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20 17:48 /
在谈新旧媒介的改变与影响之前,首先要点出媒介是如何规范公众话语的方式乃至决定话语内容的。只有充分了解媒介对人类文化的重要作用,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即使是媒介之间细微的差别也会导致一个文明的文化的巨大改变。

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Innis)曾强调过,媒介的变化无一例外地产生了三种结果:它们改变了符号的类型(人用以思维的工具)、人的兴趣结构(人们所考虑的事情),以及社区的本质(思想起源的地方)。

媒介改变了符号的类型,举例而言,原始的烟雾信号。就像印第安人的阵阵烟雾还不能复杂到可以表达人们对于生存意义的看法一样(人用以思维的工具),话语的方式规范了并乃至决定了话语内容,即使可以,他们中哲学家可能没有等到形成任何新的理论就已经用尽了木头和毡子,所以用烟雾来表达哲学成功的概率是极小并且成本极大的。这充分说明了,烟雾作为印第安人的一种信息媒介,相比文字其所给予的符号类型是不稳定且模糊不清的。

媒介也改变了人的兴趣结构,其中一个最直观以及影响最深远的例子则是电报的发明,电报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全国性乃至全世界性的“今日新闻”的出现。在美国未发明电报之前,信息的传播还是无法超过信息传播者行进的速度,准确的说,无法超过火车的速度,更准确一点儿说,只能达到每小时35英里的速度。电报的出现使得了解来自世界各地对于各种事件的片断报道成为了可能,这是因为拥有了适用于报道这些片断的多种媒体。如果某种文化中没有具有闪电般速度的传媒工具,如果烟雾信号仍是最有效的传播途径,那么这种文化就不会拥有“今日新闻”。但并不是说。火灾、战争、谋杀和恋情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发生过。 可是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把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人们所考虑的事情)。简而言之,这些信息就不能作为文化的内容而存在。

媒介还改变了社区的本质,在公元前 5 世纪,那时雅典人经历了从口头文化到字母书写文化的变更,但它隔壁的斯巴达却没有将其认真对待,其重武轻文的态度使得它还处于一个口语文化当中,而其后世故事的传颂也都是由其他城邦所记述流传的。所以也就更不用说出现什么思想家、哲学家了。同样的例子还有被印刷术所区分的儿童与成人,人们很难听说过有哪个7岁之前儿童提出过什么耳目一新的理论或看法,其原因正是7岁之前人类的读写能力还未完全成熟,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两个人群之间架构起了知识间隔(思想起源的地方)。


在了解媒介对人类文化的重要作用之后,我们便可以对文章的主题做出评述并且对未来的展望展开讨论。

根据波兹曼的说法,至今为止世界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三次媒介革命。

在西方,第一次革命出现在公元前 5 世纪,那时雅典人经历了从口头文化到字母书写文化的变更,如果要了解其中的意义,我们应该读一读柏拉图。

第二次革命出现在 16 世纪,印刷机的出现使欧洲发生了巨变,要了解这个阶段,我们应该读一读约翰·洛克。

第三个革命阶段首先出现在美国和英国,也就指的是电子革命,包括电报、电视以及电脑在内等发明,特别是电视机发明后产生的后果,要想了解其中的奥妙,我们应该读一读马歇尔·麦克卢汉。

而这三次媒介革命也正是口语文化转向识字文化,再由识字文化转向图像文化的缩影。

先说第一次革命,文字的出现代表了语言也就是口语落实到纸上成为实体的过程。要想理解这一转变的重大意义,我们先要从口语文化说起。正如沃尔特·翁格所指出的,在口口相传的文化中,谚语和俗语不是什么偶一为之的手法。“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绵延不断,它们构成思想自身的内容。没有它们,任何引申的思想都不可能存在,因为思想就存在于这些表达方式之中。”在中国,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事不过三”,这句话虽然在现代只是作为谚语而存在,但在古代却是作为家规、地方法甚至是刑法的存在。

同样例子在西方还有,修辞不仅仅是雅典教育中的关键部分(远比哲学重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方式。对于希腊人来说,修辞是口头写作的一种形式,虽然它往往有口头表演的性质,它揭示真理的力量最终存在于书面文字有序展开论点的力量之中。尽管苏格拉底本人驳斥这种观点(我们可以从他的请求中猜测出来),但他的同时代人相信,修辞是“正确的观点”得以被发现和阐明的正确途径。忽视修辞原则,杂乱无章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缺乏正确的重点或得体的激情,都会被认为是有辱听众智力或者暗示说话人自己的错误。这在现代是很理解的,一个人在法庭上陈述时讲究押韵、双关甚至是编诗都是不可理喻的,但这正是口语文化下人们对真理的理解与定义。

