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4 22:52 /
    上帝是一个人类用来衡量自身痛苦的概念。——约翰·列侬



(本文有游戏kirakira剧透,没有玩过且有游玩意向者谨慎观看)

Part 1:DESPERADO

    上半年浏览Bangumi好友时间线的时候,发现有好友写了一篇自己的2022年年度总结。第一段说他写年度总结是因为受了我的启发,接下来又感慨我已经两年没有写年终总结了。这么一想也确实,2019年我的人生发生了很多正面的变化,于是在12月写了一篇总结,其中饱含了一些自豪,以及对未来的期许。2020年倒没发生什么心态上大的变化,但那一年我硕士毕业进入工作岗位,想着也是个个人身份的转变,于是年底也将就着写了一篇。如今三年过去了,这期间还真没有在Bangumi写过日志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这些年来有很多Bangumi的好友跟我说“我一直看你的日志,从中获得了一些启发”,也不乏有人来找我私聊,跟我有一些更深入的往来。现在我正处于一个精神世界比较激荡的时期,身边也不乏有同好为我送上鼓励,我想也许是时候写些什么了,一方面是为了回应在期待着我的人们,但是更多的还是需要给自己一份决心吧。

    工作了三年半,多少还是开阔了眼界,在处事方面有那么些微的成长。但作为一个人,我并不觉得这期间自己在人格上有多少的进步,硬要说的话,生活方面可能还变得消极了一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周遭事物的变化,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如果我要寻求些什么改变,那就势必得对自己进行一次彻底的反思,所以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对我三年来经历事物的总结,而且是对自己整个人生经历的一次剖析。而且光是表层的叙述还不够(比如我此前写的四月是你的谎言评析或是入宅三周年纪念,那些都只是简单地讲了讲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或许我应该像庵野秀明那样,通过深入内心的反复自问才能找出一条相对合理的出路。而对于那些一直在注视着我的人们来说,如果我能变得更加积极一些,能更多地引导他们,哪怕是让一个人觉得“啊,认识陈苦瓜真不错”,那我觉得自己的这些改变(或者说挣扎),以及记录下这些经历的文字也不算白费了。

    不过总而言之,还是先得说说这三年间发生了什么。不过要说到这三年的经历,有一件事是逃不开的,而且这件事可以说是困扰了我三年,像一块巨大的石头一样悬在我的心里,我无时无刻不想着这块石头,给我造成了很大的折磨。但真要说出来其实也很可笑,那就是我着手汉化的游戏《红壳町博物志》一直没有有效的进展。我经常下狠口说要开始努力翻译,或者给自己设下时限分阶段完成目标,亦或是找人来监督催促自己,但结果依然是惨淡。我在这里可以公布一下,目前的初翻进度大概是30%,而且进展可以说是相当没法见人。我只用两个月就初翻完了序章和第一章,自己简单校对以后还发了个体验版补丁。但是随后长达三年的时间,我都处于一种断断续续的状态。可能我会哪一个周末对自己说一定要振作起来,然后花时间汉化一点点,接着几个月又长期处于怠惰的状态,到现在也只是刚刚翻完第二章,后面的部分还没怎么动。很多人说希的文本难读,加之我需要工作,也没什么能帮忙的人,是不是也导致了汉化速度慢。但其实我自己很清楚,对我来说读希的文本或者翻译成中文都不算什么难事,技术方面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其实还是有一些空闲时间,社畜并不是汉化进度慢的借口。目前汉化坑处于这种状态,都是源自于我个人精神力量的懦弱。当然,这件事我怨不得任何人,这纯粹是我自己的问题。我明明知道只要认真花时间汉化,补丁就一定能出来,我也可以从这件事上获得一些力量,进而在生活方面也更加积极。这些我都清楚,但我还是选择了懒惰,去堕落,到头来自我厌恶,让自己和他人失望。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经常说要从现在开始推进汉化进度,但每一次都成了空头支票,没过多久就陷入了停滞。事到如今我已经没有勇气再说这样的话了,但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相反还时刻记挂着这件事,我真的很想把补丁做出来。希望大家可以原谅我,如果可以的话,也请支持我。我知道很多人都已经不抱希望了,我对此完全理解,但我还是很想把补丁做出来。现在我已经不敢夸海口了,但我一直希望能够通过与自己的对话改变现状,能让自己更加有勇气,不再逃避,争取早日让汉化补丁面世。

    事实上《红壳町博物志》的汉化困境完全就是我这三年来生活的缩影,所以我才第一个说这件事。2019年其实是我过得最幸福的一年,那一年我放下了一些心结,开始敢去进行一些娱乐活动了,而且随着药物的治疗和校园生活趋于稳定,室友之间也很和谐,加之开始啃生肉这件事也给了我一些新奇的体验,虽然当时不能说完全康复,也因为内心痛苦而持续去做心理咨询,但总的来说是心理状态比较和平的一年(这些记叙在我的2019年总结里写过了)。我当时想的是如果能这样下去的话,肯定能一步步走向稳定,心理状况也能慢慢恢复健康,我一定能走回正道。但生活总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不会等人,我也不可能永远留在大学校园。2020年因为疫情爆发我在家里待了半年,虽然毕业论文遇到了不小麻烦,但至少是磕磕绊绊地毕业了。接下来三年半的时间里,我开始了一个人的北漂生活。刚刚毕业时还有3个硕士室友在北京,不过半年以后他们就都离开了北京,我也陷入到了工作日上班周末自闭的循环。说起来群友对我的评价是毕业前看起来还像个正常人,后面就彻底疯魔了,大概长期孤独的生活和社交真空的人际关系状态确实给我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吧。回首工作以来的三年半时间里,我体会到的幸福感可以说是远逊于2019年,很多美好的品质似乎都不可挽回地从我身上消失。痛苦的时刻,消极的时刻,麻木的时刻在这三年里几乎是不间断地轮番出现。如此一看,《红壳町博物志》汉化的难产反而不显得奇怪了。

    不过我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内心不但没有觉得难熬,反而有一种异常的平静。此刻我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家乡一家医`院的住院楼里,我因为不久前查出来骨头里长了个肿瘤而不得不进行手术,大概需要几个月的恢复期,倒也算是意外获得了一个长假,或者说获得了一个打破日常轮回的机会。过几天我就要进入手术室,之后可能要消失一段时间了,如今我在病床上敲下这些文字,这一瞬间的心境是近年来难得的安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这次养病的机会能让我直面、审视、反思自己,那这次手术也算是打破日常的契机了。或许只有回归生活才能看清生活,在对什么东西执迷不悟太久了,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本心,而忘记了生活的答案其实就隐藏在生活里头。在EVA终里,黑丽和真嗣在第三村的田间劳作,最终黑丽取得了人类的情感,可以把随身听还给真嗣以后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而真嗣也坚定下来不再逃避,他发誓不会再流泪,再一次乘上了EVA。在kirakira里,鹿之助病倒后久违地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整理家务,过上了老人一般平淡的生活,也促成了他意识的地震。我有预感(不是期望,是预感)自己也能从这次经历里获得一些新的认识,毕竟很多东西已经积累到临界点了。

    kirakira。

    这部galgame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分析对象。2007年这部作品发行后,濑户口廉也便离开了业界,开始进行小说创作,直到2019年才藉由musicus回归。最近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反复阅读并反思这部游戏,在一次次流下眼泪,一次次收获震撼与共鸣,一次次从中汲取力量的同时,也逐渐理解了前岛鹿之助,理解了濑户口廉也,也更多地理解了我自己。

    理解。

    理解自己这一过程姑且另当别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确实是一件难求的事情。正如田中罗密欧所言,人是藉由99%的孤独和1%的共感活下去的生物。在最果的战争篇末尾,南对忍行礼那一幕曾让我眼眶湿润,即使是最浅层的理解,也能让人收获巨大的的感动,值得人们为之追求。所以当我玩到俺翼这部游戏时,最让我动容的一点就是感觉到自己这个个体被王雀孙所理解了。我那些极其私人化的,曾经觉得不会有人能共情的经历被王雀孙理解了,那些漆黑阴暗的个人体验被人所理解了。所以当有的人说我在通过明日香这个角色逃避时,他们是不会理解(我也不指望他们能理解)那种内心里哭泣的小孩被摸着头说你是一个乖孩子时是怎样的心情的,而且我也从未幻想过现实里有明日香这个的人。

    值得庆幸的是,在我的身边还是有很多愿意去理解我的人,愿意去深入我这个怎么看都算不上正经的废柴的的内心,在我最低谷的时候也没有唾弃我。也许他们从我的日志里获得了些许启发,同时我也正因为你们获得很多的力量,当我努力摆脱现在的泥淖时,你们的鼓励时刻在支撑着我。而与之相反的,“不理解”这一现象则更为普遍。在动画观众辱骂庵野秀明不讲情理,批评真嗣懦弱胆小的时候,在游戏玩家称濑户口为黑深残写手,嘲笑鹿之助(或者其他濑户口笔下的角色)自甘堕落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不了解”才是人与人之间的主流。甩掉鹿之助的前女友评价鹿之助为“没有心”,EVA里的众人指责真嗣软弱,这些都是事实,无可厚非。但如果要深挖下去,其中也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如果进一步深挖,甚至有可能得到和“没有心”以及“软弱”完全相反的评价。如果现实里常有渚薰这样完完全全关爱着真嗣的人,或者退一步,有村上这种不急于作评价,但是一直尊重鼓励,陪伴在鹿之助身边的人,那实在是再好不过,不过大多数时候,人总是要面对不被理解的局面。因此,理解自己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理解自己有点像破解刷机获得更高权限。只有理解自己,深入内心,才能打破人体自发的防卫机制,夺回自己心理世界的控制权。



    说回“不理解”,其实我本人也常被指出“没有心”和“软弱”,不过这些是我自己也承认的事实。我不至于拉着人说其实我不是这样的人,如果你加深对我的理解就会发现深层次的原因,甚至发现我其实是有心的,是坚强的。但我大概(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我也没有实际做到过)可以通过直面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人格方面的缺陷是由哪一些经历触发的心理防御机制导致的,我可以怎样化解这种防御机制,从而让自己更健全,也更幸福。

    所以我选择了kirakira这条“邪道”,通过对我自己以及鹿之助的比较分析来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并且尝试着直面自己,或曰“刷机”。之所以选择kirakira而不是更大众的EVA,是因为鹿之助这个角色和我还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的。鹿之助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两次大的挫折(网球部受伤、绮良里死亡),而我也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两次大的挫折,而这合计四次挫折有一些性格方面的起因(往更深处说性格方面的起因也是有儿时经历的影响,不过这个暂时不提)是非常有共性的。我和鹿之助的两次挫折都有连续性,而且第二次挫折造成了非常糟糕的影响,让我和鹿之助陷入了非常深的泥淖,过了很多很多年都没有办法逃脱出来。通过一次次地阅读kirakira,我已经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鹿之助,如今我自己的人生轨迹也逐渐走向了类似于kirakira第四章的尾声。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但这个部分是鹿之助最痛苦,最纠结,最挣扎的时刻(或者说是濑户口最折磨鹿之助的时刻),所以看起来反而是最危险的,最让人担心的。有人说我最近表现得很消极(或者是情绪不稳定),我多多少少也能够感觉得到,但这正是我逼近了最后的鬼门关的象征。换而言之,这场战役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最高潮,也是最为决定胜负的瞬间。因此这篇日志也是我久违的完全燃烧,也下定了决心要把自己都烧净,要到达内心深处那个空无一人,寂静无声的废墟,去翻找那里到底有什么。

    另外kirakira这部作品,要说的话还是可以拿出来和EVA做个对比的。无论是表达手法还是核心思想,EVA都是标杆一般的存在,给无数后辈以启发,galgame玩家应该也经常有DNA抖动的场景(腐姬、最果、2236、ODEON)。不过继承了EVA外在的作品很多,继承EVA内里的作品中,我觉得还是kirakira最为出色。kirakira没有用EVA那些夸张的手法,没有故弄玄虚的场景,但它的核心思想非常接近EVA,而且kirakira只用一个短小的故事就概括了庵野秀明几十年的挣扎。再者EVA花了很多笔墨在少年的挣扎上,而kirakira则更加深入地描写了鹿之助和解的心理过程,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同步率提高、心之壁瓦解的过程都有更详细的刻画,所以虽然我都给了10分的评价,但这两部作品我更喜欢kirakira。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10分也都有不仅仅是给作品本身的,也是给真嗣和鹿之助的,是给庵野秀明和濑户口廉也的,也是给我的。


Part 2:NOWHERE MAN

    29岁生日离我已经非常接近了,不过我对这29年的时光却完全没有实感,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已经29岁了。不知道是没有活出生命的宽度,还是选择性遗忘了一些孩提时代的事,亦或是兼而有之,总之完全不觉得自己活了29年。我常常有一种自己像是一个猛然惊醒的人的错觉,从床上醒来发现自己已经20多岁了,没有过去的记忆(尤其是青春时代的记忆),只有一片空白,好似被凭空投入到了这个世界之中,环顾四周,只有迷茫。

    话虽如此,时间的刻度不会骗人,我已经实打实地活了29岁了。之前看一位Bangumi好友说kirakira这个游戏让他可以直视过去了,不再选择性遗忘,也不再逃避过去。当时我还没能完全理解这部游戏的深层涵义,只是觉得绮良里可怜,鹿之助坚强,不知道这游戏和直视过去或是选择性遗忘有什么关系。但是现在我理解了这位好友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评论,我也需要正视我已经29岁这个事实了。当然我是很想大哭大闹,很想去抱怨自己为什么会在没有过去的记忆的情况下被唐突地丢到成人世界里的。不过已经没有用了,即使是从功利的角度来说,哭闹也没有用了。在第三村的生活让黑丽的灵魂升华,也彻底解放了真嗣的内心,“哭泣只是发泄,但没有用,我再也不会哭了”,如今我内心的恸哭也在逐渐平息了。

    Bangumi那位好友说自己玩了kirakira以后开始可以正视过去,那么我在说这三年的经历之前,也想借此机会谈谈自己前半生。之前写的日志里提过一些我之前的经历,所以这回也不会写得太细,但我想写得更深,之前那些视而不见得,或者看得见但是不愿提及的内心世界,我都想用这个段落好好讲一讲。

    那么就先从我和鹿之助少年时代的两次重大挫折说起吧。鹿之助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是网球部的经历,他曾经发了狂地练习网球,甚至到了疯魔的地步,以至于落下了病根,为第二次挫折埋下了伏笔。根据鹿之助的自述,他其实并不是那么强烈地喜欢网球,一开始也只是吊儿郎当地玩玩,并不存在想要赢得比赛或者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梦想。但是逐渐地却变得脑子里只有网球了,即使受伤了,也偷偷瞒着医生回到球场上练习,可以说是付出了一切,虽然在球场上神经高度紧绷,但反而有了一种别样的快感。甚至检查出来精神上出了问题以后,也依然硬撑着训练,装作康复了的样子回到球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选项很多是一种自由,但如果没有选择,也就意味着不需要承担做出选择时附带的责任,这其实也是一种自由,于是鹿之助沉醉在了这种自由带来的幸福感当中。





    最后鹿之助的精神问题还是暴露了,他彻底崩溃,并且告别了网球。本来那么热衷于网球的,这会儿却完全没有坚持或者是留念了。当年的热情仿佛是龙卷风一样,吹过去就荡然无存了。他没有为打不了网球感到失落或是难过,因为他发现自己从最开始就没有喜欢过网球这玩意(或者说是他以为自己没有喜欢过,实际上他有没有喜欢过网球后文我再分析)。身边有人为鹿之助打不了网球感到遗憾,他自己却完全不以为意,本来就没有喜欢过,又何谈遗憾呢。于是鹿之助就这样告别了网球,完全回到了打网球之前的状态。而原本因为网球开始交往的女友(严格来说,是鹿之助自认为前女友是因为网球和自己交往的),这时也离开了他。



    正因为有了这一次重大的挫折,鹿之助之后就变得谨小慎微了许多。kirakira这部游戏有着大量的男主心理自述,鹿之助在接触摇滚并爱上摇滚的过程中也一直在思考,害怕一猛子扎入摇滚会落得和当年打网球一样,再一次让自己受伤。所以他的内心里装备了厚厚的铠甲(我们都知道这玩意有个浪漫的叫法:心之壁),时刻警醒不让自己玩摇滚过于上火。但是天不遂人愿,偏偏是摇滚让他结识了绮良里,摇滚让他们结为了恋人,又是摇滚间接葬送了绮良里的生命。鹿之助遭遇了太多的背叛,他早就有所准备,提防着摇滚有可能伤害到自己,然而摇滚连带着他自己的心防背叛了他。这一次的打击彻底击垮了鹿之助,他也由此陷入到了5年的消沉当中。

    至爱的人离去,任谁都会感到痛苦,但打网球的经历或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共情。濑户口笔下的主角往往都有一种冷静得像一台机器的共同点,大量的心理描写以及细致的自我剖析,都让濑户口的主角显得颇为沉郁。当然,我说的是“显得”沉郁,实际上他们是不是冷静(或曰冷淡)我们下文再讨论,但至少在旁人的眼里,鹿之助是一个——请让我借用一下前女友的描述——“没有心”的人。



    “心がない”。说实话,如果有人这么说我,我是会非常难受的(实际上确实有人说过,不仅仅是现实里的人,甚至还有面基过几次的gal群群友)。正因为我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不是一个热情的人,不是一个有爱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冷淡的人,被这样当面指出来的时候才更加痛苦。鹿之助比我更惨,他不仅被前女友这样说了,甚至还被列举了一大堆“没有心”的具体表现。鉴于本人菜狗一只,就直接挪用前人留下的分析了。鹿之助因为自己心里有玄机就认为大家都这样,这是不信任他人。鹿之助表现出关注他人的样子但实际上只考虑自己,这是自我中心。明明是别人不愿意听的正论,鹿之助却偏要说出来,这是死脑筋。明明是很重要的事,但鹿之助却会为了场合的方便而改变说法,这是马虎。前女友列举了四点,但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没有心”。



    啊!实在是羞愧难当啊!鹿之助前女友说的这几点几乎都能对应到我本人的身上来。其实自己并没有那么关心这个世界,也并没有那么关心周遭的人,但是为了融入社会又不得不伪装自己,假装自己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但是披着这层人皮又十分提心吊胆,害怕哪一天被人识破,发现自己根本就不信任不关心他人。然而这层人皮是瞒不住有心人的,上文也说了,不仅仅是身边的人,就连通过galgame认识的人都开始怀疑我了,怀疑我是不是根本就是个冷冰冰的生物,根本就不重视和群友的关系,怀疑我只是单纯地应付他们。那么我是不是这样的人呢?首先我承认我不是一个热情的人,谈不上有多爱这个世界,硬要说的话还有点冷淡。我也常常觉得自己过于理性,过于冷静,我甚至希望自己活得更加情绪化一点。2017年外公去世的时候,一方面我一直在想自己有没有表现出有担当的样子,有没有在这件事里有所成长,但另一方面我又十分痛恨这样的自己,我不希望自己这样理性地思考担当、成长什么的,我宁愿自己失去控制大哭。所以被群友怀疑时我多少有点心虚,不过有一点请相信我,我或许不温柔,但我基本上是一个善良的人,我不愿意伤害别人,也不愿意看到别人受伤。至于自己的冷漠,我其实也难以判断,因为外公去世几天送别遗体后,各地赶来的亲戚一起在酒店吃完中饭,我还是忍不住地感到痛苦,跑到厕所大哭了一场。之后的那一年,我也经常为这件事哭,也因为外公去世造成的情感波动懵了大半年才缓过来。后来跟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说这件事,说到外公去世时我还想着自己有没有成长,觉得自己很冷漠时,也忍不住哭了。心理辅导老师跟我说我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因为我也会去厕所大哭,我想她的这句话也是对我的慰藉吧。

    不过比起群友的怀疑,鹿之助被女朋友甩掉之后的自述反而更让我痛苦。鹿之助被甩之后觉得自己理应悲伤,却并没有多么情绪化,反而十分冷静,一直想着自己挽回前女友的时候是不是做得不够好。他甚至分不清自己到底有没有因为和前女友离开而伤心,也意识到了连这种事情都需要怀疑本身就是“没有心”的体现,到头来连思考都嫌麻烦,直接睡去了。天哪!这不就是我在外公过世后类似的思考吗?当然这种自我怀疑并不是只在外公过世那会儿才有的,我一直都痛恨自己没有感情,过于冷静,厌恶自己没法真正地关心他人。到头来怀疑自己比被他人怀疑更为难过啊。




    所以我想这也是鹿之助被网球部的经历所伤害的性格缘由。越是没有心的人,越像是不知所措的迷途羔羊,越需要倚靠些什么来填补内心的空洞;越是内心柔弱(懦弱和温柔就是一墙之隔的关系,后面会深入分析,这里姑且用柔弱这个词吧)的人,越需要构筑起内心的高墙来防卫;越是真心不允许被表达的环境,越需要带上另一副面具来掩盖自己的真心。如同上文所言,这些都是无意识的,是没法受本人控制的,或许可以通过“刷机”来改变自己,但这时的鹿之助还没有那样的能力。于是鹿之助选择了欺骗自己,他的潜意识构筑出了另一个自我用来保护真实的自我,这副面具告诉鹿之助你喜欢网球,你想要赢得网球比赛,你要拼尽全力去赢。于是鹿之助为了自卫选择一心扑入网球的世界,即使是被背叛了,受到了伤害,也不肯摘下这副面具,而是选择戴上了更紧的面具,连玩摇滚都畏畏缩缩了。

