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9 03:03 /
此作有一些有意思的设定,但似乎并没有认真写下去。

男主跟母亲的矛盾很经典了,意料中是要给男出憋出病来,但竟然跟母亲和解了,意外。女主的叔父母坚持社会正义,这种做法在日本真罕见,但作者又对其负面后果作了暗暗的引申,就更意外了。

此作的设定主要在于意识融合,但作者没有深入想这个事情。这里可以重新推导一下。

作品理解的意识融合分几个阶段:一,获得对方的感官信息;二,获得对方的情感信息;三,获得记忆;四,理性简并。

作品似乎没有区分这几个阶段间的区别。人的感官接受外部信号,但每个人都可以做出不同感知,所以感官合并并不影响到意识独立性。情绪和记忆是纯内部性的东西,但理论上也是外部可观测的,可区分的。主观上讲,如果混入了不是自己的情感,这个人比如说会性情大变,或者产生不同的动机,但理性依然可以分辨。如果进入了不是自己的记忆,那自我的同一性会受损,会影响到理性的运作,但还不至于完全不能运行。作品提出最后是理性简并,我认为不是特别可行。

正常人个体在同样情绪同样记忆的条件下在不同时候依然可以得出不同的理性运行状态,为什么理性简并之后会有额外的退化?这不是很合理,除非是给主角卖惨。像感知和执行的同步就更不合理了,同一个人的左右手会不由自主地以相同方式运动吗?显然如果一个意识接出四只手,那四只手也应该能够独立运动,现在一定要左手A与左手B以相同方式运动,是作者人为加入的退化,没有道理。

理性简并里面的理性,就是指笛卡尔意义上的我思,当人的意识排除掉所有感官,所有情绪和记忆,还剩下的内核就是我思。没有理性简并的意识融合就是指,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也知道我在想什么,尽管如此,我思和你思还是分开的。

尽管不能否认,可以通过接电极接神经的方式把两个大脑“焊”在一起,这样我思和你思就分不开了。这种情况说不清楚,也暂时没有明确的思辨路线,但就算这样,其后果也应该比作品中设定的那样要丰富得多。要么是原来的两个人格变成脑内剧场的两个角色,要么是精神分裂,也不会出现意识同步的退化。

情况是“你知道我在想什么”本身已经是一个重大的改变,这是指直接的、不经语言中介的“知道”。后果之一就是自由意志的失去,既然你知道我所有的思维方式,那我要作什么选择你也事先知道了。比如,我想跟你啪啪啪,但是又被你欲拒还迎,于是搞得神魂颠倒。现在我想跟你啪啪啪,立刻得知你想、或者不想,突然就变成看自己心情决定想不想撸管这种寻常的事情了,就再也干不动了。

另外一个后果则是虚拟界的失去。我常常因为某些语言对某些人产生好感,但如果真的去追究,其实好感对象的“好”并不实际存在,而是我从对语言的误解中虚拟出来的,这个时候如果去突破虚拟抵达“现实”,反而会得到不少的恶心感觉。人类的存在相当一部分是存在于虚拟之中,存在于语言沟通的误解当中,在语言的表现背后其实并没有主体的实质,语言的表现就是主体的实质。那么如果不经语言直接接触到,便没有主体了。

所以又话说,恋爱对象一定不要找什么心灵相通,趣味相投的人。要么是假的心灵相通,所谓相通是自己的幻想,幻想破了就会颇为恶心;或者是真的相通,那就变成自恋了,是跟自己的克隆恋爱。不过如果有作品写跟性转的自己恋爱,那确实是终极的自慰。
Tags: 书籍
#1 - 2020-11-9 09:45
(孩子岂能当大汗)
假的相通的情况,因为清楚幻想破了会十分恶心,所以会不断欺骗自己以维持这个幻想,或者一直伪装下去而表面相安无事实则十分空虚,或者直至扭曲到真的相通,或者选择放弃。但这种扭曲后的相通是否与自恋有别?因为这个时间点的自己已不是之前的自己
#1-1 - 2020-11-9 19:31
扭曲到真的相通,我想象不出这是状态
#1-2 - 2020-11-9 21:16
Despoiler
说: 扭曲到真的相通,我想象不出这是状态
我想通了,这种情况相当于你在体验对方视角下的自恋。
#2 - 2020-11-9 09:54
(。´-д-)
关于后三段 我是不完全赞同的, 但是理由也有点长..
我先占个位置, 等我花时间整理一下思路 慢慢码字..
#2-1 - 2020-11-9 18:31
Cedar
终于写完了..虽然我的想法很简单..但还是说出来比较好..
只针对后三段, 因为前面的内容我很认同. (主要针对倒数第三段的例子)

