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1 19:53 /
一般理解的形而上指的是马哲教科书里看待事物孤立静止与辩证法所相对的一种世界观。但形而上或者形而上学的本意在于研究实体(substance)、研究存在、研究一切事物何以可能的依据问题。经院的形而上学遭受休谟打击最后在康德那里得到终结,传统的形而上学也终结于德国古典哲学时代的落幕,但形而上的精神仍留存于各类文化产品,并于新千年之初到现在俨然成为新的创作范式流行于青年群体的各类文娱作品当中。

这种带有形而上性质的创作范式常见有:阶段性阻碍的上升,神创本体论,缸中之脑的隐喻,第四面墙,世界中心呼唤爱,原罪,命运轮回以及时空穿梭等。这些范式所共有的形而上特征即是对表象依据的无限溯源,也就是因果追问。反过来讲,几乎所有文化制品都涉及因果追问,哪怕是以结构自由、形散神聚的散文为例,它的存在也需要以机械因的可认知为前提,这是人的自然倾向也是得以认识世界的基础,然而以上范式的特殊性正在于其溯源时的无限性,这种追溯的动作或者倾向并不区分行动主体的意愿是否积极或消极,无限性也只是用以划分超验与经验的标准。

如果站在经验论的角度来解构范式中存在的形而上元素,首要切入点正是直观感受到的宏大感、史诗感,即康德认为的崇高(sublime)。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崇高的产生解释为想象力与知性不能达成协调,转而向更高处攀升,最终作为想象力和理性二者协调的一种产物。在康德的认识论体系下,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大层次,其中感性指的是人的一种被动接受能力,主要起到过滤现象界中的杂多表象以形成后天经验性的直观质料;知性作为高一级的认识能力,负责能动地利用范畴来产生对象概念并进行判断的能力,其中的范畴是一个由量和质、关系和模态所构成的——一个从低到高的层次井然的判断系统,而想象力则起到了连接知性与感性使得知性范畴得以被动的、盲目的在感性直观中形成对象概念的功能;理性作为人最高级的认识能力,代表的则是进行推理的能力,它与知性的区别在于知性范畴的判断总是一次性的,它离不开经验对象,所构成的是一个个单个的对象概念,推理则不和经验对象直接打交道,它只和知性已构成的概念发生反应,又因为知性形成的概念由经验作为保障,所以理性作用的对象是质料而非形式的,这使得理性有别于想象力。

按照上述康德关于产生崇高情绪的原理,即:崇高是想象力与知性不能达成协调,转而向更高处攀升,最终作为想象力和理性二者协调的一种产物。换句话说,想象力与知性的不协调(范畴对感性直观不起作用)使得主体本身产生了一种不可知的茫然,并可能进一步衍生为无力感和渺小感,而崇高,更像是因为想象力上升后与理性的无限性所协调,从而更大规模地解放了想象力而获得的一种超越性的愉快感。然而康德有一点没有指出,对形而上元素审美所产生的情绪并不一定都是崇高,当攀升后的想象力与理性也无法协调时,主体会产生彻底的不可知感从而陷入恐惧,巨物恐惧症正是这一原理的显现。

如果要讨论当代文娱范式中的形而上倾向,那么就绕不开流行于青年群体的ACG文化,而ACG文化中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创作范式一定指王道式叙事。王道范式的一大特点也正是上面提到的“阶段性阻碍的上升”,其隐喻的是人变神的过程,主角经历的每个事件或者每个对手为的都是追寻其背后因,这种阶梯式成长或者说探索,隐喻的正是残缺的人向全知全能的神的接近和完满,这也是为什么王道范式往往需要一个近似于神或神本身作为终幕的存在。在王道范式中,终幕时刻总是读者崇高情绪集中显现的时刻,观众或玩家往往能在这个时候强烈地感受主角与世界之间的紧密联系,无论主观或客观、积极或消极,主角本身的行为已经不在重要,重要的是世界回应主角的行为承担了果的角色而不再是因的发起者,因而当观众或玩家尝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世界一词本身带有的无限性就会激活上述产生崇高情绪的整个原理流程。