    那么为什么在旁人看来鹿之助是一个“没有心”的人呢(请允许我之后为鹿之助的辩解,我想要证明他是有心的)?为什么鹿之助要伪装自己的本心呢?这些性格问题当然源自于童年经历,其实在第四章里,绮良里打开天台的门之前跟鹿之助说过的一番话里就能找到答案。鹿之助是一个顾及他人情绪的人,他从小就为了迎合他人而选择压抑自己的本心,选择欺骗他人。而要欺骗他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欺骗自己,于是鹿之助在潜意识里构筑了一个虚拟人格,他也就成为了一个冷静、冷淡、冷漠的“三冷青年”。

    鹿之助的童年经历是怎么样的,他实际的人格到底又是什么样的,这两个问题我打算放到第四个部分再细谈。这里不妨先休息一下,本文的标题是《这些年来我所经历的》,但是说到这里我还没开始有序地谈起自己的经历。事实上我的计划是第三部分谈2021-2023这个期间我的心路历程,第二部分谈在那之前的心路历程。而第二部分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还没开始说到我自己的经历,可见后文还有很长,如果各位觉得我写的是狗屁或者预感我将要写狗屁,随时关闭页面都是OK的。不过如果各位有兴趣有耐心,愿意看一看一介死宅的自我剖析,那当然是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最后的。

    好了,利用这个间歇我做了个手术,现在出院了,回来开始说说我自己的故事。我的少年时期也经历过两次重大的挫折,仿佛一个拳击手遭遇了两记重拳,第一拳让我头晕目眩,脚步松垮,还没整理好状态,第二拳就接踵而至,彻底打垮了我。如今回忆起自己的过去,我常常会想到底是从哪一步开始走错的呢。仿佛每一步都有错,但每一步都有些模糊了,甚至要叙说起来都有些无从下笔。好在有鹿之助这个前车之鉴,我灵光一闪,可以通过类比我们的两次挫折来进行挖掘,从而深入分析。于是先从我的第一次挫折开始说起吧。

    这一次挫折来自14岁那年,我读初三,还有一个月就要中考了。当时的日子过得还算风平浪静,考上了重点高中的重点班,而且和我互有好感的女生也考上了那里,心想高中还能和她在一起读书,虽然学习压力大但是也还是很开心的。就在我一天天准备中考的时候,突然右眼失去了一部分视野。我当时吓了一跳,心里很害怕,但是并没有和父母说眼睛看不见了。现在想起来实在是太蠢了,但是当时就是一味的害怕,根本不敢告诉别人,只跟两个朋友说了。那时我一方面想着学业要紧,先撑过中考再和家里说眼睛的事,另一方面又很害怕说这件事,因为小时候每次去医`院,无论是蛀牙还是近视还是什么的,她都毫不顾及公共场合对我破口大骂,说我浪费了家里的钱,所以对于去医`院一直有恐惧。于是我考完中考也没有跟家里说眼睛的事,直到高中快入学了,眼睛症状一直没有好转,还更加严重了,我这才跟家里说了这回事。之后就是做手术、住院,缺了几周的课才回到学校。

    我当时得的病是由眼底病变导致的视网膜脱落,眼底病变是个不可逆的过程,所以之后也只能养着,尽量让病变速度慢一点,不过这次眼病在心理层面上给我造成了很恶劣,而且持续时间相当长的结果。我在得病之后至少有6年的时间(高一~大三)可以说是处在一种只要清醒着脑子里就在想眼病的状态。当时医`院和家庭都把病情渲染得很严重,让我特别害怕失明,时刻都处于思想紧绷的状态,只要醒着就在害怕眼睛的事。睡觉也没法安宁,首先是睡不着,持续的严重失眠,而且精神非常衰弱,什么事情都提心吊胆,风吹草动都能把我惊醒。

    长达6年的时间里我几乎脑子里都在想着眼病,根本无暇顾及周遭,也无暇顾及自己,我也就此成为了一个麻木的行尸走肉。进高中以前我妈就是一个很极端的人,她时刻监督着我,不仅让我无休止地学习功课,还要确保我不能有一星半点儿的娱乐,她时不时地骂我,但又不是因为我哪里做得不好,而是因为哪里没有合她的意,或者她需要渲染她的负面情绪。不过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下,我多少也有一些自己的快乐。不准吃零食,不准有零花钱,我就偷偷从家里掏一点零钱出去买吃的;不准看课外书,我就找同学的借,压在作业底下偷偷看;不准看篮球比赛,那就自己在脑海里幻想一个篮球联盟;不准听课看剧玩游戏,这个没办法了,只能幻想自己能看,能和同学们讨论。虽然那时我的娱乐活动很卑微很可笑,但至少是有那么一点点回忆的。我和同学们没有共同话题,所以和他们交流很少,他们也知道我家里严格,出去玩自然也不会带上我,但我心情好歹还算是积极的,总是可以自己幼稚地偷偷乐(哪怕这种积极是不健康的)。但是眼病之后,这些彻底都没有了。首先我妈有了眼睛不好不能看东西这个理由,更加不可能让我有娱乐活动了(不过读功课是可以的)。我因为眼病很害怕的那些岁月,家人也根本不知道我在害怕,那时他们根本不关心不在意,我的恐惧心理根本无从发泄,相反得到的只有更加严厉的对于用眼的约束。我也因为这次眼病,完全封死了自己的内心,把自己伪装成了一台机器。

    首先我疏远了初中那个女孩,虽然高中我们也同班了,但因为眼病这事,我不知为何只想去逃避她。在路上远远地看到她都会绕路,哪怕是眼角瞟到她的身影,都会赶快别过脸去假装没看到,走过了才发现那根本不是她。我出院回学校后她也对我很热情,但我脑子里只有对眼病的害怕,无论如何都无法面对她,就这样慢慢和她疏远了,最后只留下她无奈地对我说了一句“负心汉”。

    现在想起来,其实挺奇妙的,为什么一次眼病的经历会让我连一段恋情都舍弃了呢。我想大概是接触的东西太少了吧,很多事情都没有判断力。我家庭亲戚少,在附近的只有一个小6岁的表弟,父母也没什么朋友,成长的道路上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其他年级大一点或者同龄孩子的经验可以借鉴。而我的父母也从来不和我交流,他们和我说话要么就是关心我的饮食和穿衣,要么就是骂,从来不会和我说其他的东西。我一直到大学都不了解我的父母,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样的人,也不觉得他们知道我是怎么样的人。读高中的时候,我听一个同学说他和他妈妈聊国际关系问题,我当时相比羡慕,更多的是惊讶,因为在我的世界观里,父母和孩子甚至是不会聊天的。我也不奢求父母能和我聊什么国际关系,能聊家长里短,能聊各自的生活,能聊内心的感受都觉得是不可能的事,可惜这些都无法实现了。如果家庭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盒子,那我至少还有学校,但因为我没法娱乐,和同学没话聊,性格也一年比一年内向,最后就成了班组里最没人理的边缘人。同学们也知道我妈出了名的严格,自然也退避三舍,连漫画书都不敢借给我。好吧,现实世界走不通,至少还有虚拟世界,然而这条路也被封死了,我不被允许做学习以外的事情。现在想起来,如果能看点东西,无论是书、漫画、电影还是别的什么,至少能摄取一些课本之外的东西,也能给自己一点信心,但是到头来我的生活里还是只有教科书。缺爱、孤独、无聊,这就是我的少年时代。我一直觉得如果那会儿我的生活除了学习应试,还能有一些其他东西的话,我的视野就能更开阔,不至于那样死板地想问题,肯定可以活得更加轻松,也不至于因为一次眼病就导致心理崩溃。

    其实上述这些问题我得眼病前一直都有,但是眼病就像一针催化剂,把这些积压的矛盾都激化了。初中时班上的同学都喜欢看NBA,我妈虽然不准我看,但我一直跟她说我想看,即使不同意也一次一次地求情。高中时班有几个同学喜欢看动漫,我也有了兴趣,但是再也不会跟我妈求情说想看了。相反,我甚至觉得有爱好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情,我偷偷地问朋友有哪些好看的动漫,或者偷看同学的动漫杂志,偷听他们的讨论,把他们说道的动漫名字都记在纸上,幻想自己哪一天能看,但是再也不肯去争取了。初中时我会瞒着父母偷吃零食,进入了高中我再也不会偷买了,而且我还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无欲无求的苦行僧形象。同学都笑我不吃零食,我就说自己不喜欢吃,他们请我我也不吃,其实我内心特别想吃零食,经常幻想自己也能吃零食。我就这样用一道又一道的枷锁捆死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成了一个行尸走肉。

    由于生活过于麻木(或者是痛苦,我也说不清),我从高一开始的五年时间都没有留下记忆,直到现在都是选择性遗忘的状态,可能可以回想起一些细枝末节的碎片,但无法形成线状的记忆,记得几个零碎的事,但是无法形成一段能够回忆的时光(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没有),不会通过一件什么小事触发当时的心境和回忆(因为根本就没有)。鲁迅说过自己再也看不到儿时的戏,吃不到儿时的豆了,而我缺的就是这种戏与豆一般的回忆。我当时觉得一切都是不可以被自己掌控的,我吃饭、穿衣、日常全都只能根据定好的来进行,就像机器人一样。高中时我经常憋尿,感觉自己没有做任何事情的主动权,连上个厕所都需要人批准。记得高三有一次穿一件两面的棉袄,我穿的黑色那一面(因为我强迫症,必须每天换一边穿),但是我妈和我外婆觉得红色的那一面好看,要求我穿红色的,我不想换,她们就骂我固执,骂我不能顺她们的意思来。我觉得那几年的自己已经放弃了对生活的掌控,就像机器人,要我怎么样我就怎么样,或许不去挣扎不去思考才是受伤最小的选择。大概正是因为自己缺失了最青春的五年时光的记忆,在那之前之后相对青春时段的记忆又是灰蒙蒙的,所以我后来才特别向往二次元作品里的青春,看到青春题材的作品就控制不住自己,被冠上了“青春魔怔人”的称号,这么一看爱上kirakira也只能说是必然。记得高一我复学那天,眼睛打着绷带去学校,刚好那天是社团招新会,校园里都是各个社团摆的摊。我其实入学前就对社团活动很感兴趣,当时也想去转转,但是一想到眼睛上有绷带,眼病的压力又马上压了过来,根本就没有心思去看了,就这样回家了。后来回想起来,如果我当时有勇气去社团招新的摊位看看,说不定人生就能不一样了。不过我现在已经不会去纠结自己的人生是从哪一步开始走错了,很多东西的起源比想象的还要深远,探究明白也无能为力,没有意义。虽然现在想起来,我的童年经历可能没有那么多黑暗的地方,父母没有离婚,家庭也不至于贫困,其实受的苦比不少孩子要少。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少了一个“发泄口”,可见生活有个可以集中注意力的东西是多么重要,如果我能在那时接触点什么,恐怕不至于落得后来的下场。

    虽然压抑自己的欲望,告诉自己并不喜欢那些东西能让什么都得不到我感到些许好过,但眼病带来的折磨一直都在。于是我为了逃避这种折磨,开始把自己百分之百的精力全都扑在了学习上。从高一开始,我就告诉自己这三年必须拼了老命去学习,争取考到最好的学校。我刚进高中就常常觉得焦虑,心想只有三年就要高考了怎么办啊,于是每天很早就把自己掐起来学习。高一我的成绩在重点班还算不上出色,但是高二有了起色,我尝到了甜头,便更加倾尽全力。既然生活没有选择,不能做喜欢做的事情,那就在这条路上疯魔。于是我像鹿之助一样,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也没有想过自己喜不喜欢,不去想前因后果,总之就像疯了魔一样学习。我告诉自己学习就是一切,必须考上清华北大,我特别盼着高中的一次次考试,只要考试成绩不错,我就特别高兴。我根本没有想过高中生能做或者需要做学习以外的什么东西,总之就是只要学习就好了,我还完全不理解为什么有的同学会想着看电影什么的,因为我觉得高中生就是应该学习。

    当然,学习本身并不是一件那么开心的事情,或者说学习必定不如玩游戏看动漫开心,即使我高中没玩过游戏没看过动漫都知道这个道理。我之所以能坚持舍弃欲望成天学习,都是因为一个信念,那就是“考完高考就放松自由了”。这句话是很多中国家长都会说的,但是我信以为真,而且一直在贯彻。我那时一直相信自己未来会是幸福的,那些没有得到的东西一定会得到,其实我并没有想过未来会怎么得到,但是我觉得就是一定会得到,所以我并不是那么介意自已和同学一样娱乐,我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也能得到这些东西的(再强调一句,我完完全全不知道这些缺失的东西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得到)。

    于是我的信念被背叛了。

    这就是我少年时代经历过的第二个挫折。我的高考并没有考好,连没考好的理由都是那么俗套——紧张。第一天考试前根本没睡好,上了考场以后又紧张,结果发挥得一塌糊涂,根本是平常无法想象的成绩。第二天我倒是精神恢复了,考得非常好,但即便如此还是无力回天。最后我只去了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我在高考前根本就看不起,连保底都没有考虑,可以说是完全不了解的学校。

    心心念念的高考没考好,我很失落,但这件事给我妈的打击可能更大,她的遗憾和悔恨一直都在。考完高考以后,家里对我的约束和管控一点都没变,还是不允许我娱乐,要求我高强度学习。其实我不知道如果我真的考上了清华北大,她会不会遵守那些高考完了就能给我自由的约定,而且现实世界里没有如果,我永远不可能知道了。过了很多很多年我从理性层面来分析,按照我妈的性格和行事,即使我考上了清华北大,她也不会放过我,也会推翻过去的约定,继续给我强大的压力。但是从感性层面来讲,高考前我一直在幻想考上清华北大后轻松惬意的生活,所以我潜意识里认为没有过上轻松惬意的生活是因为我没有考上清华北大,因此在一段时间里我都把自己的不幸福归结于自己没有考上清华北大,陷入了长期的自我怨恨。

    不过事到如今,考虑如果考上清华北大会怎么样这种事情已经没有必要了。但约定和信念遭到背叛,一直以来维系着我情绪不崩溃的线断掉了,幻想中的仙境原来是虚无,这记重拳彻底把我打倒,而且是打垮在地,一直起不来了。高考后的暑假,我妈给我打印了一堆网上找来的大学生“经验谈”,里边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人永远不能休息不能玩,要把自己往死里逼。而且她也确实这么要求我的,那个暑假我还是不被允许娱乐,反而还上了一些英语的补习班。不过最后一击还是进入大学之后的事,我一直以为全世界的高中生过的都是和我差不多的生活,但是进入大学才发现并不是这样。周围的同学高中并不是只有学习,他们谈过恋爱、擅长打扮、多才多艺、能说会道、爱好多样,最重要的是他们过得并不压抑。他们在有自己的生活的前提下考上了和我一样的大学,大学生活也过得比我顺利,到头来父母还总拿他么当我的榜样。而我一直生活在压抑之中,没有生活技能,没有爱好,不会和人打交道,和室友的集体生活过得很痛苦,而且连唯一引以为傲的学习都因为大学的学习环境不同而变得落后了。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的地狱生活才真正开始,我一进大学就患上了双向情感障碍,至今已经11年了。

    精神方面出了问题,但是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心认为是自己不够坚强,于是继续逼迫自己。进入大学后,我家依然要求我成绩名列前茅,我也维持了和进大学前一样的思路:成绩就是一切,成绩好就能获得幸福。于是我拼命学习,每天一大早就逼着自己起来学习,读各种各样的教科书,晚上图书馆关了门还在宿舍走道里学习。但是大学里的学习和之前的学习完全不是一回事,没有前辈教过我这些,我也不知道怎么和人交流,家人只是一味地看到成绩不好就骂,同学都在各自玩耍,于是我也学不进去。在这种环境之下,我患上了心因性的阅读障碍,开始读不进文字了。不过我还是归咎于自己,一边反复看励志视频听励志歌曲,一边强咬着牙学习。由于阅读障碍,我对着一页纸读两个小时也不知道里面讲了什么,但还是坚持在学习。其实大学里的绩点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有老师还在期末考试以后说如果有出国需求的同学可以找她,她给涨绩点。大学里的学习,从地道的角度来看,合理运用学习工具、找准方向把握思路、根据重点对症下药,都能提高成绩。哪怕是不地道的角度,笼络老师同学也好,打小抄也好,都能让成绩更好看。但是我不懂这些,只是拼命地钻牛角尖,于是让自己的心理疾病一天天恶化了。

    而在娱乐方面,我虽然进入了大学,父母不在身边,但由于内心的枷锁,以及高考后父母的高压态度,我也一直不敢去玩。我想看以前看不成的电影,想玩以前玩不了的游戏,想看看高中时同学说的动漫是什么样的,于是我下了很多到电脑里,但是从来不敢去看去玩。我会疯狂搜查这些作品的相关信息,幻想自己能享受这些作品,但是不敢去接触,到头来这种只会在幻想中娱乐的念头还是延续到了高考以后。于是我告诉自己,文学不是那么“罪恶”的娱乐,如果是文学的话,我是“有资格”去接触的。虽然我之前就一直喜欢读书,这时就开始以文学爱好者自居了,于是我在大学头两年里看了一些文学书籍。但是我来源于心理枷锁的的阅读障碍一直还在,我读的大部分文学都入不了大脑,而且越到后面阅读障碍越严重,所以后面基本上是假装在读书了。而且我对于文学也和电影一样,经常停留在反复看相关信息却不去自己读的阶段,所以那两年读的书几乎都是白读了。不仅如此,我后来还由爱生恨,以至于后来打破内心枷锁敢于接触二次元以后,我开始厌恶文学这个给我带来痛苦的东西,对真人影视也开始厌恶,再也不去碰了。

    生活方面也是一如既往,没有了父母的约束,但我内心给自己的压力还是一如既往,我不能拥有喜怒哀乐,不能拥有自己的爱好,不能做想做的事情,脑子里依然全是眼病。我父母对我有着全面的管控,他们必须要掌管我的qq和人人网账号密码,我的生活细节、人际交往他们全部都要了解,我还因为想要要回密码和他们吵过。而和同学的交往也一言难尽,我之前没怎么和人交流过,更别提住宿,很多时候都是忍气吞声。我的宿舍生活经常是一肚子气的状态,因为我的性格经历都比较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想着讨好别人,哪怕自己千疮百孔也不想让旁人有些许不快。可能别人根本不在意或者没有察觉的地方,我都处处提心吊胆,只想用吃亏来让别人好过。所以我常常在做一个好人的同时,让自己十分窝火,这也是我大学生活的一个主要痛苦来源。为了逃避这些痛苦,我进一步走向了自闭,想继续逼迫自己,给自己灌了大量鸡汤,认为痛苦的来源在于不够“坚强”,结果更加让自己走向了覆灭。我那时总想逼自己,比如我觉得自己有必要让父母过上富足的生活,父母送我来北京读书的时候住的很破很便宜的酒店,于是我会回到那家酒店附近,告诉自己一定要加油,要拼搏,要改变家境。但是对于要怎么做,却一点想法都没有,我除了教科书里的知识,人际关系、社会常识、生活技能等等,全部都是无知的。

    于是大二下学期,我第一次挂科了,当时倒觉得有点释然,感觉松了一口气。其实也是那一年(2014年)起我开始了自救的道路,应该说大学的前两年也一直在想办法改变现状,可能想了有100多种方法,因为选择性失忆,大部分都忘了,只记得一些离谱的。比如我觉得自己缺少信仰,或许应该笃信上帝,于是我去了教堂,开始读圣经。我觉得自己缺少陪伴和鼓励,但是又无法和人交流,于是幻想了一个“脑内女友”,希望她能给自己力量。比如我觉得自己缺少爱好,缺少一个能够和学习平衡的重心,于是想着要不要收集望远镜,但是我因为儿时什么都得不到满足,也没有零花钱,没有金钱意识,所以大学里一分钱都舍不得花,于是也没有成行(不过寻找一个爱好这个思路是对的)。不管怎么说,2014年是我开始萌生自我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新掌握自己的控制权的一年,我也终于开始了自己漫长的自我补完计划。也正是因为如此,我直到大三终于恢复了记忆,也久违地感到了自己还活着,活死人、机器人、僵尸那种行尸走肉的感觉终于开始褪去了。

    如此一看,我的自我补完已经实施了超过9年了,甚是感慨,不过这里我想对开始自我补完之前的这个阶段做一个小结。眼睛得病之前我的生活当然很压抑,但还是能找一点乐子,而眼睛得病之后,14-19岁这个阶段我却没有留下任何记忆。当然,我在这段时间里什么都没做,当然也不可能留下记忆。不过对于这5年,总还是太悔恨了。明明是一个人生命中最自由、学习能力最强、思维感受性最强、身体精力最好、空闲时间最多的时间,我却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我没有学习东西,没有与人交际,没有接触世界,完全封闭在了题海里,封闭在了一个人的世界里。后来开始玩galgame,玩了青空下的约定这个游戏,真的是爱不释手,那么耀眼的青春,那么活力四射的激情,真的是我可望不可即的东西。我在很长时间里想到这个事情都非常难过,总觉得自己的人生缺了一块,永远补不会来了。周末是什么,寒暑假是什么,我都没有概念。如今想到中学时代,率先回想起来的场景几乎都是餐厅昏暗的灯光下,几个人一言不发进食的餐具响动声,没有欢笑没有对话,只有无尽的压抑。

