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5 18:53 /
《物语系列》的观后感,以及“作品构成部分”的可能讨论

*注意:
小学生作文文风
文中有少量自造定义
提及其他某些大人气作品
评论者是没看过原作的动画党
下文极其拖沓混乱,兼有软文嫌疑
某些观点可能与其他观众存在一定分歧





物语系列二期,一开始只看了两话,然后顿时觉得粗制滥造又莫名其妙——感觉就像是为了让奥特曼的剧情发展下去而又不知道从哪里造出来了一只新的怪兽一样。顿时感觉二期和一期的质量相差好多,果然大多数第二季都是做来骗钱的,于是果断弃掉了。

最近因为期中将近,在刚好有大量时间可以挥霍的情况下尝试着去看了很多动画的第一话,结果发现都没有想要继续看下去的动力。于是,抱着“反正是名作的二期,再烂也起码能看看”这样的心情去看了物语二期的3-11话,结果我发现自己从一开始就完全错了!

在经过了一二话的背景铺垫+拖延以外,给我带来真正震撼的转机的是第四话。在奥特曼刚好出门的时候,一只新的小怪兽跑出来祸害可怜的主角——到目前为止这还很正常——可是最后观众们突然发现:原来小怪兽就是主角本身!在提到班长把自己嫉妒的情绪分隔出去变成苛虎的时候,我才忽然回忆起来很重要的一点:物语系列从头到尾就根本就不是一部‘奥特曼’!

我认为或许可以将一部作品看作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主体设定”,“剧情”以及“作品哲学”。“主体设定”包括作品中的世界格局设定,能力设定,人物设定等等一系列的背景资料设定;“剧情”是作品行进的主线,也可以被看作观众们通过特定事件的发生来观察这个世界的特定视角,作者在幻想世界中构造作品的特殊切入点;而“作品哲学”也就是作者在作品中夹杂的‘私货’,也是构成这部作品的最主要部分。因为作者的创作无疑会是主观的,他编织的世界中一定会或多或少充斥着一些作者本身的‘人生哲学’。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就是作品的“主旨大意”或者“中心思想”。

这三者的关系,如果以‘人’来类比的的话,那么“主体设定”就是这个人的肉体,“剧情”就是你所知道的他的故事,而“作品哲学”就是他的思维,他的灵魂。理论上来说,一部成功作品的某些构成部分也就是它的卖点与核心竞争力。

如果那上面一直被戏说类比的奥特曼来说,那么这部作品的“卖点”是什么?它的“主体设定”是三天两头被小怪兽蹂躏的霓虹,“剧情”是奥特曼打小怪兽,进而拯救世界,而“作品哲学”是一如既往的简单粗暴,但却无比直爽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为了拯救世界而战斗”。这种构造的作品无疑会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他们相信并向往正义,时常会充满使命感,对于超能力的战斗抱有极大的幻想与兴趣。奥特曼需要的不是探寻人生的意义,它只需要粗暴而爽快的殴打小怪兽,拯救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而经常被怪兽入侵的地球。因为小怪兽杀人放火搞破坏,所以他们是邪恶的,普通人变身正义的奥特曼,在几经艰险之后击败强大的恶势力,这符合小观众们的审美观,也能带给他们最大限度的愉悦。比起“主体设定”中帅气的奥特曼与小怪兽们,超能力与未来科技、热血沸腾而又时常会令人感动的战斗“剧情”,这部作品的“作品哲学”是简单粗暴的,或者说它的卖点似乎在于前两者,后者只是为了迎合前两者的,无关紧要的赠品。

然而,亲爱的小观众们总要有长大的时候——他们会可悲的发现这种直白爽快的故事并不能再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愉悦了(在这里或许要顺带提一下“喜羊羊”套路的作品,尽管它的三个构成部分对比其他子供向要粗制滥造一些,我们仍然没有资格较之它的小观众们抱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本质上谁都曾经幼稚过,对这作感到深恶痛绝之余,我们或许可以把优越感变成庆幸)。或许是因为生活的艰难,现实的复杂,抑或其他的各种原因,人们看待世界的想法不会一直像小时候那样单纯而明确。那么,“奥特曼”这类拥有较为单一直白“作品哲学”的作品或许就必然不能带给他们以往那样的愉悦了。

言归正传,既然物语系列不是“奥特曼”那种直白的正义使者殴打小怪兽的套路,那么它到底是什么?物语系列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部幻想小说,还不如说是西尾维新的人生哲学传教书。在它的“主体设定”中,超能力并非是深刻影响并支配着世界格局的主流战力,主人公们除了遭遇“怪异”以外,与普通人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它的“剧情”看似充斥着战斗,比如障猫殴打阿垃圾,余弦殴打阿垃圾,阿垃圾兄妹互殴,吸血鬼殴打障猫,障猫大战苛虎之类的战斗桥段,然而似乎并非每一个“怪异”都需要战斗才能解决——有些甚至即使靠战斗都解决不了。而如果大致观察动画作品的时间分配,我们或许会发现有大量的时间被用在了对话,独白,日常,对话,日常,废话,背景铺垫,日常拖时间,战斗,然后是独白,心理独白扯淡,大量的心里独白扯淡...

——和“奥特曼”套路相反,物语系列的“主体设定”与“剧情”似乎比不上奥特曼。仅仅就事论事:这里有另外两部片子,它们的中心思想都是“正义使者拯救世界”,其中一部有狂霸酷炫拽的能力设定,热血澎湃而又夹杂些许感动的战斗剧情;另一部的能力设定却相对而言更加朴实,存在感不高,有些战斗场景,然而却有更多的对话拖沓和独白扯淡,这两部作品孰优孰劣相信各位也能有自己的考量,然而或许大多数人都认为前者值得一看,后者莫名其妙。

然而,物语系列却似乎是一部“成功之作”——对比其差异,这部作品或许就在于其“作品哲学”的上面吧?

事实上,在上面提到奥特曼的原因恰好是为了突出物语系列的独特性,因为这两部作品从本质上是完全相反的。奥特曼的卖点在于它的“主体设定”和“剧情”,而“作品哲学”只是为了迎合前两者而特地放进去的赠品;然而物语系列那存在感薄弱的“主体设定”,乍看莫名其妙的扯淡“剧情”,在最终都是为“作品哲学”而服务的工具。新种类的怪异出现?战斗废话卖萌铺垫?那种事情怎样都好——只要能够为西尾维新的观点提供舞台。如果我们把除去所有独白以及少量特定的对话的其他内容都忽略,那么我们得到的其实就是西尾维新的哲学。

中途打岔一下,如果这里有虚渊玄爱好者的话,你认为老虚的风格,他那些作品里面较为共通的“作品哲学”是什么呢?以我愚见,那是“扭曲感”——正如一句我十分喜欢的评论“[虚渊玄]把正确的人放到错误的地方”。正是这种不协调导致了各种悲剧的发生,不合理,矛盾,无法相互理解,不确定性,仇恨,不具备人类感情,宏大力量的压迫,无力,无知,自身意志的扭曲与其他很多的负面基调,再夹杂着较少的希望,幸福,使命感以及其他正能量,这些元素出现于虚渊玄大多数作品的世界,亦出现于现实世界。爱好者们所欣赏的“作品哲学”无疑就是这些绮丽元素最终编织出的治愈系悲剧。

那么什么是西尾维新的哲学呢?作为只追过动画的观众,我所知道的信息一定会比原作党和铁杆粉们更少,因此我作出结论的准确性存疑——但是对于这类“作品哲学”才是核心的作品而言,每个能够从欣赏之中得到享受与愉悦的观众,大概都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这似乎也是这类作品的魅力之一。作为从中得到愉悦的观众之一,我也的确对什么是西尾维新的“作品哲学”有一些看法——如果说虚渊玄的“作品哲学”演绎的核心是“宏大世界与渺小个人”,“扭曲与不合理的现状”与“人类矛盾与挣扎”等这些较为宏观的戏剧元素,那么西尾维新的“作品哲学”似乎更多的演绎了“正确与温柔的取舍”,“人自身的、人们之间的情感”,“逃避”,“爱恋”以及“拯救、自救与求救”等这些相对微观的戏剧元素。顺带一提,对于我个人而言,物语系列中给观众带来震撼的地方,不仅在于宏大而神圣的战斗,更在于一些关于个人的,轻描淡写的微小细节之间。比如一些现在仍记忆犹新的桥段,猫黑的“到了最后,人们发现从一开始就没有怪异”,猫白的历母那句“这不是你家”,984篇的“迷路”,荡漾篇的“自己背负自己的情感与回忆”等等。

任何作品都有其基调或核心论点,“作品哲学”,无论粗糙或精致,荒谬绝伦,合乎逻辑,抑或意味不明。例如,AB的“反抗与救赎”(虽然在作品中我更欣赏前者,尤其是theme of SSS),凉宫的“超现实与冒险”,南家的“轻松与日常”,中二病的“幻想-现实差距”,鲁鲁修的“情感与方法”,LB的“友情”,CL的“家族”,自新世界的“人类”,喜羊羊的“好孩子与赢家”,革命机的“分享或掠夺”,进击的巨人的“自由、差别与反击”,樱花庄的“才能”,R;N的“梦想与奋斗”,S;G的“命运与拯救”,P-P的“正常”...

仅作戏说,‘一部成功的作品,为了保有必要的竞争力,其“作品哲学”的强度似乎通常和其“主体设定”的强度成反比’。这意味着一部作品如果不能卖人设(卖萌卖肉卖腐),不能卖战斗设定(卖能力卖机体卖神秘),外加不能卖老本(勾引原作党买单),那么也就只有依靠足够吸引人的论点与基调,“作品哲学”,来帮它赚人气了。反之,如果作品的“主体设定”正好是强项,并且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它其实不必在“作品哲学”上面多花心思也能照样大获成功赚一票。当然,也有一些例外能够兼顾两者,那么这些作品或许可以被归结为成功作品之中的成功作品,也就是所谓的“经典”。或许我们可以把EVA作为例子——即使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它,我也并不是EVA厨,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如果讨论“主体设定”,那么它的战斗设定拉出来机体和科技在我看来很帅,人设的明日香更是傲娇属性万岁;观众们对于它“作品哲学”的观点有很多,然而我最欣赏的论点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十分艰难的,而完全的相互理解是不可能的”,并且再度借着AT-field的设定隐喻了一把。很多人可能认为窝囊废主角是作品的一大败笔,然而瑕不掩瑜,观众们还是买单了。但是似乎一个窝囊废主角或许更加适合于EVA的“作品哲学”——只有窝囊废才能突出人类的挫折,被动的情感,以至于最终得出“人与人之间是无法相互理解的”这种结论。否则,假设主角换成一个决胜于千里的智者,抑或以力破巧的勇者——正如一些EVA同人作品喜欢做的那样——那么作品的核心就完全改变了。凭着其他精彩的“主体设定”,加上更精彩的主角设定,这部作品也会是类似的机战之中的成功之作,然而其“作品哲学”的讨论范围与讨论对象就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在这另一种可能性之中,EVA是否还会成为时代的记号也就不可知了,因为我们大概是永远无法验证这点了。

当然,如果你不赞同以上或以下的任何观点,这万分正常,并且非常受欢迎的——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的经验、偏好等造就了不同的思维,似乎正是这些不同思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上人类的欲望,无数不同的思维在最初契机了,并最终造就了信息大爆炸时代这么多精彩无比的知识、观点、主张,至少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东西去满足自身精神世界的需求。因此,任何独立思考所得出的结果,任何观众对于作品的理解都是重要而精彩的。

于是,把话题转回物语系列,西尾维新借助剧中人之口表述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以阿垃垃圾君为剧情的主要推动者和串联者(或者说他本身就是“剧情”),以一个个小故事来展示他的人生哲学。众所周知,11区有着“八百万神明”的传统信仰背景和东方文化的鬼怪志异,于是“怪异”成了承载其故事的绝佳“主体设定”之一。如果只看其“主体设定”或许会很快觉得无趣,但是西尾维新的“作品哲学”无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于是在阿垃垃圾君的扯淡之中,伴随着一个个平淡或不平淡的小故事,我们或许会感受到愉悦。作品并没有明确的传达出一种“中心思想”或“主旨大意”以供观众学习研究,也似乎没有潜移默化的试图予以启示。整个故事的内容无非如此:有个变态名叫阿垃垃圾君,他有一些微妙却似乎合理的看法以及自身独特的思考。他被吸血鬼妹子咬过,所以具有超强的恢复力,为成为一个抖M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作为称职的绅士,他最喜欢萌妹子了,于是总是主动拯救各个受到“怪异”困扰的萌妹子,并且顺路插旗攻略。解决“怪异”的途中了解到各只萌妹子的不同,却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身世背景,性格心理,并且在事件中根据自己独特人生哲学来作出选择。他所作出的选择有对有错,也并非把所有事件都圆满解决不留遗憾,也没能(?)成为实质上的后宫王——最终,这个系列的作品也仅仅是一个个monogatari而已。然而,阿垃垃圾君,这个有着独特观点的普通人,外加有些帅气的变态,今天也依然在西尾维新的幻想世界中继续着他的故事。



对于作者西尾维新创作出这样一部令人愉悦,并且很有诚意的作品,作为观众而言我无疑是非常感激的。事实上,我总有一种看到佳作是“受到了作者恩惠”的感觉,因为我并不认为自己看一部动画并享受其带来愉悦是件天经地义而理所当然的事情——大概就是那种“能遇到这部作品真是太好了”的心情。但是作为普通的大学生,即使入手蓝光或者小说也没有地方收藏,并且家人也不支持我的兴趣,因此我可能是无法从财力上支持这部作品了。在今天一口气酣畅淋漓的刷到11话之后,总感觉想写点什么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并且想要尝试着探究一些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于是花了几个小时码出了这篇长评。虽然我并不认为写篇评论就能清偿恩惠,然而我觉得这足以表达我的谢意了。如果你读到了这里,请允许我向你表达谢意,感谢你能耐心的读完我写的这篇长评。


谨以这篇长评向原作西尾维新先生,以及新房昭之监督等动画制作人员致敬


明知道这是羞耻play还要犯中二,总之写完评论犯完二之后果然感觉爽多了b38
Tags: 动画
#1 - 2013-10-8 17:51
(Idle singer of an empty day)
其实我只是上了哲学课之后对这类评论性文章都不自觉地有分析的欲望。


   * 『物语系列从头到尾就根本就不是一部奥特曼』


作者在上文中提到的『奥特曼』,指的是为了商业利益而不得不将原有完整的故事强行扩充,再拍续集的影视作品。以作者所指的『奥特曼』为代表的这类影视作品,往往情节简单粗暴(正如下文所说的奥特曼打败怪兽的情节发展模式),作品内涵浅白(正如下文所说的奥特曼单一的邪不胜正的主题),失败理所当然。究其原因,是因为商业利益的驱动促使制作方强行增补故事以作『骗钱』之用。对比之下,物语系列第二季,情节并非简单粗暴,作品内涵也颇有深度。由此推出,物语系列并非作者所指的『奥特曼』式的骗钱作品。
将作者上述观点列为三段式论述:
  1. 如果一部续拍的影视作品情节简单粗暴,作品内涵浅白,那么它就是为了商业利益的骗钱作品。
  2. 物语系列第二季的情节并不简单粗暴,作品内涵并不浅白。
  3. 结论:物语系列第二季并非为了商业利益的骗钱作品。

上述论述是无效论述,因为它属于否定前件(Denying the Antecedent),结论并不是从1和2中推导出来,而更像是将物语系列第二季与『奥特曼』们进行类比后得出的归纳结论。的确,物语系列第二季的情节并不简单粗暴,作品内涵并不浅白,但这并不代表它就不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作品——商业利益驱使下的作品也有可能是精品。再者,在写作各位女角色的后续故事的时候,西尾维新是否完全抱着『要完成这些角色们的故事』这样的使命感来写的,还是仅仅为了多赚稿费(商业利益驱使)来写的,我们无法得知;但至少从西尾冗长而啰嗦的行文风格来看,商业利益的驱使似乎确有其事。说到底,物语系列作为翻拍系列,多少还是一步『奥特曼』,只不过是一部拍得跌宕起伏的奥特曼。