因此对形而上元素的审美所产生的崇高也可以理解为,故事中所有涉及因果追寻的事件和人物都服务于引导观众或玩家去尝试理解带有无限性质的各种形而上概念,以此寄希望于触发崇高情绪的显现。再结合上述有关产生崇高的原理可以得知的是,若要解决为什么这些带有形而上元素的范式都能激发崇高情绪显现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在理性中找出拥有无限性质(超验与经验的区分)的对象概念。正如前文所提,理性代表的是进行推理的能力,而又因为推理的大前提总是预设的,因而总是还可以继续追溯、直到无限,因此康德也把理性看作是一种从“有条件的东西”去追溯“无条件者”即无限者的能力,也就是说理性推理的过程天然地带有无限性,而要找到带有无限性质的对象概念,这样的“先验理念”有且只有三个,即:主观的“灵魂”,客观的“宇宙”,主客观统一的“上帝(神)”,它们都具有绝对无限性的特点。虽然康德认为这三种对象概念(理念)在现实中因为超出经验所以存在二律背反的争辩,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误,因此只能将其悬置作为指引人类获得知识的灯塔,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将其作为审美对象加以认知。

进一步考究康德提到和批判的三个先验理念:
主观的“灵魂”,
客观的“宇宙”,
主客观统一的“上帝(神)”。

不难发现,“灵魂”实际上是对内感觉即心理活动从何来的追问,“宇宙”是对外感觉即物质世界何以可能的追问,而“神”则是内外经验结合对自然何以存在的追问。一旦进一步把感觉活动中的经验质料排除出去,超验和经验的边界便能一目了然:

将外感觉的所有经验内容都排除出去之后,剩下的是空间的先天直观形式。
将内感觉的所有经验内容都排除出去之后,剩下的是时间的先天直观形式。

从这个角度出发,空间和时间既是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换句话说空间和时间是人类感知事物的先决条件,而不是感知的结果。正如康德所讲:人们可以想象没有任何事物的空的空间和时间,但是却不能想象有某种不在空间和时间中的事物。比如,虽然怀疑论者不承认因果关系,但也承认苹果从树上落是先,到地面是后的现象显现,这个时间的观念是先于人的经验的;而且树也有高低,这个空间的概念也是先天的,没有这些先天的观念,人根本就无法感知这个世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空间是外感官的形式,即感知一切外部现象的先天直观条件;时间是内感官的形式,即感知一切内部现象(内心状态)的先天直观条件,但又因为一切外部现象最终都要纳入到内部来感知,所以时间又是感知一切内、外现象的先天直观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因为时间对空间而言处于优先的地位,所以人们相对于空间更容易意识到时间的崇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时间旅行题材能够独树一帜。

由此便可以得到解构带有形而上倾向的创作范式的两大工具——时间和空间
前面已经列出常见带有形而上倾向的创作范式,即:阶段性阻碍的上升,神创本体论,缸中之脑的隐喻,第四面墙,世界中心呼唤爱,原罪,命运轮回以及时空穿梭等。如果按照上述的解释,那么这些范式触发崇高的原理都可以被简单地解构为以下流程:

阶段性阻碍的上升  → 人向神变得逐渐完满 → 空间 → 世界
神创本体论 → 目的论的充盈 → 自然作为有机的整体 → 时间和空间 →神
缸中之脑的隐喻 → 不同、未知的空间 → 世界
第四面墙 → 不同、未知的空间 → 世界
世界中心呼唤爱 → 目的论的集中、历史的终结 → 空间 → 世界
原罪 → 倒立的目的论 → 时间 →神、灵魂
命运轮回 → 宿命论 → 时间 → 灵魂
时空穿梭 → 时间和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品的经验质料和引起观众或玩家对形而上概念进行遐想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引导机制,也就是从机械因向目的因的上升。在这里,有必要先解释一下目的因和机械因这两个概念。