    好在2014年,我终于开始有了一些积极的改变。那一年我开始听披头士的摇滚,开始热衷于棒球,有了自己人生里的第一个爱好。此前我不被允许做喜欢的事,很多有可能发展成爱好的东西早就被掐掉了(比如篮球就由爱生恨了)。其实家里也不允许我爱好棒球,不过我打定了主意要去热爱一个东西,这才坚持了下来。于是那一年我经历了很多个第一次,虽然基本上都是大不了的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无比新奇,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每一天都充满了新鲜感。我第一次去打棒球,第一次半夜不睡觉,第一次0721(咳咳咳),第一次和朋友聊心事,第一次玩galgame(当时并没有打完,室友给我拷的,图个新鲜),第一次抽烟(被galgame里的台词感染了),第一次去live,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活着。那段时间是我心理疾病最严重的时期,精神状态最为痛苦,但是另一方面又连接不断地有这么多新的体验,完全可以说是处于一种冰火两重天的状态,现在是想复制那种状态都不可能了。

    不过不管精神方面怎么激荡,这些体验都还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些也是我开始认识自己、补全自己的开端。不过从现实功利的角度来看,可能就没那么美好了。我此前一直在努力追求虚幻的幸福,一直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从来不曾爱过自己,现在这些都开始反噬了。心理学有个名词叫“习得性无助”,而我接下来的人生就一直在不停地诠释这个词语。我曾经深信努力学习、挺父母的话、讨好身边的人就能得到幸福,就能得到认可,所以一直践行着这些,但是考完高考发现之前相信的那些都是假的,我还是不能娱乐,没有幸福,于是我就不去挣扎,不去追求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摆烂”。虽说大学前两年我还一直坚持着以前的思路,但是随着我放下一些心理包袱,开始做自己,建立独立人格,在一些正经事情的方面也就有点“认命”了。我不再学习,不再交作业,看着考试成绩一落千丈,心里却很快乐,有一种报复的快感。至今我都记得那一年有一次实验课,学习委员收我的实验报告时,我理直气壮趾高气扬地说没写,那一刻我内心达到了高潮,当时爽快的感受估计是人生中的顶峰。考得好也是骂,考得不好也是骂,把父母的话当圣旨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活着也是骂,调皮捣蛋胡作非为也是骂,如此想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拼搏都是无用功,于是那时有一种排山倒海的疲劳感压向了我,也有一种近乎于绝望的无力感笼罩了我,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努力”过了。这就是我习得性无助的开端。

    2016年,大四下学期的我入宅了,这也是很大的一个进步,高中时代心心念念的动漫到了大学里一直不敢去看,饶了这么大的弯终于打破了心理枷锁,自然是很高兴的。不过也有两个隐患,那几个月享受二次元虽然很开心,但内心的枷锁还是没有完全打破,每次看动画都心神不宁,还是觉得有人在背后骂我,一集动画要反复暂停,看很久才能看完。另一个隐患是我大学快要毕业了,大学期间没有人指导我,我也不去和其他任何人交流,我像只无头苍蝇一样活了四年,自然没有为毕业做准备(准确地说,我甚至不知道大学生毕业是要做准备的)。其他同学刚进大学就有目标,或是慢慢找到了方向,而我光是维持着精神不崩溃都已经不容易了。毕业前夕我才知道还需要准备出路,出国留学、考研、找工作什么的我都一窍不通。我此前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毕业那会儿才知道大人上班是有双休的,特别惊讶,觉得当大人比当学生舒服多了,因为我读中学是全年无休的。

    没有出路那也没有办法,于是我大学毕业只能回家,那阵子我刚入宅,打算以二次元为今后人生的中心,所以也并不难过或是焦虑。父母想找亲戚帮我安排工作,或是看看我能不能考研,我其实都无所谓,对我来说怎么活着那些都已经不重要了。但是为了能够看动漫,我说自己要考研,于是每天窝在屋子里,其实根本没有复习。一直混到了九月底,亲戚那边说帮忙找工作指望不上了,我只好说那就准备考研吧,于是买了一堆书。不过我根本不想读研,也不想做任何事,也没有目标什么的,只不过为了看动漫找了个借口说考研。于是我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动漫,买的书也都没看,我想自己这样下去肯定考不上,但是也不太在意,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不过可能是老天赏脸吧,我最后还是裸考考回了中国人民大学(期间的过程比较纠结,那些岁月的心路历程和3月的狮子很像,本来一直想写些什么,但是读研那会儿缺了点一鼓作气写完的精神,于是再也不会有了)。虽说空了一年最后还是平稳考回了学校,但这期间的精神折磨还是很大的,首先刚敢去看动漫就毕业了这件事本身就让我很遗憾,刚刚开始知道怎么当孩子了就被迫当大人,要去面对现实了,这也太残酷了。而且在压力最大,精神状态比较差的时期里父母并没有给予我多大的支持和鼓励。时至今日我都没有过家人在支撑着我的感觉。我从来不曾想过父母在一直为我加油,我要努力取得好成绩,让他们骄傲,回报他们。我一直想的是要咬着牙拿出点东西给父母看看,狠狠打他们的脸,这种想法在考研时期达到了顶峰。不过我并没有付出努力,虽然从结果上来看考上了,是个好的结果,但因为没有复习,并没有体验到付出心血获得回报的滋味,其实整个过程的心情并不是那么好。从我大二期末考试结束后,到现在近10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考试我都没有再复习过,大部分都是连题型都不知道就直接去考了。由于从孩提时代`开始累积的习得性无助经历的打击,我的意识深处至今无法形成“努力就能获得改变”这一公式。当然,我的理智很清楚地知道,即使不一定有结果,但只要努力就多多少少会有所改变,但是我内心深处已经不相信这些了,所以即使是考研的经历我也没有从中有真正的蜕变。

    不过考研这事说的上是我生命中的转折点。就我自己来说,之前无论我在任何方面做得怎么样,等待我的都是无尽的谩骂,所以我一直极度自卑,到了大学里甚至觉得自己很笨,但裸考考研的经历让我回想过来其实我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人,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感受到自信。从家庭来说,考研结果公布后,父母开始和我交流,也开始关心我的内心想法了(虽然我并不清楚为什么这次考研的经历会让他们有这样的改变,那得问他们了),虽然很笨拙,虽然只是一点一点的尝试,但至少我和父母之间不是陌生人了。从之后的发展来说,我在研究生阶段遇到了非常棒的室友,他门帮助、带动了我很多,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际交往。

    说到研究生的室友们,我总是很愧疚的。我一直逃避、厌恶、畏惧与人的交往,但内心深处又一直渴望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小时候我妈天天骂我内向(从幼儿园开始),而且这方面骂得特别狠,越骂我就越不敢与人打交道,本来和外人说得出口的话,一想到我和人交流会被我妈评价(无论是表扬还是辱骂),我就觉得非常恐惧,于是也不再说了。加之我家教严,不能娱乐,和同学也没有共同话题,也就在学生时代一直沉默寡言。但因为我妈一直骂我内向,所以我的内心一直渴望成为一个活跃外向开放的人,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幻想自己是班级里的风云人物,也一直痛恨自己性格内向,这其实也是一件极为纠结的事。对娱乐的强加管控以及对性格内向的辱骂,这两点一直是我认为我在家庭教育里被伤害最深的,甚至一直到读了大学,我还因为和中学同学没什么交集,不想参加同学聚会,被我妈骂得狗血淋头。

    总而言之,进入研究生的时候,我已经不再幻想自己是风云人物了,也不再为自己的性格纠结了,也就是摆烂了。当时我很痛恨周遭的一切,对于周围的同学几乎一开始都是带着仇恨的眼光去看待。但是他们却融化了我内心的冰块,开始让我试着接触周围的人,我到现在都觉得他们就像是3月的狮子里桐山零周围那群温柔的人,也很庆幸自己能够考上研究生,遇到这群室友。那一年我开始就双向情感障碍的问题开始正式就医吃药,也经常和室友一起吃饭聊天,虽然那段时间的精神状态肯定是比现在差多了(精神状态吃了几年药才平复),但那的确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三年。研究生入学那会儿我开始自学日语,也立下了去日本读博的目标,不过因为心理状态实在是过于糟糕,最后并没有去日本,这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说起来,研究生入学那会儿我去了学校里的心理咨询室,咨询师听了我打棒球看动漫的经历后说了如下一段话,我到现在看都觉得很感动,发出来和大家共勉吧:“我看得出你是个很有勇气的人,我能想象得到你的痛苦,即使是在那种不允许表达自己的环境下,我知道你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极其痛苦的代价,都可能会受到很重的伤害,但你还是选择为了得到自己的幸福去前进,而且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今天你跟我分享了一些你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我清楚对于同样的幸福你比别人更懂得珍惜,更懂得它的来之不易。真的,你是一个很勇敢很勇敢的人”。

    就这样,时间到了2019年,这一年是我生命中幸福指数为正的唯一一年。我此前一直最喜欢galgame,但是因为长期的焦虑,对娱乐活动的恐慌,这种需要连续时间的爱好怎么也进行不下去,所以动画看得比较多。不过这一年我终于敢去玩galgame了,正式入坑了,所以这一年也是思想进一步解放,枷锁再次解除的一年。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还能回到那一年,但是有的东西就是回不来了。2020年我建立了瓜群,疫情在家也还舒适,论文也勉勉强强通过了,终于不得不面对工作了。

    工作这三年半的经历,我下一部分再慢慢说。不过写这些旧事,其实也不是多么愉快,这第二部分其实也写了不少时间,就是因为没有那种想一口气写完的畅快感,估计第三部分也不会写得多么愉快。这些东西,现在的我也不是那么想跟人提起,但是如果没有这层铺垫,之后的东西可能也不会被人读懂。我们总说和解,但无论是我还是周围的人似乎都误解了和解。周围的人只是指责我的软弱,认为和解就是忘记过去,要专注于当下,从现在开始改变,而我一直认为和解就是要不断回首挖掘过去,找到心结所在,并解开当年的心结。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错了,或者更准确的说,把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才是正解。我觉得和解应该要分两步,第一步是找到过去的心结,这一步是需要我们往回看的,往内心深处,绝对不能像旁人随口说的一样,简简单单就把过去忘掉,因为过去的伤痕会永远留在那里,在无意识之中伤害我们。但第二步要做的并不是“解开”心结,而是“抹去”心结。这个可能比较难解释,简而言之心结就是解不开的,它太过于错综复杂了。我曾经一直想这些不可逆的伤害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我的错还是周遭环境的错。如果我妈性格和缓,如果我性格更加强硬,如果我没有得眼病,如果我考上了清华北大,如果哪一个环节有变化,是不是我就不至于陷入后来的沉沦。但这个问题是无解的,现在的局面可能有这些原因,可能有哪一个决定项,可能是联合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因素本身也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所以说人的心结类似于黑匣子,可以观测但不能解构,我们无法解开心结,只能接纳心结。

    这么一想的话,我这些文字似乎又都成了废话,或者说鸡肋。如果要说过去受到的的伤害和痛苦挣扎的经历,这点文字绝对是不够的,但如果要解决当下的问题,这些文字又显得一文不值,全都可以舍去,因此浅层的记述就到这里。文章的开头就说了,我现在的心情是非常平静的,哪怕回顾这些经历并不是那么顺畅,但一直都很平静。真嗣说哭闹已经没有用了,确实没有用了。这些过去的经历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没有任何帮助,答案并不在这些经历当中,答案在我的内心的深处。我能改变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的内心,所以我不应该从这些经历里寻找什么,而是要审视自己的内心,看看这些经历改变了我哪些部分。我终于认识到这些年来的努力方向一直都错了。


Part 3:HELP!

    研三秋招那会儿正好是我刚敢去玩galgame的时期,兴奋和好奇占据了大脑,因此也没有认真对待找工作。当然,即使没有galgame,我也不会准备找工作,前文也说了,我因为习得性无助,早就从潜意识里剔除了“努力”这一选项,无视了努力就会有改变这一铁则。当时我处于对galgame极度亢奋的状态,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坏事,反而觉得自己处于一个非常积极的状态,觉得自己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我没有努力找工作,有考公务员的意愿但是不做准备,随便混了个垃圾国企的offer,就觉得收官了,再也不去投简历了。不过我还沉浸在自己敢于去玩游戏的喜悦当中,认为今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其实现在想起来,我并没有完全放下心理包袱(当然要承认,敢去玩游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这些年来我玩galgame,甚至其他娱乐消遣的方式是极其不健康的,从刚开始玩到现在一直都是。我把所有知道的,有名气的,有点兴趣的,总之所有的galgame全部安装到电脑里,然后挨个来玩,基本上开头玩个一小时后面就随缘了。说白了这个思路和之前读大学时下了电影不敢看,图书馆里的书不敢读是一个道理。我渴望弥补过去的空缺,但是因为空缺太大而心生焦虑,觉得和同龄人比欠缺了那么多,想一次性吃成胖子,恨不得把所有游戏都补上。然而这是补不上的,不仅补不上,到头来我能完坑的游戏寥寥无几,游戏体验也大打折扣,反而滋生了更大的焦虑。

    从小到大,我妈一直用“你玩又没玩学又没学,别人玩又玩了学又学了”这句话来骂我。不经如此,她每次都会加上“你再看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没有学习,但是起码玩了,你呢?你什么都没做,一事无成”这句话,似乎不把我贬低到一文不值的地步就不罢休。虽然现在想起来这句话是莫须有,但我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己的见解,也只能默默承受,还回过头给自己施压。后来虽然想明白了这完全是在睁眼说瞎话,但也为时已晚,倒真的成了一句诅咒。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因为习得性无助没法做正事,而娱乐消遣也因为这些心理障碍无法享受,这些影响依然残留至今。

    不过这么多年来,我不可谓不努力,哪怕有朋友、家人、网友指责我陷在过去走不出来,我的心始终是坚韧的,心灵再怎么残破也一直拖着身子往前挪,这也是我在3月的狮子这部作品里那么多的硬汉形象里一再看到自己身影的原因。我可能屡次被打倒,但从来没有被打败。在他人看来,我有消极的部分,但是请仔细想想,走出泥淖难道不就是一个反复跌宕的过程吗?从2014年开始自我补完的这十年来,我经常反复着这样一段心绪:在一段时间里非常挣扎非常痛苦,但是恍然间发现自己居然进步了这么多,仿佛不经意间就上升了一个台阶,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我常常在一个阶段里处于情绪、状态的不断起伏当中,这段过程无论是自己还是旁人都觉得是无用功,是消极懦弱的体现,但是可能就会在哪一天发现自己已经跨过了这个阶段,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一开始自己都觉得纳闷,后来这种情况出现了几次我就知道了,我走出泥淖的这一步步从来就不是坦荡的,都是在激流的冲刷、情绪的动荡中换来的新生。所以这十年来,外人看来我那些消极负面的时光,其实都是在进步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不为这些负面的因素感到羞愧,我为我自己感到自豪。



    不过我也要承认,我在十年的自救过程当中,是走过很多弯路的,这些弯路可以用一个词概括:redo。在我的自我补完计划里,一直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redo。我认为过去没有得到的幸福,统统可以用redo来解决,所以我才一部又一部地下载游戏,渴望去填补过去的缺失。redo是一种与刻舟求剑无异的思维,即使在理性认识到了人是不能redo的以后,我的意识深处还总是禁不住地想要redo。现如今我已经几乎完全理解鹿之助这个人物了,有关他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心理描写、每一段剧情、每一个细节,我都已经接近完全理解了。但我对他的理解程度可能只有99%,之所以不能达到100%,就是因为即使是写这篇日志的当下,我的内心深处还埋藏着一丝想要redo的冲动。只要我还幻想着redo,哪怕是一星半点,我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理解鹿之助。

    言归正传,还是来说说三年来的经历。其实话到嘴边也没什么想说的,就感觉这几年丧失了很多美好的品质,只是在浑浑噩噩中过日子。我所在的那家市属国企就是个坑人的陷阱,一进去就签了个时限超长,违约金超高的合同,然后干一些愚蠢繁杂的工作,待遇也是低得可怕,人际关系和大环境都一言难尽,晋升空间也摸不着边。不过最可怕的还是手里的工作做起来没有意义吧,我不觉得自己能从手头上的工作里获得任何个人价值。

    2020年入职后,我还处于思想混沌的阶段,脑子里盘踞着的还是galgame,觉得能有空闲时间玩玩游戏就足够了,成年人世界里的那些东西我是一点也不考虑,我觉得我接下来的人生只要能弥补过去的缺失,其余的不奢求太多,就这样过日子就行了。但是我的生活却日渐走向了混沌,没有室友在身边,我的日常生活过成了一团糟。因为慵懒可以连着几个月不刷牙,仅仅是因为乏力感,觉得不愿意动,连从椅子上起身都觉得费劲。洗澡也拖拖拉拉,总是下班到家就坐在电脑前或者躺下睡觉,不知不觉就懒得洗澡了,最长的时候一拖就是四五天。我不会做饭,也不想学,加之几个人合租又不方便,就每天随便吃点,到头来三年半体重增加了15公斤。住的地方偏远也没有体育设施,我就不再锻炼,顶多也就象征性的走一走。至于玩galgame,前几年还勉勉强强说得过去,今年彻底走向了紊乱,我经常回到家吃完饭不久就睡了,然后醒来觉得galgame摄入不够就起来玩,至于是几点起来,十一点、十二点、一点、两点、三点,都有可能。就这样,在学生时代看起来还“像个人样”的我,走向了覆灭。

    2021年我从基层被借调到总公司,虽然借调的本质就是压榨,但是我工作上根不上节奏,自己的态度也很散漫,很多事情因为经验不足以及不够上心,连借调期都没有待满就在年底回到了基层。这段借调的工作经历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比较大的怀疑,是一次信心上的打击,回到基层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十分沮丧,不是对工作的沮丧,是对自己的失望。那段时间我开始借galgame消愁,开始以逃避现实的心态面对galgame。当时我去的基层也没什么干活的人,来了个大学生,领导便往死里压榨,几乎是一个人干了四个人的工作。我没有经验,也不懂得拒绝,就默默地做了,2022年经常是整栋楼里我一个人连夜加班。这段时间我的压力都非常大,玩游戏已经不是为了得到快乐,而是为了逃避痛苦。这段时间我玩了三部让自己走火入魔的游戏——ロンドリーフレット、Garden、Summer Pockets,我称之为“魔怔三部曲”。ロンドリーフレット里大宅邸里那些温馨的情爱让我留恋往返,那段时间我痴迷在游戏的世界里,觉得自己就是其中一员,心情跌宕起伏,常常无法呼吸,但是那终究只是虚拟世界,到头来只能哀叹。Garden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箱庭世界,整个世界都是温柔的,没有半点杂质,箱庭里所有的人都围着男主转,一切人际关系都以男主为导向,男主内心的伤也被抹平,我愤恨自己无法成为那样的男主,到头来黯然神伤。Summer Pockets里紬线让我彻底破防,打完后瘫倒在床上久久不能起身,作者用紬象征人终究逝去的青春,没有过青春体验的我玩到这部作品,看到那些象征的语句,看到紬的离开,联想到自己是个空壳一般的大人,悲伤体验让我无语凝噎。

    在工作的这几年期间,我一直在做一个事情,就是相亲,我甚至在相亲平台上花了四位数的钱。其实我并不想谈恋爱,我也不觉得自己有爱人的能力和心态,我上一次有喜欢的女生还是9年前了。但是我就是孤独,北漂生活让我感到无尽的孤独。所以我花了钱,用了app,别人介绍的对象我也应了,但发现还是不行。我没法动心,这个事情很复杂,不单单是无法对一个人产生兴趣或者热情,没有动心的感觉,我还时常有一种无力感,不知道要做什么。说到底,我真的想谈恋爱吗?我真的想成家吗?我自己都有些不明白了。

    其实这几年我也在努力改变,去健身房锻炼身体、重新培养读书看电影的爱好、要不买游戏机玩点大作,但是都没有坚持下去,钱还花了不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走出困境呢?难道一辈子就只能这样混过去了吗?大概是蛰伏的时间的确有些长了,到了2023年,我终于有一些思想上的转变了。


Part 4:DON'T LOOK BACK IN ANGER

    如果你能读到这里,真的非常感谢你,居然为了一个碌碌无为的成年人耗费了这么多的时光。其实我本想多花点笔墨写第三部分,想多让那些关心我的人知道这几年我经历了什么。但是提笔却完全写不出来,我经历了什么呢,好像什么都没有,马齿徒增罢了。结婚、生子、买车、买房,我的同学、同龄人大都已经完成了这四项里的两项,完成三项的也不在少数,完成四项的也不是没有。但我一直没有太大触动,总装作这些东西和自己没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风化,很多我隐藏的东西,视而不见的东西,终究都是藏不住了,我想这也是2023年我的认识能发生那么些许变化的原因。

    2018年的夏天,我打完了kirakira这部游戏,当时就觉得这是个很棒的故事,不过并没有想到这部作品之后会对我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可能是遇上的时间不对吧。这些年来我遇上了很多给我启发,给我能量的作品,我一直很感谢上天能让我遇到这些作品,我常常觉得自己在这些作品里得到了一些救赎。这里我想立一个flag,我觉得kirakira这部作品会是我自我补完道路上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我自我补完的终点,也是我整个自我补完历程的总结。

    2022年,我朋友接受了我的安利开始玩kirakira,其实当时我印象里kirakira最主要说的还是坚强面对苦难的态度,我希望把这种坚强面对生活的勇气分享给我的朋友,也觉得自己需要补充一下勇气,所以也重新玩了玩,但是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当时我发现的是对青春的感悟,千绘对生病在家的鹿之助说的那番话让我重新审视了青春,之前我一直深陷于青春的魔咒当中,这时我才发现了青春的真相。