   * 然而,物语系列却似乎是一部“成功之作”——对比其差异,这部作品或许就在于其“作品哲学”的上面吧?(作者下文对此问题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物语系列的成功,并不在于作品内涵的深远。换句话说,作品内涵的深远,并不能决定一部动画的商业成功。无可否认,EVA在作品内涵方面登峰造极,也带来了许多考究党,他们对于EVA的文化成功和商业成功都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但是仅仅EVA因为作品内涵而带来的成功,并不能推导出普遍公理,即『深远内涵的动画都能获得成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lain》、《灰羽联盟》、《回忆三部曲》等等这些动画作品的内涵亦深远,但是都没有获得像EVA、或者说跟EVA可比的商业成功,而内涵浅易的作品如吉卜力的《借物小人艾丽娅缇》却能名利双收。
一部作品的成功,并非只因为作品内涵深远。《物语》的成功,其一在于女性角色迎合了当下主流观众对于『萌』的审美定义,并且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是讨喜的简单行戏剧化。《物语》中出现的女角色们,囊括了大部分当今的萌属性:荡漾的傲娇毒舌,班长的巨乳文静,抚子的呆萌,小忍的女王,月火的病娇,等等不一而足。这就让大部分主流观众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物语》是简单粗暴的,通过戏剧化、特殊化的言行来赋予人物单一的、极化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动画14集中的月火与抚子的对话里,月火表明了对抚子自欺欺人的态度的不满,并且用剪刀剪下了抚子的刘海。在长达十分钟的对话中,只有最后剪刘海的动作表现了月火过激而神经质的病娇性格。换句话说,如果将『剪刘海』这一动作去除的话,与抚子进行对话的可以是其他人,可以是荡漾,甚至可以是垃圾君,因为这个对话的本质只是揭露抚子自欺欺人的态度,并且对话不是根据月火的性格特征而推进的。这样的极化的性格塑造,使得人物标识度极高,观众得以留下深刻的印象。《物语》的成功,其二在于新颖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毋庸置疑,《物语》的动画背景、分镜、演出,无不打下了浓重的新房昭之烙印。使用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抽象背景,《物语》在艺术效果和省钱方面做到了可控的平衡。(同样的艺术效果也在《回转企鹅罐》里的纸片路人体现)而且,物语系列的分镜和演出其实较为单一,在新房昭之坐上总监督的位置、将实际监督权交给他人后更为明显:全片的分镜大致可分为:人物面部器官的大特写(如『咔嚓咔嚓』的眨眼)、舞台剧式的人物姿势定格(新房式45度回眸)、呆毛特写、背景、缓慢镜头运动(如从远处瞄准人物面部拉近,同时配以『咻——』的多普勒式音效)、纯色文字闪帧(『黑齣』)。除此之外,在物语系列第二季中甚少看到其他类型的镜头使用。这些艺术特点都使得《物语》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形式主义,观众自然也会意识到他们在观看的作品在除了娱乐价值之外的艺术价值,一言以蔽之『我在看更高档次的艺术,而非纯粹的新番。』我想,这两点,才是物语系列成功的主要原因。
至于物语系列的内涵,我想也只不过是『后EVA时代』中从EVA以及存在主义思潮身上发展出来的衍生品而已。这种内涵,不说也罢其实是我想要睡觉去了
#1-1 - 2013-10-9 06:03
th3ta "Paradox"
天呐... 这么长的回复好开心!小寒prpr

学到了好多新姿势w “否定前件”其实就是“小学生作文风格”的体现之一(只不过我一直不知道这技巧到底叫啥),这种写作技巧的优势不在于它的逻辑性,而在于它的煽动性啊... 写顺手了就控制不住了(bgm38)

“物语系列的成功,不在于其作品内涵的深远。”,我觉得这么表述或许更好?因为我觉得在角色“萌”属性令观众买单的基础上,西尾维新的人生哲学确实很有趣并且非常吸引人。事实上,似乎西尾维新的人生哲学似乎并不深远,而仅仅是满足了观众们“从另一个思维角度来审视”的喜好。当然,物语系列的成功是否有“作品内涵”的原因,而其中又有多大比例取决于此,在没有得到更好的论证之前都是存疑的。

然而后面小寒提到的两点就是我在看到回复之前一直没有意识到的:

其一,“性格的脸谱化”:在仔细回忆后,这部作品在注重给角色分配萌属性以迎合观众喜好的基础上,每个角色的性格的确显得比较简单粗暴——事实上,倒不如说每个萌妹角色的性格都是(化->伪)基本定型不变的,除非是为了配合下一部分故事的展开(例如抚子黑化),例如班长的“纯白”,抚子的内向被动与自欺欺人——这些角色的性格标识度极高,就像是抽象出来的符号一样整齐。然而,我认为能够使这部作品变得如此生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阿垃垃圾君”这个角色——从头到尾,这货似乎是唯一不太“稳定”的角色,其性格前后变化很大,甚至有些时候都到了有点‘崩’的地步(另一种观点是“过度商业化的苦果”)。在全都是脸谱化人物的情况下,故事大概的确会变得非常乏味(例如一些意识形态化的文学),但是这种人物非常适合被置于特定的剧情下以突显作品的“中心思想”,例如西尾维新的人生哲学,所以这时候男主这种不稳定因素似乎就能起到作用了。当然,阿垃垃圾君本身的作用当然还包括至关重要的“后宫王”:剧中唯一男性的主角,兼萌妹们的爱慕对象,这无疑能给观众们带来更好的代入感...

其二,“新颖的表现手法”:所有观众都会注意到物语系列诡异的演出,然而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演出手法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些艺术特点都使得《物语》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形式主义,观众自然也会意识到他们在观看的作品在除了娱乐价值之外的艺术价值,一言以蔽之『我在看更高档次的艺术,而非纯粹的新番。』
这种观点我的确是第一次考虑,现在一想的确很有道理。毕竟,观众们本身也希望看动画这件事情能被提升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层次上,那么一部上档次的动画无疑会吸引很多观众。

以一言而蔽之,小寒讨论了两点物语系列的成功之处:角色设定讨喜的简单戏剧化,新颖表现手法的运用。我非常赞同之前没有意识到的这两点,而我和小寒之间的分歧就是作品本身的内涵本身,以及其之于其成功的重要性。事实上,观众们(比如我)总会更加愿意去认为自己喜欢的作品具有某些“更高一层”的意义与价值,比如一个十分极端的例子就是知乎上面(165个赞同)的“魔法少女小圆是神作,因为它关心热力学定律”——我喜欢的这部作品非同寻常,因为它xxxx,所以它是神作,所以我看这部作品是十分有意义的......

总之,看到小寒的回复顿时感觉这篇逻辑乱七八糟的评论没白写。这么认真的回复,真是太感谢了ww
我现在好想下学期选一门哲学(bgm38)
#1-2 - 2013-10-10 16:36
小寒
th3ta "StargazeR" 说: 天呐... 这么长的回复好开心!小寒prpr

学到了好多新姿势w “否定前件”其实就是“小学生作文风格”的体现之一(只不过我一直不知道这技巧到底叫啥),这种写作技巧的优势不在于它的逻辑性,而在于它的...
其实我只是看到了这篇评论写得辞藻煽情但焦点游离论证乏力,于是为了将来的哲学课Final Paper决定拿来开喷练手(bgm38)

这里顺便装逼普及一下哲学的基本有效论证法:
  1. Modus Tonens(肯定前件式,Affirming the Antecedent)
a) If p, then r.
b) p.
c) Therefore, r.
  2. Modus Pollens(否定后件式,Denying the Consequent)
a) If p, then r.
b) Not r.
c) Therefore, not p.
  3. Disjunctive Syllogism(拒取式)
a) Either A or B.
b) Not A.
c) Therefore, A.
  4. Hypothetical Syllogism(二元递推式)
a) If A, then B.
b) If B, then C.
c) A.
d) Therefore, C.

由1和2可以简单推断出,既然肯定前件是有效论证,那么肯定后件则是无效论证。同理可得,否定后件是有效论证,则否定前件是无效论证。如果把它们分离成P和R这样的简单条件的话,是非常容易分辨的。但是,当这样的简单逻辑骨架套上复杂的内容之后,分辨便有一定难度。必须在阅读时时刻保持警惕,提防这样具有迷惑性的、鼓动意味的无效论证。

#2中提到,使这部作品生动的主要原因是作为男主角的垃圾君。垃圾君作为这部作品的男主角,承担起了担当故事骨架和主要叙事对象的任务。无疑,物语系列是以阿良良木历为中心的一系列故事串成的。但是,垃圾君真的是吸引人的主要原因吗?作者否认了这点,并且提出阿良良木历这个人物在性格塑造方面前后不一(inconsistency)。而后,作者提出,当故事需要在不乏味的前提下表达作品内涵的时候,这种性格可变的角色便能够起到作用了——试问,一个性格都前后不一的角色,又怎么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呢?(或者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是男主角身旁的女性角色,而并非男主角本身?)而不能留下深刻印象,又怎么能够起到传达作品内涵的作用呢?纵观每个独立的故事(化、伪、猫黑、猫白、囮,以及未有动画化的故事等)叙事主体其实并非阿良良木历,而是阿良良木历所遇到的女性角色们。故可认为,是这些女性角色与怪异之间的故事而并非阿良良木历,才真正传达了作品内涵。
再者,#2的论述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将#2的观点抽离出来,可得如下:

  1. 如果故事中的人物是脸谱化人物,那么这个故事会很乏味。
  2. 阿良良木历不是脸谱化人物。
  3. 结论:不是脸谱化人物的阿良良木历更能传达作品内涵。

以上论述是无效论述。1和2是前提条件,但结论3根本不能从1和2中推导出来——故事不会乏味,跟能不能传达作品内涵是两回事。
另一尝试:

  1. 如果故事中的人物是脸谱化人物,那么这个人物更能传达作品内涵。
  2. 阿良良木历不是脸谱化人物。
  3. 结论:不是脸谱化人物的阿良良木历更能传达作品内涵。

以上论述依然是无效论述,因为它是『肯定后件式』。
P.S. 就我所见,网上80%+的帖子中的观点,要么是只有结论和煽情而没有论证过程,要么是有论证过程而论证过程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学了哲学之后再看这些东西,真心觉得『贵圈真乱』(bgm38)
#1-3 - 2013-10-12 10:53
th3ta "Paradox"
小寒 说: 其实我只是看到了这篇评论写得辞藻煽情但焦点游离论证乏力,于是为了将来的哲学课Final Paper决定拿来开喷练手

这里顺便装逼普及一下哲学的基本有效论证法:
  1. Modu...
感谢科普ww

不过有一些概念感觉还是有些没理解...
在 P => R 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假设"If P, then only R"?因为如果在"P => R1 or R2"的前提下,方法1和2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a) If P, then R1
b) P
c) uncertain, could be R2

a) If P, then R1
b) not R1
c) uncertain, could be "P => R2"

我仔细想了想,如果加上每个Prerequisite都只有一个Result的前提的话,P是Input并且R是Output,那么这东西其实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函数图像... (这段时间Calc期中的压力导致我脑洞奇大(bgm38)

自作主张的把P看作x,而R看作y,顿时觉得上面的前两个论证方法就能理解了...

a) f(2) = 3
b) x = 2
c) f(x) = 3

a) f(2) = 3
b) f(x) not 3
c) x not 2

在脑补半天函数之后,突然想到了直角坐标系就是笛卡尔这个哲学家搞出来的... 果然,该不愧说“欧洲人从某种意义上都是笛卡尔主义者”吗233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自认为自己写的东西逻辑模糊,条理紊乱,那么最后至少也要有一些有足够煽动性的东西来支撑——否则就真是小真冬的“除去了outaku neta的话,真冬就什么都不剩了”那种残念情况了w

事实上,如果小寒你去读新闻报道的话,“以煽动性来代替逻辑性”就是一些较为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的习惯性做法,无论古今中外。这其实也是媒体的通病了,最初作用是传播信息的媒体,在最后事实上扭曲了信息,破坏了担当媒介的功能。这里的“媒体”并不一定是指电视台或报社,更像是“传播信息的媒介”的通称。而信息爆炸时代的源头,互联网,就正好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信息传播媒介...

我们可以去要求新闻媒体的记者们做出更加负有责任的报道,但是没人能要求好几亿的网络使用者都写出“逻辑严谨,立场中立”的东西来——这种事情,即使新世界的kamisama估计都做不到...

“村通网”从来都不是戏言,使用者的基数急剧提升的同时,使用者的平均水平似乎得不到一定的保障——然而这不见得有什么不对... 况且个体对于这类社会变迁的现象,似乎是没有评判对错的权力和能力的。不同于学术研究所强调的nuetral,很多网络使用者都较为情绪化(非常包括我),这似乎意味着逻辑严谨的论点的影响力似乎远不如能够煽动情绪的论点,无论信息生产者抑或信息接收者;而且不管论点有多严谨,只要对方不想坐下来好好议论,那么直接爆粗可是比严谨要来的更有杀伤力orz

所以我才比较喜欢bgm这种环境... 毕竟同好者之间议论,即使再说不通也不至于上来就直接爆粗人参公鸡之类的,而在使用者基数较少的情况下,我觉得bgm众的素质总体还是挺高的w

不过,话说我真的要下定决心选一门哲学了... 大学果然还是要多学点感兴趣的东西,否则真的感觉白来了一样的w 小寒学的是哲学里面的逻辑学吗?能顺便求推荐一些你喜欢的入门向哲学书吗?本来这学期想选逻辑,结果和我的主课时间冲突了(bgm38)
#1-4 - 2013-10-12 11:52
小寒
th3ta "StargazeR" 说: 感谢科普ww

不过有一些概念感觉还是有些没理解...
在 P => R 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假设"If P, then only R"?因为如果在"P => R1 or R2"的前提下,方法1和2实际...
MoPo和MoTo是两种最基本的哲学论述形式。这种形式一如其名,叫做Premise-Conclusion form,1和2是premise(前提),而3则是conclusion(结论/断言)。其中,第一句『If p, then r』提出一个假设,而第二句『p.』则是在这个假设成立的条件下的evidence。

看来你主要在纠结第一句。在我解释你的纠结之前,先让我解释一下论述的有效性(validity)和可靠性(soundness)。一个论述如果遵循逻辑推导过程(不出现『肯定后件』等逻辑错误,使得结论说不通)则这个论述是有效的。但有效论述(valid argument)并不等于可靠论述(sound argument),因为论述的有效性只保证这个论述遵循逻辑推导,并不代表在遵循逻辑的骨架下,内容是真实可靠的(content is true)。如果一个论述的内容不是真实可靠的,那么它就是不可靠的论述(argument is not sound),尽管它可能是一个有效论述。举个例子:
1. 说罪恶王冠是神作的人都是傻逼。
2. A说罪恶王冠是神作。
3. 结论:A是傻逼。
(娱乐效果(bgm38)
上述论述是有效论述(valid argument)。前提1可归纳成『如果一个人说罪恶王冠是神作,那么他就是傻逼。』这是一个肯定前件式论证(Modus Tonens)。但是,这个论述是可靠的吗?如果1和2中任何一个前提不是真的,那么这个论述就不可靠。在2中没什么可以怀疑的,剩下的1则可存疑——说罪恶王冠是神作的人,真的就是傻逼了吗?如果1不是真的,那么基于1(逻辑地)推导出的论述就是不可靠论述。
如果一个论述在前提中就包含(通常是隐含)了『观众需要接受此前提为真,此论述才能成立』的条件,那么这个论述就是乞题论述(Question-begging),也就是俗称的循环论述(circular argument)。在我接触到的很多网络上的观点里,有很多似乎非常有说服力,而且逻辑过程也滴水不漏,让人无话可说,但它们很多是乞题论述,举个例子:
1. 如果减少高中生的文言文教育,就会损害高中生的受教育权利。
2. 高中生的受教育权利不应该被损害。
3. 结论:不应该减少高中生的文言文教育。
这是一个乞题论述。前提1预设了文言文必修在义务教育裡应该被维持,因为如果文言文必修在义务教育裡没有被维持的价值,减少它就不会对学生的受教育权造成损害。然而,如果一个人不接受结论3,他很可能也不会接受前提1。(本例感谢哲学哲学鸡蛋糕