以种菜吃饭为例,人们可以有以下两种因果判断:
因为种了菜,所以我可以有饭吃 - 机械因
因为我要吃饭,所以我种了菜/所以有了菜 - 目的因
可以说机械因按照机械的规律法则运行,而目的因则和某种意志相关,这与宿命论有类似之处。

对于作者而言,最高明的目的论是让作品达到有机体的状态,也就是内在的目的论——整体内部的各部分互为因果、相互依赖,而在内在目的因的作用下,作品内的一切机械作用包括行为和逻辑都被会看作从属于某一目的之下并为之服务的现象。虽然,作品永远是人造物,所谓的内在目的也实际上是一个外来的理性(作者)加给它的,所以作品本身永远不可能作为一个真正封闭的内在目的系统而存在,但正如康德所说,高明的作者总是能够不露斧凿痕迹,使其像是有机物一般,自行生长和发展成为自己以自己为目的的统一系统。以内在目的论为基础的作品,作品内人物的行为虽然被动但并不消极,正是因为内部目的的存在,观众或玩家反而会将这些被动的行为上升到受到某种意志推动,形成一种无可奈何、必然发生的命运使然感,也正是这种命运感、使然感会激发观众或玩家无意识地思索各种带有无限性质的形而上概念。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命运感、使然感只是一种感性的直观体验,并不是可以对其思索和带有实在性的对象概念,因为它夹在作品的经验质料和想象力与知性的协调之间,起到的只是引导作用。

综述一下,整个关于作为审美的形而上倾向的演绎逻辑可以如下表示:
作品中的经验质料 → 范式提供有机目的论 → 引导观众或玩家对形而上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遐想 → 想象力与知性的不协调 → 攀升后的想象力与理性的协调 → 引起观众(玩家)与三个先验理念(世界、灵魂、神)的共鸣 → 产生崇高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可以触发崇高情绪的时候, 比如了解犹太人的千年复国史诗、虔诚基督徒对原罪的敬畏、国族神话的历史史诗等。最后提一下,某种意义上说从废墟美学中诞生的废墟主义也是带有形而上倾向的创作范式,但它是一种下沉的形而上,这种下沉不仅指视觉上的沉沦、破败,更重要的是人的残缺,《黑暗之魂》正是其典型代表。
#1 - 2021-2-1 19:57
(Inconsistency is intoxicating)
Post Scripts
#1-1 - 2021-2-1 19:57
渺子
P.S. 虽然前几篇文章一直在用精神分析拆解“我思”,即主体本身,借以强调主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但如果站在并承认康德关于人类理性边界以及直观形式的先天原则的立场上,本文关于因为形而上倾向所造成的崇高情感体验依旧具有普遍性,并且直接以康德的先验感性论和先验分析论为保障

P.S. 说起王道范式在近几年的ACG文化的地位不能说是式微,但颇有作为形而上学集大成者的黑格尔哲学被后世的现代哲学围攻和反出的样子,现代哲学不再将形而上学作为梦寐以求的理想目标,它甚至是后世哲学家们避之不及的思想迷雾,王道范式也面临这种唾弃,它被称之为俗套、cliché甚至是过时,但王道范式的精神,即形而上倾向依旧如同幽灵一般悬在大众头上挥之不去,并衍生出各种上述的各种新范式

