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3-11-1 00:26
aquarium (至少,还活着。)
最近没怎么看感觉,再说?
总之先开帖。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2834546
https://ggbases.dlgal.com/
https://bgm.tv/group/topic/389876
#2 - 2023-11-4 01:21
(至少,还活着。)
大晚上的真的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感,
出于某些动机而一直在看旧帖子,甚至中途还一度被自己过去写下的文字感动,同时又不得不感叹时间确实在前进,已经是第几次这么觉得了,还是说这样的感叹早已是毫无必要的抒情泛滥?我不知道,但,只想默默地流泪。
今天确实走在路上差点崩溃,不是及时把情绪导向自己的创作估计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哭出来了,也许有一个情绪的发泄口真的很重要吧——而这点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我现在坚持每个月开贴的理由。有的人的幸福,果然是嫉妒不起来的,反而只是有点羡慕吧。但在某个程度上,不知道他又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抱着何种看法呢?多年沉浮起起落落,我多少也窥见了他的某些片段。我为他实现了的自我预言感到欣慰,为他走出了过往的伤痛而松了一口气,也为他内心还保有的美好事物由衷地羡慕。反过来,我或许该问自己,我是幸福的吗?我会被他人所羡慕吗?抑或是被过去的自己所羡慕?
其实回头看我也在实现某些自我预言,“看清生活的无意义后依旧敢于前行”,也许我现在是做到了。但实际上这并不伟大,反而可以说只是个悲剧。正如他对自我预言的实现,该说是,一个美好的悲剧吧。得到了什么也失去了什么,挺理所当然。但共情也到此为止了,至少已经多少都冷静了下来。所以,去睡觉吧。
#3 - 2023-11-8 19:22
(至少,还活着。)
一种闭嘴感,
也就是说有时候读着读着就感觉作者完全没有尽全力写的感觉,就比如这圣剑学院,我怀疑他故意在水字数。不过有所保留也是某种常态吧,进而带来的闭嘴感就是这种东西,当然也有可能是作者就到这了,但是,还是觉得只是作者在有意识地闭嘴罢了。
但也确实有能让人觉得拼了命在写的,所以该说是什么情况都有?但这不是正确的屁话吗。不可言说感很多时候都是有的,也许是所想要转化为文字的失真,也许是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还想说一下这样的一种感觉,确实尽力在写了,但写出来自己看不过去别人也不喜欢,这时也许已经不是简单的挫败感了,而是一种当以恭默的感觉,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大概就连未来的自己也理解不了,更别说写的还不好,那好像还是闭嘴合适些。
相当多的时候我都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但有时就是有很多想表达的,这也许该说是一种久蓄后的喷发吧。前段时候我点子很多,现在真就活都整不起来,反而有点理解艾伦踏平世界了。所以也许很多改变,不过来源于一瞬的冲动,而这样,不也是对某些吹嘘规则者,最好的讽刺吗。
