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26 17:54 /

    由于玲音这个故事叙事方法过于糟糕,很多表达也过于意识流和碎片化,所以先把故事的逻辑梳理一下:
    Ep9 基本诠释了作品的前提。也就是如何实现网络覆盖全球、无需任何设备就可以进入网络、把人格信息完全写入到网络当中、如何把人类历史的巨大信息存储在网络这五点。
    通过舒曼共振这种覆盖全球的电磁波作为基础层,人类整体的潜意识作为核心,通过修改第七代网络协议来存储人格信息(英利政美通过这个方式在自己肉体死后得以把意识上传网络)。然后他要实现的计划就是成为神明,根据ep10前半段解说,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连接世界是施加影响也不能称之为神明,还必须拥有信徒,这些信徒就是knights,这些信徒遍布各地通过能力影响现实,这个能力就是ep6提到的kids系统,可以无需任何设备就可以凝聚意识来制造现象。
    既然成为了神,下一部就是控制全人类,而控制的前提就是消除现实和连接网络的隔阂,实现目的而产生的存在便是玲音,因为玲音会链接所有人(根据ep12前段小男孩所说,玲音应该代表这天使,神的实际执行人),这样所有人就等于都在链接网络中,英利政美就可以通过玲音控制着一切。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让玲音这个普遍存在于连线世界的程序拥有自我(ep12后半段的内容整理),也就是通过一个现实世界的身体装载程序,随后通过现实世界的生活来营造意识,这就是前面为什么要有虚假家庭和上学的由来,如果没有这一部,玲音是不会有自我的,而为什么必须这样才有自我,前面也说了,“无论在哪里,人都是想连的”,你只有和别人的生活轨迹交融想连,你才可以被称之为人,才能拥有我这个概念。但同时英利政美认为人类的肉体是阻碍了人类自身对信息的共享,而这些信息不共享就是没用的垃圾,只有共享才能促进进化,换言之,人类要舍弃肉体才对。(但是这里作品没有具体讲解玲音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玲音可以被用来链接全世界,第七时代的协议启用为什么就能导致现实和连接世界的界限消除。这里说下我个人理解,玲音有可能本身就是人类的潜意识集合,所以玲音本就代表了人类之间的链接,才能做到链接全世界,同时第七世代协议普及之后才能允许意识上传,信息承载意识,肉体才能成为无用之物。)
    但在校园生活中爱丽丝虽然没有和玲音链接,但也成为了好友,所以玲音为了保护爱丽丝消除了所有人的记忆却唯独保留了爱丽丝,让她困惑不已,ep12爱丽丝来找玲音,一开始玲音信奉英利政美那一套,认为肉体无用人也不过是一种程序。但是爱丽丝反对,让玲音感受心跳,说明有了肉体也就有了恐惧,作品其实想表达当我的信息无法被完全共享的情况下我才可以被称之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才是我。(有点类似于EVA的思考,还有攻壳关于人的讨论。),这点玲音被说服,而英利政美认为这是杂音,所以打算出手干掉爱丽丝。但是相信爱丽丝的玲音已经决定处理掉英利政美,由于神必须有信徒,而knigts成员已经被处理,信徒只有一个也就是玲音,玲音只要不成为信徒,英利政美自然就不是神。玲音给出的否定的理由就是链接世界之前就有存在意识,你英利政美想到只不过是链接世界里的存在,在这之前应该有更高一层的事物,所以你不是神,你不过是神的传达者。最后英利政美气急败坏,打算创造一个肉体毁灭两个人,但被玲音嘲讽:“你不是不需要肉体吗”,然后随手干掉了。
    最后世界被玲音重置。(没有说明为什么玲音可以改写现实,姑且认为现实本身就是各种信息的集合体,而根据ep13后面解释,连接世界就是信息的流动,玲音可以控制连接世界,也就控制的信息的流动,也就得以改变现实)。玲音自身是普遍存在的,是旁观者,是神。可以不参与其中,成为了一个旁观者默默地看着就好了。但是玲音否定了这一点,因为她喜欢大家,所以她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哪怕爱丽丝已经不记得她了,但是还会有既视感,而玲音和爱丽丝见面也代表了重新参与这个世界。(同时既视感也否认了前面提出了当记忆清楚了事实就不存在这一条,事实就是事实,哪怕记忆被改写了,它还是一定程度存在的,比较唯心论。)
    其实作品ep9-ep13是解密篇,基本回答了几个问题:
    1.何为人,是否依赖肉体:一定程度的个体信息阻隔,需要依赖肉体而存在,不分享自己全部的隐私,否定网络世界意识上传的全部信息共享。
    2.真正的我是什么:因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真正的我也就是在其他人记忆中不同印象的我的集合体,甚至于我自己对自己的认知,网络上他人对我的认知,这些所有片面的我综合起来构成的才是一个完整的我。
    3.肉体是否限制人类进化:没有定论,作品偏向于没有限制,但也没明说。
    4.何为神:连接世界是控制一切的存在,现实世界是把控人类进化的存在。
   
