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4 18:55 /
改自知乎答案日本90年代之后的动漫有探讨日本民族精神与当代日本青年精神状态矛盾吗?

很多内容都是回复给班友的评论,整理成一篇文章。

---

对于民族主义,我们大致可以从身份、内政和外交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身份上,民族主义意味着一套连接过去历史传统和当下社会现实的完整叙事,用来回答“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其次,内政上,民族主义意味着一种“政治正义”,它承诺民族共同体内部人人平等,所有人共同分享权利和承担义务。因此,民族主义经常激起有关“国家正义性”的讨论,即国家是否平等代表了每个人的利益,统治群体是否多享有权力而少承担义务,已经沦为事实上的“叛国者”,由此引发各种社会政治运动。最后,外交上,民族主义还意味着一种“对外的目光”,我们如何看待他民族(信任or怀疑),如何看待国际社会(融洽or紧张)。

而对于日本民族主义,它又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身份上,由于战败的存在,日本很难形成一套连贯统一的历史叙事,必须尽可能弱化军国主义历史在其中的影响。又比如,内政上,由于经济衰退、少子化、加速老龄化,日本的社会权力和财富在代际之间极不平衡,由此引发大量政策正义性的讨论。再比如,外交上,作为唯一一个被剥夺军事武装权的大国,日本的对外交往与日美同盟、“再军事化”等问题深深纠缠在一起。

在正式介绍前,首先要说的是,00年代后涉及日本民族主义的动画并不鲜见,其中不乏具有高度反思性的作品。这里,我着重推荐2004年播出的《攻壳机动队sac 2nd gig》,动画假想的赛博朋克时代的“久世革命”就是以现实的冲绳问题为原型,高度压缩了日本在东亚、东南亚的一百多年的殖民史,在身份、内政、外交三个方面都对日本的“加害者民族主义”有非常深入的讨论,具体可见我的文章:

冲绳以西、国境向南:《攻壳gig》与鸭子的“东南亚密林史”

但既然题目中有“青年”,在这里我会介绍一些更具青年元素的作品。

一、身份民族主义:新海诚《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

作为“后宫崎骏时代”最有力的国民监督候补,一如宫崎骏本人,诚哥的动画也在日本性/身份民族主义上探索颇深。

如今,诚哥被视为“世界系”动画的代表性作者。所谓“世界系”,就是指00年前后出现的、将少年少女的恋情与巨大世界危机勾连在一起的动画类型,少年少女因世界危机而出现情感危机、彼此分离,又因协力解决世界危机重新在一起。在早期世界系作品中,少年少女面临的危机大多是抽象而宏大的战争,并且带有很强的SF(Science Fiction,科幻)元素,比如《eva》中的使徒入侵、诚哥早期作品《星之声》中的外星人战争。

与上述“超现实”的作品不同,在《云彼》中,诚哥第一次将世界系中背景模糊、敌人模糊的战争危机具体化,变成极具现实感的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在故事中,日本因战败而分裂为北虾夷、南日本两国,由俄罗斯控制的虾夷共和国内建有巨大的事象兵器“塔”,其中囚禁着少女,而身处南方的男主人公则要借由南方复国分子所挑起的军事冲突越过国境线,拯救“塔”中的少女。

对此,康纳尔大学的沃克教授在《殖民性的电影时间——论新海诚的〈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FISHERMAN翻译)一文中指出,《云彼》的设定中存在明显的基于殖民性的“历史挪用”,现实当中不是日本、而是日本曾经的殖民地朝鲜半岛分裂为南北两国,设定为日本挪用了朝鲜半岛的“受害者”身份。

那么,诚哥的这种表达是否就是我们常说的用以逃避罪责的“日本洗白论”?我觉得不是,反而更接近一种对当下“伤痕”的合理化解释。诚哥作品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安定感”,青春期的不安定感、恋爱的不安定感、未来的不安定感、社会的不安定感,等等。换言之,就是一种“伤痕”。这种伤痕可以视为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的叠加:自80年代后,日本社会陷入普遍停滞,个人生活也难有起色。因此,在太平洋战争淡去的当下,让年轻世代再自认为“加害者”已不可能,其生活境况反而更接近“受害者”。而当这种的自我认同被投射向历史,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日本曾是历史的“受害者”,也就是《云彼》中南北分裂的日本。

事实上,纵观整个00年代的世界系作品,当中都有很强的“伤痕”色彩。区别在于,其他作品大多把这种伤痕投向未来(即SF),诚哥在《云彼》中却投向了现实和历史。而当《云彼》完成之后,诚哥的“SF的世界系”也就告一段落了,如果日本的近现代只能给人们带来“伤痕”,那就只能从日本的古代中为人们带来力量。于是,就有了诚哥以“民俗神话-灾害危机”替代“科幻元素-战争危机”的重大转向,有了“民俗的世界系”,有了《君名》《天气之子》《铃芽之旅》。

那么,新的作品中就不存在日本民族主义的讨论了吗?依然存在,具体可见我的其他回答。

铃芽之旅:去电影院两个小时,新海诚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天气之子:第二次“东京毁灭战”——以鸭颈兽解读新海诚

