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4 10:46 /
冈妈的叙事脉络:
这个故事是冈妈特有的一贯讲法:在平稳不变、不变到令人厌烦、甚至产生某种莫名的闷楚(一种无法突破世界的被困住的感觉)的日常生活中,突然闯入了奇幻的要素。它本质是日常的,无论过程的奇幻再怎么复杂纷繁,都能明显感受到故事是植根于青春的。这一点,在开头天空突然破裂,突然响起平成年代歌曲这个场景中,展示得非常明确。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

冈妈在秩父市三部曲(未闻花名,好想大声说出心底的话,知晓天空之蓝的人啊)中,写的都是青春的变奏,以不同层面来描写某种「逃不出去、无法突破、受困于此」的情绪。《未闻花名》是过往童年消逝而走不出的创伤,《好想大声说出心底的话》是话语无法传达无法突破的自卑,《知晓天空之蓝的人啊》则是受困于天真的梦想无法忘怀而踌躇的失望。

在我看来,冈厂就是《知晓天空之蓝的人啊》的延伸,只是更阴暗,更绝望,对于青春的叙述更着重于极端到要死的情绪。青春不只是某段混乱迷茫的时期,是可以与消失死亡相类比的。或者套用茅场晶彦的话通俗地讲:「这虽然是青春,但可不是闹着玩的。」

剧本的缺陷:
在谈及优点之前,我们先谈谈剧本上的缺陷。

在冈妈的剧情里总会有突然出现的煽情桥段,就突然开始奔跑,突然开始大吼。此外,人物之间的情感还会一次性塞入太多在同一场面,导致整个故事节奏变得很奇怪,人物的行动逻辑被切碎,转折太硬,上一秒还在处理这个问题,问题(或者情绪)还没解决,下一秒突然就开始处理另一个问题了。为什么不分开来处理呢?很明显冈妈没有将其整合好驾驭好的能力。在上一部同样冈妈执导的电影冈花(道别的早晨就用约定之花点缀吧)里,也是在高潮阶段,意义不明地插入女主帮人接生与她儿子战斗的场景交错更替,而且在这之后,竟然突然就让女主与儿子告别了,转折太硬,一次把太多东西塞入其中。

冈妈还特别钟意多角恋和莫名出现的情感线,有些东西它明明没有出现的必要,但冈妈很执着,就一定要让那种背德的感情抢眼,但是做了出来却又不解释,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举凡是冈妈参与的电影,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累赘,让人不得不怀疑冈妈可能真的不适应电影这个体裁,建议还是回到她忠诚的TV动画的怀抱里吧。电影不适合你那溢满了装不下的各种想法和设定,不如进动画里好好发挥你一股脑儿的设定。

此外,整个故事的所引导的情绪方向非常奇怪,到底是希望观众拥有什么样的情绪?一下要严肃反抗,一下又像闹剧一样否定了敌对方的这么做的正当性,把反对方塑造得疲软无力又反复不定。观众究竟是该紧张?还是该和缓?这种情况出现太多次了,在高潮时尤为明显。感觉冈妈完全忽略了人物,人物的情绪被当成主旨的推进工具,情感被当成一种表演,根本没机会去深入了解每个人的内心,不是让剧情顺着人物内心的发展和挣扎而去推进结局的走向,而是先订定了结局,再去片段地截取人物某个瞬间的情绪,把关键的情感转折给抛弃了,于是留下这般尴尬的人物关系。

最后最为要命的是,意念和主旨先行的意识太重,对话的说教感太重了。感觉这部的后半段与花田十辉所犯下的过错类似,不信任观众的理解能力,而像害怕改作文的老师不懂似的,拼了命地把所有重点和主旨往结尾塞,造成了这样混乱而糟糕的局面。

但是冈妈是有进步的,更成熟了,她的尝试令我感动,那是一种相对内敛冷静的突破。

(PS:一开始我觉得男女主之间的感情线进展太快,太唐突,但后来才发现其实是可以合理解释的。男女主的关系并不是一个青春恋爱的完整过程:萌动—暧昧—确认情感,而是一个直接来到了后恋爱的关系。从一开始,他们就已经完成了恋爱的前半过程,两人都已经互相知晓彼此的情感了,那么留给我们观众所能看见的,就只剩两人之间那奇特而微妙的关系互动了。我想,这下或许能解释得通,为何两人之间某些过于亲昵和自然的举动在后半段不会显得突兀,不会令人觉得进展太快了,那是因为恋爱的萌动早已经结束。)


青春的骚动、世界异变、阴冷悬疑的风格:
我觉得这次创新的点在于,把青春的骚动和无聊日常的不满,与世界的未知异变相联系在一起,像这种很像世界系的东西,新海诚早已玩过,玩得还更好,但真正有意思的是,冈妈把那种青春的各种迷茫的经验,选择用一种诡异、破败、不安的方式去呈现,或许可以说是又一个青春残酷剧本的变体,但在动画方面,这还是我第一次看见,让我有些兴奋。

那写得快烂的青春不再是某种阳光与雨后清爽疼痛地豁出去,而是某种诡异阴冷的压抑超出,是伴随着某种舍弃与遗憾。

青春当中的情绪是具有绝对的负面意义的,它带来的可能会是万劫不复的结局,正如同那些身体出现裂缝,一个个被吞噬消失的人一样,不能用「就是有这些酸涩苦痛,才算是青春」来掩盖其切实带来的不安与恐惧。

