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13 14:46 /
第二天不像第一天起得那么早,但计划去岚山,路程稍远,所以还是较早出发。妈本身就听说岚山特别适合拍照,昨天又被画师推荐了一次,非常期待。考虑到可能会走很多山路,我们直接在旅店不远的なか卯吃brunch,使用点餐机器还挺有趣,相当符合我对日本快餐店的刻板印象,机器可选中文界面,会吐出小票。顺带一提,我们没有碰到过任何一家可以手机点餐的店。四条大宫去岚山的交通非常方便,京福岚山本线在四条大宫设站,坐到终点站即可。电车内颇有些年代感,车厢内对面座的座椅和拉手的布局,更像是中国地铁,但是中国地铁充满了不锈钢质感和冷色温的LED灯,京福岚山本线电车的内部给人木质的印象,座椅是深色的布面,阳光从大面积的车窗照进来。影视作品里见过的场景此刻都突然鲜活了起来。

下了电车向南走一段就看见宽阔的木桥架在桂川上,当时我们还不知道这就是渡月桥。低矮青翠的群山中桂川缓缓流出,河水又浅又阔,桥前水面有一阶落差,哗哗的水声,给人很强的清凉感。我们旅行的这几天也正好基本都是阴天,偶尔有阵雨,对于游客来说十分友好,尽管时值仲夏却不是很热或很晒。

差不多在这个时候我接了几个“工作电话”,对我的心情产生了挺强的负面影响,实话实说我很恼,此处略过不提。我们向西直接先进岚山公园,走过了一排造型古朴的人力车。但是车轮镀镍的部分非常亮,看起来很新,车夫一个个又都是精壮小伙,观感很特别。不知是不是真的有“日本道路卫生做得好得不得了”的缘故,不论是市里还是此处郊野,车的漆面、电镀件大多都是ピカピカ的状态,着实令我惊奇。

竹林小径倒没有很吸引人,放浙江有太多平平无奇的毛竹林,石子土路本应别有一番风情,但是在隔夜雨后,只有对步行造成困扰。岚山公园里还见到了周恩来诗碑,因为来前同样没有做什么功课,我非常意外。

走出岚山公园,顺路就到了天龙寺。妈非常非常喜欢天龙寺日式庭院中散落古朴木质建筑构成的景致,拍照的兴致高涨。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她问我哪一个建筑才是天龙寺,我反复向她解释这个是方丈、那个是本堂,整一个占地都算天龙寺。我也坐在廊下的长凳拍了好几张照片,面向小湖和造景,很悠闲。我询问了一个白人大叔从哪走上殿,他告诉我要绕出庭院区域,有单独的收票口,需要额外付费才能上殿。入口处是一个看起来略喜感的达摩图,步上木长廊,木板比我想象中更光滑,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光泽,且有很明显的纹理,但真的踩上去则感觉很光滑,同时又能感受到木头纹理,和一般的家装地板区别很大。一个个“间”,由榻榻米和拉门构成了画框,画框外是庭院的置景,室内外强烈的明暗差,以及朴素原木色系和浓烈仲夏色彩的强烈对比,让环境有一种虚幻感。话说“置景”似乎有些不太恰当,甚至我觉得庭院也不是很贴切的称呼,它们与苏式园林的构造大相径庭。

一间比较大的和室,供游人坐下休息,其中一隅挂着一幅卷轴上书“莫妄想”,妈非常喜欢,想要拍一张自己打坐,以卷轴为背景的照片。在事实上“赶走”了两位原本坐在附近的日本小哥后,我本来想先教教她跏趺,结果她相当不耐烦,因为我双盘着腿还一下追不上她的节奏被说了一顿,弄得我相当郁闷。最后照片上的姿势是散盘双腿、颔首垂目、双手合十,不伦不类,令我我几乎要产生“做作过敏”。不同的殿之间有算作“室内”的走廊连接,走廊中间铺了一层席供游人走,不得不说确实是很上镜的地方。

天龙寺得名的那个绘在天花板上的天龙图要再单独收费才能进所在的殿看,我们想想没什么意思,就走了。兜兜转转一圈又到了渡月桥边,其实车站到渡月桥一路有很多小吃,我们也尝了一些。本来我没想吃,但是突然想起来昨天画师的那句“いっぱい食べ歩きしてください”,那怎么可以不从善如流呢?其中我们吃到的豆皮包芝士天妇罗,算是蛮特色的。我还第一次喝了夏天的图腾ラムネ,喝的时候玻璃弹珠在玻璃瓶的腔内嘡啷嘡啷地碰出响声,别有趣味,味道我也很喜欢。

