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4-5-8 13:04
WindyCandyMelody (恋爱与革命)
韵律,语言的音乐美都会被翻译消解掉,意象也会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被误解或者忽视。其实是看了一段春与修罗啥都没感觉到
#2 - 2024-5-8 13:05
只能学原文去读,读翻译等于读译者写的诗
#3 - 2024-5-8 13:33
文本构成分很多层次,音韵层面翻译基本没了;句法次之,句内、句间结构大致可以保留;语义层面通常会保留,你说的意象就属于这部分。

其实个体经验都是积累起来的,尝新的时候难免碰上陌生的异质体验,这个时候无脑品鉴就可能受挫了。知道个体经验的差异是理解困难的原因,就可以处理了:去了解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补充个体经验缺失但却对体会文本重要的信息。
#4 - 2024-5-8 13:38
(我的无名指真是太弱了)
你可以听点音乐作品:
原体剣舞连 - 桑島法子
#5 - 2024-5-8 14:27
(对于看不见的人而言,不需要光。)
所以译诗本来就是一种再创作。
#6 - 2024-5-8 22:35
(闲敲棋子落灯花)
需要学习一些相应知识,比如五步抑扬格一类,懂的相关知识后再读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