#4 - 2023-11-9 23:38
(至少,还活着。)
眩晕感,
甚至不敢于面对自己写下的文字。
我不知道这样还要持续多久。
我也不知道这样还能持续多久。
我没在腐烂吗?
不,早就开始腐烂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大概从出生开始就腐烂了。
腐烂了。
总有挥之不去的莫名情感。
描述不出——不好意思,
我还是超越不了语言。
再说,再怎么描述也不过是划定区域。
所以也都是很无聊的事呢。
在缺乏信息差的日常。
不,只是把自己困在了日常。
我害怕去接受某些东西。
也许不该说是害怕。
但只有没有去接受这一事实如此清晰。
是的,事实是明了的。
对的,因而其它的一切都显得像借口。
可只有干瘪的事实,我又该怎么活下去呢?
唯有虚构,定义,以及本能,推动着,让我活着。
需要的总是一个又一个谎言,自己要去相信的谎言。
而事实,冷酷的事实,从来都没有那么重要。
人死了也许我们不会哀伤。
只有回忆起与其种种时才有一丝伤感。
我们到底在为何而悲伤?
为了虚构的回忆?
或者说过去,过去反而更像未知。
也许是唯一的,但却有些如同迷雾一般,果真发生过吗?
虚构的,还是虚构的。
所以喜欢的从来都是虚构。
就连挂在嘴边的现实,不过也是自己所划分出的虚构吧。
有意义吗?
那肯定是没有的。
但有必要吗?
那也许是有的。
因为我实在过于脆弱。
因为我实在过于丑陋。
没有任何虚构的世界,实在是难以生存下去。
难以想象没有语言——不如说没有语言我们到底在想象什么。
难以接受只有事实那般精准的话语——我需要一些无关紧要的花儿修饰它们。
是的,所以最终只是我们实在过于脆弱。
所以要有爱。
所以要有定义。
话语只有它被说出的那一瞬间才有意义,几经传述后便失去其原本。
因此这是在现在种下的一颗种子。
它在忏悔,它承认自己的脆弱,同时它希望自己能包容自己的脆弱。
即使种子不会发芽,至少,它被种在了这里。
而至少,我,还活着。
#5 - 2023-11-11 02:09
(至少,还活着。)
迷失感,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也许可以称为循环感。
——不过称之为什么也许并不重要。
只不过是依旧无法名状的那份心情。
不知该抱紧何物才可以继续前进的苦痛。
果然情绪的歌就是好听,听着听着冷静下来了。
但很多时候还是觉得就是一个循环,所以,要做的就是该怎么跳出吧。
嘛,总之先睡觉。
#6 - 2023-11-12 19:57
(至少,还活着。)
虚无感,
注视着劳劳碌碌的他人,只觉得他们所做的都不过如此,或许有所建树,或许毫无裨益,而回看自己也没有区别,只不过是在做怎么样都好的事情而已。
一瞬也会觉得,毫无意义地只不过是在活着而已——不论是供他人观赏,还是就连观赏本身都毫无意义——即便因为自身懦弱而相信有意义的说法,也改变不了什么都没有的事实,就算说确实有想要珍惜的东西,或许也比不过这种虚无感吧,这包容一切而又空空如也的虚无。
哦——也许,还是太闲了。
但反过来说也就意味着即使忙着也不过是不得不忙,依旧是毫无意义地忙着。即便使用着满载过往人类存在证明的语言,也还是觉得仅此而已,或许也不过是可以轻轻丢却的东西,而并没有什么真正重要的东西吧,全都显得如此的浅薄且缺乏应有的重量。
然而,至少,还是得背负。即使没意义还是得背负,因为不敢抛却也是一种懦弱,和赋予自己意义同等的懦弱。
#7 - 2023-11-15 23:56
(至少,还活着。)
乏力感,
也许真的只是被时代推着前进而已吧。
