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4 08:38 /
看了央视六集版的、《定风波》,还有B站演绎方式版本的,不过B站的有点假没看下去,另外查了一些和苏轼生平相关的内容。

今年和苏东坡有缘,国考面试的时候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位圣地巡礼的老太太,独自去苏东坡到过的各个地方旅行。之前的省考虽然通过了,但因为各种因缘巧合放弃了,所以也许当时我感觉到的暗示就是这个吧。

最早了解到苏轼是之前看蒋勋谈中华艺术史,讲他的赤壁赋,这两年苏东坡忽然火了起来,所以相关的内容也很多,对苏轼的了解更加立体了。除了主业比较惨,苏轼的能力范围可以说遍地开花了,符合当下文青的追求w那篇屈居第二的国考申论我也拜读了,看到有评价说其实在当时来说是陈词滥调,还犯了杜撰的忌讳,但因为文才高,所以很受阅卷人喜欢,后来苏轼评价自己的作文,也说只是为了应试而做,并不能代表自己的想法,不愧是学霸,就这个见识就足以指导目前高考或者国省考的学子们少走多少弯路了w而从考试这个事件的全过程来看,有了父亲对主考欧阳修的了解,以及第一年考试改革的文风变革,才有了苏轼的脱颖而出,所以我猜当时苏家兄弟是故意模仿欧阳修门人的文风也未可知?因为四门功课苏轼只有策论这篇文章惊艳全场,总排名也不像想象中那样靠前,比较意外又反常识的是苏轼的诗赋成绩居然不及格w苏家得到的另一个加持是皇帝的“我为子孙选到两个宰相”,在京城获得了梦幻开局。

苏轼兄弟这科进士榜被称为千年第一龙虎榜,我又稍微查了一下同期的其他进士,可以看出在党争中站队的都在起起伏伏,不站队的也算相安无事,只是如果犯罪了就没人保你了。苏轼这种获得几层加持的,自然被两边都特殊照顾,所以苏轼的政治生涯才如此大起大落,苏轼临终前总结人生的那首诗,纪录片里说是积极的,我却认为苏轼当时应该是对自己仕途的自嘲和无奈居多。

苏轼的东坡居士来自白居易,因为他是白居易的粉丝,所以我又顺便查了一下白居易,他们俩的遭遇可真像,相比苏轼被贬后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极致追求,白居易则显得更加忧国忧民,通过新乐府运动持续输出,对时弊的批判绝对比苏东坡辛辣直接得多,但白居易后面反而比苏轼更看得开,被召回京也不太过问政事了,苏轼总想做一番事业,对老百姓的事情充满人情味,不过去的几个地方实际上大都在搞水利建设w当然他们有一个不同,苏轼开始贬谪生涯是42岁,其实很多政治抱负都得以实现了,白居易则几乎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也许因为变化的早晚,让白居易在政治上开悟得更早一些。另外苏轼那句“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应该是致敬了白居易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迷弟了w

看苏东坡也得到了今年最大的收获,他在黄州作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让我觉得一定是冥冥中的安排w面对无常的命运,古人给了我们太多精神力量,豁达、坚忍、平常心,原来这些是属于不如意者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里,有太多人类中璀璨的星星,没有这个精神家园,大概会有更多的人被世事无常打倒。从这方面来说,中华文化,或者说知识分子,数千年来的精神家园是有延续性的,而且通过不断吸收各种新的思想,不断进化着。中国的知识分子天然就拥有三皇五帝时期以德为首、以人为本的基因,一直延续到现在。从历史来看,任何想要推翻这个规矩的人,都经历了惨痛的失败。不过这种惯性也让汉字圈的知识分子从接受教育的那一刻开始,就为自己系上了政治这个隐形的束缚,这是一把双刃剑,它要求知识分子必须为政治服务,伟大却反人性,现在这个要求被人为降低了,是好事还是坏事呢w

定风波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典故来自三国时期的左慈,因为道术过于神奇而不被各路诸侯接纳,来到孙策那边,孙策追着要杀他,左慈穿着竹杖芒鞋在下面慢慢走,孙策骑着马却怎么也追不上。而这首词被称为苏轼从乌台诗案的人生低谷中走出来的政治宣言,所以道家思想(应该还有佛家 一定在当时成了苏轼自我排解的精神支柱 ,中国知识分子在人生中各有各的低谷,但治愈你的永远是道家啊w

这里再提一嘴也是碰巧在今年早些时候看到的《德充符》,申屠嘉的“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的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简直如同预言一般,似乎命运在提前对我要经历的事情进行开解。
Tags: 三次元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