P.S. 关于人变神的关键在于最后人与世界的紧密联系这一说法,有趣的是不只是康德有其哲学论证,象征现代神秘学的塔罗牌也有其对应的隐喻,即22张大阿卡纳牌代表的是个人的成长,而【0】愚者到【22】世界/宇宙 按照编号的顺序连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象征着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正好隐喻了人逐渐完满变成神的过程:
首先是0号牌“愚者”,它象征着开始,暗示了无限的可能性,也就是人生的开始。
“魔术师”,象征着创造和积极性,但同时也是代表了不成熟
“女教皇”象征着精神上的成长,同时也代表传授必要知识的人。
通过“女皇”邂逅的是母性及其生命力,代表的是母亲的慈爱。
而“皇帝”则是与之对应的卡牌,代表父性、统率和决断力。
“教皇”象征着宽容和充实的精神,暗示着与宗教或精神世界的接触。
“恋爱”意味着选择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到这里终于提到自我了。
“战车”象征着胜利,但此时获得的还只是目所能及的、表面性的胜利。
“正义”顾名思义,象征着正大光明,这时的自我开始出现善恶观念和理性了。
“隐者”是一位探求者,意味着向自我的深处不断迈进。
“命运”象征着人无法干涉的宿命,以及从中获得的对自己未来的决断。
“力量”象征着自己的意志和热情,一般被描绘为在理性控制下的力量。
而一旦面临无所适从的困境,人就成为了“倒悬者”
随之而来的便是精神的死亡,也就是第13号牌“死神”,而同时,这张牌也象征着转机、转折点。旧的事物已经终结,新的事物将要诞生。然后接下来就是转折后的前进轨迹。
“节制”意味着在价值对立中找到的平衡,通过接触不同的价值观,人会逐渐成长
然后就像“恶魔”所象征的那样,人迷失在花言巧语和各种各样的诱惑之中......
紧接着,价值观在“塔”这里暂时崩溃,由此,虽然看似已经一无所有......
但人将会于彼时找到名为希望的微弱光芒,这就是“星”的卡牌。
然后如“月亮”这张牌所昭示的那样,人怀惴着不安,战战兢兢地继续前行......
最终获得温暖的未来……也就是“太阳”,这张牌代表着真正意义上的完成。
在旅途终点等待着的是“审判”,这是回顾过往道路,等待判决的时刻......
最后,是“宇宙”,这是一个人最终抵达的,属于他自己的归宿,其中这最后一张大阿卡纳【22】世界/宇宙 正好对应了最后人与世界的紧密联系