即便是看上去在推动历史者,也不过是在历史的手中滑稽地演戏。
所以还是懦弱,无力,因此也愈发的有乏力感。
尽可嘲笑这一瞬的伤感,但或许大家都只是同等的悲哀。
最后也许还是指向了享乐主义,指向了建设乐园。
至少还是要找点乐子,不然确实乏味得要死啊。
但实际上,就是因为即便死去也没有什么改变,反而活着也许还有盼头,所以才在大多数时候都还是会活着吧,真是狡猾的定义。
已经难以稳稳当当地相信什么,实在是一种不幸。
同时又是一种幸运,有种超脱平常的优越。
可身体不过是凡人,追不上思考。
结果只是眼高手低罢了,那要多大本事才能祛除无力感?
或许唯有无所不能才能没有无力感。
嘛,不可能的,不是吗?
于是常说要有自知之明。
然后,还是没有任何突破。
#8 - 2023-11-16 19:13
(至少,还活着。)
掩饰感,
在读刘道玉的几篇文章,结果读来读去还是觉得前面几篇最好,说来也是,这几篇发出来那个时候还没到2012年,进而那几篇东西里的想法到现在看来都还是有点启发的,某些后面的就未免充满掩饰感,有着不纯粹的忠诚气息了。
所以这么看来,某些东西影响是真的大,无论是某个人的独断,还是历史堆积下来的定义,都无可置疑地动摇着人们当下做出的每一个判断。因此在某一程度上我觉得历史虚无主义是必要的,在一些时候我们应当忘记过去,否则只是被过去推着走而已。可对当下影响最大的也许还是某某吧,我只能讲一句我不好说,也不太敢乱说——可实际上就是这样,大多数人都在闭嘴,于是也迟迟难以有所改变。最后,大家都被历史推着走,但也挺好的,反正过去的人也是如此,现在还是如此倒不是不能接受。
说起来,很多时候读着读着就会觉得别人在掩饰什么,或者说有藏在背后的真心——虽然要说我也觉得这有点吹水,但确实是能读出来的——冷静与否、掩饰与否、理性与否。
我觉得还是冷静理性的人值得尊敬,而我也在尽可能地努力这么做,反而遮遮掩掩的虚伪我并不喜欢,这么说起来大概也明白了为什么会对某些人觉得厌恶,而又会对某些人感到尊敬。
高尚的社会,或者说理想的社会,需要的正是高尚的人,绝不容许以虚伪和掩饰为习性的人,而这种理想真的有可能实现吗,我不知道。
——我们在向理想攀爬,亦或是理想在向我们坠落?甚至是我们在向理想坠落?
不过再怎么玩弄文字也是无益,我也许,还是想尽可能地做到简洁性的。
#9 - 2023-11-21 08:18
(至少,还活着。)
疲惫感,
最近感觉真的动画什么的看都没看,还熬了个通宵玩烂户口新作,总感觉有莫名的疲惫感。
或许答案很简单,不是因为感冒,只是因为坠入了日常。
所以我总是强调,不能坠入日常,而是应当做点什么。
有所改变才是好事,不然,真的要被无聊杀死了。
#10 - 2023-11-27 01:34
(至少,还活着。)
荒诞感,
——暨作品信息差设计的些许看法。
其实很早就说过,平稳的信息流动可以让人觉得安稳,但想了想觉得,这应该是要和流水账区别一下吧,所以又提出了所谓合适的信息密度。而相对而言荒诞感(搞笑、戏剧性)常常就被以反差来概括,实际上,荒诞应当被描绘为急剧的信息流动,信息差如此之大以至于,让人笑了出来。
也就是说荒诞应当有(隐式的)双(多)重信息,一方面是背面揭示的,另一方面是舞台上呈现的,双方的信息差导致了荒诞。而悲剧和喜剧的分界线,仅仅是舞台上的演出是否无伤大雅,当然悲剧还有必然悲剧这种形式。
也就是说所谓明暗线交织,正是在利用信息差来提高观感。即是说,作品便是合理性和戏剧性的融合。合理性依存于因果(同一),戏剧性依存于信息差,于是最后构建出来的作品也应当是因果(同一、合理)的,但在其内置的多重信息(多线)中产生信息差,提高了只有因果(同一)而缺乏差异导致的无聊。



