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8-30 22:25 /
   这几天随便看完几本书,例行公事去豆瓣看看评论,想了想看了那么多文学作品,虽然痞子蔡的作品《檞寄生》对我影响极大,但想了想还是文学少女对我的感触最深。
   
   还是先谈谈我的主要经历吧。现在的主攻方向,动画,什么,难道动画没有剧本吗? Galgame,这个不谈;日本和欧美文学,港台略有涉及。至于中国方面我实在已经失望了。韩寒还是写博客去吧,书除了三重门,其他书看几眼我就得抛,很抱歉我要用流水账来形容他的书,但是流水账式的文章我小学就开始写了。而小四其实我对他还是有特殊感情的,除了他跟我一个姓之外,他的小说给我与其他中国作家与众不同的感觉,处处NTR,牛头人遍地走,非常有新鲜感,记得当年看什么梦里花落知多少,被虐了,后来看悲伤逆流成河,又被虐了。当年我一直在苦苦思考一个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是怎么诞生出那么一颗鬼畜的心,等我进入二次元之后我猜是他是学日本的,后来等到他有本书叫爵迹,我相信了他的本领是来自日本的。我在他的鬼畜之路上走了很久,直到我认识了老虚和和泉万夜,我泪流满面痛哭流涕才知道原来鬼畜之心下还能蕴藏着如此清新亮丽的纯爱,于是我抛弃了他。至于其他小清新文学,九把刀的我看过他的《那些年》,等我看完那些年之后,我费尽脑筋思考这部电影有没有那个细节是我十分印象深刻的,我发现没有。而我当年看完嫌疑犯X的献身之后,处处都是细节,石神给那个男人写的那张便条我至今记忆犹新,更不用说最后那段极其感人的一幕了。至于其他人,什么三少西红柿辰东郭妮,我觉得那都是我的黑历史,不过我也没有后悔过这段经历。

   
     言归正传,为什么我会觉得文学少女对我的感触最深呢,我一直有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文学少女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与它背后的文学名著有很大的相关联性,可是我也看过文学名著,却完全没有那么大的感触和感慨。
    文学意义:在于运用文字钓起读者的主观想象,与其说文学是依靠文字让人感触或感动,倒不是说是读者是依靠文字而产生的想象力使自己感动——这句话是我对文学意义的理解。

   文学名著,大部分是外国作品,而名著中鲜有Happy End,多的是True End或是Bad End,比如《简爱》就是happy end,同时我也实在没觉得它有当名著的潜力,因为我觉得简爱跟郭妮的书都是差不多的。而True End之所以是True End说白了那是依靠当时的大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故事,时代性太强,而中西方的社会背景导致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至于我们不是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内涵。而Bad End则是依靠对美的阐述和前后强烈的反差对比形成的,而在这方面上中西方在美学见解的差异上,我们对美的见解的不同,最终导向我们对悲剧涵义理解的也不同,西方人觉得很悲的东西我们反而体会不出来。不得不说的是在运用反差这一块用一个用到神之境地的一个我很佩服的人,麻枝准,中京大学心理系毕业,三部代表作:AIR,CLANNAD,Angel Beats,有空推荐大家看看。

   文学少女中的几部,我认为是可以归结到Bad End里的去的,比如第二部的渴求真爱的幽灵和第四部背负污名的天使。而它们之所以给我带来那么深的感触,《呼啸山庄》和《歌剧魅影》文学名著的背景下功不可没,但更使它成功的是野村美月自身对名著解读之后,在文字上技巧的运用,和日本人对“美”的独特追求和感触,使同为东方人的我们在心跳上获得了同样的感动。