但要知道书面文字可以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却是即刻消失的,文字的出现实现了语言落实到纸上成为实体的过程,于是思想延续的可能性得到了极大提升,更重要的是人类有了一个打破生理记忆限制的可能,就现在一个人而言,在有文字的条件下完全记清整本书的内容也是几位困难的,所以在古代没有文字的时候就更不用说出现一整套完整的思维体系了。

而之所以说文字的出现只是给予人类有了一个打破生理记忆限制的可能而已的原因是,文字必须附着在实体上,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有用竹简记录的表现而西方这则具体表现为羊皮纸的使用,但无论如何这些载体都无法大规模生产,于是懂得阅读的人在西方成为了一个特权阶级,这也是为什么中世纪宗教权利高于一切的原因,因为拥有阅读这独特技能的结果,使他们能够拥有一般大众所不能获得的秘密,《圣经》的解释权始终在宗教手中,如此一来他们便获得了积累巨大的政治和宗教的权力。

但这种情况直到第二次革命却被打破了,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每个人都拥有了超越习俗和原有的记忆,去探索过去不知道也不曾考虑过的世界的机会,从生物学意义上说,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每个人都拥有了一个打破生理记忆限制的可能。

印刷术树立了个体的现代意识,毁灭了中世纪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印刷术创造了散文,把诗歌变成了一种奇异的表达形式;印刷术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把宗教变成了迷信;印刷术帮助了国家民族的成长,把爱国主义变成了一种近乎致命的狭隘情感。

其中有关印刷术改变人类文化最关键的一点正是个体意识的觉醒,伊丽莎白·爱森斯坦指出:“抄写文化的状态一一压制了人的自恋情结。”而印刷却使它获得解放。在印刷激发起作家日益强烈且无须掩饰的自我意识的同时,它也在读者中创造出类似的态度,因为在印刷术发明之前, 一切人际交流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甚至连阅读所采用的也是口语模式,一个读者大声朗读,其他人随后跟上。但自从有了印刷的书籍之后,另一种传统便开始了:孤立的读者和他自己的眼睛。口腔无须再发声音,读者及其反应跟社会环境脱离开来,读者退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如此一来印刷术便创造出一种心理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个性的要求变得不可抗拒。这倒不是说印刷术创造了个人主义,而是个人主义成为一种正常的、可以接受的心理条件。

以上一点从生物决定论的角度来说,逻辑如下:在生理上,客观的刺激了记忆并与我们的行为产生了关联,但影响我们行为的却是我们对那些刺激的解读,于是这些解读变成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但要注意的是,记忆是文化的前提,在文字创造之前,人类无法发展出高度发展的虚构概念,所有的文化都紧密的与自然关联,生殖崇拜、自然神崇拜、动物图腾都是此观点的具体例证。然而在文字发明后,印刷术其奇特的属性——也就是打破生理记忆限制的可能,带给了每个个体,如此一来个体记忆限制的突破使得他们能够摆脱自然概念的限制在各自不同的虚构概念的大洋中畅游,如此一来每个人懂得阅读的人在思想上都开始与其他人变得不同,正是如此个体意识便觉醒了。

但这还只是印刷术改变人类文化的影响的一部分而已,更重要是它带来了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这既是它对人类个体的改变,也是对整体社会的改造。关于这个观点需要结合下次革命一起比较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慢慢地时间到达了第三次革命,其中导致文化发生重大变化的媒介改变既是电视的发明,电视的发明代表了以图像为中心的新的认知论,可以说此次媒介变换也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过程其实是识字文化与图像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也是这篇文章想说明的关键一点:识字文化与图像文化之间的本质差异正是造成21世纪以后的文化变化的真正原因。

在说明两者之间的区别之前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视觉信息对人类文化塑造的关键性。

人类的五觉决定了信息输入的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共同造就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但很难说明那一方对其做出的贡献最大,就现在而言,在世界上普遍且主要的交流方式加上排除法的推断,可以认为视觉做出的贡献比其余四者加起来的总量还要多。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推理是除去其余四觉后,剩余下来的视觉用来维持个体生存并保障自身发展的成功概率是最大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实现人类意义上的信息交流的可能性是最高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视觉是决定我们对世界认知的关键因素,我们的认知论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视觉的贡献。

