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5 00:08 /
后注:本文本身是配合一个b站视频的整活,认真打分是打6分的。
当然文内观点任然是我的一些正经的思考

看完了第12集的生放送,感慨还是蛮多的,但是最后总结了一下,觉得自己只能给孤独摇滚打上一个四分,以我在Bangumi想得这一个评分标准来进行评价的话。

先叠甲。首先,本人没有看过这一部作品的芳文社的原作,也确信自己并不会喜欢原作的一些创作特质以及表达方式,这是一种审美上的差异,所以本文将不会做过多的涉及到于原作的批评,而是完全把孤独摇滚的动画当作一部独立的作品看待。 其次,我认为评分本身人是一个比较私人化的东西,所以我在只给出这个、仅有、四分的、评分的时候,主要还是考量了、个人的审美喜好,以及主创在这部作品中试图带给我的故事、理念,以此来对比我最后得到的观看感受综合考量,并结合整个季度的动画讨论环境、横向对比当季其他番剧的评分等等,综合得出这个分数。
最后所以稍微在本文中阐述一下我认为孤独摇滚所具有的优点以及缺点。

额,让我们先来讲讲孤独摇滚一些优点吧,我这里就抛砖引玉地简单的提三个比较感兴趣的点吧,更多有意思的东西大家大可以在评论区或者弹幕里说出来。

鲜明可靠的萌的人设
可以说关于这一部作品的成功,它的人设是功不可没的。不管是具体到画面的画人物设定,还是关于几位主角的各种性格之间的相互碰撞,都是最容易让观众产生喜爱的那种创作形式。这些都是孤独摇滚非常好的加分点,同时也间接性地促成了大量二创的产生。 如果比较片面地说的话,这种创作方式,就是继承自轻音少女的,最终通过不断构造关于萌的数据库,然后来进行角色消费的逻辑,同时也是非常受现在的观众喜爱的。

花了心思的演出带来的欢笑
单独把很多部分的演出拿出来看,都是非常别出心裁、也非常有吸引力的。主创们通过很多绝妙的点子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层次以及故事的深度,以此来解决了许多本来剧作上的缺陷和问题。许多突破原有画风的创作,甚至突破到三次元的实拍照片视频,都很好的刺激了观众的笑觉神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增加观众粘性的方法。 但是我会在后面谈到,这种缺陷和问题会被逐渐地放大,最后到一个无法弥补的地步。

对社恐行为的深入创作
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的人在播出的前几话,之后会举着波奇这样说:啊,这不就是我吗! 他们在波奇身上寻找到了许多自己曾经有过的缺点,以及自己也曾面对过的问题,他们可能都不擅长与别人交流,甚至不擅长拒绝别人的要求。然后本片以一个上帝视角,很客观的,没有任何情感的讲述使用这些他们曾经的苦难做成的笑话,让大家很好的消解了这种角色的悲伤。我们后面会讲,在最后,为什么我会因为这一点,给了他一个很低的分数。


那么接下来的部分唉,说说我之所以给孤独摇滚去打了四分的这些缺点。 曾经有位圈内大佬说,孤独摇滚是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少女,通过摇滚来成长的故事。但是到了最后的第12集结束,我要说,孤独摇滚最不好的两点就在于——第一他不孤独,第二他不摇滚。

剥削、消费和拒绝成长的故事
喜剧的内核就是悲剧,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因此,建立在嘲笑、和消费角色上的搞笑桥段,也是能得以存在的。但是问题就在于,如此的剧作架构决定了,以此来建造喜剧的创作路线、是与所谓的、关于克服孤独的成长路线,背道而驰的。持续的欢笑不能解决悲剧本身,也不能使得角色获得真正的成长,就如同我的英雄学院中,让绿谷成长的、不是他被欺凌、被排挤的这件事本身,而是他从欧尔麦特身上获得的、真正的one of all的动力。 在本片大量使用喜剧和抖包袱的形式来填充剧情线的时候、这一些构成使得包括第八集apart的live失败再成功的剧情在内的故事显得如此滑稽可笑,如同隔壁的秋月圆,一边想用死人制造喜剧效果,一边又要想用死人来讲故事,最后使得他的荒诞失去了在现实中存在的意义。孤独摇滚试图利用后藤一里这种孤独来自制造喜剧效果,通过剥削和重复消费角色的一种劣性和缺点来构建我们这一些置之事外的观众的欢乐,然而并不能做到很好地融入在这部著作中不起需要做到的成长好事,只要大家一声令下,后藤一里就可以客服社恐,然后表演一出非常好的live。在这个过程中,甚至不需要乐队和吉他的存在。

减分的修正和人物设定
首先一个引理是这番作画资源真不行,不说奇蛋物语比,就算和明日酱和海梦比都不行。 krrr对原作的风格做了一个,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改变,并且做出了一套单独来看,还是非常舒适的人设图。但是问题在于,当是作品中的原画人员和作监没有足够的实力的时候,如此简约的线条,就会造成画面的极度贫瘠以及不匀称,进而导致许多画面都失去了美感。 这一个缺点在我看来,其实是比较不能够容忍的。因为本身这些作品都是为了角色而进行消费的,我也很乐意去买四位少女的周边。但是当你在正片中,越来越不专心于刻画这些少女比较美好的瞬间的时候,我就开始疑惑,这是否是一种对我内心中少女形象的破坏。我们来看看隔壁的DIY, DIY的人设也是做得非常大胆的简化,但同时主创也融入了非常多的思考,最后在极其强力的修正之下,保持了整片非常统一的风格,以及令人舒适的感官体验。但是在孤独摇滚中,很多桥段是为了做出效果而使画面脱离原本的绘柄。但是我无法认同在孤独摇滚中,结束乐队的四位少女拥有了比较好的修正资源。