    2023年2月,朋友说他看了新版EVA,在已经是成年人的现在更喜欢新版大家都能和解的结局。这段对话在无意中成了我2023年一系列心理变化的起点,我之前一直围绕着redo来展开自我补全,从未想过有和解这一手棋。于是我也看了EVA新版,在最后one last kiss的前奏响起时也流下了泪水。在那之后,我重新审视了kirakira这部作品,而且是反复地,深入地对其进行解析。在逐渐领悟主题,理解鹿之助的同时,我也回忆起了许多早已忘记的东西,也跟着凿碎心之壁,一步步抵达了心灵的最深处。所以我在写作的过程中转变了思路,把第三部分的大块内容挪到了第四部分,想重新走一遍这段心路历程。



    于是我化身为鹿之助,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正站在摇滚舞台上,在浑身热汗、大脑空白的情况下抬头看着耀眼的聚光灯,身边传来村上催我下台的声音,这时我才回想起来自己没有读大学,绮良里去世后一直浑浑噩噩地一边打工一边玩着摇滚,不知不觉已经过了5年了。

    鹿之助并不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人,从大家对他的评价就可以看得出他基本上是一个冷淡沉郁的人。在经历了网球部受伤,并且闹出心理问题的事件过后,更加封闭了内心。但是绮良里的出现一度改变了他,他开始通过绮良里看到了一些闪耀的东西,并且不再被动消极,而是变得可以主动去寻找一些闪耀的东西。在第三章绮良里提出要分手后,也没有放弃,而是争取说服绮良里,并且坚定了今后也要和大家一起组建摇滚乐队的想法。但是鹿之助点亮的热情被背叛了,世间的残酷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的理想摧残得灰飞烟灭,绮良里竟然以那样的形式死去。鹿之助也堕入了黑暗的深渊,再也站不起来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不通过绮良里,什么闪耀的东西都看不到了。于是鹿之助放弃了对光亮的寻求,而是委身于黑暗之中,这里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没有绮良里的世界,什么美好都没有了。

    人的大脑实在是恐怖,为了保护我们,甚至会创造出这么多的假象。在没有光亮的世界里,我们欺骗自己,把相对没那么暗的地方当作是光亮,沉浸于幻想之中,认为自己没有过得那么差。在Garden这部游戏里,世界就是一个没有杂质的无菌盒,怀着心殇的男主可以不急不躁地任由周围的一切治愈自己。哪怕在EVA这个残酷背景的作品里,在大家都指责真嗣的环境里(哪怕这些指责是出于善意),也有着渚薰这个纯粹的介入力量,在每一个世界里都无条件地包容、关爱真嗣,舍不得让真嗣受半点伤,承诺为真嗣重启世界,获得幸福。事实上,这种无条件的爱与包容是对伤痛最好的疗法,我留恋Garden的世界,也渴求着渚薰这样一个人物,但这是不现实的。庵野秀明也知道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最优解只存在于想象之中,是必须要忍痛舍弃的。在内心防御机制的保护下,我和鹿之助一样,即使深处黑暗之中,也相信了意识保护下虚构的明亮,不再去追求了。

    当周围的人以为鹿之助还在正常运转的时候,其实他已经是残败不堪了。镜头一转,从摇滚舞台转到鹿之助独自居住的小物时,他生活的窘迫才出现在玩家眼前。他没有找到正式工作,只是一边打工一边玩摇滚,但只是机械地动作,年轻时的激情再也不复存在了。游戏的背景画面和文字描述都能看到鹿之助生活的混乱,租金低廉的公寓房、满屋的垃圾、烟头、酒瓶、方便食品的残渣。他没有正经的人际交往,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源,没有健康的生活环境,没有规律的作息习惯。第四章要讲的就是鹿之助在这样黑暗的环境里重新寻找光的故事。

    去年回味这一段,我其实倒还没有太大的感觉,并没有意识到这不就是自己的生活吗。今年我总是不断地发现自己忘记了很多东西,不仅失去了,甚至还以为自己根本就不曾有过。直到回忆起来的瞬间,最大的感受居然是恐惧,浑身冒寒气。为什么自己会忘记这么重要的东西呢?这么美好的,我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居然会当它们出来都没有过?所以今年再次回味这一段时,我才发现了这一点。我不曾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已经沉沦到了这样不堪的程度了,一直都在蒙骗自己,以为自己的处境还是在光明当中。而实际上呢?我的房间混乱不堪,那些物品全都是乱摆的,我自己也分不清有些什么东西,早就已经放弃对这些进行整顿了。我也放弃了对自己健康的管理,我每天随便吃一些不明不白的东西,也不去锻炼,体检报告那些超标的数据,我都选择了放弃对它们进行抵抗。我厌恶自己的工作,我知道这地方很烂,如果我不走早晚会废在这里。我有想离开的想法,但是从来不去付出行动,也不去搜索有什么跳槽的途径。我觉得自己和儿时一样无法改变这一切,尽管我的理智很清醒,行动是可以有改变的。我曾以为鹿之助荒废的生活离自己很遥远,但仔细一想,我早就已经和他一样了。

    然而人是社会动物,自己构建的心防总会被人际交往的一幕幕景象所冲击到。于是就有了下面一幕,鹿之助收到千绘的信,给她回邮件的一幕。当年的同学们一个个都升学、毕业、找到工作。当年和自己一起疯玩的同学,一起捉弄老师的同学,一起虚度青春的同学,现在都穿着西装认真工作养活自己了。儿时最亲近的千绘也找到了梦想中的工作,成为了坚实的大人。而鹿之助呢,还活在摇滚的世界里,靠着打工的收入养活自己,未免有点过于不像样了。不过最让作为玩家的我感到痛苦的还是鹿之助连这封邮件也没能发送出去。千绘总是发来信件问候鹿之助,可鹿之助却一直逃避着这一切。当年并肩作战,一起全国巡演的鼓手,这时已经实现梦想步入社会,办事可靠的千绘一定能在职场上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吧。而相比下来鹿之助自己则显得有点荒唐,青春时代本以为都能走向各自的明天,如今自己的生活却是这般境地,自然是想要躲避。于是到头来,鹿之助连回信的勇气都丧失殆尽了。




この、眠る瞬間の、黒く不透明な泉の底に沈んでゆくような、この感覚は、人生で一番素晴らしい瞬間だと思う。

    无论是网球部的经历,还是绮良里的死亡,鹿之助的信念总是遭到背叛。于是他不再相信这些了,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也被封存。一度藉由绮良里和摇滚燃烧起来的信念,也在那场火灾中彻底丧失了。于是鹿之助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他用来伪装自己本心的意念(或者可以说是第二人格)也重新抬头,心之壁把内心掩盖得严严实实。因此鹿之助选择了把这种黑暗当作自己享受的场景,把睡眠这种逃离现实最简单的方式看作了人生最享受的瞬间。

    当年的同学一个个走上正轨,这些都是对鹿之助的刺激,都是对他心之壁的敲击。鹿之助一再被这些外界的信息提醒自己是生活在怎样的混沌当中,但是理性上知道这点容易,感情上要接受又何谈容易。于是鹿之助选择了视而不见,选择了逃避,选择了自暴自弃,选择了摆烂。别人都前进了,那就不去看,那就不和他们联系,这样自己也能好过一点。因此千绘以及其他同学在人生阶段上的前进虽然给鹿之助的心之壁造成了冲击,但鹿之助下意识地巩固了自己的心防,也提防着更多来自外界的刺激。

    这也是我工作以来一直在做的事,都说毕业几年差距就能显现出来,的确如此。当年的同学在事业上、在感情上、在生活上、在娱乐上都各有各的长进,都各有各的幸福。哪怕是看一看朋友圈,都能知道他们在积极进取。最近几年周围的人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升职、跳槽、出国旅游,等等。和我同期进来的一个同事,也是硕士毕业,在互相吐工作的黑泥三年后,她今年跳槽了,而且一并完成了买房和结婚的大业,曾经她的社交媒体都是大量的负面情绪,如今都是满满的晒幸福,她自己也说换了工作以后待遇、环境、人际关系等等全都焕然一新了。但是我一直以来都在逃避,都在忽视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现状的可能性。这样的情况下,我也自然不敢跟同学有过多的联系,被问起现状时总是打哈哈。“迷茫”一词可以说是万能的借口,当我摆烂的时候,只要有人问起我最近怎么样,在往哪方面发展,我只需要一句“迷茫”就能把自己的摆烂掩盖过去。我跟人说我只是一时间有些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前进最适合自己,可以装出一副自己很努力的样子,别人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其实我的内心其实哪里都不想去,只是在掩盖我留在原地自暴自弃的事实罢了。每当我想要做出改变的时候,又维持不了多长时间,随即又会被负面情绪(主要是过去的痛苦回忆)所吞没,因而又止步不前了。鹿之助最终也没能发出邮件时说自己的缺点是很容易认输,我很有同感,过去的拼搏只会让自己被殴打得更痛,索性也就不再有什么志向了。他人面对生活向前的脚步刺激着我,但也依然没有撼动我。

    今年六月,我和高中隔壁班,大学也在一个寝室的老同学见了一面。他本科毕业后去了瑞士读硕士和博士,在那里认识了从小就在欧洲生活的女友(现在已经结婚了),现在在加拿大读博士后,暑假带老婆回湖南老家看看。他一心想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所以做了很多准备,暑假联系了全国很多知名高校做课题讲座。这次来到清华演讲,也是希望能多认识认识人,为将来积累人际关系,也趁着这次机会邀请了他认识的很多在北京的熟人一起吃个饭。饭局上的人都是很优秀的人,其中也有高中或是大学同学,他们要么是做的尖端科研,要么是在顶尖企业任职,要么是在央企高就。我和这位同学一起住了四年,又是高中隔壁班,关系很要好,饭局散后我俩单独聊了一个多小时,很多回忆都浮上心头。读高中时我成绩很好,属于发挥好一点可以去清华北大的水平,他也是重点班,但成绩不如我,当时自主招生考的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我那会儿稳定发挥可以去复旦交大,心中定的保底学校也是浙大,但是一心想去清华北大,根本就瞧不起中国人民大学。还记得十多年前听说他自主招生要考中国人民大学,还和我们一起参加自主招生培训的时候,甚至觉得有点滑稽,因为我觉得这种水平的学校根本没必要参加自主招生,用不着和我们一起培训。后来,这位同学通过自主招生的加分和武术特长的加分(懂的都懂)和我进了同一个专业,住进了同一间寝室。进了大学,知道了他爸是当地的政府官员,看面相神态就知道气场十足。住进寝室后,他爸提出要请全寝室的同学和家长吃饭,饭桌上他爸眉飞色舞,全程都在扬眉吐气地吹自己的儿子十分全面,十分优秀,当时还十分懵懂的我茫然地吃完了那餐饭。大学期间,这位同学一直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也交往了几任女朋友,还培养了弹吉他的爱好。那会儿他看我萎靡不振,也一直开导我,跟我讲他自己的故事,提到了他父母一直信任他,一直让他全面发展,培养他各方面的能力,带他增进打篮球的水平。毕业后他就去了国外,这几年见得也比较少,这次见面他跟我详谈了一些他的心里话,当然也是希望我能变得更好。他说自己从大学入学开始就信念极其坚定,认准了要出国留学,于是大学里每一段经历和每一段人际关系都是围绕着自己的目标展开的。他参加的活动都是为了美化自己的简历,每一段交友都是为了能在更高的平台上互相帮助。后来出了国,他也保持着坚定的目标,以及追求目标的行动力,他在留学过程中坚定了做科研的目标,而且确定自己一定要成为行业内最顶尖的科研工作者,所以这次回国的行程都是为了实现在清华任教的梦想,也是为了积累人脉,和优秀的伙伴加强联系。谈话期间他跟我说了一件小事,刚进大学时他跟父母说想自己铺床,但是忙完回过头来一看父母已经铺好了,他便和父母生气,父母一开始觉得他不领情,但经过沟通最后也表示了理解,于是今后给了他更多的自主权,让他更多地锻炼自己。

    写完这段话,我有些喘起了粗气,眼泪也在眼眶打转,内心感觉正在被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父母都以这名同学当作批判我的时候用的模板,可是我也羡慕他成长的环境,能和他交流的人,能表扬他的家长。这名同学的一些观点对不对,我没法做出评价。鹿之助对于千绘找到梦想的工作,也无法给出直率的感想,和他们相比一看,自己简直有点太瞧不起人生了,太把人生当儿戏了,怎么有资格去评判那些为了人生拼尽全力的人呢。但我的这位同学毫无疑问是一个意志坚定,行动力强,能为了目标去努力去牺牲的人。我觉得他取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是对他应有的肯定。那天回来我想了很多,一直在循环阿姆的Lose Yourself,心想成功是不是真的要舍弃一切呢?到底需要怎样的觉悟才能找到出口呢?真的要像阿姆那样断绝一切后路背水一战才能取得进步吗?我越想越痛苦,这位同学的父亲会在一群孩子面前大肆夸耀自己的儿子,其家庭教育必然也不是完美的,肯定也有其独自的缺陷,但为什么偏偏是我要经受这些糟糕的儿时体验呢?我越想越觉得找不到出路,于是改成循环播放阿姆的Stan了。为了得不到的事物而心情跃动,对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却不去珍惜,这样由爱生恨的魔怔人Stan才是对我自己最好的诠释吧。

    所以我选择了放纵,用过去的伤痛当作放纵的借口,告诉自己放纵是有理的,这本质还是逃不出redo的思路。直到我今年看到了这张meme图,才开始反思,再一次揭开了尘封的记忆。我为了能够放纵,一再放大自己的伤口,强调自己过去的苦难,选择性地保留了当年的回忆。其实我当年并没有回忆中那样只有痛苦,比如高中时期,虽然生活很压抑,但我也会和班上同样是边缘人的朋友开玩笑,互相调侃,我是怎么会忘了这些细节的呢?当年虽然备受学习压力的煎熬,但我也曾经自娱自乐,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我其实当时还是挺会傻乐呵的,回忆中那些痛苦的颜色有多少是后来加上去的呢?我凝视着那些“本应该有的”更好的人生,于是给记忆里自己的人生添加了多少后期的灰暗润色呢?我于是麻痹自己,以这些过去的回忆为借口去放纵,但是并没有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而是更加的自我厌恶。



    说起来,我一直觉得真嗣是一个很可怜的人,他其实什么错都没有,他也只是受伤的一方,何况他还只是个孩子,孩子在大人面前总是很脆弱的,即使有心,也无力改变什么,但大家却一味指责这个年幼的受害者。最难过的莫过于Q里大家都长大了,那些心思甚至都没人理解了,旁人都甩开了他,按照大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了,这未免有些过于残酷了,他连一个孩子都不曾当过啊。大三我开始建立独立人格后,头一次对过去的经历进行了审视,我和同学吐槽这些痛苦的回忆时,大家都能附和。但是大学毕业后就不会再有了,当我再和人诉说时,得到的只有指责,他们说我懦弱,说我活在过去走不出来,说我长不大。大家都变了,大家都长大了,而我是大人的躯壳下掩藏着一个孩子也不是大人也不是的怪物灵魂,我觉得没有人能理解我,只好在心里嚎啕大哭。每当这时,我都渴望有渚薰这样的人来到我身边,能够理解我的心情。



    不过渚薰也理解错了真嗣的幸福,接受了一部分庵野秀明人格的渚薰渴望让接受了一部分庵野秀明人格的真嗣获得幸福,这本身也是庵野秀明的自救之路,但渚薰也曾经以为redo是能让真嗣幸福的解。好在庵野秀明通过对自己的反复折磨与拷问,得出了一个不完美的最优解,也彻底舍弃了redo的剧情思路,因此庵野秀明才借用渚薰的话说出了“我误解了你的幸福”。中学时代我那些什么也不被允许做,每天挨骂,但是傻呵呵地盼望着明天的心情,难道真的可以被现在的我否定吗?redo那些不好的部分,试图构建完美的人生,这本身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接纳那些不好的部分,珍藏那些好的部分,向80分的人生靠拢,这样是不是会好一些呢。我为了能够redo,忘记了中学时代那些渴望幸福,渴望未来的心情,这不是错过的比得到的更多吗。



    不过角色要舍弃所谓完美的画卷,就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要让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同步,要让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浮现出来,就要撕开潜意识构建的保护层,把心之壁一点一点锤开,这每一步都会让人痛彻骨髓。鹿之助要看到真正的光亮,也需要经历这些刀山火海。于是濑户口下手了,乐队里的鼓手毫无征兆地退出了,他穿上一身西服,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一份薪水高得多的工作。一起玩摇滚的队友不干了,这些都警告着混沌的鹿之助,大家都长大了,大家都向前走了,你也该清醒了。近在咫尺的伙伴开始脚踏实地,这比千绘得到梦想中的工作更加让鹿之助受到刺激,多年来无懈可击的心之壁第一次出现了裂缝。当晚鹿之助从村上那儿得到了乐队主唱被发行商相中,得到了作为歌手独自出道的机会,大家都有充满希望明天了,那么自己呢,这一记重拳又打在心之壁的裂缝上。

「まあ、わからん。もしかしたら、就職活動するかも。いずれにせよ、何だって良いんだ、俺の場合は。気の向くままにやっていくよ」
『適当な奴だな』

    而此刻的鹿之助并没有明确的志向,当晚和村上的电话里,他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想干什么要干什么。找份工作或是继续玩乐队,都有可能,都看自己的心情,村上也觉得鹿之助够随便的。挂掉电话,鹿之助看到周围的人都在改变,不禁感叹自己这些年来一直都没有变,但又觉得人并不是非得改变不可。此时我要放个马后炮,相比改变,鹿之助需要的其实是找回遗忘在过去的东西。他需要的不是“変わる”,而是“戻る”。



    于是鹿之助的真心开始从心之壁的缺口处外泄,一直隐藏得密不透风的真情实感终于上浮到了意识表层,他真正的、没有伪装的心声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他眼前。当年唐突离世的绮良里居然出现在他眼前,告诉他其实自己没有死,一直隐姓埋名地活着,反而是鹿之助自己受伤导致记忆出现了混乱。

「もともと、俺はテキトーな人間なんだよ。別に後悔もしてないね。もうずっとロクなことがないけど、毎日楽しいよ」
答えると、きらりは眉間にしわを寄せて、
「鹿クン、疲れてるの?」
唐突なことを言う。
「ん、なんで?」
「なんだか、投げやり。心配だよ」

    绮良里指出鹿之助活得太随意了,鹿之助也很清楚自己一直以来的个性。火灾以来,鹿之助虽然没有死去,但也很难说得上活着,到头来没有绮良里的映射,什么光亮都已经看不见了,也不去追求了。

    不过好消息是绮良里这时回来了,当年一起追求幸福的约定,当年一起玩摇滚的约定,虽然在大火中燃烧殆尽,但是这时停止的时间可以继续前进了,失去的光亮可以找回来了。鹿之助忍不住兴奋,思维也变得活跃了。曾经以为会永远失去的未来,那些早已放弃的斗志精神,都回来了。今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快乐,相比起来自己定义为“快乐”现在的生活,似乎一瞬间就显得不值一提了,鹿之助怎么会把这种狗屎一般的生活当作快乐呢?怎么会满足于这种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的呢?不知不觉间自己到底忘记了多少东西?



