒比灌男性酒更容易令人担忧。再对比中外酒桌文化差异,灌酒拼酒可能在东亚那边更多,至少我这是依法禁止的。结合生理、文化差异可发现父权制不一定是主导因素

YY领导人可能不分性别而分作为和长相——普京被平民女性YY,甚至有女性乐队为此作曲
面对类似情况应该把视野打开,看清偷设的预设,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同样女性不是父权制的唯一受害者,普通男性亦可。
#11-2 - 2023-4-6 18:14
禁止左转
删除了回复
#11-3 - 2023-4-6 21:46
禁止左转
这段对女性STEM讨论
自媒体都有预设目标,精心筛选资料达到其目的
感兴趣可以亲自去看一眼文章里面提到的用160万数据的文章。胖达那篇文章的陷阱埋得很深。
男生在数学方面一直比女生平均成绩高,不随国家性别平等指数变动(fig1)。中学课程没有T和E,STEM的性别差异可能还要继续拆开成S和M讨论。
北欧尤其冰岛,男生数学差到作者怀疑性别平权是否是牺牲男生权益(fig1,4),但没有女权的阿拉伯国家也是这个状况就不好下定论。或许这和现代教育体系有关系
09年70%的国家,不包括英美,女生平均成绩更好。但发达国家顶端至少前10%是男生比女生成绩好(fig7)。
若只看70%的国家女生比男生好,再结合女性缺少尖端高薪就业机会而被吊起怨愤。只因它忽略了前10%,而这10%的人对社会的影响和受到的关注必然比后面的大。一般人要闹也确实有理由闹
Stoet, G., & Geary, D. C. (2018). Sex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are not related to political, economic, or social equality. Intelligence, 69, 71-78.
你可以再看一眼主楼的文章,你后续提出的个别问题文章里有答案
#11-4 - 2023-4-6 22:59
yesh
禁止左转 说: 我能明显感觉得到这里的“女权主义”和我主楼转载文章里的“女权”是两种东西,其中语境有很大差异。主楼文章里的“女权”应该是指墙内互联网上容易被看见的、可能已经背离原旨的“女权”,文章没有细分导致其片面性...
1. 文中没有限定自己论述的范畴那是文章不严谨,请和文章作者沟通。
2. 酒的话,要论生理因素,比起性别因素,ADH、ALDH 的相关基因的影响大得多。我选理科至少我们高中是讲过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572003
3. 我的原文是『经历同样的事件或是同样程度的“压迫”』,而要论证“同样程度”那一两个事例是绝对不够的。事实上我也没有不自量力在这方面做论证而是让各位自己寻找答案,请看看相关文献然后随心选择自己观点吧。
4. 如果不在国内那简单点,至少看一下“循环因果”和“循环论证”的差别吧: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 ... 0%E8%AB%96%E8%AD%89 要证伪循环因果你需要证伪论证里的例子。
#11-5 - 2023-4-7 00:52
yesh
禁止左转 说: 这段对女性STEM讨论
自媒体都有预设目标,精心筛选资料达到其目的
感兴趣可以亲自去看一眼文章里面提到的用160万数据的文章。胖达那篇文章的陷阱埋得很深。
男生在数学方面一直比女生平均成绩高,不随国家...
1. 你引的那篇文章不是 2018 年的……是和 2018 的工作 [1] 搞混了?
2. 社会现象的归因太麻烦,反正我是做不到。这边找到两篇尝试对统计现象解释的文章,一篇是说 GGI 高的国家反而刻板印象得到了强化 [2],一篇是说性别平等(或者是 GGI 所衡量的“性别平等”)其实对男性青少年正面影响更大。总之 Gender-equality paradox 也有挺多文章的,我不插嘴。
3. 就是前面问题已经太多我已经不想看了……