不出彩的live
这个点,其实是我最感到遗憾的,一个点在于他最开始已经让我们听到了孤独东京等曲子的时候,我是非常希望自己到时候,能去通过代购购买结束乐队的专辑。但是后来当我听到第八集的live演出时,我完全没有被片中的音乐所感动。我将其原因,归结于以下两个点:一、音乐本身;二、场面的构成。 首先关于音乐的部分,我也不是特别懂行,所以只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首先我认为包括第八集live在内,最后在作品中使用的歌曲直接是录音室的成品版本,即没有根据相关的场合、以及相关的剧情进行另外的调音,比如本来应该是在一个Lifehouse的,较为混杂的,容易产生回响的场合,那歌声却干净的出奇,并且角色的声音的位置和乐器完全固定。这一点,可以对照凉宫春日的忧伤的live,进行一个并不是那么恰当的比较。这也导致在就算是Apart的高潮的时候,也没有很好的产生渲染情感的效果,导致我在第八集,整个演出的过程中,情感丝毫没有被调动起来。如果用大家曾经的批判方式来说的话,就是,音监背大锅(。 而关于live的部分的话,我个人认为其实是没有非常多的值得说道的地方。镜头给的不够有力,然后也没有很好地抓住队员之间的协调和乐器一些特别的关注点。但我们并不能吹毛求疵,毕竟现在也不太会有人能好好画细节的演技了。 然后就就回到了,我们刚刚说的第一个缺点,以及最后导致的我的结论就是,这部番剧,既没有摇滚,也没有孤独。   原本他是一部基础分可以给到七分的萌豚片。如果他很好的延续了上述的三点优点之后,我甚至能给他打到九分,但是在后期这些优点一定程度反而成为了他缺点的体现,最后无法掩盖自己的缺点,并且导致了更多的让我感受到剧情的无聊以及无力。而并没有那么诱人或者说具有感染力的歌曲,使得他最后再减两分。所以只能在我这里获得四分的分数。 今天大概就这样聊到这里,阳了,休息了,谢谢大家。
Tags: 动画
#1 - 2022-12-25 00:14
(这是什么?失忆被窝,睡一下。这是什么?失忆被窝,睡一下。这 ...)
很矛盾的片子,对于萌豚片来说有太多不应该出现的东西,过分的社恐演出十分降观感,成长就算有也被一次次的这种夸张演出给压下去了。
#1-1 - 2022-12-25 23:35
HYKUN
当萌豚番看没用很舒心,你想要仔细看有发现其中的单薄
#2 - 2022-12-25 00:17
感觉收尾部分没滤镜真不如ep5和ep8。本质还是girl遇上girls的故事。反而最出彩的部分就是女主初期人设吧
#3 - 2022-12-25 00:31
(1) (2)
往好的想,比隔壁diy强(
#4 - 2022-12-25 00:33
怎么说呢,看个动画,喜欢的自然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给个低分还要叠甲,而且还写这么多字,真蛮费事的,孤独摇滚对我来说就满分,
上面的还有楼主的观点我都觉得有充分的理由反驳,但我也不想,因为不管这片子大众评价是八九分分多还是两三分,在我这里就是满分,我也不会强迫别人喜欢
#4-1 - 2022-12-31 15:45
xsling
那你是不是无法理解文艺评论这个行为的意义呀
#5 - 2022-12-25 00:34
(misaka misaka)
先道歉其实本文主要又配合我b站视频整活的意思,之后会修改到我自认比较合适的6分。
其实我纯脆想解释下自己为啥听了歌,看了片不带劲,本来这类应该是自己蛮喜欢的。
#6 - 2022-12-25 00:44
摇滚的部分没能进一步提高到更好的水准真的很令人遗憾,但本番针对孤独一词不仅限于后藤独一人,这个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我就不多说,作者你可能针对孤独的解读只限于了后藤一人,忽略了其他几个人的孤独。除了后藤外,其他人的孤独是隐性的,摇滚(也就是组乐队)使这些隐性的孤独转变为像后藤那样的显性孤独。
诚然后藤作为本番里最主要的搞笑担当,拿她作为笑点的确会在动画这个载体上显得些许不自然,但如果结合后藤本身的社恐人设,例如后藤在内心极度抗拒的情况下同意了在starry打工的请求,是同一般社恐思想大致吻合的。也就是说,动画为了配合搞笑日常,制作组并没能时刻强调后藤社恐的最大本质,这个失败的处理导致后藤成了谐星。
不过,后藤的社恐显然不是如作者你所言的“观众让它消失就消失”,而是后藤在自我的内心斗争中,为了维护乐队而对社恐的暂时克服。我认为处理的一个相当好的情节是,第8话演出成功后,后藤立马呕吐表示自己无法适应,这表明制作组并没有完全忘却后藤的社恐只是暂时被隐藏起来,这恰恰表明了乐队对后藤的重要性:为了乐队,我可以成为英雄,哪怕我是社恐。这个挺身而出实际上为8话后面的文戏进行铺垫,并非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片段。
最后简单和作者你讨论一下画面,由于我没有学习过绘画的专业知识,我也就不班门弄斧,只能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就是依照这部动画搞笑+日常+音乐的配置来看,已经强于绝大部分同类型日常番,就拿第11话的喜多给蛋包饭加料的时候,这个动作实质上完美体现了喜多的阳角和可爱,所以关于画面这一方面尚可通过更专业的角度进行讨论商榷,但很抱歉我尚无此能力。
综上所述,孤独是有的,摇滚也是有的,这部番问题就出在,没把握好度。搞笑日常有点大发了导致后续摇滚时情感的转变会显得有那么一点违和,后藤的显性孤独太过于耀眼导致完全掩盖住了其他人的隐性孤独,导致如果这部番不仔细品,就只能看番图一乐,认识不到“孤独”和“摇滚”之间真正的联系,也认识不到究竟是谁孤独。
所以,我认同你的部分批评,但不太能认同你的评分,扣的有点狠了,综合水准中上游应当是有的,毕竟总体瑕不掩瑜。
#6-1 - 2022-12-25 23:36
HYKUN
仔细一想确实其他人或多或少有些孤独要素,但真没做出来啊…做出来会加分不少
#6-2 - 2022-12-26 09:23
Graphite
HYKUN 说: 仔细一想确实其他人或多或少有些孤独要素,但真没做出来啊…做出来会加分不少
只是后藤最明显罢了,别的人的孤独成分基本上围绕乐队就能或多或少摆脱一些,而后藤的社恐则不行
#7 - 2022-12-25 01:13
其实把,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都很正常。毕竟动画这种东西到头来还得看主观感受。

