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

目录的主要资料来源是Anitama的专题文章系列《对20世纪日本电视动画史的回顾与拾遗》,我收集资料到此处方便自己以后查找

bangumi没有的条目:
1967年4月5日在NET同时段开播了两部东映制作的日美合作动画,《001/7親指トム》,英文名为《TOM of T.H.U.M.B.》,笔者译为《拇指汤姆》,以及《キングコング(金刚)》,分别来自于对老美大热系列“007”和“金刚”的改编,在日美两国都有播出。

石森章太郎在1967年开始连载后即在当年动画化的一部作品《ドンキッコ》(《笨驴小子》),此作动画版由制作了《零战隼人》和《哈里斯的旋风》的P Production推出,作为接档《哈里斯的旋风》的后番组,在其最终话还有两人的交接场面。石森章太郎的漫改动画也未必能大热,本作就是例子

观测者 创建于 2023-11-24 21:48
  • リボンの騎士

    1967年4月2日

    《骑士公主》(内地辽艺版译名)/《蓝宝石王子》(台版译名),直译为《缎带骑士》,作为手塚治虫早年的重要代表作,也被认为是少女漫画的先驱和鼻祖。在鼻祖的问题上,此漫画早在1953年开始连载,而《魔法使莎莉》的漫画和动画皆是在1966年开始的,所以少女漫画之名归属于《缎带骑士》,最早的少女向动画则是《魔法使莎莉》。早在30年代就已有一些以传统四格形式的少女向漫画的杂志连载,而《缎带骑士》则是属于手塚治虫所倡导出来的相对于四格、搞笑漫画而言更具有叙事性、分镜感、长篇化的新式漫画,即“ストーリー漫画(Story漫画)”中最初的少女向漫画。到了50至60年代,受此作和宝塚的影响,以及高橋真琴的少女画的画风影响,少女漫画开始逐渐壮大起来,并形成了以具有闪闪星光甚至是宇宙空间般的大眼睛、人物背景使用繁复的花朵、注重心灵和感情描写等特征为代表的少女漫画范式。可以这么说,少女漫画的起源点之一便是女性对男装娘的审美。年幼的手塚治虫热衷于观看宝塚歌剧团的演出,他所喜爱的剧团娘役演员淡島千景有一次偶然出演了男役,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性格的美少女这样新鲜的设定让手塚大受震撼。而担任萨菲亚声优的太田淑子也同样是宝塚出身。宝塚歌剧团从1914年开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日本有着广泛的受众群,其特色就是全剧团由未婚女性构成,无论男女角色都由女性出演,追求男装娘的审美情趣。
  • 冒険ガボテン島

    1967年4月4日

    原创,故事灵感基于法国小说家朱尔·凡尔纳的作品《十五少年漂流记》。同名漫画于1967年连载。彩色动画此时还并没有全面普及,本作仍然是黑白动画。由于较为迎合当时儿童对野外冒险和秘密基地之类题材的欲求,当时的收视率曾达到过27.1%,但在67年电视动画产量逐渐增加的大潮中没能被后世牢记
  • 悟空の大冒険

    1967年1月7日

    漫画连载时间:1952年-1959年。虫Production推出了基于手塚治虫的漫画《ぼくのそんごくう(我的孙悟空)》改编的彩色动画《悟空の大冒険(悟空的大冒险)》。东映动画继1958年推出日本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白蛇伝》以及1959年的《少年猿飛佐助》后,在1960年时已经出过一部名为《西遊記》且有手塚治虫参与的动画电影了。和画风颇显古韵且略有模仿1941年中国的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铁扇公主》的东映电影版相比,《悟空的大冒险》的Q版人物造型明显新潮许多,且较之同期的电视动画来说也颇为超前。本作擅自增加了在悟空身边的梳着包子头、全身粉色的小龙女角色,可见日本人对中国妹子等于包子头的根深蒂固的认知从那时起就开始了。
  • パーマン

    1967年4月2日

    漫画连载时间:旧作1966年12月号 - 1968年
  • ピュンピュン丸

    1967年7月3日

    改编自漫画《忍者あわて丸》(1965年 - 1968年),此动画在首播时期收视率惨烈,原定的26话只播出了12话就停止直到1969年再播放才把剩下的集数播完。
  • マッハGoGoGo

    1967年4月2日

    改编自漫画「パイロットA」作画:吉田竜夫 原作・丸山健二,1964年2月在《少年画報》连载中。继《宇宙王牌》后,沉寂了很久的龙之子推出了他们的第二部作品,这也是日本电视动画中最早的赛车题材。《马赫5号》OP最后的手绘强行3D的旋转镜头当时堪称一绝
  • サイボーグ009 怪獣戦争