而且文字正是一种符号化的图像。

在说明与评判识字文化与图像文化之前,我们需要立下几个评判标准:
1.        文字与图像对信息留存以及表达的完整性强弱。
2.        文字与图像在人类自身的生理结构与人类全体经验习惯上的差异。

评判标准确立了,接下来就是阐述部分:

在摄影中,构成图像的语言是具体的。与字词和句子不同的是,摄影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摄影本身无法再现无形的、遥远的、内在的和抽象的一切。在照片的词典里也无法找到可以表现“真理”、“荣誉”、“爱情”、“谬误”这些抽象概念的词汇。“表现”和“谈论”是两个非常不同的过程。加弗里尔·萨洛蒙曾经说过:“看照片只需要能辨认,看文字却需要能理解。”所以这段话的真正意义在于区别了图像与文字的本质,有人可能认为图像不是无法表现抽象概念,而是很难而已,但这种观念是有误的,一张吃东西的照片之所以被认为图像里的人是在“吃”,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已经对其进行了“解读”,当你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吃”字时,你就对这张照片进行了赋义,并且是通过文字语言的形式。他这样说的意思是,照片把世界表现为一个物体,而语言则把世界表现为一个概念。

即使最简单的命名,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把一样东西和其他东西进行比较,选择共同的某些特征,忽略不同之处,然后进行归类。在大自然里没有“人”或“树”这样的东西,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如此简单的分类,有的只是变化多端和形形色色。照片记录的是这些形形色色中的特例,而语言的作用则是使它们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具体而言,就像之前提到的文字的本质还是人类对其进行赋义,同理如果要让一张图片有意义,它也要进行赋义过程。我们把“吃”这个赋义为吃东西的动作过程,但“吃”这个字的形状本身没有意义。正如字的形状本身没有意义,照片(图像)所构成的 点线面 也没有意义。照片(图像)所拥有的意义也需要进行赋义。但此时问题就出现了,同样是赋义过程,为什么图像对世事的定义功能明显要比文字的更准确,但仍然现代社会会认为文字的逻辑效力要比图像的大?

这又得提到记忆空间与思维空间的关系。

如果现在提到“吃”这个动作,你脑海里会开始出现“吃”的概念,然后浮现的是“字”还是“图像”这因人而异,但不可避免地的是;如果你浮现的是图像,那么继续想象下去,你脑海里会有无数张吃的动作的图像,大口吃、细嚼慢咽、狼吐虎咽等,因为一张吃的图片的构成可以由无数种元素组合,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神态、不同的人物等,而且更麻烦的是,如果一张吃的图片里还有其他显眼的元素,你还得去区分它们,比如一个人一边翘着腿一边拿着报纸吃早餐,没有其他帮助信息的提示下,哪个是主体元素你是很难说清楚的;但如果浮现的是文字,那么只可能有数个结果,“吃”、“嚼”、“咽”、“吞”等,这些字都有吃的含义,但字是可以穷尽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明显并且结论也很简单,因为人类的记忆有限,记清几个字倒是没问题,但要是就一个概念而记下数不清的图像是不可能的。因此,就“脑内概念”对其它载体赋义这一问题上,人类只能选择“文字”,或者说“文字”这一形式。因此实际上,认为文字比图像更准确这一概念其实是错的,这种观念形成的背后,是人类本身记忆能力的限制加上千百年来地使用习惯以及现在虽然还能对两者进行“概念赋义”,但图像更多地是被文字描述出来的现状,图像本身已没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

所以综上所述:
1.文字(书写)对信息表达的完整性是人类现有已知媒介中最强的、最普及的(书写)。
2.图像,如果单独而言,它对信息表达的完整性是不及文字的,大多数时候,它对信息表达完整性的较强强度还得由文字是进行说明,它顶多起到的是补充作用。
3.两者对信息的留存作用强弱在书中有做过讨论,请记得翻阅比较。
4.人类的生理结构决定了[记忆空间与思维空间]很难完全一致,因此生理结构也决定了   对文字信息与图像信息不同的吸收程度。
5.纵观人类的历史,一种以谈话为主、通过歌唱来强化的方式,那正是人类交流、办事和创造文化的“自然"方式。诚如哈夫洛克所指出的,从生物学上看,我们毕竟都是口语动物,我们的基因是为口语而设定的。另一方面,读写能力是文化熏陶的产物。同理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可以自然接受图像文化,而排斥识字文化,因为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人们是看电视,人们不阅读电视,也不大会去听电视。重要的是看。这对成人和儿童、知识分子和劳动者、傻子和智者都没什么两样。他们看的是动态的、时常变换的图像,每小时多达1200幅的图像。用眼睛看东西是本能的,是不需要像识字一样经过训练的。