但是吧,有些东西自己不喜欢还要在每个平台都发一遍,视频封面上还要打上大大的“关于我为什么给孤独摇滚打4/10分” 就不正常了。
#7-1 - 2022-12-25 01:34
Sanhei
这流量不就来了
#7-2 - 2022-12-25 02:13
钢铁硬汉李永强
Sanhei 说: 这流量不就来了
孤独钓鱼了属于是
#8 - 2022-12-25 01:34
当是作品中的原画人员和作监没有足够的实力的时候,如此简约的线条,就会造成画面的极度贫瘠以及不匀称,进而导致许多画面都失去了美感→从头到尾水平几乎没掉过链子的真实系细腻肢体作画,只要对动画原理有点了解瞎子都能看得出作画班子的高水准,强调形状的速写风线条和简单色块才是最考验画师水平的,风格欣赏不来倒也无所谓,凭着一己喜好锐评画面简陋缺乏美感,实在是无知+自我意识过剩到了一个程度
#9 - 2022-12-25 01:39
这一个缺点在我看来,其实是比较不能够容忍的。因为本身这些作品都是为了角色而进行消费的,我也很乐意去买四位少女的周边→为了让自己的观点看起来言之有力找了一个莫须有的消费者立场,这种顾客(人数:1)就是上帝片方不顺着你就是有问题的言论也是非常可笑,显然找立场并不能掩盖你个人发言极度自我意识过剩的客观事实
#10 - 2022-12-25 01:39
但是当你在正片中,越来越不专心于刻画这些少女比较美好的瞬间的时候,我就开始疑惑,这是否是一种对我内心中少女形象的破坏→什么内心中少女形象的破坏,已经完全沉浸在自我意识的泥潭里开始无理取闹了
#11 - 2022-12-25 01:41
现在b站真是什么人都能做漫评了啊。并不是你打字多有点小文笔,会犟嘴会为自己观点做些诡辩,你说的东西就有道理了。赶紧重开吧。
#12 - 2022-12-25 01:49
(做好自己,不要教别人怎样看动画)
这标题起的好啊,萌豚池里的鱼全上钩了
#13 - 2022-12-25 02:03
(开心就好)
你就故意的吧 这片明明就是瑕不掩瑜你非得打4分来钓鱼 非得说孤独摇滚不孤独不摇滚的,换个名叫《少女乐队的欢乐日常》那么你所列出来的所有缺点全部就迎刃而解了,要少女乐队有少女乐队要欢乐日常有欢乐日常。这片子的主题就不是做摇滚的 他就是在做日常生活的,只不过背景板是个地下livehouse而已 我上面说的那个标题还更贴合故事呢 他说不定就是想起个高大上的名才叫孤独摇滚。
#14 - 2022-12-25 02:07
“消费”和“没成长”这两个角度有点刁钻了,实在不吐不快
一没有成长多多少少是带着偏见了。被虹夏拉着参加了第一场演出、街头演唱卖票、吉他英雄救场,波奇中间都有独白,都明确说出口表示“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甚至邀请喜多、打工、和朋友一起外出、凉叫去咖啡馆、被家访都在这些“不敢想的事情之列”,12话下来,她最终站在了自己一度放弃的学园祭舞台,真的没法理解拒绝成长这个角度怎么找的出来的
二要论消费,日本动漫所有的典型“阴沉”男主,恐怕没有一个是无辜的。波奇酱的社恐再典型,也只能代表“一种”社恐,当你发现她的社恐与你的悲喜并不相通时,抽离就足够了,没必要反过来再踩一脚“消费”
波奇酱的社恐很好理解,有一个憧憬中的受人欢迎的自己,因此想要成为这个自己的同时又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实际的自己和憧憬中的自己存在严重的误差,导致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既想说话和别人交好,去接近憧憬中的自己;另一方面意识过剩导致行为偏离正常,让自己每次接触现实世界就越是远离憧憬中的自己。
这种故事在现实中的结果往往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过去再如何腼腆也只能亦步亦趋地学着走向社会,在磕磕碰碰中终于磨掉了自己过剩的意识,变成了普通人,在这个过程中也交到了一两知心好友,在小圈子的帮助下拥有了自己小小的幸福。
《孤独摇滚》消费吗?我反而尝出了一点在历经艰辛后回顾过去的不易就连一点小事都令人感慨和忍俊不禁的味道
#14-1 - 2022-12-25 02:09
钢铁硬汉李永强
波奇的成长太细微了 以至于很难察觉到
#14-2 - 2022-12-28 18:57
天天西蓝花
我觉得你的角度也够刁钻的,什么叫日本动漫所有的典型“阴沉”男主恐怕没有一个是无辜的,能举些例子吗?我从没听说过《EVA》消费自闭,我从没听说过《REAL》消费残障人,我从没听说过《晚安布布》、《意外的幸运签》消费青少年存在主义危机。如果你认为《孤独摇滚》并不算消费社恐,希望你解答我几个问题,创作者真的有必要为了强调社恐以至于让波奇下跪磕头吗?以及你认为这到底是创作者是在用心呈现社恐还是在借着社恐的标签炫技?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他真的不是在消费社恐吗?至于成长就见仁见智,于我而言讲好听叫王道,讲难听叫儿戏,这里不展开讨论。

揣测了一下《孤独摇滚》的观众无非分为三类:
第一类则是你所认为的带有偏见的观众,认为这是在消费社恐;
第二类则是与波奇感同身受的观众,这就是真正的社恐;
第三类则是纯图一乐的观众,社恐演出真好玩。
那么请问你们是哪一种观众?

