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4-6-7 11:58
高三电波台 (精神不错啊,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好事啦?)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课标I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2)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计划在目的地研学两天,现征询同学们对目的地的建议。你建议去哪里?请说说理由。要求:明确写出名人及其故乡,重点陈述理由,理由合理。
(3)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海卷

写作 (70分)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 - 2024-6-7 12:01
(『一言以蔽之,就是「爱」!』)
新课标I卷 : 人类只需要输入问题就好了,但是我们AI要考虑的东西就很多了。

新课标II卷 : 人类只需要坐火箭就行了,银河系要考虑的就很多了。

全国甲卷 : 对方只需要乱说话就行了,我们为了维持关系就要考虑很多了。
#2-1 - 2024-6-7 14:27
白葱
全给你写完了,出题组是这样的,学生只要写作文就好了,但出题组要考虑的东西就多了
#2-2 - 2024-6-7 18:05
满舰饰假子
白葱 说: 全给你写完了,出题组是这样的,学生只要写作文就好了,但出题组要考虑的东西就多了
有一说一出题组考虑的还真比单个考生多(bgm38)
#3 - 2024-6-7 12:04
(低级趣味无罪)
我最讨厌写语文作文了
#4 - 2024-6-7 12:05
(アニメはゴミしかない、私も。)
全国甲卷素材:btr, mygo, gbc, 夜水母(bgm38)
#5 - 2024-6-7 12:08
第一篇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写(
#6 - 2024-6-7 12:10
(重申过去拥有过的,相比未来虚无缥缈的大饼更具正当性。)
没梗
#7 - 2024-6-7 12:19
(不太想活的人)
### 问题的消失与思维的深度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人工智能迅速崛起的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和速度前所未有地快捷和便利。这使得我们能够迅速解决许多日常问题,找到生活中的各种答案。然而,问题的减少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思维深度和探索精神的消退?这一现象引发了我的深刻思考。

#### 知识获取的便捷与思维懒惰的隐忧

首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可以在几秒钟内找到某个问题的答案,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方便的获取方式也可能带来思维上的懒惰。当我们习惯于依赖搜索引擎和智能助手时,我们往往忽略了自己动脑思考的重要性。长期如此,思维能力可能会退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减弱。

#### 问题的数量与质量

此外,我们需要认识到,问题的数量减少并不等同于问题的质量提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和浅层次的,许多问题只是表面现象,没有深入探讨的空间。然而,真正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往往是那些复杂、深刻、需要反复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如果我们过分依赖现成答案而不去挖掘背后的深层逻辑和原因,思维的深度将难以提升。

#### 探索精神的缺失与创新能力的萎缩

进一步来看,过于依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探索精神的缺失。探索精神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如果我们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答案,而不再去质疑、不再去探索,创新能力势必会受到抑制。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正是因为人们对现有答案的不满足,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探究才得以实现的。

#### 平衡技术依赖与思维训练

然而,技术进步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工具,同时保持思维的活跃和探索的热情。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平衡技术依赖与思维训练:

1. **培养批判性思维**:在获取信息时,不盲目接受,而是保持质疑精神,主动分析和评价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2. **自主解决问题**:在面对问题时,先尝试自己动脑思考,寻找多种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依赖搜索引擎。
3. **深入学习**: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信息的获取上。
4. **保持好奇心**:不断提问,不满足于现有答案,始终保持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 结语

总之,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带来了思维懒惰和探索精神缺失的隐忧。我们需要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保持思维的深度和独立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信息时代真正实现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问题的减少不应成为思维深度减弱的借口,而应成为我们追求更高层次思考和创新的起点。
#8 - 2024-6-7 12:40
#9 - 2024-6-7 12:45
(中指立ててけ)
新课标1好写,二元辩证就完了
#10 - 2024-6-7 12:50
历久弥新感觉挺好写多,至少比去年多好一点……(bgm52)
#11 - 2024-6-7 13:03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喜欢北京一
感觉新一sb
#12 - 2024-6-7 13:06
好写。
1.ai使突破次元壁成为可能,大家沉迷二刺螈,全球生育率暴跌,智人种慢慢衰亡。解决了人那么问题当然越来越少啦~
2.太空?未知?哇塞,解锁更多xp……
3.可以从缓解性焦虑角度入手
#13 - 2024-6-7 13:09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写的新1,感觉跟史一样,实在想不到任何关于人工智能可以引用的实例,凑了750字正好考试结束。
#13-1 - 2024-6-7 15:18
激の第十八章
新时代产物确实不好引用事例
#14 - 2024-6-7 13:10
(疼痛讓思考明晰)
AI八股文秒了


