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23-8-26 19:33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写这玩意比画图交作业有意思多了(bgm42)第一次尝试认真的写长文,会花一些时间找资料和论文,但随缘写的不免会有一些小问题(bgm25)

现如今,国内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运动放缓了脚步,曾经令人为止兴奋不已的建筑业也迎来了零从业者唏嘘不已的寒冬。虽然开发偃旗息鼓了,但城市的灯火会继续闪耀下去,作为都市生活的参与者,人们有必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如何改善他们生产,消费与居住的空间。
  
  放眼发达国家,大规模开发已成为过去式,改造既有的建筑,创造精细化,可持续性发展的高质量空间亦然成为了主流设计的方向,这也是即将发生的,国内设计与建筑业界即将发生的未来。与此同时,让我们回到上世纪20年代的欧美,从柯布西耶开始进行一场现代城市设计的追根溯源。
#2 - 2023-8-26 19:53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却广为人知,勒·柯布西耶。考建筑史时忘记了设计师的名字就填他的。1887年10月6日,在瑞士西北部拉绍德封,这位建筑与城市规划的泰斗呱呱坠地,拉绍德封是世界手表制作的中心,而柯布的父亲也是一名从事手表等工具制作的工匠。柯布西耶喜好美术,但他早年并没有接受充分的科班建筑教育。在绘画老师L'Eplattenier 的影响下,他逐渐开始了建筑学的学习。

  1907年,柯布西耶离开始游历欧洲各地。在结束了在巴黎的工作与学习后(1908-1910),他来到德国给彼得·贝伦斯打工。

注*: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创始人),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流水别墅设计师,包豪斯最后一任校长)都受到了彼得·贝伦斯的影响

  在德国,柯布西耶受到了注重功能的德国工业建筑影响,在这之后他在自己造就的功能主义之路上高歌猛进,从1920年代开始大放异彩。他提出了“A house is a machine for living in."的理念以及新建筑五点(拓展阅读:https://www.archdaily.cn/cn/9537 ... ai-ying-yong-shi-li),本小组的头像就是这些理念的集大成者——萨伏伊别墅。
#3 - 2023-8-26 20:13
好贴mark
#4 - 2023-8-26 20:43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二十世纪初影响建筑设计的并非只有工业革命。公共性建筑(工厂,公共住宅以及政府楼房等)和建构主义在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生根发芽,在一战大发战争财的美国人在纽约竖起了高楼大厦,迎来了纸醉金迷的爵士时代(可以看看《了不起的盖茨比》),而回到西欧,一战后如火如荼的重建工作和社会思潮的涌动也影响着建筑与城市。(ps:我很喜欢一个单词,ethos)
#5 - 2023-8-26 20:47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让我们把目光短暂投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6 - 2023-8-26 20:51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1920年代繁华的曼哈顿

福特T型车,飞机的发展,朝气蓬勃的股市以及新教进步主义下的禁酒令狂热勾勒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经济的繁荣自然引导了城市的发展,沃尔沃斯大厦,帝国大厦勾出了标志性的纽约天际线,地铁和公共绿地的建设连接了人与人
#7 - 2023-8-26 21:00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推荐阅读&视频: https://skyscraper.org/programs/ ... ercial%20districts.
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美国人们也开始狂想着未来的城市:飞艇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立体化的多层城市(举个例子:一层走路,一层跑车这种),当然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密密麻麻的高层建筑
#8 - 2023-8-26 21:02
(你谁啊?我准许你套近乎了吗?)
自己整理的?自己写的?
#8-1 - 2023-8-26 21:04
自己找资料自己写的
#9 - 2023-8-26 21:17
支持
#10 - 2023-8-26 21:34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先放推荐阅读&接下来的参考资料:https://www.6sqft.com/towers-in- ... ource=archdaily.com

有几张平面图要赶先润一下唉,我惨不忍睹的GPA

平面图修细节有点难受的,还是一边干一边写把

题外话,1923年柯布西耶的著作Vers une architecture(走向新建筑)出版了,这本书我还没看但被我的老师大力安利了。

柯布西耶在1935年访问纽约前也没闲着。上文说到了一战后欧洲的思潮涌动,柯布在这个时间也没闲着。在接触了苏联的一些项目之后,他收到了左翼思潮的影响,而1930年代他更是与工团主义运动关系密切(kr玩家估计对这个很感兴趣)。他的左翼思想反映在了他整的一个大活里——光辉城市Ville Radieuse

以上是光辉城市的概念模型,其特点是严密的规划与分区,高楼的运用以及充足的绿地

吐槽:柯布你认真的吗(bgm38)(bgm38)(bgm38)

光辉城市的理念被印度昌迪加尔市(其规划是柯布本人作品)和巴西利亚市运用
#11 - 2023-8-26 22:21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接下来是柯布锐评纽约环节,参考&引用了一些上面链接的一些观点

