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5 03:30 /


确实踏出了一小步,可惜没能成为一大步



——围绕几个关键单回谈《ぼっち・ざ・ろっく》   



  此前曾谈过ep8的演出(链接:《〈ぼっち・ざ・ろっく〉ep.8笔记》)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价作品以及部分代表性的关键单回。


Ep12,时间性的缺位,略显失望的结尾

  如果说ep8的优点是极为难得的,在芳文四格改编动画中对时间性的表现,那么ep12反其道而行之,波奇的诸多行为是孤立且没有结果的,是纯粹的演出需要,在制造完笑点后就被抛弃,导致角色的时间性被完全粉碎。

  在结尾处不是「故事的结束」或「告一段落」而是回归一种均质的,一成不变的日常,这就否定了角色在此前的种种经历,使其失去活力被拍扁成为了展览柜里的野槌蛇标本。

  波奇考虑辞掉打工的部分则表现尤为明显,最终不但没有辞掉打工,对波奇的打工状态以及打工中的人际关系也没有产生什么实际性影响就翻篇了。仅仅为了制造笑点而把角色赶到舞台前,在谢幕之后,角色的生存状态则几乎没有改变就前往下一个舞台,如是周而复始构成了不间断的笑点。


演出是否过过度,从Ep4与Ep8的对比来看

  Ep8与ep4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演出风格,前者是为叙事服务的,后者则是演出主导的。然而这种演出并非如ep8那样浑然一体的连贯,而是如同将多个单独的短篇拼接在一起塞入其中凑成了一整话,这种演出风格的剧烈转变(特别是波奇脑内活动的部分)是缺乏过度的,更没有统一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staff有很多点子与强烈的表现欲望,但作为一个整体的二十多分钟的单回表现来看难免存在瑕疵。


标签化的社恐与不孤独的摇滚

  《孤独摇滚》这个译名本身是可以争论的,原题《ぼっち・ざ・ろっく》中「ぼっち」指主人公波奇或许更为合适(ep8最后虹夏的台词也印证了这个观点)。这时候就会发现本作似乎并没有必要表现出孤独,而波奇自从加入乐队后在关系上已经不再是孤独的;而在内心,波奇从来就是想着变得欢迎,希望受到他人关注,这也并非孤独的心态。这两点使得从故事开始起,波奇就处在一种脱离孤独的趋势中了。

  然后是「社恐」,这是本作反复强调多次的主人公属性(在ep12中甚至到了厌烦的地步)。而正如许多观众指出的,波奇的所谓「社恐」不过是一种标签化的展示,一种夸张的舞台表演,一种将笑点合理化的说辞而已。在日常中反复强调角色的社恐属性去制造搞笑桥段,而这些展开并未对角色本身产生什么影响。事件应当,实际上也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角色——若不这么做,角色本身反而成为服务于桥段的道具,成为一个按一下就会从箱子里蹦出来的玩偶了。


总结

  《ぼっち・ざ・ろっく》确实踏出了一小步,可惜没能成为一大步;虽然有出彩的单回,但整体并未脱离传统萌豚动画的框架。在演出维度的丰富程度上出彩;对时间性的表现浅尝辄止;对矛盾的处理轻拿轻放;而以波奇的社恐属性为核心的角色性格与行为则是高度标签化的(塑造最好的或许还是虹夏)。但不可否认,虽然遗憾与问题众多,但本作在既有框架内发挥出了远超同类作品的优秀水平。




#1 - 2022-12-25 04:00
(我长大了要发明7G)
关于ep12,我觉得应该解读为“再开始”而不是“结尾”。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怎么解读,这一整季的成长性是欠缺的。
#2 - 2022-12-25 06:55
(uu)
还在用社恐两个字概括波奇啊。我看波奇只是交流障碍带点社恐,很多地方也有她“阴角”憧憬和性格(如果你全部混为一谈就当我没说)12去买完吉他后,就回去试吉他,动漫有说,有认真看吗?结尾与辞职相对应,潜意思不是波奇的故事还在继续吗?怎么到你这,这么歪?
#2-1 - 2022-12-25 23:30
HYKUN
呃呃呃,别吉,你先别吉。大家在这发言都是表达自己观点。人家对作品没对人发表意见,你怎么开始说人屁股歪?
#3 - 2022-12-25 13:03
情景喜剧不就是这样吗
#4 - 2023-10-13 14:15
(就一定会实现!!)
毕竟怎么说这个饭局也仅仅是一个漫画改的,这种原作的体裁形式也就注定了其的在剧情上的不可突破行,其中的人物也一定大部分的都是扁平人物,怎在自己的性格上面也一点是无法做出大的突破的,这是普通漫画的短板,不过也不能说用这种方法来制造笑点就一定是“深恶痛绝”的,毕竟可能也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吧。如果要真正的突破的话,相比也一定是要在结局的时候才可以完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