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5 09:31 /
“女巫啊女巫,请帮我熬一份魔药吧,保佑这封信有一天可以被她读到。对,被你读到。我在此献上心的坦然与身的静待,假若这当中掺进了丝毫的不诚,那么就让代价是:我再看不见一面镜子,遇不到哪怕一个像我的人。”
我确定这个故事很长,但不确定它是否有趣;但我的故事都是真的,这点你最清楚。因此当你需要睡觉的时候,请尽管把留声机推过来吧。
以下是本该早些提供给你的信息,这几天将它们整理了出来,摆到你面前。你知道,“知识的诅咒”,我尽量写全面些。
就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吧。

1. 抵达魔药屋之前到底发生过什么?
分两方面答吧,网络与现实。
(1)网络:
使用这里和NGA多年,潜水不社交。写作不设置观众。后来两者环境有变,转而上岛。起因是在NGA看到过著名的“机器人女仆”文截图。8月4日日记:
最近注意到了A岛匿名版,虽然早先便知道日本、美国的同类平台,其名也早有耳闻,但真正见识还是第一次。比起去中心化,还是匿名化更值得追求。模糊乃至打消身份,对于表达者和依赖其存在的信息获取者,都能各取所需,是件好事。
5日领饼。熟悉环境期间的发言例如:40960239(首回), 40993748。
7日开始日记,论文进度。听说这种公开记录很管用。大约同时对你的日记留下了印象,当时的想法大概是“确实靓”“5是拟态吧”,这时还没细看。
9日前后进入围炉版,理解规则费了些周折。选串花了几天,因为我按性格进去就不走了。当时备选的还有一个电车的,一方面有《银河铁道之夜》的原因,另一方面好像那是个新串。但一条一条读过你写的文字后,我判断,这一定是个热爱童话,同时重视细节与逻辑的人。而我找这样的人已经很多年,因此初见时宁可放着故事不讲,也要把这点告诉你。
11日,应该是又仔细读了一遍,然后被你的那句“错饼了!”引起了注意,想起了那本日记。读了日记之后的第一反应——就像你以为我之前就认识你——我以为你在生活里认识我。甚至有片刻怀疑这些小林的故事是不是自己写完忘了。于是我断定,就是那儿了,就是你了。尽管这时候对你的了解只有你不到30天的日记。
后面的故事你就知道了,两封谨慎的纸条后藏着一个触触探探的套中人。这不是普通的社交,不是简单的答疑解惑,不是只对他人有用就够了。而我恰好不长于此。
留下是有计划的,管家是没想到的。初衷或许和很多魔药屋的回头客一样,冀望抛砖引玉,更多地看到你的回复。关于欧帕,留待下文。
(2)现实:
之前休学过很久,“离开学校很久”即指此事。期间自学了一些知识,有所思考,一部分落在了笔头上,有的你读过,有的你可能也会感兴趣。Any的冒险对应的阶段是:论文,杂事,隔离。

2. 欧帕/OPA是怎样的人?
欧帕的语言行为或是我认为现实中该说的、该做的,或是我真正想说的、想做的,不用表演。两者只有身体年龄不同,就合着说吧。
(1)“套中人”:是以前别人的评价,可类比的自评是《童年》里的“好事情”,但相比之下他的形象不够鲜明,难唤联想,故未完全采用。过去确实是很好的。一方面,它意味着已知,已知意味着确定,而确定代表安全。另一方面,面对流动的时间,只有过去会只量变不质变,因为它已经经历质变了。因此套中人守护的不是不变,而是规律。“天行有常”,但套中人只看得见他认为正确的“常”。套中人的壳很厚,欧帕至今都没扔掉那件黑外套,尽管它已经破了,等着女巫说好的缝补。但欧帕确实把它脱下来了,只有在屋里的时候。
(2)年龄大:不是象征权威,而是代表(于人有用的)经验,包容与理解,(相对)虚弱的肉体以及相应的无害性。借欧帕想表达的一个观点就是“尊重经验,后生可畏”“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3)与女巫的对偶:这个谈过,有兴趣你可以再找找细节。女巫的魔药=安慰+建议,欧帕的纸条=具体的建议,因此只是赠品,不违反“女巫的魔药屋”的大原则。欧帕的比较优势也在于此。
(4)欧帕的其他原则:
-时间尽可能多,顾虑尽可能少:借此了解自己在理想条件下的谈话水平,以及我欣赏的人对我的看法。
-看到的第一时间回复,尽可能只回复有烦恼的人:默认求助的人都确实需要帮助,且无法自行解决,因此需要建议。时间有限,病人优先;“抱团取暖”,忽略表演。这点不如女巫宽容。
-认真的提问值得认真的回复:一般以字数论。最认真的一次是熬夜回的,发着疫苗烧。然后才有的《黄金梦》。因为小罗恩是所有人里最认真的。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无干扰”:发言不推进剧情,可忽略。因为客人来魔药屋是找女巫做魔药的。
-“静默”:只回应而不主动发言。除非。
(5)普通:欧帕什么奇能异术都没有,就是在公园早市能碰见的普通人。但如果把他放到一个人人个性鲜明的集体里,那么他自然而然是最具个性的那个,但实际他什么都没做。这是欧帕的追求,也是OPA/我的追求。
欧帕的名字:除了由歌德兴起的Opa=老爷爷,还有OoPArts欧帕兹(时代脱节)。蛋白石也不错。OPA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除非不让。
(6)知识:概括起来主要属于心理学、哲学、语言学、文学。都是小半瓶水。留下联系方式的一个目的是想把我看过的书介绍给你,一部分上面有我的重点与批注。毕竟知识总不会是坏的吧。
(7)忌酒:“贬酒阙色,所以无污。”因为酒精阻碍清醒与理智,即酒量差。做肉菜会放,一方面酒精蒸发了,另一方面腥味靠嗅觉。