P.S. 本文中无限、无限性、无限性质都只是一种超出范围所以不可知或无法理解的涵义,并不是数学上的无限概念
#2 - 2021-2-2 01:36
(nobody cares.)
老哥以后发这么晦涩的日志的时候可以多插点图。。。我一文盲密密麻麻的字看不下去
#2-1 - 2024-3-28 11:49
mossjd
其实如果读过康德就会觉得很易懂了
#3 - 2021-2-2 07:59
(无)
解析情感的过程挺有意思的
#4 - 2021-2-2 16:15
(意识形态的水很深 你把握不住)
无内鬼,来点后现代动画片(bgm39)
#4-1 - 2021-2-2 18:35
渺子
少女终末旅行有点后现代的意思,但漫画结局还是回到世界中心呼唤爱
游戏的话,Disco Elysium挺后现代的
#4-2 - 2021-2-3 12:02
Yukino
热衷于恶搞和解构的都是后现代比如押井守的TVA、原来的GAINAX拍的宅片(吊带袜天使、安倍桥魔法)。
#4-3 - 2021-2-3 17:25
Rくん
Yukino 说: 热衷于恶搞和解构的都是后现代比如押井守的TVA、原来的GAINAX拍的宅片(吊带袜天使、安倍桥魔法)。
来点几原邦彦(bgm39)
#5 - 2021-2-2 17:34
(愿你们在命运的旷野上不期而遇。)
好深刻的洞见,而且讲的简明扼要
前几天读《形而上学》读得头发都快掉光了,在此问些无关的问题:
本体是什么意思?跟物自体像吗?
形而上学是研究事物之怎是(本体),还是本体之怎是?
#5-1 - 2024-3-28 11:50
mossjd
本体论就是研究物自体的学说,康德把这个概念抽出来,从而说明本体论自身的矛盾性
#6 - 2021-2-3 11:51
“解构”的意思是要颠覆原有的“结构”,楼主做的应该还是“结构”的工作,比如说EVA新剧场版破是典型的世界系,片尾是成为神的宗教场景,到了剧场版Q真嗣发现根本没有救美少女,直接陷入PTSD,这是“解构”。
#6-1 - 2024-3-28 11:51
mossjd
我认为解构是结构的过程,想要把一个东西放到某个位置上总不免对其先进行一段分析,也就是黑格尔所说“先学会游泳再下水”
#7 - 2021-4-11 12:56
不错,楼主有兴趣顺着这个思路说说看新怪谭嘛?
#8 - 2022-1-8 22:05
(思った通り誰もいない 特別な恋の予感もしない ... . ...)
如果按照你這套方法來用,我亂拳打死老師傅:拔作也帶來崇高。
既然崇高起源於想象力和知性的衝突進入到理性的這一階段,那麽拔作都合主義的劇情和强行發展的荒謬的性愛橋段,讓人通過進入對它的想象激發起身體的欲望,但是這欲望知性和理性都無法完全處理,精神分析老話:它是屬於驅力的。我認爲這種驅力相對於理性的上升(我去,直接上升到菠蘿米結的Réel-Symbolic,也就是J(φ)去了)。
當然大可以論證如果超越理性的話崇高本身就消解了b38
另外你説到康德的那個内在-時間,外在-空間的區分,我個人覺得這其實很不靠譜....我想不出來爲什麽靠譜,可能是我認爲宣稱這兩者其實都屬於分析命題,難道内在性本身不就是要依靠某種時間性的概念來支撐的麽.....不過這就是超出康德那個範疇架構的事情了
#8-1 - 2024-3-28 11:53
mossjd
欲望不过是经验层面的东西,和物自体都扯不上关系,何来崇高?出发点都没合上
#8-2 - 2024-3-28 11:55
mossjd
时间性和空间性是通过分析将思考抽出经验性的内容所留下的东西,事实上所作出的论断是“一切经验性的内容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这是一个先天综合判断。
#9 - 2022-6-8 03:34
(人们啊,幸福的活下去把,只能用命令式,因为这就是人生的意 ...)
写的真好楼主有兴趣说说sca自写的终之空re吗
#10 - 2022-12-4 12:00
简单看了看,本文观点主要是由康德的三大批判所引申的,不过其实对纯批里的先验感性论有一定了解应该就可以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了

考虑作者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  作者在归纳“带有形而上的要素的作品”的倾向  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依赖感性与直观的综合悟性判断  也就决定了它绝非归纳这种极度依赖经验的说明可以解释的范畴。我认为在限定条件下的不完全归纳其实和循环论证没有什么区别  仅仅是经验  至于对经验的解释  那也是徒劳的

具体到涵盖“形而上”作品的个体 作者的这个演绎逻辑就完全不适用了 作为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来说  剧本的内涵首先考虑的肯定不是维度这么高的形而上学的考虑  对于作者/脚本家 我认为认真研读过三大批判的还是少数

简而言之  这种归纳只是一种对这样一种复杂系统、对于含有形而上要素是作品的一种不完全归纳,是一种非常经验的综合判断  也可以单纯说这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归因谬误  就形而上学来看 它是经验、归纳的而不是逻辑演绎的  就单纯的文艺理论来看 也是一种限定范围的归纳   
而非实证的 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很相似。

当你把崇高这个概念单独抽象出来去解释这个问题,就已经引起了滑坡谬误
对于这种无法精确论证的问题、单纯提出理论和观点解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可以存在无数个论述充分  角度、结论却截然不同的诠释存在、而且、同样是非实证和形而上学的。

现代文艺作品除了小说、其本身大多是又现代娱乐产业、和它的受众所促成的一个产物、只有从整体来看才有可能把握它的部分性质  作品中所谓的“形而上”的思想、也不是经院哲学这种纯粹的思维目的  更多的可能是娱乐性的形式上的需要  是无法简单的把给人直观的这部分看上去形而上的内容剥离开的 对于作者列举的几部arpg则尤其如此。