   你被书感动的吗?不对,你是被自己感动的。
Tags: 书籍
#1 - 2014-9-5 16:27
(迈向大和抚子之路)
井上心叶喜欢琴吹七濑,喜欢到宇宙霹雳无敌的程度,但是他爱的,只有天野远子。所以即使远子去了北海道,圣条学园也没有变轻,因为她的心一直在这。(我也很喜欢痞子蔡)
最近刚把文少看完二周目(一周目是5年前),果然我还是没法喜欢远子学姐,而且比起本篇我更喜欢番外和见习生,菜乃真是可爱的孩子
#1-1 - 2014-9-5 21:10
宛若青空
学文学,艺术的,我们知道大多数心中都有所憧憬,天野远子就如同缪斯,被喜欢文学的井上心叶所爱慕的,那种心情,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是爱情还是仰慕。而对于七濑而言,这份感情是很明显的,是一种平凡人之间的相互爱慕。这之间如何取舍,文学作出了选择,那就是迈向神境。文学少女,它不是一部描绘感情的物语,而始终是以文学为宗旨。
#1-2 - 2014-9-5 21:47
宛若青空
ww
我还记得你,写的夏の終わりとリセット彼女那篇我看的挺感动,一直想找机会搞这本书
#1-3 - 2014-9-6 01:32
日立温
宛若青空 说: ww
我还记得你,写的夏の終わりとリセット彼女那篇我看的挺感动,一直想找机会搞这本书
其实与其是写东西不如说是塞私货的感觉吧w 我文少的REPO里就借文在那里向心爱的声优隔空告白 NETA喜欢的作者的作品 因为本身不是文科背景 所以对于文少可能本身还是当成一部轻小说而不是那种更正式的文学作品来看吧 所以会有一些更加萌豚般的感想 今天回家路上把半熟作家最后章又读了一遍 感觉很满足
#1-4 - 2014-9-6 10:47
宛若青空
日立温 说: 其实与其是写东西不如说是塞私货的感觉吧w 我文少的REPO里就借文在那里向心爱的声优隔空告白 NETA喜欢的作者的作品 因为本身不是文科背景 所以对于文少可能本身还是当成一部轻小说而不是那种更正式的文...
嘛,本来文学就是有所寄托的事物,无论是什么作品,不让读者尽兴都是不行的。这个尽兴包含了很多含义,囊括了很多感情,就看作者想让读者读出什么感情了。
#2 - 2014-9-7 20:22
看书这事果然一个人一个理解。就像我觉得幽灵和天使都是HE...那种似乎浑身都被火烧着的爱恋和因为极度渴求反而恨不得将一切破坏的尖锐的情感,正常人难以企及,一般人无法认同,所以在我眼里美得掉渣(喂喂喂)...还有表示看嫌疑人没看完,因为没有办法吸引我orz虽然我很喜欢高智商犯罪但最后还是跟了钱德勒
#3 - 2017-9-1 15:07
(横剑听雨打叶萍,无上清凉花满席)
不知道LZ现在再回来读自己的日志会有什么感觉…
名著的深度是最有看点的,以前不理解不想读,现在翻起来才明白到底写的都是什么…
个人读的名著不多,现在正在补,很难像我写游戏能洋洋洒洒的一大篇下来…
#4 - 2018-12-24 20:36
(缺乏动力……)
虽说时间已久,但我还是想吐槽一句:楼主是不是对中国文学有什么误解啊?
  提西方就名著前名著后,提中国就提什么九把刀韩寒小四,还有网文写手,我的天,钱钟书,余华,路遥,巴金,冯骥才,王小波,这些文学大师的作品你没读过,就是你对中国文学失望的理由?
  另外楼主对文学作品,尤其是所谓“名著”的看法,实在是不敢苟同。话说楼主所谓“名著”的范围实在是不知如何评价为好·····看一眼时间,就不再挖了吧
#4-1 - 2018-12-24 20:50
宛若青空
?你不是过度理解了
我有讨论中国大作吗。
前面跟后面明显是分开来讨论的,前面的都是当代流行文学还要我跟你解释?
#4-2 - 2018-12-24 20:56
段云誉
宛若青空 说: ?你不是过度理解了
我有讨论中国大作吗。
前面跟后面明显是分开来讨论的,前面的都是当代流行文学还要我跟你解释?
首先,楼主你的原文是“日本和欧美文学,港台略有涉及。至于中国方面我实在已经失望了。”
直接理解,不就是对中国文学失望的意思吗?楼主你有说涉猎的是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文学”?
然后你提到的中国文学,文中不就只提到了九把刀韩寒小四吗?
还大作·····对流行文学失望,不提大作,就说对中国这方面失望,还是我的理解问题?
#4-3 - 2018-12-24 21:07
宛若青空
段云誉 说: 首先,楼主你的原文是“日本和欧美文学,港台略有涉及。至于中国方面我实在已经失望了。”
直接理解,不就是对中国文学失望的意思吗?楼主你有说涉猎的是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文学”?
然后你提到的中国文学,文中不...
文学少女是算是流行文学,所以当然开始讲的是流行文学。
而且在前面谈的人物也都是流行文学,在之后谈及的所谓名著,也是因为文学少女本身用了不少名著的背景才谈到。而且我在这里所写的评论都说针对文学少女这部作品做的评。