3. 文学与童话
(1)家庭:幼年父亲的睡前故事,姑姑是动画导演,家人都喜欢电影(院)。首项比例或许更大,但三项总体占比很小。
(2)书籍:
-如果真的列清单,恐怕你要失望了,我实际读过的书与你相比可能九牛一毛。但常能把书读薄,以后可以多读。想起一个相关回复:41240217。回想起来,很多小说虽然没看过,但是在广播里听过。
-第一本非儿童文学是《狼图腾》,刚出的时候姑姑上午带来,下午时已经看完。从那时起知道自己看(中文)书很快。
-此外受《安徒生童话》(叶君健译)和《聊斋》影响大。中体西用。
-小学时有几套有声读物,英语名著配磁带。除了广播,这就是最大的娱乐了。
(3)风格:因为文学培养主要靠语文课本和拓展阅读,几乎没有读过网络文学,可能反而因此显得个别另样。加相声和评书有瘾,是病。但是普通话说得不好,行文里可能也有体现。“性别特征”,可能一方面因为单亲,另一方面K(与z相当)是个这样的人——但我觉得这和性别没关系,人人都应该理性。
(4)科幻:启蒙是三年级废校时仓库清理获得的一本小说集,名字忘了。后来是凡尔纳的《神秘岛》,一个很好的译本,译者也忘了。高中时翻译过Kurt Vonnegut Jr. 的"Harrison Bergeron", 这篇反乌托邦要素更多。再后来是大学同学里有爱好者,后来他也以科普为工作。因此我写的科幻往往更倾向于科普,给孩子看的。科幻是我爱好培养之一例:谈资来源与身份归属。但主客观是统一的,爱屋及乌,增长见识;不统一的被绕过了,回归到不好不恶的大集合中。

4. 动机与差异
仔细反思了一段时间,认为可能是这里一贯使用的语言风格过于生硬了,让你感觉突兀且冷漠。但先前的考虑是,假如特意删改给你看,那反而才是不真实且不真诚的,殊不当为。那么既然你来了,从这一篇起,就把语气从“对自己说”调整成“对你说”。
(1)动机:
随着对你了解的加深,动机是在丰富的。最开始以为找到了一个同好,那么以后可以多看到你的作品,甚至互相批改批改文章,交流交流经验。后来发现,你和几年前的我实在是太像了,有些相同的发言甚至还能找到出处。无法想象自己每每摇着头感叹“太像了”的时候脸上是什么表情,但我知道自己心里是喜忧参半的。比如最近的一次是吃月饼,我身上的这个场景发生于2016年,不同之处是那块月饼在冰箱里还发了霉。如果可以选的话,我希望你能绕过我的路,并且对此毫不知情。假如说这是为了自己,我也承认;但假如说是不在乎你,绝无此理,那样连我自己这关都过不去。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其不可替代性,没有绝对,只有相对。而这种“像而不是”的特征正是你对于我的不可替代性,尽管它可能对于别人显得无关紧要。我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是分散的,散在那些我多扶了一秒的门里。
唯独遗憾的是,我的能力确实不足以同时将叙述生活,介绍信息,阐述观点和解答疑惑四者通过故事协调好。加之最近变动频繁,可能正是过久的信息不对称让你感到不安与怀疑,在此向你道歉。我也还不算是个勇敢的人,有时谨慎过了头,这点从两封纸条可见一斑;又有些教条主义,例如过度遵守“原则上不鼓励骚扰他人”;对文字的理解力也有限,有时会因“矛盾”的表达而困惑。大概你多少也有同样的问题:面对机会时,比起“抢跑/冒进”更多的是“迟疑/错过”。但看起来比我好多了。
你的日记由许多陈述句构成,其中不少都可以理解;但常常又感到它们之间的不连贯,对于其间隐去了怎样的逻辑关系也曾试图探究。
如前所述,动机也包括想了解你尽可能真实的想法,但你对我鲜烈的真诚让我宁愿放弃这点。
(2)差异:
还是按照“树叶”理论,我们的共性是多的,但又理所应当地有一些关键的差别。没有必要相互成为,那样“叶子”本身不会拓展;而是应当互相学习,彼此丰富。周总理的“求同存异”适用于国际政治,以前图后;人与人之间依我看更应当追求“求异存同”。换言之,是彼此的交集让增添补集成为可能,而这点是尤其难能可贵的。

