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6 01:29 /


随着巨人完结篇后部的放送,这部跨越十年历经无数辉煌的IP终于画上了句号。

(后有剧透,请谨慎观看)

如何让人类相互理解,如何停止这无休无止的战争,我们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吗?人类几千年来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怎么能指望一个小小的谏山创给出答案呢?他只是给抛出了绵长不断的思考,随后人的繁衍不断持续下去,希冀有一天我们终究能找到这个答案,又或许那一天永远无法到来。

“意难平”的悲剧或者正剧式剧本最能引以人反思。与作品早期架空时期不同,作品的后期,谏山创似乎并不再挥墨于扣人心弦的反转或者入门三分的人物形象塑造,当马莱篇开始之后,谏山创开始聚焦对战争,对立场,对人类命运等现实问题的反思,矛盾等级开始上升,从一部娱乐作品上升到对现实世界的思考,迷茫,希望。

以无数鲜活的生命为代价,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真的是唯一的选择吗?
埃尔文,韩吉,无数为自由理想献出生命的调查兵团,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值得你们献出心脏?
两千年后,在那颗如四千年前沉睡着怪诞虫的巨木入口,人类是否又会开启新一轮的轮回?
这一切源于一场苦苦哀求的自由,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引发的恒远的悲剧。

有人控诉这些反思深受日本战后文学的影响,是“反战败”宵小之辈的狂妄。我认为前者在理而后者无理。“祖辈的罪过应该由吾辈来承担吗”,世人对“恶魔的后裔”的恐惧和厌恶,以及站在这些后裔的视角讲述的反抗故事,很难让我们开口谈及。我们绝对无法代替在在战争中逝去的生命发言,也无法代替他们去原谅恶魔的行径,这仇恨的锁链,绵绵而无绝期。最终留下给双方的只有无尽的苦痛。

这就是名为战争的邪恶罪名。

至于“反战败”的指责,这一点全然无道理可言。既然谏山创在附加页中补全了两千年后的故事,在那颗山坡上,那颗艾伦安息的树下,遥望着的人类城市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和平和战争的螺旋。那谏山创是否鼓吹任何一方的胜利?在玛丽亚墙下,在雷贝利欧港口,谏山创刻画的是杀戮者的笑容,还是抱着遗体哭泣的民众?这一点不言自明...  

最具有争议的片段,我想还是丧命于地鸣中的八成墙外民众。恶魔的后裔为了争取活下去的权利,又用恶魔的行径为自己开脱。我想,此刻我没有任何的理由为这种行为申请辩护,如前所言,我无法代替他人的生命发言,这份代价过于沉重,这份无知过于疯狂,作为一名读者和观众,我只能感到深深的无力和惋惜。

一切思考和情绪最终都只能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对于战争的反对上。

那个少年是否变成了“自由”的奴隶,他做出的这份决断,以他的生命,八成人的生命,调查兵团的生命为代价,埋葬无数的理想和生活带来的世界,在两千年后似乎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这一切都有意义吗?谏山创不知道,我不知道,没有人知道。

但这就是人类的历史。
Tags: 笔记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