柯布到访时已经是1935年了,虽然是大萧条时期,但big apple NYC的美式资本主义气息还是摆在那里的,而受到左翼影响的柯布一看就提出了诸多批评。他认为纽约的大厦”merely small objects such as statuettes or knick-knacks, magnified to titanic proportions.“(此处直接原文引用)

他认为纽约的这些楼房互相之间缺乏联系格格过于独立,楼间距太紧,而且他个人十分不喜欢把城市功能混在一块
#12 - 2023-8-27 12:37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书接上回,今天打算先从纽约公共住房的兴起与失败讲起。先做一张平面图再来更新,今天的资料比较杂,而且之前学习的时候接触不多,所以整理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今天的引子: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 ... ousing-history.html
这是曾经的居民对于公共住宅(public housing)的回忆与口头评价

众所周知,30年的美国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处于大萧条时期。相比于之前金碧辉煌的大厦,为工人和各类低收入人群建造的公共住宅成为了这个时间节点纽约城市建筑的焦点。1935年1月15日,纽约第一所公共住宅在曼哈顿下东角(lower east side)开放。
#13 - 2023-8-27 13:03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上述的公共住宅first houses,摄于2011冬,图源自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rst_Houses
#14 - 2023-8-27 14:26
(以橘红色凶狠猛兽为食)
好好,茗酱的建筑time(bgm97)(bgm97)
#15 - 2023-8-28 17:37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ps:公共住房的问题涉及范围较广,由于我本身以建筑学习为主,故在一些社会经济方面的论述可能会有纰漏之处。

虽然公共住宅给不少美国人带来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从政府和居民层面,问题也在发酵。

对于联邦政府来说,公共住房的维护与建设费用给财政带来了困难。

(这期资料有些杂,本身也在忙作业,过会继续写)
#16 - 2023-8-28 17:43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我现在正在思考,因为光纽约的城市发展&问题可以从1930写到1980,但是这个跨度太大,而且我还有别的地区要写(而且我是打算按时间顺序来)(bgm33)

毕竟你不能指望画个图建个楼问题就会解决是吧

作业交了,接下来会继续更新
#17 - 2023-9-9 23:10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被爆破拆除的Pruitt–Igoe公寓,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建成于1951-55年,于1972-1976年被拆除。上图中显示的公寓被爆拆的过程,也成为美国国家主导的公共住宅失败的缩影。

1970年代是个压抑的年代。虽然二战后美国国内又再度经历了汽车业和房地产的繁荣,但是到了70年代,美国外交上面临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塌,中东石油危机和越南战争,国内面临着失业潮和种族矛盾。(嬉皮士也流行于60-70年代)在社会治安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公共住宅成为了滋养犯罪的温床。

从60年代开始,种族矛盾的加剧让许多白人中产住户开始搬离,而这些住户流失造成的资金缺失也导致了维护费用的削减。一开始该住宅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路易斯安娜的工薪阶级群体,然而最后被低收入或是无业者占据。

这些动用了大量财政建立起来的楼宇最后也被抛弃,在时代的演进中化为了粉尘。
If you propose a high-rise public housing project in America, your opponents will almost certainly use Pruitt-Igoe as a rhetorical weapon against you

参考资料:https://www.theguardian.com/citi ... rica-history-cities
#18 - 2023-9-9 23:57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当然,楼宇也好,城市政策也好,并不是没问题的。对于Pruitt–Igoe来说,楼房区域的划分过于功利而忽略了住户的有机流动,本来繁忙的公共区域变得混乱而被抛弃。而整个设施虽然有着取代平民窟的光荣使命,但对于整个来说太过孤立。

从宏观的城市规划角度来看,二战后美国许多城市,包括路易斯安那和纽约,都有着乐观且激进的城市翻新计划。这些计划可能包含了纽约的高架桥,路易斯安娜的公共住宅以及一系列过于冷酷功利而忽略了人的自然活动的项目。

这里推荐一下《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简雅各布斯也经历了战后50年代开始纽约的一些列城市变迁,也对接下来的城市规划发展积极发表意见。
#19 - 2023-9-10 00:07
(我们终将面对现实)
至此,柯布西耶给城市规划打下了深厚的理论,但随着各地在不同文化与经济条件的发展,功利且直白的规划思维开始遭到质疑。多的,贵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在密集型建筑和规划收到广泛欢迎的东亚地区,如何让城市充满活力,健康有机发展也是无比重要的议题。

并不是说要反对高层建筑或是精密的规划。高层建筑在勾勒天际线之余解决了住宅或是为商业的问题,而精密的规划也在新加坡获得了成功。人是最终的目的,如何让作为手段的建筑,设施,城市发挥出最大的意义造福市民,这才是值得研究的。

接下来打算有机会写写东亚。 其实作为国内早期城市规划参考的苏联也很有意思,但是苏联相关的资料比较少,也缺乏代表性和泛用性(高度计划体制下的城市规划现在的参考性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