    对于过去的悔恨实在是太多,以至于我都不由自主地篡改了记忆,认为过去的一切都是消极的。但是仔细一想,过去不是有着太多现在没有的闪光点吗?备战高考时的热血,对美好的期盼,全力以赴的激情,这些正面的要素怎么会被我忘记,而当作从来就没有过呢?今年我不断地回忆起了很多过去的心绪,也真的让我发现到了自己的处境到底是有多么的糟糕。玩galgame逃避现实,有那么一瞬间会心情高亢,但回到现实终究是落寞的一个人。这时体会到的落差只会让人仰天长啸,啊,真痛苦啊。

    意识清醒过来,鹿之助才发现绮良里的出现只是幻觉。随之而来的痛苦涌上心头,早知道做美梦的代价这么高,是不是忘掉那些美好的东西会过得更加愉快呢。这时鹿之助的自述里说到原来这时才回忆起心底里还有活着的部分。对美好的向往一再让他受伤,于是被内心的潜意识压抑在了最底层,乐队鼓手的离开激起了这些内心最原始的,每个人都会有的对幸福的渴望,这些被压抑的最真实的部分终于浮现到了鹿之助意识表面。这些美好的,但是给他痛苦回忆的画面冲击着他的大脑,一场意识的暴风雨,一场与自己的战斗即将来临。







    这也是我今年比较反复出现的心路历程,美好的事物忘记了太多,但是随着现实世界的刺激,那些过去的画面开始重现。虽然这样往昔的碎片一直刺痛着我,但我也因此被迫着咬牙承受这些痛苦,开始和自己的潜意识进行拉锯。我对未来的去向也一直在摇摆,对以redo为核心的自救之旅也开始产生了疑问。

    乐队的空缺很快就填上了,但是鹿之助心之壁上的缺口却如同决堤,一道裂缝总会带来无数裂缝,接下来的一段剧情也是鹿之助的心之壁持续被冲击,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同步率开始上升的阶段。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最近的精神失调,鹿之助在练习室晕倒了,住院几天后回到了家中疗养。几年来没怎么和家人联系,这次却突然病倒,需要被家里接回去,鹿之助心里满是愧疚。和人的接触交往,真情的互动,最原始的情感,都在鹿之助干枯的心里复苏。人活在世上,很多活着的实感其实都是来自这些最朴实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在前来接自己回家的车里,鹿之助也不禁感叹,当年幼小的妹妹,这时也成为了响当当的大学生,而“大学生”这三个字对自己来说都是多么响亮而遥远的词汇。妹妹甚至还学会了开车,在鹿之助眼里会开车已经是大人的象征了吧(至少在我眼里是的)。而在久违的家庭餐桌上,在柴米油盐的聊天中,鹿之助意识到了其实大家过得都很不容易,都有各自的辛苦之处,自己的生活基础都是父亲的辛勤工作换来的,这也是一种责任和坚持。

    就在闲聊之中,妹妹无意间戳中了鹿之助脆弱的地方。是不是不务正业玩乐队太久了,反而觉得正常人朝九晚五的工作显得那么伟大呢。接下来,妹妹又问鹿之助要不要放弃摇滚,找份正经工作,一直听着的妈妈也表示家里一直存了供鹿之助读大学的钱,如果想继续读书随时都可以。鹿之助虽然否定了去大学的提议,但是对于未来的出路任然是一头雾水,对要不要继续玩摇滚产生了质疑。接下来他的疗养生活可以使非常平淡,没有摇滚,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活动,每天早起早睡,过上了老人一般的生活。与只有摇滚和打工,其余的一切都无暇顾及的生活相比,这里能做的事情太少了,无非就是整理整理家务罢了。

    这一段生活十分平静,没有剧情的颠簸,但其实意义非凡。对鹿之助来说,这样的环境转变也是对他心之壁的持续腐蚀,他的真情实感也在期间抬头,与潜意识作对抗。在本文的开头我就说了,无论是真嗣在第三村的劳作,鹿之助在家做扫除,甚至我现在在家养伤,其本质都是回归生活。只有回归生活才能看清生活,原因有二。一是回归生活才能看清人间的情感,田中罗密欧有言“人的内心是在与人的交往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总是喜欢故作孤独,觉得人和人之间的沟壑难以填补,觉得家长里短的交情很俗气。但随着成长,随着与人的交际,才会发现人和人的差距是十分小的,大家的内心其实没有太大差别,没有太大的优劣之差(这一观点也是贯穿濑户口整个生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指出过“那些看起来十恶不赦的人,内心通常出人意料的幼稚”。鹿之助一度疏远了家人,回到家才意识到这些切身的关心,哪怕大家提出的意见不符合鹿之助的内心,他最后也没有听从家里的劝导,但这些实打实的交流也温润着他干枯的心。除了人际交流,回归生活的第二个意义在于劳动,不是钢筋水泥下写字楼里的劳动,而是打扫卫生、整理家务,这样最原始的劳动。在这些最简单的一举一动之间,那些作为人类最本质的东西才得以浮现。

   所以我倒觉得能借着养伤的机会休息一段时间也是一种幸运。几年来的工作,加之没有社交,让我觉得自己已经被异化了,甚至忘了还有家人可以交流。当我对未来举棋不定的时候,才想到了和父母一起商量是最有必要的。我们很有可能思路不统一,我很有可能在交流过程中再次受伤,但我也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新的思路,看到我一直没有看到的东西。

    回归生活,回归家庭,让鹿之助开始认真思考未来,虽然没有明确得出结论,但还是偏向于放弃摇滚。玩摇滚未来不明朗,能赚到钱的概率很低,这一点一直就知道,但是没有去在意。但是回家之后,意识到家人对自己的关心,才知道这种浮萍(用摇滚人的话说就是滚石)一样的生活给了她们太多担心,而家人还期望着自己,还为自己保留了读大学的道路。村上也有些犹豫了,主唱亚纪也收到出道的邀约了,自己玩摇滚其实也不是那么开心,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可是鹿之助却犹豫了,难道自己还留恋着摇滚吗?当年明明轻而易举放弃了网球的啊。

    鹿之助想到家人对自己还抱有期待,自己已经沉沦了这么久,很多人都放弃自己了,她们却没有抛弃自己,这样的活法未免太不负责任了,那么是不是要更认真地活下去呢。我一直感叹于kirakira的主旨和剧情,却一直忽视了濑户口高超的写作技巧。濑户口对于内心怀有阴影之人犀利的心理刻画,故事精巧的结构,那些段落里的暗喻,那些独到的用词,直指人心最深处的名句。这段心理活动里,濑户口对高中时代的鹿之助选择了“人並み”这个词来形容,最近重温这一段时,我被这个词深深刺痛了,怎么也无法平复心情。マシ、まとも、ちゃんと、きちんと、しっかり、堅実,换哪一个词我都不至于这么痛,甚至用这些词的落差感应该要更大的,但是濑户口不经意间用很随便的“人並み”一词却让我感受到了刺骨的疼痛。一度沉沦之人的心情,被濑户口的笔致把握得太好了。啊,真痛啊!



    不过正是这种疼痛,这种刮骨疗伤一般的经历才能让人看清很多。我其实并不是真的无力,我是可以通过行动去改变,去回应旁人的期待的。我也有过很多精彩的时刻,中小学的时候我因为思维活跃,那些复杂的题我总是那一下子找到解法;我天生爱好语言,而且很有天赋,英语能力总是能毫不费力地提高。但是高考后一直沉沦,差距越来越大,我却对落差视而不见,把过去的光亮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回想起来的一瞬间,各种心情才接踵而至,沉沦已久的痛苦,对于现状的不甘,意识到一直在自我麻痹的恐惧。我是不是也应该为了这些期望着的人而再拼搏一把呢?

    就在鹿之助纠结的时候,千绘来到家中探望,许久不见的千绘变得成熟了很多,有点不敢认了。千绘说鹿之助到底还是心里有着摇滚,不妨接着尝试一下摇滚这条道路。鹿之助感到不确定,反问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摇滚时,千绘却笑着说鹿之助正处于青春的正中央,所以才当局者迷,看不清自己的真实想法,等到这个青春的时间段过去了,自然就想得通很多东西了,目前要做的就是拼命活着,只是要注意身体。千绘又接着说,鹿之助现在要做的不是得出什么正确的结论,而是努力活着,大声去哭大声去笑就好了。对于千绘来说,青春时代早就过去了,虽然很怀念,但是已经不会回来了,如今有了新的生活新的目标,只有鹿之助还维持着年轻时的样子,但这并不是什么坏事,鹿之助的确不擅长割舍,不擅长和过去告别,但这其实是他的优点。











    去年夏天我回顾这一段剧情时,心情非常复杂,流下了眼泪。去年是我开始觉得青春的大门彻底关上的一年,具体而言就是有一种审视青春,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自己的青春时代的感想。都说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之前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有过青春,玩Summer Pockets时还狠狠破防,因为我对“暑假”这个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概念,不会觉得这是个什么特殊或者难得的东西。我读中小学时因为放假或者周末都是从早到晚全城飞奔着上补习班,反而比读书的季节更累,读大学也单纯觉得放假是回家无所事事。所以我一直不觉得自己和青春、童年、假期、周末这几个词有什么关系,但是去年我开始回想到了一些读书时的心绪(找不到比心绪更好的词了),发现虽然我那段时间只是一味的自闭,但是青春时代特有的一些值得回味的心思是再也找不回来了。因此去年再读千绘的这段话,感慨就格外深,周围的同龄人都已经开始考虑很现实的问题了,都为了生活在各自奔波,而我还回首凝望着青春时代,迟迟不肯放手,但又找不回来,就这样自顾自地伤痛,任由同龄人越走越远。但正如千绘所说,在这种时刻紧要的的确不是想出个什么能一步迈出迷雾的解。时光总是一去不复返的,过好生活,用尽全力去感受,等到回过神来就会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由于我少年时代的经历,我入坑二次元后对“青春”这个词极为热衷,各处寻找有青春要素的作品。我一直喜欢丸户的青空下的约定,那时我20岁,还并没有入坑ACG,只是当时有点兴趣,所以随意下了来玩玩。但是这一玩让我一直无法忘怀,8年以后还是难以割舍那个世界,忘不了那个梦幻小岛上的一切。直到最近(可能也就这个月)我才能平静面对青空下的约定这部游戏,我不会哭闹着要去游戏里的世界,也不会哭闹着要回玩这部游戏的时间了。2018年玩kirakira时,我并不觉得这游戏和青春有什么关系,觉得只是游戏厂商的幌子。我觉得那种充满阳光的校园生活才是真正的青春作,高中生的摇滚之旅离普通人还是太远了,但是去年我才意识到kirakira是真正从脱离青春本身的视角审视青春的作品。青春作为kirakira最重要的几个主题之一,并没有单一地描写青春,而是直指青春的内核,真正剖析了青春。最近我开始思考,如果我们身处青春时却无法定义青春,那么青春真的不是一个伪概念吗。所以我想有可能青春只是一个人为的划分吧,我也没有必要纠结着“青春”这个字眼,过去的失去了,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一直为自己年轻时什么都没有做,没有留下幸福的体验而悔恨,但其实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去创造,这样才不至于失去得更多。

    人思想上的转变、觉悟绝不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所以鹿之助在家疗养思索的时间意外变得很长,村上打来电话询问,鹿之助说出了想离开乐队的打算。村上作为队友并没有强行挽留,而是表达了支持、理解与尊重,“摇滚人就是要自由嘛”,不需要有什么顾虑。挂掉电话,鹿之助开始反思,其实自己并不是真的想要找一份正经工作,而是放不下家人对自己的担心,如果还继续玩摇滚,这种没有确定性的生活只会让家人更加不安心,与其说是自己想找正经工作,倒不如是为了家人。反正玩乐队也没那么开心,工作虽然也没那么开心,但至少能让家里人高兴,如此一权衡,那就干脆断了念想吧,老老实实上班好了。

    鹿之助的心之壁出现缺口以后,一直压抑着的真实人格开始外渗,和用来掩盖这一切的表层人格有了直接交流的机会。两种声音代表的两种势力开始激烈交锋,试图占据主动权。最后表层人格占了上风,鹿之助希望能够让家人安心,选择离开乐队,过能为大众接受的日子。正如少年时代的鹿之助为了他人而掩盖内心一样,这时的鹿之助为了家庭,为了社会的常识,又一次选择了妥协。

    当天乐队主唱亚纪把鹿之助约了出来,一反常态地流露了脆弱的一面,希望鹿之助不要退出。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鹿之助回想起了当年大阪巡游时,和绮良里等人一起认识亚纪,后来又再次相识组成乐队的经历。当年绮良里意外离世,让鹿之助久久沉沦,人总是会要离开的,亚纪也不能太依赖自己了,自己也不能太依赖他人,到头来人都得靠自己成长前进,亚纪也被发行商选中了,那么自己还是离开乐队对所有人都好吧,鹿之助一边这样想着一边睡去。

    我时常开玩笑说田中罗密欧和濑户口廉也很多思想挺像,可能好的作者都会有类似的观点吧,比如说共同的核心思想——活下去。这一段鹿之助的心理活动颇有田中一贯探讨人际关系的风味。人如果只依靠他人是很难生存的,能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到头来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双脚走下去,自己也要尽快成长。我相信鹿之助这时的观念绝不能完整表达濑户口自己的观点,濑户口经常被玩家称作残酷的作者,但其实在他的作品里,那些残酷的世界里总是充斥人与人之间的情爱与关怀。他其实是一个无比温暖,柔和得让人动容的人,他比我们任何人都要更爱这不讲道理的世界,通过这些作品,我也常常想自己是不是应该试着更多地去爱这个世界呢。所以我想鹿之助一直到现在都在压抑着内心,试图不给人添麻烦。





    暴风雨前的宁静会让人误以为是永远,但不经历暴风雨就见不到彩虹。镜头一转,鹿之助来到了绮良里的墓园。五年来鹿之助一直不敢来这里,如今心防已经送动,终于敢去面对了,该和她道别了,然而说出来的却是抱歉的话语。

ごめんな、きらり。
もう一度つぶやいてしまってから、ああそうかと思った。
僕があやまりたくなるのは、僕が、生き残ってしまったからだ。
きらりは、世の中が大好きだった。
僕は、きらりほどこの世の中が好きじゃない。
どうせ、生きてるか死んでるかわからないようなところで生きていた。
なのに、先に死んだのはきらりで、僕は生き残ってしまった。
そして生き残ったにも関わらず、相変わらず僕はこの世界で何も見つけられずにいる。
いま僕はバンドをやめて、仕事を探そうと思っているが、それだって、僕がしたいからそう決めたわけじゃない。
家族がかわいそうだなと感じたからそう考えただけだ。
きらりだったら、けしてこんな曖昧なことはしないだろう。
本当は、僕は、自分自身がやりたくて、そして周りの人も幸せになるような、そんなことが出来ればいいのに。

    绮良里那么爱这个世界,却以凄惨的方式死去了,自己并不那么爱这个世界,只是像一具行尸走肉一样半死半活着,如果要死的话为什么死的不是自己呢,这世界未免过于不近人情了。然而鹿之助不仅活着,还活得不坚决,找工作的决定也是迷迷糊糊的,更多的照顾家人的感受而不是自己的主观意愿,并没有什么热情可言,到头来能选择的也只有告别摇滚了。

    不过在内心深处,鹿之助活着的部分再一次站了出来,而且还是披着绮良里的面具,一再强调着自己还活着,不是幽灵。鹿之助的理性也一直在克制,与自己的内心对峙,告诉自己要战胜懦弱,克服这种幻想。

「正直言うとね、気がついてたんだ。俺は自分で思ってるよりも、ロマンチックと言うか、弱いんだ。今でもときどき、ライブ中に客席の端っこだとか、楽屋の片隅に、きらりの姿を探してることがある。何もかもが全部嘘で、きらりとドラマチックに再会する。そんな馬鹿みたいなハッピーエンドを、心のどこかで期待してたんだろうね。だから、こんな風にきらりの姿を見てしまうんだ」

「つまりね、今目の前にいるお前は、僕の幻なんだ。本物はここで骨になっている。残念だけど、これが現実ってやつだ。もっと正確に言うなら、俺にとっての現実だな。もう少し幸せに生きている人をうらやむ気持ちもあるけど、おれの場合はこうなんだから、しかたない」
「そりゃ、生きてたらどれだけ嬉しいかわからないけど、それはあり得ないんだ。残念だけどね。なのに、それを受け入れたくないからって、こんな、自分に優しいまぼろしを作り出してしまうなんて、情けないよ。俺は今こそ、自分に克つんだ。そして、自分の人生に耐える力を手に入れる」

    在空旷的墓地里,代表表层人格的鹿之助和代表真实人格的绮良里开始辩论。以上摘选的内容为鹿之助一再强调要战胜幻觉,走出阴影的话语。虽然鹿之助这些否定幻觉存在的话语句句都是正论,而且可以看出他咬牙要走出阴影的决心,但是这些话语反而让我无比心疼。前一次鹿之助的本心藉由绮良里的幻觉浮到意识表层,虽然马上就缩了回去,但这种情感冲击也动摇这他的内心。这一次,真实人格再次抬头,强调自己的存在,表层人格也随之一再否认。所以鹿之助搬出了符合社会常识的大道理:自己是懦弱的,所以会盼望绮良里的归来;虽然羡慕那些幸福的人,但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怀念逝去的人是丢脸的行为,要战胜自己。没错,战胜自己,找到能活下去的力量。这种坚韧的意志力让我对鹿之助肃然起敬,但是这种隐忍建立在对自己本心的摧残之上。

    说来惭愧,我这些年来的挣扎又何尝不是鹿之助这样与自己的战斗呢。纵然旁人看来我可能会显得脆弱,但我完全对得起自己,我觉得自己是勇敢的。

    表层人格一度镇压了真实人格,鹿之助对绮良里的幻觉不理不睬,一路坐上了电车。不过表层人格也作出了妥协,当绮良里提议去学校转转,找回遗忘的东西时,鹿之助几经犹豫,最后还是同意了。大概,他也意识到那里的确有着什么吧。“无论会发生什么,活下去吧。敌人只有自己。如果要坚强地面对接下来的人生,就不能输给自己”。我不禁咬牙为鹿之助加油,这样铁血的斗士,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



    阔别五年的高中校园里,到处都是令人怀念的痕迹,那些青春岁月的一幕幕都出现在心头。来到真实人格的主场,鹿之助正一步步走向内心最深处的部分,与逐渐沉默的鹿之助相比,绮良里逐渐话多了起来。路过当年的部室,鹿之助思绪万千,然而现在已经成了陈旧的杂物室,绮良里却直接往楼上走去,连当年的部室都不多看一眼,难道要去取所谓“被遗忘的东西”不是这里吗?

「鹿クンの想い出の場所に、あたしの忘れ物があるの」

    真实人格所谓遗忘之物,就藏在鹿之助心里被武装得最为完备的地方,要想从这座迷宫里走出来,就要找到最深处的那把钥匙。

    就这样,绮良里带着鹿之助来到了天台的大门口。接下来的场景,在我有限的阅历里可能是最为残酷,最为折磨,让人忍不住想别开视线,多停留一秒都像是在受刑一样的段落。这也是濑户口作为心理描写的大师,一场既犀利又流畅,既华丽又朴实的戏法。

    站在天台的入口处,鹿之助反而松了一口气。高中时代对摇滚还不是很了解的时候,几个年轻人热血沸腾想要大闹校园祭的舞台,气喘吁吁地把器械搬上楼顶,在烈日炎炎底下尽情宣泄。没有像样的乐器,没有熟练的技术,没有专业的训练,不识谱不着调,这样愚蠢的行为反而成了最好的岁月。鹿之助心情轻快了起来,虽然这里很黑暗,但外面是明亮的阳光,夹杂着青春时代璀璨的回忆,只要打开天台大门一定就能照亮自己昏暗的内心,把这些年来的苦楚都一扫而光,然后结束这次幻觉,过上新的生活。Redo万岁!自我补完万岁!

    然而绮良里却异常冷静,告诉鹿之助不要被天台里的东西吓到。鹿之助催促绮良里开门,这里太黑暗了,让人心情沉郁,恨不得马上走到太阳底下,让阳光把心里的阴暗全都驱逐。“这一定是对下定了新的决心的我来说告别过去的一场开幕式吧”。马上就要去找一份正常人的工作了,可以告别曾经的伤痛了,人生即将进入新的阶段,就让这次莫名其妙的幻觉为我祝福吧。



    然而这里没有开幕式,没有祝福。全篇最令人痛苦的部分正式开始了。

「鹿クンは空が好きなの?」
「え? いや、別に」
「太陽はどう?」
「……特になにも」
「昔は大好きだったじゃん。……そうだ、ねえ、中学生のころ、一番最初にテニスをやったときの気持ちは、覚えてる?」
何を言い出すのだろう?
僕の不審をよそに、相手は続ける。
「何もすることがなくて、毎日楽しくなかったって言ってたけど、それはいつごろからだったか覚えてる? ねえ、それは妹ちゃんが生まれて、親が相手してくれなくなったときから? それとも、男の子と女の子が分かれるようになって、千絵ちゃんと遊べなくなってから?」
「……いったい、なにを……」
「じゃあ、そうだ。そういうのを寂しいって思うのは弱くてみっともないことだからって、我慢ばっかりして自分を抑え過ぎちゃったから、心が渇いちゃったのっ? ねえ、それが原因?」

「わかった。じゃあ、あれだ、お母さんが今のお父さんがホンモノじゃないって言ったときでしょ? お母さんは言ったよね。『お父さんが居た方がその方があなたも嬉しいよね』って、だから、自分は嬉しがらなくちゃいけないと思った鹿クンは、自分の気持ちを捨てちゃって……」
「もういいよ。あのさ……」
「あのね、鹿クンはやっぱり、少し忘れものを取り戻さないといけないんだよっ。このまま進んでいったらオカしくなっちゃうよ」
「だから、もういいって!」
僕は相手の言葉を遮った。
「なんでそんな、子供っぽいこと言うかな……」

    如果说之前心之壁受到的是局部的冲击,产生了细微的裂缝,那么这次鹿之助的真实人格开始展开了全面的进攻,开始入侵鹿之助表层的意识,侵蚀表层人格。这样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从这里开始的部分很残酷,每次读这一段,即使是作为旁观者的我都感觉到一种强烈的痛苦,忍不住流下眼泪。但鹿之助要想取回“遗忘的东西”,能够真正意义上活着,这个过程又是不得不去经历的。因为如果不能凿开心之壁,鹿之助就无法回想起最原始最真实的心情,无法面对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我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提出了一些疑问,这一幕也作出了正式的回答。外泄的真实人格借助绮良里的外形说出了鹿之助不愿意面对的事情,那些他童年时期的记忆和心绪。鹿之助曾经喜欢过太阳,喜欢过天空,曾经逃避过的网球,一开始也是充满了热情的。但是这些真情实感却被掩埋了:妹妹出生,父母对自己的注意力减少了;顾及男女有别,于是和千绘疏远了;不想露出脆弱寂寞的一面,于是武装自己,压抑自己,摆出一副冷淡的,不在乎周遭的态度;母亲再婚后希望自己表现得高兴,那么就顺应母亲的期望,装作高兴的样子。这些一直试图遗忘的回忆涌上心头,继续攻击着鹿之助的心防。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同步率在这时也急速上升,巨大的变化让鹿之助无比痛苦。

    于是鹿之助的前女友指责鹿之助“没有心”,其原因也一目了然了。他受迫于儿时的家庭环境,开始隐藏自己,无论是喜怒哀乐的情感,真心想尝试的爱好,和人交往的直率与大胆,这些都刻意压抑住了。鹿之助看起来很冷漠,有自私的一面,不会和人打交道,也曾经因为挫折而一度站不起来,恐怕背地里还会被人指责懦弱,但这一切都是源自于他最本真的性格——温柔。鹿之助继承了濑户口的温柔与善良,希望让周围的人得到幸福,哪怕是牺牲自己,所以他才表现得冷漠,表现得软弱,所以他才愿意为了家人放弃摇滚。放弃真正的内心情感,把真实人格关进牢笼,这让鹿之助无限孤独,看起来也颇为自私,不近人情。但我还是想为鹿之助辩解,他是一个温柔的人。