根据先验哲学的观点、纯粹与经验的判断区别是极其显然的
对于“所有含有形而上学思想”的作品这个本文论述对象来说 它受作用于多个不特定个人的主观想法(脚本家)、社会影响/认可、制作商与受众。在这种复杂系统中、所谓的解构毫无意义 、 完全无法精确的指示的这个“实体”中的任何现象。

与其说是一种演绎的“解构” 我个人倾向于这只是一种个人对的经验直观的智性上的整理 但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形式

再说说复杂系统吧,对于一个这样宏观范畴上的问题、个人的思考出发维度一般有视角、现象、经验。 至于归因、解释  则可以得出无数看似合理却互相冲突的不同理解 ,这实际上 其实都是一种不完全的一种归纳罢了   人们普遍认为一切事情必定有原因和内在规律、并试图用自己是经验去诠释它,却经常忽略这种解释的不完备性和经验性。
在各种对于宏观经济学、国际政治的讨论下尤其如此。

用统计学来解释 两个统计数据表现出的相关性本身并不能说明其任何因果关系  放在文艺理论里就是看上去再有道理的解释、抽象和归纳甚至都说明不了任何对象本身的性质  其中的对象局限性、视角局限性、所谓解释的多样性和其中的经验要素决定了如此  所谓真理 纯批里有定义 我想你应该可以理解吧  (又想起了康德对历史学家的那一句批判 文学理论在先验的意义上估计在康德眼里比历史学好不到哪里去)
这只是作者有选择性有意识以及由个人经验和智性抽象、虚构、想象出来的“对象”罢了

就如同作品的无限性一样、对作品的内在理解本身也是无限的,只不过对个人而言有经过思维和每经过思维的区别、会给人一种内在理性的完备性与否的区别、但终究 这都不过只是一种经验、想象力、与智性思维综合的杂多罢了

作品的意义 只有可能在作品本身寻找 一切外在的归纳都是徒劳的、人为赋予的 即使作品本身蕴含了人为意识 也是如此。至于所谓的作品范式、对一类作品的所谓解构和分析、也仅仅是无数创作形式的一种可能性 仅此而已。 只不过是创作品中含有的“共性”“相似点”被人为归纳了。更有可能是原因是因为这个限定的作品类型  在题材、社会认同和受众中本身就会体现出的极强的相似性、在这种本身具有高度相似相关的作品下进行归纳和解释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这种人为的限定关联、限定于一类作品:对形而上剧情或者是作品里的这么一个部分。

用你的演绎方法、完全可以类似提出一个作为审美要素之丝袜/JK/萝莉之共性演绎。
但是事实上、作为一个泛化的符号、其已经引申出丰富的内涵、对感性和经验进行归纳和理性解释本身就是一个很空虚的事情。

用康德的术语来说就是,这是对于不同实体产生的表象被人观测到的直观所激发思维悟性链接调动智性得到的一种对该表象的一种不完全归纳。复杂系统的变量太多已远远超过人类控制变量、认识以及完备的思维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不可能真正解释或者理解它、不过预测和经验的认识永远是可行的、因为这是有弹性的、且本身前置条件带有限定,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开始说这有点循环论证的意思,如果这个理论解释不了的形而上作品问题,你完全可以在思维里把它排除出形而上作品的范围。只要一个解释或者理论涵盖一个类别足够多的共性、尽管这个共性可能本身是经验直观以及无法精确定义的。

这种经验的局限性、读过三大批判的你应该可以理解吧、时间匆忙一遍打字打下来、如果有错别字以及表意不清凑合着看吧 有时间润色

以下为私货
写这篇评论、主要还是对自己最近对社科/哲学/政治的思考以及对个人感性悟性以及理性的局限、无力的反思吧…  归根结底、形而上的思考通往空虚、虚无。 多么无力啊。
“对于不可言说之物、我们理应保持沉默”
#11 - 2022-12-4 23:33
重读了一遍文章、发现早上写的长评确实有不少理解不到位的地方、不过总体的感觉还是差不多。
在文娱范式中可能出现的广义上的形而上的要素或者说问题就那么几个:无限性、时间与空间、主体性、因果性、同一性、存在、认知以及可能性。
这些要素在一些优秀的作品里往往是都有体现的、而时间和空间作为人类感知存在的基本要素、作者显然是把其他形而上的问题归结于了空间与时间、并借助理性思维与经验质料的无限性进行了这么一个错误的归因。

