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25 00:25 /
       倘若我还沉溺在“梦”中,那就将其当作“梦”的随笔吧。
       正如这部作品幻梦与现实的不连续性一般,这也并非一篇连续的存在,当然,不存在什么蒙太奇和精神分裂。
       今敏真是绝顶天才,也真是坏透了。Perfect blue的伟大之处在于两点,这两点奠定了整部作品的气质。其一,故事为观者提供了不同的解读视角,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原本能够自洽的解答逻辑又获得了新的路径,而且是相较前者更为精妙的诠释。这与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一直留给观众充分的解答自由的同时,直至最后也没有给出明确而真实的答案。其二整部作品的逻辑像相互交织的丝线一样,一根根来看都是清晰,细微而有力,但当我们脱离故事后试图从整体上来整理时,却发现这里其实是乱如麻线一般的难拆难解。这在实际中反映为观影后的迟滞感和意识的消亡感,让作品变得更加纷繁多彩,望而却步于这些巧妙的关联,却又不由自主的沉溺其中。当然将一条条主线从故事中剥离出了虽是耗时费力,却不失为乐趣。但我们不先妨把这桩趣事放在一旁,先从今敏的本意出发,从自我成长的角度来稍作探寻。
       故事的主线很简单,同《千年女优》一样,都是通过光怪迷离的错觉感包装起原本简单易懂的主体,在这一点上其实大师们的想法都是相通的,毕竟黑泽明也说过“不能通过一句话概括的作品不会是好作品”这样容易被误解的句子。脱去迷梦般的外壳,本片实际上讲述的是一个B级偶像在违背自己心愿的前提下被迫进军演艺圈,在不断的纠结和自我怀疑打破内心的种种壁垒,最后成长为一流明星的庸常故事。既然女主叫未麻,一切实际上都由未麻开端发展,那我们最先应该弄清楚的,是未麻作为类型人物反映的集体特质。鱼太不久前做过围绕精神分析对perfect blue的讨论,简而言之,今敏在未麻这个人物所赋予的意义,实际上就是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探讨。进入演艺界,成为片中一角,这些其实并非未麻的本意,经纪人留美说她来到东京就是为了实现唱歌的梦想,但现在迫于事务所的压力,迫于金钱的需要,被要挟着成为一名演员,这在她自身看来其实是“不想给大家添麻烦,没办法的事”也就是说,她内心深处始终留存的对继续偶像事业的渴望。当这一渴望在扭曲的现实中异化时,便在潜意识中诞生了逐渐疯狂到无法控制的里人格。这就构成了一个迷失于本我的怪圈。但现实中的未麻,作为一个小演员,面对初入圈内应该做的事,不得不做的事,这些理性上的判断,是有意识的自我做出的选择。但由于超我的存在,无论是对完美自我的梦想,还是继续偶像生涯的良知,当自我的判断和超我的理想之间产生冲突,不断的纠结,怀疑和自我认同的摇摆便浮出水面。这是人在进入理想事业这片海洋后的第一反应,初入水时的不适应。与其同时,潜意识的里人格在本片中被极度夸张化和鬼魅化,就如同诅咒找到实在的凭依。这一凭依,在故事的开头直到末端前五分钟,表现为让人心生惊惧的面目丑陋的私生饭,所带来的铺面而来的,无时无刻不萦绕在心头压抑感,营造出本片惊悚的核心。不得不说,这一表现方式虽不至于巨恐,但至今让我这一胆怯者仍心有余悸。而未麻就在不断挣扎于意识的边缘,不断的打破自我中逐渐明白过多的纠结于自己本该成为什么样子,自已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的无意义,最后在成功的在击碎所有的阴影后将目标与自我的道路结合,成为不断的质疑,也不断的成长的合二为一的自我。这种成长既不是抹杀过去,也不是褪去质疑,而是一种在纠结中的自我重构与完成,这与今敏的创作理念似乎也不谋而合,一边郁闷一边痛苦的挣扎,但这些怀疑自己的价值观,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抉择的消极事情总归是要想开的。
       这是故事的核心,自我的完成,但正如我在开篇所讲,故事在不断发展之中生出新的路径,这一最终的解答也并非从伊始之时就确认无疑,正如黑泽明对《竹林中》的自我解读成就了跨越百年的三十分钟,毫无疑问,这三十分钟的原创答案就是《罗生门》的伟大之处。“结尾最后还是得交给导演”,从叛逆的物语中导演所做出的精妙反转也能看出,这样的观点是不无道理的。而收束的手段与思考,在今敏心中,绝对从最初就已经埋下种子。当机缘巧合与不经意的误会出现时,灵感就被赋予了同时性,在心里产生了现实与创作中的共鸣。“啊,这样结尾其实也真的很不错呢”这种有些欣慰的宿命意识,如此便可能在某次觥筹交错中被偶然激活,从茧中脱胎而出。结合本片无比艰难的制作历程,与其是让这场幻梦彻底破碎,让惊悚的意义大于故事本身,一个成长的主题似乎更有“回报感”,更值得这一路的颠沛流离。毕竟在纠结和矛盾之后总归是要继续向前走的,迷途也好,错过也好,过去就在那里,无论自己曾经有多么悔恨,多么迷茫,只要自信的跨出去就好。
       好了,夹叙夹意般的谈了这么多,实际上只完成了对作品主题粗浅解读。至于本片真正的灵魂所在,今敏通过蒙太奇带来的幻想与现实交织的嗳味感,由此达成元电影,戏中戏的效果,以及多种解读方式的条分缕析,则还完全没有触及。其实,在真正观看影片之前,我本已通过今敏自传对制作过程的详细记述和旁人的解读建立了相当的知识储备,如果不能完全施展,总觉得枉费不少难得的条件。但这终归是一部精神分裂性质的惊悚片,我内心深处的胆怯因此始终抗拒着继续向前。因为我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只有将自我意识完全代入未麻的视角,才能接近逻辑上的真正解法。但这一过程太过痛苦,反复面对心有余悸的场景这种事,我选择暂时地宽恕自己。虽然现实的麻木感让人不得不从梦境中脱身,但只要保持交流与思考,观点就始终在慢慢变得全面而深刻。对景仰的今敏大师独有的意识流叙事进行一番自我的解读,这是应有之义。他是造梦者,我是解梦人。这么说是不知羞耻地过度夸大了我的存在。作为掌控梦境与现实的天才,他那未尽的千年之梦依旧延续。斯人已逝,《造梦机器》也永远困于时间中无法得到完成,但是《蓝色恐惧》,这部带着伤痛与不完美的处女作,已然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光与影的如梦似幻,也宣誓着属于今敏的造梦之路从此开始。仍可打磨与优化,但年轻的导演已将自己的全部身心和盘托出。他不向你隐瞒什么,也不向你解释什么;他的每一个镜头都有漏洞,有些是经费与时间的考验,但从整体上看又经得起后人的反复推敲;他尚未形成风格,作品却全是风格;他的创作毫无章法却满是创意。青涩,狂放,妙趣横生,就从这里开始,奔跑,意识,梦境,这些元素在不断滋长,最终构成今敏的艺术世界。
       相信在看完《红辣椒》和对《精神分析引论》更深入的阅读之后,我能够对未麻的梦境做出更深刻有力的诠释。
        Is all that we see or seem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啊,梦中之梦。
                                                                                            To be continued

Tags: 动画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