新一卷

在信息海洋中激荡思维的风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搜索引擎快速找到答案。这种便捷让人们不禁发问:我们的疑问是否会因此而减少?然而,答案却远非如此简单。发问的意义、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以及对知识的探索,依然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话题。

发问,是人类求知欲的表现,是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发问不仅是为了寻求答案,更是为了激发思维、启迪智慧。我们通过提问,揭开未知的面纱,拓展思维的边界。每一个问题背后,都隐藏着对世界更深刻的理解和对自身认知的提升。

人工智能的出现,确实让许多具体问题变得易于解决。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快速获取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发问。相反,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那些更为深奥和复杂的问题。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社会伦理的影响、对人类就业的冲击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而不仅仅是找到一个简单的答案。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信息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创造性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去探索未知领域,激荡思维的风帆。

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是合作与共生的关系。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是我们探索世界、解决问题的工具。我们需要学会与人工智能合作,利用它的优势,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人工智能所控制。正如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所说:“我们只要尽力让机器思考,不要让它们代替我们思考。”保持独立的思维能力,是我们在信息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信息的便捷获取,虽然让我们省去了大量的查找过程,但也可能导致思考的浅薄和依赖。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我们需要有筛选和判断的能力,学会在海量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知识。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不是被动接受。正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思考是人类存在的本质,是我们区别于机器的根本。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去探讨那些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发问,是我们探索世界、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让我们在信息海洋中,激荡思维的风帆,勇敢发问,深入思考,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信息时代中保持清醒,真正理解和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迎接未来的无限可能。
新二卷

探索未知:追逐星辰与远航
人类自古以来对未知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从古代的航海探险,到现代的太空探索,我们不断突破认知的边界,揭开一个又一个神秘的面纱。就像“嫦娥四号”探月任务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的奥秘,“天问一号”飞离地球,将航天人的目光投向遥远的深空。我们每个人也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历着一次次的探索与发现,不断抵达未知的境地,迎接无限的可能。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面对许多未知和挑战。记得第一次参加辩论赛时,心里充满了紧张和不安。面对众多优秀的辩手,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胜任。但正是这次挑战,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更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这次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辩论能力,也让我更加自信,敢于面对未来的各种未知。

探索未知需要勇气,更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科学家们在进行太空探索之前,需要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同样,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未知时,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学习新的技能,还是尝试新的领域,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只有保持求知的欲望,才能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成长。

未知的旅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也孕育着无数的可能性。有时,我们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新的兴趣和才能,找到新的方向和目标。大学期间,我偶然接触到了编程,起初只是出于好奇,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编程的乐趣和魅力,并决定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这段探索的经历让我明白,只有勇敢尝试,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

探索未知并非一帆风顺,我们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坚韧和毅力。面对失败,我们要学会总结经验,调整自己的方法,继续前行。航天任务中的多次失败和挫折,并没有阻止科学家们的探索步伐,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定信念,最终取得了成功。同样,我们也要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磨砺自己,迎接更大的挑战。

人生就像一场未知的旅行,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尝试,都是在为未来的旅程积累经验和勇气。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探险家,在未知的海洋中航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每一次探索,都是对未知的挑战;每一次挑战,都是对自我的突破。

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让我们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不断迎接生命中的无限可能。未知并不可怕,正因为未知,生活才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惊喜。让我们勇敢地迈出每一步,迎接每一个挑战,探索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
甲卷

心灵相遇:坦诚交流的力量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艘独自航行的小船,漂泊在充满未知的人际海洋中。为了避免冲突和摩擦,许多人选择隐藏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以换取表面的和谐。然而,这种做法却往往导致了更多的误解与隔阂,甚至让我们的心灵变得孤独而疏离。只有通过坦诚的交流,我们才能真正相遇,建立起深厚而持久的信任关系。

正如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所言:“言论自由是生命的基石”。坦诚交流是建立信任的基础。信任是任何关系得以长久维系的关键,而坦诚则是信任的基石。当我们敢于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时,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尊重和信任的信息。这种相互敞开心扉的交流,能让彼此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之间因为一件小事产生了误会,双方都不愿意主动沟通,结果导致了一段时间的冷战。最终,我们鼓起勇气坐下来,坦诚地表达了各自的想法和感受,才发现彼此的误会仅仅源于一件小事的不同理解。那次的交流不仅化解了我们之间的矛盾,还让我们的友谊更加牢固。通过这件事,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坦诚的交流,才能让我们真正理解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坦诚交流不仅有助于解决冲突,还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在与他人坦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感受,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例如,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经验,通过坦诚的交流,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还能从中学习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美国作家梭罗曾言:“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坦诚交流能够让我们更加聪慧和深刻。