二、内政民族主义:神山健治《东之伊甸》

作为“后押井守”时代最有力的押井守候补(笑),一如押井守本人,神山也想在日本国家构造/内政民族主义上有所建树。

在拍摄完两部“押味”十足的攻壳TV版后,2009年神山开启了自己的原创政治科幻作品《东之伊甸》。动画设定在2010年,故事开头两发导弹击毁了东京都的湾岸大桥但无人死亡,这一幕明显是在致敬押井守的名作《和平保卫战》。在《和平保卫战》中,押井守仅凭两发导弹就构想了一场几乎引发整个官僚系统内战、彻底颠覆国家和平日常的“拓植兵变”,那么神山又准备讲述什么样的故事呢?

《东之伊甸》关注日本的世代冲突和尼特族问题。动画第一集中,女主角森美咲直言自己周围充斥了一股“沉闷的空气”。森美咲是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却在找工作中处处碰壁:虽然求职过程中,四处都充满了类似“未来是你们的”“欢迎新鲜血液”等对年轻人的阿谀奉承,但实际上却只是一些嘴上说说的场面话,年长世代对森美咲等年轻人依旧不屑一顾。另一方面,随着日本的新自由主义化和经济不景气,年轻人所面临的职场环境也更加严苛:过去“终身雇佣制”下的稳定岗位越来越少,年轻人被迫从事缺乏稳定性的“临时工”职位,甚至变成无业的尼特族。

正是这种世代间的剧烈冲突令森美咲感到不自在。因此,在大学的毕业旅行中,森美咲选择前往她心目中的“世界中心”美国华盛顿白宫,去看一看制造了这颠簸不破的沉闷日常的“源头”。但在白宫门口,她却失望的发现,这只是一栋平平无奇的建筑,她象征性地朝白宫水池扔出许愿硬币,却没有带来任何改变。但就在此时,全身赤裸、手持手枪的失忆男主人公却出现在白宫门口,宣言要由他打破这沉闷的日常,用100亿日元和尼特族将日本变成新的Paradise(伊甸天堂)。

动画的后续展开就不剧透了。作为押井守“衣钵”的继承者,神山身上保留了押井守对国家体制、国家正义性的讨论。不同之处在于,身为“团块世代”,押井守仍把因利益或思想联合起来的政治“组织”或“团体”作为社会政治运动的主力;而神山就是不折不扣的御宅族监督,对于少子化、老龄化的年轻世代来说,他们已经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对宏大的意识形态也不感兴趣,有的只是更加原子化的个人生活,以及对世代间分配不公的不满。如果说,特车二课、公安九课这类组织是代表了押井守的趣味,那么像“笑面男”葵的个人主义反英雄才代表了神山健治自己的风格。

事实上,攻壳TV版第一季就可以视为押井守风格和神山风格融合后的产物:故事前半程活跃的是个人主义反英雄“笑面男”,而事件的最终解决却仍需依靠国家体制内占据一定地位的对犯罪攻性组织“公安九课”。而从《东之伊甸》开始,神山彻底摆脱了押井守的组织叙事,专心讲述年轻世代的故事,晚近的《攻壳2045》系列、《钢铁曼》系列都可以视为这种风格转换的结果,至于效果如何就见仁见智了。

三、外交民族主义:《迪迦奥特曼》、奥特N计划、《新奥特曼》

最后一组作品并非动画,但也是广义的ACG作品。作为比较硬核的科幻作品,新生代之前的《奥特曼》作品可以说代表了一种日本“对外的目光”:来自宇宙(国际)社会的,既有奥特曼这样的代表和平的力量,又有扎拉布、美菲拉斯星人等恶德宇宙人,以什么样的目光看待宇宙(国际)社会,就成了反映日本对外心态的一面镜子。

总体来说,早期《奥特曼》作品更具理想主义色彩,而在平成时代后,过去对宇宙(国际)社会的乐观情绪就逐渐让位于怀疑的目光。平成时代的奥特曼可以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以迪迦为首的“平成三杰”,奥特曼被设定为来自地球、可以信赖的巨人,在迪迦外传《远古复苏的巨人》中,迪迦奥特曼更是与日本的祖源神话邪马台国联系起来,成为日本民族的“始祖巨人”;另一个则是奥特N计划,在故事中,人类对一切异星来客都持极端的怀疑态度,来自宇宙的奈克瑟斯奥特曼也成为了人类追捕和消灭的对象。奥特曼分裂为“可以信赖的地球巨人”和“不再被相信的宇宙人”两种形象,象征了日本对外态度的改变。这里直接引用过去的文章:

