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3-11-5 02:10
楪键 (总是在冀寻一种可能——)
喜欢或不喜欢听我扯淡的话都可以贴个表情,让我识趣些看准风向www

就结果上来说,生死观其实并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更多体现在既定事实之上的实际行动。
关乎生死大事,轻佻的态度难免显出触大不韪的偏执,但过度严肃的态度其实也难免陷入陈词滥调的窠臼。因为于我而言,我一直认为生死观绝非仅靠诚实便能原原本本讲述的理念,而是势必需要躬亲方能亲身品味的经历。因此,只需以最坦然的态度面对,结论自会出现在彼方。

剖去个人经历的万千差异,说到会对人们生死观产生一定——甚至是重大影响的事物,或许古希腊常见的命运论便是一个难以避开的话题。
“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在他还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还没有得到痛苦的解脱之前。”(出自《俄狄浦斯王》)
而尼采借助酒神之口在《悲剧的诞生》中将其提炼为“最好的全然不是你能得到——不出生,不存在,成为虚无。但对于你第二好的是——当即去死”
自然的喜悦与天性的奔放构成了希腊的底色,这如孩童般敏锐的洞察使得无论悲喜都纤毫毕现。对世界的惊诧,对命运的反抗,催生了直感性的悲哀以及更胜于此的激情,这是一种看似消极悲观但实则自然积极的生死观。

环境的残酷性(命运),人们早在少年时期便已模糊的感受到了,但当真正碰到太多的无可奈何与情难自禁时,人的脆弱性更会自觉的经由身体体会进而径直浮现在脑海。
这里举一个例子,曾经谈过(https://bgm.tv/group/topic/373731),想必在看这个话题的人也不会陌生的——物哀

渗透于字里行间,宛若倒刺般时刻炙烤于神经,又恰似雪花飘落于心间,浮泛淡淡的悲伤涟漪与追忆的悔恨。
这是一种追求瞬间美的生死观,因为在传统的物哀观点中,死亡即是最高的艺术,艺术的极致便是死灭。
而私小说之所以在日本蔚然成风,也多少得益于这传统的物哀美学
你大可以说这就好似忏悔录,不过是无序的臆想,无休止的忏悔,充满快意的自戕,丑态毕现的雄辩。你可以说看似文字本身情热而又富含柔情,看似言辞方式恳切而又饱满真诚,但却处处都透露出自我辩护咒告不公的私心。但却不得不承认,这本身就是对审美边界的一种拓宽,对生死观的一种另类践行。

那么说回我自己的生死观,首先我要描绘一个场景。
一片遭人委弃而长满野草的淤泥地上,经过数月的自然生长,反倒不胜这多年泛滥而饱满的淤泥肥力,将野草都化作食粮,成为了一片亟待刈割的金灿海洋。而你站在稻海的正中,天上是云彩飞鸟流转与日月争辉,身边是风吟挟着蝗蝇虫啸于天地之间。但倏悠的一点星屑将之尽皆付之火海,森然于野的焦草之下却又孕育着新的稻芽。幻彩迭出,日梭月异,终有一日,无论臧否,不计美丑,会有新的绿芽破土而出,正如生之于死互为连理,你模糊了我,我模糊了你,你报之以暴烈,我则回之以安逸。