于是乎电视与电脑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以及娱乐至死的美丽新世界。


尾言(非客观)

接下来对电脑和电脑的评价始终要围绕这两队属性展开,【记忆空间与思考空间】和【文字与图像】。

波兹曼始终是抱着思考至上以及反对破碎化信息所导致的娱乐至上主义,于是在写《娱乐至死》(1985)前的《童年的消逝》(1982)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对电脑肩负起挽救印刷术所带来的思考至上主义还有抱有一丝希望的,在书的最后一章《六个问题》中,波兹曼自问:“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他自答:“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为了设计电脑编程,人们基本上必须学习一种语言,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掌握复杂的分析技能,类似于一个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备的技能。”但事实上,波兹曼低估了电脑技术的发展,低估了电视作为新媒介对其他媒介所带来的影响。波兹曼那样回答,是因为当时仅有“Xerox Star”这样一个还不成熟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问世,而苹果的 Lisa Office System 1还要等一年,微软的windows 1.0还要等三年才面世。如今图形界面发达到苹果的单键鼠标也能操控自如,电脑编程也仅仅成为一种特殊的高科技技术工种。

所以在电脑上直观的编程语言被图像界面代替了,于是发生在电视与书本的图像文字之争又发生在了电脑身上,电脑身上同时具有了印刷术与摄影术的两种属性,但问题在于这两种属性面对的人群被分割成为了大众与程序员,所以印刷术的在新世代的价值再一次被摄影术甩到身后。当然,对电脑充满希望的同时,波兹曼也预见到了如今的可怕情形:“让大部分半文盲的百姓用电脑上的视觉游戏来自娱自乐,让百姓使用电脑并被电脑利用,却无需理解其中的所以然……”,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如今的网络游戏,Web2.0中的社交游戏,twitter这种以暴露隐私为乐的微博客…… 都是IT精英为了赚取点击率,采取的比电视更新奇,更美妙的“利用观众”的方法。

至于新闻理想可能生存的各种门户网站,根本也是一个消磨时间的玩意,新闻早在这里变幻了制作的方法——要制造而不是等待发生。点击率至上的原则指导下,真实不重要,标题最重要;新鲜不重要,炒作最重要。网络只剩下一个逻辑:耸人听闻。并且,为了让人们停留在网页的时间久一些,网站将数量庞大而毫无联系的社会、娱乐、政治、体育新闻仿佛天女散花的碎片铺在一个页面上。我们所有的精力全部消耗在点击、阅读、再点击上面,至于读了些什么,随网页的关闭全部消失。新闻理想着所希望带给读者的“思考”与“穷尽真理”,越发像个优质喜剧——好的喜剧都是悲从中来的。

也许正如《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写新闻》所说的一样:“那时,我们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不需要真相的,美丽新世界。”

那么,最后的问题是比电脑还要新的新时代媒介会是什么?它的传播学属性是什么?图像属性与文字属性的比重在新媒介会如何改变?

VR、AR技术是两个新生的媒介,但谁又知道它们之间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共处?独活?新旧继承?但不管怎么样,现在只能看到的是图像属性的比重远超于文字属性。

也有另一种可能是未来的人类引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符号,这种符号不同于文字也不同于图像,却同时兼有这两种旧符号的属性;再或者人们都脑后插管,心意相连之后就再也不需要文字符号或图像符号了...
Tags: 三次元
#1 - 2018-4-20 17:51
(Inconsistency is intoxicating)
@Rくん 咕咕咕,嗝...
没怎么仔细改过就这样扔上来了,有什么问题的话再问吧,溜了b38
#1-1 - 2018-4-20 18:42
Rくん
我感觉你说得挺清楚的了。随便说一点吧
然而即使我稍微修整一下文字,还是发现我说的全都是cliche(bgm38)
#2 - 2018-4-20 18:32
(意识形态的水很深 你把握不住)
看完了,我感觉你说得挺清楚的了。随便说一点吧(bgm38)
#2-1 - 2018-4-20 18:34
Rくん
波兹曼认为中世纪不需要成人和儿童之别是这个意思啊,他是从信息获取的角度讲的。在印刷术和识字没有普及的时候,信息的获取其实是很困难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广度、深度、时效性等)也就被口口相传卡死了。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神秘”才能够大行其道。