我讨论中国的文学干什么,非流行的素材跟文学少女有什么关系吗。中国的大作跟文学少女有什么关系吗?
#4-4 - 2018-12-24 21:21
段云誉
宛若青空 说: 文学少女是算是流行文学,所以当然开始讲的是流行文学。
而且在前面谈的人物也都是流行文学,在之后谈及的所谓名著,也是因为文学少女本身用了不少名著的背景才谈到。而且我在这里所写的评论都说针对文学少女这部作...
也罢,楼主若想表达的是此意,当我误解,姑且致歉。
但恕本人直言,楼主的题目“文学,文学少女,名著”,以及全文用的都是“文学”二字,丝毫没有将范围定位“现代”“流行文学”的意思,我上面也引用了原文,是否容易造成误解?本人觉得先前的看法并不算偏颇。(抑或楼主认为,除了名著就只有流行文学?名著在它们所处的时代,也属于流行文学好吧。)
  另外,“我讨论中国的文学干什么”,开头写了一大段关于中国“流行文学”的,可是楼主本人。虽说不是正题,但可不是本人凭空扯出来的。
  最后,楼主所言的“中国的大作”,是为何意?既然都提到了名著二字,是认为中国作家这些作品算是大作而不是名著吗?还是外国的名著不属于大作?不觉得莫名其妙吗,称赞了美月在文少里对西方作品施以的东方化改写,却说这跟本就是东方同胞写的作品有什么关系?
   若有错意之处,还望阁下见谅。
#4-5 - 2018-12-24 21:29
段云誉
宛若青空 说: 文学少女是算是流行文学,所以当然开始讲的是流行文学。
而且在前面谈的人物也都是流行文学,在之后谈及的所谓名著,也是因为文学少女本身用了不少名著的背景才谈到。而且我在这里所写的评论都说针对文学少女这部作...
另外,哪怕是中国当代的流行文学,亦有刘慈欣,胡迁,郝景芳等优秀作家,并不如楼主所言般一无是处。
#4-6 - 2018-12-24 21:33
宛若青空
段云誉 说: 也罢,楼主若想表达的是此意,当我误解,姑且致歉。
但恕本人直言,楼主的题目“文学,文学少女,名著”,以及全文用的都是“文学”二字,丝毫没有将范围定位“现代”“流行文学”的意思,我上面也引用了原文,是否...
好吧。也有可能是表述不够准确,但很多时候语句是由上下文和语境所决定。首先这个这个平台acg本身就应该算是流行文学的归属(应该没错),所以在这里讨论的内容如果没有特意说明,理应做流行理解才对。其次我所提的几个人物,韩寒,郭敬明等都是当时中国,怎么说呢,通俗大众类小说的代表人物,包括九把刀在当年也很火,在我学校里有日本留学生也都在看《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
我举了这些例子就是想说明的是,在流行文学这块的对比里,我们这里出的是韩寒郭敬明,但是日本在当时却出了《文学少女》这样的作品,更令人惊讶的是《文学少女》还算是当时日本的热门大作,所以我觉得在流行这面的对比上,中国这块实在是有点拿不出手的感觉。

其次所谓“名著”,在广泛意义上我认为,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认可的作品。这就不仅仅涉及到文学水平本身,而是涉及到翻译受众层面了。就算在国内算是有名之作,但是在国际上名声不显,或许是因为翻译问题,或许是因为文化背景原因等等。
所以所谓的名著,都有普遍具有一些超越种族文化背景的价值,才能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
而你上面谈论到的,我想了想还是没有用名著这个词,而是代以大作说明,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
#4-7 - 2018-12-24 21:38
宛若青空
段云誉 说: 另外,哪怕是中国当代的流行文学,亦有刘慈欣,胡迁,郝景芳等优秀作家,并不如楼主所言般一无是处。
你说的这些人物在当年还没有现在这般影响力。
而且三体和北京折叠,胡迁我不太清楚,归属在流行文学里我觉得并不是很恰当。
因为三体是科幻,北京折叠是带现实批判吧。感觉没有那么通俗。
当然这种东西究竟怎么分我也不知道,也不是我说了算。
#4-8 - 2018-12-24 21:42
宛若青空
段云誉 说: 另外,哪怕是中国当代的流行文学,亦有刘慈欣,胡迁,郝景芳等优秀作家,并不如楼主所言般一无是处。
还有bangumi这上面的时间点并不一定是我写的时候的时间点。
我前期有不少东西原先是写在qq空间之类的其他平台里,后来因为这里和acg关联比较大所以就搬到这里来了,实际写这个的时间应该比2014年还早。
对了那些年是2011年上映的,那就也许是那个时候,但是我也记不清具体时间了。
#4-9 - 2018-12-24 21:57
段云誉
宛若青空 说: 好吧。也有可能是表述不够准确,但很多时候语句是由上下文和语境所决定。首先这个这个平台acg本身就应该算是流行文学的归属(应该没错),所以在这里讨论的内容如果没有特意说明,理应做流行理解才对。其次我所提...
其实吧,刘慈欣的三体出版时间跟文少属于一个时候的,08到10年,文少是06到11年,即使在三体未获雨果奖之前,三体在国内也是很有名气的,获奖也多,当年还在读网文的本人早早便听闻了其大名,其影响力在下认为并不会比野村美月的文少差。
   另外,科幻作品向来不太被认为是纯文学作品,更多归为流行的通俗读物,归为流行文学本人觉得并无不妥之处。至今尚未有科幻作品获得诺贝尔奖或卡夫卡奖等纯文学大奖,即使是阿西莫夫亚瑟克拉克等神人也不能做到,本人认为便是明证。
   再者,其他不论,余华的作品在国际上获誉也是很多的,我还没提那位拿了诺贝尔的莫言呢····
  最后,依楼主之意,本人的确是有误解。在之前,由于素来听闻文学少女这部作品具有超脱了轻小说文学类型的文学性,因此慕名前来拜读,故而心里更多是将其以纯文学作品的标准来看待。这也是现在读到二卷的本人略有失望的原因吧,也是本人的看法存在偏差,还请见谅。
#4-10 - 2018-12-24 22:33
宛若青空
段云誉 说: 其实吧,刘慈欣的三体出版时间跟文少属于一个时候的,08到10年,文少是06到11年,即使在三体未获雨果奖之前,三体在国内也是很有名气的,获奖也多,当年还在读网文的本人早早便听闻了其大名,其影响力在下认...
三体的“文学性”还存在争议。因为我在日本读研的时候,我原来是文学的,但后来考去法律了。
当我还在文学那侧的时候,当年有个考题就是“举一例文学中对灾难的描写并对其灾难化描写的特征进行说明并评价”,大概是这么一个题目,我和一位学长有谈及到《三体》的话题,但是我和他普遍认为(得出结论)是刘慈欣的文学写作水平并不高明,特别是人物塑造能归类到“差”的档次。
当然,这也许只是我跟他的一家之言而已。