顺便贴一个宫老发火的视频,满满的“偏见”和“偏激”,完全同理《孤独摇滚》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b411U7ya/
#14-3 - 2023-1-8 13:51
还不能够马匹
天天西蓝花 说: 我觉得你的角度也够刁钻的,什么叫日本动漫所有的典型“阴沉”男主恐怕没有一个是无辜的,能举些例子吗?我从没听说过《EVA》消费自闭,我从没听说过《REAL》消费残障人,我从没听说过《晚安布布》、《意外的...
没有经常上bangumi,不知道现在回应算不算太迟:
一是,你说的这几部没有在这样的评鉴环境下,没有被放在这种视角下讨论。
二是,你说的这几部并不是以喜剧为主体的作品。在消费的问题上有可比性的,我认为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如果一定要采用一种把喜剧掰碎,去分析它每个情节有没有“冒犯”因素的话,那么任何喜剧的夸张最终都必定被发现是一种扭曲和消费。《摩登时代》给工人一副小丑般的装扮,做出了像看见螺母就想去拧的这类根本远远脱离现实的情节,在审视《孤独摇滚》的视角下,《摩登时代》同理也是“消费”“扭曲”,但这不是喜剧的逻辑,它对现实的加工并不妨碍它以特别的形式揭示了工人的“异化劳动”。隔壁的《辉告》,核心笑点就是男女主之间暧昧而害羞的“暗恋”感情,暗恋之下自然是自卑,当作者将这种基于自卑的感情以千种形态展现博得观众欢声笑语的时候,他们的欢乐正是建立在剧中人物的“缺陷”“不正常”之上的呀!《孤独摇滚》对于社恐心理的“炫技”明明不应该是被诟病之处而是应当被赞许的点。
第三,我坚持要站出来为《孤独摇滚》辩护,恰恰因为我是你说的第二种观众。波奇下跪磕头,就是我自己遇到一点小误会生怕别人讨厌而非要想办法解释清楚乃至不管如何开口先道歉这种心情的写照,这不是矮化和嘲弄,是一种真实存在过的念头的夸张化呈现。
第四,那我也就着你对观众的想法斗胆揣测一下认为孤独摇滚在消费社恐的人:一类是,确实因为社恐而困扰,目前也持续处在困扰的状态,初见波奇以为同病相怜,后面才逐渐发现“那么灿烂的青春和我一点都不像”,并在分析“波奇和我到底哪里不同”的过程中感到了烦躁和冒犯,那我有拙作一篇,希望能对驱散这种烦躁有所帮助: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860856/。另一种是,本身并不是社恐,而是从他人的经历中了解了世上存在“一种社恐”,于是担心《孤独摇滚》冒犯了这种社恐,那么我原评论其实已经说了:世上存在着远不止一种社恐。
第五,如果还是认为《孤独摇滚》消费社恐,我再建一言,请去读一遍第12话live的第一首歌《忘れてやらない》的歌词。《孤独摇滚》到底想展现什么,我认为这份歌词已经给出了答案。
#14-4 - 2023-1-8 15:34
天天西蓝花
还不能够马匹 说: 没有经常上bangumi,不知道现在回应算不算太迟:
一是,你说的这几部没有在这样的评鉴环境下,没有被放在这种视角下讨论。
二是,你说的这几部并不是以喜剧为主体的作品。在消费的问题上有可比性的,我认为...
不能理解为什么《Real》、《晚安布布》、《意外的幸运签》不能搬出来比较,我认为《孤独摇滚》也并不能当作纯粹的喜剧去看,除非影片类型只能分为“喜剧”和“非喜剧”。然后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有人为了辩护《孤独摇滚》没有“消费社恐”反而把《辉告》硬解读成“消费自卑”以及在不考虑影片基调和讽刺意味目的的前提下搬出《摩登时代》与《孤独摇滚》的“炫技”拿来类比。

其次,我并不认为影片中波奇下跪磕头的呈现态度能用所谓的“夸张化呈现”一笔带过,《孤独摇滚》的呈现态度更多仅仅只是为了呈现欢乐,通过夸张地描绘社恐从而呈现欢乐,这点是和《辉告》是类似的,但二者玩弄的对象我认为从始至终就不能相提并论。我不否认夸张是一个很棒的表现方式,我也看过许多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不知阁下是否看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想必以你的视角带入该片的话我想它显然是喜剧,影片中也有类似的桥段,急了就下跪,急了就做鬼脸,这种桥段显然是为了呈现松子缺陷到病态的人格,但影片剖开喜剧的外壳它就是为了呈现悲惨,它的态度就不会有人认为它是在消费“人格缺陷”。我个人是没有社恐的,观影过程中我也很难代入波奇,我对波奇夸张的行为逻辑表示难以理解,我也对创作者不花功夫去解释逻辑反而花功夫去呈现“社恐演出”表示无语和恶心。

话说我还想到了一部片子,阿米尔汗的《地球上的星星》,也是古灵精怪地讲述了孩子的缺陷,孩子的成长,影片花了一大半时间勾勒了一个欠打的熊孩子,但这部片和《孤独摇滚》的区别在于它把故事讲得足够饱满,足够让人动容,如果《孤独摇滚》对于波奇成长的勾勒足够饱满,或许我会对影片之前的态度包容,但它的水平对我来说仅仅停留在“儿戏”的范畴,也就是大部分人眼里的“萌豚片”,不是能用“瑕不掩瑜”一词来包装的。