首先想说的是, 我在数学里了解到的关于"单位元"和"零元"的概念. 任何数与单位元做运算都是它本身, 任何数与零元做运算都得零元. 其实计算机也有类似的概念..(毕竟计算机本质是数学..)比如错误处理时, 如果遇到无法识别的指令就崩溃退出, 或者接到空指令后"什么也不做". 这里"崩溃退出"就相当于零元, 即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归于零; "什么也不做"也就是"维持现状", 就相当于单位元..
如果放到自由意志上的话 (我其实不太敢提"自由意志"这个我也说不清的词),
就意味着人类始终存在三种选择:
  什么也不做、做某件特定的事以及其他
"什么也不做" 就是无论外界给予了什么刺激, 都不给任何反馈, 保持未接收到该刺激的状态.
"做某件特定的事" 就是无论外界给予了什么刺激, 都给出预定的相同的反馈. 比如无论别人对你说什么, 你都选择"鼓掌".
"其他"自然是普通情况. 针对不同刺激给出不同反馈. 比如见面打招呼, 告别挥挥手.
虽然我提到"外界", 但实际上类似的事也存在于我们大脑内. 针对前两种选择举例: 我们睡觉时就能做到脑中千头万绪但身体一动不动, 在思考问题时如果想不出结果来总会用一句"想不出来干脆不想"打断自己.
那么在你举的"啪啪啪"的例子中, 即使"我"与"你"的大脑融为一体了, "我"想跟"你"啪啪啪, "你"也不一定要做出"想"或者"不想"的回答. 这二者在我的分类中都相当于做出了针对性的反馈, 属于"其他"的范畴. "你"完全可以做出另外两个选择, 即不给反馈 比如无视这个信号, 或者给出一个默认的反馈 比如回一句"真像是你会有的想法". 这对"我"而言, 就仍然不知道是"想"还是"不想". 于是自然就不会变成"看自己心情决定想不想撸管"这种寻常的事情.

其次是, 我觉得到底是想还是不想, 本身就不一定存在明确的答案. 在思维无法相连的情况下, 你也不知道对方"欲拒还迎", 是想挑逗你, 还是确实在表现拒绝 但是被你误解了..
我早上听到闹钟声, 马上爬起来, 但是满肚子火气. 或者我听到闹钟后不断告诫自己起床, 却还是伸手关上了闹钟继续睡. 这两种情况下, 我到底是想起床还是不想起床?
所以哪怕是"看心情"也不意味着就有明确的心情可以给自己看..
而即使是把这种 "想接着睡又想起床" 的叠加态看作一种确定的心情, 我们也仍然不能说这就是个"寻常的事情"..因为这仍然是两种想法在交锋, 并不能说是一种"确定"的trivial的心情..

其三, 是这个 [既然你知道我所有的思维方式,那我要作什么选择你也事先知道了] 的说法.
> 首先是"事先"这个词. 我觉得并不存在"事先". 而永远是"事后". 也就是说, 如果我不产生"想跟你啪啪啪"的想法, 你就不会提前产生了拒绝的想法. 比如"我&你"产生了啪啪啪的想法, 然后"你&我"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果并非如此, 那么其仍然不是"事先", 因为此时必存在一个在你我之外的"输入"的过程. 比如说, 在"我&你"看见了一件漂亮的红裙子之后, 我产生了啪啪啪的想法&你产生了拒绝的想法.
> 然后是这整个句子的逻辑. 我认为可以再进一步: 我要做什么选择, 你知道我会做什么选择, 那么→我也会知道你知道我想做什么选择后会做什么选择.
在我已知道你确实"不想"的情况下. 我仍然可以重新表明自己的要求, 比如强烈希望跟你啪啪啪.
那么由于二人思维相融合, 你也会知道我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坚持, 那也许你会因此屈服.(或者以更强硬的态度顶回去).
这个思路可以无限递归下去. 其结果是达成某种稳态. 或者处于无限振荡的状态.
前者会是明确的"啪啪啪"发生, 或者不发生.
而后者因为无限振荡, 就类似"感到纠结"的状态. 最后"我&你"大概会做出我之前提到的"主动打断"的行为.
如果从这个思路来看, 那么不同的男女的大脑相融合, 会形成完全不同的"融合脑". 有的啪啪啪到家暴, 有的则"怕老婆", 当然同样也有相安无事的情况.

最后..变成"想不想撸管"这种寻常的事情后, 真的就"再也干不动了"吗? 我觉得之前的"欲拒还迎" "神魂颠倒", 只是从可见的外部, 变成了融合脑的内部行为, 这仍然不是寻常的事情..


