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3 12:20 /
作者:teff_hk 来源:贴吧

的而且确,就游戏系统而言,Bioshock Infinite谈不上神作;
就画面质素而言,Bioshock Infinite谈不上神作;
就背景设定而言,Bioshock Infinite都谈不上神作...
那 Bioshock Infinite 究竟神在哪里?

有些人认为是敢於触及严肃敏感的主题,宗教崇拜、种族主义、贫富不均、美国不光彩的历史等等。有些人认为是出色的AI与演绎,栩栩如生的AI 、角色和配音成就了人物故事。也有些人认为是独特的气氛环境,Columbia城的海报、音乐、美术设计无一不令人著迷。我大都认同以上的看法,可就我个人来说,Bioshock Infinite 成为神作的原因却是作为一只游戏,超越了过去游戏的标准。

一直以来,我们评价一只游戏最大的标准是游戏性。游戏性就是玩一只游戏的好玩程度,不限於原创、挑战、升级、选择、合作等的原素。而就游戏性而言,大部分的 singleplayer games 都难以比上 multiplayer games 的游戏,尤其以故事主导的游戏为甚。对,游戏可以有不同的组合,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剧情,但即使有再多的游戏玩法, 再多的分支结局, 再多的破关关卡,也有爆机的一天。Multiplayer games, 如 BF3, LOL,WOW, 没一场对战与之前是相同的,要是有玩家连线一直打下去的话,可说是无穷无尽的游戏性。但只当只是一味追求游戏性的话,对游戏的讨论无而就局限了在游戏的领域。再出色的游戏,能够研究的只是对个别游戏如何出技、破关、对战,对非那游戏玩家来说是无意义的,讨论的对象也只是玩游戏的人。当然,一只游戏能讨论的还有真实性(图像、声效、系统的技术),可创性(MOD)等等。Bioshock Infinite 作为一只singleplayer game,一只以故事主导的 singleplayer game, 究竟如何能够超越其他游戏,甚至突破了游戏的标准?

或许我们可以从一部相当成功的电影看出端睨 -- 《Inception》。评价电影的标准不外乎剧本、演员、特效、拍摄等等,但《Inception》与众不同的因素却是其他电影少有的故事原创及讨论性。我还记得电影上映时讨论的热潮,不少人看了一次又一次,不是为了再次欣赏特效演技,而是想再次细看每一段剧情,每一段细节来理解整个故事。那麼,《Inception》又与 Bioshock Infinite 有何关系?

论游戏性、技术性、可创性,Bioshock Infinite不算创新,长度也就大约15小时左右。我大约用了两个周末的时间完成 Bioshock Infinite,但在结尾后却无法将它从脑海挥走,心中挂著千万个问号,恨不得找其他同样完成游戏的人讨论,恍如回到当天《Inception》 完场步出电影院的一刻。在脑海中不断思考的不是游戏如何刺激,如何出技,而是其故事,人物及其设定背后的意念。回心细想,原来游戏中的每一关卡,每一场景,每一段录音,甚至每一句对白,都是对整个故事和结局一点点的推进、启示、解释。更神奇的是,当你再一次重玩的时候,每一事物更有深一层的意思,因为在知道结尾后,对整只游戏的感受已经不会再一样了。尽管Bioshock Infinite没有多重结局,选择设定不多,却有能力令你想立刻再次重玩,去找寻每一段提示,每一项细节,每一样遗忘的物品。这可说是我从未在其他游戏体验过的乐趣,从故事、对白、结局,到背后的神与罪,命运与选择的宗教意念,到平行宇宙,量子力学的科学意念都含有大量的思想讨论空间。这不是一只high replayable value 的游戏,而是一只high rethinkable value 的游戏。游戏界一直以来都相当忽视故事性,故事在许多游戏只是附属品,甚至是没有故事也行,游戏性才是他们的重中之重。Bioshock Infinite 就展现了一只游戏以故事性为主导的可能性,即使重玩性不高,即使是单一结局,即使你已经知道结局,也能令你有想一玩再玩的冲动。而且作为一只游戏,说故事的能力无异是比书本,电影更强。书本,电影只是单向的媒体,游戏就能做到互动的方式,更能提供玩家自己的探索乐趣,在游戏中更能有各种电影中做不到的说故事手法。这打破了一直以来游戏只是游戏,无法冲破对象只是游戏玩家的局限,一只游戏所能做到的,其实可以是更多,更多。

Bioshock Infinite 无疑超越了向来评价游戏只在於游戏性、技术性、可创性的标准,从而展现了一只能够於故事性及谈论性开拓无限发展可能的游戏佼佼者。我衷心希望将来会有更多像 Bioshock Infinite 般的游戏面世。 Bioshock Infinite 不是完美的游戏,但我却能骄傲地说,终於有一只游戏能够达到,甚至超越了一本伟大的书本,一部经典的电影的高度了。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