现在来解决你的纠结。其实,你所问『是否包含only』,应该是关于『这个论述是否乞题』的。为了避免乞题和不可靠论述,哲学法则一般都采取这样的形式开头:If and only if (and because),简写iff。这种『若且仅若(且因为)』的开头,同时满足sufficient和necessary。(我没学过中国高中马哲,这俩好像是译作『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吧?)你所说的『是否包含only』的问题,在这里应该可以得到回答:是的,只不过作为通行的、简明的逻辑论述结构而言,我们必须先假设它不乞题,才能再做进一步探讨;否则,我们就会不断地争论这个论述上一层的『父论述』(即用以支持前提的另外的论述),以及不断地争论『这个论述是否乞题』了,而这对讨论此论述本身都是毫无意义的。
至于你用函数来理解的方法,我认为其实那里面已经包含了『前提一定为真』的条件,也就是无条件规定了『此论述绝对不会乞题』,效果是一样的。

//哦哦不不不!!自从姻曼奴·康德之后,欧洲人很少是笛卡尔主义者(纯理性主义者)了。康德你搞得我欲仙欲死,看我把你的译名女体化

//网络社区使用者的基数急速提升并不能逻辑推导出『使用者的(什么?)水平正在下降』的结论,而更像是correlation。就中文二次元社区而言,大量『真爱』『本命CP』『神作』充斥其中,充满着个体的强烈个人情感和个人领域(autonomy,康德术语,可以近似理解成ATF)这些个人领域都在寻求自体的扩张,免不了与其他个人领域相碰撞——碰撞的时候,我们没有用理性和逻辑的论述来说服对方,而是直接上煽动性和修辞性的话语,力图在煽情上压倒对方。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作为个体)就有理由或者有必要以煽动代替逻辑,也加入到浩浩荡荡的互黑浪潮中。我有两种选择:逻辑或煽情。当争论的双方中,对方不愿诉诸逻辑时,我要么只能被迫煽情,要么在未定对错的情况下离开这场争论,也就是所谓的『一击脱离』啦(bgm24)
嘛,bgm的环境好就好在,煽情的度和量都较少,这样无论双方是否诉诸逻辑,也不至于一方『杀』得意犹未尽,一方悻悻离场。当然,要是在爱撕衣之类的水深地方,我跟你说什么叫『否定前件式』一定会被人马上贴上『装逼不成反类犬』的标签吧。

至于哲学,我选的课是Contemporary Moral Issues,主要讨论哲♂学、里番、凌波丽医学道德还有堕胎等问题。
如果是入门书籍的话,还是推荐我们的教科书《Disputed Moral Issues》,Mark Timmons著。最近才出了新版来骗钱。它好处在于,入门浅易,对康德这类晦涩高深的哲学也有深入浅出的解释(虽然很表面)。另外选材广泛,对每个话题都有不同哲学观的选文。
其实读07版的旧版也差不多。我就从亚马逊上买了本旧的,卖家说condition是like new我就下手了,才12刀,拿回来真的跟新书一样,我太TM机智了(bgm85)
另外读哲学不能不读康德,这货语言之严谨、繁琐、紧密、晦涩,非常人可比,分分钟读到你高潮得欲仙欲死  我现在正在看他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已经快要把我看疯了……我读了两天才读了不到十页,还有三十页没读,下周二还要交一篇小论文啊,被S得好爽啊(bgm38)
如果是自己的兴趣的话,就读读康德三批判吧《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另外,跟康德哲学观对立的是Jeremy Bentham,腐国的功利主义者,现在遗体被stuff了还摆在UCLondon里呢,真是恶趣味……我读过《道德与法律原理导论》,其中以古怪而扭曲的英文叙述了他的功利原理。(其实我觉得老虚写的剧本大部分都是功利原理被黑的地方orz)
祝在被S学哲学的道路上愉快(bgm84)
#1-5 - 2013-10-13 14:36
th3ta "Paradox"
小寒 说: MoPo和MoTo是两种最基本的哲学论述形式。这种形式一如其名,叫做Premise-Conclusion form,1和2是premise(前提),而3则是conclusion(结论/断言)。其中,第...
原来如此!

//我还一直以为现在的西方思想体系也一直继承着笛卡尔的哲学... 发展这么快让我这种阅读速度极低的渣渣怎么读得过来啊(摔!
说到康德,我就想起来那句“starry heavens without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的名言w

//ATF的类比点赞!毕竟我们都具备感情,我们可能会被其他人的强烈个人情感所影响。而康德似乎认为个体都追求ATF的扩张,那么在二次元社区存在“依靠煽情来打动别人的行为”也似乎是十分合乎逻辑的了。我非常赞同“[没有必要]以煽动代替逻辑”,并且我觉得这两者是可以极好的得到共存的,就比如萌妹的无口属性和猫耳属性那样...

顺带一提,说到Utilitarianism就联想到了微观经济学的choice theory和福利经济学,似乎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颇深。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边际主义和功利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边际效用(margianl utility)价值理论,与旧有的劳动价值理论对立。根据这个理论根据“每个人都能根据满足感(效用)来进行选择”来建立数理模型,把消费不同数量的x和y所获得同等的满足感来描绘成Indifference Curve——话说,谁看得见自己的选择偏好的顺序啊?(尤其是我因为期中算错一道这种题给扣了不少分... 虚渊玄大快人心,我恨功利主义!(bgm38)

其实bgm最好的地方之一就是用户数量相对少,大部分人能混个脸熟,并且大部分活跃用户的素质都比较高(包括称赞自己的意味)。事实上,我认为康德“寻求扩张”的那个描述确实非常确切,大部分人似乎都希望表达自己,并且得到别人的认可。扩张在网络社区的交流中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1)很多时候在自己的观点被反驳之后会感觉自己本身受到了冒犯,2)在他人的观点不符合自身的观点时,会有将自身观点强加于他人意愿之上的倾向,并且有时候还会伴随着傲慢和傲娇... 这两者都是破坏个体之间的交流的主要原因,因为受到冒犯或藐视别人时,个体之间似乎很难较为理智冷静的取得较好的沟通——更多的人似乎会选择直接开始爆粗人参公鸡了。

亚马逊上面淘旧书绝对是王道,我这学期的经济书就是亚马逊上面买的,书店卖一百多,网上new才二十几块... 可是一想到我已经被坑了一年就欲哭无泪orz

小寒是要major哲学吗?以前我没有学哲学的想法,不过自从看了牛津的哲学史讲座视频就开始对哲学很感兴趣,然后最近在自己啃西方哲学史的中文译本w 至于被S,反正也是抖M习惯了所以大丈夫233

下面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再次受上面讨论的启发,脑洞奇大之下写出来的,大概可以叫“论煽动的重要性”?不过鉴于你还有essay,十分建议有时间你再拿下面这篇东西作为消遣——虽然我绝对没资格说这话,但是... 因为迟交,我以前的paper已经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扣过分,上周又刚为了不被扣分开始玩命战过通宵。现在一提到小论文就精神高度紧张,这满满的都是泪啊(bgm38)

---
根据我阅读上文的理解,“逻辑严谨”只保证论述有效性,而非其本身及结论的可靠性(真实正确)。而在论述本身的前提可靠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共识时,这个论述就是“乞题论述”。而iff那类的论述,通常被用在哲学法则上(事实上,我最初条件反射的联想到了数学的“有且只有”,数学似乎和哲学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毕达哥拉斯什么的...

但是我还是有些疑问:哲学法则和乞题论述有没有本质的区别?iff这类哲学法则论述就有些让我联想到了“truth”——如果有这种能够得到所有人共识的可靠前提(非乞题论述),那么它大概会是“不证自明的”(axiomatic)同时“不可证明的”;可被观测到的客观规律引发共识,因此这类事实是不证自明的。iff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因此在试图做出任何可靠论述之前,我们必须承认有这样一个客观的规律“truth”存在,否则一切法则就似乎都会变成乞题论述,例如:

a) 1 + 1 = 2          if p, then r
b) 1 + 1                p
c) 2                       therefore, r

然而如果有人无法在1 + 1 = 2上面和我取得共识,那么他永远会质疑下去——“为什么1 + 1 = 2?” “因为1 + 1就等于2”... 因此,或许法则与乞题论述之间的区别是对于其前提可靠性的广泛共识

这时候我应该做的是举出实例,以他可以观测到的客观规律来说服他,以取得共识:“你有一个苹果,我再给你一个,现在你是不是有两个苹果了?所以你看,1 + 1 = 2”。但是如果他肯定了这一客观规律,然后继续追问:“的确如此!但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1 + 1会等于2?”,我们根本无从解释——所以科学的终极目标是描述,而非解释(我们根本无法解释“共识”)。所以现代的科学方法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以物质本身内在的“终极追求”来解释truth,而仅仅试图去根据我们的认知来描述所有共识作为基础,然后再于这些基础上发展出各种理论。

一个例证是:“无法引起共识的论述,不能成为法则”,比如非欧式几何(non-Euclidean geometry)。非欧式几何与欧式几何的本质区别是其第五条的几何公理,也就是平行公理:“在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可作且只可作一直线跟此直线平行”。这条公理是欧式几何的基础之一,不需要被证明,也似乎在某种意义上不能被证明。根据我们生活中的直观经验,我们会很容易对此达成共识,就像1 + 1那样,因此以这种平行公理为基础的欧式几何一直占据数理领域的统治地位。然而,根据采纳与此不同的第五公理,产生了罗氏几何:“在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可以引最少两条平行线”。然而,这条新的第五公理非常违反常识,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法观测到这种客观规律的,所以非欧式几何在其诞生之初没有获得广泛的共识,例如罗氏几何。这意味着罗氏几何的全部理论体系都会变成乞题论述:作为其前提的新第五公理不能获得广泛共识,因此就引来了不断的争执,并且罗氏几何在当时被认为是无稽之谈。罗氏几何具备完整而严密的逻辑,因此其是有效论述;然而,其前提无法获得其他人的认可与共识,因此成为了一个“不可靠的有效论述”,或者说“谬论”。

然而,同样是罗氏几何,在多年以后被承认为“另一种几何体系”,原因是一位意大利数学家证明了非欧几何可以在欧式几何空间的曲面上实现——既然人们对于欧式几何抱有共识,那么他们就必须对于某种意义上等价于欧式几何的非欧几何抱有共识。对于罗氏几何前置条件的质疑就不存在了,那么它就从一个谬论变为了一个有效而可靠的数理法则。事实上,罗巴切夫斯基改变第五公理的初衷是希望以“反证法”来证明“第五公理”,而其得到的结论之一就是“第五公理不能被证明”...

广义上的“truth”似乎可以被解释为“客观存在的绝对规律与秩序”,而它的前提是1 + 1 = 2 ,重力的存在这些“事实”等等。我们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本身及其的“目的”,只能对其进行描述。我们必须先要准确的观测到“truth”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然而,基于我们本身的内在的思维模式以及对于外部感知能力的局限,我们无法准确认知,以及准确判断我们认知的准确性。我们似乎是因此永远无法得知“truth”的,因为只要主观思维局限或者感知能力局限之中的任意一者存在,我们就无法对于“事实”进行准确的认知,进而无法获知任何不能被推翻的绝对可靠“事实”;只要一个论述的前提不是准确可靠的,那么它本身的可靠性就无法保证,进而就是乞题论述,而非一个绝对的法则。我们似乎无法永远保持“绝对客观”的思维,也无法获得“全知程度”的感知能力(事实上,能做到这两者的事物似乎不会被看作‘人’),因此我们无从得知在目前被我们观测到的事实,是否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既“绝对可靠的事实”。欧式几何的例子似乎可以作为一个有力论据——我们既不客观,也非全知,因此有些时候我们连判断事实的准确性都无法较好的做到——除非在其自身有能力做出准确观察,并且对自身观察的准确性进行准确判断的情况下,谁有有资格能理所应当的断言“在宇宙之中的任何层面上,就像我们所生活的层面,1 + 1始终等于2。”?那么我们得到“truth”的过程也就并不是如何的神圣伟大了,因为我们只是根据共识来确定“事实”的可靠性,并且基于这些事实得出描述我们世界的法则。由于我们无法获得准确的事实,如果没有共识,就没有相对可靠的事实;如果没有相对可靠的事实,那么就没有“truth”,只有乞题论述...

做出上面这些推论的时候,突然觉得统计学家George E. P. Box的那句话十分贴切:“Essentially, 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are useful”——我认为这里的wrong是相对于绝对可靠的事实和“truth”而言的,而“useful”则是指这个模型能够在我们常识能涉及的层面之中通常成立,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个层面之中利用它。(当然,这只是我的误解方式,通常还被理解作“models are the simplification of reality,and they are usually quite useful”

由于我们作为人类本身的思维与感知局限,我们无法绝对准确可靠的去认知事实来作为论述的前置条件;我们通常以“共识”来作为事实可靠性的评判标准,并且以相对可靠的事实来作为论述的前置条件,进而做出论述;由于我们认知到的事实并非在任何层面上都绝对可靠而正确的,我们可以去质疑作为前置条件的相对可靠事实;既然可以质疑“truth”的前置条件,那么truth本身就可以是看起来比较特殊的“乞题论述”;既然truth与乞题论述的区别是“共识”,而truth本身就是乞题论述的一种,那么一个乞题论述成为truth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其“共识”——因此,在各种有效论述中,获得最多共识的,就是相比较而言最可靠的,也就可以被看作最接近“truth”的...

如果一个有效的论述的前提无法得到充分的“共识”,那么其就是一个乞题论述;如果其前提能够取得共识,使得人们假设这个论述不乞题,那么在此至上的进一步论述就会被作为可靠的有效论述。罗氏几何的例子无法证明有确实可靠的前提存在,它最终被接受的原因是它得到了足够的共识,而非它证明了新的第五公理的可靠性——从乞题谬论到几何理论的转变只需要充分的共识,谬论与真理的区别似乎只是人们是否相信“前提1”。既然“前提1”是不证自明与不可证明的,那么如何使得其他人相信论述的“前提1”就似乎会是问题的关键了。很多前提不能被证实,同时也很难被证伪,这似乎意味着逻辑论证无法在为前提取得“共识”上提供足够的帮助。取得“共识”的方法有很多,而大部分人都是可以被强烈的情感所影响的,所以煽动似乎也是获取共识的众多方法之中的一种——特别是在某些最初就不相信其拥有绝对客观的truth的事物上...
例如那个文言文的例子,如果真的有个清廉正直的小报记者可以写出能影响舆论的报道,把绝大多数读者们的情绪调动起来,让他们相信“减少高中生的文言文教育,一定会损害他们的受教育权力”这个前提,那么任何质疑这个论述是否乞题的人... 大概都会被喷的很惨233

我现在才想明白,我写了上面那么多废话就是为了说:
- 因为其前提无法得到证明,科学法则与乞题论述的区别似乎是一开始就承认其前提的“共识”
- truth或许的确存在,但或许我们无从得知
- 有效论述得到认可的捷径之一可以是具有煽动性

大概类似于“美丽的天使在远方呼唤你,勇敢的少年啊,快去拓展你的ATF”之类的?(bgm38)
#2 - 2013-10-18 17:42
(Idle singer of an empty day)
哦哦哦,少年进步神速啊,这么快就来到『真相是否存在』这个地方啊,果然应该去上哲学课(bgm24)
在我不眠不休两晚、最后一晚熬到凌晨两点的不懈努力下,我终于在死线前七分钟提交了作业!(撒花
说真的Kant好难写,整个体系各种变态,历尽艰辛地爬完了他的文,做了N多笔记之后,要我自己写exegesis我却有种好多东西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starry heavens without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相信我。你被康德折磨过之后再看这句话你觉得他真尼玛恶心(bgm38)
另外康德之后还有一大堆哲学大家,比如黑格尔啦,叔本华啦,费尔巴哈啦,尼采啦,海德格尔啦……西方近现代哲学的贡献者基本都是德国人,西方人被毁三观好多回了(bgm38)

