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6 22:37 /
本日志主体为《重庆森林》影评。因内容与《动物化的后现代》有所关联,故放置于此。
如有人觉得不妥,可告诉我,我会转为无关联的个人日志。

此等片子,怕是不会再有了。
跟风者和内行人,都逐渐隐去痕迹。
鸽子笼越发小了,小到留给人做梦的半分缝隙也找不见。

“文艺青年”曾是个热词,嘲讽“文青病”的和自豪“文青”的都为该亚文化的传播推波助澜。
《重庆森林》被称为“文青必备”的原因,看完全片,我也猜到了几分。
王家卫镜头下的香港极富韵味,将烟火气满溢的街头巷尾升华为一种艺术,却并不脱离世俗。我不懂电影拍摄技巧,更没学过绘画艺术,也隐隐感觉片中所用手法之小众、前卫、纯熟。
如若刻意将小众属性剥离出来,制成符号化的外衣,那反是堵住了作品的活水之源。想想看,朋友圈里的精修照看多了,总是要腻的。高P磨皮虽美,看久了难免恐怖谷。一味追寻小众的“文艺青年”,实质将自己框死在了景观化的超真实世界。
至今为止,我并没有看到几部所谓“文艺青年”作品登上精英口味的殿堂。或者说,“文艺青年”这个词本身的含义就存在分歧。比如《重庆森林》中布满污渍的手抓饼摊位厨房,失恋警察家中随意挂着的开线毛巾,在“文艺青年”的解读中并不多见,或者被转化为某种仿制品一样的存在——跟刻意做旧的假古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艺青年”渴求自我中心的复古与小众,将市井之气加工为流水线背景板,再拿着上述“崭新出场”的工业品彰显自身的与众不同。怎么说呢,甚至和“中二感”追求的“独特”“高级”有些趋近。我并不想批判什么,相反,寄寓着年轻人的梦,本是弥足珍贵的。连做梦都得小心翼翼、循规蹈矩,不觉得更可怜吗?

影片拍出来,就成为了公众的东西。其实跟风者和内行人都是撑起作品出现的组成部分,正如古代的人口规模不可能造就现代城市的复杂行政管理体系,因为不需要且不能够。拨开十几年前、几年前“文青感言”的面纱,我们尚能够看到影片本身具有的真实人文关怀。而今博文和短视频平台上连“文青感言”都降级甚至锐减了,这部影片亦沉寂于喧嚣。“文艺青年”不再是一种常见的梦想,反倒成了“笑贫”的一部分。
东浩纪所言“清高主义”的破灭,上述现象大概也算得上一种分支。ACGN产业,萌元素的堆砌远远胜过了取材自现实的升华,不觉得很像吗?

破碎、解构、迷茫,后现代的顽疾。
我还能等到体系“大更新”的一天吗?

作于2024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