题外话,《白箱》的ED是Animetic Love Letter,但我从未认为过这部剧是献给业界的情书,歌词并不能佐证答案,你所认为的答案也只是部分创作者和解读者的一厢情愿罢了。
#14-5 - 2023-1-8 19:18
还不能够马匹
天天西蓝花 说: 不能理解为什么《Real》、《晚安布布》、《意外的幸运签》不能搬出来比较,我认为《孤独摇滚》也并不能当作纯粹的喜剧去看,除非影片类型只能分为“喜剧”和“非喜剧”。然后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有人为了辩护...
我很感激你坦言自己不是社恐,这样一来其实我也明白原因了。如果说的太过直白的请见谅:对于社恐体验的缺失,导致了你没能体会孤独摇滚那种触到心底某种东西的感受。第一话、第五话、第八话、第十二话的live前后各有波奇的心理描写,对于“边缘人”与“群体”若即若离的感觉展示得淋漓尽致。而你只在技法层面分析、比较,通过模拟它的外在去认知《孤独摇滚》,或许你只是把波奇的自言自语当作动漫中司空见惯的又一场“说教”。
我不代表社恐,只代表自己的主观感受:波奇将弹吉他视频发在没人知道的社交平台,后面又将吉他带到学校,渴望某人发现自己,我看到了我努力的把追番感受发上豆瓣微博却无人置评在现实中更是无人言说的样子。波奇走在下北泽的街上仅是因为气氛就发出接受不了想要逃离的悲鸣,和乐团的聊天提到某些青春经历就陷入自我怀疑,朋友到来不知道怎么接待还因为家人太过热情而显得自己像是局外人……除了我没玩过吉他之外,孤独摇滚实在带给我太多的共鸣之处。
我想说再多也无法改变你对《孤独摇滚》的评价,但唯独一点我希望与你商榷:“边缘人”除了需要你说的严肃讨论“病情”、被边缘化的不幸等问题的严肃作品外,同样也需要日常向的作品来告诉公众——边缘人就在你身边,过着和你一样的校园生活(日常生活),但他们对于青春的体验可能和你天差地别。《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我没有看过,但多有耳闻,且从剧情概要可以知道,松子很惨,至死得不到幸福。观众看完了严肃的情感传递,产生了怜悯的心态,对于边缘人来说就够了吗?我想很多观众也就停留在你说的第三类观众的层面认为该片观感很强烈吧。而恰恰是像严肃作品无意间传递出来“边缘等同于悲剧”的伪命题导致了陷入自我怀疑的人在读到这种作品之后动辄以“人间失格”(失去做人的资格)为标签,更加自怨自艾,想着“我这一生大概也就这样了”,反而远离了有可能走向的幸福。但是《孤独摇滚》卸开严肃作品的压力后,用12话将波奇一步一步带到了她所期待的舞台中央,波奇痛并快乐着。孤独摇滚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一种宣示——“社恐也有迈向幸福的资格和道路” ,这正是我说的《忘れてやらない》的歌词所表达的东西。
#14-6 - 2023-1-8 20:45
天天西蓝花
还不能够马匹 说: 我很感激你坦言自己不是社恐,这样一来其实我也明白原因了。如果说的太过直白的请见谅:对于社恐体验的缺失,导致了你没能体会孤独摇滚那种触到心底某种东西的感受。第一话、第五话、第八话、第十二话的live前后...
“边缘人除了需要你说的严肃讨论病情、被边缘化的不幸等问题的严肃作品外,同样也需要日常向的作品来告诉公众。”我无比认同你这句话,但别忘了日常向要做得好同样是非常考验导演水平的,即便它的主旨很明亮,即便它的歌词很励志。我非常愿意相信你与一些观众真实地能与波奇感同身受,诚如你言这部作品抛开乐子滤镜的话它迎合的受众只是社恐人群的一小部分,我也难以判断出创作者到底是真心诚意地想为世人展示这一小部分还是碰巧,创作者如果能在影片里花点心思与那些小部分之外的社恐群体以及我这种非社恐群体触碰我想误解会消解很多。