奥特曼是日本的巨人吗?怪兽、奥特曼与日本民族主义
二、再军事化、奥特曼与“不再被信任的宇宙人”
……
初代《奥特曼》寄寓了一种国际主义的和平理想,即希望动员国际和平力量来压制国内民族主义。但是,国际社会是可以信任的吗?初代《奥特曼》同样埋下了怀疑的种子。破坏日本和平的,除了地球怪兽,还有以美菲拉斯星人、扎拉布为代表的宇宙人。特别是以“黑色西装”为主要特征的恶德绅士美菲拉斯星人,未尝不是对历史上“黑船来袭”的隐喻,象征着封闭岛国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如果说代表了自然灾害的“地震鲶”是地球怪兽的原型,那么象征着外部世界敌人的“黑船”就是宇宙人的原型。
这种对国际社会的不信任以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为契机在1973年引发了日本的文化“地震”。本书有趣的地方是,小松借用本尼迪克特用来分析日本内部社会结构的“家族主义”概念来解读日本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日本国民像孩子一样顺从和依赖日本政府,日本政府则一如日本国民般依赖着国际社会。因此,当国际社会最终被证明不可信时,日本也就无法摆脱“沉没”的命运了。
《日本沉没》是对日本战后“重建”叙事的讽刺,即认为军国主义日本的失败和战后日本的兴盛,均取决于日本是否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加入国际社会、接受国际社会的帮助。《日本沉没》打破了日本人的乐观幻想,一味地跟随国际社会,却不注重自身的历史文化独特性,只会在关键时刻被国际社会所抛弃,迎来悲惨的未来。同样的悲观情绪也波及到了奥特曼系列作品,来年上映的《雷欧奥特曼》以灰暗和绝望著称,作品前两集标题分别为《赛文死去之时!东京沉没之日!》和《大沉没!日本沉没之日!》。故事以守护地球的赛文奥特曼战死为开始,当M78星云的奥特曼不能信任后,日本不得不靠来自异星、但是在地球逐渐成长起来的雷欧王子来保卫和平。
进入平成时代后,奥特曼系列作品被分为了两个系列:一个是以迪迦奥特曼为代表,放弃了奥特曼外星来客的身份,将其设定为始终留在地球的超古代巨人。在外传《远古复苏的巨人》中,更是将迪迦奥特曼与日本民族的族源神话邪马台国联系在一起,敌人则是被邪马台国驱逐的日本原住民信仰“荒土神”,将迪迦打造为了日本民族的“始祖巨人”,深度绑定了奥特曼与日本民族主义。另一个则是奈克瑟斯的奥特N计划。在《奈克瑟斯奥特曼》系列作品中,人类对一切异星生物均持怀疑态度,奥特曼也失去了过往与人类的和谐关系,成为了同样会被人类猜忌、追捕、消灭的宇宙人之一。奥特曼逐渐分裂为了“可以相信的地球巨人”和“不再被相信的宇宙人”两个形象,显示了日本对外部世界的疏离。
总体来说,日本90年代后表现日本民族主义的动画并不少,哪怕是放宽到00年后也是如此。其实,如果我们相信民族主义仍旧是当今世界的支配性意识形态,那么文艺作品就不可能不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民族主义元素,哪怕在大多数作品中体现得比较零散和分散,并不那么集中。
#1 - 2024-3-6 00:55
(什么都想看,但还都没看)
好奇这里世界系的解释,想问下命运石之门算不算世界系()
如果是的话,世界系的范围是否有点太广了......就是说,如果石头门也能算的话,很多轻改、漫改好像也都算了,比如末日三问、86、无头啥的。然后继续推下去,所有沾奇幻或科幻元素的日轻几乎也都能算了......

想到这就去搜了下百度的词条,发现还真有过把轻小说全划为世界系的观点:

根据元长柾木的说法,轻小说从少年小说中分支出来,是因为清凉院和上远野所展示出的世界系的作品。从这个观点来看,轻小说都应该是世界系,虽然这个观点很难受到广泛支持,但是很好的说明了世界系的部分事实。

在这两个作家的影响下,出现了高桥しん、新海诚、秋山瑞人、木城ゆきと、川上稔、大暮维人、西尾维新、うえお久光等世界系作家。


emmm所以世界系可以说是一个很万能的词?
#1-1 - 2024-3-6 08:51
飞鸟
与其用抽象的特征描述去规定世界系,不如从时间的角度结合它所诞生的社会背景去理解。狭义上的“世界系”就是指一批存在于90年代末到00年代的特定类型的作品群。在世界系浪潮前的80年代末,日本社会正经历着宏大叙事退行,转向新自由主义后的虚无主义时期。泡沫经济的繁荣为人们提供了富足的资金,并且由于多样的消费品几乎可以满足任何需求,这样的社会不仅陷入了发展停滞,甚至已经失去了发展的必要。历史与社会不会赋予个人任何目标与意义,于是人们的终极价值从国家繁荣、推进历史变为了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进而在他们心中便盛行着“世界已无法改变,那么不如改变自己”这样的价值观。其中“奥姆真理教”便是这种价值观的代表,他们的基础教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自我修行来达到一种觉醒的状态”。后来的事情就已经众所周知了,奥姆真理教不仅内部诈骗腐败,还制造了著名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那些主张着“自我修行”的人还是踏上了“改变世界”的道路,最终在疯癫中迎来了自我毁灭。这让人们意识到,在这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像庄子那样完全超脱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的,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终究还是要去改变世界。可这个时候那种在现实中改变世界的“革命”与“政治斗争”的叙事已经消退了,世界也并不是那么轻易能够被改变的。正是社会不会为个人赋予意义,但个人又无法摆脱社会的这样一种矛盾,为个人尤其是还没有正式踏入社会的青少年带来了深刻的自我认同危机,就像不得不跳入面前无底洞的“恐惧”一样。简单来说,社会层面的虚无主义与个人内心的自我认同危机,这便是“世界系”作品诞生的大背景。