形而上学不就是与这些有关么……所以我现在还不是很清楚的知道作者到底表达了一个怎么样的思想。至于其中的一些哲学科普以及对康德哲学思想的概括、确实写得不错。

简要概括作者思路:
1.简单介绍形而上学
2.提出与形而上学作品有关的常见范式
3.指出崇高在这类作品中的特殊地位、并用康德的解释加以说明
4.论证王道叙事的隐喻以及其中崇高的作用(不过其中部分描述是比较接近所谓世界系的)
5.提出激发崇高的原因:理性的无限性、并通过相关三个先验理念引出时间和空间的说明
6.科普先验感性论中时间与空间的先天直观以及其他性质
7.归纳出创作的两个工具 并对文学范式加以解构
8.解释目的因和机械因这两个概念以及内在的目的论,并通过此对崇高和形而上要素的联系进行说明
9.总结说明

对于任何一个读过三大批判或者稍微了解康德思想的人来说,理解这篇文章不算难事,我比较倾向于这篇文章是一篇科普说明某些简单哲学概念和文学理论在具体分析上的作用,去掉其中的哲学概念以及相关科普再来单纯考虑作者的观点,我认为这样论证崇高在这类文娱作品中的特殊性是不妥的。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其中的哲学概念仅限于科普、不过完全没读过康德的人肯定也无法理解作者的意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作者的一个重要的论点、王道式的作品就经验来看显然是大部分不怎么符合作者的论证的、事实上、大部分王道少年漫甚至与形而上的要素完全没有一点关系。不知道作者对此现象如何解释?

文中有一点
如果站在经验论的角度来解构范式中存在的形而上元素,首要切入点正是直观感受到的宏大感、史诗感,即康德认为的崇高(sublime)
显然的,这个判断是作者论证的关键,但是这其实一个随意扩大了的价值判断。

作为引发读者崇高的这么一个原理假定、作者似乎把它当做几个既定事实或者普遍经验来论证,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将这样一个概念泛化、但是这个概念本身是与形而上这类作品有关的,也就是说这种强相关性完全并不能作为目的导向来对待,这可能是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了吧。

我是这么认为的:宏大感、史诗感本身就于形而上有关、特别是时间和空间以及无限性。也就说这篇文章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具有宏大和史诗感可能是一部优秀的形而上作品的共性、但是这不能说明崇高这个要素在作品范式里的地位的特殊性。 这就和性快感要素在黄漫、悲伤要素在催泪片、快乐要素在搞笑温馨作品里的普遍存在一样。
何况就讨论形而上问题的文娱作品来说、有不少以冷峻的面孔直击形而上的问题的深邃(如《罪与罚》《荒原狼》)、也有不少以个体思考为特征的人文思考社会类科幻作品(如小林泰三《看海的人》)
如果非要以崇高这个目的论进行解释、很明显是不合理的、不完全的。
#12 - 2022-12-4 23:37
个人理解、难免有所差错。或误读楼主意思、或对哲学概念有所误解
对哲学以及社科的了解肯定不及楼主
希望作者看到评论后简单解释一下
#12-1 - 2022-12-12 23:03
宿星雨
muon 说: 抱歉,这个月内我都比较忙,所以只能下个月再回答你的问题了
看完这篇文章后读了几本西方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相关的书籍(不过感觉其中社科/哲学的内容倒是主导)

再读一遍作者文章、结合作者你的其他日志、感觉作者或多或少有以下倾向、受其影响比较大:拉康、海德格尔、胡塞尔、德曼、英伽登 以下观点:现象学、结构主义(中的精神分析、语言学)、后现代

那么再考虑这篇文章、既不是文学批评文学分析的思路,也不像作者一开始说的“解构” 也不是文学批评上的建构而就是一种归纳 (不知道作者了解不了解文学批评、不过以作者对社会科学的了解那就默认你是了解的)(那么这个术语上就是单纯的意用?)