    但这种温柔是让人心疼的,因为孩提时代鹿之助的激情、感情、热情全部跟着真实人格一起被掩埋了。他想要的东西,对他来说闪耀发光的东西,希望能贯彻一生的活法,全都看不见了。所以鹿之助试图否定幼稚的自己,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守规矩的大人,这也是鹿之助这个角色最根源性的悲剧所在。或者我们可以说得无情一点,这种温柔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这是一种对自己的摧残。或者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直接了断地做出一个残酷的结论:这种温柔根本就不是温柔,其本质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私欲,是为了不受伤害而对自己本心的隐瞒。这也是为什么《3月的狮子》最后一集养母面对探望自己的零时,对他的想法是“柔らかくなった”。这一集播出到现在6年的时间,其实我一直没想清楚养母为什么会这么说,但是最近稍微可以理解了,但这中间也是一个多么让人痛心的事实。战战兢兢地活着,一味忍让他人,反而被人看低,因为自以为的温柔其实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欲;反而是有了想要保护的人,身上长出了棱角之后,才能做到真正的温柔,才能被人尊重。

    很多人说kirakira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家庭”,原生家庭对这些孩子的影响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但我持不同意见,我不认为“家庭”是kirakira的重要主题之一。正如前文所说,我觉得家庭环境和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更像是一个黑匣子,我们无法分析具体在哪些环节,哪个时间段受到了怎样恶劣的影响,在已经过去的当下也不是那么重要。我想濑户口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没有把鹿之助的家庭因素作过多提及,鹿之助回家疗养期间家庭的形象也是积极正面的,全篇也只是在这里写了几笔。但我相信,鹿之助在家庭成长过程中一定经历了巨大苦楚的,孩子都是脆弱的,无力的,所以在不被允许表达自我的家庭环境下才会想尽办法保护自己,鹿之助的这种经历我很能理解。鹿之助的个性已经延续了很多年,但值得欣慰的是,他还是可以通过“刷机”来完成对过去的和解,以更自由,更开放的态度面对今后的生活。

    正如绮良里的幻觉所说,鹿之助必须要取回遗忘在过去的东西,这样走下去会出问题的。鹿之助也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很糟糕,他无比急切地渴望打开天台的大门,让那些美好的东西,让闪耀的光辉照亮自己,取回遗忘的一切。

僕は切実に光を求めた。
正気を保つには、光が必要なんだ。
このドアの向こうには、青空と、輝く太陽があって、その清清しい何かが、僕の内側を明るく照らし出すのだろう。
そして、正しい何かを思い出すのだ。

    在记忆深处,在青春时代美好的回忆里,一定有什么能够帮助到自己的东西,能帮自己完成redo的东西,鹿之助伸手去开门,本该是幻觉的绮良里却先一步打开了大门。心之壁终于打开了一个大口子,能够让鹿之助潜入内心最深处的大口子。有如决堤一般,光亮充斥了整个视野,忍不住闭上眼睛。就这样,鹿之助只身来到了意识里最没有防备的地方。

    我始终要夸赞鹿之助面对苦难时展现出来的态度是积极的,他希望过去的美好能给予自己力量,继而以这些力量幸福地活下去。但这本质还是被囚禁在过去,找不到真正的遗忘之物,得到的幸福也只是虚伪的。但是这一切都是真实人格的圈套,绮良里的幻觉从来就没有说通往天台的大门里有能救赎他的光亮,而是一再要他小心,不要被里面的东西所惊到。

    于是鹿之助再一次被背叛了。打开大门,来到意识的最深处,这里没有光亮,而是一片寂静的世界,无论如何行动都没有一丝响声。映入眼帘的是5年前绮良里被烧毁的家,掏出手机一看,时间还是5年前的那个雨夜,原来鹿之助的内心深处,他生命的鼓动也停在了那个场景,那个时间。这时鹿之助心里只有恐怖不仅仅是因为唤起了火灾的记忆,而且这无声寂寞的环境太令人胆寒了。绮良里也不见了,这时哪怕有她在旁边说话可能都要好过一些。其实真实人格回到意识深处,已经融入环境,无处不在了,接下来鹿之助必须要一个人面对这一切。

    在这片死寂的空间里,鹿之助对自己提出了三次反问,第一次就是“为什么我一直以来会认为这种寂静是一种好东西呢”。鹿之助这时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的荒芜,也惊恐于居然自己可以骗过自己这么久,委身于这么寂寞这么空虚的场所。

    鹿之助告诉自己冷静,不要过度思考,通过观察寻找出路。正如他自己指出的一样,过度思考是他的坏毛病,这种冷静让他忽视了自己的内心。鹿之助习惯于为了他人而行事,但是在这块内心最深处的土地上,只有遵循内心才能找到出口。所以他在这片烧毁的废墟里找到了5年前曾经见到过的,绮良里被烧坏的书包。当年鹿之助在里头发现了一台录音机,里面有绮良里录的自己哼的小曲和自言自语。鹿之助心想录音机里一定有答案,里头肯定记载着绮良里留给自己的信息,只要找到录音机,里面的声响一定能打破这片沉寂,打开自己感情的出口。

    但是鹿之助再一次被背叛了。

    鹿之助飞奔过去,捡起背包,迫不及待地扯开拉链,没想到拿出来的却是一把用得破破烂烂的网球拍。当年自己打网球的时候用的就是这把拍子,不过为什么会出现在这种地方呢?鹿之助扔开网球拍,球拍落在废墟的地面上,没有一丝声响。他再一次把手伸进背包,拿出来的却是一把光亮的贝斯,是那年夏天在第二文艺部乐队用过的,上面还有村上写的错误的品牌名。但这也不是要找的东西,鹿之助把贝斯扔到一边,还是没有一丝声响。再一次把手伸进背包,终于拿到了想要的录音机。鹿之助小心翼翼地把录音机安置在地上,按下播放按钮,屏息等待,录音机缓缓转动,但是没有声音,翻到B面,按加速键,还是没有声音。

    录音机里没有救赎。

    鹿之助失望透顶,瘫坐在地上,同时第二次反问自己:难道自己要一辈子困在这里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离开这深渊呢?到底少了什么?绮良里所谓的要取回“遗忘的东西”到底是指什么?



どれも、とても大事なものの筈だが、いまの僕には、それらは、何一つ役に立たないのだ。
もう一度手に取って見ようと思ったが、思った途端、見る見るうちに黒く焦げて、他のがらくたと区別がつかなくなった。
掴んでも、手の中に黒い消し炭が残るだけだ。

    读到这里,我也无法压抑自己翻滚的心情。网球拍、贝斯、录音机,这些东西本该承载了美妙的回忆,是鹿之助青春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宝贵之物,如今它们却成不了离开这里的钥匙,那些少年时代的宝物什么用场也派不上了。鹿之助想伸手拿起它们再次端详一番,但是刚一这么想,却眼瞧着网球拍、贝斯、录音机变成了黑炭,即使伸手去抓,留在手上的也只是黑色的粉末,用衣服去擦,却怎么也擦不去。

    当年那些美好的回忆碎片,那些少年的悸动,本以为早已忘记,甚至还以为从来不曾有过,其实都还深藏在心里最脆弱的地方。但是那些珍贵的东西经过时间的风化已经变成了毫无价值的焦炭,如今再也无法从中获得幸福了。这时鹿之助终于明白,回忆里已经没有救赎,没有通往未来的路,没有寻找的那一抹光亮。过去得不到的,曾经失去的,都已经再也找不回来了。走了这么长的路,留下的仅是一片废墟。

    庵野秀明曾经说过一句惊天动地的名言:You Can Not Redo。无数人的经历都证明了,人确实是不能redo的。鹿之助拼命去抓那些过去的宝物,希望能重温旧梦,继续活在那些美好的旧日时光里,但却被无情拒绝。我也一样,我这些年来一直希望能用游戏弥补自己的空缺,觉得那里有我想要的幸福。所以我抛弃了一切,以游戏为生活的重心。galgame不过瘾,那就试试steam上的大作,或者买来当年不准玩的游戏机,重走一回童年之路。然而我急切的期望却得不到回应,我虽然花了不少钱,但得到的只有焦虑,结果根本没有享受游戏。看着周遭的一地鸡毛,看见自己的生活已经成了烂摊子,我这才知道这些都是徒劳。实际上You Can Not Redo也是庵野秀明经过几十年来的纠结得出来的结论,他希望能让渚薰帮助真嗣redo,获得他想要的幸福,但渚薰最后也发现了自己一直误解了真嗣想要的幸福。

    这一切虽然无比残酷,但我想濑户口已经做到了最大的温柔。当鹿之助抽出网球拍的一刻,我忍不住地感动。鹿之助曾经因为网球受过很大的折磨,最后头也不回地抛下了这个付出过心血的东西,全篇也不曾提起自己爱过网球半分,但至少在内心的最深处,他承认了自己是喜欢过网球的,网球是给过他幸福的。大概是因为幼年时期相似的成长环境,之后又养成了相似的性格,导致了我也有过像鹿之助这样的经历。本来是十分热爱,充满了兴趣的东西,但是却出于一种扭曲的情感而为之付出一切,以至于疯魔,最后留下病根,到头来由爱生恨,甚至否定和诋毁过去的热爱。如果可以选择,如果可以redo,我当然希望自己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看到鹿之助坐在废墟里想要拿起网球拍时,哪怕手里只剩下了黑色的粉末,我也觉得自己获得了救赎。我是不是也早已忘记了那些年学习功课时好奇、热情、拼搏的心情呢。

    试图依附过去的光亮,或者试图改变过去的黑暗,这两者都无法帮助人走出当下的深渊,但要意识到这一点却是个艰难的过程。即使意识到了,要打从心里去接纳这个事实并且做出行动,就要拿出有如赴汤蹈火般的觉悟,付出血淋淋的代价。这时鹿之助的真实人格已经占据了主动权,继续冲击心之壁,那些隐藏的真情实感也呼啸而出,开始和外界大面积交错,这也是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同步率上升最为剧烈的时刻。于是鹿之助压抑的情感喷涌而出,火灾那天坐在废墟里迎接清晨的心情涌上心头,那些痛苦的画面接连浮现在眼前。本以为早就能平静面对这一切了,这时内心却有如岩浆在翻腾,他痛苦万分,情绪激动,呼吸急促。

胸が爆発しそうだ。

    积压了多年的情感在瞬间爆发,胸膛难受得似乎要炸开。



どうしてなんだ?
どうして、死んでしまうんだ?
どうして、二度と戻らないんだ?
こんなの、受け容れられるはずがない。
そんなの、出来るはずないじゃないか。
どうして僕はこんなひどいものと仲良くしようとしていたんだ?

    在无声的世界里,鹿之助第三次反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绮良里就这样死掉了?为什么她再也不会回来了?这种事情叫人怎么能够接受?有谁能接受得了这么痛苦的事情?我为什么会想要和这么残酷的事情和平相处呢?

    内心的枷锁不断松动,长年累月偏于一隅,被压缩得看不见的真实人格彻底解放。鹿之助嚎啕大哭,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抑制情绪了,绮良里死去的时候,还有年幼的时候,明明早就已经不会哭泣的,这时却忍不住眼泪。虽然这里没有声音,但那些情感洪流正不可遏制地随着眼泪一起迸发。

    鹿之助瘫倒在地,同时终于听到了什么东西碎裂的声音,随之醒了过来,原来从扫墓开始全都是一场梦。鹿之助擦干眼泪,也真正站了起来,从过去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完成了和解。这时的鹿之助完成了自我的补完,但是这补完并不是完美的,他遍体鳞伤,战战巍巍,但这是最好的结局。这时鹿之助已经不再活在绮良里死亡的事实中了,而是带着绮良里死亡的事实上路了。

    在鹿之助大哭之前,他抛出了一系列的反问。也是在反问过程中,他终于面对了一直刻意回避的事实:绮良里已经死了,那些青春年少的美好回忆再也不会回来了。表层人格一直创造了一个假象,一个鹿之助可以和绮良里死亡的事实友好共生,和平相处的假象,但这时假象也破裂了,于是鹿之助否定了表层人格,真实的心情上浮到了意识表面。这时心之壁已经荡然无存,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已经完全同步了。这时的鹿之助与其说是改变了,不如说是通过这次心灵奇旅,在一场痛哭之后找回了忘记的东西,回复到了最原始的自己,这时的心情就像是婴儿呱呱坠地一样,获得了崭新的心境。

    鹿之助一度想要找一份正式工作,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继续活在过去的阴影里,但是他找回了真正的情感,如今终于可以不受束缚,带着这些过去的经历上路了。最近我也回忆起了很多,常常觉得有一种胆寒的感觉,我儿时过得不算幸福,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那些年我作为一个孩子不被允许表达自己,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玩耍,我至今都觉得这是很过分的事情。我本应该更有理由要过好后来的生活的,但我却沉沦在阴影当中,接受了这些糟糕的过去,选择自甘堕落,与这些负面的东西友好相处。如今我醒悟过来,才开始觉得恐怖,我是怎么不去拼搏,不去为了自己的幸福奋斗,反而安于现状,活在这团黑暗当中的?我是怎么舍得让自己宝贵的生命去忍受这么恶心的东西的?

    所以和解这个词所代指的其实从来就不是妥协,从来就不是摆烂躺平,不是和糟糕的过去和平相处,和解就是要奋斗,就是要抗争,就是要拼尽全力地活着。在绮良里死去的雨夜,鹿之助在火灾的废墟捡到了一只被烧伤的奄奄一息的小猫,之后的剧情里一直刻意没有提及,这时长大了的猫大摇大摆地闯进了房间。当时瘦小的,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的猫,这时虽然留下了丑陋的烧伤的痕迹,但是已经长得很大很胖了。濑户口真他妈是个温柔得无可救药的人,这只被摧残但还坚强地带着伤活下来的猫不就是鹿之助自己吗(同时再次佩服濑户口高超的写作技巧)。

    大哭过后的鹿之助心情十分平静,这也是现在我这段时间的心情。在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当中,我有过情绪起伏的时刻,但总的来说一直是平静的。就像渚薰对真嗣说的那样,我大概也能在现实世界里站起来了,我为我自己感到高兴。



いつもと変わらない朝の風景だが、妙に清清しかった。
太陽の光は眩しく輝いて、その白い光は町を神聖な雰囲気に仕立て上げている。
見慣れたはずの景色なのに、生まれてはじめて見たような気分で、何もかもが泣きたいほどに綺麗だった。
そして実際、少し涙が出た。

    天色逐渐亮起,鹿之助打开窗户,外面的景色是看了很多年,早已司空见惯的街景,此刻却显得无比清爽,在阳光的照耀下染上了一层神圣的氛围。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就像出生以来第一次看见一样,美得让人想哭。如前文所说,鹿之助已经完成了新生,他已经不需要用表层人格来保护自己了,可以直面并且包容那些痛苦的回忆了,可以带着这些回忆去寻找新的幸福了。鹿之助不需要过去的美好回忆来支撑自己了,他已经获得了新的光亮,那就是心里燃烧的火焰,他不需要透过绮良里才能看见光亮了。在前一天睡前,鹿之助曾经默默告诉自己要成长起来,现在他确实成长起来了。所谓成长,就是一个不断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啊。结束了5年的噩梦,面对这份景色,已经彻底完成和解的鹿之助流下两行泪,说出了那句话:



多分、僕はもう大丈夫になってしまったんだ。
とても、残酷なことに。

    “~ながら/ことに”的用法可能在语法书上没那么常见,加之这里语序有倒置,所以汉化版可能不那么准确,也确实容易翻出歧义。总之此处的残酷一词,指的并不是鹿之助过去失去绮良里的经历,指的是“大丈夫になってしまった”的经历,也就是说此刻让鹿之助感到残酷的其实是完成和解的这一过程。我想说确实如此,比起那些伤害自己的经历,比起那些让自己陷入痛苦久久走不出来的回忆,或许和这些经历与回忆和解的过程才是最残酷的。接纳那些残缺的部分,告诉自己那些残缺无法redo,这比我们大多数人想像的都要煎熬。我很佩服鹿之助,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事实上我现在还没有达到他的境界,我还没有完全看到他所看到的景色,还没有说出他说出的这些感叹,但我会努力。

    意识的改变固然是好事,但在觉悟的基础上如何迈出脚步,才是真正影响明天的。在前文我写过一名大学时代的同学,但其实我真正憧憬的另有其人,是我在网上通过galgame认识的一名同好,姑且称他为L桑吧。L桑从小就接触了日本的ACG文化,而且一直热衷,直到今天都保持着高强度的热情。L桑中学就喜欢galgame,高中时非常喜欢命运石之门,因此立志想学科研技术方面类的工作,甚至一直拿命运石之门里的句子激励自己复习高考。L桑虽然考上的大学并没有我读的大学好,但他坚持自己的意见,没有听从家里建议的专业选择,开始攻读理工科,大学里也一直保持了对于ACG的热情,参加了很多活动,学习了日语,参与汉化和创作。大学毕业后,L桑去了日本读研读博,期间也没有忘记ACG的爱好,还经常圣地巡礼。现在他又在日本找到了非常好的,而且是自己乐于去做的工作,他的工作薪资可观,假期福利多,也能给他成就感。如今他已经找到了女朋友,也一直规划着更多ACG的探索之旅。认识L桑几年了,我一直在现实生活和二次元两个方面很向往他,但是也一直回避直视他,也回避直视自己,忽视我可以凭借努力去接近他的一条路。但是最近我开始反思,开始直视一直以来故意不看的东西,这并不简单,这其实很痛苦,每次去直视我都觉得折磨。我一直觉得自己读书时很有天分的,而且充满好奇心,有很多闪光的品质,但是被逼着学习,不能平衡生活,久而久之我就摆烂了。而且我不被允许拥有爱好,不能表达自己,长久以来受精神疾病困扰,不知道幸福的滋味,工作以后更是活得混沌,最后长期自我厌恶。所以当我直视L桑时,是很难过的,也掉过眼泪。我觉得如果我能在更自由的环境下成长,我也能有喜欢的东西,也能把握好工作和娱乐的平衡,也能获得幸福的生活。但是我并不幸福,所以我选择了逃避。我一边佩服L桑,一边觉得现在的我无法达到他的高度,所以我自己主动砍掉了努力向上爬的道路,所以我不仅无法追上L桑,甚至无法接近L桑了。但是最近我不再逃避了,我得说这很痛苦,而且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在逃避直视他的这件事更加让我震惊,而且恐怖。这么明摆着的事在我眼前,大脑却自动把它过滤了。不过现在我不会逃避了,我现在要主动迈开脚步了。

    那么究竟要怎么行动呢?其实早在2021年夏天的时候我就已经隐隐约约想到了一条出路,但是那条路被迷雾包裹着,而且我大概能感觉到那条路背后充满了荆棘,走进去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我没有不顾一切踏进去的勇气。但是随着我进一步和解,这条路上的迷雾逐渐消散,结论也越来越明晰,最后以一种完全不加掩瞒的姿态展现在我面前。要想摆脱现在的困境,答案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脚踏实地,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产生焦急的情绪,也不能因为看不见道路的尽头而灰心。打个比方,我可以每天坚持做一点运动,或者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或者每天读那么几十页书,或者规范早睡早起的作息。这样的细节积累多了,我就可以进一步尝试,考一些有用的证,学习新的技能,积极与人交流。等这些目标达成了,我就能更有勇气与自信,继续去实现更远更大的目标。如果我羡慕着80分的人生但什么都不做,那我可能这辈子都只能过20分的人生,但如果我慢慢积累,一点点进步,我就有可能取得40分,甚至60分的人生。

    等等,这个答案是不是有点耳熟。让我们把kirakira的故事往回退,可以发现真正的出路早就写得明明白白了。生活的解其实就在绮良里对鹿之助诉说的话语里。





「あのね、世の中には、素晴らしい、夢みたいにステキなものがたくさんあるけど、そういうのってさ、欲しいと思ったからって、すぐに全部は手に入らないでしょ?」

「だからね、人は誰でも、すぐ近くにある手の届くものを、やんなきゃいけないことを、一つ一つやっていかなきゃいけないと思うんだ。ステキなものがまだ全然遠いからって、短気になったり、暗い気持ちになったりしないで、ちょっとずつね、やって行くことが大事だと思うの」

「あのね、私もまだ、どんなに手を伸ばしたって、ぴょんぴょん跳ねたって、絶対届かないから、だから、ちょっとずつ、がんばろうと思ってるんだ。もし後戻りしても、くじけないで、ステキなもののことを、忘れないように……。鹿クンも、そういう考え方に、賛同してくれる?」


    “鹿君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精彩绝伦的,如梦一般美好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并不是我们想要就能立刻得到的,对吧。所以说,无论是谁,都需要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件小事开始做起。不能因为美好的事物还很遥远就感到焦虑或者沮丧,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才是最重要的。我也是一样,我也有现在无论怎么伸手想去触碰,甚至跳起来也不可能够得着的东西,所以我要一点点地去努力。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能灰心,不能忘记那些美好的事物。鹿君,你能认可我的这些想法吗?”我想这段话就是kirakira最核心的话语,也是濑户口想要通过这个残酷的故事传达给玩家的。kirakira无论作为商业作品还是艺术作品都是很完整的,也需要震撼人心的话语,所以我们传唱“この、くそったれな世界に、精一杯の愛をこめて”这样有力的句子。但揭开这声怒吼,其内涵就是这样一段平凡的,不起眼的,甚至十分俗气的话语。

