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7-11 20:32 /
从室友那儿得知浙大有安静的自习教室,没课了就跑去呆着写作业。但是效率不高,渐渐就演变成了趴在那里睡觉...><

已知范围内,浙大有玉泉和西溪两个校区。最初打算去玉泉,等293路车。但这辆车怎么都等不到(我到现在也没见过它..),后来发现21路也可以乘,但碰上傍晚的乘车高峰堵车,估计乘到玉泉得花很多时间,就在同路但更近的西溪下了。

-西溪校区的自习-
花了些时间才找到自习教室。乘电梯到了2楼,通过一段七转八转似乎通向某个未知的地方的狭窄走廊到了自习教室。这时天幕已经快要亮起星星了吧。
偌大的自习教室排着的都是阶梯教室用的椅子,但地面没有坡度。里面只有2个人坐在那里,稀疏地点着灯。他们都坐在靠窗的位置。
我也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坐在一个女生的后面。我拿出书和纸记五十音图。教室安静得只有电风扇的声音可以听到。
后来前面的男生走了,之后又来了一个女生。我出去上厕所,然后靠在自习教室外面的墙上发短信。这时那个后来的女生也在外面打电话。
安静的自习期间,只有前面的女生回过头问过我一次“可以把电风扇关了吗”。“关小一点可以。”我说。我再没有说过别的话了。

之后大多数自习都在西溪完成(也包括大多数睡觉),自习教室里除了昨天下午有一个初中还是小学生撂下书包以外,还看见过两次2个教师呆着自习,再没有别的学生来了。同龄人更是没有。
因为后来午睡的时间越来越难以自制,睡醒时都已经是傍晚了。睡前有时还看到人,睡醒后就一个人都没有了。所以西溪的自习教室留给我的只是昏昏沉沉、安静的感觉。这个星期在那里最为怀念的,还是第一次去时和旁边素不相识的人一起安静地努力用功的感觉。


玉泉
找玉泉的自习教室花了很长时间,因为门卫大叔把“教七”听成“教四”了。我费尽心力走到一栋破旧的教学楼前,怎么都不相信这就是hiyuno桑口中的新建的教七。——当然,确实不是。但教四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破旧,只是墙上爬满了还没长出叶子的爬山虎藤,看起来就像密密麻麻的裂纹一样。那些叶子乍一看是青苔。而真正的教七其实真的很好找,只要一路走到底没路了再转弯就好了。
教七建在一个小山坡上,是一栋很有研究所的感觉的楼。

自习教室完全不像西溪那般破旧(连空调都没有,能生锈的全都生锈了),里面坐了许多人。有许多人带着笔记本电脑,还有许多情侣。大家一定都是高材生吧。或许因为这样,我坐在里面总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所以尽管是hiyuno桑的母校,我也只呆了一次而已。
但下次如果还有机会去玉泉,我想去看看紫金港。(不要这么伤感啊你!那儿不是还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吗,肯定会再去的!)


倦怠期?
这几天学起日语似乎没有上个星期有干劲了。课程越往后,我那些半吊子的日常用语越显得单薄,渐渐出现了一些我不认识的话。单词就更不用说了。但今天又拿出干劲看了一天的书。在最初的热情消退之后,我还有对日本文化的向往和憧憬。常想想棋魂,保持看动漫的生活,和朋友聊聊动漫的话题,最初的倦怠期就根本已经不存在了吧。
学日语的热情
就像小光对围棋的热情一样,我对日本文化的热情,是能支撑我到达的日语的本因坊的。我不知道那是二级还是一级,但我只想保持这样的热情。
几天前的下午我对老师说了自己的迷茫,自己学日语的目的只是为了能与日本人正常交流而已,上课这么认真真的需要吗?老师说:
“日语是很注重细节的语言。...我初中的时候就很向往日本,但一直到大学毕业才开始学日语。我是抱着很大的热情来学的,感觉10年积累的热情,就在这一瞬爆发了。...我也是在这里(樱花学校)学的,不是在正规的大学的日语专业。”
但老师却成了叫我们日语的老师。就算只是非正规的暑假班学校,授课老师也是需要等级证书的吧。老师在这非正规的学校学却拿到了和那些正规班一样的等级证书。那么我也可以的吧,在这里。
另外一个有热情的人是一个只上了几天课,下次再来上课是八月份的事了的女生。补课那天和她聊了一下午的动漫。一起聊天的补课的老师竟然和她是熟识的。不知道她什么来头,是个谜团重重的人吧。但她对动漫的热情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和我一样,是因为喜欢动漫才来学日语的人。所以她与我一样对日语有着源源不断的热情吧。