至于所谓虚拟界的失去..(我其实不太懂"虚拟界"这种名词..)人们确实常常因为某些言行对某些人产生好感, 但我觉得深究下去的话, 这种"好"并非完全不存在的..误解确实普遍存在, 但是相互理解同样是普遍存在的..
语言仍然是信息传递的载体, 不能看作主体本身. 语言沟通的误解只是信息传递和处理产生的损失..不过前提是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是足够相似的个体.
但是就算承认语言是"主体的实质", 那人类丢掉语言直接接触, 大脑与大脑连接仍然需要某种"沟通协议"..而这协议同样是一种语言..这是我们总不能说主体的实质变了吧..
#2-2 - 2020-11-9 19:32
Cedar 说: 终于写完了..虽然我的想法很简单..但还是说出来比较好..
只针对后三段, 因为前面的内容我很认同. (主要针对倒数第三段的例子)

首先想说的是, 我在数学里了解到的关于"单位元"和"零元"的概念....
我抓不住你的重点。你反对我说的哪里,挑反对的地方说
#2-3 - 2020-11-9 20:15
Cedar
说: 我抓不住你的重点。你反对我说的哪里,挑反对的地方说
除了最后一段之外都是在讲你原文的倒数第三段, 也就是"后果之一"和那个例子..具体来说就是这三句 [后果之一就是自由意志的失去,既然你知道我所有的思维方式,那我要作什么选择你也事先知道了。比如,我想跟你啪啪啪,但是又被你欲拒还迎,于是搞得神魂颠倒。现在我想跟你啪啪啪,立刻得知你想、或者不想,突然就变成看自己心情决定想不想撸管这种寻常的事情了,就再也干不动了。]
每段结尾都有对应你举的例子..反对的是整个逻辑链吧
不觉得 "自由意志" 没有了, 不觉得掌握了思维方式就能知道会做出什么选择, 也不觉得这个选择能够被 "事先" 知道, 也不认为必然会得到一个明确的"想"或者"不想"的答案, 也不觉得这是"寻常的事情", 也不觉得会觉得无聊、"干不动了" (或者说, 哪怕前面我全都说错了, 也不觉得这是一种无聊的"自慰")

最后一段对应你的倒数第二段, 也就是"后果之二", 但是不那么重要..因为我感觉前面都涉及了..
#2-4 - 2020-11-10 12:00
Cedar 说: 除了最后一段之外都是在讲你原文的倒数第三段, 也就是"后果之一"和那个例子..具体来说就是这三句 [后果之一就是自由意志的失去,既然你知道我所有的思维方式,那我要作什么选择你也事先知道了。比如,我想跟...
我不觉得有什么逻辑论证,我主要想说的是两个,主体与世界因为语言而产生的隔离如果被打破会对主体产生什么影响,以及理性不合并与合并之间的差异非常重要但是作者写得很模糊。举了几个例子,并不是一个逻辑链的思考方式,所以没法进入你这种思考方式回复
#2-5 - 2020-11-10 12:32
Cedar
说: 我不觉得有什么逻辑论证,我主要想说的是两个,主体与世界因为语言而产生的隔离如果被打破会对主体产生什么影响,以及理性不合并与合并之间的差异非常重要但是作者写得很模糊。举了几个例子,并不是一个逻辑链的思考...
主要是..如果细想的话, 这个"影响"的内容简化过头了
我也觉得 "你知道我在想什么"本身是一个重大的改变, 理性合并与否有很大区别, 但是我不觉得你提到的后果会是后果, 至少不会是唯一可能的后果..与你所提到的后果完全相反的情况也能够存在, 甚至更可能存在..
#3 - 2020-11-22 09:09
文章很有意思,倒数第三段的insight尤为有趣。
但换个角度想,能够完完全全地被对方接纳,绝不会被拒绝,永不会受挫,也挺让人舒心的。对于紧张焦虑,受尽挫折,只想寻求片刻安宁的人,比起一个充满刺激的欲拒还迎,早已等在那的投怀送抱所带来的治愈感,或许才是他们更想要的。
对于最后一段,不管你喜不喜欢自慰,这似乎是由不得你的[1]。 或许时间久了会恶心,但至少挺安心[2]。
[1] Mcginley, Hugh. “A Test for Artifactual Effects in an Attitude Similarity/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Study.” Bulletin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vol. 16, no. 2, 1980, pp. 137–139., doi:10.3758/bf03334462.
[2] Cattell, Raymond B., and John R. Nesselroade. “Likeness and Completeness Theories Examined by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Measures on Stably and Unstably Married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7, no. 4, Pt.1, 1967, pp. 351–361., doi:10.1037/h0025248.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