    剩下的ep1-ep8基本都是铺垫,顺带探讨了很多那个时代人对网络发展后现状的理解。大致有下面:
    1.网络和现实的关系:网络是现实信息的流动,网络并不是现实的上位存在,网络无法代替现实。(目前网络环境,部分群体把网络生活看的过重而忽视现实生活的现象存在。)
    2.网络上的人格和现实中人格差异:两者存在差别,但都是同属于一个人,也就是网络对人的异化。(目前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信息的高流通性导致人群体理解的片面化和冲突的加速化。)
    3.网络人格的模板化符号化:网络上存在只是现实中一小部分模板,而非一个完整的存在。(目前网络环境中,贴标签,符号化群体的行为十分严重)
    4.网络的隐私性:网络不同于现实,在网络上的信息本身就不具有隐私性,而是随时被共享,被传播。(网络无隐私环境,信息泄露等,被人肉开盒,网络上的爆料批判。)
    5.网络文化的宗教:网络环境的片面和群体意识扩大,容易形成无脑崇拜。(目前网络粉丝状况,群体性崇拜事件增多。)

    说实话故事本身并没有多复杂,讨论的东西也许当年理解比较前沿,但是在2023年不过就是已经日常出现的现象了,本就没有多少理解成本。然而作品讲故事的水平真的太差太差了,这种不是你说你是个实验性动画或者意识流或者电波系就可以容忍的,动画之所以是动画,你就是要先讲好故事,否则如果只是为了体现哲学思辨或者预测未来你写篇论文不就得了,何必做成一个动画来演绎,更不用深夜档动画妥妥的属于商业产品。
    攻壳之所以牛逼,不光在于这些思辨,同样在于精彩的政治斗争和严丝合缝的行为故事逻辑。EVA之所以牛逼,是在于极具冲击力的剧情表现和足够细腻的人物刻画,包括斐然的商业成绩。小圆之所以牛逼,是在于足够深度的思考,足够完备的逻辑,足够吸引人的故事,足够分量的利益。这些作品都做到了最基本的讲好一个故事,且在讨论利益和内核上完全不比玲音差。
    之所以说这么多前提,就是想说下面这段:凡是给这部动画极高赞誉和极高评价的人,请仔细思考何为动画,何为商业动画,何为讲好一个故事,以及动画难道不应该把讲好一个故事来取悦观众作为最基础的事物吗?然后再思考玲音这部动画是否配给出这么高的赞誉。
    至少我,无法给一个连故事都讲不好的作品很高的分数,我看懂了它讲了什么(上面的梗概),我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上面的讲解),但这不是作品的功劳,而是我一遍遍拉片强行分析出来的。
    打分:剧情逻辑是否完备(不完备,各种细节问题很大),人物刻画是否鲜明(不鲜明,玲音,爱丽丝,英利政美塑造的很差),作画分镜演出是否优秀(尚可,有独特的魅力),观看趣味性是否充足(对我尚可,但对大多数观众估计非常无聊),这四项最高8分,这里给4.5分。内核表达是否深刻(深刻),艺术表现是否突出(还行有优点),这2项总分2分,给1.5分。个人是否喜爱(不喜欢,无加成。),最终给分6分。
    补充:原分数5分,后考虑分镜演出有其独到之处,不能忽略,额外+1分变成6分。
Tags: 动画
#1 - 2023-7-26 19:00
合理分析祛魅,早该批评了
#2 - 2023-7-27 20:19
铃音是靠演出来补叙事的。
#2-1 - 2023-7-27 20:44
回忆逝去之路
演出是为了强化叙事和内容表达,但这建立在本身叙事就是合理的情况下,那么请问,玲音的叙事合格吗。
#3 - 2024-4-21 21:57
确实,在文艺作品中塞一堆专业知识不如去写论文。但是我认为叙事的文艺作品不一定追求清楚明白的叙事,重要的是媒介给人带来的感受(当然作品的想表达的思想也隐含在内)。

比如,小说家卡夫卡写的《审判》其中某些章节让人感到混乱困惑,人物的动机捉摸不定,章节开头的故事情节本来挺清楚的,突然就难分真假了起来,直到章节的结尾处才回到稳定的现实。整本小说的故事情节一句话概括:一个人陷入了一场官司,尽管尽力反抗试图证明自身清白,但最后还是被处决了。
如果只是从作品的娱乐性考虑那简直是场灾难。但卡夫卡在文学界评价可不低,我觉得很多意识流作品上都能看到卡夫卡和现代主义作家们的影子,甚至galgame都是如此。如果没有他们,可能很多人活一辈子都不知道原来作品还能这样叙事。

而且深夜动画也没人规定只能做商业动画。观众想给作品评什么分也无法干预,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给动画高分:虽然看不懂但我要让自己显得很牛逼10分、女主角我老婆10分、很符合我阴郁而独特的气质10分、哇!这个东西在互联网上火起来了我也打个10分。当然也有人没学什么艺术理论、人生阅历和审美积累不充足,却就是喜欢的人打高分。观众对艺术的理解到了什么程度才能给作品打分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人就爱那光怪陆离,朦胧晦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