室友1号·きゅさん
动画专业的研究生。
某晚睡前的闲聊后,从他那里知道了中国动画现状和前景的艰难。
“有许多人都转到其他专业去了,像...啊,...啊”
“刚进去时,有许多人说要做什么啊什么啊,但现在出来八成都是坨屎。我是那坨屎里混得还算不错的。”
“有许多人说广O总局的人死光了中国动画才有前途,但那些学生会里混出来的到了那里又都是一样的。”
“山西煤矿有很多人被人口贩子抓去挖煤吧,他们过的生活跟奴隶没什么区别。在中国 人过的生活的痛苦是故事远远无法比拟的,百姓们看到得只有现实。中国写实主义是大行其道的,动画根本没有消费的土壤。在中国动画只能是小众的东西。”
“下一代?”轻蔑的语气。
我能从他颓废的话语里听出他对动画的热爱。我提出中国动画前途的许多自觉可行的建议,都被他一一驳斥了。我意识到了此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天真。无论是体制还是创作环境都是非同一般的糟糕。夏达、《李献计历险记》的作者,きゅさん认识很多中国动漫界的精英。但他深刻地认识到,这些人都只是一个了不起的个体而已,无法对整个中国动画界起到什么推动作用。
きゅさん说:
“我大一的时候那时两只眼睛多有神采啊,但现在已经浑浊不堪了。”
被这个社会消磨的吧。我想。
我问きゅさん有什么梦想。
他说还是有的。虽然不清楚具体是什么,但きゅさん现在从动画创作者转行做理论研究者了。
“我画的还算可以...”
从他的话里我能听出他对画动画的渴望。但我支持きゅさん转行。我以马克思比喻他,理论研究者们,都能成为时代的先导。虽然我们这一代可能还看不到,但他研究的成果说不定能开启中国动画一个全新的美好的未来。为了这个伟大的梦想,相信きゅさん应该能忍受不能画动画的痛苦吧。他眼中的神采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更深沉的热切,沉到了心里。我会在心里默默为你加油的,我们中国的未来之星唷!(笑)

室友2号·ちょさん
喜欢满世界跑的广告专业学生
这个人与我对这个世界上的非本地的居民有一样热切的探求心——不,他的探求心要更甚吧。
“大一的时候,这本杂志,看到一个想去的地方就跑过去,翘了很多课。记得有一次到想去灵芝看...,就从拉萨到那儿走了3天3夜。”我想中国大概已经被他 走 遍了吧。(都是徒步走的。嘛,我也喜欢徒步的感觉)世界范围内,已知的,他去过日本和威尼斯。
听他说,在旅行途中和中国人和英语语系的人交谈过,因而知道了一些穿得像流浪汉一样地过着简朴艰辛的旅行生活,在本国内却是百万富翁的人。“这是些真正只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对他的这句话,我还不太理解。
但从他旅行的生活中得出结论:要在这个世界里旅行,英语很重要。以后日语和英语要兼顾了..
但和他说的更多的还是写作。他虽然学的是广告专业,但想从事电影相关的工作,所以写些剧本,拍些电影。“写作是没法教的。大学老师从来不会来主动告诉你什么,即使你问他,他拥有的知识也是很古老的了。写作只能自己练。”“我劝你不要干这一行,现在写东西的人太多了。”他问了我学日语的原因。“就这么简单?”“...年轻啊...”“没有,有梦想是好事。”“多学点技巧就算现在用不上,以后也会用上的。”这话倒是和老爸老妈说的一样呢。
似乎能弄到最新的电影。昨晚寝室里3个人一起看了《岁月神偷》。(きゅさん不在,到酒店和同学拼酒去了)ちょさん说:“我看这部电影哭了3次。”(对看故事哭这种事,我一般不轻易对别人说,但ちょさん却轻轻松松地说了。写文字的人需要感性,我应该像ちょさん般把哭视为平常的事?)“你看了之后一定能写出1万字的感想文来。”但...也许是和其他人一起看比较拘束吧,我远远没这么深的感想。(ちょさん是一个人看的)但我想ちょさん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当然我也会这样。他对电影的热爱,及他对这部电影的理解是我远远无法比拟的。这也是他感动得哭了的原因吧。
出手很阔绰。“我买东西不看价格,看到好的就买咯。”之前买了好几筒波璐梦饼干回来,昨天则因为同样的理由没回来一台手机。这家伙到底多有钱啊!