我想象力有限,觉得不对人类的生理机制进行根本性的改变的话,语言会始终是人类思维的核心。语言体现的是人所仰仗的逻辑,是人避不开的生存基础。

图像携带的信息量确实大,但对人类来说意义有限。就像你说的,人的记忆/存储能力和思维能力是两件事情。因为存储能力上的优势,计算机能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是远超过文字的。但反过来,对人来说图像从眼前飘过并没有什么用,最终被记住的是那个概念、那个感觉,这些抽象之后的东西才是思维的对象,从这方面来说,人类的获取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背后的概念。(康德说外界的对象作为“自在之物”本身它是没有被人类认知的,人类认知的是与之接近的投射。我也没明白为什么有人觉得康德这个说法有问题...)
联系现在的信息获取模式,就很有问题了。信息变得愈来愈廉价,而珍贵的的只有那些“有用”的信息。
一个方面是影像信息的增加对语言本身的威胁。如果一个人沉迷于影像信息中,而不能将这些东西清楚地转化成语言和逻辑,那就被坑惨了,成了信息的受害者——这么多信息没有让他的思维更加敏锐,反而让他更加糊涂了,明明看到了东西,感受到了东西,却说不明白那是什么,似懂非懂。
另一方面你也提到了信息的碎片化。无意义的,甚至是充满恶意的信息到处都是,以至于《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成了基本功。中世纪的时候,掌握了信息的人把控没有信息的大众的命脉;现在天外高人站在高处俯视在信息垃圾堆里游泳的我。(bgm38)

总之…做人不懂语言可能是不行的。(bgm38)
#2-2 - 2018-4-20 18:41
Rくん
关于“电视”跑个题。
富野说过,影视作品最大的局限是要把观众局限在这几十分钟之内,让他们在这几十分钟内去理解你的作品。他这是作为演出家来说这话的,那作为观众可能就要换个说法——你在几十分钟之内究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bgm38)
我脑子又没有超线程功能,泡在影响里的时候也来不及细想。如果一个人成天看片却不想,怕不是要变成只会说“康康”的复读机了。(bgm38)
#2-3 - 2018-4-20 19:07
渺子
Rくん 说: 波兹曼认为中世纪不需要成人和儿童之别是这个意思啊,他是从信息获取的角度讲的。在印刷术和识字没有普及的时候,信息的获取其实是很困难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广度、深度、时效性等)也就被...
“语言会始终是人类思维的核心。语言体现的是人所仰仗的逻辑,是人避不开的生存基础。”其实说到底语言的本质是声波,所以如果像我最后提的那句一样,直接脑后插管说不定又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了,毕竟那个时候就都心理感应了b38

趣闻:
有关中世纪波兹曼提到 “在儿童面前,成人百无禁忌:粗俗的语言,淫秽的行为和场面;儿童无所不听,无所不见。"确实,中世纪的成人可以随意玩弄儿童的性器官,这是很常见的。在中世纪人的心目中,这种做法只是粗俗的玩乐而已。阿里耶斯评论道:“玩弄儿童的生殖器是一种广泛传播的传统。“但是在今天,这传统可以让你坐30年的牢。以现在某些人的眼光来看,中世纪也不错嘛(bgm38)
#2-4 - 2018-4-20 19:14
渺子
Rくん 说: 关于“电视”跑个题。
富野说过,影视作品最大的局限是要把观众局限在这几十分钟之内,让他们在这几十分钟内去理解你的作品。他这是作为演出家来说这话的,那作为观众可能就要换个说法——你在几十分钟之内究竟能理...
关于电视的问题,其实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花了挺多笔墨来批判它,不过当时我没意识到波兹曼理论的关键在哪,所以觉得不太靠谱...

不过从经验上说,的确有的时候看番时,我连字幕都没看清就突然切到下一个镜头了,挺烦的。而且从波兹曼的理论来讲,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深度的番容易被人称之为念书番,因为概念的说明的确需要大量字句的支持。
#2-5 - 2018-4-20 19:18
Rくん
muon 说: “语言会始终是人类思维的核心。语言体现的是人所仰仗的逻辑,是人避不开的生存基础。”其实说到底语言的本质是声波,所以如果像我最后提的那句一样,直接脑后插管说不定又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了,毕竟那个时候就都心...
所以我不说了嘛,如果生理机制不发生根本变化的话...现在对脑信号的识别很粗糙的,只能进行很模糊的区分。连记忆是怎么形成的都没找出实锤呢更别说心灵感应了又不是NewType(bgm38)


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不当他是人啊(bgm38)
#2-6 - 2018-4-20 19:33
渺子
Rくん 说: 所以我不说了嘛,如果生理机制不发生根本变化的话...现在对脑信号的识别很粗糙的,只能进行很模糊的区分。连记忆是怎么形成的都没找出实锤呢更别说心灵感应了又不是NewType


