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5 09:42 /
大年初二看完,第一感觉是叙事结构挺散的,直接导致了不如第一部。再加上结尾我们都知道刘培强活了下来,地球活了下来,所以由此把科幻片和灾难片最重要的紧凑感丢了大半。但是导演拍得很有危机感,刚隐约出现尿点的时候又突然把你的尿点掐断了,我只能佩服。

还有的感觉就是有点流水账,后来想了一下感觉跟看维基百科的感受差不多。所以我觉得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片中拍了两个危机,大概时间占比四六开,实在是大可不必。一部电影总有一个主要危机,所以一定要分清好主次的同时也要注意紧密关联,如片中两个危机时间跨度太大了,而且两个危机又堪堪平均分了三段,直接就是导致观众感到厌烦,所幸的是三段都拍得太精彩了,倘若哪一段崩盘就会直接导致整部电影崩盘。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电影的惯有毛病:太宏大叙事了。纵观整部电影,都是在讲领导层和第一线战士,根本没有什么普通人的戏份。我们平常每天被笼罩在宏大叙事之下,到电影院放松一下,想找点共情,结果一看,全他妈拍的是正史,请问我怎么共情?让我共情那些王侯将相吗?恐怕片中最贴近我们的是那两对家庭了,但是那一点镜头还是放在了宏大叙事上,让我感到很不舒服。

不过刘德华的父女戏份恐怕是最进步的一点了。图恒宇的爱女爱到了癫狂,直接导致了地球大危机,比之其他传统价值观拯救世界我已经觉得很进步了。不过这方面不论是中还是美都是老毛病了,成天喊着伐木累伐木累,伐木累喊到吐,不累吗?

影片中最开头那段电子生命计划的伪纪录片剪辑一度让我非常期待,然而影片也是浅尝辄止,根本没有好好拍出来,只是把反叛军当作剧情的推动工具。从头到尾我只看到了几个暴徒的零碎镜头,而交手甚至也是无人机,嗯,很符合片尾用一个moss就直接掩盖整部片所有bug的设定风格。不过也能理解,片方拍的是正史,哪拍的到反叛军深处的事情呢?毕竟要拍深了去就要去拍普通人,片方怕是根本hold不住啊!

历史是由普通人推动的,上层建筑的构建必须依靠于每一个个体生命,然而电影拍出的推动流浪地球计划让我感觉到的是——计划失败了,反对率上升;计划成功了,支持率上升。于是普通人的镜头就融在了几个冷冰冰的数据中,没了!为什么电子生命计划支持率会那么高,我没看明白,因为片方也压根不想去探讨。这种电影就像把价值观直接塞进你的脑子,根本不会去管什么合理性。

虽然我根本不知道电子生命计划支持率会那么高,但我知道想要探讨就一定要拍普通人和普通家庭,看他们究竟遭遇到了什么,他们有怎样的决策。但电影并没有深入探讨这方面,本可以去探讨一些譬如“意志反作用于物质”的哲学命题,但拍出的只是一部单纯的灾难片和一部宏大叙事的幻想片,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设定。所以对于这方面,我是非常遗憾的。

我还很想知道一些问题,譬如到那个时候阶级会消失吗?但是从电影中都没有看出来。2023年了,这部电影的商业性和特效我觉得比肩好莱坞一线电影已经没有问题了,而且我相信只要像郭导这样的电影人才越来越多,剧本商业性这方面再成熟起来,商业片水平超越好莱坞没有问题。但是没有多少有深度的电影,一切都是如空中楼阁。所以我还是希望未来会有人真正深挖流浪地球原著所探讨的这些问题,拍出真正的《流浪地球》来。
Tags: 三次元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