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23 21:13 /
  本文写于短评后,部分想说但碍于篇幅未能展开的内容。

  首先是关于电影本身的。剧情层面毫无疑问是彻头彻尾的王道童话故事,不论是天才的制片庞波小姐亦或是最为理想化的工作环境,但不论是其美术风格也好摄影思路也好,整体的演出不是去“补足”剧本的不足,而是将剧本张扬幻想的风格全面沿袭并发扬,最后成就这部个性鲜明的作品。

  在整体内容框架上来说,这个故事想在90分钟内完全展开还是太满太满。庞波小姐与爷爷、吉恩与庞波、吉恩与娜塔莉等等等等,剧本制造出的相互对应的角色实在太多,万幸的是每一次共鸣的片段都不算长,不至于让观众反感。

  一直到银行融资的部分的节奏都还好,尽管直播宣传的戏码稍显儿戏,但因为本身的童话风格和情感铺垫也都还好,如果一路顺下来把故事慢慢落下来的节奏都还好,但再硬插进去一段关于吉恩视角的故事就略显赘余了。最后的电影放出片段仅之于我个人而言,情感也没有很好的顶上去,是我个人很可惜的一个地方。

然后,是我个人的观后发散

  这一段也是我没能在短评里展开的部分。

  本片一直到中间的关于创作者的环节都深得我心。我始终认为,一部电影——或说一部作品,其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不为商业性做半分妥协,让创作者本人挥发出全部的作者性。这也是我认为本片中最为童话的部分,吉恩可以仅仅做自己想做的片子,而后搏得评委与大众的喝彩,不论是艺术还是商业两线成功。不对自己思想做任何程度的阉割,不对市场做任何程度的迎合。

  一部作品,当作者、作者们投入自己的全部思考时,其自然会成就一种独到的、连贯的气质。若将作品比作人,那这样的作品就是具备一种人格魅力的,自然而然会吸引一批观众,而不是将自己阉割掉,按照作者想象的观众嗜好,做成符合观众期待的样子,这是之于创作者与观众共同的悲剧。

  观众是个庞大而驳杂的群体,其内部本就互有不同的期望,想看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者去迎合观众本就是为自己戴上镣铐,先行去框定一份可能的受众群体,而后根据自己对该群体嗜好的想象去进行创作,最终与群体真正想要的东西必然出现相当程度的偏差,更遑论这样的创作还能保有几分的热情,发挥出几分的实力。

  应而创作者应做的是将自己的思想全部灌入作品之中,将自己的爱好想象期待全部注入其中,真正地创作出一部自己热爱的作品。世界上有无数的创作者,也有无数的观众,不论怎样的作品都有其受众所在,所以与其邯郸学步地先行框定受众为其滑稽地量身制衣,莫不如真正地挥发自己的才能,而后具有不同口味嗜好的观众去寻找属于各自的作品,这样的模式才是健康和应然的。


Tags: 动画
#1 - 2024-4-23 23:02
市场供需,从个人爱好小众文化到越来越大众,越来越符合现实大众口味,新生代乌烟瘴气,上个时代的人逐渐老去,彼acg非此二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