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和地铁沙林毒气事件的接踵而至让一部分敏感的创作者从纸醉金迷中清醒过来,意识到人与人完全疏离的个人主义社会在面对真正的威胁时是多么脆弱。但这两者虽然都推动了世界系这种叙事模式的诞生,却导向了两种相反的出路。前者作为无法避免的“天灾”,灾后人们互帮互助的人性闪光点为创作者们指明了一条道路——正是共同的威胁才有可能让人们再次团结起来;而后者作为彻头彻尾的“人祸”,则是营造了一种“敌人潜藏在我们中间”的氛围,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后者对世界系作品群的特征的影响要更大一些,这个留给后话)。于是我们可以在同年诞生的《EVA》中发现几乎所有“世界系”作品的特征。首先是虚构的末世论叙事,前面说到共同的威胁使人与人之间再次团结,而我们能想象到的最大的“共同威胁”就是世界末日,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世界系作品中世界都潜藏在毁灭的危机之下。然后是针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危机,就有了肩负着世界命运的少女与少女身边一无是处的普通少年。前面说过自我认同的危机来自于“社会不会为个人提供目标,于是个人不知该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可”,而让肩负着世界命运的少女爱上少年,就等同于少年得到了世界本身的认同。

《EVA》可以说既是世界系作品的阿尔法,也是世界系作品的欧米伽。因为《EVA》在最后留下了一个问题——陪在碇真嗣身边的究竟是明日香还是绫波丽。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则决定了所谓世界系作品群的诞生。明日香认为真嗣“真恶心”而拒绝了他,而如果是绫波丽则会像母亲一样接受真嗣的一切。庵野秀明选择了明日香,也就是说“即使过去将人们扭在一起的宏大叙事已经消散,面对一个个可能会拒绝你伤害你的他者,我们也要鼓起勇气去建立羁绊”,最近大火的《p3》也是类似。无论是庵野还是p系列的桥野桂,都将自己的世界系作品视为一把“梯子”,梯子是爬到高处的工具,也就是让观众鼓起勇气从现实中解决社会的危机才是作品的意义所在。可这样一来世界系作品到这里就可以完结了,因为梯子使用过之后就可以丢掉了。而真正成为后续世界系作品浪潮的土壤的,则是选择绫波丽的那个if线。选择绫波丽,就意味着世界的危机会随着两人感情危机的解决而解决。少年终究没有拿出勇气与陌生的他者交流,反而是进一步认定自己要与社会隔离,退回到能够认同自己一切的母系角色的襁褓之中。这也是我前面所说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反而对世界系作品的特征影响更大的原因。这类作品将自己从现实中抽离,把全部的社会问题都归结到了少年自我意识的“伤痕”之中,并用“伤痕”的治愈象征问题的解决。日后那些强调个人日常的小确幸,让宅男们报团取暖的“萌系”、“日常系”作品也是在这类动画延长线上的产物。因为我前面说世界系作品中“世界”的存在一方面是为了通过世界性的危机让人们重新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让没有人生目标的少年得到世界的认可。但既然对于宅男们而言已经没有融入社会以及和别人交流的必要了,那么“世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留下来的就是无止境的日常与倒贴的美少女。

说了这么多,当时评论家们做出“世界系”这样的区分,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以动画为窗口反映日本的社会变迁。而那些形式上相似却脱离了世界系最初诞生土壤的作品,它们应不应该被划分为世界系,或者说把它们划分为世界系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你自己心里也应该有杆秤了吧。话说真要脱离环境而纯粹以作品的叙事特征来定义“世界系”,那《圣经》岂不是第一个世界系作品,耶稣就是第一个肩负世界命运的少女。
#1-2 - 2024-3-6 14:21
秘则为花
楼上说得很好了,“世界系”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单拎出某一方面来判断没有意义

另外,就是批评家们发明出“世界系”以及类似的概念并不是为了集邮,分类≠分析。当有人说出某部作品是“世界系”后,大家更关心的其实是后面将要写下的内容:你如何认识“世界系”这个概念?你认为这部作品继承了世界系的哪些元素,又在哪些方面有所超越?你如何拿它与世界系的同类型作品比较?你又如何拿它与非世界系的异类型作品比较?你试图通过“世界系”的概念传达作品的哪方面内容?故事结构上的?社会心态上的?美学上的?等等。大体上,你可以看到,我对《云彼》和世界系的同类型作品做了非常多的比较来说明它在社会意识上的特殊性。而楼上关于“世界系”的评论和我也不完全相同,有我涉及到的,也有没涉及到的。这才是我们判断某部作品是“世界系”后,要实质上交流的内容

