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5 22:25 /
《你的名字》好像是诚哥第一部好好讲故事的动画,和之前作品比,趣味度质的提升。

交换身体这个引子够大,所以情绪变化比之前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要有说服力【EQ负数的我并不能领会青春的酥痒。

前半段的日常演出非常棒,交换身体后性格错位的男孩女孩,凭着自己的性格用别人的身体去生活产生的不协调,逐渐了解真相后的隔空交流都特别有趣……

节奏也把控得很好,该快快该慢慢,BGM也用的很服帖,好几次快节奏剧情后短暂黑幕的戛然而止时机恰好。

看访谈里诚哥自己觉得剧情量、节奏、演出、BGM等都用力过猛。但因为悬念本身大且沉重,作为普通观众,我觉得吃得很尽兴但一点都不觉得撑。

剧情上关于宫水家代代传承的能力,和三叶最后如何说服的父亲这点,在电影中确实信息不足有点跳,对关注剧情的观众来说会显得不完整,但好歹在官方小说中补完了【就不吐槽养鱼海棠了。

到前半为止一直以为君名会是部带着个超自然设定的青春日常片,就像收到未来的自己的来信的《Orange》那样。但悬念揭开后,故事走向就开始变了,这之后泷随着渐入真相产生的情绪变化渲染得很好。但泷到底是怎么喜欢上三叶的真的很微妙啊。用三叶的身体去生活,那喜欢上的应该是小镇的生活方式,通过日记进行的交流并不足以了解对方是怎样的人,而且还是自己的灵魂曾经占有过的身体,这种情况下,真的会喜欢上镜中的“自己”吗? 隔着千里,素昧平生,就凭交换了身体经历了对方的生活,真的足以构成恋爱感情吗? 因为两人一个是男主角,一个是女主角,在影片里有无数紧挨着的出场镜头,观众就从主观感受出发默认两人有感情基础甚至感情深厚,但实际上两人第一次同框已经是在很后面的黄昏之刻了,也就是在这“第一次”见面,泷就用油性笔在三叶掌心写上了すきだ。我的理解是这里的说的喜欢是一种认同和在意,因为那个人的人生已经与自己牵连甚深了(都互换灵魂了,还能更深吗?),并不是出于恋爱感情的喜欢。观众姥爷的少女心可以醒一醒了。

另外不太喜欢全村人都得救了这样过于理想化的安排,《怪物之子》里也是这样,明明发生了连环爆炸,第二天的新闻却报道只有轻伤无人死亡,理解这种面向的年龄层比较低的片子不希望作品里出现死亡,想要保护某种纯粹性,但这种过度理想化的后果就是缺少说服力让人出戏,而且极大弱化了关键性事件和前面的情绪爆发的重量。就像少年漫里观众不管看到主角被打的多凄惨都不会担心他一样,一个发生大灾难后连路人都不会死的青春片究竟能给观众留下多大的震撼呢? 我甚至觉得影片在像打发小孩一样愚弄观众。猎人欺骗王后的事情暴露后会不会被惩处?白雪公主吐出毒苹果后会不会余毒未清?管他呢,反正最后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对了。

原来的世界线里因为村子消失,自带沉重的基调,而Divergence 超过1%后的世界线里全村无伤亡,之前着重描写的灾难变得像儿戏一样轻巧,连造成的地形破坏都没有给一点描写,只用新闻报道一笔带过,有种前面的设定被忘在角落里了的感觉。

而诚哥最执着的的Happy Ending给的意料之中情理之中,我真的一点都不受用,只觉得满满的套路。那个在相向行驶的列车中擦肩而过的地方,和秒五最后的火车简直异曲同工。总的来说觉得结局弱了点,不够精彩,没能与前面故事的精彩度匹配上。讲了一大段引人入胜的故事,突然重回套路,作为观众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前面吃了一桌的珍馐,最后上碗清淡的番茄鸡蛋汤收尾,难免寡味。都是失忆后的擦肩而过,《你的名字》里让人觉得套路寡淡,而《命运石之门》里的却能让人体会到过尽千帆之后安宁日常的可贵。对比之下可能冲突更剧烈的片子,会比较适合这种点到即止的安宁收尾。而《你的名字》可能再戏剧化一点会更好。

难得能在电影院中看日式动画,因此稍微关注了下剧场版和TV版表现手法的差异。
剧场版里可以给个中远景的同时详细描绘角色,让观众从远处观望或者说窥视角色的举动;而TV版一来作画精度达不到,二来屏幕太小观众很难注意到,基本不太可能这么安排。
剧场版里每个场景信息量都很大,屏幕也大得足以看清细节,因此就连观察打量角色的房间都很有意思【去年上映的哆啦A梦剧场版里,大雄的抽屉就很有意思;而TV版里,即使《花开物语》的背景精细度不输《你的名字》,但老实说我是没怎么注意过背景细节的。

另外发现个彩蛋,三叶的国语老师居然是言叶之庭里那位。

上周上课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没事儿多读点儿书,以后才好在演讲报告中合时宜地插入几句古诗文提升下big,而新海诚监督也是从和歌中寻找灵感的。我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啊苟。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