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4-29 16:07 /
  人们上一次见识到螺丝的创作实力,是在2005年的《车轮之国:向日葵的少女》里。尽管在那一年还是被丸户史明凭借帕露菲抢去了风头,但车轮的存在感并未被掩盖。三年后,螺丝又带来了G弦,这部在整体素质上并不下于车轮的强作彻底巩固了创作者的名气和地位,也让AKABEiSOFT2有了更多的可供开疆扩土的本钱。这一年G弦最大的竞争者是key社推出的《Little Busters! EX》,但笔者偏爱G弦,除了人设和画风以外,很大程度的原因就是,比起后者的脑残搞笑(非贬义)元素,聪明人之间的较量更加符合我的胃口。

  许多人对G弦这部作品评价都是,虽然相当不错,但是不如车轮。一个比较常见的黑点就是,相比游戏的真结局(春结局),G弦的其他几个结局在质量上差距过大。虽然无法否认这一点,但笔者的看法是,这并不能成为G弦弱于车轮的依据,因为车轮在该项同样没什么优势。两部作品在故事构成方面很相近,都是分成数个篇章,每个篇章对应一个女主角,然后在最终章揭开包袱,而决定进入哪位女主角的结局的,都是在该女主的对应篇章里是否点选那个增加亲密度的选项。不同的是,车轮在选中最终女主角后,故事走向丝毫不受影响,仍然是走那条共通线,只在漫长的共通线全部走完之后,加上一个简短的该女主对应结局;而G弦则是只要选中了一位女主,那么故事立即转向,主角会扔下“魔王”这条主线不管,一心一意地去解决这位女主角的问题。所以两者的区别就在于车轮根本就不存在个人路线,而G弦存在个人路线但却质量不高,二者半斤八两,都是螺丝偷懒只去弄主线故事的结果。

  而在剧情的包袱设计方面,车轮好于G弦,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不动声色地埋伏笔。埋包袱、揭包袱,这是螺丝的拿手好戏,两部作品都在最后一章里让玩家感受到了被作者欺骗的“愉悦”。但车轮埋包袱的时候做到了对玩家的完全欺瞒,即使你想破脑子也极难从那些日常中间识破作者的文字游戏,以至于璃璃子出场的时候绝大多数玩家都会被震到;G弦同样在文字游戏方面玩得很出色,螺丝从“魔王”出场时就开始挖坑,每一章都设置了大量的陷阱,千方百计地把玩家往错误的思考方向引,最后在真相揭露的时候再收获诡计得逞后的满足感,但是正因为这一次动作做得太大,遗下了不少矛盾的地方,反而容易让人产生疑心。毕竟《车轮之国》前面一副废萌作的样子,后面突然高能一把,让人防不胜防,而《G弦上的魔王》一开始就表示“这是智者之间的头脑较量”,不少对自己的脑筋有自信的玩家就会全程地跟着故事里的角色思考,于是螺丝的诡计被揭穿的概率只会大大地增加。

  至于剧情主线的完成度,我认为车轮和G弦不相上下,车轮剧本的流畅性做得更好,而G弦由于有着浅井权三、宇佐美春和“魔王”三大强力角色贯穿始终的博弈,使得其精彩段落要更多一些。车轮对决战篇的描写无懈可击,既体现了主人公的可靠,又见识到后宫们的成长,同时BOSS的魅力也丝毫未减,而剧情的合理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相比之下G弦在最后“魔王”的恐怖袭击这一章里就留下了许多都合,“魔王”在这里出现了很多在这之前不会有的纰漏,与他一贯的追求稳妥的性格大相径庭(也许是事情关系到自己重视的事物,以至于在冷静方面欠缺了),所以虽然这场高潮戏十分热闹更加具有商业性,但却并没能够很好地融入进整个故事,使得该篇章的节奏显得有点急进。这一点是G弦输给车轮的地方,但是在这之后G弦马上又用出色的大结局扳回了一城。

  车轮的最大败笔,我认为就是剧情主线结束之后,安插的各个应付了事的个人结局。从故事的完整性来考虑的话,还不如一心一意只讲主线故事,那些随便安插的个人结局,要么认真地去做,要么干脆不做,将故事停留在法月将臣撇下主角一行人自行离去,留给主人公们前途未测的将来,也未尝不可。G弦的最大亮点恰恰就在真结局的设计上,既出乎意料又让人感动,音乐响起的时候给人的感觉用震撼来形容也不为过,可惜能够达到这种效果的结局也只有这一个。说实话在这之前浅井京介的存在感并不高,虽然个人能力相当不差,但上有浅井权三,下有宇佐美春和时田雪,远处还有“魔王”的窥伺,各路强人齐聚一堂,这位主人公不停地被比下去,让我都为他感到遗憾,然而在最终章里他的表现确实不负男人之名,即使综合素质不如车轮的主角森田贤一,但也有着属于他的方式的气魄。螺丝对作品男主角的刻画,时隔三年过去,依然如此优秀。