可以说,一般爱好者和有意识的批评者很大程度上的区别就在于,一般爱好者往往把分类当作分析的终点,而有意识的批评者会把它作为起点。狭义的“世界系”指的就是东浩纪、宇野常宽等人提出的00年代前后的作品群,但广义的“世界系”则可以是任何你认为具有你理解的“世界系”特征的作品。但问题是,你扩大这个定义是为了说明什么?仅仅是为了多给作品贴一个标签吗
#1-3 - 2024-3-8 18:36
星岛彼方
飞鸟 说: 与其用抽象的特征描述去规定世界系,不如从时间的角度结合它所诞生的社会背景去理解。狭义上的“世界系”就是指一批存在于90年代末到00年代的特定类型的作品群。在世界系浪潮前的80年代末,日本社会正经历着宏...
受教。近几天补了机动警察剧场版1、2,对比了一下一些“世界系”作品,应该说学到一个新词后想的有点偏(bgm38)。这个扩大世界系范围的做法就像把《和平保卫战》里拓植和南云视作世界系男女主一样尴尬,算是把“世界系”这个词当做“奇幻、科幻”这样的大类标签去了。

单看一个角色符不符合世界系主角的特点的话,范围确实过分广阔()所以我认为人类的普遍愿望是成为世界系男女主
#1-4 - 2024-3-8 20:47
星岛彼方
秘则为花 说: 楼上说得很好了,“世界系”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单拎出某一方面来判断没有意义

另外,就是批评家们发明出“世界系”以及类似的概念并不是为了集邮,分类≠分析。当有人说出某部作品是“世界系”后,大家更关心的...
暴论如下:

1)世界系作品天然地前后叙事割裂、逻辑不通,这是将日常与大事件联合在一起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又可说为——即使在世界系作品本身幻想背景已被假定合理的情况下,其作品剧情内的大小事件依旧不可能“正常”。

2)世界系作品的范围不宜扩大,但符合世界系特点的主人公形象十分普遍,时间上应该可以追溯至各文明的上古神话之中。也就是说,世界系主人公的经历一直都是人的一种理想经历,或者说,一种理想成长经历。

3)世界系不一定是要男主普通,还可以性别对换(`●__●ˊ)/,比如《东之伊甸》。

4)世界系应该是最适合输出私货思想的剧情体裁,同时并不像悬疑、科幻这种对作者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这也是为什么类世界系剧情能够在写作门槛很低的轻小说、网文平台流行开来。
或者说,世界系的出现使得新世纪想要表达自己的青年创作者更轻松更普遍了。我认为所有的键盘侠都应该去写一部属于自己的世界系轻小说
#1-5 - 2024-3-8 23:29
秘则为花
星岛彼方 说: 暴论如下:

1)世界系作品天然地前后叙事割裂、逻辑不通,这是将日常与大事件联合在一起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又可说为——即使在世界系作品本身幻想背景已被假定合理的情况下,其作品剧情内的大小事件依旧不可能...
1.其实是经常会谈到的世界系的“都合主义”问题,但一般讨论的并非是它是否合理,而是如我前面所说的,是更靠后的内容:为什么世界系中必须出现这种不合理,也就是延伸进关于“内面”(即人的情感、意志、精神)的讨论,具体可见我一篇比较早的文章:

世界系、ngnl、黄金之夜的魔女

2.世界系其实不是你理解的那种大男主剧,类似男频爽文,边救世边把妹。这方面,看过《eva》《星之声》应该能理解,我估计大部分人应该不会憧憬这些作品里的男主。东浩纪对《air》有过一个很经典的评价,叫做“萌的本事,止于无能性”。世界系里的男主往往不是救世超人,相反,更接近“无能之人”。正是因为无能,少女才会从身边被夺走。而结合(1)的内容,少女被夺走,与其说是因为世界危机,不如说是少年的自卑、懦弱让他主动从少女身边逃开、不敢确认这种关系。这种关系其实在真嗣、丽、明日香三个人身上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少年少女们相互错过,显然不是因为使徒入侵,而是他们自身因为心理创伤就不敢确认彼此的关系

3.也是因为(2)的原因,世界系其实是一组性别色彩很重的作品。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00年代的“大男子主义”,这一点直接贴武老师的新文了,可以说讲得很贴切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7277969/answer/3423128459

4.因为(1)(2)(3)点原因,世界系反而是一种相当不常见的创作类型,因为世界系的重点并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科幻或者战争(不如说这些部分的创作反而如你所说比较潦草),而是一种微妙的少年少女的关系,即“关系性”问题。而现在的网文作者,让他们写感情戏不如杀了他们,并且现在的网文读者也不追求这些东西,所以世界系的生产和消费都已经没落了,甚至可以说世界系本身就是00年代的过渡类型作品