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不当他...
在中世纪,小孩是财产不算人。
“在中世纪,绝大多数的父母会生许多孩子,但名字却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也会出于方便按照出生顺序编号,因为他们很清楚不到独立前他们其中就会有很多人死去。”

直到17世纪末,英国的识字、学校教育和童年的概念都发展得非常迅速。但由于大型工业城市的兴起,工厂和煤矿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儿童的特殊天性不得不退居于儿童作为廉价劳动力来源的利用价值之后。整个18世纪和部分19世纪,英国社会对待穷人的孩子尤其残酷无情,穷人的孩子充当了英国这部大工业机器的燃料。童年之所以能从工业化的英国的贪婪中幸存下来,原因有几个。其中之一是英国的中上层阶级使这个概念保存下来,并精心培养和扩展它。

等DITF结束了,可以再写一篇文章(bgm38),现在先摸会鱼
#2-7 - 2018-4-20 20:20
Rくん
muon 说: 在中世纪,小孩是财产不算人。
“在中世纪,绝大多数的父母会生许多孩子,但名字却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也会出于方便按照出生顺序编号,因为他们很清楚不到独立前他们其中就会有很多人死去。”

直到17世纪末,英...
可能和熊大熊二这样的命名方式类似吧
现在还是比以前强了,那时候童年要献祭给工业化,现在在不少地区童年只需要献祭给商品化消费化了。(bgm38)



第三篇的引子?(bgm38)
#2-8 - 2018-4-20 20:25
渺子
Rくん 说: 第三篇的引子?
You got it(bgm90)
#2-9 - 2018-4-20 21:02
Rくん
muon 说: “语言会始终是人类思维的核心。语言体现的是人所仰仗的逻辑,是人避不开的生存基础。”其实说到底语言的本质是声波,所以如果像我最后提的那句一样,直接脑后插管说不定又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了,毕竟那个时候就都心...
突然想到另一个问题,跑题一下

童话。如果说儿童和成人有区别,那给孩子看的童话呢?童话似乎和以前家长们吓唬孩子早点睡觉那种口耳相传的故事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格林兄弟收集来的格林童话不就有很多神秘的、Creepy的膈应人的内容吗?而安徒生,感觉和当代爱的战士虚渊玄套路也有类似的地方啊(bgm38)。郑渊洁...他写的Cult剧本我又没看过,就不多说了。

那么对童话来说...神秘和未知是主料???(bgm38)童话作者都怎么想的???
#2-10 - 2018-4-20 21:18
渺子
Rくん 说: 突然想到另一个问题,跑题一下

童话。如果说儿童和成人有区别,那给孩子看的童话呢?童话似乎和以前家长们吓唬孩子早点睡觉那种口耳相传的故事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格林兄弟收集来的格林童话不就有很多神秘的、...
童话的重要意义在于,童话故事能够以儿童容易接受的方式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邪恶,并且融会贯通,使儿童不受创伤。这不仅是因为童话故事的内容自然演变己有几百年之久,而且它们在成人的控制之下。例如,成人可以修改暴力部分或故事的结尾来适应某个孩子的需要,而且因为讲故事的心理环境通常是非常令人放心的,因而童话具有治疗作用。

但要区分一点,无论是安徒生、虚渊玄还是郑渊洁在某种意义上写的都是成人童话,这个某种意义指的是他们的初衷或者结果都是为了帮助儿童完成社会化,这个过程与作者的主观意志无关。要知道安徒生童话改自格林童话,而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两语言学家在民间收集以及对伊索寓言等古籍摘要合成的。虚渊玄以及郑渊洁写的东西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很强的人工斧凿的痕迹。

而作为另一派童话概念的代表——卢梭则认为,儿童的知识和情感生活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我们必须了解它,才能教育和培养儿童,而是因为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生阶段。卢梭执着于一种自然状态,相应地轻视“文明的价值",他的态度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因为在他之前,没有人认为儿童的美德,比如自发性、纯洁、力量和欢乐,可以看作值得培养和赞美的特气。而最有意思的是,卢梭认为当时世上只有一本书是真正的童话书——《鲁滨逊漂流记》,因为它真正意义上展现了一个人如何在“自然状态”下,而不是依靠社会帮助实现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生存。