届于我的语言表述能力过于贫瘠,还是把我某个能够集中说明生死观的短评给搬过来方便理解
“死亡是一场自出生起便开始筹办的葬礼,生于这满是傻瓜和谬误的世间,我们以眼泪作为肇始,而自我们将其全部承受下来,留下些许痕迹之时,再经由他人的眼泪将我们的离去告慰封馆,就像黄昏时刻被照射的熠熠生辉的枯叶,微浮泛起红光——那是黎明的色泽。这死与新生的并蒂莲正是在自己与他人的眼泪的供给下才得以成熟,死亡并不等同于拒绝一切解释,恰恰相反,死亡代表着可以承受任何牵强附会,无言的生,其本质就是无垠的死,而无言的死,其本质则是无暇的生”
#2 - 2023-11-5 12:01
(屋烏の愛)
俺应该没看懂…
死是无法言说的。其思考的价值可能在于渴望、恐惧、变化(?)。
俺只知道大部分意义是在过程当中产生的,很多时候开始结束都仅此而已,只要有一个大致的目标,这样活着,时不时升起柔情或兴怀或感伤或体验每一天里的趣味,珍视回忆和当下就好。
或重于泰山。
题外话:年轻人才研究生死,而我现在只要这样躺着就很幸福了jpg.
#2-1 - 2023-11-5 12:15
楪键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先不论齐万物,如果你真的能做到一生死,也好
#3 - 2023-11-5 12:12
(あなたには僕が見えるか?)
汝能知昼!懵懵而兴,蠢蠢而食,行不著,习不察,终日昏昏,只是梦昼。惟“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惺惺明明,天理无一息间断,才是能知昼。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更有甚么死生?
#3-1 - 2023-11-5 12:23
楪键
人,禀气而后生,未曾剖析,何来匡正?未曾格物,何以致知?心外无物,并非在于明德,而仅在乎求生觅活。无论是伦理学还是形而上学都只是偏安一隅,无论是实在论还是观念论都不可尽善尽德
#3-2 - 2023-11-5 12:39
SuyiyiyiA
楪键 说: 人,禀气而后生,未曾剖析,何来匡正?未曾格物,何以致知?心外无物,并非在于明德,而仅在乎求生觅活。无论是伦理学还是形而上学都只是偏安一隅,无论是实在论还是观念论都不可尽善尽德
你这不是什么都懂吗,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了
#3-3 - 2023-11-5 12:46
楪键
SuyiyiyiA 说: 你这不是什么都懂吗,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了
都不够了解,都不敢完全苟同罢了
#3-4 - 2023-11-5 15:03
陈苦瓜
SuyiyiyiA 说: 你这不是什么都懂吗,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了
围观圣九三指点键妈妈
#3-5 - 2023-11-5 15:23
SuyiyiyiA
陈苦瓜 说: 围观圣九三指点键妈妈
瓜哥不要拷打我
#4 - 2023-11-5 12:31
删除了回复
#4-1 - 2023-11-5 12:56
楪键
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由谎言与虚伪所充斥的实在。但哪怕你的视角与你得出的真理并不描绘“实在”,唯有为某个目的所服务的心思是毋庸置疑的。
你现在过的和曾经过的生活,你将不得不再过一次并且再过无数次;其中将不会有任何新东西,每个痛苦和每个欢乐,每个思想和叹息,你生活中每个不可言喻的小事和大事,都将不得不对你重现,全都以相同的序列和顺序。
对你而言的甘之若饴,放到他人身上可能反倒变得徒劳讽刺,那么究竟是生更愚昧还是死更愚昧,怎样的选项能够撷取最大的幸福,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5 - 2023-11-5 12:49
(いつか帰るところ、生命の旋律へ)
既然提到了《俄狄浦斯王》和《悲剧的诞生》,那个人便从古希腊悲剧和尼采的酒神精神来谈起。
       首先作品中的生死观跟现实的生死观是不同的,如尼采所言——悲剧以其形而上的安慰在现象的不断毁灭中指出那生存核心的永生,悲剧作品中的生死观以戏剧化方式呈现,其快感源于代入与代出共情人物,体会到在面对死亡的超出想象力的崇高恐惧与战胜死亡后的超脱快感。现实的死亡不会像悲剧为代表的文艺作品那样,那么浪漫,只会冰冷与无奈,如同教堂中祷告的信徒期望死神的镰刀不要劈到自己那般。而为了消解这种令旁人不得不思考终极命运的氛围,各个国家才出现了不同的丧葬文化习俗以缓冲这种氛围。
       其次略谈下生死观的塑造,这个影响因素很多,文化、宗教教育等等都有影响,跟个性一样,塑造的过程因素过多。但我有一点观点是当下很反感的,即希望他人通过共情体会到自己的生死观。
       最后也谈下自己的生死观,目前科技水准下死后世界的不可知让我们感到恐惧,个人认为“生”在“死”这个概念的后面,生死观其精髓在于对“死”这一现象的认同,。不同角度看法也不一致,从历史来看,朝代的灭亡是伴随更为新兴活力的政权而出现的;从生物来看,衰老机能的更迭为了更好的繁衍、规避各类风险因子。个人不信来世轮回,当下“活着”永远是对一个人最重要的,死亡是终结,亦是他人心中的依存延续而“活着”。
#6 - 2023-11-5 13:46
(总是在冀寻一种可能——)
说到丧葬文化习俗,这里提一个小时的亲身经历,也算是对我影响颇深。
父母每年至少都会带我回农村老家扫两次墓(虽然除了守夜之外从未在农村过夜)
而农村,甚至于是县城的葬礼,都是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远不同于童年的我经由自己的脑海所勾勒出的肃穆隆重的死亡。
这是一种暴烈的,静止而又流动的死亡,对于农村来说,这甚至不啻于一项重要的社交活动。
而当我对此有更深体会之时,正值我6岁奶奶去世之时,其实奶奶对我的照顾并不多,甚至可以说的上少,但在抬棺入山之际,我还是禁不住哭出了声来。具体细节就烦请自行脑补,我也不愿一一补充了
而一旁老人们便开始窃窃私语,说我刚懂事就知道哭与自己关系称不上十分深厚的奶奶,将来想必是个孝子。

其实无论是怎样的生死观抑或葬礼习俗,譬如儒尚厚葬,墨尚薄葬,不一而足,但本质上都是为了让还活着的人更好的生存下去。而认为他人的情绪不值一哂,摒弃交流所能带来的些许慰藉(尽管可能只是错觉)。我不知道这足不足以称得上是普遍的风潮,但至少我个人始终秉持欢迎交流寻求共感的态度。

葬礼是一种清算宣誓,清算死者的人际关系,帮助人们梳理思绪,以期勾连新的羁绊,同时也是一种期许,期许生者能够在死者的灵前发下仍会继续活,仍会继续追求好好活着的誓言。
朝代的灭亡伴随着内忧与外患,生物的生灭充斥着天灾与人祸,这是不可违反的自然规律,尽管前者由人情书写,后者于冥冥镌刻。
我认为死亡可以带走很多东西,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少,活着成为了死亡最本源也是最浮面的注脚,要说这之中有什么区别,我认为只是生活与生存的差异
#7 - 2023-11-5 20:34
(你是对的,我是错的)
人不是活在故事里的
#7-1 - 2023-11-5 20:43
楪键
哈哈哈哈
#8 - 2024-3-25 12:30
#9 - 2024-3-25 13:30
(快快走,慢慢来)
朋友,答应我,别再熬这么晚了好吗,身体健康是本钱,熬多了那唠的可就是聊生死观的前俩字了(bgm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