5.这些讲述还是很零散,我也想找一篇类似一文读懂世界系的文章,但确实很困难。因为“世界系”本身算是00年代宅文化批评的核心概念,牵扯到很多方面,可以说搞懂了世界系是什么,就基本搞懂了00年代宅文化批评在讨论什么。或许,中文环境下比较适合拿来了解的就只有宇野常宽的《给年轻读者的日本亚文化论》了,看目录后几章集中讨论了世界系,不过我没读过(bgm38)
#1-6 - 2024-3-9 13:45
星岛彼方
秘则为花 说: 1.其实是经常会谈到的世界系的“都合主义”问题,但一般讨论的并非是它是否合理,而是如我前面所说的,是更靠后的内容:为什么世界系中必须出现这种不合理,也就是延伸进关于“内面”(即人的情感、意志、精神)的...
受教。

         因为我看到上面说世界系指:
“将少年少女的恋情与巨大世界危机勾连在一起的动画类型,少年少女因世界危机而出现情感危机、彼此分离,又因协力解决世界危机重新在一起”
按该思路,我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个词是传统单男/女主奇幻、科幻故事大结局部分的独立称呼,或剔除掉主角能力成长部分的同类故事的称呼。
“世界系里的男主往往不是救世超人,相反,更接近‘无能之人’。正是因为无能,少女才会从身边被夺走”
emmm,原来如此吗(bgm38)

(2)和(3)中所谓“主人公形象”的意思是:
一个本来标准的(我当时认为的)世界系背景下主角,但还具备一定能力或成长空间,其他原封不动。《EVA》中的真嗣也是有成长的吧......
而这种角色应该是相当普遍的:
有一定能力的比如DITF、无头骑士异闻录、泡泡;
有成长空间则比如SSSS.古立特(把茜看作是世界系女主定位)、起点的“系统文+世界系女主”以及日式奇幻。
这些作品“只是形式上相似但都脱离了世界系最初诞生土壤”。
这类型的作品中,人物关系肉眼可见地发展迅速、高潮事件降临快且其表面上的尺度也足够大、事件与男女主其中一方关联度足够高,因此,主角就容易成为人们所希望代入的角色。《东之伊甸》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拿出来做性别对换的例子(性别对换后它高度地符合了世界系的特点,与男主相比,森美咲也几乎是个“无能之人”)。
我对《东之伊甸》的印象是“想象力和创作能力都不过关,却硬要写大题材+智斗的人的作品”。它像是神山健治想对现状和尼特族们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要怎么说,于是借世界系“门槛低格局大”的表面特点进行输出——这刚好就是(4)里说的情况。

另外,
“一种微妙的少年少女的关系,即“关系性”问题。现在的网文作者,让他们写感情戏不如杀了他们”
.

这里的谬误相当大,甚至基本能看出现在网友对网文市场的刻板印象了(bgm38)

举个例子:以单独的分类来看,目前国内最大的轻小说、同人、日常文库不是阅文,而是cwm。(在轻小说网文的保有量上cwm的20W+甚至超过了起点的16W+)
cwm上现在相当火的一类文是这样的:、
    主角不断在大事件里以身入局牺牲自己拯救各种女主→女主达成理想却失去真爱的主角→最后幡然醒悟追悔莫及。
标准的世界系作品比如《EVA》、诚哥灾难三部曲,乃至于不标准的二游里的世界系刀子剧情都非常适合写进这类文里。事实上那些作者也确实这么做了......

呐,应该说世界系背景下的感情戏是受众相当广的网文类型......

日轻里也有ngnl第六卷这种典型

这里也就能够重新扯回到类世界系在网文日轻中的流行上来了。

(不过确实很扯,依然是暴论(ノДT))
#1-7 - 2024-3-10 20:36
秘则为花
星岛彼方 说: 受教。

         因为我看到上面说世界系指:“将少年少女的恋情与巨大世界危机勾连在一起的动画类型,少年少女因世界危机而出现情感危机...
我确实不知道cwm,也不怎么看现在的网文。作为一个老东西(看你主页是whuer,我在whu读书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bgm39)),我现在看的网文和动漫都非常古逼(bgm38),但还是可以说一说世界系的特殊性

在我看来,你后面提到的那种故事模式并没有真正get到世界系的醍醐味,因为就像我上面所说的,世界系更关心的其实是“内面”(情感、意志、精神)的东西,而不是“外面”的拯救世界。“外面”的东西更像是一种佐料、一种添头,是更往前的高达等“政治系”作品在00年代留下的余韵,而非作者真正想呈现的东西

这么说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世界系的“内面”和“外面”其实是完全分开的,对于男主人公来说,他面临的问题不是,我没有拯救世界、没能成为英雄、没有拯救女主人公,所以对方没有爱上我;而是,我成为了英雄,对方就一定会爱上我吗?所以,真嗣为什么不愿意坐上eva?如果真嗣坐上eva把使徒全突突突了,爸爸就会接纳自己,丽、明日香、美里就会爱自己,一切反而简单了,他肯定愿意开eva。但问题就在于,哪怕坐上了eva、成为了救世主,也不代表自己会被爱、被接纳。相反,如果可以获得爱,那么不去成为救世主也没关系。甚至,如果真的坐上eva,把使徒全突突突了,仍然没有人爱上自己,那就更证明了自己不会被爱,还不如不坐上eva,继续保留这份可能性。正是基于这种原因,真嗣不会去开eva