最后回答一下,神秘和未知感其实都是文化渲染的产物(以卢梭的观点),所以童话很大程度上只是满足作者自己对儿童品质的想象而已。 举个例子,你到超市给孩子买饭盒,你出于好心买了一个带有可爱卡通人物的饭盒,但其实小孩子哪懂什么可不可爱,你给他一个没用过的狗碗他也一样用来进食。
#2-11 - 2018-4-20 21:27
Rくん
muon 说: 童话的重要意义在于,童话故事能够以儿童容易接受的方式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邪恶,并且融会贯通,使儿童不受创伤。这不仅是因为童话故事的内容自然演变己有几百年之久,而且它们在成人的控制之下。例如,成人可以修...
这真是个我以前没有仔细考虑过的事情。
从上面哪一派的角度看来,童话可不是什么传递真善美的故事,而是把伪恶丑以更加轻松的方式让孩子们勉为其难地接受的故事啊。(bgm38)治疗作用?不是预防作用吗??(bgm38)

至于卢梭那一派,可能和我小时候看过的东西更接近点吧。小学的时候比较喜欢《鲁滨逊漂流记》、还有《神秘岛》什么的,不过《格列弗游记》那样的我觉得也算是比较有趣得故事就是了。

看来我说神秘和未知是主料不是很对...要知道童话得内容也多是大人写的,并且是大人挑选给孩子的。不会为了神秘而神秘,为了未知而未知。还是要看它有什么目的...

可能反而是成人看了那些童话更加觉得“细思恐极”呢?(bgm38)
#2-12 - 2018-4-20 21:31
渺子
Rくん 说: 这真是个我以前没有仔细考虑过的事情。
从上面哪一派的角度看来,童话可不是什么传递真善美的故事,而是把伪恶丑以更加轻松的方式让孩子们勉为其难地接受的故事啊。治疗作用?不是预防作用吗??

至于卢梭那一派...
嘛,预防是治疗的一部分对不对(bgm38)
不小心把下一篇的内容脉络写出来了(bgm38)


"可能反而是成人看了那些童话更加觉得“细思恐极”呢?"多想想两只老虎...
#2-13 - 2018-4-20 21:31
Rくん
muon 说: 不小心把下一篇的内容脉络写出来了
绝了(bgm38)
#2-14 - 2018-4-20 21:33
渺子
Rくん 说: 绝了
你居然套我话!
#2-15 - 2018-4-20 21:34
Rくん
muon 说: 你居然套我话!
我是看到有人在老虚条目下留言才想到这件事的(bgm38)
#2-16 - 2018-4-20 21:38
渺子
Rくん 说: 我是看到有人在老虚条目下留言才想到这件事的
我在想,卢梭有没有想过把自己孩子放到孤岛上求生...
#2-17 - 2018-4-20 22:04
Rくん
muon 说: 我在想,卢梭有没有想过把自己孩子放到孤岛上求生...
这...过分了b38
#2-18 - 2018-4-28 15:17
Rくん
muon 说:
感觉我自己已经不懂“童趣”了(bgm38)
什么算“童趣”?对生活的直接性的,非符号化概念化的体验吗?
#2-19 - 2018-5-2 17:54
渺子
Rくん 说: 感觉我自己已经不懂“童趣”了
什么算“童趣”?对生活的直接性的,非符号化概念化的体验吗?
以下引自波兹曼:

童年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

本书以童年是社会产物,而不是生物需要作为开头。精通儿童心理学的读者会把这种说法至少看作有问题的,糟糕一点儿,则是不成立的。以弗洛伊德、埃里克·埃里克松、阿诺德·格塞尔,尤其是让·皮亚杰这样有权威的研究者为支柱,普遍的观点认为,可观察的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受生物规则控制的。实际上,皮亚杰把他的研究称作“遗传认识论"。他指出,儿童从一个智力层次进步到另一个智力层次,遵循的是一个遗传的原则。我没有深人探讨这个问题,因为在许多方面,它跟本书讨论的问题并不相干。事实上,童年作为社会结构的想法在中世纪并不存在。它是到了16世纪才产生的,而现在正日益消逝。当然,假如皮亚杰的说法是正确的,那么,童年的概念就不是应运识字能力而发明的,它不过是被发现了而已;而新的信息环境也并没有使它“消逝",只不过是压制它的存在而已。

由于皮亚杰基本采用的是非历史的方法,我相信他的研究有局限性。他没有充分注意到,他所观察的一些儿童的举止在早期历史阶段可能根本不存在,或者,至少相当不同。不过,我倒愿意相信他是正确的。如果他正确,那么我们可以激励自己相信 只要稍有机会,童年仍会坚持自己的存在。因为如前所述,你不可能蒙骗孕育万物的大自然,至少不可能永远蒙骗下去。但是,如果童年只是文化的产物 、一我倾向于相信这种观点一.一那么,它需要等待我们的传播环境发生惊人的重组,才会坚定不移地重新出现。而这也许永远不会发生。因此,我们面临着童年的出现可能只是文化历史的脱轨,像马拉的大车或白纸上的黑色涂鸦一般,转瞬即逝,不再出现。