然后不知如今的你是否还在受社恐困扰,无论如何真诚地祝你生活愉快,你豆瓣的文章写得很漂亮。
#14-7 - 2023-1-8 21:25
还不能够马匹
天天西蓝花 说: “边缘人除了需要你说的严肃讨论病情、被边缘化的不幸等问题的严肃作品外,同样也需要日常向的作品来告诉公众。”我无比认同你这句话,但别忘了日常向要做得好同样是非常考验导演水平的,即便它的主旨很明亮,即便它...
感谢理解
#15 - 2022-12-25 02:31
(@[email protected])
想到了三个问题:
1. 如何描写角色的劣性和缺点不算是“消费”?
2. 面对一般认为的劣性和缺点,是否只有彻底克服、消灭是应提倡的价值观?
3. 曲折的成长与没有成长在观感上是相似的么?
#15-1 - 2022-12-28 19:17
天天西蓝花
仅个人观点
1、创作者需要尽量去严肃、理性、克制地讨论这些劣性和缺点,即使毫无不留地揭开其悲惨背后丑陋的一面也无妨,但不要以健全人的视角傲慢地对其模糊定义甚至在其身上施展私货
2、不是,价值观可以不积极但不可以邪门,获得救赎从而拯救自己亦或脱离社会走向死亡,我认为都是很好的表现手法
3、当然不相似,这和创作者的水平有关
#15-2 - 2022-12-28 19:25
Aqua
天天西蓝花 说: 仅个人观点
1、创作者需要尽量去严肃、理性、克制地讨论这些劣性和缺点,即使毫无不留地揭开其悲惨背后丑陋的一面也无妨,但不要以健全人的视角傲慢地对其模糊定义甚至在其身上施展私货
2、不是,价值观可以不积...
何谓模糊定义,何谓精准定义,什么是“施展私货”,什么作品没有“施展私货”,不知道是否有例子来帮助说明?
#15-3 - 2022-12-28 22:31
天天西蓝花
Aqua 说: 何谓模糊定义,何谓精准定义,什么是“施展私货”,什么作品没有“施展私货”,不知道是否有例子来帮助说明?
虚假和真实的区别,以及建立在虚假上的私货和建立在真实上的私货的区别,没有不施展私货的作品,只有施展的对象是镜花水月与否,有野心的创作者会通过深入接触和观察患者又或者创作者本身就是患者,从而勾勒出他们作品中的真实。
抛开萌豚滤镜去看《孤独摇滚》,波奇的一个孤独/社恐形象立得其实很不真实,当然了无论如何都是能大体梳理出自洽的逻辑的,萌豚片嘛……但从她的很多怪异到不可思议的行为显然这动画片的出发点仅仅只是为了有趣,然而这种在大部分人眼中理所当然能被包容的瑕疵会让包括我在内的不少观众产生强烈的失衡感,因为这是想象出来的孤独而并非真实的孤独,那些波奇浮夸的社恐表演就是制作组的私货。
然后实在不好举例说明,因为在我的阅片量里并没有适合能拿来和《孤独摇滚》类比的,我只能说漫画《晚安布布》和动画电影《意外的幸运签》对于人的讨论都要比《孤独摇滚》真诚太多。
#15-4 - 2022-12-28 22:46
Aqua
天天西蓝花 说: 虚假和真实的区别,以及建立在虚假上的私货和建立在真实上的私货的区别,没有不施展私货的作品,只有施展的对象是镜花水月与否,有野心的创作者会通过深入接触和观察患者又或者创作者本身就是患者,从而勾勒出他们作...
那么按照你的观点,用夸张的手法展现角色的劣性和缺点,是否等于是建立在虚假上的私货?
#15-5 - 2022-12-28 22:52
天天西蓝花
Aqua 说: 那么按照你的观点,用夸张的手法展现角色的劣性和缺点,是否等于是建立在虚假上的私货?
否,手法和虚实无关,《晚安布布》就是魔幻现实主义。
#15-6 - 2022-12-28 22:58
Aqua
天天西蓝花 说: 否,手法和虚实无关,《晚安布布》就是魔幻现实主义。
那我想确认一下,“怪异到不可思议”是指哪些场景?比如波奇喜欢钻纸箱子,现实中人们遇到难以面对的事也会说“恨不得地底找个缝钻下去”。只不过现实中的人只能想想,而动画中可以通过夸张化的演出表现出来。至于波奇天马行空的幻想,那也可以是真实的人有过的幻想。因此我不是很理解,为何这里的夸张会被认为是“虚假”?
#15-7 - 2022-12-28 23:25
天天西蓝花
Aqua 说: 那我想确认一下,“怪异到不可思议”是指哪些场景?比如波奇喜欢钻纸箱子,现实中人们遇到难以面对的事也会说“恨不得地底找个缝钻下去”。只不过现实中的人只能想想,而动画中可以通过夸张化的演出表现出来。至于波...
诚然有许多形式夸张的无厘头演出,但我觉得但凡稍微有严肃揣摩一下故事的都不会认为波奇这能被称之为孤独/社恐吧?波奇的遭遇撑死就是青少年们的形形色色的小烦恼。我印象最深也最讨厌的波奇两个动作一个是钻垃圾桶,一个是下跪磕头,我不知道让真正那些有过遭遇的孤独/社恐人来看是什么感受,至少我一个相对健全的人看着都很不舒服。
#15-8 - 2022-12-28 23:56
Aqua
天天西蓝花 说: 诚然有许多形式夸张的无厘头演出,但我觉得但凡稍微有严肃揣摩一下故事的都不会认为波奇这能被称之为孤独/社恐吧?波奇的遭遇撑死就是青少年们的形形色色的小烦恼。我印象最深也最讨厌的波奇两个动作一个是钻垃圾桶...
钻垃圾桶可以视为是逃避外界环境、寻求确定性边界的体现。动画中常见的NEET宅家也是类似的。
土下座更是经典文化,试图无条件求得原谅来逃避外界的压力。
平常人眼中的小烦恼在孤独/社恐眼中可以是大烦恼,为此完全可能出现一些超出常人的举动。当然正如我之前说的,动画中的夸张更多是现实中的那小部分人“想要去做的”而非“实际会做的”。
#15-9 - 2022-12-29 07:53
天天西蓝花
Aqua 说: 钻垃圾桶可以视为是逃避外界环境、寻求确定性边界的体现。动画中常见的NEET宅家也是类似的。
土下座更是经典文化,试图无条件求得原谅来逃避外界的压力。
平常人眼中的小烦恼在孤独/社恐眼中可以是大烦恼,为...
呵呵,既然这样那没啥好奉陪的了,真正的社恐人在社交过程中是会有强烈的不适感和恐惧感的,他们只会想尽办法逃避社交,根本不可能像波奇那样一边心里想着快找我来说话又一边痛苦地跑去钻垃圾桶和土下座,你解释得再漂亮那都始终是来自健全人视角的傲慢,人不要拿自认为幽默的想象力来当自己对某类群体刻板印象和无知的挡箭牌。
#15-10 - 2022-12-29 21:52
Aqua
天天西蓝花 说: 呵呵,既然这样那没啥好奉陪的了,真正的社恐人在社交过程中是会有强烈的不适感和恐惧感的,他们只会想尽办法逃避社交,根本不可能像波奇那样一边心里想着快找我来说话又一边痛苦地跑去钻垃圾桶和土下座,你解释得再...
剧中有提到,波奇酱是社恐带来的被动的孤独,与凉主动的爱好独处是不同的。在社交场合中出现恐惧和焦虑情绪,并不等于其从根本上不希望建立社交关系,其亦可能渴望有良好的交往状况。[1]
可以类比一下另一部番里的话:“交流障碍症指的是: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的症状,及有这种症状的人。需要留意的是:这种人群只是不擅长交流,不代表他们不想与人交流。”
在质疑他人的同时,不妨给出你所描述的“真正的社恐人”不是来自健全人视角、不是基于想象力的依据。
#15-11 - 2022-12-29 23:03
天天西蓝花
Aqua 说: 剧中有提到,波奇酱是社恐带来的被动的孤独,与凉主动的爱好独处是不同的。在社交场合中出现恐惧和焦虑情绪,并不等于其从根本上不希望建立社交关系,其亦可能渴望有良好的交往状况。
可以类比一下另一部番里的话:...
麻烦去搞搞清楚什么是交流障碍症什么是社交恐惧症再来玩你那套健全审美吧,百度都不会用了吗?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男女发病率几乎相同;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中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故回避社交,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社会隔离。常见的恐惧对象是异性、严厉的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母亲等,或是熟人。可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可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急等症状,症状可发展到惊恐发作的程度。临床表现可孤立限于如公共场合进食、公开讲话、或遇到异性,也可泛化到涉及家庭以外的几乎所有情景。部分患者常可能伴有突出的广场恐惧与抑郁障碍;一部分患者可能通过物质滥用来缓解焦虑而最终导致物质依赖,特别是酒依赖。
#15-12 - 2022-12-29 23:05
天天西蓝花
Aqua 说: 剧中有提到,波奇酱是社恐带来的被动的孤独,与凉主动的爱好独处是不同的。在社交场合中出现恐惧和焦虑情绪,并不等于其从根本上不希望建立社交关系,其亦可能渴望有良好的交往状况。
可以类比一下另一部番里的话:...
退一万步讲,波奇如果真的对社交的渴望要强过痛苦的话,这种呈现痛苦的想象力也麻烦收一收为妙
#15-13 - 2022-12-29 23:18
Aqua
天天西蓝花 说: 麻烦去搞搞清楚什么是交流障碍症什么是社交恐惧症再来玩你那套健全审美吧,百度都不会用了吗?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又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
你可能还是没有理解我的第一段,害怕做某事的情绪和想要做某事的愿望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可以了解一下趋避冲突,同时参考菲利普·津巴多的学生在《害羞与社交焦虑症》中的描述:
“他们既想和别人接触和交流,又担心别人会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