1. Stoet, G., & Geary, D. C. (2018). The Gender-Equality Paradox i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4), 581–593.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17741719
2. Breda, T., Jouini, E., Napp, C., & Thebault, G. (2020). Gender stereotypes can explain the gender-equality paradox.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7(49), 31063–31069. https://doi.org/10.1073/pnas.2008704117
3. Guo, J., Basarkod, G., Perales, F., Parker, P. D., Marsh, H. W., Donald, J., Dicke, T., Sahdra, B. K., Ciarrochi, J., Hu, X., Lonsdale, C., Sanders, T., & del Pozo Cruz, B. (2022). The Equality Paradox: Gender Equality Intensifies Male Advantages in Adolescent Subjective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01461672221125619.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221125619
#11-6 - 2023-4-7 01:33
yesh
yesh 说: 1. 文中没有限定自己论述的范畴那是文章不严谨,请和文章作者沟通。
2. 酒的话,要论生理因素,比起性别因素,ADH、ALDH 的相关基因的影响大得多。我选理科至少我们高中是讲过的: https://...
不对被绕进去了。这也不是循环因果。
例子之所以是例子就是因为它们来源于现实,觉得对事实的陈述还可能隐藏着假设的话,我只能说我真的无法理解。
隐含前提的现象只会出现在推理过程中,陈述它就只是个陈述而已。如果觉得例子有问题麻烦提出来,如果觉得推理有问题那请您论证。(虽然我大概也没耐心回了就是了。)
#11-7 - 2023-4-11 22:19
禁止左转
yesh(id: yesh) 说: 不对被绕进去了。这也不是循环因果。
例子之所以是例子就是因为它们来源于现实,觉得对事实的陈述还可能隐藏着假设的话,我只能说我真的无法理解。
隐含前提的现象只会出现在推理过程中,陈述它就只是个陈述而已。...
陈述者可以选择说什么而不说什么。一旦内容缺失的片段多了,事情的性质就会变化。若是刻意的,陈述便有了目的;避开不利的,只说有利的。用胖达“有更多选择的权力所以选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的话术就是——“我不是考不上清北,只是不感兴趣罢了。我有去读我喜欢的大学的选择权……”丝毫不提ta可能是个双非
这也是小作文能塑造完美受害者进而呼风唤雨的原因。
#12 - 2023-4-5 20:41
(不靠正确符号就过不下去的人看着就烦,太贫弱了)
文末找了下原文看,少了这句:
避免与男性敌对的冒牌的女权主义者女性
还把“主要敌人”引号去掉了。
上文也蛮重要的。

原文节选: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回答是直接明了的。第一,性压迫是存在物 质基础的;第二,男性劳动者从中获利;第三,他们无意放弃既得权力;第四,在历史上,男性劳动者为了守住既得权力,与资本和国家狼狈为奸并积极地排挤女性。女权主义不是单纯的人道主义(Humanism)。女权主义提出了 “与女性并肩一起争取人人平等的男性”是多么的稀少,并分析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川副认为,“女性的斗争” “是对资本和国家的斗争,这不一定是针对父权男性的斗争”。而与他这种主观愿望背道而驰,我不得不宣告女权主义的“主要敌人” [Delphy, 1984]就是男性。避免与男性敌对的冒牌的女权主义者女性,以及通过避免与女性对决而无视女权主义问题的反女权主义者的男性,只有他们才天真地认为“男人和女人可以面对共同的敌人一起战斗”
#12-1 - 2023-4-5 22:13
禁止左转
上文确实蛮重要的
性压迫确实存在。东方主义重要的一环就是白男享受亚女带来的性便利,如今精神殖民依旧存在。有幸认识隔壁院的PI,他离了两次婚,付着双倍的离婚赡养费又找了个韩国的
#12-2 - 2023-4-5 23:07
用于查找
删除了回复
#12-3 - 2023-4-6 00:17
禁止左转
๑๑๑(id: 508603) 说: 啥意思,那这货不是敌人吗,怎么变有幸了
我表述不当。应该算开眼界了
#13 - 2023-4-11 23:52
(家人们,谁懂啊...)
很闲吗
基因决定的东西非要用制度解释
小屁孩也很多呀
女拳去追啊,去养啊
叫叫叫
#14 - 2023-7-2 14:04
(地外卫星在逃中)
我不认为对父权制的论证,是一个循环论证。
你只能说,对于父权制印象的加深,是依靠循环论证来逐步加深的。
虽然这是不合理的,但是简单粗暴。
#14-1 - 2023-7-3 00:45
禁止左转
这篇文章指出如今女权定义的父权意思已有变化。字典定义与如今女权定义的父权不同,注意辨明。一边强调核心人员和继承制度,另一边强调性别压迫。压迫其实不分性别。西方环境下否定无差别压迫只讲性别压迫是循环论证的起点。见这篇
Well, it’s not the modern idea of the patriarchy, that’s for sure.
JP指出男女之间确实有不对称的存在但这并不因为父权制。如今(西方)社会与父权结构相似但决定其结构的是能力而不是性别。西方环境下掐掉男性话语权导致回声室效应,循环论证、放大女权偏见,操弄定义,使群众认为父权制普遍存在且父权制是压迫的源头
中国国情不同,且地域差异大,应展开讨论。以你班用户火龙果的经历为例,至少在川渝地区,字典定义下的父权制不普遍存在。
——————————————————————————
再结合劳资蜀道山、耙耳朵的“地域偏见”,只要川渝地区还是中国的一部分,用女权意义下的的父权制描述整个中国社会是个很不明智的行为。
——————————————————————————
由此猜测:强调大集体、刻意忽略个体、地域差异的集体主义思想是否为女权在中国兜售父权制概念提供了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