文学少女的意义,按我来讲应该就是运用名著的背景,并相对成功地在不同国籍和文化的人身上应用了。
我看文学少女的时候在高三,2010-2011年那个时候。
应该说名著,特别是翻译版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我觉得并不出色,因为说实话不管是因为门槛还是文化背景之类的关系,普遍让人不好读,或者是读的过于无聊,导致大家都听过名著的名,却很少真的有人把名著看掉。

从这点上来说文学少女对“名著”的一些运用,即她采取了名著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而改之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故事去演绎她,将名著背景的文学性和轻小说特有的趣味性相结合,造成了一定的效果。

这个效果我想对比其他很多莫名其妙的轻小说而言,应该能够理解。
#4-11 - 2018-12-24 22:37
宛若青空
段云誉 说: 其实吧,刘慈欣的三体出版时间跟文少属于一个时候的,08到10年,文少是06到11年,即使在三体未获雨果奖之前,三体在国内也是很有名气的,获奖也多,当年还在读网文的本人早早便听闻了其大名,其影响力在下认...
但轻小说这个题材,它限定了文学少女的上限。
毕竟面向什么观众群体,采用什么样的风格和叙事,都已经被事先规定好了。

因此说,选择轻小说自身就是一种博弈关系。即在娱乐中我发现了一些比较具有文学高度的内容,而不是我在文学内容中发现了一些娱乐性。
#4-12 - 2018-12-24 22:54
段云誉
宛若青空 说: 但轻小说这个题材,它限定了文学少女的上限。
毕竟面向什么观众群体,采用什么样的风格和叙事,都已经被事先规定好了。

因此说,选择轻小说自身就是一种博弈关系。即在娱乐中我发现了一些比较具有文学高度的内容...
所以说,科幻作品更多被认为是流行文学而不是纯文学啊,跟推理文学一样,大基数上这两个类型的作品文学性都不高,换言之,科幻文学和推理文学本身就不以文笔见长,定义其为更加通俗的流行文学,较为合适。
  另外名著吧,翻译是一个原因,但其易读与否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即使是本国人,在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或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这类意识流名作时也会觉得很难读,但若是像毛姆的或雷蒙德钱德勒的作品,同是大师,读着却并不会觉得十分难以理解。再考虑到个人原因,就更是人人不同,千奇百怪了。其实个人的阅读水平应该占了更多的原因,平日里不怎么阅读文学,或只读鸡汤文学或中低端网文的人在我国内应该占绝大多数(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读书量每年是4本左右,算上教科书),哪怕好一点的通俗文学都难以理解,逞论名著之类了。
  说到文学少女对“名著”的运用,个人总觉得怪怪的,大概是珠玉在前造就的强制对比之故,当然目前本人只读到二卷,也只是对二卷有意见较多之处,也许全系列完成后会有改观。
   但其实跟白2给本人的感觉类似,在娱乐中发现了一些比较具有文学高度的内容后,心里不自觉就不会将其当做通俗的娱乐作品,而是当作文学作品来评价和比较,结果反而得不到好的体验。也不知,本人这属于什么毛病····
#5 - 2019-10-6 00:29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麻枝准的代表作是lb。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