所以说,世界系的真正精髓恰恰在于,无论我是英雄或者loser,我都无法保证对方一定爱上我,一切在“外面”世界取得的成就,都无法成为我在“内面”世界与少女的恋情的保证。世界系的内核其实就是这种伤痛叙事,而伤痛的核心就是这种“恋的不确定性”,即我无论如何都无法保证少女一定爱上我,这便是00年代的“关系性”。因此,你会发现诚哥那些并非世界系的作品,比如秒5,同样保留了这种“关系性”的内核,也就是无论过去经历了多少美好,都无法保证我们在火车岔路口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这种伤痕痛不痛?痛,实在是太tm痛了(bgm39)

至于为什么关注“内面”的故事会被包装上一大堆世界危机的背景,那是因为你要理解00年代前后的作者都是群什么样的人:这是一帮生活在宇宙战舰大和号、高达年代的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世界观的“第一次冲击”,以至于多年以后庵野也只敢把eva命名为“第二次冲击”。所以,这帮人出道以后,才会困锁于70年代的“幽灵”,继续讲述拯救世界的故事,但不是说拯救了世界,就一定会拯救恋情。并且,如果说恋本身是不确定、不可能的,那么少年少女相恋就是奇迹一般的故事。这种奇迹一般的故事当然要配上奇迹一般的拯救世界的背景,这就是以double奇迹闻名的世界系了

至于那种拯救女主→女主爱上男主的故事,只不过是已经了流行了几千年的“X的报恩”式的男性性幻想和自我感动罢了,恰恰是00年代要扬弃掉的东西。。。

实际上,在中国最能get到世界系精髓的,也是00年代的那批网文人,代表人物就是江南。江南的《龙族》其实就是纯正的世界系小说,龙1路明非为了诺诺在水下爆血单杀青铜与火之王,但少女会因此爱上你吗?少女该爱凯撒还是爱凯撒。不要说诺诺不知道是路明非救了自己,从龙1到龙5,路明非走哪儿龙王死到哪儿,是个人都知道这人有问题,诺诺作为卡塞尔学院智商最高的人会不知道?不过是,少女不喜欢你,你表现再多都是人家心中的穷矮矬,少女喜欢你,自然有一百个理由是凯撒救了自己,少女会自己骗自己的。路明非一进卡塞尔学院就被包装上了S级血统、校长选择之人、学生会狮心会双会长的友人等一大堆“外面”的光鲜亮丽的标签,搁一般网文里马上就要一飞冲天了,但龙族妙就妙在,“外面”的标签并不能改变你“内面”的状态,你该是loser还是loser。所以,为什么上杉绘梨衣的死让人泪奔?因为她是唯一一个不管路明非是英雄还是loser,喜欢你就是喜欢你的,可以陪你在情侣hotel吃快餐打游戏,不需要你出门拯救世界、拯救自己。如果说霓虹的语境相差太大,那么读读江南也能明白“世界系何以世界系”。但问题是,00年代早已经结束了,现在连江南自己都写不完龙族、九州缥缈录了,世界系的故事已经过去了
#1-8 - 2024-3-10 22:01
世界系这个概念本身就比较模糊,并没有一套特别标准的说辞,但你如果想问什么是世界系,或许一些前人的研究可以提供参考答案。要知道的是,世界系这一概念不仅对于动画评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曾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流变。
    现有的资料显示,“世界系”一词最早出现在网站“ぷるにえ(Purunie)”中,最早用以谈论如《新世纪福音战士》一般,充斥着主人公一人激烈独白的作品。而由于主人公的台词本身频频提及“世界如何如何”,因此这一词最早还带有对于惯有作品形式的揶揄意味。虽然至今还未有对于“世界系”,被广泛承认的文字性定义,但“世界系”本身确实也是可以触碰、感觉的到的议题。如前岛贤在《何为世界系》(セカイ系とは何か)中,就曾引用网络空间与书刊杂志中,对世界系代表性概念的阐述:
    以男主人公(我)和女主人公(你)为中心的小关系性(“你和我”)问题,不夹杂着具体的中间项;与“世界的危机”“世界的终结”等抽象的大问题直接相连 的一系列作品;

这是在轻小说、动画、漫画中经常出现的舞台设定的一种。主人公与世界直接相连,其中社会的存在被无视。

以故事的男主人公(我)和他爱慕的女主人公(你)的关系为中心,小小日常性(你和我)的问题;与 “世界的危机”“世界的终结”等抽象的,并且是非日常性的大问题;

