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5 19:35 /
先说一个总结性质的观点,再见绘梨是藤本树目前风格的集大成之作。所以好的方面是,藤本树已经完全具备在保持其个人风格的情况下,依旧维持对作品质量的掌控能力。前者意味着个人表达,后者服务于商业平衡。藤本树目前的定位,正是游离在主流和非主流之间的暧昧地带,既兼顾大众审美,也支持小众狂欢。这种定位,有一点类似于电影导演诺兰。而坏的方面是,藤本树的“套路”愈发固定,当一个以剑走偏锋,出其意料而一炮而红的创作者,逐渐变得可以被预料之后,他令读者为之兴奋的原因之一,正在减弱。



接下来我想列举几个我观察到的藤本树的常用套路。

一、死亡与边界的模糊感
像藤本树这样天马行空的创作者,肯定是更适合创作具有非现实要素的虚构题材作品。但是最近的两篇短篇作品,却都将背景设定在现实世界。现实相对于非现实就是平庸且无聊的,藤本树使得故事中的现实变得有趣的“魔法”有两个,一个是死亡,另一个是去模糊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死亡或许是现实世界观内最可以引发戏剧张力的行为,所以它也是相对烂俗的处理方式。当绘梨这个角色刚出场的时候,读者基本都会猜到这个角色难以逃脱死亡的宿命,一个原因是因为漫画的标题是再见绘梨,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角色的质感太像导演了,太像塞蕾了,绘梨已经是藤本树作品中一种常客般的角色类型了。

而在角色类型不新鲜的同时,死亡本身似乎在藤本树作品中变得更加寻常和可以被预料。导演的便当让读者大呼出乎意料,塞蕾的便当让读者气得此生再无悲喜,就直到生姜烧肉也还在读者的理解之外,但到了绘梨这里,确实已无新意。

模糊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才是藤本树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look back中现实与漫画的混淆,还是再见绘梨中现实与电影的边界,以及最后那段可以被多种解读的与绘梨的重逢。

二、无论如何,他就是希望故事的结局很酷
我曾在电锯人第一部完结之后这样评价藤本树:他具有极强的收尾能力,体现在可以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浪漫化。站在电锯人倒数第三话的视角,没有人想得到藤本树会用那样的方式将这个故事圆回来。在再见绘梨中,操作空间的确小了许多,将设定限定在现实世界观,那么男主的结局无外乎两个,坦然的释怀了,亦或是留下终生的阴影。但无论是哪种结局都显得如此的寡淡,所以藤本树又一次用上了他拿手的名为浪漫的武器——爆炸吧!

结局一定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又要让人读完后直拍大腿连连赞叹。无论作品是否具备非现实要素,藤本树对待自己作品的结局,都抱持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这大概就是藤本树的浪漫

三、像电影一样的分镜语言
到了再见绘梨时期,藤本树的画风已经逐渐变得与故事分庭抗礼,成为藤本树个人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到藤本树的画风,我们总是在说电影感,但不知各位有没有觉得,再见绘梨的分镜布局真的很像条漫。按理说条漫是处在业界鄙视链最低端的,因为其画面的信息量严重不足,无法充分展现画面语言的魅力。但藤本树恰恰通过和条漫形似但神不似的方式,实现了电影感。什么是所谓的电影感,其实就是几张分镜像是一个连续动作的分解,使得静态的画面仿佛动了起来。类似条漫的布局放慢了分镜出现的频率,但加强了分镜之间的关联性。藤本树的分镜连起来看往往有1+1>2的效果,信息量以和传统漫画不同的方式在进行着传递。其实我觉得不同的风格之间没有孰优孰劣,我喜欢藤本树的分镜,也喜欢传统的信息量密集排布的分镜。典型的例子是沙村广明的短篇无限食女,在这部作品里,信息量简直多到爆炸,沙村玩梗玩到飞起。

说到像电影一样的分镜语言,樱井画门的亚人也给过我这样的感觉。亚人也像再见绘梨一样,将分镜的出现的频率拉的足够慢,营造出一种层层递进式的动态感。亚人的画风不如再见绘梨精致,但也足够体现出张力。



最后说一下藤本树的创作手法逐渐被熟悉引发的种种问题。

首先不可否认的,新鲜感和兴奋感确实在减弱。但这是藤本树被喜欢的原因之一,藤本树已经具备了某些其他可以成功的硬实力,比如故事的有趣度,比如对故事的掌控能力,比如个人风格。说到风格,其实形成某种固定的风格和创新是矛盾的吧,这是所有创作者都面临的问题。以我个人喜欢的创作者为例,村上春树和西尾维新一直在写着一样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共通性击中了我的好球区,所以只要他们一直写,我就可以一直读下去,但我深知他们已无法创新,而很难说这不是一种遗憾。大部分创作者都只能写一种风格的故事,一些创作者或许可以写多种风格,但能写的好的可能也只有一种,真正能驾驭多种风格的,凤毛麟角。

把问题放回到藤本树身上,藤本树还年轻,他还有很多可能性。而即使他停留于此,他也已经具备一张足以立身业界的王牌。但就算藤本树还年轻,也不要抱太多的希望,因为这是创作者们的局限性。所以正因如此,读者们在喜欢藤本树的同时,也需要属于他们的下一个藤本树出现。也正得益于此,业界才能保持生机,欣欣向荣
Tags: 书籍
#1 - 2022-5-8 07:47
很中肯的评价。“取之有余,守之不足”,藤本树只有保持作品的新鲜感,才能在漫画界守住、拓宽自己的“疆界”
#1-1 - 2022-5-10 20:39
peco茶
再怪奇的创作者,只要被看的多了,就会被熟悉,藤本树正走在这条路上。拓宽疆界确实需要新的东西,但守住现有的受众对于藤本树而言倒是不难。
#2 - 2022-9-3 18:37
(我在加帕里玩泥巴)
写的很棒,可能藤本树特别喜欢行将就木的妙龄女性,因为通过展现女性的柔和和死亡的对立,可以非常容易地营制造戏剧冲突,算是他的拿手好戏,期待他以后能在这上面有所突破。
#2-1 - 2022-9-4 14:55
peco茶
感谢回复。我在文中提炼的是“死亡”这个概念,而你总结的“死亡+女性”的概念似乎是更加贴切的。的确如果他作品中那些死去的角色是男性会是另一种观感,不过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女性的陨落或许就是更有反差与张力的。
#3 - 2022-10-22 02:55
写的好呀,感觉像是把我心里的一些已经有所察觉的思绪,用精炼总结的语言来表达出来一样。就像你说的玛奇玛,塞蕾,绘梨,这些角色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特质,藤本树笔下刻画的这一类型的女角色,对我有种莫名的吸引力,有时候你会觉得她离你很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像是在对你撒娇,尽显女性的柔美与娇俏,可有时候你又感觉她离你很远,你永远也猜不透她的内心此时此刻在想什么,一股神秘感始终笼罩在其身上,萦绕不去。最后她们又会迎来相同的死亡的结局,至此她们的形象才完成彻底的升华,成为了你永远也无法彻底了解的女人,无法触碰真实的那个“她”,使得她将成为你心中的“白月光”,她的形象将永远在你心中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的美化,最后将成为你心中那个理想的“她”。
#3-1 - 2022-10-22 13:52
peco茶
感谢回复。真的很喜欢藤本树笔下的女性角色,尤其在电锯人中,更是云集了塞蕾,mqm,帕瓦——好女人,坏女人,屑女人三个经典的形象。她们之间在具有共通特质的同时又不乏多元化的张力。真的是太棒了。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