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 10:00 /
合上书页,跨越一个时代的东京好像近在眼前,跨越一百年也感受到共鸣。二楼的窗外是电车,人声轨道列车的声音,纷纷扰扰的东京没有一时刻安宁。漫步于回忆中,我眼前也仿佛看到了都市里一平翠绿的小院,时而扣紧了学生帽,行走于泥泞的街头,不料夜雨沾湿了木屐,时而蜷缩于一方和室,凝望另一边光线勾勒出那人孤寂的剪影。
下部是全书毋庸置疑最精彩的部分,一口气就读完了。不愧是名作。几个角色活灵活现,心思很多俏皮又青春的先生,对比禁欲、固执的苦行僧K,两人截然不同却又相似,都是倔强,悲哀又无可适从的。

既然标题是《心》,书中把情感变化描写得极细微。之前还读了《假面的告白》,对比三岛由纪夫,夏目漱石没有那么强的爆发力,没有喘不过气来,但情感是一点点埋在动作和场景描写里的,氛围极好。他对场景的描写是循序渐进的,扣着心走,比如K自杀的夜晚,夏目漱石把读者的视线从血迹,一点点引导到屏风上的大片痕迹上,这个过程之中又插入“我”的心理变化,极为自然,让读者心和主角一起走,读到这里我也震撼不已。又说下部,先生因为嫉妒而变得虚伪,看到K的遗书时才是这个反应:没有揭发自己,先舒了一口气,过了很久,才后知后觉而悲伤,然后回首这种嫉妒的心情,忏悔又涌上心头,相当细腻和真实。

能牵动我也要感谢优秀的翻译。徐建雄的翻译就是厉害。他抓字,每句话都翻得很准,表达也简洁,读下来非常流畅。他最近重翻了好几部经典文学。上次说过,有次另一本书译者引用了他翻的《山月记》,当时我不知道作者,也一眼看出翻得不错,特地查了作者,发现是熟悉的人。他确实有这个实力。

再说回故事。归根结底,先生的故事是年轻人的悲剧,没有什么比年轻的时候更加寂寞和痛苦了,“K,是否也跟我一样,觉得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存活于世,孤寂难耐,才突然自行了断的呢”,也是人的悲剧,有多少不被理解也不去理解,矛盾又摇摆的心,为此夏目漱石才写上和中部的我。那颗沸腾的心曾是如此炽热,渴望爱,妄图摆脱孤独,却又是如此脆弱和不成熟。然而它一次次错过了告白的机会,再一次痛苦和迷茫,最终被浇冷却了,留下难以忍受的裂痕。
Tags: 书籍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