  但是比起男主角,螺丝更加擅长的,还是对“枭雄”这路人物的塑造。在《车轮之国》里,他写出了莫测高深的大BOSS法月将臣,而在G弦里他又带来了浅井权三。将臣是内敛的,权三则是外放的,两个人都具有十足的压迫力,无论是头脑还是气魄都是被人仰视的存在。而对权三的塑造,个人认为比将臣更加出色。心狠手辣,收放自如,即使隔了一层显示屏也能够被那一面散发的气场所震慑。森田贤一毕竟还是有着直面法月将臣的胆量,但浅井权三却可以让所有人在他的面前低头,即使是神通广大的“魔王”也很难在他的面前讨到便宜(权三最后的死法让我略无语,虽然知道作者在这里是想表现一下一代枭雄的温情一面,但是在这之前却没有任何铺垫,突然来这么一下,怎么看怎么觉得怪怪的。螺丝的最大缺点啊,剧情衔接得不够自然)。最后的决战篇章里,权三的缺席让故事整体上少了很多亮点,“魔王”在能力上虽然不下于他,但性格上的明显缺陷还是使他压不住场子。所以这也是G弦弱于车轮之处,虽然场面更大事情更复杂,但还是让我觉得只是小孩子胡闹。当然对“魔王”的塑造还是非常成功的,除了气场不如权三之外,手腕智谋都高于众人不止一个档次,加上黑化时的时田雪,一部作品里塑造出了这么多出彩的反派角色,这在Galgame里绝对要排在前列。而对女性角色的塑造,G弦也比车轮有了较大程度的突破,一号女主角宇佐美春的能力设定比之樋口璃璃子毫不逊色,其戏份之多也保证了她有足够的发挥。可惜的是故事到了最后也没有给出她理发后的样子,我还想看她好好地在男主角面前拉小提琴的CG呢,没有安排这一幕实在是不该。

  《G弦上的魔王》之后,螺丝好几年都没有带来同样级别的剧本,不知是迷上了做声优还是怎的。其实,车轮和G弦虽然让他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但在我心目中这份地位还很薄弱。毕竟这两部剧本都有着各自的不足,而螺丝又尚未能够有效地弥补这份不足。G弦虽好,很多地方仍然未能摆脱车轮的套路,这也正是我尽管认为它不下于车轮,可仍要在剧情方面给它减掉一分的原因。所有女主角的内心里都有阴暗面,她们解决掉这些阴暗面的方法都是靠着自己的“性本善”来完成的,这种处理方式的确非常的积极,但总是类似的套路也让我感到郁闷(毕竟车轮的女主角都是这样,我可以因为作品世界观的设定忍下去,但是G弦也都是如此,我就有点累了)。螺丝对于人生是有着自己的理解的,抱着这样的理念他创作出了表达自身感悟的作品,然而人总要有所突破。G弦尝试了突破,但它依然还在车轮的阴影下转悠着。

  笔者对于这部游戏的评测如下:

  【系统】B

  与《车轮之国》基本相同的系统构成,拥有通常Galgame所需要的大多数功能,操作基本无碍。

  【剧情】A

  日常部分略无聊,但是每一章里都安排了魔王与宇佐美春等人的较量戏份,斗智过程算是颇为精彩。结局非常棒。

  【人设】B+

  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在都超越了《车轮之国》,在反派和女性角色的塑造方面算是全面超越,主人公也不错。

  【画面】A-

  画风比车轮漂亮,而且由于时代的原因,在画面质量方面更是有了大大的提高。

  【音乐】A

  片头曲我觉得很难听,但插曲和片尾曲都不错,BGM较多地采用了世界名曲的改编,效果也都很好。

  【声优】B

  某男性角色却是女性CV并且完全没有少年音的特色,差评。其余的……都还不错。

  【游戏性】D

  选项只是起到了分隔路线的作用罢了。

  【工口】C+

  由于画风原因,比《车轮之国》好撸一些,不过因为H场景较少并且缺乏花样的缘故,竞争力仍偏低。

  【鬼畜】C

  虽然剧情中存在着一些较为鬼畜的情节,但在画面表现上都有意地避开了这些鬼畜。

  【总体评分】83

  我觉得基本素质是可以和《车轮之国》相抗衡的,人物塑造方面有比较明显的进步,但剧情方面缺乏足够突破。

  笔者喜欢的角色排名:宇佐美春>白鸟水羽>时田雪>浅井花音>浅井京介>相泽荣一>浅井权三>鲛岛恭平>时田彰浩>美轮椿姬>秋元>染谷>美轮广明>崛部>金崎郁子>西条则之>桥本;

  笔者喜欢的路线排名:春线>水羽线>花音线>椿姬线。
Tags: 游戏
#1 - 2015-5-4 12:32
意义不明,强行..
#2 - 2018-6-5 21:55
(我是不朽的爱降临你身边。)
比较同意
另一个令我不适的地方是支线与主线的矛盾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