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25 13:54 /
莱拉是谁?
莱拉是你,是他,是我,可以是所有人,Lila is the mystery of who lila is

游戏对本我,自我和超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游戏抛出了一个概念:“幻人”。游戏中是这么解释的『幻人,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精神所创造出来的客体,它有知觉,也会独立存在。』『那不就是假人吗?』『没错』。

游戏里有这么一段对话:『你去哪了?』
『我哪也没去,只是变的不存在了而已,你失去意识或者睡着的时候,也是这么个状态』
『这么说来,「不存在」就和睡着了没两样?』
『「不存在」本身不会和任何东西相似的,因为没人会觉得这种状态跟什么什么差不多,「不存在」这种事不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好吧,但你刚刚才说 我有时也会这样啊』
『你这句话是在大胆假设 你自己是真实存在的呢』
『但是莱拉,你这话说不通啊。你看, 我现在就在这里, 我现在就在跟你说话呢』
『哦?是这样吗,那你怎么描述你口中的这个「我」呢?』
『呃,我...就比如说,我很年轻,遇到事情可能会过度分析,还有,我真的很喜欢喝柠檬苏打水,读幼儿园的时候摔伤过膝盖』
『所以说,你就是由你的记忆和人格组成的?是吗?威廉,你看,你刚刚说的话是有问题』
『唔,什么?』
确实是你的人格啊记忆啊什么的组成的东西,但是现在在听我说话的这个人,不也是你吗?看着我的这个人是你,感受不同事物的人也是你,那我们就把这个 叫做「知觉者」好了,我们喜欢把知觉者想象成眼睛的瞳孔。也就是说,「知觉者」可以把目光投向任何事物。色彩啦,声音啦,触感啦,感受啦。但是,「知觉者」该怎么看到自己呢?你能想象得到吗?』
『这个瞳孔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然后呢』
『这意味着,无论你透过瞳孔能感知到什么,那都不是真实的。你可以分析自己的记忆和人格,但真正的「知觉者」总是隐藏在阴影之中。他的其中一个人类名叫做「王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跟其他人其实没什么不同的。对你来说,其他人真的存在吗?他们的记忆啊人格啊什么的,这些在哪呢?』
『在他们脑子里?』
『错。你无法看到别人脑子里有什么东西。对你来说,他人只不过是虚构出来的东西,从他们的行为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期望,而那是一个只存在于你脑海中的幻影。有趣的事,你自己的人格也是如此。』
『什么?不,莱拉,我是真实存在的。就算其他人可能都是我想象出来的,但我自己的人格...』
『什么叫想象』
『只存在于我脑海中的东西』
『那么,你的人格又在哪儿呢?』
『我......』
『没事的,亲爱的威廉。你,你的记忆,你的思想——这一切都只是暂时存在的彩色玻璃碎片。视物者,知觉者,或者说「王子」,可能只能通过注视这些碎片,暂时把自己想象成这些碎片本身。他永远不可能真的成为那些碎片本身,而且他可能很快就会挪开视线,望向另一块碎片,这还真是让人吃惊。记住,威廉。他望向另一块碎片的时候,他可能会觉得自己又成为了另一个人了』

对话结束了,信息量很多。我的理解呢就是,你的人格和记忆就是脑海中的碎片,你在感受这些碎片的时候,你才会觉得你是你自己。但是呢,其实你不是你,你是知物者,你就是一个感受碎片的东西。就比如说,把自己比作一台电脑,其实我就是一个机箱,我的脑子就是我的硬件,插上了什么样的硬件,决定了我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运作。但我作为一个「人」给大家展示看的时候,大家看到的只是我的机箱罢了,我照镜子的时候,看到的也只是一个机箱罢了。这里就涉及到了本我,自我和超我,具体含义可以自行百度。

玩到最后,甚至还有三篇论文。其中说到,人类不是意识的生产者,而是意识决定了人类的存在,人类和意识是一种寄生的关系。意识是存在于人类之外的,它就被称为「王子」,也就是知觉者。知觉者本来想透过人类去感知世界,但岂料人类进化出了一种发达的模拟肉和流体系统(大脑),它(大脑)在概念上很好的模拟了知觉者的内部运作,开始进行了不受知觉者控制的自主活动,人类开始以知觉者的运转方式自主学习,并超越了知觉者。

后面还提到了meme,就是很火的文化符号,包括但不限于,梗图,梗,图腾。知觉者呢就相当于这个梗图的创作者一样,创作了一张人畜无害的图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却被其他人拿来诠释和使用,并流行起来。

说到这里,其实也应该能猜到了。莱拉呢,其实就是一种meme,所有了解过它的人,都是它寄生的载体。就像古往今来有很多神仙,被我们供奉着,在历史长河中,有的延续至今依然香火不断,有的却被人遗忘烟消云散无人知晓,就仿佛从来不存在过一般。正如一句话所说,“人死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遗忘。”对啊,当我们死后,记得我们的也都死了,谁又能证明你存在过呢,所以我们拼命想留下些东西,证明我们曾经存在过。比如古人石刻,秦始皇兵马俑指纹,古城墙砖上的手印等等。正是我们还记得,所以它们还活着。

所有物品的价值都是人赋予的,假如能够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的人的增长速度比不上减少速度,在未来某一天,所有人的都不能欣赏蒙娜丽莎,那是否,它除了材质本身以外的任何意义都不存在。比如国家灭亡了,那这个国家的法定货币是否就成了一堆废纸,比如发明了钻石的合成方法,那钻石是否不在珍贵,那假如某一天发明了合成黄金的方法,黄金是否不在保值。

就像书本上的那些字符,本身并不具有任何意义,但是在人类赋予了他们意义之后,我们用我们的思维,还有他们在书本上的呈现表达出了不同的含义。

还有一些,比如我们知道有那么一个祖先,他无意间看了眼星空,人类发展超越了阈值,即使我们不知道他叫什么,但他依然存在。

再比如,你是什么时候存在的呢?古人们即使饥寒交迫依然不放弃每一个人的时候?先辈们浴血奋战为了后世子孙能过平安日子的时候?爷爷取奶奶的时候畅享未来子孙三代同堂的时候?爷爷催你父亲取媳妇的时候?是你父亲和妈妈一起讨论未来男孩叫什么,女孩叫什么的时候?是卵子和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的时候?是你踢母亲肚子,母亲第一次感受到“你”的时候?是你从母亲肚子里面出来看见世界的时候?是你第一次思考的时候?是你第一次疑惑自己是谁的时候?还是你终于明白自己是谁的时候?所以,你是什么时候就存在了呢?

再比如,当我们看见壮丽美景,才彻底明白那一句句古诗词笔下的画面,与古人完全心意相通,在没看过,没听过,古人诗词的前提下,写出了和古人完全一样的诗句的时候,那这时,你又是谁?

当你年幼且聪慧在初中就自己自主不依靠任何外力的条件下完全推导出了微积分的时候,你又是谁?

当你没有主意,其他人给你了一个建议,你随波逐流的时候,你又是谁?

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所见所闻也越来越多。我们在这一刻与上一刻还是一个人吗?你在看了我这篇杂志之后,你还是没看之前的你吗?我们随时都会变,我们可以成为任何人,成为李白,成为霍去病,成为牛顿,成为钱学森,成为你自己。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学习着前辈们的思维和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成为了他们,在学过之后,我们要做的是超越他们,成为你自己。

莱拉是谁?
莱拉是你,是他,是我,可以是所有人,Lila is the mystery of who lila is
Tags: 游戏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