    1967年3月19日

    连载动画播出前第二部剧场版
  • 黄金バット

    1967年4月1日

    角色和故事来自于纸芝居,算半个改编作。1966年东映制作了一部无副标题的《黄金骷髅侠》电影,主演是后来出演了雄霸的千叶真一,此作的全身金色、高领和披风一体、无帽子的皮套造型和次年的动画版基本一致。 所谓的纸芝居,就是日本的拉洋片。中国民间的拉洋片一般是在木箱上钻一些小洞,洞上装凸镜,人脸贴着小洞看里面的洋片。而日本的纸芝居通常是把木箱装在自行车后座,里面插的图片一般比A4纸大一点,不需要钻洞只要围坐在一旁就能看,街头艺人绘声绘色地讲述画上的情节,讲完一张换一张,这种形式作为电影稀少年代的一种替代品。除了平面绘画的方式以外,还存在人形芝居,小型一点的是套在手上的人偶,再大点可以用线提或用杆子撑,接近等身了就要用到“黑子”了(就是人全身套着黑衣作为融入黑背景,看过《超级变变变》么?)。除了当时最有名的黄金骷髅侠,纸芝居的代表角色还有黑骷髅侠(作为反派的怪盗,是黄金骷髅侠的对手,造型就是去色版)、魔法的御殿、少年老虎、墓场奇太郎等。《墓场奇太郎》后来由相关的纸芝居剧社和原作者授权给了水木茂,成为了《鬼太郎》系列的起源。
  • かみなり坊やピッカリ・ビー

    1967年4月1日

    漫画连载时间:周刊少年sunday的1966年29号~34号。可翻译为《雷电之子・皮卡利B》。由于对人间界的好奇心驱使,而从天上降至地面的雷电的孩子,名为皮卡利B,他头戴魔术师般的帽子,小身躯经常藏在写有“B”字的云朵中,他可以让云降下暴雨,还会恶作剧地使用皮卡利光线使对方的肚脐上长出花朵,一旦他的帽子被拿走就使不出法力,以及在没有水和云的地方也会无能为力。皮卡利B偶遇并寄住在了云井Pon太郎的家中。
  • おらぁグズラだど

    1967年10月7日 / 笹川ひろし

    因为怪兽潮的关系,龙之子也坐不住了,和《小个子怪兽丫达蒙》同在10月份开播了一部名为《おらぁグズラだど(百宝乌龙仔/万能怪兽)》的可爱小怪兽题材的动画,作为继《宇宙王牌》和《马赫5号》后的第三部作品。作为龙之子初次尝试的搞笑动画题材,在内容和设定上,似乎和《小个子怪兽丫达蒙》没啥太大的差异性。本作基于笹川浩在1966年发表的漫画《オンボロ怪獣クズラ》(“オンボロ”意为破旧不堪,就跟菠萝菠萝哒差不多)改编而成。
  • スカイヤーズ5

    1967年10月4日

    漫画连载时间1966年 - 1968年,本作品依然走着TCJ自《8号超人》以来的硬派刑事英雄风格,也有些许模仿007系列的痕迹存在。该作品中有高矮胖瘦各不同的五队员类型的战队,以及扑克牌花色的对应,这种现在看起来特摄类既视感超强的设定在当时的确是走在前沿的,类似的设定在70年代大量用于那些合体超级机器人动画中,以及诸如《JAKQ电击队》这样的超级战队特摄片中。
  • 冒険少年シャダー

    1967年9月18日

    原创,漫画同期连载。由《战斗吧!奥斯帕》一作出道的日本放送映画制作了《飞翔吧!巴奇利》的接档番组,即本作,同样为岡本光輝原作的《冒険少年シャダー(无敌神童/冒险少年夏达)》,相较于搞笑风的《飞翔吧!巴奇利》来说又再次回归到最初的严肃而正统的少年英雄题材。此片冷到只有各种来自西方国家名为《Shadow Boy》的引进版的影像资料,日本在1967年播出后就再也没有重播过
  • ちびっこ怪獣ヤダモン

    1967年10月2日

    《小个子怪兽丫达蒙》,原创,漫画同期连载,永井豪第一次负责作画的漫画。丫达蒙的技能是喷火,可以从肚子上的口袋里取出直升机螺旋桨一样的东西装在头上的角上来飞行…所以,加上之前的《ロボタン》(robot button,海外版官名ROBOTAN),已经有两位前辈早于哆啦A梦用竹蜻蜓飞行了,而且这次还是从口袋里取物。1967年正是因奥特曼系列引起的“怪兽BOOM”全盛期,所以在《小个子怪兽丫达蒙》中的个别话数里也采用了真人与动画合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