    读懂这一点,我也终于明白了梦境中绮良里一直在重复说的鹿之助需要取回的“忘记的东西”是什么,带他的真实人格回到现实世界的钥匙是什么,那就是绮良里生前所说的,一再告诫自己不要忘记的“ステキなもの”,美好的东西。原来如此,我完全懂了,我知道我忘记的是什么了,我忘记美好的东西太久了。因为只要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就会一次次被打击、被嘲讽、被践踏,所以我为了避免痛苦和失望,自己主动把对美好的渴望抛弃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我只觉得痛苦的岁月里其实并不只有痛苦,还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盼,怀揣的勇气和激情,但这些都逝去了,我把它们遗忘在了心底。我不仅忘记了美好的事物,还忘记了自己身上美好的品质,甚至忘记了可以通过自己美好的品质去得到美好的事物,所以我颓废不堪。但如今我一件件回忆起了这些美好的事物,所以我要像绮良里说的那样,牢记这些美好,而且绝不气馁,一点点像那些美好前进。这是唯一可以拯救我的解法。

    幸福这个概念实在是很飘忽不定,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认可的幸福,我眼中价值连城的宝物在他人眼中可能是一文不值的垃圾,我眼中一文不值的垃圾可能到别人眼中就成了价值连城的宝物。而且幸福还是个变幻莫测的东西,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机会获得幸福,即使是身处幸福当中的人们,当下的幸福也不一定就能持续下去。但即使是这么模糊的概念,也有其不变的属性,那就是无论是谁,都平等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财富多寡,不论身份贵贱,不论起点高下,每个人都是可以去追求幸福的,否定别人或者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是可耻的行为,我觉得这是贯穿田中罗密欧和濑户口廉也两人写作生涯的核心思想之一。所以在加奈妹妹“今日、海を見た、もう怖くない”这样动人的句子里也藏着最朴实的,和绮良里这段话类似的思想。“願わくば、明日のわたしが、今日のわたしより優れた人間でありますように”,“昨日はできなかったことが、今日はできたりするんだ”,希望明天的我比今天更加优秀,昨天没有做到的事今天就要把它做到。一直以来我都知道这些道理是对的,但是却不能从内心里认可,所以虚度了光阴,但是现在我不会再为过去哭闹了,我也要从小事入手,一点点完成自己废墟上的重建了。考虑到我现在的年龄正是一个人飞速发展的时间段,未来跟同龄人的差距肯定还会越来越大吧,但只有咬牙走好现在脚下这些崎岖的道路,才是能缩短和同龄人距离唯一的办法。

    这些看起来像鸡汤一样的鼓励话语听起来有些俗气,不过“俗气”也确实是我喜欢濑户口廉也的一点。濑户口的俗有两点,一是思考问题的俗,他在作品里着眼关注的都是一些非常市井世俗的问题,主人公的思考也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的话题。大概是因为中国人的血脉本身就充满了市侩气息吧,倒是非常合我胃口,我很喜欢那些讲俗世人情的作品,这些普通人的快乐与痛苦很戳我。濑户口俗的第二点是价值观念的俗,他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最后都会回归到传统保守的价值观念,因为我本人也是思想比较保守的人,所以读他的作品觉得很容易就能共鸣。

    鹿之助找回了美好的东西,也重新决定了前进的道路,找份稳定的工作也不错,但那不是他的真心所求。所以他重新整理了行李,继续踏上了闪耀着光芒的摇滚舞台。我比不过鹿之助的一点是我不曾有过他那样耀眼的回忆,还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什么,想追求的是什么。但是我并不焦急,正如这一段的文末所言,“新的一天开始了”。这句话呼应了前文,和发生火灾的雨夜鹿之助坐在废墟里太阳升起,街道开始活动时的描述是一样的。Life goes on,无论生活是好是坏,日子总是要过的,所以不和解还能怎样呢?我可能暂时还没有找到自己心里的那团火焰,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不妨从一点点微小的改变开始吧。






    插一段题外话,鹿之助这场梦境的表达,无论是外在还是内里,和EVA都是高度相似的。角色在面对自我的意识对话中取回自己,包容自己,允许自己的存在,也取回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明白了自己真正的愿望。在老版EVA的最后,真嗣打碎了屏幕走入现实世界。在EVA终的最后,动画里的场景和现实里录制的摄影棚逐渐融合在了一起,还用分镜稿和原画来代替动画画面,意味着残留在真嗣身体里的庵野秀明的灵魂逐渐回归庵野秀明体内,两个世界逐渐重合同步。最后真嗣和真希波牵手走出车站,完全回到了现实世界。我想这也是庵野秀明接纳过去,接纳自己,开始新的篇章的象征。如同真嗣所说,自己已经不需要回到过去了,我为他们的补完感到高兴。












    于是鹿之助回到了摇滚舞台,一度濒临解散的乐队即将开始回归后的第一场live,村上所说的“地獄からの復帰”这时听来颇有几分现实的味道,我也做好打算,要从地狱回归了。

    在准备室里,村上告诉鹿之助当年的“师父”殿谷健太已经在美国组乐队,在摇滚路上达到新的高度了,自己也不想认输,要超越殿谷,成为能在摇滚史上留名的摇滚乐手。村上认为人只要坚持信念长期拼搏,无论怎样远大的理想都能实现,当然我们不是万能,那些美好的东西不是手到擒来,我们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但总之我们是自由的,这一点不就足够伟大吗。村上的这番话和五年前绮良里对鹿之助说的那番话本质是一样的,但五年前鹿之助只给了绮良里一个暧昧的回复,无法全面肯定绮良里的意见。但现在鹿之助面对村上的发言,也只能苦笑着说出一句“そうだな、そのとおりだ”,我们不是万能的,但我们至少是自由的。




    我们既然已经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除了活下去也别无他法了,那么不如放宽心,活得稍微幸福一点。村上这个角色总能让我有一种安心感,他总是无声地陪伴着鹿之助,给予鹿之助充分的尊重与理解,绝不会干涉鹿之助的决定,也不会催促或者指责他,但他的温柔和支持也一直感染着周围的人,同时也能让自己处于幸福当中。我的周围也有不少像村上这样愿意陪伴我的人们,即使在我低落的时候也能守候着我,我也从中感受到了力量,觉得有责任作出回应,这些温柔的视线也让我一点点变好。不仅仅是现实里的人们,也有很多通过ACG认识的网友也一直鼓励我:楪键、skyld、凉子,还有很多数不清的名字,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陪伴。前文写到鹿之助在入睡前想到亚纪,想到自己,觉得能陪伴自己到最后终究只有自己,所以不能依赖他人。但我想正是在人与人之间淡淡的交错,细微的互相理解之中,才产生了能促使人成长的动力。鹿之助最后也理解了这点,对一直以来支持着自己的村上说“そうだな、楽しくやろう”。濑户口笔下这些洋溢于世间的温情才是人类去抵抗冰冷世界的最大力量。



    当年第二文艺部的学妹、千绘、纱里奈也来为鹿之助送上祝福。这一幕让我想到EVA最初的结局,决定取回自己的意志,成长后打破第四面墙的真嗣接受大家的鼓掌祝贺,忍不住流下眼泪。此前千绘探望鹿之助,说他是一个不擅长告别与割舍的人,此刻却说鹿之助已经变了,鹿之助也直率地接受了祝贺,说自己已经心情舒畅了。



    在交谈过程中,鹿之助也再次强调了人是需要成长的,过去的回忆不全是美好,但也不全是黑暗。很遗憾的是我们不能redo,不能消除那些黑暗,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答案,但至少我们还可以长大,可以包容那些错误,这是不完美的最优解。




「俺がシドヴィシャスって大っ嫌いなの知ってるだろ」
「ああ」
「何でだろうなって考えて、最近わかったんだ」
「ん、なんだったんだ?」
「あれはね、シドが嫌いなんじゃなくて、まつわる物語が気に入らないんだよ。それを賛美する連中も嫌いだな。悲しくなるように自分で勝手に作って、自分で勝手に陶酔してんだ。そんなの、くそっくらえだよな」
「どうしたんだ、突然」
「連続性だとか、継続だとか、因果関係とか、死ぬほどどうでもいいってことだよ。瞬間が全てなんだ。本人はそんなに悪い人じゃないと思うけど、くだらないメロドラマはごめんだ。人生を馬鹿にしてやがる」

「何でもかんでも物語仕立てにしやがって。そんなにみんな、ストーリーが好きなのか。俺は全然否定するね。ドラマなんか、くだらないよ」
「ふむ」
「なあ村上、大事なのは瞬間に全てをかけることなんだ。パンクロックはスパークだ。そう思わないか?」

    最后登台之前,鹿之助告诉村上自己讨厌シドヴィシャス,因为他讨厌シド故作悲剧主角,引得旁人吹捧,自己也陶醉于这种形象之中。鹿之助认为这种叙事是在贬低人生,摇滚乐手不应该拿这些过去的伤痛作为主题,因为朋克摇滚就是一瞬的火花。

    人的感情是瞬间的产物,是时间流逝以后无法重现的。如果我们想重现当年的情感,那必然会有偏差,这就是人不能redo的本质,所以我才会忘记并且误解读书时期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我才无法弥补少年时代缺失的快乐。所以人不能永远沉湎在过去,人只能活在当下,如果我们试图redo,那得到的必然是后来雕琢过的虚假感情,不是由真实人格产生的真情实感。所以我们活在世界上,每一瞬间的感受都像火花一般无法复制,为这些过去的故事去产生虚拟的感情都毫无价值。所以和解以后的鹿之助决心活在当下,去珍重自己每一份每一秒的真实感受。

    登场前亚纪也来找鹿之助,原来鹿之助把绮良里当年收录在录音机里的曲子编成了一首完整的歌,准备再这场live里公开表演,亚纪为了这件事心怀不安,毕竟这事鹿之助重要之人的遗物,害怕影响到鹿之助的情绪。但是鹿之助告诉亚纪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恶作剧,并不含有类似于追悼的元素,只要凭借自己的心情演奏就好了。鹿之助也趁着这个机会和亚纪做好了约定,他要求演出完成后亚纪退出乐队,接受出道的邀请,自己也会坚持做摇滚,总有一天追上来。

    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乐队在后台等待出场。这时村上掏出笔,告诉鹿之助他们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当年开始玩摇滚时的心情。其实鹿之助早就想到了,两人一拍即合,在贝斯上重新写下了“フェンダー”的字样。终于,所有缺失的东西都已经齐全了,青春期跃跃欲试的心情都回来了。







    于是鹿之助再次走上了闪耀的舞台。


Part 5:BEAUTIFUL BOY

    濑户口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爱人,尤其是对于鹿之助,可能世界是怀着恨意对他的。夺走重要之人,让他堕入黑暗,这种事情太过于残酷,实在是难以承受。不过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虽然这个世界既不温柔也不正确,但周围的世界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温柔一点。所以鹿之助没有被囚禁在过去,没有依附于那些求不得的东西,因为成长与改变不是去得到那些求不得的东西,而是放下那些东西。所以鹿之助不再沉湎于幻想,也豁达地让亚纪尽情演绎绮良里留下的曲子,把这种偷偷藏着的neta当作是一种小小的恶作剧。过去的闪耀已经熄灭了,那就燃起新的光亮。逝去的青春不会再回来,当年的贝斯已经损坏,那就拿起新的独一无二的贝斯,把现在当作新的舞台大闹一场吧。过去的记忆不再是记忆,而是变成了当下这一瞬的火花的组成部分。

    在故事的最后,鹿之助上台前和村上一起重新在贝斯上写下了错误的品牌名,复刻了当年刚开始练习贝斯时的场景,两人会心一笑,称这是“从头来过”,我想这就是kirakira这部青春主题的作品对“青春”二字最好的诠释。青春指的不见得就是一个固定的年龄阶段,能有最原始的热情去做些什么,这可能才是最青春的事情。就像村上说的那样,人其实是很自由的,因为太过于自由,反而受到限制了。其实人生哪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呢?要紧的不是过好生活的哪一部分,而是过好生活本身。

    成长以后的鹿之助显得很耀眼,但我不会因为别人刺眼而躲开视线了,我也要开始收集那些遗忘在记忆中的美好之物,我也想奏响闪闪发光的明天。于是我想谈一谈自己,但是在此之前,我想再谈谈kirakira这部作品,以及濑户口廉也其人。

    濑户口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温柔的写手,即使是在这样残破不堪的世界里,也能抱有温柔善良的心去爱这一切。比如kirakira里那只用只言片语带过的带着伤活下来的猫,它生命力的顽强能给我们多大的鼓励。musicus里我最爱弥子线,夜校里的学生各自背负沉重的命运,却都有着濑户口本人那种爱与体贴,让我很是感动。原计划在学园祭演唱的佐藤因为感冒无法登台,最后只能由弥子代替演唱,但佐藤身体恢复后,大家还是为了她在包厢里准备了一场小型演出。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描述,但可以看出这些在命运的波浪中翻滚的小人物都继承了濑户口的温柔。濑户口虽然比谁都了解世界的残酷,但比谁都要爱这个恶心的世界,所以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多去关心周围的人,变得更加柔软一些,我也相信我内心里是怀有爱意的,不是一个“没有心”的人。

    kirakira这部作品对于内心怀有巨大阴影的人,或是一度陷入沉沦的人来说,我觉得都是当头一棒(虽然这一棒的影响是好是坏都得看个人的意志),至少对我来说鹿之助的心路历程是一段可以让我痛哭的同调体验,kirakira这个故事也像是我心灵的创可贴。虽然这不可能实现,不过我其实并不希望有任何人能对这部游戏感到共鸣,我希望大家打完kirakira后给出的评价是公路片的部分还不错,但整体也就那样,最后给个七八分。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自己能站在另一侧,破口大骂鹿之助是个自私懦弱的软蛋,如果那样的话,我的人生可能会从一开始就更加幸福一些。但我已经无法离开濑户口的作品了,至少这些东西能像催化剂一样,在我自主改变的过程中帮助我很多。很多人说幸福和苦难是不可度量的,但我觉得至少可以比较,人类的幸福是相对的,不幸是绝对的。生而为人,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总有一些人天生就会更加幸福,更加耀眼。哪怕这些人可能会对我嗤之以鼻(但我想大部分应该不会),我也会祝福他们,由衷地为他们的幸福感到高兴,并且坚持寻找自己的幸福。如果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能让我更加体贴一些,我想这也是一种收获。感谢濑户口的这部作品,我感觉自己也正在拼上自我补全的最后一块拼图,我接纳了自己的过去,我认可了自己的不完美,可以去面对明天了。回顾这么多年,我的确接触了很多让我动容,给我启迪的作品,哪怕这些作品不能触动其他人,但也的确影响到了我,这可能就是所谓“弱者的伙伴”吧。



    今年我玩了musicus的弥子线,这条线很平淡,但写出了平凡人的幸福与辛酸,让我感动不已,我觉得是作为青春作的kirakira的主旨上的延伸。相比登上舞台的鹿之助,馨选择了和摇滚和解,回归学业,以当医生为梦想继续前进。作为一个现实里的人,我其实更加认可这种风险小,脚踏实地的工作选择。很多人觉得这条线凑数,没有濑户口一贯的残酷展开,但其实有一定年纪,真正经历过社会的人才会知道,拥抱生活的肮脏其实需要更大的勇气。现在有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要永远单身,永远不生孩子,这确实是一种勇气,但扛起生命的大旗,去和人交心,承担家庭的负担,这需要更大的勇气。所以做完一场摇滚梦回到生活里的馨同样伟大。



    馨怀抱着对摇滚的怀念,义无反顾地和弥子一起步入新生活。这条道路上可能会有无法预料的困难,无论怎么选择,突如其来的灾难随时都有可能将人压倒,但馨不会后悔,不会去想得不到的人生,而是专注于自己的选择,和爱人一起创造幸福。生活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选项,那就带着不安与期望,互相支撑着活下去吧。





    在这条线的最后,濑户口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柔,一一写了夜校众人的毕业出路。他们选择的道路可能微不足道,可能充满困难,但这种迷惘和希望交织的平凡人的生活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活着的醍醐味,我衷心祝福这些陪我做了一场摇滚梦的人们能幸福。人还是需要为了一点小小的幸福而拼尽全力啊!



    最后一张CG是馨和弥子坐上夜行巴士,走向新的生活,他们的身影映在车门玻璃上,和窗外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这张充满不确定性的CG和结尾的留白相映成趣。未来是好是坏没有人可以预料,但唯有怀揣爱意走下去才是弱小的凡人最有力的武装。人不一定非要变得强大才能生存下去,大部分人都成为不了大人物,只要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拥有平平淡淡的幸福,就再好不过了。



    有关濑户口的话题,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还是要回归我自己,讲一讲有关我自己的打算。其实在写作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我的心里有了很多新的感受,有一些构思的时候没有想到的感悟,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收获。在开始写作之前,我觉得有一些重要的东西,但是写的过程中发现那些已经不重要了,反而是察觉到了另一些我应该去重视的东西。我在写作过程中似乎陪鹿之助做了一场很长的梦,梦里有让我伤心的部分,但是醒来后留下的不只是苦楚,我想我也在这次旅途中找到了遗忘在过去的东西。不过鹿之助已经比我先行一步了,他知道自己的热情在哪,知道内心里的火热指向舞台,而我还有些不知所措,似乎像一个刚刚站起来,但还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前进的人。但我不会犹豫了,我会一步一步朝着心中的美好去靠拢,哪怕会遍体鳞伤,我也要沉住气,绝不退缩。我一度忘记那些闪耀的光芒,但我今后不会再弄丢了。记得幼儿园中班时我跟着老师读英语,从那时起我就一直热爱学习语言,后来怎么忘记了那时的好奇呢。现在的我或许不能以日语作为生存的手段,但我可以继续学习,把汉化完成,这是我天生的爱好和禀赋。我曾经痴迷于galgame,但是因为焦虑玩不进去而暂时放弃了,未来还会不会继续也搞不清楚,但我不会为了弥补过去而玩游戏了。我要遵循自己的真实想法,可能会回归,成为能真心投入galgame的人,也可能会挖掘新的爱好,我不会急躁,我相信自己能引导得出正确的结论。我的生活状态不稳定,所以我要开始一点点改变,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健康饮食、培养习惯、坚持打扫、学习技能,这些很杂,可能需要很多时间去养成,但我相信自己会在某一天回过头一看,发现自己居然改变了这么多,就和之前的很多次一样。我不想留在现在这家糟糕的公司,之前一直说要考公务员,但是从来不付出,并没有了解公务员的好处与坏处,不知道录取的渠道。但现在我可以重新做功课,仔细挑选求职的道路,看看什么是真正合适自己而且待遇不错的,也可以仔细考虑,规划未来是回老家还是留在北京。读研的时候我一直标榜自己只爱二次元,不需要找对象,因为我需要弥补童年缺少的娱乐,工作后我没有热情,没具体想过和人交往,但是却一直参与相亲交友活动。前者等于是生活在混沌中的鹿之助,后者等于是要去找份稳定工作的鹿之助,都不是出自本心。所以我现在不急于找个对象,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内心,试着唤起一些情感,如果能有情投意合,条件相当的对象,也可以试试看。关于人际交往,我也在唤醒自己的内心,希望自己能更有勇气,更有爱意地去和人接触。我不会和以前一样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了,因为我现在心里已经有杆秤了,我已经可以开始评价自己,不过度受外界的干扰了。那些不重要的人,不信任我的人,都随他去吧,反正这篇日志也不是写给他们看的。

    直到现在,我也不觉得过去自己经历的那些是合理的,我仍然会觉得那些日子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残酷的。但是我接受了这些不完美的部分,我长大了。

    写到这里,这篇日志也已经到了尾声,感谢大家能读到这里,不过请各位多停留一会儿,鹿之助还在闪耀的舞台之上,让我们聆听鹿之助最后的告白。

その、僕のすぐ前にはマイクスタンドがあって、そのてっぺんでは、この日のために用意した特別なマイクが、照明を反射してきらきらと輝いています。
こう明かりが強くっちゃよく見えないかもしれないけれど、そのまぶしい光に目をこらしてよく観察すれば、マイクは想いの外綺麗ではなくって、あちこちに黒い煤があったり、プラスチックの溶けたようなものが付着しているのがわかるでしょう。
だけれど、もしそれが見えたとして、人はただ、ありきたりな発想のデザインとして汚した、センスの悪いガイコツマイクだと思うだけかもしれません。
それはそれでかまわなくて。
というか、むしろそれが僕のいたずらなんです。
こっそりと、こういうマイクをステージに上げて、こっそりと、あのメロディを流して、そしてそれを知ってるのは僕だけ。
これはきっとおもしろいだろうと、人に言ってもどうせわからないから、ごくこっそりと。

    鹿之助站在麦克风前,眼前是当年绮良里为了抢救而丢掉性命的被烧得有些丑陋的骷髅麦克风。鹿之助把过去那些惨痛的回忆从麦克风中抽了出来,化作了当下瞬间的火花,那些回忆也得到了升华,黯淡褪色的丑陋麦克风也不再象征着痛苦,而是升华为了新的闪耀之物。鹿之助曾经在梦里对绮良里说自己一直在live的时候无意识地从舞台上找她的身影,这时只是仿佛看到了一张熟悉的,带着天真微笑的脸,随即消失不见了——这一定是看错了吧。

    鹿之助沐浴在舞台明亮的灯光之下,内心涌起了无数情感,说不明道不白,不知道是正还是负的情感。他把这些情感比作“原液”,是闪耀着金黄色的,还未分化成喜悦或是悲伤的情感。随着演奏开始,这些情感原液源源不断地涌出,甚至觉得不可思议,自己的体内居然蕴藏了这么多金色的闪耀的情感,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些情感分享给大家。




    我想这些鹿之助独特的感受就是他找到了内心的光亮的证据。鹿之助不再麻痹自己,不再隐藏自己,摇滚这个舞台代替了梦境里的废墟,成为了全新的最能代表他内心最深处的场所,所以回到这里他就能迸发出无数的,不受任何污染的,原汁原味的真实情感。鹿之助已经不为过去所困,成为了活在当下的人。

