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5 16:01 /
在我看来,《星之终途》这是一部很遗憾的作品。一方面是游戏中强烈的既视感,尽管田中在访谈中谈及内容借鉴与致敬时,主要提到了小说《The Road》(马可麦卡锡著)、小说《银翼杀手》、电影《艾利之书》,并未提及死亡搁浅、最后生还者等游戏。不过通过国内外玩家的反馈评论来看,大家还是更倾向于作品中根植了上述两款游戏的影子。而这一点上是否有做好就比较见仁见智了。
另一方面,本作副标题中提到的“Even if humanity dies, the machines we have created will inherit our love and create the future. ”似乎是作品想要进一步阐明的内容。在后续采访中我们能得知这一标题是Visual Art's(Key社母公司)添加的,田中罗密欧对此的理解是“这不是说机器人继承了文明,人类将灭亡。而是一种新的物种(AI,游戏中指Ae)将会加入世界。人类式微但仍存活于世。”
这种理解像后人类主义思想那样跳出讨论度之外,在人机关系的议论中指出“机器人”和“人类”可以是两类物种,而不必拘泥于人与机器人的区别这一话题。这样的想法与同为key社仿生人三部曲中的《星之梦》相比,则是迥异的。《星之梦》中主要强调的是“请不要把天堂分成两类(机器人的天堂和人类的天堂)”,而星野梦美这类仿生人本身则是像机器人形象艺术史里的第二阶段一样,以“服务人类”的半平等形象存在。
回到游戏的副标题中,虽然田中本人是按照人和机器人有别的想法去解释的,但在作品中还是反复强调了“菲莉亚成为人”的观点,即机器人/仿生人可以成为人。至于副标题里“机器人继承人类文明并延续爱与未来”的内容也并没有被作品重点着墨,主要还是在人与机器人的父女情感上下文章。这也是我觉得比较遗憾的一点。

田中罗密欧采访内容:https://fes2022.product.co.jp/visualstyle/interview02.html

关于《星之终途》与其他游戏相关性,国内外各论坛的网友评价:
“この作品は「DEATH STRANDING」と「The Last of US」を想起させられました。遊んだ方にはなんとなく伝わるかと思います。”
“Stella of The End is now available on Steam! ($17.99 ... And it kinda is that yeah, but I'd actually moreso describe it as anime The Last of Us.”
“初看主角裘德的装扮和职业以为是死亡搁浅,没想到玩完了才发现实际上是美末(最后生还者)。”

Tags: 游戏
#1 - 2024-1-26 02:48
(Let me down)
对于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写作意图,我个人进行过一些思考,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呼唤人性

   以没有/缺乏人性的“人”,与有人性的“机器人”进行对比展开故事的内容逻辑。例如楼主提到的《星之终途》、《星之梦》、其实还有《美少女万华镜 -为神所创的少女们-》讲述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种族平等/废除奴隶制

      如题所示,机器人的命也是命,《底特律变人》、《银翼杀手》两部曲,都重点描述了这个道理(当然这两部作品展现的含义远大于此)

      但其实以上两种,就所提到的写作意图来说,都是“科幻太空歌剧”的变体,也就是人的故事,只是换了换演员身上的衣服而已,将上述内容换到南北战争,一样可以演绎

三、真实意义上的科幻

      也就是不是太空歌剧的科幻,这个的难度太高了,就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其中的机器人侦探部分洋洋5、6册,除了第十册《裸阳》(还是哪一册来着),对机器人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探讨,其他部分也不过是太空歌剧

      对于田中罗密欧老师的《星之终途》,我的态度也一样,其中展示科幻的部分,其实是在于剧中的机器人AI,为了人类,又脱离人类独立发展,使得人类陷入“末日”的背景——

     就这点而言,确实没有展现“机器人继承人类文明并延续爱与未来”的部分,但就算展现了也没有意义,因为那也不过是把以上所提到的“一、呼唤人性”替换为“二、种族平等/废除奴隶制”而已,对于“三、真实的科幻”——

     就我对罗密欧老师《人类衰退之后 》的回忆,老师的观点只有一个:“无论如何,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会看见“菲莉亚成为人”被反复强调,也就不奇怪了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