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家国教骑士团 HELLSING

    13话 / 2001年10月18日 / 浦田保則 / 平野耕太(少年画報社刊「月刊YOUNG KING OURs」連載) / 村田俊治

    2022-10-24 / 标签: HELLSING 暴力美學

    【C-】看完脑子只有这句话,“荒谬的喜剧…”
  • 少女革命 少女革命ウテナ

    39话 / 1997年4月2日 / 幾原邦彦 / ビーパパス / 長谷川眞也

    2024-1-2 / 标签: 幾原邦彥 J.C.STAFF 几原邦彦 1997 TV

    【A+】从一个少女追寻王子的旅途开始(“作/成为王子”的核心动力),到真正寻得心中所属最后还是输给了根深蒂固的囚笼(封 建思想与现实的无情压迫)。是啊,每个身处着符号化、刻板化形象的角色一开始总会令我隔阂。但他/她们从不遮掩,从未轻浮,于是在重演与变奏的回响中磨砺出自我的本真。有源与无源的叙事让神秘而嚣张的伏笔不再迷糊,因而塑形了[个人觉醒]与[是天选,也是诅咒]的命运联结。心绪也在注视着它们的撕扯与停歇中颤动,直至最后的革命,希望与绝望的奏鸣曲终于将我击溃。但那些追逐着执念与崇高的人们啊,他/她们依然存在着、真挚着,迈开步伐去追寻真正的自己。于是世界在这一刻终于改变,已无需多言。
  • 龙猫 となりのトトロ

    1话 / 1988年4月16日 / 宮崎駿 / 宮崎駿

    2024-2-6 / 标签: 宫崎骏 奇幻 温馨 1988

    好看归好看,但不是很有力量。或许从画面和基调上是宫崎骏最亲近[自然]和[纯粹]的一次,但还是欠缺真正张弛有力的影像魔力(依然怀念《天空之城》的翱翔场面,情绪与画面所带来的震撼感是如此丰富)。于我而言全片最可贵的还是龙猫在场的桥段,无论是第一次见面、雨中的馈赠、还是最后两人拥抱想象与魔法的自然之力(情绪波动上最接近《天空之城》的一次),让我真正得以感叹自然的力量。但角色依然是整部电影里最无力的一方,尽管可以用童真和纯粹来解释,但对于角色的本真描绘和情感肌理还是过于简单短暂(傲娇的小男孩和由母亲引导的煽情升华便是例子),而情感的延伸可能又止步于字幕演出的定格时刻,于是又欠缺了动人心弦的力量(于我而言),实在遗憾。
  • 天空之城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1话 / 1986年8月2日 / 宮崎駿 / 宮崎駿(徳間書店月刊「アニメージュ」連載)

    2024-2-6 / 标签: 宫崎骏 1986

    + 噢~多么美丽的电影啊~不过最先吸引我的反而不是故事,而是视觉效果/动画的表现力:深蓝天空,景别、动势所丰富的空间感令我无比震颤,几场飞翔戏、追逐戏同样如此,仿佛身在其中,紧迫危机和感官共振也自然成立。这样的观看角度和感受下让我更容易被故事吸引,简单纯洁、纯真善良、极简的二元对抗下隐喻和表达无比清澈(对贪婪的讽刺、对善良的包容、对童真的信任)。最后关于人与自然的影像表达也非常精妙,机器与建筑逐渐崩塌,拉普达终于拥抱广阔自由的天空/回归自然。而主角们也在翱翔中留下美丽的痕迹,顷刻间我才终于明白,这是一部儿童电影,也是于当下意义重大的,赠予/呼唤爱的电影情书。
  • 风之谷 風の谷のナウシカ

    1话 / 1984年3月11日 / 宮崎駿 / 宮崎駿(徳間書店「月刊アニメージュ」連載「風の谷のナウシカ」より)

    2024-2-6 / 标签: 宫崎骏 风之谷 1984

    六年后重看,跟之前的体验与感悟天差地别。失望是肯定的,最大的不满还是彼时宫崎骏对[角色]的理解:刻板地塑造单向的,或衬托核心角色弧光的配角。在反派一方尤为明显,工具得没一点自主性,而落实到实际行动和表现又因为视点涣散而感到干巴,没有紧张感和压迫感。那回到女主一方,善良、勇气、清醒,极其清晰的特征呈现,但无论动机和行进基本单向得跟[为了升华主题立意而存在]毫无差别,也并没有让我真正沉入角色本身。于是在最后属于[煽情]和[美好]的Good ending下,这个世界究竟又留下多少空间与力量去让我留恋呢,也就只剩反 战与保护环境的表达了吧(至少在我看来本作远未达到像《天空之城》那样把物质、角色和内核三方做到自洽而鲜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