さて、前口上を申し上げましょう。
これは、この物語、最後の曲の始まりです。
今まで、いろんなことがありました。
泣いたり笑ったり、良いことも、悪いことも――
――みなさんは覚えているでしょうか?
僕はあんまり覚えてません。
頭が悪いので忘れちゃいました。
ただ、今このステージの上にいるのが演奏するためだってことだけは、はっきりと覚えています。
それで十分。
こんなに物覚えの悪い僕がいまからお届けする曲は、みなさんの明日と、そして、僕ら自身の明日に捧げる、キラキラの曲です。
どうか、聴いてください。

    轮到鹿之助走到舞台最前面讲话了。接下来我们乐队要演奏的是一首作为这个故事结尾的全新的歌曲。我的人生也即将因为这篇日志的完成而翻开新的一页。

    至今为止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不少欢乐,也有不少悲伤,哭过,也笑过,但是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当年过去的记忆,我也忘得差不多了,几乎没有留下回忆的日子也有过,但我想那些年月里也有一些美好和难过的回忆,在我不知道的角落筑成了现在的我吧。

    不过来到这个舞台是为了演唱,这点我还是记得的。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现在我活在这里,就是为了昂首挺胸地活下去,这就足够了。

    健忘的我即将为大家带来这首献给大家的明天,也是我自己的明天的,无比闪耀的曲子,请大家认真聆听。



命をかけて、演奏します。

    写到这里,我闭上了双眼,无数画面在我眼中闪过。7年前我喜欢过四月是你的谎言这部动画,主人公一步步成长,找回自己的经历让我感同身受,宫园薰那句“你只要拼尽全力去真挚地演奏你的人生就好了”给过我无比力量。这些年我确实也在一点点补全自己,也确实取得了很多的进步,2019年我在年终总结里说我为自己感到骄傲,今天我仍然要大声说:我为自己感到骄傲!现在我已经接近和自己完成了和解,我有理由相信接下来会是我生命中全新的篇章。但我也知道接下来的路并不好走,可能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可能为了一点点幸福要粉身碎骨,但我不会逃避了。正如本文的标题所言(来自披头士的Carry That Weight,这句歌词曾经被动画星际牛仔致敬过),未来我也许还会经历巨大的考验,遭遇意想不到的苦难,但我需要抗住这些,而且是一辈子。我想回应那些没有抛弃我,在低谷期也一直关心我的人。我要对这些相信我的人,一直守护着我的人说:请大家今后也继续支持我,继续给我鼓励。

    因为这也是我拼上性命的演奏。



2023年12月于长沙

Happy New Year & You Can NOT Redo

摇滚万岁

Tags: 游戏
#1 - 2023-12-24 22:53
(舞台の上からは陳苦瓜の姿が完全に消え去った。)
此层用于更新,请勿回复。
#1-1 - 2023-12-24 22:54
陈苦瓜
本文受到以下文章的启发,谢谢作者的感想。
https://ero.tia-chan.top/~ap2/er ... p;uid=soulfeeler316(用户名密码均为nipa)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803543/?dt_dapp=1
#1-2 - 2024-4-6 21:31
陈苦瓜
近期文章修改了两次,部分表达有改动。
#1-3 - 2024-4-6 21:34
陈苦瓜

插一个神评论,可能是这个词条下最好的评论。来自李普曼《舆论》。
#2 - 2023-12-25 00:07
(缺乏动力……)
夢はつまり、思い出のあとさき
#2-1 - 2023-12-25 17:21
陈苦瓜
摇滚浓度不够
#3 - 2023-12-25 01:27
熬夜看完了这篇文章,再多的话语此时也不过是虚饰
加油。
Happy new life。
摇滚万岁!
#3-1 - 2023-12-25 17:25
陈苦瓜
谢谢~
#4 - 2023-12-25 02:32
(我只是存于你回忆中的人 我是你少年时代的青春幻影)
看的过程中就在断断续续地掉眼泪,看到最后几段也恍惚感觉到有那黄金色的发光的情感在流动闪烁……读完有种再也控制不了想要大哭的冲动一个人在出租屋的电脑前哭了很久,又难过又痛苦又感动得无以复加。已经很长很长时间没有过这样的情绪体验了,谢谢瓜哥愿意写这样一篇日志讲述自己,真的是非常坦诚又勇敢(bgm74)谢谢你……

瓜哥提到在享受娱乐与文化作品的“资格论”也是使我痛苦已久的东西,就像KiraKira这部作品一样,越是知道它好越是听别人推荐它我可能会喜欢它,就越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看。我试图拿起这部玩了好几次,却都因为心理负担太大没法推下去一点,为了逃避玩它甚至愿意玩点“烂作”去占用时间。包括那些“有深度有收获”文学名著甚至工具书籍,不知不觉间也都丧失了读完的能力,这种“我不配”的感觉令我几年甚至十几年来非常的痛苦却找不到原因。一方面是我在读写上有着一些相较于同龄人的天分,令我总是幻想着和他们比拼,不愿意被他们落下,一方面又异常恐惧若是读完了没有得到“足够的收获”没有给任何人提供“足够的价值”要怎么办(但其实根本已经没有人在要求我这些)……但看完瓜哥的文章也印证了我自己隐隐约约却不敢承认的想法——自己只是没法向前也没法承认过去已经是过去了,同时异常不能接受并恐惧着同龄人为什么能自由又快乐地轻松地瞬间切换好了状态走好了现在的我完全想象不出来要怎么走的路。(bgm38)

今年6月总算从大学爬出来毕业以后我的状态反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说难听点就是完全丧失了做所有培养自己的事情的规划力和动力,因为已经没有人逼我学习了太过“自由”反而令我无所适从自甘堕落)就业的事情也是以“毕业了先休息一下”为借口拖拖拉拉了两个季度(bgm38)明明知道不可以再逃避了还是只觉得看不到未来没有未来……我一直很羡慕日式作品很多角色他们拥有纯粹的、对梦想执着追寻的热情姿态,因为那大概就是我还有很多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一样找不到的东西吧。(bgm38)我如今仍没有勇气打完kirakira,但看到瓜哥写下的绮良里最后那段“此时的梦想是遥不可及够不到的,但不能因为美好的事物还很遥远就感到焦虑或者沮丧,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才是最重要的。”还是深深叩动着我的心令我大哭不已(bgm42)……
说实话前几天和朋友还有心理咨询聊了很久,却还没有感觉找到什么,对这样不行也不努力的自己非常非常失望。但今天又读完瓜的文章,我稍微想到这个答案或许真的只能自己去寻找,害怕是不行的,害怕的话也只能看着脚下去走去活下去。
希望明年的我自己能加油吧,也打从心底里希望瓜也能变得更加幸福,我们都一定可以放下一些自己要求自己惩罚自己的心理负担和架子,坦率回归成一个更快乐的俗人。
#4-1 - 2023-12-25 17:37
陈苦瓜
谢谢凉子阅读了我的文章,知道有人在了解我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感动,尤其是凉子一直都在我消极的时候告诉我我也有亮点。
我觉得我经历的这些是不能被模仿的,也是不可能学得来的,但至少能给人一些启发,如果能这样影响到人的话就太好了。希望你也能解放心里的一些枷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可能在未来哪一天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的我还处于很弱小的阶段,可能需要很久的积累才能接近那些耀眼的人,但是我想要一点一点进步。我们不是万能的,但我们是自由的。
#5 - 2023-12-25 02:53
(总是在冀寻一种可能——)
我愿意为你对抗遗忘,正如你愿意为我对抗重复。
相依靠之下,无所遁形的不光是寂寞,也是各类特定情境下而被牢牢圈定的“真心”。
那么文字的无力,语言的浅薄,思想的陈腐,意志的庸常,能成为人说服自己不再继续活下去的借口吗?
理性难以把控人生的荒诞,意气却能驱使我们持续思考。
感性难以道尽集众的迷惘,本能却能勒令我们持续苟活。
唯有怯弱能够化作缰绳,唯有愚蠢能够凝为面纱,这是疯狂下的高贵,这是空漠下的勇气。
我因他人而弱小,也因他人而强大,我笃信着你的可能性,也为自己的痛苦扼腕垂头,我想,生命恰恰是在失去唯一的真实后方才开始,怨怼恰恰是在把握繁密的永恒后方才平息。
To be,or not to be?
你能活着,真是太好了
#5-1 - 2023-12-25 17:42
陈苦瓜
我的圣域被重油污染了,呜呜呜呜呜呜~(而且这次的重油还是包装过的)
感谢键妈妈一直以来无声的陪伴、尊重和理解,我也想变得更加温柔一点,成为能让自己幸福,也能包容他人的村上。
#6 - 2023-12-25 09:09
(建设ing.....日式实景旅游游戏评论(3/8))
“我手写我心”,你的真诚令我叹服,瓜哥加油!
#6-1 - 2023-12-25 17:42
陈苦瓜
谢谢~
#7 - 2023-12-25 09:38
(屋烏の愛)
现在为止我也在人生中体会过重大挫折的滋味,但其实面对现实,骄傲的我只是感觉荒诞和戏剧性,并且始终相信我可以在将来某一个时间做好,这其中是否包含一层更深的自我怀疑,我也无法辨别。但是,比起挫折,我真正责备自己,感到悲伤的是无为。曾经我也放弃了成绩去看一些文学书和哲学读本,听古典练琴,或者只是打黄油玩网游。可惜无论我怎么做,都只是在边缘徘徊,而且慢慢就丧失了热情,只是时不时以此行为来激励自己,没有每天积累和充实。我也不能无愧的说我真的在这些之上得到了很多,但渐渐体会到,人生就是一期一会,珍惜一种安静、积极的日常已经难得满足。回望过去,确实,那些悲伤的,也令我骄傲的,精彩的日子确实已经模糊,它弥足珍贵,我回味而不沉溺,这样就好。我早已不是那个过去的我,更不需对“现在”的每一个我抱有怀疑,如果是“爱丽丝”赋予了我们人类认识美感知美的能力和意义,那我也会为了闪闪发光的每一天而努力,并且甘之如饴。「胸に描く未来を話してた,少年のような瞳 なくさないで。」认识瓜哥真的太好了,之前潜水的日子的记忆渐渐遗忘,但今年是我最为幸福的一年。虽然回忆可以忍耐,但我已经不再轻易的满足了,真正的为了他人和自己,我会把每一天都更有意义的珍惜,遇见瓜哥真的,太好了。՞⸝⸝>  ̫ <⸝⸝՞
#7-1 - 2023-12-25 19:42
陈苦瓜
谢谢神佬skyld(大声),被人支持夸奖的感觉真是一针强心剂。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多开阔眼界,认识更多事物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些试错其实也是不可或缺的。4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也对和网友群聊的交流很陌生,在网上说一句话都需要作很大的心理斗争,但是现在一想,大部分人还是友好的。希望你可以有更多珍贵的经历。
#7-2 - 2023-12-25 21:43
Skyld
陈苦瓜 说: 谢谢神佬skyld(大声),被人支持夸奖的感觉真是一针强心剂。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多开阔眼界,认识更多事物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些试错其实也是不可或缺的。4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也对和网友群聊的交流很陌生,在网上...
大声感谢瓜哥的鼓励~会有更多珍贵的经历的。其实我更想说最开始的往往就是最珍贵的(///△///)
#8 - 2023-12-25 09:49
(Like a bird I will fly to you)
意切辞尽,感人肺腑。感谢瓜佬的分享,昔日kirariBE的悸动浮现在眼前,人生的过往云烟让我感慨良多。
kirakira带给我最大的疑惑是和解的成立。从上天台,直面内心深处的创伤,到情感的爆发,多个象征映射内心深处的挣扎,写得可谓是极具巧妙。但当时的我偏执地认为:从逃避到直面,是成长,但并不完整,我们还没有与其和解。鹿之助流着泪说我没事了,登上舞台拼命的演奏,那闪耀的金色的情感令我无比动容,却始终抹不去我对他“我已经没事了”“和解”这一结果的疑惑。和解之路多其艰难?以至于我关掉游戏写下了:“我都没有释怀,你为何释怀了”的评论。
看了瓜的分享,不免觉得当时自己的可笑,真是自惭形秽。沉重的个人经历,迷茫的过往,处处皆是不堪回想始终逃避的事实。你我皆是鹿之助,故这份直面是最难能可贵的成长。而随那之后的和解,他永远是一个进行时。拼尽全力活下去吧。濑户口把最后全部的才情才思,献于鹿之助的和解与闪耀。给这个故事一个无比热血激昂的结局。但人生不是故事。或许我们要度过无数次,流着眼泪说出,我想我已经没事了。不断地与现实和解,不断地与自己和解。和解是人生的写照。我们终会走出无数个属于我们天台的大门。今日看到瓜哥困境缱绻却终能热忱且狂热地翩然起舞,获益匪浅。
与君共勉。
#8-1 - 2023-12-25 19:52
陈苦瓜
谢谢你的分享。我觉得自己也花了太久,经历了太多思考,接近走完鹿之助的路时才真正理解了他。今后我可能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经历,有更多全新的感悟吧,但我希望内心还能温存着美好。祝大佬也能过上不遗憾的生活。
#9 - 2023-12-25 11:41
可惜Kirakira还没有玩,所以是跳过涉及kirakira部分看完的,还是非常感动啊,希望寒假补完这一作再看的时候能有更多的感受。本来是平衡不太好现实和网络的时间分配,一直在将各种群无视又进入反复横跳,碰巧看到大家在说瓜哥发的长文,真是幸运啊,有机会认识到瓜哥,看文章的时候被瓜哥的勇气和真诚打动了,同时也在审视自己啊。(似乎总是半吊子着的,一边放纵自己,一边又想做些什么,结果也是玩也没玩好,想做的也没有做起来。不过,感觉自己什么时候也要鼓起勇气了)圣诞快乐,希望瓜哥今后收货越来越多的幸福!
#9-1 - 2023-12-25 19:55
陈苦瓜
圣诞快乐。迷茫的时候确实容易陷入反复,祝你能找到不背叛自己的路。
#10 - 2023-12-25 15:32
加油
#10-1 - 2023-12-25 19:55
陈苦瓜
谢谢大佬!
#11 - 2023-12-25 18:39
(8EM10-1919 “Beast”)
相识近二十年,不能说一直患难与共,但也是经常同步低谷,此刻唯能共勉。
#11-1 - 2023-12-25 19:57
陈苦瓜
确实,不过我还是相信会有豁然开朗的那一天的。
#12 - 2023-12-25 18:49
(不只用眼睛,更用脑袋看动画。)
我永远支持苦瓜哥,苦瓜哥加油!(づ ̄3 ̄)づ╭❤~
#12-1 - 2023-12-25 19:59
陈苦瓜
谢谢支持~
#13 - 2023-12-26 00:45
(金毛赛高!!)
老实说,我尝尝会思考,我是否一直是在模仿别人,自己的爱好,言语,思考等等,细细想来有很多地方是对他人的模仿。我时常感觉自己是依附在他人之上的存在,是由他人构成了自己的所谓人格,待审视内心时只剩一片虚无。
我至今仍未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看完了瓜哥的文章,我发现自己犯下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我过于注重最后的结果,却忽视了建立结果的点点滴滴。一步一个脚印,坚实的累积起来,最终才构建成了现在的自己。模仿也好依附也罢,过去的种种早已经成为自己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了。
带着它们一起上路吧,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13-1 - 2023-12-26 10:08
陈苦瓜
谢谢评论,祝大家能珍视每一步旅程。
#14 - 2023-12-26 10:22
常看常新,共勉
#14-1 - 2023-12-26 10:29
陈苦瓜
好耶,谢谢
#15 - 2023-12-27 17:09
(“你并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和当年的苦瓜日记一样令人动容,这或许印证了即便是“无法挽回地丧失了一些美好的品质”,另一些恒定、固有的依然在那里,任谁都无法撼动。
顺便催一下汉化,毕竟俺最初加GuaGroup就是为了见证补完后拍手送上“おめでとう”。
#15-1 - 2023-12-27 17:18
陈苦瓜
会有的,会有的.jpg
#16 - 2023-12-27 20:18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
我之前有噼噼啪啪打了许多字,结果想想词不达意于我而言也是对他人的冒犯,所以还是刹住了车。
我希望在我面对生活的黑暗以及过往苦难扎根的牵连时,也能像你一样拿出觉悟来,是的,无论是我常常感到绝望的当下,还是不知有何会发生的将来。
#16-1 - 2023-12-27 21:42
陈苦瓜
你还小,好好积累人生(拍肩)
#16-2 - 2023-12-27 21:46
Yinleng(和地球Online拼了)
陈苦瓜 说: 你还小,好好积累人生(拍肩)
陈苦瓜大好きだ!
#17 - 2023-12-29 00:27
恭喜和解。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祝瓜佬新年快乐,一路顺风~毕竟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17-1 - 2023-12-29 08:47
陈苦瓜
谢谢,不过年纪大了做什么都风险大,还是心慌的
#17-2 - 2024-3-18 21:45
Observer
陈苦瓜 说: 谢谢,不过年纪大了做什么都风险大,还是心慌的
联考结束了,瓜佬考的如何==
#17-3 - 2024-3-18 22:14
陈苦瓜
Observer 说: 联考结束了,瓜佬考的如何==
我没考,一直到现在也都没做功课。最近在整顿生活,重新去追求那些能让我幸福的点滴,也在一个个找以前的同学出来交流。估计会在今年或者明年开始做功课寻找求职方向吧。
#17-4 - 2024-3-18 22:44
Observer
陈苦瓜 说: 我没考,一直到现在也都没做功课。最近在整顿生活,重新去追求那些能让我幸福的点滴,也在一个个找以前的同学出来交流。估计会在今年或者明年开始做功课寻找求职方向吧。
按下重启键,享受当下,祝开心~
#17-5 - 2024-3-18 22:55
陈苦瓜
Observer 说: 按下重启键,享受当下,祝开心~
谢谢~
#18 - 2024-1-1 20:16
(人生苦短,如梦似幻。)
这篇论文可真长,总算是看完了,苦瓜佬的经历和我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更多是不同之处。本文让我产生共鸣的地方很多,太多了以至于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虽然我和你并不熟,但作为一个人生的过来人和前辈,我想我此刻唯一能够留下的话语只是一条简单的祝福和建议——希望你能早日看清自己真正想要活成的样子,并活成那样吧。
#18-1 - 2024-1-1 20:18
陈苦瓜
谢谢~
#19 - 2024-1-11 15:48
(不为繁华易匠心)
想给瓜瓜一些鼓励,但有些害羞,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就几次点进来只是看瓜瓜的文章,没有评论。
不过我还是想说,瓜瓜加油,我是你的脑残粉(震声)!
#19-1 - 2024-1-11 16:02
陈苦瓜
谢谢鼓励!
#20 - 2024-3-4 22:15
看了一段实在没有勇气读下去了
跟读濑户口的电器马戏团时一样给了我强烈的窒息感。
借用楼主的话来说就是 “我那些极其私人化的,曾经觉得不会有人能共情的经历被楼主理解了,那些漆黑阴暗的个人体验被人所理解了。”,这使我非常恐惧。
我和楼主的经历相似到我都在怀疑这篇读后感是不是我梦游时候写的了,不过唯一区别是 现在的我 还没有勇气来直面自己的过去与现在。
希望将来某一天我能和自己和解,到时候再来读完楼主的感想。
#20-1 - 2024-3-5 11:27
陈苦瓜
加油!
#21 - 2024-3-6 18:18
(白い雲は 流れ流れて)
越看越破防,lz还算非常非常有天赋的,看到“最后我只去了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我在高考前根本就看不起,连保底都没有考虑,可以说是完全不了解的学校”我简直惊了。
lz还是自己发现了自我救赎之路,这也很不容易。选择接纳自我真的很困难。
最后的结论,脚踏实地做出改变,其实也算是心理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了吧。
我看完也想写,但是我觉得我这种fw压根没有写这种自述的资格,我觉得我就是假借对心理问题的向外追因把自己的错也全部丢给别人,不知道lz有没有这么想过。
#21-1 - 2024-3-6 18:52
陈苦瓜
我觉得这种事情要往深了解释起来没有结果的,说得俗一点在被爱的环境下长大的人和没有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很难做到互相理解。至于错在哪其实也没那么要紧了,关键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人生。
#21-2 - 2024-3-6 18:59
三千留百枝
陈苦瓜 说: 我觉得这种事情解释要往深了起来没有结果的,说得俗一点在被爱的环境下长大的人和没有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很难做到互相理解。至于错在哪其实也没那么要紧了,关键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人生。
关键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人生吗……我感觉做起来还是难,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lz能够自己走出来我真的很佩服。我看过很多心理治疗的视频,lz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和正规的心理治疗师说的相差不大,感觉lz真的其实是很有天分的人。
#21-3 - 2024-3-6 19:37
陈苦瓜
三千留百枝 说: 关键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人生吗……我感觉做起来还是难,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lz能够自己走出来我真的很佩服。我看过很多心理治疗的视频,lz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和正规的心理治疗师说的相差不大,感觉lz...
我觉得在封闭的世界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走向钻牛角尖的死胡同,但实际上如果能有开放平和的心态,无论作出什么选择,无论坚持什么理念,都能走上虽然有遗憾都不后悔的人生。
#22 - 2024-4-25 19:36
(舞台の上からは陳苦瓜の姿が完全に消え去った。)
我在文中写过我小时候其实并不在意自己活得不开心,我觉得自己早晚会获得和大家一样的幸福,现在想来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头脑很聪明,二是我心地很善良。我觉得有这两样品质在身上不可能活得不幸福,但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地背叛我,所以我不再利用自己的品质,反而还去诅咒自己的品质。但是现在想起来,这不也是我从地狱里回归的最佳武器吗?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