不夹杂着一切具体的(社会的)文脉(中间项),朴素地直接相连的作品群。

又称“后福音战士症候群”,即抛开国家和社会,把“自己的心情”“自我意识”所及的范围,作为“世界”来捕捉。具有这样的世界观的一系列作品,被称作“世界系”。如《星之声》《最终兵器彼女》等作品。
    必须强调的是,尽管“世界系”如今已经形成了“我与她的感情与世界命运相连”的定式,但这并非世界系最初的面貌,而是源于进入新千年后世界系的变化。前岛贤同样指出,“世界系”本身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尤其是如今,“世界系”在御宅文化的讨论空间中成为了惯用语,以轻小说为代表的大量的作品因遵循这一创作思路而引起评论家注意。“世界系”开始有了“男主人公(我)和女主人公(你)”为中心的小关系问题(你和我),以及与‘世界的终结’等这样的大抽象问题直接相连”的内容。当然,文本作为一种话语形态,毫无疑问也是社会意识的真实反映。
    宇野常宽在《零年代的想象力》一书中指出,90年代是“家里蹲”与“心理主义”的时代。日本的ACG作品的主流,开始由80年代《少年jump》系列杂志与《圣斗士星矢》为代表的大叙事作品,转向90年代“物语不存在”的、“批判性的”的、“死亡和性都可以被当作符号消费
    由此可见,在众多日本学者眼中,世界不存在的“世界系”,就如同“失落的一代”文学一般,有着独特的社会环境意义。而世界系作品的发展与变革,也扎根于日本的时代变迁当中。
#1-9 - 2024-3-10 22:01
星岛彼方
秘则为花 说: 我确实不知道cwm,也不怎么看现在的网文。作为一个老东西(),我现在看的网文和动漫都非常古逼,但还是可以说一说世界系的特殊性

在我看来,你后面提到的那种故事模式并没有真正get到世界系的醍醐味,因为...
这下彻底明白了()

话说为什么我在bangumi总能碰到些老学长(bgm38),whu果真校友遍及简中互联网()
#1-10 - 2024-3-10 22:03
也就是说,世界系不光是一种概括动画等作品的概念,同时也是一种与时代社会背景紧密挂钩的作品群的特性
#1-11 - 2024-3-10 22:05
星岛彼方
说: 世界系这个概念本身就比较模糊,并没有一套特别标准的说辞,但你如果想问什么是世界系,或许一些前人的研究可以提供参考答案。要知道的是,世界系这一概念不仅对于动画评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曾经历了长时间...
受教,我是感觉这个词很新颖,特点很和我胃口所以感兴趣问一下的,没想到这个词已经很老了,是我孤陋寡闻()(bgm38)
#1-12 - 2024-4-12 02:54
秘则为花 说: 1.其实是经常会谈到的世界系的“都合主义”问题,但一般讨论的并非是它是否合理,而是如我前面所说的,是更靠后的内容:为什么世界系中必须出现这种不合理,也就是延伸进关于“内面”(即人的情感、意志、精神)的...
《给青年读者的日本亚文化理论》这两天正好买了,等到货读一下就清楚了
#2 - 2024-3-8 18:47
我看了第一段,楼主的历史可能有点问题,首先,日本军国主义并没有被剥夺,被剥夺的是德意志地区的西日耳曼人,第二,日本不光没有被剥夺军权,其海军实力与舰艇吨位仅次于中美(沙俄就算了,连出海口都没有),被剥夺军权的是南朝鲜,第三,日本的财富跟日本几乎没有关系,“卖东京买美国”也只是一种蒙昧的表现,即使是帝国主义阶段的日本,也只是跟意呆利一样是大国中的小国,小国中的大国
从楼主所说的三个方面我来反驳一下:
身份民族主义:日本对苏联的恐惧有两方便,其一是现实主义恐惧:日俄战争和二战以及库页岛归属问题使得日本对东斯拉夫人统治的沙皇俄国产生了极大的心里伤害,每一个日本人都留下了对沙俄的恐惧,而这种恐惧一度保留至今。其二是意识形态的归属问题恐惧:作为距离红色巨人最近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西方老大在远东地区唯二控制领地,日本在苏联和美国之间必须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既惧怕美国人将自己变成玩具,又害怕苏联人让自己去种土豆,因此日本必须选择的对象也就是英法俄等老牌殖民帝国,这其实是一种符合历史的自我保护,而又是一种埋没历史另社会主义国家愤懑的愚蠢行为,然而作为美国的走狗,此情此景却也是最好方法
内政民族主义:押井守所处于的年代是日本经济的黄金时期,而神山所处于的是破碎的
20年时期,因此两人的意识形态必将发生巨大的改变,不过我个人认为押井守看似是在以动画的方式讽刺美国,实则又不敢说明真相,也就创造出了像和平保卫战,机械警察等政治矛盾的作品,而这一点,盐野秀明却将日本政府给讽刺了个便.
最后有关您说得外交方面,我个人认为可以放在身份方便一并处理,毕竟日本跟韩国首相跟总统只是个幌子而已,实则都是以美西方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打压与输出
#3 - 2024-3-11 03:34
(一个真诚的文盲)
呃,知乎来的
#4 - 2024-3-13 07:48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