之前被几个电话搅了心情,我们没有过桥,此时才慢悠悠地逛过渡月桥。过桥之后我们又在渚地漫无目的地探索了一阵,忽然见到一座大石碑,上刻“中日不再战”。周围没什么游客。我们看了边上石碑的介绍,竖立于1968年。我向妈介绍当年国际共运的背景、文革的辐射、日本政坛彼时左翼的一时兴盛,略略感慨今时不同往昔,妈则无甚兴趣。

接下来我们便前往声名远播的金阁寺,近寺门我才知道,原来金阁寺本名鹿苑寺,其金阁舍利殿实在是名头太响,便以“金阁”俗称作了寺名。真当遥遥见到金阁,方知其不负盛名,遍覆黄金,富丽堂皇,夺目耀眼,叫人移不开视线、忘记了呼吸。低矮苍翠的群山衬托着它,一棵棵精心修剪的浓绿松树稍掩着它,鲜绿的苔藓铺地,无波无澜如一面翠镜的湖面倒映着它的辉煌和所有一切。黄金,自然界反射率最高的金属,且由于其化学性质,自古人类就能找到其单质。我想,为这金灿灿的光芒着迷,恐怕是刻在人类基因中。看了介绍,我告诉妈曾经有一个小和尚嫉妒金阁的绝美,放火烧了金阁,要与之一同赴死,现在的金阁是重建的。妈大呼疯了、变态。我却不由得暗暗地生出对小和尚的一丝理解,或者说对于整个历史事件所透出的那种日式审美的理解。

临到金阁近前,一块相当朴素且缺乏必要维护、上有对今时今日的日本年轻人来说过多的汉字且部分已经难以辨认的木牌,解答了“金阁舍利殿”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艰难地辨别出了木牌上的一些关键内容——“佛舍利”存放于第三层。

佛舍利!

一种与到刚才为止都截然不同的震撼占据了我的心头。佛舍利通常特指什么,我很清楚,但是我也知道一些得道高僧,也可能被人尊称为佛或者菩萨,我不确定。我四顾,一队说说笑笑的中学生从木牌前走过,周围的外国游客一边走一边目光都集中在金阁,一只蜻蜓悄然飞来停在木牌上。我疑惑着,向妈说明了我发现的和想到的事情,在手机上匆忙地查找也一下子查不出个所以然,就这样一路走到了朱印所,在题印的时候,我询问巫女打扮的的工作人员,金阁舍利殿供奉的是哪位的舍利。

“仏様。”

“シャカムニ様ですか?”我不太清楚日语该怎么说,当时仅仅是凭直觉讲。

巫女询问了旁边另一位也正在题写的巫女同事——毕竟只是普通工作人员,没有那么明白——转过头回答我:

“はい、釈迦様です。”

我正要摸零钱出来,闻言手抖得几次捏不起硬币,又是激动又是歉意地向巫女说:“今震えてます。”

巫女惊讶了一下,跟边上的同事们讲,这位客人说他在发抖,小屋里传出几声轻笑。她们看起来都比较年轻,恐怕从来不曾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也暗暗笑自己着了相。也不知事后她们若是想起这么一位客人,是会觉得信心深い还是觉得おかしい。

她将朱印帐郑重地递还给我之后,我犹豫了一下对妈说想回去拜一下金阁。我们一路走回到金阁边,我双手合十,朝向舍利殿深深拜了三拜。周围有几个游客似乎向我投来好奇的目光,其中有一个印度人模样的大哥,就离我不远,目光尤其热情。现在想来也许可以跟他聊两句,不知道语言障碍怎么样,当时我们直接就离开了,走之前还吃了撒金箔的抹茶冰淇淋,很上相,味道和口感也很好。

时间不早了,我们赶往今天的最后一个景点,北野天满宫。巴士+步行,照着谷歌地图就是硬走,都地方是一个看起来就不是正门的入口,入口处没有任何售票之类的,刚好一个来参拜的日本小哥迈着相当自信的快步走了进去,我们也不找正门了,索性直接进去。