学生们总尝试着某种带来疼痛的游戏,那是因为他们逃不出去,于是以这样诡异的方式去对抗这样的一成不变,以及去尽可能贴近真实世界,即所谓的正常人的世界。这些情节都让人感到心疼。冈妈真的想要用更为认真的、宏大的方式去对待她存于她心中始终的青春命题,虽然最后手还是伸了一些回来,不敢完全给予虚幻世界消失,使得故事的决意变得不够贯彻。

但,她确实有前进。

她尝试了这样阴郁诡异的风格,在这样的风格中,我看到了冈妈新的可能,或者说,反朴归真的蜕变,如同真实之泪的冰冷与遗憾,这部电影也留下了切实而不允许抹灭的冰冷与遗憾。


劣化漂流少年与成熟的隐喻意象:
这一次,我觉得冈妈最成熟的地方展现在这,她开始试着把隐喻藏得深,以及将环境的背景历史的隐喻也融入整个故事,成为重要的象征。

隐喻藏得深,不是说不讲人话,搞谜语,而是把隐喻与情节的物件融合得天衣无缝,通常看过去就算了的小细节,最后却被赋予了重要的象征。比如开头电台的备考生的抱怨来信,其实正是他们小镇的现状。

或者,始终在画面中出现,围绕整个环境却不多加解释的象征。比如在现实中那座已然逝去的钢铁厂。

钢铁厂和钢铁小镇,有某种破落的残破的感觉,同时灾难导致的隧道坍塌、海陆堵塞等等对外的交通阻塞,都加强了那种主角口中所说的哪里都去不了的无力感。

不过,我很想插段话,这实在是让我感觉太熟悉了,这妥妥的是东北大下冈的意象挪用啊!

看的时候满脑子想到的都是东北叙事中钢铁工业的衰败,基本上是同样意义的挪移过来。东北的钢铁厂象征着曾经的稳定、繁华、充满希望、带着点生活的骄傲的日子一夕之间坍塌,留存下来的便是一种对生活一蹶不振、残破的失望。在电影里,钢铁厂是一直以来这座小镇赖以生存的存在,如今却渐渐衰退了,而在发生了异变后的日子里,它象征的是同样一蹶不振、残破、什么都没有、把小镇的人们困住的存在。这种类似的象征出现,还是挺有意思的。

此外,故事还有另外一个雷同的点,那就是它的设定与所表达的内核,其实与《漂流少年》很相似。

同样是某个不被需要的存在,同样是不该活下来的存在,同样是某个瞬间被分裂出来的人们,同样是逃不出的异世界。

我们一群人是被现实遗弃的存在,我们是本不应该活下来的,这样强调自己是不合法存在的概念,是与青春高度相关的。冈妈用这样的设定去隐喻青春就像是进入一个暧昧停滞、没有未来、甚至是不允许存在的异空间,这并不是一段误闯异世界的冒险,我们不会在磨难困境之后回归现实,跌跌撞撞地成长为大人,而是,有可能从一开始就无法成为大人,这样虚幻的世界正是那些逃不出青春的困苦的人们所走向的失败的IF线世界。

一蹶不振、从此行尸走肉地赖活在世界上,或者,自杀而死。

而在这样无论怎么努力也没有未来的世界里,冈妈给出的答案是:没有未来也无妨,只要开心,感受自己当下的生命就好。这就是正宗在看见父亲笔记后所说的答案。结尾,五实被送回到现实,而其他人留在了被保存下来的虚幻的世界里,则正是两个不同的选择:一方从青春里走了出来,成为了大人;一方仍没办法从青春的愁闷里逃出,但是,他们已经不再沉溺于消极之中了,相信就算没有未来,也可以有意义。

我会说是劣化版的《漂流少年》,是因为冈妈没有彻底抹除存在希望的大胆,而且故事剧本的呈现太过混乱,阻碍了核心的传达。这是非常可惜的一点。

漂流少年们是舍弃了所有所贯彻的决意,但冈厂的人们却还让虚幻世界继续留存,从立意上就输了一大截。


在世界中心呼喊意义的少年少女:
如果要我说这部电影,我一方面觉得讲得乱七八糟,一方面又是很喜欢其意义,冈厂在我这是又好又烂,这种两边极端的情绪在拉扯,很矛盾,但我却能坦然接受各自的极端。

少年少女们冲出世界时的吶喊,是有一种死中向生的意味在。我觉得这就是很写实的青春。逃不出去成为必然,那种无法成为大人的愁苦情绪或许将蔓延一生,不是所有人都很幸运可以回到现正常人的世界,平安地幸存下来,然后时间流动地安稳长大。他们的吶喊反抗,像是在告诉我,就算我们是失败的人,就算我们永远也无法成为正常人,就算无法成功地看见更为广大的那个世界,也要活下去,接纳缺憾,感受生命,便是被抛弃下的我们的意义。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共鸣。
Tags: 动画
#1 - 2024-1-27 22:48
观点都很好,不过有一个小细节想说下:
意义不明地插入女主帮人接生与她儿子战斗的场景交错更替
这段我印象特别深刻(而且这段是我对《朝花夕誓》负面印象的几个直接来源之一),并不是意味不明的片段,而是在明示“战斗”和“分娩”的对位关系,也就是说“分娩是女人的战斗”。
#1-1 - 2024-1-28 22:53
文影一方
說得有道理,它們之間的關係聯繫這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不能理解的是女主突然就去幫人分娩這個行為。我覺得岡媽在這段有些主旨先行了,為了刻意連結二者之關係,卻沒有思考這在人物邏輯和情節發展上是否足夠合理,為什麼有必要讓女主去幫忙分娩,有什麼伏筆能證明非她不可嗎?或者有什麼原因導致女主不得不這麼做嗎?

我覺得岡媽的許多意象選得都很好,但就是合理性還欠缺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