关于Utilitarianism
经济学的功利主义居然真的量化快乐,居然还有你说的Indifference Curve,Bentham泉下有知一定泪流满面(bgm38)
作为愉悦功利主义者,Bentham说理想状态下我们可以用微积分的办法计算快乐,并把快乐(一切正面情感)量化、得出最小单位『快乐子』(自造词,原文为hedons或utils)然后,我们就可以用『快乐子』的多少来判定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如果一个行为能够制造出更多的快乐(快乐子的量更多)那么这个行为就是道德上好的;反之,如果一个行为能够减少更多的快乐(快乐子的量更少)那么这个行为就是道德上恶的。听起来似乎无懈可击对吧?Bentham为了扩大适用范围,将全部正面情感定义成快乐,这样你就不能说『还有除了快乐、痛苦之外的其他情感』。其次,为了防止『变态杀人狂通过杀人取乐』被道德合法化,他提出net pleasure,即更重视一个群体最后的快乐值。变态杀人狂是错误的,因为他个体的快乐抵不过被杀的一群人的痛苦。
下面开黑,非战斗人员请撤离现场。
1. 如果将一切道德行为都归化到情感体验上,这难道不是reductionism吗?这就像将他人打得伤痕累累,然后说『我只不过在打一堆碳水化合物』一样。愉悦功利主义者说,你喜欢干这样事情,是因为你喜欢干这样事情的情感体验而已。他们会举例说,你帮助他人,是因为你喜欢帮助他人给你自己带来的道德满足。真的是这样吗?假如向秀丽的事迹真实存在,向秀丽为了保护公共财产被活活烧死,也是喜欢『保护公共财产』的道德满足感吗?
2. 接1),如果一切行为的道德价值都只是情感体验的话,我们用电脑制造一个虚幻装置(类似SAO或者matrix),然后找最好的技术宅来给它编程,用黑科技得知怎样使你最快乐,然后让你戴上头盔,不断地体验虚幻的最快乐的生活,这样不正是愉悦功利主义者希望的吗?头盔中的体验难道不是最快乐的吗?(假设黑科技太先进了,技术宅太屌炸天了,这个装置真的能带给你最极致的快乐感)
3. 我们先假设这个社会是个恶托邦,有类似Psycho-Pass里的Sybil Systems存在。先知系统判定行为好坏和价值的准则就是『这个行为能否制造出集体的最高快乐值』。a)如果我看见别人掉了一百块钱,然后我去捡起来了,我觉得很快乐,先知系统就会说我不应该把钱还给他。b)更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整个先知系统统治下的社会中,肯定会有个体快乐值的差异。假如说,我头脑简单,捡到一块钱就会产生100快乐子(而别人捡到一块钱可能只会产生25快乐子)那么先知系统为了增加快乐子的总量,就会要求别人故意丢硬币给我捡。将这种行为道德合法化之后,为了增加整个社会的快乐子总量,先知系统就会逐渐地要求别人『宠着我』。于是,我的快乐值爆发式地猛涨,而整个社会中其他人的快乐值则齐齐下跌(当然他们一起下跌的速度没有我上涨的速度快,否则整个系统的快乐值就减少了)这种极化将会越来越激烈,最后会变成『我是这个人类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一机之下万人之上』的情况。假如我觉得强奸小萝莉能够让我快乐,那么我就可以随便在其他人中找一个小萝莉来强奸,而且小萝莉一家还不能反抗,因为先知系统觉得这是道德正确的,而且是道德上好的。
4. 再举个群奸的例子。五个男人群奸一个女人,而这五个男人得到的快乐总值明显比被强奸的女人的痛苦要多。这样说,难道群奸就是道德正确、道德上好的吗?
5. 假如一个发达国家有10个人,每个人有10快乐子,总共就是100个快乐子;假如一个发展中的贫困国家有500个人,每个人只有0.5快乐子,总共就是250个快乐子——难道说,因为250大于100,贫困国家就比发达国家好吗?
6. 假如我欺骗了一个女孩子,让她跟我上了床,并且我没有戳穿这个谎言——在这个例子中,妹子得到的只有性快感,要是我不戳穿我的谎言她永远也不知道我骗了她。这样,我欺骗妹子跟我上床的行为,难道就是道德正确的吗?
所以说其实Utilitarianism真的是漏洞重重,虽然后来有John Stuart Mill企图洗地,但我还是觉得洗地洗不白啊(bgm85)

//不不,我是准备进UW的设计系的,出了名的难进……其实是因为我选课迟了,哲学入门课是作为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来选的,不过我觉得上这课挺值的(bgm24)写作技巧和写作速度也能在被死线艹的过程中得到磨练……

乞题与否
没错,在你举的1+1=2的例子中,如果别人怀疑1+1是否等于2,你就有麻烦了。如果他成功证明了1+1其实不一定等于2,那你的论述就乞题了。关键是,我们如何证明1+1等于2?没办法呀。(亚里士多德的teleology我们下面说)然后,你说:『我们无法解释[某事物]存在的本身及其目的,只能对其进行描述。』因为我们必须准确地观测到客观真相是什么,才能进行准确的描述(而我们没可能做到准确的观测)所以客观真相的存在是存疑的。而后,你提出,一个有效论述的前提必须得到充分共识,才能不乞题。
好,下面进行反驳,非战斗人员撤离。
1. 何谓『充分共识』?共识可以理解,但何谓『充分』?是否有一套评判标准来评判是否『充分』?如何定义『不充分』与『充分』?同意这个前提的人够多,就是充分了吗?如果说在一个群体里同意超过百分之50就是充分,那么将这个群体放到一个更大的群体里,不就不超过百分之50了?如果说这个论述的有效性是因为得到所谓的『充分的共识』,这难道不是induction吗?(Induction的例子:『因为前五年的秋季都下雨了,所以今年秋季也会下雨。』恰好今年是百年一遇的大干旱,不作死就不会死啊(bgm84)
2. 对真相的观测结果游离不定、变化莫测,并不能推出『没有客观真相』。这一点在Cultural Relativism中得到了充分体现。Cultural Relativism的一个例子:古希腊人认为食用死去的父辈的尸体是道德正确的(可能因为这样他们就与祖先同在了),而古印度人认为食用死去父辈的尸体是道德错误的——由此推出,因为在同一问题上,不同文化有不同见解,所以客观的道德法则是不存在的,而只有文化内部的道德法则。错。将这个例子极端化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出:如果在纳粹文化中屠杀犹太人是对的,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屠杀人都是错的,而行为对错取决于文化内部的道德法则,那纳粹就可以任意屠杀犹太人而不受道德谴责?回到开头,因为你看不见或者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不能推出就没有。同样,科学法则之所以不乞题,不是因为每个人看到的『都一样』。
3. 接2),我们所观察到的,其实都是descriptive claim,即what the world is。但是,descriptive claim并不能一定推导出normative claim,即what the world ought to be。上文提到的亚里士多德teleology(或者说essentialism)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举个同性恋的例子:我们观察到绝大多数异性恋的男性都把J8用作繁衍后代之用(descriptive claim/得到了共识),于是推出结论,称J8就是为了繁衍后代(normative claim)而存在的。于是,因为基佬们使用J8并不能繁衍后代,而仅仅作为获得性快感的途径,所以基佬都是不道德的。(同理,即便你是异性恋男性,撸管也是不道德的,因为你只将它用作获得性快感的途径,并不能繁衍后代。)但是,谁告诉你J8只能用来繁衍后代?J8难道不能用来排尿吗?如果说用得最多的那样功能就是终极功能,那我们连做爱都不能允许了吗?综上所述,观察与真实并不挂钩;不能将对真相的不确定,归结于对真相的观测不力上。 见注1
4. 先验主义者会说,1+1=2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先验知识决定的。先验知识(a priori knowledge)不能够被证明,因为它本身就是被用来证明其他东西的。但是,先验知识真的存在吗?康德是先验主义者,他认为先验知识决定最基础的道德好恶。于是这就成了康德理论的其中一个虚弱点了,我们可以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攻击康德理论,说先验知识不存在,于是整个理论体系就崩塌了。当然,康德的理由是,因为这个理论是存在着,并且能够得到实际运用(实际运用个屁啦,纯粹康德主义者都过的什么扭曲的生活你知道吗! 见注2),所以这套体系有存在价值,也就意味着先验知识是存在的。可是,『因为这套体系有存在价值,所以这套体系的基础就是存在的』这种论述,难道不能换成任何体系吗?我也可以说『因为功利主义有存在价值,所以先验知识存在』啊。实际上,Bentham在他的书里就用了类似这种(乞题?)的手法来保护他的论述,说因为功利原理是道德的终极原理,所以它是用来证明其他东西的起源,所以你无法证明它,也没必要证明它。
6. 证明一个论述不乞题,就要证明它的前提是正确的。要证明这个前提是正确的,就要将这个前提作为一个结论,用另外的论述来证明它(我称之为『父论述』)。但是,这样下去不就没完没了了吗?我们不是在说这单一个论述吗?正如我以前提到过的,为了证明这个论述不乞题,而开展出无穷无尽的论述链,不仅对讨论这单一个论述本身毫无帮助,而且毫无意义。
5. 最后一段说『质疑文言文论述是否乞题的人会被喷的很惨』——被喷的很惨就一定错了吗?

注1:
很多二次元作品里有类似这样的论述:
『我就是为战斗而生的兵器,我生下来就是为了战斗的。(所以,不要跟我说话了。)』(一般出现在悲情女角色中,用以凸现她命运之悲惨与无力)
其实这句话来自《苍蓝钢铁琶音》第二集伊欧娜的话。
可是这句话是错的。明显的teleologism论调,这就像『J8长出来就是为了繁衍后代的。所以,不要撸管了。』一样。
当然男主要是能抓住这点进行嘴炮来攻略妹子的话,当然是深得我心的。可惜,没有一个男主能指出这类论述的逻辑错误。
认真你就输了23333333

注2:
纯粹康德主义者过的都是什么样的扭曲生活你知道吗!
假如你妈在楼上,然后有个坏蛋在你家门口问你说『你妈在哪儿我要杀了她』,你就要告诉坏蛋你妈在楼上啊!
因为康德告诉你,你要严格遵守自己内心的原则『不能说谎』啊!
而且康德不是后果主义者啊!
后果主义者(功利主义算后果主义的一种)会说,因为你妈被杀掉的后果是不好的,所以你不应该告诉坏蛋你妈在楼上啊!
可是康德说后果就是个P啊!
只要你遵循内心的原则『不说谎』就没事了啊!
即便你妈被杀掉也无所谓啊!
康德认为人的情感都是无关的啊!
你怎么悲痛都无所谓啊!只要你道德正确就行了啊!
到了这种地步你还喜欢康德吗!!!啊??!!!
还有啊!
康德认为我们可以随意使用无理性的活物!因为它们不能给自己订立行动原则!
鲜花没有理性,所以我们可以随便采摘!
看起来没错吧!
鸡没有理性,所以我们可以吃鸡肉!
没错吧!
动物没有理性,所以我们可以虐待动物!
这下有没有错!有没有!!
因为初生婴儿没有『给自己订立原则』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虐待婴儿!
有没有错啊!有没有啊!!
因为植物人妹子没有『给自己订立原则』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任意上了她!
有没有错!!!有没有!!!!
现在你他妈还喜欢康德吗??!!啊???!!!!!!
#2-1 - 2013-11-5 14:16
th3ta "Paradox"
抱歉居然拖延了半个月才回复... 刚刚战完problem set,然后自己去读了百科和西方哲学史和其它的一些资料之后又反复想了很多回,现在终于有点信心开始动笔了(bgm38)

下面的东西由于是两周之内断断续续写的,段落本身与它们之间的条理可能会十分拖沓混乱,外加还有一些为了描述不知道该怎么描述的概念而造出来的自造词... 虽然我又最后整理了一遍,但是感觉读起来还是会很费劲,如果有什么严重的错误请多包涵orz 依然建议等有时间以后再拿它来做消遣(final paper加油!决战的时刻到了!

--
功利主义洗不白+1,我觉得功利主义的“意图”可能是为了确立“正确的行为”的基础——但是“愉悦感”真的可以成为绝对客观的真理尺度吗?即使引入了“群体的快乐值”这个概念也一样感觉切开是黑的ww

设想有这样一个国家,那里的人得了别管是雏见泽综合征还是钉宫病的什么的,变得同时具备抖S和抖M特性,这样无论是伤害别人还是被别人伤害都能带给他们愉悦感... 根据功利主义,如果有那么个巫女系统(我还是觉得sybil叫这个好听),那么她应该允许这区域里面的人互相虐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假如这种钉宫病传播到全世界,巫女系统会很高兴的看着人类文明毁灭。

另外,“系统宠着我”事实上意味着更多更可怕的东西——不仅是道德的违背,更有经济与政治系统的崩溃。经济系统(market)与政治系统的本质似乎就是“分配资源”,它们决定了“谁”在“什么时候”得到“多少数量”的“什么东西”。然而如果以“愉悦感”来作为正确的尺度,并且系统掌握着绝对的暴力,那么我们根本不需要市场来分配商品,直接凭借着优势的“愉悦感”去抢就好了(这时愉悦感的作用类似于‘货币’,除了它是单向的)。在没有进行交换(trade)的前提下直接得到商品,这并不是一种激励生产的经济体制,“如果能轻松抢到,我为什么要去劳作生产?”/“如果无论生产什么都会被抢,那么我为什么还要生产?”——然后最可能的两种结局就是:1-人类文明解体崩溃,人类变成散居,社会消失,2-人类文明饿死了...
ps,轮_loli丧心病狂!!!

我认为如果要去寻找一个“行为正确与否的基础”,那么或许“人类物种的长久存续”会是一个可能的选择。同时,“在社会环境下,个体进行交换 -> 交换与专业化提高生产力(国富论)-> 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人类物种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且有利于人类物种的长久存续”,因为社会有利于人类物种的存续,所以我们应该维持社会的存在。秩序对于社会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应该遵守并维持“社会的秩序”:道德与法律。鉴于现今世界广泛流行着人道主义,我们的道德与法律受到了它的影响,而无论以功利主义或康德的“给自己订立原则”(所以现在我觉得还是只喜欢后面的starry heaven好了w)来作为判断行为正确性的尺度,都会得到违背现今道德与法律的结论,那么这两者就都是谬误的。
社会秩序,作为“共识”,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它服务于,并维系着社会本身的存在。如果人们可以随意的相互伤害(假设没有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人类社会就会变成一个异常危险的地方,而个体们可能会因为求生欲望而脱离社会开始散居生活——如果他们能够幸存到逃离社会的时候。这时,人类物种的社会环境似乎就会解体崩溃,而我们人类物种也就无法继续享受交换与交流所带来的强大竞争力——社会环境的存在是有利的,社会秩序维护其的存在,所以任何违背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这种判断尺度似乎更加合理。至于我们所讨论的“不同文化的不同道德”,例如古希腊人偏好于吃祖先的尸体,也可以用这个尺度来分析其正确性。在那时,全球范围的广义人类社会还没有成型,很多文明都是相互割裂的,比如印度人与希腊人的社会似乎就没有交集。既然在希腊社会中吃祖先尸体并不违背社会秩序,那么这种行为就不能被称为不“道德”的。而将同样的例子放到今天,绝大多数国家的社会秩序认为吃祖先尸体是违背道德与法律(包含很多人道主义的观点)的,而仅仅在希腊国内这种行为是习俗,那么这种行为就毋庸置疑是错误的。反之,如果绝大多数国家认为与祖先同在是符合道德与法律的,而只有印度人厌恶于这样做,并且不吃会严重违背国际主流的道德与法律,那么印度人的行为就理所当然是错误的。错误其实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或许会是错误的程度。一种行为违背社会秩序的严重程度通常和其惩罚的严厉程度相挂钩,比如偷窃与谋杀的法律惩罚的严厉程度,以及道德和舆论的评判是不同的,这暗示着两者对社会本身所造成破坏的程度不同。道德与法律,社会秩序,通常是作为“共识”而被我们接受的,然而它们本身形成的过程也并非是完全客观的,而是或多或少带有一定主观因素,比如历史偏好之类的。我们通常都习惯于把它们当做理所当然的事物,并且懒得要去更进一步思考它们的来源与作用。如果我们生在第二个假设中的社会,我们根本就不会想要去质疑这样的道德与法律,因为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考虑不吃的人才是道德最大的亵渎者。同理,在现实中,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吃祖先是不道德的,很多人似乎偏好于想像在某处存在这样一个“绝对的道德”,并且在其中吃祖先是不道德的,所以任何考虑吃祖先的人都是不道德的,也绝对应该是不正确的。