5. 在追求什么?
总结有进步、善意、理解三方面。
(1)进步
具体而言是前进性与上升性。比如,虽然你常说到“不愿改变”,但又时刻表达出不苟安于现状,渴望突破与进步的意愿。我判断这就是你的“核”。即便有一时的停滞或片刻的沮丧,或早或晚,你也势必得脱其中。而时间恰恰不是问题,因为俗话说“勤能补拙”“慢工出细活”。这种向上的坚硬的精神对己对人都有鞭策性,在普遍以“丧”为美的今天更加宝贵。只要你不失却自己的“核”,我对你的态度便不会改变。因为“稳定”是才是套中人/我真正的“核”。
(2)善意
你总是希望别人不要把你当作“好人”,就像我常警示“不要觉得我有趣”。对此,我始终秉持一个观点,“君子论迹不论心”,这句恰好出自《围炉夜话》。试问岛上用户千千万万,在围炉为他人虑者几人?其中细撰百千言,有问必答,有托必果者又几人?逢暇便如是者又几人?这个人我又怎么才能遇得到呢?
我高中的时候曾在话剧社、电影社,大学时也有出演话剧的朋友,通过观察得出过一个结论:一个演员如果将一个角色演得真、演得好,那么其性格中必有该角色的侧面。大概你会赞同。因此,好与不好,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还要问那40页里为你而来的每一个人。日记里的“大树比喻”就是写给你的,还有很多。
尤为重要的是,最忙的那十几天,每次回来都发现,你对我的态度超乎预料,也一度感觉你是不是将过多的善意分配给了我。“得赶快忙完,认真回应才行。”这就是当时的想法。但是我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上限,和你有同样的烦恼。
(3)理解
味觉不灵是生理事实,务实舍华是性格表现。初见提及时你大概就已经理解了,实属意外之喜。而这不过是诸例之一端。我近些年变化也大,儿时的朋友也一样。朋友或许还做得,但理解恐难指望。对你而言就没有这样的顾虑,因为我出现时就已经是结果了。反之亦然。你的理解力本身就很好,因为这是欣赏文学作品的一项必要素质。简言之:说话省事。
本着“黄金法则”regula aurea, 所寻求者也理应会提供。

6. 信息?
“Information doesn't harm.” 你可能听说过这句话。我对此是认同的。观点、想法也是信息,重点不在于它的对错(这里面掺杂了许多主观因素),而在于“确实有人在这么想”,而这点无疑是客观的。那么在今后分析同样问题时就可以将这些观点、想法作为可预知的情况看待,从而观察它们的规律,再宏观地推导背后的原因。举两个例子:
(1)通过文本分析,我发现你使用负面形容词(Indicator, passive)的频次在0时以后会显著提高(对,还有“饿了”)。这种与时间的关联性,我将它概括为“为了精神健康,建议早睡”,并告诉了你,期望对你有益。显然你也意识到这个现象,并采纳了这条建议。皆大欢喜。
(2)反过来,你在那段小林写给阿奇的日志(这篇我当晚改了,原本想发给你)里提到,“阿奇”需要的是信息。我原以为自己追求的就是上面的三条,但读到这里一反思,发现虽然自己此前都没意识到,但此时却不得不承认你概括得对且好。这两个例子的本质是一样的。
由(1)再推导,可以看出重复是重要的,重复也是规律,重复也是信息。关键在于要思考,“重复意味着什么?”后面半句可不是“没有新东西”这么简单的。如果刻意躲避重复,那么原本可以概括出的规律也要溜走,而诞生的“新意”也会像大炼钢铁一样不合规律,不够自然。“熟能生巧,巧能生好。”
由(2)再推导,假如你当时没有将概括的结果(你的观点)通过文本表达,那么今天也不会有这些论证。这个过程就是信息的传播与再加工,而参与者只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就都可以从中获益,形成良性循环。所以不要惧怕表达。
另外一点,因为“语言行为会反向塑造主体”,所以获得信息并加工整理后,不要害怕犯错/影响而拒绝形成/相信答案,止步不前;也不要浅虑草率地下结论,这你明白。简言之,先严肃地犯错,然后一步步修正这些严肃的错误。
你经常提起的“意见领袖”,也同时是一个学术词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相关论文也很多,不妨一看。一个核心观点是:虽然表达意见是成为意见领袖概念的前设之一,但是否是、能否成为意见领袖是由最终客观影响决定的,个人的主观意愿只在其中扮演了极为次要的角色。
信息获取的主动性,我坚持“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藤野先生》),这对写作也有极大帮助。被动性方面,坚持实用主义观点,“黄狸黑狸,得鼠者雄”,并且认为被动地学习或遗忘才是更有效果的。这点可商榷。