当然,坦诚交流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地倾诉一切,而是要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和情商,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例如,当我们面对权威或长辈时,可能需要更加委婉和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在朋友之间,我们则可以更加直接和坦率。

在信息化社会中,网络的普及使得人际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但也让人们更加容易躲在屏幕后面,不愿面对面的交流。我们需要意识到,真正的心灵相遇离不开面对面的坦诚交流。只有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我们才能感受到对方的情感和温度,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理解和信任。正如鲁迅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总之,坦诚交流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深厚关系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解决冲突和误解,还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让我们勇敢地敞开心扉,与他人进行坦诚的交流,迎来心灵的真正相遇。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和信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坦诚交流如同一道明亮的灯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走向心灵深处的那片宁静港湾。
#15 - 2024-6-7 13:12
八股文写上瘾了是吧(bgm38)
#16 - 2024-6-7 13:18
(随便看看,随便玩玩)
问题的减少与思考的深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速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需要长时间查找资料才能得到答案的问题,现在只需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几个关键词,答案便呼之欲出。然而,这种便利是否意味着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答案未必如此。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们对一些表层问题的疑惑。对于某些具体、直接的问题,例如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某个数学公式的具体形式、某地的天气预报等等,我们确实能够快速获得答案。这些工具的确提高了我们的效率,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

然而,问题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思考的减少。相反,随着基础问题的解决,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当我们轻松获取到某个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后,我们可能会进一步思考该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人工智能提供的是表面答案,但对这些答案的解读和进一步探索,需要人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不仅没有减少我们的思考,反而激发了更多的问题。信息获取的便利使我们有能力接触到更多领域的知识,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例如,我们可以很快知道宇宙的基本构造,但这会引发更多关于宇宙起源、暗物质、黑洞等更深层次的科学问题。同样,我们可以轻松获取某种技术的使用方法,但这会进一步引发我们对技术原理、发展前景和伦理问题的思考。

此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例如,信息的泛滥使得辨别真假信息变得更加困难;人工智能的应用带来了隐私保护和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和解决,而不是简单地依赖技术工具来获得答案。

正如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现代科技的进步使我们有更多的工具去审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但最终的审视仍需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完成。科技可以帮助我们解答问题,但不能替代我们思考的过程。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利用这些答案去深入思考,从而提出新的、更有价值的问题。

因此,尽管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使得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答案触手可得,但它们并没有减少我们的问题,反而使我们有更多机会去提出更深层次的、更加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智慧和理解的追求。我们应当利用这些工具,不仅仅是为了找到答案,更是为了探索新的领域,挑战新的思维边界,从而不断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深度。

综上所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并不会使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少,相反,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机会。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工具,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答案,而是通过这些答案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从而不断推动我们自身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16-1 - 2024-6-7 14:09
V.Q.Straka
删除了回复
#17 - 2024-6-7 13:29
(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
新课标I卷
主体写三段。第一段写为什么会减少,第二段写反而会增加,最后思辨给出我们应该怎么做。
论证从发问的意义(如动机目的)、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什么是真正的智能、智能的可塑性与变化几个点出发。
例如发问的意义: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在于“慎思”和“审问”,找到答案并不是学习的真谛,问与答是激发人们积极思考,将人类长期积累的认知成果转化为知识的方式。孔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只有秉持六经注我的学习精神,才会让群山成为仆从。
#18 - 2024-6-7 13:29
(Unite!)
6
#19 - 2024-6-7 14:55
新一:最近闹的比较大的,openAI解散安全团队,人工智能失控问题(不过一般高考生真的会了解到这件事吗)
#20 - 2024-6-7 17:48
(writes in lowercase)
AI当头,人类的好奇心何去何从?

在数字时代的迷宫里,无垠的人类知识仅一触即达,而不断演进的人工智能幽灵日益擅长解开我们疑问的戈耳狄俄斯之结,我们很容易沉溺于这样一种观念:我们站在一个勇敢新世界的悬崖之上,那里的问题之井已然干涸。然而,这一虽诱人却虚幻的概念,不过是误解的产物,是海市蜃楼,是幻想的造物。

互联网的到来无疑已将寻求知识这一曾如迷宫般的进程简化至呼吸般自然。寥寥几键敲击,即可从数字虚空召唤出答案的丰饶之角,从虚拟百科全书的页面和搜索引擎的算法中摘取而来。然而,这种获取途径的新易并未预示着疑问终结;相反,它为我们开启了曾经仅为学者与特权阶层专享的探索视野。