--
事实上,“真相是否存在”这个质疑不是我想出来的,我才没有那样的哲♂学天赋!对“truth”产生疑问的原因是我最近一直在啃Samuel&James《西方哲学史》的译本(手里的罗素那本是纯英文的,真要现在读得啃到哪辈子b38),当时刚好看到了智者派的那章... (顺带一提,智者派认为“好的生活”就是“愉悦的生活”,这似乎很像是功利主义的前身啊...)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真心不是一般的毁三观,更可怕的是一旦接受了这种观点,就感觉实在是看啥都不会再爱了orz

即使看了百科又查了资料,我觉得我还是对于“先验”这个概念完全理解不能,虽然字里行间的每个单词都认识,可是连在一起就彻底意味不明了... 柏拉图所描述的‘相’的理念世界,以及康德描述的先于经验先于逻辑的东西——这两者在目前来看,似乎都可以用人类脑神经的一定运作模式来解释(目前Neuroscience貌似是门很火的专业w)。如果我们捡到一只萌萝莉,我们觉得她很美,这不一定就意味着她具备一部分‘美’的相,且有一个‘美丽’的‘相’是存在于理念世界的真实。这或许可以被解释成:人类的脑部神经有一套遗传的特定运作模式,其使得经验认识得以实现,这种模式能识别出满足特定条件的外貌,并且给以我们的脑神经以“愉悦”的刺激——如果这么推论的话,似乎这种认知模式的确是先于我们的逻辑活动的,也在某种意义上非常近似于“先验”的概念,除了它根本不能决定自然以外。不过我依然感觉理解‘先验’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太难了,百度上面很多信息混杂着马哲语境,中文wiki东西太少,英文wiki啃不动,知乎又怕看不懂...(我其实觉得不管是“先验论”还是“反映论”都不能完全的描述实际情况,在接受人类物种具有一定内置的神经活动模式的基础上,我们的认知活动依靠外界事物的经验。类似于:光就是光,只不过在我们看来它即可以被归入粒子的一类,又可以被归入波,从来没有光粒子与光波——因为光就是光啊... 我觉得Model Dependent Realism似乎能做出更加合理的解释

自从智者派提出的怀疑主义(并且宣称没有真相)被苏格拉底等人所“厌恶”以来,哲学家们就开始致力于给“确定的知识寻找基础”。智者派对我们获取知识的能力持怀疑的观点,而柏拉图反对他们的观点,他确信存在着不变的truth,并且提出了‘相’论(这似乎对于之后的西方哲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观察结果的繁杂不定与“truth不存在”的不相关性)。为了驳斥道德的相对性,柏拉图采用了“灵魂概念”对苏格拉底的“知识就是美德”做出解释,顺带在其政治哲学里面做出了noble lie的描述。而亚里士多德又进一步沿袭了柏拉图的部分传统,他提出不证自明也不可证明的“第一原理(archai)”也在某种意义上采用了柏拉图‘寻找普遍规律’的态度,并且他的思想明确的把“人”区别于无生命的东西与动物,这或许反映了古代大部分哲学家们的传统。这些思想似乎都给“知识寻找了一个确实可靠的基础”,证明了知识的客观性——然而这种客观性似乎是建立于“人是宇宙的尺度”之上的,因为经验知识的来源是“人观测到的”,理论与思想是“人想到的”,就连脑神经的运行模式也是“人先天具有的”,因此这里似乎没有任何可以作为绝对客观基础的东西。无论如何,我们都是“主观地”认为存在着“相”,存在着“灵魂”,而根本没有人可以证明它们——换言之,这似乎把“不证自明,并且不可证明”的前提给提前了一步,放到了可以被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之前,把这个前提给自作主张的当做“truth”。并且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相信一个理论,或许有某种程度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想要相信”,而并非是单纯的相信“存在着这样一个绝对客观的真理”。
假设有那么一个高等智慧的外星种族,比如SC2的protoss或zerg,一种拥有完全不同生命形态的物种,它们否认以上的观点,提出了另一套不同的基础道德法则,那么谁才是正确的?当然是人类?因为我们是“人”,而protoss是不配作为客观尺度的动物?——如果站在它们的角度上提出一个尺度,那么任何“有利于其物种本身长久存续”的行为都应该是对的,如果社会同样有利于它们的物种,那么任何维护它们社会存续的道德都应该是正确的道德。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的道德依然没有变——如果它们的道德认为猎杀人类取乐是正确的,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它们的物种的存在本身就是错误的,应该予以灭绝。

如果我们能够把人类看作动物,具备智慧的高等动物,而不仅仅是(区别于任何事物的独特高贵存在)“人”,也从来都不具备什么与生俱来的神圣使命(然而我们可以寻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很多问题就似乎能迎刃而解了。既然人类也是动物的一种,那么人类本身于自然就不具备任何决定性,并且也不能作为一个客观的尺度来保证知识的可靠性。我的确倾向于相信存在永恒而绝对的宇宙终极法则“truth”,但是人类作为自然演变出来的物种,发展出了自己的道德(如果我们承认自然选择与进化论,并且把神祗的事务放置不谈),那么这个“道德”怎么可能会是基于宇宙终极法则的呢?毕竟无论我们人类物种灭亡与否,宇宙还是宇宙,那么为什么要去把人类物种的道德与宇宙的终极法则联系在一起呢?(所以我认为我非常需要找个时间读一读康德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我十分想知道他的想法与推论过程(bgm38)

纵观历史,从“日心说”到“地心说”再到现代的宇宙观念,以往的真理成了今天的谬论,而基本上每个谬论的形成都或多或少的包含了这两方面的原因:“观测不力(信息缺失)”和“主观意识(旧的观念)”。每次“真理的更新换代”都涉及到重要的一步——“观测到不符合理论的数据”,无论是其余行星的运行轨迹,还是银河系的大致面貌,都让我们对于现有的被视作“真理”的知识进行反思,进而得到更加接近于“truth”的知识,新的真理。

当然,这还是在我假设并且愿意相信有着这样一个永恒不变的终极客观规律“truth”的前提下... 虽然我也偏好于假设一个“玄而上”的永恒不变的终极“truth”,但是我同样质疑这些伟大的先哲们是如何确定自身能够彻底得知真理的。柏拉图的‘相论’给予我们如何得出概念的启示(所以不能把truth的不确定归结于观察到现象的繁杂多变之上),但是我们所观测到的东西,难道就是“本物”吗?我们能够感知到一棵树,然而树就真的是我们所观察到的那样吗?我有些疑惑包括康德在内的近代哲学家们是如何解释这个认知论的问题的,因为我目前还处于入门阶段,我觉得他们的某些解释看起来很像是一厢情愿的循环论证?事实上,我发现不可知论似乎更具有说服力——随着我们观测手段的升级与思想的进步,我们可以无限趋近于真理,然而最终无法彻底得知真理...

--
指望男主角抓住逻辑错误去攻略妹子,这也太丧心病狂了吧ww 难道要搞成“这年头没学过哲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写脚本的”(bgm38)
另外,在判断一个行为正确与否的时候,我们似乎不仅应该考虑(个体之外的)“外部的尺度”(例如物种存续,道德与法律这些群体的宏观尺度),而还应该考虑个人“内部的尺度”(个人的原则,偏好与信仰等个体的微观尺度),而如果要做出取舍的话,那就不是外人能够帮上忙的了。就比如鲁鲁修,那里面的主线之一似乎就是“正确”与“温柔”的冲突,“外部尺度”(朱雀为了维护自身民族的存续,选择了弑父并遵守社会秩序,不列颠尼亚的法律与规则)与“内部尺度”(鲁鲁修为了给母亲复仇并为妹妹创造新世界,选择去毁灭不列颠尼亚)的争斗。一般来说,一个正常人似乎或多或少都会面临这两方面的抉择,而没人应该强迫个体优先选择两者之中的哪一个,只要个体们能够意识到他们永远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尝试——假设,一个人的母亲是个丧心病狂的疯狂科学家,并且妄图毁灭人类文明,然而他依然挺爱他妈的。假设这时来了一个警察,问他他妈在哪要去杀了她,这时康德的“订立原则”就告诉他要说实话,而功利主义告诉他要优先考虑自己的愉悦感,看起来康德更加倾向于“外部的尺度”,而功利主义则更加倾向于“内部的尺度”。ps,功利主义作为判断个体本身行动的尺度(内部尺度)似乎还相对比较合理,但是如果作为判断群体行动的尺度就会得出很多荒谬的结论,这或许是因为“合成谬误”。例如一个农民的庄稼大丰收了,那么他将获得很大的利益;然而如果所有的农民都大丰收了,那么所有的农业从业者的收入都会变得更少... 所以把功利主义放作为宏观的群体行为的判定尺度会得出很多耸人听闻的恐怖谬论,而康德的“订立原则”似乎采纳了很多近现代道德的内容,更贴切于宏观的外部尺度,因此以他的理论来作为判定群体行为的尺度会得出较为能令人接受的结果... 虽然这两个理论的极端例子都感觉很扭曲(bgm38)

谈到共识,我认为共识的重要性不仅限于学术领域。事实上,似乎政府,作为一个社会的秩序系统,的基础要素就是“暴力”与“共识”,这两者又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暴力意味着其所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武力,例如其所治理的国家所拥有的军队与警察,甚至也包括个体们的武力。其作为一个秩序系统,维持管辖范围之内的社会秩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它能够维持秩序的凭依就是“暴力”,否则如果有暴乱产生,它将无法维护社会的秩序,而持续的暴乱会严重的破坏社会,如果长久以来没有进行管理,那么那一个区域的社会可能最终就会崩溃解体,人们都逃到其它的地方,而如果全世界的秩序系统都没有“暴力”做保障,那么社会本身的存在也就无法得到保障。而“共识”则是另一个重要的基础,毕竟一个秩序系统的正统性决定了它所能得到的支持,而支持决定了“暴力”。古代世界各地的秩序系统似乎都凭借了“君权神授”的“共识”(在我们华夏也同样被表述成天子“奉天承运”的“大义”),而现代的秩序系统普遍都包含了一定对个体的福祉与美好向往的考量(比如“公平”,“正义”,“自由”,“反剥削”),而凭借这些“共识”,这些秩序系统的统治得以稳定。这些“共识”(意识形态?)似乎具备非常大的号召能力,能较大程度的影响我们的思想。例如,在古代天子的权力来自于上苍,并且民众们都习惯于信服他的统治,即使天子失去对军队的掌控,在他的号召之下也能纠集其庞大的军队与民众,这似乎就是“共识”影响“暴力”。反之,在建立了新的社会系统之后,以“暴力”为基础,在民众习惯于接受其统治之后,他们的“共识”也能被逐渐影响同化(如果没有更加深刻的先于其的共识,例如民族仇恨之类的),其内在逻辑或许是反抗会受害->被迫只能遵守规则->世代习惯于遵守规则->习俗造就“共识”。另一个证明“暴力”与“共识”是构成秩序系统的基石的例子来自于伯恩斯的《西方文明史》,他在最早的几章之内提到了“西亚诸城邦的上层由三个群体构成:武士,祭司和官员”,而武士(“暴力”)作为统治阶层,祭司(“共识”)的必要性在于提高城邦凝聚力,官员负责实际事务的管理(帮助这个系统更好的运行)。

说到这个,鲁鲁修主线的另一面其实可以被解释为“暴力”(Britainnia与黑色骑士团等反抗势力)与“共识”(11区复国与反抗精神,11区的妥协思潮,Britainnia的制霸思想等)的相互作用。朱雀做出一系列行为的主因事实上似乎就是自身病态的同理心,因为不忍看到同胞死去而决心停止抵抗,在与其父争执过程中弑父,然后为了不让这一切白费而越发倾向于妥协和服从于Britainnia(卫宫切嗣233),希望能在系统内找到复国的方法;另一方面,鲁鲁修最初是为了给母亲复仇,并且给妹妹创造新世界而决心毁灭Britainnia,他充分利用了11区人的复国精神这个“共识”而纠集其一群贼心不死的家伙搞破坏,在利用人心这方面这货的确很强,该说不愧是皇位的竞争者么233

--
我觉得思考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我认为我有必要在把哲学史和文明史都大概通读一遍之后再去看看康德的《道德基础》,因为我真的很好奇他是怎样为道德确立一个稳定的基础的... 每次想到以后还要被那么多德国人轮流毁三观就觉得(bgm38)

小寒竟然是设计系的ww 难道是想做interaction design那种的前端攻城师?虽说被死线[哔]的确磨练人,不过如果做多了会很糟糕吧... 天天精疲力竭永无止境的paper地狱,越想越(bgm38)
#2-2 - 2013-11-10 16:37
小寒
th3ta "StargazeR" 说: 抱歉居然拖延了半个月才回复... 刚刚战完problem set,然后自己去读了百科和西方哲学史和其它的一些资料之后又反复想了很多回,现在终于有点信心开始动笔了

下面的东西由于是两周之内断断续续写的...
唔唔少年果然是干哲♂学的好料子快来西雅图跟我一起干(bgm84)
功利主义洗不白
看是哪种功利主义。Bentham 的功利主义的确漏洞重重,就像我们已经讨论过的那样。Bentham 的愉悦功利主义(见注1)的弱点大致可以分为:
1)计算式谬误(假如啪啪啪一场是1000个快乐子,挠头一次是1个快乐子,那我每天挠头一千次,就跟每天啪啪啪一样快乐了?)
2)过分开脱(Sybil Systems、替罪羊谬误[见注5]、器官捐献谬误[见注6])