7. 怎么理解艺术?
还不太懂艺术,就只从形式上谈。因为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传达的思想。形式的选择也要随表达的思想而定。形式有新旧、繁简,却没有高下之分。它们只是不可避免的载体,就好像相声需要演员,某些相声适合某些演员表演,但他们究竟是谁并不重要。例如从文学(文字),到动画(文学+表演+音乐+绘画),再到最新的互动视频游戏(动画+交互性),形体不同,其实一也。
比如文学的形式决定了读者要主动获取信息,这有利于记忆的稳固;电影或动画可以解放双手,被动获取信息(当下主流),这又对集中精力思考是有帮助的。
关键在于作品本身能不能触发思考,触发怎样的思考。对此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但不开卷则无可辨其益害。一本有口皆碑的名著,不一定适合某个特定读者在某个人生阶段阅读。正是因为真理有其局限性,万众之蜜糖亦可为一人之砒霜。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还是应当提高对思想的判断力,在尽可能少的阅读量内对作品的思想有把握,而不至于读入了迷,反被作品牵着鼻子走。出版的作品归根结底还是要为读者服务的。至于提高判断力的方法,回归到常提的“基准论”,良卷当赏,俗品亦观,“确实有人在这么想”,这样才能形成完整而客观的基准。
还有一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看的太多确实容易缺乏/丢失自己的部分。这个问题上我很赞同你的观点。同理,比如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传播效率大幅提高,导致人们在“思”之前就已经“学”了,并且不认为需要再“思”。但既然知道自己学得不甚广,思得不甚深,为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还是应该投身到“原材料堆”中,自己从头得出答案,哪怕这会是一条相当辛苦的远路。但是,“勤能补拙”。

8. 如何解答电车难题?
人的能力有其上限,也有其下限,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能做到的事。
电车难题之所以“难”,是因为人们往往会混淆概念。人命等价,但人不等价,因为人事实上不止有人命。如何选择取决于答者要救的是人还是人命。有时候还有缺德鬼要在铁轨上绑其他有生命者/无生命者,那这时矛盾就又转移到是否采取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了。
当然,现实生活中其实没有那么多的二择一单选题,没有那么多的假想敌。不冲突的事,就没必要做取舍,难为自己。即便单选,也不总有真正的对错,自圆其说(论证)即可。这是我留学生涯中学到的宝贵道理之一,还有很多可谈。
举个例子,比如我的日记之前是写给自己和不特定的潜在观众,发现有了一个确定的小观众,那就将重心向这边偏转一些。两者是不矛盾的。矛盾的时候选择确定的。世界太巨大了,正义太抽象了,作家管不了,作家只能摸摸趴在门口往里看的孩子的脑袋,努力把故事写好些。
虽说“医难自医”,但“欲得救先自救”。我的下限只在分享个人经验,上限如何要尊重对方的意愿,因为真正的变革都来自系统的内生动力。这是费正清晚年对他中国“冲击-反应模型”的修正。
最后,应该没有电车难题的答者是为了受到感谢而做选择的,无论它是现实还是假设,扳道者在不在铁轨上。

9. 有什么其他的希望?
(1)除了“平凡”以外,我也本着“不较劲”“顺其自然”的态度,当然都还需要努力。希望你呢,不要对此过于期待,或过于不期待,那样都不太好。
(2)因为判断作得慢,按习惯,对新事物总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才能表态,所以话也说得慢。见谅。但以后会格外注意信息对称性的问题。

10. 结语
为免除歧义,我将上面的话掰开了揉碎了再唠叨一遍:
我愿意与你结交,乃至分享知识与经验,只是因为我喜欢你这个人。是因为在核心的地方,你像我,所以我也像你,但你又鲜明地不是我。我学会了喜欢自己,无论是OPA,Any,还是Fx。相信你总有一天也将学会,无论我在与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