我并没有说渴望要强过痛苦,如果一方压倒性地强于另一方,可能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正是两者皆有,不断地变化,才会产生强烈的冲突。从剧中可以看出,社交焦虑者行为表现的两个极端,一是退缩或压抑,默不作声,待在角落(社恐),一是滔滔不绝、非常活跃,以此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焦虑,采取他人喜欢的方式来投其所好(社牛)[2],都有具体的体现。当然,无论是考虑现实世界还是作品主题,前者都自然会更多一些。
#15-14 - 2022-12-30 08:22
御坂君行
1.不想第七集最后那样的为了填充剧情而不断做关于波奇的笑话,你可以说不是。
2.不是,可以理解波奇现在的孤独就是并非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波奇现在已经脱离了学院,因此没有一个一定要做的成长的必要。
3.不是的,如上楼所说,和水平有关
#15-15 - 2022-12-30 10:35
天天西蓝花
Aqua 说: 你可能还是没有理解我的第一段,害怕做某事的情绪和想要做某事的愿望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可以了解一下趋避冲突,同时参考菲利普·津巴多的学生在《害羞与社交焦虑症》中的描述:
“他们既想和别人接触和交流,又担心...
好的你赢了,你很漂亮地证明了波奇社恐人设的可能性以及真实的存在,尽管从你说钻垃圾桶和下跪磕头也是合理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已经懒得搭理你了,不过想想那也只是我对动画想象力的偏见以及我把我所了解的社恐人拒绝社交的那种心理强加在波奇身上的傲慢行为罢了。我向充满想象力的动画制作组鞠一躬,我向孜孜不倦为波奇社恐症状正名的你鞠一躬,我向全世界的萌豚和萌豚动画再鞠一躬。
然后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业界更多充满想象力的《妥瑞摇滚》、《轮椅摇滚》、《抑郁摇滚》、《孤儿摇滚》、《聋哑摇滚》了。
#15-16 - 2022-12-30 13:33
Aqua
天天西蓝花 说: 好的你赢了,你很漂亮地证明了波奇社恐人设的可能性以及真实的存在,尽管从你说钻垃圾桶和下跪磕头也是合理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已经懒得搭理你了,不过想想那也只是我对动画想象力的偏见以及我把我所了解的社恐人拒绝社...
现实中在轮椅上可以摇滚[3],即使是聋哑人也能感受摇滚的魅力[4][5],至于抑郁那更是常见[6]。如果有作品愿意深入这些群体,进行大胆细致的刻画,消除常见的偏见,至少我是乐见的。
#15-17 - 2022-12-30 15:05
天天西蓝花
Aqua 说: 现实中在轮椅上可以摇滚[3],即使是聋哑人也能感受摇滚的魅力[4][5],至于抑郁那更是常见[6]。如果有作品愿意深入这些群体,进行大胆细致的刻画,消除常见的偏见,至少我是乐见的。
哈哈哈哈哈哈,你当然乐见了,毕竟钻垃圾桶可以视为是逃避外界环境、寻求确定性边界的体现。动画中常见的NEET宅家也是类似的。土下座更是经典文化,试图无条件求得原谅来逃避外界的压力。
#15-18 - 2022-12-30 15:16
Aqua
天天西蓝花 说: 哈哈哈哈哈哈,你当然乐见了,毕竟钻垃圾桶可以视为是逃避外界环境、寻求确定性边界的体现。动画中常见的NEET宅家也是类似的。土下座更是经典文化,试图无条件求得原谅来逃避外界的压力。
很高兴你能重复我的个人分析,不过我更想强调的其实是这句:

这种人群只是不擅长交流,不代表他们不想与人交流

社交恐惧也是类似,破除这个思维定势就行了。
#15-19 - 2022-12-30 15:28
天天西蓝花
Aqua 说: 很高兴你能重复我的个人分析,不过我更想强调的其实是这句:

这种人群只是不擅长交流,不代表他们不想与人交流

破除这个思维定势就行了。
我已经破除了啊,你看你认为有想象力的,我看我认为在认真讨论的
#15-20 - 2023-2-9 19:25
可了健
天天西蓝花 说: 仅个人观点
1、创作者需要尽量去严肃、理性、克制地讨论这些劣性和缺点,即使毫无不留地揭开其悲惨背后丑陋的一面也无妨,但不要以健全人的视角傲慢地对其模糊定义甚至在其身上施展私货
2、不是,价值观可以不积...
我个人挺赞同层主看法。有些东西是需要在严肃理性的场合下去讨论,而动画的载体(尤指商业动画)很难去做到这样(更不要说芳文轻百这种)。这也就导致我在对一些社恐演出桥段观感上有一种排斥的倾向。在一部基调轻松搞笑欢愉的美少女轻百片中,戏谑的演出中我想很难引起观众理性的判断与思考
#16 - 2022-12-25 02:33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17 - 2022-12-25 02:56
- 标题的孤独在日文中更多的表示女主的代称,也就是小波奇的摇滚,翻译成孤独有点欠妥......导致可能只有中文会在这方面产生疑虑。(bgm38)
- live部分的话,长谷川ep8的歌声应该挺浑挺有现场感了吧,应该调音都没调 (bgm38) 。音乐这方面的喜好还是因人而异,我个人很喜欢ep8和ep12的曲二,可以调大声音仔细听听他们的伴奏,我觉得很带感/有意思,并且有一点摇滚的感觉,要说硬核摇滚肯定还不够。

live方面拿ep8作例子吧。制作组非常用心地还原了一次很「烂」的live,一些细节欢迎看看我的日志,ep12吉他弦断了以后也能听出变化。能细致到这种程度我是第一次见。
「角色的声音的位置和乐器完全固定」
您再看看这一段的话其实可以注意到,可能是因为第一次上台的原因,喜多全身绷紧,全程都是站在原地弹唱的......这要是声音位置和乐器不固定,那不出意外的话喜多应该是身首异处了。 (bgm38)
戴上耳机感觉的话,无论是歌声、吉他、贝斯、drum set,他们的位置其实是和livehouse舞台上的排序完全一致。
与此同时,live中也尝试了多种机位和镜头,还采用了类似波奇第一人称的俯视琴颈的视角,既能如台下观众一样从外部观赏,也能仿佛以表演者(波奇)为主题感受演出,个人认为临场感很强。

我想强调的是,与花式演出的日常不同,这部番在乐队部分一直非常注重写实感。
结束乐队的不成熟,可以在多方面得到体现。比较明显的有ep5试音众人各演奏各的、完成后不齐整的道谢。演出时,无论是僵硬、完全没有配合的肢体动作和闪烁的眼神,无不透露着她们在为自己能否发挥出色紧张、在为观众是否能认可她们感到彷徨。(ep8第一首歌里面,演奏基本都全错开了 (bgm38)
所以说,您说的不协调感确实存在,而我认为这是有意为之的,且这正正是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


有点困,我也先溜了,剩下的部分明天再写,希望楼主能看一看。
还请保重身体,多休息,少熬夜啊。 (bgm38) (bgm38)
我也才刚刚好,这奥密克戎难受起来也受不了。
#18 - 2022-12-25 03:16
首先简单流程的线条是保证原画在录入软件给动画制作人员完美进行下一步骤操作的而不会出现差错的,同时这也是所有日本动画最常用的手段。在动画里关于人物的一切,无论是线条也好、明暗也好、固有色也好,都是按最简约流畅的来,最先保证的是让角色能在画面里能活灵活现的动起来,而不是像手游的立绘一样细节拉满。
我相信《孤独摇滚》在企划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动画的这种清新明快整体画风走向,至于楼主说的简陋无疑是看了动画在表现后藤一里劲烈的内心活动时所用的一些三次元画面或者是类似讲小品一样的桥段时人物直接变成方框边,这些都是五六头身比的日本动画常见的设计。本番的人物日常动作处理的特别细腻,原画与作监也算是可圈可点的。
最后最该批的应该是死板的3D运用才是,每场LIVE的人物都是和木头一样相同的节奏左右摇晃。我的评价是:不如原....
开玩笑,是本年度终极神番了。
#18-1 - 2022-12-30 08:17
御坂君行
我赞同过多依赖3d导致的镜头搭建感过强。
关于你说的线条问题我暂时理解为人设的简洁,确实简洁的人设比复杂的人设容易出好作画。比如灵能、这季度的diy,但第一点:不意味着复杂人设出不了作画,比如紫罗兰和这季度山的一些卡;第二点:不代表简单人设一定有好作画。我想批评是“原画人员和作监没有足够的实力的时候,如此简约的线条,就会造成画面的极度贫瘠以及不匀称”(可以对照diy的修正),其他诸如手腿一直是筷子形的,理解了可以说是创作者选择放弃这块的描绘,低情商说就是创作者画不好或者来不及画这些。
#19 - 2022-12-25 22:42
(misaka misaka)
谢大家对我视频文案的评价!
再次为如果本文导致各位不开心道歉。
呜呜我是一个底边poor up,这个文案做的视频到现在一天不到有了快8000的b站播放量,但我做的孤独摇滚作画mad只有400多的播放量,呜呜,哭死了
#20 - 2022-12-26 11:48
(美少女延拓了是什么)
嗯…我觉得4分可能还是有些夸张了,我看的时候也觉得它的bgm评分偏高。看你的评分分布来说,你平均分还挺高的,是喜欢打高分的人。我觉得孤独摇滚的问题是缺少一话足够顶级的live来适配它的评分,它的剧集水平比较平均,但缺少震撼。也许还没到原作顶级的地方吧……
#20-1 - 2022-12-30 08:12
御坂君行
如果最后一话live能达到凉宫的那场live的水准(毕竟技术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了嘛),我情感上能够直接给打9分可惜没有。这个结果就和一些番烂尾之后明明前面不错但总分低的原因。
#21 - 2024-2-25 01:08
我尊重一切深思熟虑后的结论,即便我打了9分你打了4分(。・ω・。)ノ♡
#21-1 - 2024-2-25 11:01
御坂君行
唉一年前的整活而已啦
一切根源可能就是单纯觉得live做的不好看……
然后先射箭后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