以上的功利主义的确无法洗白。于是,在 Bentham 身后又过了好长好长一段时间,有个可♂耐的年轻人名叫 John Stuart Mill。Mill 同志是个神童,他爸是 Bentham 的好基友。Mill 从小受他爸熏陶成为了坚定不移的愉悦功利主义接班人,20岁的时候终于思考愉悦功利主义导致走火入魔,发现了以上的种种缺点,顿时觉得绳命回晃晃着晃着就断了,还得了忧郁症。Mill 挺过来之后决心推出愉悦功利主义2.0,就是我们所说的……改良版愉悦功利主义!(bgm24)
事实上,Mill 的功利主义被称为 Rule Utilitarianism,而 Bentham 的功利主义被称为 Act Utilitarianism。这是因为 Bentham 的功利主义的评判过程是针对某个特定行为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漏洞)而 Mill 的功利主义是企图建立能够最大化愉悦的规则,而遵循这套规则的行为就是道德正确和道德好的。Mill 还提出『高等愉悦』和『低等愉悦』的两个概念。『高等愉悦』更偏向于抽象的、智力上的愉悦(比如读了一本好书、陷入热恋等),而『低等愉悦』更偏向实在的、肉体的愉悦(比如吃了美食、啪了萌妹等)。Mill 称,高等愉悦永远是胜过低等愉悦的(啪了一千个萌妹子,也比不上读了一本好书的快感)。
Mill的改良,基本上修复了 Bentham 的 Act Utilitarianism 的问题:
1)计算式谬误:被高等愉悦和低等愉悦的概念修复。啪一千个萌妹子,也是比不上读一本好书的快感的。
2)过分开脱:不能存在。因为过分开脱只能针对某个特定行为,而 Rule Utilitarianism 则针对的是一大群行为,只要它们都遵循同样的行为规则。
功利主义的意图是确立『正确的行为』的基础
不仅仅是功利主义,所有的道德理论都在试图建立它们正确行为的基础。后果主义将行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好坏建基于行为的后果上,康德主义的基础是唯心原则,自然主义的基础是(基督教廷制定的)四大自然好(the four natural goods),权利主义的基础则是各种各样的权利……这些基础,都是为了判定一个行为的道德好坏和道德对错的。
愉悦感真的可以成为绝对客观的真理尺度吗?
你似乎在反问,你的意思似乎是『愉悦感太扯淡了,根本不能成为判断行为的道德的基础。』不应该这样想。
首先需要说明,我们评判一个道德哲学理论体系,需要遵循两点:一,是理论强度(theroretical strength——能否找出逻辑、哲学上的漏洞?如果能,会找出多少?这些漏洞的质量和数量跟其他理论体系相比如何?);二,是实践指导价值(practical guidance——能否使用这套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如果能,实践有多少能完全依赖它的指引?)
愉悦功利主义的提出有其必要价值,不然它也不会存在那么多年,到现在还一直存在着。(愉悦功利主义者 Peter Singer 还上了电视,被扣扣熊调戏呢)对于任何道德理论体系,我们看待它的正确眼光是先接受下来,然后仔细审查这套理论有没有逻辑、哲学上的漏洞,并且尝试使用这套理论来推演道德评判。只有在这两个过程中找出了这套理论的漏洞,我们才能够说这套理论『能否指导现实中的道德评判』,而并不是一开始就说『艾玛这个标准居然是愉悦感,简直扯淡,哈哈哈』。固然在我们看来,用非常主观的『快感』来评判行为的道德对错和道德好坏,的确有点『扯淡』,但这并不能告诉我们『愉悦功利主义没有理论强度』或者『愉悦功利主义不能很好地指导现实中的道德评判』。实际是,愉悦功利主义从 Bentham 开始便在英国广为流传,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都有耳闻;其后则是 Mill,他作为继 Bentham 之后的又一大愉悦功利主义巨人,将这套理论发扬光大,流传至今。西方世界各国,从政治法律到娱乐文艺,无不受愉悦功利主义的影响,甚至美剧《24小时》中的鲍小强,也是典型的Bentham式愉悦功利主义者。所以,愉悦功利主义,并不是仅仅『扯淡』二字就可以概括的。
我认为如果要去寻找一个“行为正确与否的基础”,那么或许“人类物种的长久存续”会是一个可能的选择。
这是某种形式的功利主义。首先,我们可以得出:『如果一个行为有利于人类的长久存续,那么这个行为就是道德上好的,并且是道德正确的。』这个评判标准将一个行为的后果与『有利于、不利于』人类的存续进行比较,是典型的后果主义。其次,这个标准企图将所有的行为引导到『有利于人类的长久存续』上,有一个统一的最终目标,这是功利主义。再者,这很可能是愉悦功利主义。『有利于人类的生存』这一点,跟提出『救生艇理论』的 Garrett Hardin 实在太像了。Hardin 的理论无论你觉得他多么扯淡,其最终的道德基础都是『有利于最大化人类的长久存续』。即便你觉得你跟他不像,在『为人类求福祉』这一点上,多少还是有些相似性的。(见注2
秩序对于社会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应该遵守并维持“社会的秩序”:道德与法律。
虽然你的论证过程有点 slippery slope(用了二元递推法的漏洞),不过我还是认为秩序是必要的……等等,真的是这样吗?在国际关系上来说,如果每个主权国家都是一个个体,这些国家们就组成一个社会了。这个社会其实是混乱邪恶的(相比之下你肯定是守序善良派的),因为没有统一的、至高无上的、强烈的抑止力。联合国作为抑止机构,其制裁效力和维持秩序的效力是很弱的。但是,这个社会依然存在着啊。再者说,将『混乱邪恶』的道理放到普通人身上,这个混乱邪恶的社会也是可行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混乱邪恶的社会,到处都是烧杀抢掠——但这个社会我们生活在其中会很痛苦,并不能代表『这个社会就不能存在』。社会存在与否,是逻辑上的问题,不是道德上的问题。如果你认为『生活在一个混乱邪恶的社会中是很痛苦,所以这种社会不能存在』,那你显然就是愉悦功利主义者。
道德并不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道德和道德理论,仅仅是作为制定社会秩序的指导方针;而法律则是道德理论具体化之后具象的产物。要维护社会秩序的,应该是统治机构和它的爪牙们(爪牙此处并无贬义)。
鉴于现今世界广泛流行着人道主义,我们的道德与法律受到了它的影响,而无论以功利主义或康德的“给自己订立原则”(所以现在我觉得还是只喜欢后面的starry heaven好了w)来作为判断行为正确性的尺度,都会得到违背现今道德与法律的结论,那么这两者就都是谬误的。
不。你的论点其实是『因为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都违背人道主义制定的规则,所以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都错了。』
你想想是你错了,还是 Bentham、Mill、康德这仨错了。
再者,人道主义其实是某种形式的愉悦功利主义。
社会秩序,作为“共识”
这是偷换概念。这是偷换概念。因为很重要所以说了两遍。
的确,秩序(一般都)是社会中的主流人群达成共识的(也就是说,社会中的主流人群都同意这项规则)。但是,共识本身却不是秩序。共识是 agreement,秩序是 rule,这两者截然不同。再者,仅仅是社会的主流人群达成了共识,就可以制定普适全社会的秩序,这其中就包含了Mill 所说的『多数人暴政』的可能性。如果主流人群恰好憎恨我,他们就可以制定普适秩序,力求置我于死地。我尽管安分无辜,却因为多数人的暴政被处死,显然无法想象。
上次回复中我提到,『共识』并不等同于『真理』。于是,这次,你强调『共识』依然是重要的,因为它等同于『秩序』,而『秩序』是必要的,因为没有秩序这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那么,我的反驳如下:
1.『共识』不是『秩序』。
2.『秩序』可能很重要,但并非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
3. 因为没有秩序的社会也能存在,只不过我们会生活得很痛苦。
你接着又提出了我说的那个文化相对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问题。当然,吃不吃死去的祖先的尸体,看起来似乎是无关紧要的东西,只是某个国家或者某个文化的恶趣味而已。但是,当我们将这种东西推到极端之后,问题就可以暴露出来。我们用纳粹的例子,或者用任何种族歧视、种族迫害或者奴隶制的例子。『反之,如果绝大多数国家认为与祖先同在是符合道德与法律的,而只有印度人厌恶于这样做,并且不吃会严重违背国际主流的道德与法律,那么印度人的行为就理所当然是错误的。』把『印度人食死』换成『白人迫害黑人』,我们就可以开脱这样的罪名:
『在17世纪左右,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认为迫害黑人的奴隶制是符合道德与法律的,而只有黑人族群厌恶这样做。当时,善待黑人是违背主流道德法律的,所以善待黑人就理所当然是错误的。』如果世界上有挺多的纳粹国家和法西斯国家,他们的迫害行为就会因为这一条相对主义而被开脱。我们认为这些行为是道德错误的,可能也是因为道德是有绝对正确的。你可以说,这种道德的绝对正确其实是先验的,于是就可以反驳我了,因为你可以说先验知识不存在。可是,你不能够忽视已经存在的那么多道德理论。功利主义、康德主义、自然主义等等等等,99%的道德理论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迫害黑人或者迫害犹太人是道德错误的。这种时候,1%的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首先是没有社会影响力;其次,它们开脱道德评判标准,都建立在『施害方高贵于被害方』这一条前提上,而这条前提,没有相应的逻辑或者哲学论证来支持,导致这套理论的逻辑基础和哲学基础的崩塌。因此,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错误,不在于『相对于先验正确的先验错误』,而是基本上的错误:既没有理论强度,也没有实践的指导价值。这两条对道德理论的评判标准,确立了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是极坏的道德理论。由此推出,我们认为迫害黑奴或者迫害犹太人是错的,可能是根据先验的绝对正确,更可能因为可以开脱这些行为的道德理论是极坏的。
可以看出,你要么是没有搞清楚我在婊相对主义,要么就还是相对主义者。如果你不是相对主义者,而认为『行为的道德评判基础,是主流人群认为是否对社会有害』,那我可以用『多数人暴政』来反驳。(见注3)至于『不推行奴隶制会使这个社会分崩离析』,这样的观点也不正确。毕竟不迫害黑人奴隶,当时的西方社会也能存在,只不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会慢些。

//因为我主要读的还是道德哲学,所以对于先验知识的研究还很初步,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不过,我可以说一下 Mill 的『论言论自由』,在他的著作《论自由》中处于第一、第二章。Mill 是后验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跟康德不一样。康德相信先验是存在的,先验的绝对正确指导我们订立内心的原则。而 Mill 相信先验是不存在的,并且提出:个体对真相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差,也可能会错误。于是个体需要跟别的个体相互交流,验证和改善自己对真相的理解,从而无限迫近真相。这是非常经验主义的论调,Mill 用这个来说明自由讨论的重要性。但是你会说,要是我们可以迫近真相,那不就意味着真相早已存在,等待着我们去靠近吗?这难道不是先验的吗?看起来似乎是这样,而 Mill 似乎也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但是,首先,这种先验知识,并未能指导我们的实践(跟康德相比,他认为先验就直接指导实践了),其次先验在 Mill 看来是不可求的(我们只能无限迫近,而不能真正得到,相比起来康德则认为先验已经存在我们心中,是可以取用的了)。由于这两个主要差别,康德的先验跟 Mill 的先验,在他们各自的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不一样:康德整个理论都建立在先验存在的基础上,并且先验发挥着很重要的一部分作用,而 Mill 的先验,更多是为了维持这个体系本身而必要地存在着,事实上我们迫近怎么样的先验真相,对他的论证过程都没有太大重要性,关键在于我们被允许自由地讨论,被允许用这样的形式迫近真相。
的确,康德、Bentham 和 Mill,要是非常严格地说,还是在某种程度上乞题了。他们都把哲学体系,建基于某种无法确实探求、确实认证的前提上,但这并不能让我们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不可信的——至少,比起种族歧视主义中『德国人就是比犹太人高贵』这样的基础前提,『先验真理存在』更多地引来哲学探讨,而不是猛烈批判和否定。但是,任何一套论证体系,都需要起始(所以金闪闪的天地乖离初开剑这种东西纯粹就是开挂!初开剑是非常先验的东西嘛),正如 Bentham 所写,都需要 commencement of proof。争论这个 proof,是 neither necessary nor possible.这不是康德、Bentham、Mill 或者希特勒就能避免的问题,而是每个哲学体系都无法避免的,因为它们都企图订立一套最基础的道德标准,然后推演出其他子论述。或者说,如果这些子论述反过来能够证明这些最基础的标准,这才是真正的循环论证呢。
另外,在判断一个行为正确与否的时候,我们似乎不仅应该考虑(个体之外的)“外部的尺度”(例如物种存续,道德与法律这些群体的宏观尺度),而还应该考虑个人“内部的尺度”(个人的原则,偏好与信仰等个体的微观尺度),而如果要做出取舍的话,那就不是外人能够帮上忙的了。
骚年你这是很典型的康德主义啊。你所说的取舍,又有点 Virtue Ethics 的意味。康德主义是非常严格的,而 Virtue Ethics 则留给我们更宽松的实践指导。
而康德的“订立原则”似乎采纳了很多近现代道德的内容,更贴切于宏观的外部尺度,因此以他的理论来作为判定群体行为的尺度会得出较为能令人接受的结果
1. 你上面说的康德主义是谬误的呢?
2. 关于这个『群体行为的尺度』问题,可以参照《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中谈到的 Realm of Ends 的问题。韦先生(见注4)没有译这一本,但是他其他的康德译本和著作可供参考。英文原版可以在这里下载,是非常好的 OCR 过的 pdf 版本:hthttp://www.earlymoderntexts.com/pdf/kantgrou.pdf

骚年,你是不是觉得 Mill 基本上把 Bentham 的漏洞全给堵上了?(bgm84)
要是你认为这样那就错了。Rule Utilitarianism 看似堵住了 Act Utilitarianism 的漏洞,它自己却有内部崩溃的可能。
原因很简单:它不能够应对极端情况。当我们试图为『杀死一个无辜的人就能拯救全世界』这种极端例子开脱的时候,问题马上就出现了:根据 Rule Utilitarianism,你需要制定通用规则『杀无辜的人是道德错误的』。于是,这种时候你要么有两种选择:一,要么为这个通用规则制定例外。二,要么坚持规则,说『即便世界毁灭,杀死无辜的人也是错误的!』。第一种选择让这个理论马上回到 Act Utilitarianism,通用规则面对极端例子的时候其实是无效的,因为我们会给它制定例外,也就是说我们其实并不需要通用规则。第二种选择则决定这个理论是 rule worship,即为了维护规则不顾一切,世界毁灭也没有关系,重视规则多于重视后果本身(没错,这就是后果主义啊)。这就是我说 Mill 洗地洗不白的原因。

最后,无论你们怎么给撸撸羞洗地,认真起来撸撸羞也还是道德错误和道德上坏的。为了一己私欲,拯救妹妹,不惜与全世界为敌,就是 Bentham 也洗不白你!

--
康德的道德基础其实真心挺扭曲的,是太复杂的那种扭曲。他知道先验没法证明,所以绕了好大的圈子来引开你的注意力,继而论证先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 blahblahblah 说了一大堆……最后还是没能说到怎么论证先验。可能别的书会讲到。
没错我就是想做 interaction designer 那种前端攻城湿,学哲学纯粹是兴趣……不过,以后可能会 double major 设计+哲学再 minor 个日本研究也说不定(bgm24)

注1 我们说 Bentham 是愉悦功利主义者(Hedonistic Utilitarian),以示区分于其他形式的功利主义者。愉悦功利主义者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只在于所产生的快感。其他形式的主要的功利主义包括补完功利主义(Perfectionist Utilitarianism)。维基上没有这条的中文条目我又懒得去查于是干脆意译。不译成『完美功利主义』是因为 Perfectionist Utilitarianism 也称为 Perfectionism,需要跟心理学的完美主义区分开。补完功利主义基本上扩充了愉悦功利主义的道德评判标准,认为不仅愉悦,其他价值体系也能被运用来评判行为的道德标准。
注2 推荐阅读"Lifeboat Ethics"。本文发在1974年的Psychology Today 杂志,Garrett Hardin 著。
注3 墙裂推荐阅读《论自由》(On Liberty),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著。
注4 对于康德的著作,我非常推荐韦卓民先生的译本。韦卓民先生是中国康德研究大家,译本和注解都极尽精准流畅传神之能事。我作为中国人要研究康德,不得不对韦卓民先生这位哲学伟人表示深深敬佩与感谢。在我熬夜攻读康德的时候,在华中师范的朋友给我推荐了韦卓民先生的译本,对于我从网上找到的垃圾译本,简直就是有如神助,是得以进步飞快,才能三天之内读完四十页。
注5 替罪羊谬误:假设你是狱警,你知道有个囚犯是无辜的。此时,监狱外有一群黑帮叫嚷着要你赶紧把无辜的人处死,否则他们就去村庄里无恶不作(你知道他们肯定会这么干的,不是唬你的)。为了保护村庄里更多的人,你就要把那个无辜的人处死。
注6 器官捐献者谬误:假设你是医生,诊所里有个器官衰竭的孩子。你很确定这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器官替换,就肯定会死。此时,你发现了诊所外面有个无家可归、无依无靠的健康流浪汉,并且你很确定杀了这个流浪汉他的家人不会找上门来,因为他无亲无故。于是,你就有义务杀死那个流浪汉,然后把他的健康器官拿来给孩子做手术。
#2-3 - 2013-11-26 18:13
th3ta "Paradox"
小寒 说: 唔唔少年果然是干哲♂学的好料子快来西雅图跟我一起干功利主义洗不白看是哪种功利主义。Bentham 的功利主义的确漏洞重重,就像我们已经讨论过的那样。Bentham 的愉悦功利主义(见注1)的弱点大致可...
一起干哲♂学听起来略不错糟糕啊... 各种意义上的(bgm38)

读了很多资料之后终于暂时把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了。智商捉鸡这种事情太残念,那就只能拿时间和经验来填了——我发誓这绝对不是因为拖延症,看在second midterm的份上请务必一定要相信我... (如果恰好心情不错的话,请务必考虑原谅我的拖延(bgm38)