每一个被解答的问题,都会繁衍出一系列新的疑问,各自延展成探索的迷宫。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不仅使这种探索变得更加触手可及;它们还让我们接触到一系列可能永远无法触及的视角与思想。这种接触点燃了新的探究路径,迫使我们以更加批判的目光审视我们现实的本质结构。

尤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兴起迫使我们深入挖掘自身的本质,与智能、意识以及人类状况的本质问题搏斗。随着机器在模仿人类认知上愈发精妙,我们不得不面对自身可能过时的阴影,质疑那些使我们独一无二的特质。这些不是算法或搜索查询就能轻易解决的小事;它们关乎内省,关乎哲学探讨,关乎人类永恒努力以理解那不可言喻之物。

关键在于,好奇心不仅仅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对事实性知识的简单追求。它是目的本身,是对未知的欢欣探索,是对发现行为本身的庆祝。发掘新联系的兴奋,将看似不相关的思维线索编织在一起,这是一种本质上且不可逆转地属于人类的体验。无论机器多么先进,都无法复制人类心智翱翔时那种纯粹的惊奇。

归根结底,互联网的兴起与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并不会带来好奇心减退的世界。相反,它们将成为我们求知欲的催化剂,永远推动无知的边界后退,挑战我们对自己和所居住宇宙提出更为深刻的问题。只要人类精神长存,只要我们拥有对奇迹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就总会有新的疆界去探索,新的问题去提问,新的世界去发现。

本文主要由Claude 3 Opus和通义千问2.5生成
#21 - 2024-6-7 17:56
(LongingDriving)
这要不是作文,我多多少少能说点,可一看见作文,真不知怎么开头和结束
新课标1的题目想来还是好说道的,但我容易跑题,高中语文老师隔三岔五就拿我作文叼我,她人挺好,我也乐意听,但是叼多了给我人整不会了。。。
#22 - 2024-6-7 17:56
(最后审判即将降临,谁也无法逃脱流淌在血液里的罪孽 ...)
新二简单
#22-1 - 2024-6-7 18:03
寂月空天
是吗?我扫完材料感觉没啥好说的,反倒是新1和上海卷,比较有东西讲。北京卷的那种150字的微作文可能比较适合我,憋800字特费劲,哈哈
#22-2 - 2024-6-7 18:06
真羽拿子
寂月空天 说: 是吗?我扫完材料感觉没啥好说的,反倒是新1和上海卷,比较有东西讲。北京卷的那种150字的微作文可能比较适合我,憋800字特费劲,哈哈
围绕着探索未知写就行了,反正我是这样来的
#23 - 2024-6-7 17:57
(为了逝者与生者,我们必须见证)
写的新二,主要就围绕不断的未知两个词写,但感觉真心不咋好写,只写不断或者未知都不太好
#24 - 2024-6-7 18:08
(公众号:冷静的历史碎片。B站:满舰饰假子。 ... ... ...)
浙江是新一,我看看:
可以写议论文,总论点是“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的问题升级,它会解决低端问题但导致更高端的问题”。
分论点:
一、人工智能只能解决简单的,现有的问题,它没有创造性。(论据:人工智能的定义,原理,实例等;人类创造性实例,如科学家或文学家)
二、历史上,哲学、科学的发展总是在解决旧问题同时带来新问题。(论据:诸子百家争鸣,工业化带来新问题等)
三、更多新问题能进一步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如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远)

结论重复一遍。
#25 - 2024-6-7 19:17
删除了回复
#26 - 2024-6-7 20:33
挺好的,今年作文题目里总算没了那个人的名字,也不用考虑又是哪个百年纪念日。
#27 - 2024-6-7 21:19
(psi!)
谢邀,上午刚写完新一,完工950字。

para1.论点:问题越来越多,要带着问题向未来迈进。
para2.分析问题是什么:探索的第一步。重申论点。
para3.问自己:我该做什么?
para4.具体说明。
para5.问世界:世界怎么办?
para6.具体说明。
para7.应该积极解决时代之问。
para8.结尾。

个人感觉写得很平庸,因为审题出不了新意,能上平均分就行。
#28 - 2024-6-7 21:24
上海那个认识度到底是啥。。
#29 - 2024-6-7 21:49
(你是对的,我是错的)
我那会儿写八股文喜欢硬拐到网络热点和政治正确上,痛批什么躺平什么丁克,号召青年努力接盘多交税多生孩子,但又喜欢偷偷摸摸引用些乱七八糟的书讽刺这些政治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