不知是不是时间太晚,几乎没有什么游客,但略显冷清的北野天满宫漂亮得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木建筑的木色很深,屋檐下整整齐齐地挂着“黄铜”灯笼,实际不知道是什么金属材质,几乎没有氧化,黄澄澄的非常亮,和沉稳低调的建筑主体颜色对比强烈,尤其是灯笼的造型和刻的花纹都是华丽繁复的风格,呈现塔、楼、莲台等等原型。基本上建筑的同一边挂着同样造型的灯笼,或者有规律地呈现变化,转角的灯笼会略大一些。椽头也都包覆着“黄铜”,雕刻着相同风格的花纹,大椽的包覆部分则干脆镂空雕刻,密密排列的椽子和整齐的灯笼相互呼应。唯独有一殿不同,木头朱漆,挂圆形黑架子的白灯笼。有的地方还竖着几支七夕许愿竹。

我们走了一段方才知道进来的地方是偏门,妈埋怨我只知道埋头乱走,带她走“左道旁门”,我说咱们这叫“倒吃甘蔗”。当时我们没有料到,之后还要倒着吃几次甘蔗,毕竟我一直是看地图硬走。

北野天满宫是5点关门,5点想起了广播,提示游客们时间到了。主殿和几处地方在修葺,到了闭门时间就进来了一队“经典”的日本木工/建筑工人,我们想进入主殿的时候,一个工人拦下我们说已经到关闭的时间了,怕我们不理解还做出指手表的动作,用日式英语说“5点钟”,我们答应着离开,匆匆张望了一下内部,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正门已经关上,我们跟随一个下班的工作人员走小门出来。正门外还是一派七夕祭的样子,两排许愿竹和日式白灯笼墙夹道。

旅游时间结束,妈到底是难以按耐购物欲,催着我赶紧带她去市中心和商场。我们就赶到了四条高仓一带,我说大楼里的商场没意思,跟上海北京的没什么区别,就带她钻进寺町京极和新京极商店街。途中发现锦市场原来就在这边。她逛了几家店,有一家“UR”服装店的风格她非常喜欢,就在店内认真选购起来,同时疑惑UR不是一家中国的牌子吗?在和店员确认之后发现,他们的牌子叫“URBAN RESEARCH”,除了在日本,只有在台湾有几家店铺,中国的UR全名“URBAN REVIVO”,根本就是两回事。我揶揄妈说,合该你买这个牌子,回去之后就可以跟你的朋友们吹牛,你买的才是真UR,中国的不过是个假牌子。

那一位店员几乎一直跟着我们,帮我们选购,同样是一位妆容精致的女生,不过既然是时尚行业的店铺,确也正常。我注意到她的大臂上有一小块纹身,倒是让我感觉像中国的一些导购,刻板印象中日本人纹身的很少,但是就我在街路上所见,其实颇有不少,特别是唇钉、鼻钉之类的piercing远多于中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饰品取下来就可以不怎么被别人察觉。我就变成了两个人之间的口译,店员小姐很快弄清了妈喜欢偏简约的设计、不张扬的颜色,虽然她中间一直说妈“适合明亮的颜色”“(穿强设计感的衣服)很可爱”,不礼貌地说,有点符合我对日本服装店员的全肯定bot和kawaii复读机的印象,但是帮忙推荐和选择不含糊。最终妈选择了一件暖灰色的利落上装和一条卡其色偏绿的宽松打褶的阔腿裤。打包、结账的时候,店员小姐不停地说谢谢。

有道是“甜点装在另一个胃”“逛街用的是另一个反应堆”,妈还要接着逛另外的店,转了两家之后我投降了,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妥协的结果是选了一家拉面店,吃起来应该比较快。拉面店以熏豚为卖点,应该是食材经过熏制。点餐用的是拉面店、快餐店常见的机器,会给我一种强烈的来吃日式拉面的实感。我对日式拉面的调调是有点数的,加上我本人的口味非常非常淡,所以我跟店员说要清淡一档到的调味,另外面煮得偏软一点。我建议妈也这么选,但是她没多想拒绝了。拉面的猪肉确实有一圈烟熏环,但味道上没有很明显,可能是调味对我来说还是偏重,而妈理解了这玩意儿有多咸,只好硬着头皮多喝水——当然是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