日本acg文化中的剧情编排
——一种新视角下的解读尝试

发展至今日的日本acg文化,剧情上的编排已经变得相当多样化,似乎已经不是单调的技法解读可以说清的。本文旨在以近期acg各作品为例,一窥acg发展最前沿的剧情编排理念。并在已有解读上,对愈发繁杂的剧情编排,做出一种新视角下的解读尝试。


引言:
青春猪头少年的相声听起来真舒服啊......可恶大晚上的给我看什么蛋包饭,不看了真讨厌!
以上来自于一位网友的日常分享,在会心一笑后,也能有更多的思考,为何有的编排就是能人们觉得有趣,进而不禁发笑呢?被约定俗成地称为幽默、风趣、戏谑、搞笑、欢乐的如此种种,其背后是否有未被察觉的原理?虽然这一深层原因不一定有,可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也是不错的选择。由是想到,acg文化中的剧情编排、笑点设计,是否有某种规律可以依循?甚至一切能让我们情绪有所波动的事件,都存在某种规律?



很显然的,一个事件并不是天然带有某种属性,在此之上别的因素更为重要。
就比如:一个人摔倒了。
这只是一句相对客观的事实描述,但在此基础上,可喜可怒可哀可惧可乐。

影实
伽玛把自己的实力说的很强,可当她一动起来,下一瞬就摔倒在地。但即便她不断失误摔倒,还是误打误撞把敌人干掉了,在观众眼中这是一个相当欢乐的剧情。

家里蹲吸血鬼的郁闷里,
小鞠被反派打伤,摔倒在地,于是观众对反派的愤怒也被激发了出来。

瀬戸口廉也  Hira Hira Hihiru中,
野村惣一背着朝摔倒在地,在那一个雪夜里他们孤苦无依,无人相助。
这里是一个悲剧,而不是人们能笑出来的。

黑暗集会里,
咏子摔倒在昏暗的隧道中,背后是举起斧头嗤笑的恶灵。在这里,摔倒后并不是喜,也绝非怒,只是恐惧罢了。

由此可见,对同一情节来说,根据实际编排的不同,能给观众带来的情绪也完全不同,咋一看下似乎完全没有规律可循,而总体的剧情编排也能被故事中以故事三角来概括,。

这里就拿喜为例子,一种常见的说法便是,反差。
一个对笑话的唯象描述便是,把不应发生但总体来说无伤大雅的事件,放到我们观影的舞台上使其发生,然后我们便笑了出来。从这一描述中可以看到,笑话确实存在着反差。
而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各种笑话,就会发现大多数时候都会找到隐含或者明显的反差——且一般多是和正常的反差。

但有反差,人们就一定笑的出来了吗?同一个笑话不同的人反应不同,甚至同一个人的反应也会随着时间有所不同,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现象?一般意义上的地狱笑话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人能笑的出来,但有人笑不出来。
于是,是否可以认为反差其实和笑出来并没有直接联系?


这里先将这个问题放一放,再探究一下误解系中存在的,
跨服聊天,猫猫和壬氏。
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描述,而二人碍于身份又难以更进一步交流,于是二人在所谈事件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交流,因而产生了误解,让人忍俊不禁。

hirahirahihiru,晴子和阿辰开常见老师玩笑,而老师不知道这一玩笑背后的含义

经典误解系,公主转生逆转
明明是出于私心的举动,以结果上来看却充满了帝国的睿智,这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而这种误解来自于公主和她的下属们在同一事件上信息不对等,

超超你的,各种例子
不管是时有出现的元neta,还是一些常用的经典桥段,比如两位女主在男主面前,上一秒还好好地站在那里,下一秒就装起病来。


戏剧性反讽:
读者知晓而剧中人物不知晓,读者拥有的信息远超

但acg文化中的剧情编排,不仅仅让我们开怀大笑,还能让我们潸然泪下。


而同时也有一类可以被称为梗的编排,能让人笑出来。



这里还是回到“一个人摔倒了”这个例子。


比如说素世摔倒在地,大声喊出“为什么要演奏春日影!”这一例子。如果对相关的人物事件没有足够的理解,便会对此一头雾水。


零碎的梦,
倒叙、多线叙事。
倒叙这一方式理应是存在反差的,可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实在是难以笑出来。


情感调度:单个词语引出信息,激起点点思绪,牵动着人们的情绪。
信息差:戏剧性、剧情张力和搞笑桥段,强烈的情感释放。



知晓某种信息时才能领悟的情绪,
在故事中也强调,一个好的题目能让观众迅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预期,更快地进入体验故事的状态。
到这里,答案也许已经呼之欲出。观众的情感需要有相应信息才能激发,而情绪的激发似乎又离不开反差,也就是说,信息的反差正是让观众能在其中体会众多情感的原因。ji信息差