因为又是断断续续写出来的,即使系统的整理了一边,思维的连续性和文章的合理分段还是得不到保障... 万望海涵orz

--
原来愉悦功利主义里面还有这样的区分,我原先一直想当然的以为功利主义所强调的都是行为所造成的愉悦感得失评估,而没想到还能进行规则所带来的愉悦感评估... Mill的这个功利主义2.0也不愧是在更大的框架下照搬Bentham的核心。
我的确不太喜欢功利主义... 但这不意味着我不能是一个愉悦功利主义者,或者接受一部分的愉悦功利主义思想(这词在我们的日常语言里面听起来似乎很像贬义词)。事实上,我单方面的认为大部分学经济学的学生(包括我),或多或少都会在学习Micro时接受一些愉悦功利主义的思想。说到这个,不得不扯到一件趣事:国内某出版社出版的Mankiw的Princps of Econ似乎删掉了Indifference Curve那一部分的,而那一部分恰好是Intro Micro的基础,因为至关重要的Demand Curve就是从IC-BL模型里面得来的... 由此可见,愉悦主义和现代经济学的联系非常紧密,现在回想起来,这可能是除了马列思想以外最早接触到的哲学理论也说不定ww

小寒提到了“计算式谬误”和“过分开脱”。而事实上在Intro Micro里面对“计算式谬误”的处理方法是... 没有处理,它只强调了每条Indifference Curve的Utility都是ordinal的,而非cardinal的(i.e. 假如bundle A = 5 utils,bundle B = 15 utils,这只意味着I prefer B to A,而绝非B is three times better than A)。所以IC之间只具备consumption bundle之间排序的功能:U(x,y) = (x)(y)和U(x,y) = c(x)(y)是等同的,因为它们所带来的顺序没变。这也是我相比较而言更喜欢Macro的原因,虽然都挺模糊,但至少我不用再和不知道能不能表述的愉悦感曲线战斗了orz

至于“过分开脱”,这就需要程序主义和契约论了。类似的开脱谬误有很多,我记得还有一个关于铁路的。这类谬误可以通过“程序”来解决。过分开脱的“替罪羊”有很多,比如Black Mirror第一季里面的绑架公主威胁首相那集,或许我们根本不需要纠结其它的,只需要确立权力与义务就好。宪法会解释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力,而职位决定自身的职责。按照这种观点,PM根本就不需要关注于是否x猪来救公主这个问题,因为首先constitution可能会保护他有不去x猪的权力,然后他的职位并不包含x猪或救公主的义务(如果首相这个职务不包括“服侍王室”的话,否则他就认了吧)。所以一个合理的做法是竭尽一切努力去组织营救活动,然而无论成败都不需要去x猪(因为契约里没这条),实在不行公主死了也就只能表示遗憾了——因为首先constitution保护我的人权,其次契约里面没写我需要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保全王室(当然,女王直接威胁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所以假如你是狱警——那就向上级汇报,然后做好自己的职责;如果你是医生——那就通过媒体发动募捐,但你的契约上没有表明你有义务杀人;如果你是铁路扳道工——那就看着火车碾过去,然后立刻汇报并通知媒体,实在愧疚的话还可以考虑用自己一生的时间来去法庭起诉责任者,仅此而已。只要恶意的第二方能够意识到他们劫持人质来威胁是无法达成后果的,那么即使这次的人质不幸遇难,下次就没人考虑去劫持人质了——或者继续劫持之后白费力气,然后给其它有这种意图的人做个反面教材。以权力,契约义务和程序为基础,把同理心置于考量的范围以外,这样的话“替罪羊谬误”和“器官捐献者谬误”的条件或许在一开始就根本不会出现,而一旦出现“不人道”的事件,善后工作中必然会包括再次审视程序的合理性(这也似乎是只强调“程序正义”而非“实质正义”的原因)。当然,这些都是完全理想情况的假设,但如果被威胁者确实无法忽视威胁而继续坚持履行义务... 那问题又回到了取舍上面——然而他必须为自己的作为承担全部责任。

至于Rule Utilitarianism环境下的“杀死一个无辜的人就能拯救全世界”。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在不破坏Rule的前提下解决这个问题也似乎不是不可能,只要加上一条“任何能够导致世界毁灭的人都是有罪的”。这个人不死的话,世界就会毁灭,所以他能够导致世界的毁灭,是罪人,杀死他不会违法“不杀无辜之人”的Rule... 虽然这听起来更不讨人喜欢了——这怎么想都像是推卸责任啊b38

顺带一提,其实“计算式谬误”也可能会有比较合理的处理方法,例如“边际主义”。啪萌妹产生1000 utils,挠头产生1util,然而这不意味着挠头1000次就能够产生等同于啪萌妹的1000 utils——因为存在着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或许第一次挠头产生1 util,第二次1 util,第三次 0.8 util,然后得到的utility会趋近于0,假如依然继续挠,得到的utility甚至会是负的。也许在我第十一次挠头的时候得到的utility就为零了,那么挠头产生的utility将永远无法比得上啪萌妹。但是,依然是那个问题:我们如何知道某个人的utility是怎样的?也许第一个单位的啪萌妹能带给我10000 utils,然而只能带给他 9000 utils——或许是因为激素的分泌量不同,脑补神经的活跃程度不同,抑或是其它什么原因。我们能够体会到愉悦感大致的规模,却无法精准的将它叙述出来,比如我肯定知道比起挠头无数次,我绝对会选择啪一次萌妹,然而我几乎不可能精确的表述出啪萌妹能带给我相当于挠头多少倍的愉悦感。如果说真的能够实现utility的量化分析,那我们或许必须寄希望于neuroscience的发展了。(除了我的专业以外,我最憧憬的三个专业就是物理学,哲学和神经科学了w

--
我习惯于在学习一个学科之前,首先给这个学科下一个定义,这可能会有助于以后的深入学习。事实上我也是这样对待经济学的:“对于‘在稀缺前提下,能受到激励影响的分配系统’的研究”(你认为我和Hardin很像,这似乎是由于经济学强调“稀缺”Scarcity这个前提,他是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而我是经济Major的学生)。而我认为以这种方法来尝试对哲学进行定义,或许会有助于我们对于这一学科的理解与探讨。“哲学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对于‘事象的探究和思考’(世界观),以及对于这些‘思考结果’的研究”。虽然这个答案可能会看起来非常宽泛,因为它什么都可以是,同时因为又因为范围太过宽泛而显得什么都不是(这似乎也是“哲学是科学的前身”的证据?)。然而,这个定义的本身就突出了一点:哲学是思考。而我们的思考真的能够做到完全的客观吗?似乎每个人,基于他的行为史,会产生一定的偏好,而这些偏好也会影响他未来的行为决策。难道每个哲学家的思维都是客观看待这个世界,而不带有主观色彩吗?例如,一个哲学家的父亲信奉Utilitarianism,并且从小就给孩童世代的哲学家灌输这些,那么这孩子长大了会不会条件反射的维护Utilitarianism呢?如果一个哲学家生长在冷战时期的花旗国,出身于富裕的工厂主家庭,并且决心从思想方面来维护他所钟爱的资本主义社会,那么他会不会不惜一切的去驳斥马的哲学体系呢?如果一个哲学家,他偶然意识到了“幸福是某种意义上的愉悦感”这点,他更可能会更倾向于依靠什么为基础来建立他自己的哲学体系呢?

于是,还是回归到这个假设:假如我们遇到了另一个智慧种族,假设它的名字叫Protoss,他们拥有吃祖先的尸体的文化习俗,并且在它们的道德观念之中这是完全符合正确而高尚的(它们的道德哲学家也发展出了合乎逻辑的道德理论体系)——我们人类却不认同这种道德观念。那么,现在我们看到两个种族之间存在不同的“道德”,这难道一定意味着两者之间必然有一个种族是违悖道德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狂妄才能使得我们做出如此奇葩的论断?如果人类的暴力足以碾压protoss,那么这种情况还算是好事,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这种论调来同化它们,让它们形成仅推崇人类文明的自虐史观;但如果我们人类物种与protoss势均力敌,甚至较为弱势,那么这种思想就是不折不扣的花样作死了——当然,我不相信未来人类那时候的领导者们会想要去宣传这种自找麻烦的人类至高论,在相互暴力威慑的局面下,我们更可能宣传智慧物种平等主义以及星际文明相对主义,因为这些思想似乎更能保障我们的利益(至于威慑状态被打破之后,战时的意识形态选取... 我从河北省来)。
我认为人类的道德观念似乎并非先天存在的,而是取决于其生命的形态。假如Protoss有结婚生育之后雌性把雄性生吃的习俗——这无疑是不符合我们道德观的——我们能够把它认作不道德的吗?通过这个例子,道德似乎并不是一个能够使用于所有智慧生命的概念,而是仅适用于人类的概念,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和外星生命讨论道德,除非我们事先就此事达成了共识。

我相信人类是动物,并且也愿意相信人类不仅是动物。早在人类还处于狩猎者—收集者时期的时候,“道德”这个概念是否存在还没有定论。我们似乎有理由相信,道德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后天演变而最终形成的。如果有足够多的古人类聚落,它们拥有各自不同的“道德准则”,那么拥有利于种群存续的道德准则的聚落将在最终胜出——因为拥有不适合人类生存的道德的聚落都被淘汰掉了。
这似乎意味着道德可能与我们的生命形态有关,因为不同的物种所适宜的生存方式不同。我们人类的道德标准,似乎就不一定适用于生命形态与我们大不相同的外星生物们,然而我们总不能因此而声称它们都是不道德的。例如,如果我们人类有三种性别,那么主流道德所提倡的家庭模式还会是一夫一妻制而不是一夫一妻一其它制吗?如果把道德看作后天产生的造物,那么它本身的形态似乎会取决于其创造者种群的身体构造与心智形态(前者对于后者似乎也有一定影响)——为什么很多不同地域诞生的人类文明大多具备相似的道德规则?这看似证明了存在这样一个道德的“真实”,然而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文明的成员们都是人类,因此具备相似的身体构造。

当然,如果让我以对立的立场进行辩论,我会引用柏拉图的相论进行反驳:这些现象并不是说一个绝对的“道德”真实不存在,而是人类与protoss各体现出一定程度的道德。我们不能因为看到表象的繁杂与不同而否定“道德”的truth的存在。这时,我换回原本的立场,我的反驳会是:我可以暂且同意你的说法,那么即使假设存在这样一种道德truth的存在,那么你又是如何得知它的内容?现在这里有很多不同的道德理论,并且其中很多理论的理论强度和实践指导价值都不逊于你的理论的前提下,你又如何能使我们确定你的论述真的抵达了道德truth?就像你在之前所提到的那样:
只不过作为通行的、简明的逻辑论述结构而言,我们必须先假设它不乞题,才能再做进一步探讨;否则,我们就会不断地争论这个论述上一层的『父论述』(即用以支持前提的另外的论述),以及不断地争论『这个论述是否乞题』了,而这对讨论此论述本身都是毫无意义的。
只要我在这场辩论中能够成功的把话题的方向引导到这里,那么至少我们这方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胜利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场辩论本身就是对于所有人的理智以及逻辑的无尽折磨,虽然我们或许会很喜欢这种折磨。

下面这段议论“辩论的重要性”:
我并不认为在辩论中“truth”是首要考虑,即使我十分愿意去相信这个宇宙中的确有着truth的存在。似乎各执己见,为己方的立场进行辩护,并反驳对方才是重点。下面是假设:在双方使用规范合理的辩论技巧,并且实力相当的前提下,每个人都竭尽全力为自己的立场进行辩护,并对对方的立场进行反驳,那么似乎观点更加接近truth的那一方似乎会成为胜利者,因为他们的理论普适性更强。双方都没有探究“truth”意图,他们仅仅为己方的胜利而辩论,但是他们辩论的结果更加接近于truth。这段论证借用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的那段经典的invisible hand的逻辑,并且它的内在观点也更加倾向于“自然选择”,虽然它还有很多缺陷,例如它试图去消除market power(辩论者的实力)和externality(不规范的辩论方法),而在实践中想要做到这些具备一定的困难,但它仍不失为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有些类似于legal high的“胜利即正义”。所以事实上我必须在这里感谢小寒,因为如果要我一个人去独立思考这些无疑会非常难,这并非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不认为我独自进行思考的效率会比在与他人进行相互讨论之中思考的效率更高。有些思考的领域,在没有他人启示之下,我们甚至一生都不可能对其进行深入思考。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如果我没有误解的话,就应该是在试图通过不断追问前一层的概念来帮助我们更加完善的认知事物。这种方法的确非常有用,尤其是它可以帮助我们穿过事物表象的繁杂,而更进一步接近事象的本质。然而,它并非没有局限性——如果我们的追问已经抵达并突破了“公理”,那么后面的一切都将会充满不确定性。“不断讨论乞题与否,对于讨论本身是毫无意义的”,通过不断的追问来接近truth,那么我们总会撞到“公理”上去,要想继续向前行进,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对“不可证明且不证自明”的公理进行证明。

--
很多人都不喜欢相对主义,这一点事实上并不难理解,倒不如说对于相对主义的厌恶是我们人类的天性更好。我们都是“风险厌恶的”,而在金融学里面,不确定性(uncertainty)和风险(risk)其实是同义词。相对主义直接动摇了道德与知识的确定性,这很容易让我们陷入一种“世界观基础被动摇”的恐慌,而作为正常人,我们当然会厌恶这种感觉。事实上,我最初尝试去接受这种理论的时候也感觉非常毁三观,然而从另一种角度来想,它似乎也不错?

引入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保持一定程度的客观性,并且永远心存敬畏。因此,任何试图以“truth”来进行劝诱说服的方式都可以被过滤,评价一个理论的方法只能归结于它的有用性(实践指导价值),而非真理性,我们无法解释,只能描述,并且应该懂得时刻心存敬畏——比如我以上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
现实世界之中的很多事象都是处于黑箱状态,我们根本不能真正得知到底由何而来。质子,中子,电子,这些东西都存在吗?确实,我们可以用它们解释非常多的事象,然而它们不一定具备绝对的普适性,它们也并不一定就是以我们所想像的方式存在。我们通过各种实验建立了物理学这部分的微观世界基础模型,然而这些都是“truth”吗?假设这里有一个物理学方程(再次向笛卡尔表达敬意)的黑箱,我们不知道这个黑箱里面装着的方程(这里的方程指truth)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测到一组组的input和output——假设它们是:
x | y
1   1
2   4
于是,我们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将其描述为f(x) = 3x -2,并且这一切也完美的符合我们的观测结果。然而,(1,1)和(2,4)这两个点仅仅是我们生活层面的观测结果,假设我们终于能够在3的层次上做实验,而却得到(3,9),而不是(3,7),那么前一个理论模型将被推翻,因为它不能合适的描述这个黑箱了,我们必须更换到更具备普适性的模型。于是,我们发现了一个新模型:“f(x) = x^2”,这个理论模型能解释1,2,3的层面——然而它是正确的吗?我们并不知道,因为没人能告诉我们在-3,-2,-1,4,5,6这些层面上这个模型是否还合适。而随着x^n的n变大,方程本身也一直在规则的扭曲,如果n趋近于无限大,那么这个方程对我们来说就是只能无限趋近truth而“不可知”的——而这甚至还是建立在我们愿意相信存在这样一个物理学truth方程的基础上的。

这还是物理这门自然科学的领袖学科,而如果放到社会科学里面,情况只可能会变得更加令人崩溃。给这个物理学黑箱“输入Input,得到Output”的过程,通常被我们称为“实验”——它的优点似乎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尽可能的排除其它影响,进而得到最真实的结果。然而,大部分社会学科都很悲催——它们不是无法进行理论模型的量化,就是无法做较为复杂而大规模的实验。这其中的理由似乎也不复杂,因为自然科学研究的领域是自然,我们自然不会管科学家们怎么玩,然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假设有个疯子想拿社会做实验,或者把人类当小白鼠来用... 想想都觉得可怕。操纵经济实体或者对人类个体来做实验,特别是那种有不可估量后果以及破坏性的实验——这种事情怎么想也都非常反人类。
所以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社会科学的发展要比自然科学缓慢的原因之一,它很难进行量化研究,并且研究它几乎无法做实验,只能通过历史数据来进行观测。据我所知,经济学家们似乎还没有能力完成任何一次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实验,然而心理学家们之中却有为数不少的人做个基于个体的心理实验,并且实验对象受到损伤的例子也不算太少。
在研究社会科学时,我们假想的黑箱方程其实并不是f(x),而是f(x,a,b,c...),并且为了简化模型而假设x是唯一的自变量(而历史数据中的a,b,c其实不一定是hold constant的),因此或许社会科学趋近于truth的能力要较弱一些。(所以我一直万分遗憾当初没走上理工这条路,起码一直学到现代理论之前都不用太纠结,并且还能亲自动手做实验(bgm38)