感觉作者还是利用哲学/社科对问题分析的思路、系统看一遍文学批评反倒不知道作者这种对文学的形而上倾向“解构”(我理解为归纳)的含义了

既然是涉及到存在(being)那么就必然与意义有关,涉及到价值判断和没有统一程度的经验问题,那么就感觉只是一个经验问题了……
#12-2 - 2022-12-12 23:20
宿星雨
muon 说: 抱歉,这个月内我都比较忙,所以只能下个月再回答你的问题了
作者关于文中的
几乎所有文化制品都涉及因果追问,哪怕是以结构自由、形散神聚的散文为例,它的存在也需要以机械因的可认知为前提,这是人的自然倾向也是得以认识世界的基础,然而以上范式的特殊性正在于其溯源时的无限性,这种追溯的动作或者倾向并不区分行动主体的意愿是否积极或消极,无限性也只是用以划分超验与经验的标准
这段话
还是有很多疑问的、从文学来看不知道为什么举了散文的例子而不是诗歌,总之感觉有点不太对劲。

这种“自然倾向本身”,本质上是人类认知上的重大局限,是一种人的基本性质既
“人在同一时间能认知的'概念'数量是有限的,一般最多为4~7个”
所以人本质是经验的而不是理性的,运用理性是有成本的、面对直观质料也只能调用感性进行瞬时的认识。  对于复杂的问题和大部分自我以外的价值判断 很大程度只能依赖社会期望和现象进行这么一个“认识” 既 偏见

在考虑交流的维度 、可能性 (以网络媒介中语言普遍的能指与实指的分离、人认知本身的无定形和复杂性和语言修辞上与感知上的不可知的倾向)(以及交流本身的情景带来的氛围以及认识上的影响……? 参考哈贝马斯的理论)
基于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 以及关于理性和经验的知识。
似乎一切都指向不可知之中,(当然并不只是对作者这篇文章而言。)

看到作者的其他日志受到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关于马克思的经济政治理论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解释和观点。 原来只认真读过昆曼的经济学原理(thu press那两本)
(可能是受现实中政治舆论宣传带来的反向偏见和心理上的拒绝吧,总之可以看到从社科角度的很多有意思/启发性的观点真是太好了)
#12-3 - 2024-3-28 12:05
mossjd
宿星雨 说: 作者关于文中的几乎所有文化制品都涉及因果追问,哪怕是以结构自由、形散神聚的散文为例,它的存在也需要以机械因的可认知为前提,这是人的自然倾向也是得以认识世界的基础,然而以上范式的特殊性正在于其溯源时的无...
我认为作者所做的其实并不是所谓归纳的过程,而只是指出这种作品之存在背后所蕴含的人类先天认知倾向,本质上是一种演绎,他是从一种观点出发应用到具体的作品中的。从“崇高”的观点看来,作者不一定清楚这种倾向,但是这种作品为人称道,以致于在历史中不断作为一种创作逻辑出现是有它的必然性存在的,我认为这就是作者所想要表达的。
#13 - 2024-3-28 12:09
但是我觉得判断力批判的内容确实算是三大批判的败笔,至少我认为它没能解决问题..康德在这里把崇高和美拉出来只是为了提出反思性的判断力,是从一种倾向的角度来解释这种创作逻辑的,但我认为这样的解释还是有些平板化了。说到底,物自体的束缚让康德不选择对于倾向自身的结构进行分析,在我看来是强行将理性的绝对性加在人身上的客观后果。
#14 - 2024-3-28 12:19
毕竟康德把演讲看作是最高层次的艺术,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