掌控好信息差便是创作者在做的一件事——尽管很多时候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这样的事。世界观的展开、伏笔的埋下,多线的叙事,人物的过去,这些都能被称为信息差的运用,虽然这样是有点狡猾啦。于是可以说,掌控好信息差,正是一个创作出好作品的基本原则。


创作者和观众斗智斗勇,新剧场版黑铁的鱼影
惯例的抽奖让观众以为少年侦探团会中奖,结果却没有中,而就在观众疑惑他们要怎么去事件发生的舞台时,又马上告诉观众大富豪铃子会请客,并且还加上了柯南的一句吐槽“我就知道会是这样”,让精明的观众也不由得笑出声来。

但信息差这一概念,在已有的各种理论中似乎没有什么竞争力,那它的可贵之处又应如何体现?

物理规律就是一种对自由度的约束,相比于此,惯常的文艺理论描述未免有些欠缺更底层的约束,并且,在相当多的时候它都不追求更进一步的解释。就比如,我们都知道能量守恒定律,但它从何而来?大多时候我们都不追求进一步的解释,只是将其当作一个绝对的真理使用。但由诺特定理易知,连续对称性和守恒量彼此对应,能量的守恒并不能称之为绝对的,可见缺乏更深刻的理解明显不利于物理学的发展。
但在文学理论上大部分时候缺乏第一性的描述,而常常为了方便而采取唯象的描述,缺乏更底层的深刻理解。这时摆脱过往思考的路径依赖十分重要,于是笔者在上文作出了以信息差描述剧情编排的尝试。

有关信息的一个重要灵感来自于Landauer兰道尔的名言,“Information is physical.”众所周知,根据兰道尔原则,擦除一比特信息需要kTln2焦耳的能量。可见信息与能量、甚至物质息息相关,而物质、信息、能量恰好是现代人的资源三角,所以从信息入手,很可能是一个好的方向。

也许这里会对上述的叙述感到迷惑,而实际上这便是对信息差的一个应用,在本该讲作品怎么样怎么样的风向下,突然一转开始讲物理,信息差这就被制造出来了!


我们不应当只找出表层的唯象理解便满足,当初阿尔茨海默病被发现后,人们注意到了患者出现了含有β-淀粉样蛋白的斑块这一典型病变,因而把研究重心放到这些病变的清除上。但在过去几十年中,针对该蛋白的一系列疗法在临床实验中都以失败告终,可见人们对该病的病理研究明显未够深入。如果找出了更本质的原因,对该病症的治疗水平也能更上一层楼。


上述论述中再次以和文学没多少关系的医学作为例子,从中可以感受到信息差的一个作用,它明显产生了“什么”,尽管限于笔者能力没有办法更好地描述,但正是这个“什么”,让观众的情绪能有更大的起伏。




最后想要指出的就是,一个精彩的剧情编排,可以催泪、可以感人、可以哀伤、可以皆大欢喜、可以玄妙万分,但其最终都离不开信息差的设计。
当信息差产生的“什么”汇入情绪,若是哀那便是愈发的哀伤,若是喜那便是无上的欢欣,若是怒那便是十足的愤怒,若是惧那便是刻骨铭心的恐怖,若是而当它无处可去之时就是乐,或者大家习惯性地称之为荒谬或者荒诞?

最后要提出的问题是,
在作品剧情被不断地唯象解构成套路的当下,创作者们在创作时要追求的是什么?
#11 - 2023-11-28 01:25
(至少,还活着。)
可爱感,
是的,我当然知道二次元幼女非常可爱。但问题就是在于,我为什么会觉得二次元幼女非常可爱,或者说为什么那样画就是能让我觉得可爱呢?
而且这似乎也无关“可爱”的语义问题,要说她们美丽、漂亮我觉得也完全没有问题。呃,可能最简单的答案就是问题在我,我就是喜欢幼女。但实际上我也不是只会说幼女漂亮啊?所以看起来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一个角色怎么样才能算得上是漂亮的看法似乎也有一定倾向。
所以该说是审美确实在向某一个方向靠拢?在逐渐导向一个原型?好吧,没想好。
https://csdiy.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