这也是我们需要怀疑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原因之一,否则在这种黑箱truth方程的假设之下,坚信已有的理论模型是真理(甚至将truth寄托于人的内在),就会停滞不前了。值得一提的是,在牛顿及其后的经典物理之中,时间和空间被当做“客观而绝对”的存在,然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终论证了质量与能量的转化,还有时空的相对性。这个理论的理论强度我不懂物理学无法评论,然而其实践指导价值就是改变了世界暴力格局的核武器。
另一方面,经典物理学并没有被我们抛弃,而是依然被作为了物理学的入门课程。因为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层面上,经典理论仍然能够解释绝大多数的现象——毕竟从来没有人类或者人类造物能跑出光速,也没有多少人关心天上的卫星w

当然,我十分赞同小寒的意见,相对主义必须婊,因为其实不管我们婊不婊,它都一定是错的,然而这不妨碍把它做为工具(事实上它是相当便利的工具),在思考问题时保留一定的余地。相对主义违反逻辑学之中的矛盾论:A不等于非A
相对主义的本质是“否定”,它认为真理是相对的,否定普遍有效的真理,但它就已经是一个“普遍有效的真理”了——所以它是错的。
相对主义者的反驳是:矛盾律本身也是相对的,所以不能拿它来反驳相对论——那么他们这样说相当于肯定了什么呢?否决矛盾律意味着A=非A,换句话说,在相对主义者的观念中一切都可以是既对又错的。以我的理解,这似乎是在说相对主义认为所有事物(包括它本身)都处于一种对与错的“叠加态”,那么相对主义这种思想必然叠加了“错”的状态,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声称相对主义是错的。当然,归根结底,或许“相对”的并不是真truth本身,而是我们用于描述truth的理论模型。所以似乎相对主义最好的用处或许是作为警示工具与诡辩工具,提醒我们不要过于狂妄的断言,尝试发掘更深层次的原因,时刻对我们自身的思考保留余地,并且还能帮助我们消极过滤任何不想接受的理论与思想——“因为一切都是相对的”。(Sophists又作“诡辩学派”


//事实上,我真正喜欢的理论是Model-Dependent Realism,出自霍金的那本《大设计》,虽然我一直没能拜读那本原作,但是我有幸读过一篇关于“Model-Dependent Realism”的评论,并且认为这个理论非常有说服力。
这里是那篇评论:译文原文
(强烈推荐上面那篇短评ww

我其实更倾向于相信有物理学truth的存在,而这个truth仅仅是关于自然的truth,和后天形成的人类物种以及人类社会无关,从相对的角度也无法否定它的存在。
还是以黑箱truth方程来类比,不同的原点所形成的参照系会观察到不同的结果,所以真相似乎不存在。然而就拿刚才的f(x)来说,即使换了一个参考系,方程本身也不受影响。我们描述它的方式改变了,并不能意味着真相不存在。例如我们之前以f(x) = 3x - 2来描述真相,如果我们把(0,1)当做新的原点来建立参照系,我们观测的结果会变成(1,0)和(2,3),那么对这个方程的描述会变为f(x) = 3x - 3:基于不同的参照系,我们对于truth的描述相对不同,然而无论我们如何描述它,这条表示truth的方程本身并没有变化。
我相信存在一个truth,但这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需要相信特定的某个人抵达了truth,因为很可能是我们对同一层级的truth的描述不同导致了我们所描述出的理论模型不同,抑或他和我接近truth的程度不同。
对理论模型也不应该根据它是否描述了truth来对它做出价值的评判(我们无法知道它真正接近于truth的程度),一个理论的价值并不在于它多接近于truth,而正如小寒所说,在于它的理论强度和实践指导价值,而这两者都是不受到“相对”概念影响的。


--
如果真的像逻辑学那样,生活在一个由True和False构成的世界上,那似乎真的是一件无比轻松却又无比绝望的事情。事实上,社会的truth本身,与自然的truth不同,从来都不(应该)是非黑既白的——这点早在自从我们学会妥协的那一刻就应该认识到了。既然这样,那么我们究竟该拿什么来确立一个评判对错,划分黑白的尺度呢?我认为这似乎就是道德哲学所研究的领域,然而这种尺度,社会的truth真的是我们能够抵达的吗?谁都愿意去相信自己观测与思考的成果,然而我们似乎无法确认这些成果是否较为准确的描述truth和它们的准确程度,所以我们从道德哲学体系的理论强度与实践指导价值来对它进行评判——Kant与Bentham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的思想深刻的影响到了现代秩序的构成,并为后来者的思考做出的极大的启发。既然行为本质上的对错无法被确立,那么我们并无资格指责他人的行为是“本质上”违悖道德真实的,我们所能做好的也仅仅是监管自身的行为而已。我喜欢尼采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否定了宇宙与人存在本身的“使命”,更因为他是个丧心病狂的妹控——既然每个人都是如此艰辛而不益的活着,那么还要受到(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的)正确这东西的支配,那岂不是很绮丽吗?在现代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似乎没有过“粒子的运动不符合理论规范,所以这个粒子它是物理学不正确的”这种理所当然的评论——然而我们却能十分轻松的下达“某个个体的行为不符合道德理论规范,所以他是不是道德正确的”这种断言。对人类个体下这种断言并不一定有任何不妥的地方,因为为了维持社会的存在,我们本来就必须接受一定秩序的约束。然而在这其中必定包含有“人的意志”的影响——因此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似乎其实是采用类似科学方法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领域。存在即合理,否定一件事物正确性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自身对于其存在本身的极端厌恶。例如物理学历史上关于光的波粒之争,辩论的两方排斥对方学说的主要原因并不一定完全是因为坚信自己学说的正确,或许会包括他们本身对于对方理论的厌恶与排斥:毕竟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学说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如果轻易就推翻了他们的理论,这似乎就是对于他们研究与努力的最大否定,也是对他们而言最残酷的事了。然而,光本身的存在是不以任何学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光就是光,不可能因为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变成光子或光波(虽然我们可以用类似的简化模型来更便利的描述它)——因为我们无法影响光的存在。但人类个体就是另一个故事了:道德理论会对他们存在的本身造成影响,如果主流舆论认为洗澡是道德正确的,那么人们必然会受到影响勤洗澡,如果主流舆论认为洗澡不是道德正确的,那么人们就会坚持不洗澡(传说中世纪法国亨利四世的母亲就因此得以受封圣女)——我们的社会科学与社会哲学理论,尤其是道德理论,是可以对人类个体们的行为造成极大影响的。

ps,给鲁鲁修洗地的唯一原因:这种大龄贵族风中二青年实在是太符合我的审美观了!(bgm38)

我从来就没敢产生过类似于“用愉悦感来判断行为道德与否的准则太扯淡了”的看法,然而我的确一直在克制自己把愉悦作为唯一重要的考量。Bentham有充分的理由注重“愉悦感”:我们的所有行为似乎都是以愉悦感为目的的——赚钱为了消费商品从而获取愉悦感(似乎经济学里专门有一个Welfare Economics的领域),脱团是为了啪萌妹与获得理解和认同的愉悦感,甚至使用成瘾性药品都是为了追求其所带来的愉悦感。人本身都是为自身的利益与愉悦感而战,这是事实,即使正义使者如卫宫切嗣也是为了自身的愉悦感:罪恶感(赎罪)与自我满足(理想),而战。但愉悦真的足以成为唯一的考量吗?

虽然我非常遗憾的没有尝试过型月世界系列的原作,但根据我所读过的同人文也稍微科普了一些设定。“根源”似乎就是万物终极的truth,而魔术师们可以通过魔法来抵达(虽然两大抑制力会阻止这种尝试)根源。无论第二法还是第三法都可以抵达truth,即使平行世界干涉与灵魂物质化有很大区别,这也不意味着它们之中必然有一个是错误而不符合真理的。如果用Model-Dependent Realism的话来说,那么就是“这两种语言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它们所适合描述的对象不同”。

//顺带一提,说到金闪闪的剑,似乎型月那一系的设定都非常的“先验”。“根源”的描述直接就让我想到了柏拉图的“相”的truth世界,两者都是作为一切概念与灵魂的由来...

言归正传,我其实根本就没有觉得Kant或Bentham的理论是错误的,并且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并不倾向于坚持自己是绝对正确的(我反而认为自己谬误的时候更多orz)。事实上,现在我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Kantianism与Utilitarianism有相互排斥的倾向——因为一个注重“动机”而另一个注重“结果”... 这两种理论体系都具备极高的理论强度与实践指导价值,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选择一边去相信,或者直接同时相信这两者。哲学似乎是思考与对思考的思考,那么我唯一想要尝试学习哲学的合理目的就是想要去思考。如果在一开始就莽撞的笃信某个理论是正确的,并且主动排斥其它学说,那么这似乎就不是思考,而更像是信仰了。这并非是说信仰有什么缺陷,然而一旦涉及到信仰,我们的理性思考似乎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信仰的对象与信仰本身都是“神圣的”,而“超出范畴的”,我们无法对范畴以外的事物进行讨论。
我一直坚持把这些学说仅仅当做理论,而非真理。这和challenge conventional wisdom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我很想尝试自己亲手用这些-ism里面精彩的部分创造一些自己的东西。这就像是玩MineCraft而不去造一些自己的东西就几乎算是虚度光阴一样,即使我下载了别人的存档,那人造的房子也很漂亮,我读档之后还是会拆些东西添些东西的——否则我一开始为什么要玩这个游戏?创造所带来的愉♂悦似乎才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我觉得这可能也是程序员们专注于programming的理由——编程不是coding,而是programming,因为程序员们在创造一个程序,一个系统,甚至一个世界。


--
共识本身不是秩序,我十分赞同这点。事实上,这两者的关系或许会是这样的:“共识>秩序,秩序=法律+道德+潜在规则”,“共识= 秩序+文化+其它主流舆论”——这可能不是最准确的模型,然而似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两者的关系。在社会秩序中,除了以暴力维持其强制性的“法律”以外,其它两者都是不具备强制性的,但是仍然没有太多人会去乐于主动违悖,因为这两者是“共识”。
的确,统治机构与其终端凭依“暴力”来维护“法律”,进而维持社会秩序,这个过程是institutional的。然而“道德”本身也可以维持社会秩序,因为即使不担心触犯法律,个体们的行为(鉴于舆论和教育)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潜移默化的被“道德”和“潜在规则”所约束,这个过程是voluntary的。(从这种意义上而言,我们还是必须声称承认有一个绝对的“道德”真实的存在,因为如果所有人都否定道德的存在,那么个体们根本就不会自觉自愿的规范自身的行为,社会秩序的力量将受到削减

事实上,社会”本身似乎就带有“共识”这一层面的意义了:
A society, or a human society, is a group of people involv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persistent relations, or a large social grouping sharing the same geographical or social territory, subject to the same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dominant cultural expectations.
(en.wikipedia: society
无论是持续的关系,权威或文化都意味着共识或一定程度的秩序,而社会的秩序就是从共识中演变出来的,人类社会不仅是人类个体的集合,而是人类个体有秩序的集合。我们会把蚂蚁的巢穴形容成“蚂蚁的社会”,但却不会把混乱的兽群形容成“社会”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后者秩序性的缺乏。

Adam Smith的Wealth of Nation里面让我感触颇深的一点是:交易与专业化促成生产力的增长。其中的内在逻辑类似于“交易促使专业化成为可能->专业化促进知识与技术的发展->生产力获得提高,科学知识获得积累->从长期来看,生产力的增长会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准”。相比较“自然环境”而言,“社会环境”无疑更加适合人类物种的生存。而这个适合交易与专业化的社会环境依赖于秩序而存在——在一个混乱无序的环境中,生产与交易得不到秩序的保障,因此社会规模的专业化不会发生,社会环境所能带来的福祉也无法产生。看起来这根本就是自然环境,而非社会环境。例如在那几个重度的战乱地区,城市变成废墟,人们以家庭为单位生存,即使他们依然生活在遗留着部分物资的城市中,这似乎和生活在纯粹的自然环境也没什么区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环境已经不存在了。

在型月世界的设定之中,我最喜欢其实就是“抑制力”这个设定。虽然看似没有统一的,至高无上的,强烈的抑制力,然而其实这个世界范围的抑制力是存在的,至少我倾向于认为它存在。类似于Adam Simth(我到底是有多喜欢他233)所描述的Invisible Hand,在不统一的大量决策者仅以自身利益为考量而做出决定的前提下,(如果没有market failure),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就像有种抑制力在促进社会的利益一样(阿赖耶?)。因此,没有统一而至高无上的来源并不能成为抑制力不存在的理由,如果阿赖耶真的存在,那么或许她就是以这种不统一决策集合的形式而存在的,不统一的来源似乎也能解释为什么抑制力平时表现得被动与懒惰(?)。因此,假如宏观社会(国际)的抑制力真的存在,那么它可能会是“共识”+“暴力”,前者是主流道德,国际舆论等,后者是大国之间的暴力威慑。社会环境总体看起来似乎依然是相对守序的。我认为在DND语境以外讨论绝对意义上的“善良”与“邪恶”实在是无法做到的一件事情。毕竟,善良与邪恶的评价需要道德理论作为尺度,但Utilitarianism理论的善举可能就是Kantianism理论的恶行。而如果我们尝试去采用社会主流道德来作为评判标准... 那么我们依然会发现很多behavior或rule是主流道德无法评论的,因为主流舆论本身就分成了相互争执的两派。而如果想让我形容自己的阵营... 那么或许是“守序随机”或者“风险守序利益导向派”?在能够相互理解,并且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我对“混乱”或“邪恶”都并没有任何偏见。

我简单翻了一些Mill的《论自由》,感觉有时间一定要把这本书读完。本来待补书目的单子上就已经有他的Princp of Poli Econ了,现在感觉待补书目越垒越多前途黯淡orz
Mill似乎已经找到了解决Mobocracy的方法,Mill的伤害原则:
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份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对于文明群体中的任何成员,所以能够施用一种权力以反其意志而不失为当,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对他人的危害。
在这种情况下,订立一个保护个人生命与财产安全的constitution是合理且必要的。如此以来,根据契约,“多数人”也就没有伤害特定少数个体的自由了。

--

设计+哲学的double major,再加上日本研究的minor... 小寒你这配置是要逆天的节奏啊233 像我这种学渣经济+数学的double就已经非常吃不消了。万幸马上thanksgiving break就要来了,终于可以享受final之前最后一点的轻松时间了b38
#2-4 - 2013-12-16 14:56
小寒
th3ta "Paradox" 说: 一起干哲♂学听起来略不错糟糕啊... 各种意义上的

读了很多资料之后终于暂时把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了。智商捉鸡这种事情太残念,那就只能拿时间和经验来填了——我发誓这绝对不是因为拖延症,看在second...
http://grubstreet-th3ta.tumblr.com/post/70171481983/nine果然有 footnote 最棒了!(bgm24)
我特地调教了下typography,看着应该会更舒服点。
#2-5 - 2013-12-17 11:01
th3ta "Paradox"
小寒 说: http://grubstreet-th3ta.tumblr.com/post/70171481983/nine果然有 footnote 最棒了!
我特地调教了下typography,看着应该会更舒服...
看到了,这个感觉很不错的样子!不愧是footnote狂人ww

另ps,感觉难找到重点不是错觉,因为就连我自己都是这样... 各段的间隔时间太长,外加写的时候自己都没意识到要突出什么重点——这绝对不是因为我小学语文老师去世早的缘故(bgm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