室友3号·かくさん
刚搬进来没多久,开始时让我很戒备的一人。但我其实没什么好戒备他的,(虽然大概是个表里不一的人)他只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而已。
寝室里只有他一个理科生,所以理科类(比如算术、电脑操作之类还我们文科生擅长的小细节,常被ちょさん调侃。
带了电脑,以后拷东西不用去隔壁了,方便多了。

隔壁
隔壁同样住了4个人。
年纪最大的那个学得非常认真,经常看到和听到他大声读书。不久前告诉他浙大有一个安静的自习教室后,今天似乎就跑去那里了...
他和我的话题完全对不上,似乎存在代沟。

胖胖的、戴着眼镜、体格健壮得像个篮球队员的人,其实年纪比我还小。之前还一直以为他是个大学生呢。(看起来和大年纪的那个年龄相差无几,竟然是错觉><)
明年去日本留学。

第3个(比我晚了一天)搬进来的家伙,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友善,其实是个性格相当恶劣的家伙。
传说中日语过了2级,我们推测来这里是为了考1级考研的。但他似乎又只是高中刚毕业而已,难道想跳过大学直接读研?
总之不说性格,不管事实是怎样都是个很厉害的人吧。

第4个(比かくさん早一天)搬进来的人。和我们同班。剪着一根根倒竖起来的短发,像福星高照的猪八戒一样阳光地笑的大学生。其实是也有在楼道上抽烟的一面。


老师
难波先生其实不是之前猜想的那个人。化着浓浓的妆,就是好想告诉你里那个厚嘴唇染发的女生的感觉。李老师对“元气”的概念的理解和我有很大的偏差==
难波先生的全名是难波 未希(なんぼ みずき)。不过平时我只能称她为难波先生(なんぼ せんせぃ)。因为我会些日常用语,所以能和难波先生简短地交流。她有一次说:“你的口语很棒,但书写不行。”一语道出了我的现状...

在暑假班的樱花成为老师的李老师明显地讨厌学院派的学习方法。“你能理解就好了,不用深究。”我在高中时养成的学院派穷究细节的学语言方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座位
因为我们的位置换了难波先生就叫不出我们的名字了 =_= 所以李老师禁止了我们掉座位。我原先的位置被かくさん抢走了,出于大度的礼让和对自己的自信我没说什么。我因此变成了一个人一桌。不过后桌的きんはお桑也是一个人一桌,所以上课合作时没什么要担心的。只是我最近状态不太好,对自己的处境有些沮丧,上课没有以前和きゅさん同桌是那样活跃了,下课更是沉闷得一塌糊涂。要想想办法啊...

昨天ちょさん提议今早去爬上,设了6点的闹钟,我们3个人都早早地起来了。但走到楼下发现下雨了。
ちょさん:我去网吧..
我:我去买早饭..
ちょさん:那先一起去买早饭吧..
ちょさん和かくさん对我推荐的早餐点不满意,继续往前走去找早餐,两个人(没撑伞)在雨中渐行渐远了...


穿着像巫师服的毕业生们,这大概是他们在浙大呆的最后一天了。像这样巫师们聚在一起拍照留念的场景,在这天的浙大玉泉到处可见。

脱下了巫师服,归于平凡。在这张照片尽头的那个拉着旅行箱的小小身影已经准备进入社会了。校门就在不远处。出了校门,她就是社会人了。


玉泉的大图书馆后面有一个荷塘。有小桥,似乎能深入到更远的地方,不过我没试过。


在4楼快餐厅看到的傍晚。横着看似乎更壮观..


去剪头发回程迷路的晚上,发现了用自动扶梯上去的天桥。乘上去以后看到的漂亮夜景。
街边的竖着牌子的店铺和亮着明亮温暖的光的店铺里面坐着的人们是这夜景里的亮点。


某晚决定找家安静的咖啡馆来写故事。找了很多家(环境不好的、饮料很贵而犹豫的),写的心情都快没了的时候还是决定豁出钱去找一家。运气很好地找到了一家有小包厢的安静咖啡馆。包厢里有空调,最少58元的咖啡,光糖就有3种可选。咖啡可以续杯,续2杯,所以可以相当于19块一杯。这样想还好。有配水果和水。甚至雨伞都有专门的上锁的架子和唯一的钥匙。最后写出的成果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但这样奢侈的享受是很难体会到的吧..拍照纪念一下。
#1 - 2010-7-12 13:01
淡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