为了让自己振奋起来,我愿意满足于下面的构想,并希望未来的研究将能证实我的观点:童年的概念类似于语言学习,它具有自身的生物基础,但是,除非有社会环境的激发和培养,即社会需要它,否则它不可能实现。假如文化被一种媒介控制,而这种媒介要求年轻人分离,才能学会非自然的、专业的和复杂的技能和态度,那么,童年的概念便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出现,清楚有力而且不可或缺。如果文化传播的需求不要求年轻人长期隔离,那么童年将保持缄默无声。
#2-20 - 2018-5-2 21:32
Rくん
muon 说: 以下引自波兹曼:

童年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

本书以童年是社会产物,而不是生物需要作为开头。精通儿童心理学的读者会把这种说法至少看作有问题的,糟糕一点儿,则是不成立的。以弗洛伊德、埃里克·埃里...
我也觉得童年明显是既有其生理基础也有其社会环境的。

年轻人的“分离”是什么意思?
是说去除童年性的因素吗?
#2-21 - 2018-5-2 22:09
渺子
Rくん 说: 我也觉得童年明显是既有其生理基础也有其社会环境的。

年轻人的“分离”是什么意思?
是说去除童年性的因素吗?
不是,是指我写的尾言那段的意思。
#2-22 - 2018-5-2 22:19
Rくん
muon 说: 不是,是指我写的尾言那段的意思。
重新看了尾言
再看
假如文化被一种媒介控制,而这种媒介要求年轻人分离,才能学会非自然的、专业的和复杂的技能和态度,
还是没懂orz
#2-23 - 2018-5-2 22:53
渺子
Rくん 说: 重新看了尾言
再看假如文化被一种媒介控制,而这种媒介要求年轻人分离,才能学会非自然的、专业的和复杂的技能和态度,还是没懂orz
就是类比的意思

波兹曼自问:“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他自答:“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为了设计电脑编程,人们基本上必须学习一种语言,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掌握复杂的分析技能,类似于一个完全有文化的人需要具备的技能。”

但我们都知道除了程序员群体,电脑在大众里已经是又由图像文化所主导的现状了。所以以后有没有再次像印刷术一样要求区分儿童和成人的媒介出现才是能不能唤醒童年概念复兴的关键,波兹曼的话是这个意思。
#2-24 - 2018-5-2 22:54
Rくん
muon 说: 就是类比的意思

波兹曼自问:“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他自答:“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为了设计电脑编程,人们基本上必须学习一种语言,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掌握复杂...
噢噢噢

有,魔法(bgm38)
#2-25 - 2018-5-2 23:11
渺子
Rくん 说: 噢噢噢

有,魔法
“Any sufficiently advanced technology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magic.”
#2-26 - 2018-5-2 23:23
Rくん
muon 说: “Any sufficiently advanced technology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magic.”
这话是你说的吗?(bgm38)
#2-27 - 2018-5-2 23:25
渺子
Rくん 说: 这话是你说的吗?
我哪敢(bgm38)
这句是Arthur C. Clarke写的,就黄金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那个克拉克老爷子。
#2-28 - 2018-5-2 23:28
Rくん
muon 说: 我哪敢
这句是Arthur C. Clarke写的,就黄金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那个克拉克老爷子。
借你几个胆子(bgm84)
#3 - 2019-4-11 17:44
(整衣正色 往南三拜 焚琴煮鹤 挂印封金 ... ...)

我们来说个通俗的
动画是12集 5h
小说是 2劵 5h
获取知识的难度是一致的

为什么我阅读动画感到轻松 同等的时间阅读小说感觉疲劳

基因问题?
小说字体排版设计问题?

我想搞清楚这个
#3-1 - 2019-4-11 18:19
渺子
"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人们是看电视。人们不阅读电视,也不大会去听电视。重要的是看。这对成人和儿童、知识分子和劳动者、傻子和智者都没什么两样。他们看的是动态的、时常变换的图像,每小时多达1200幅的图像。"

对人来说图像从眼前飘过并没有什么用,最终被记住的是那个概念、那个感觉,这些抽象之后的东西才是思维的对象,从这方面来说,人类的获取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背后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