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27 14:36 /
一、最好的神话

      原作《竹取物语》是日本物语文学之祖,是第一部以日本自创文字(假名)写成的文学作品,在日本家喻户晓,可谓是影响深远的古代神话。无论是其取材的奈良时代还是其成书的平安时代,终是归于日本古代。(两个时代常常向唐朝学习,唐化深重,动画中的唐和风糅杂建筑和佛教神仙正是其影响的体现。)

二、最好的艺术

      《辉夜姬物语》是日本迄今成本最高(50亿日元)、吉卜力迄今时间最长的动画电影,是吉卜力艺术大师高畑勋执导花费8年时间打造的艺术巨制。动画运用日本古典美术绘图技法,画风独特柔美,“每一帧都是壁纸”此言不虚。单论画面之柔美,《辉夜姬物语》与《剧场版 紫罗兰永恒花园》二者带给我的震撼最大。音乐方面由大神久石让负责,结尾辉夜姬送行曲“天人的音乐”悦耳而空洞,堪称绝配。

      该电影的改编也是艺术之绝。初看《辉夜姬物语》,首先就感到很奇怪:本作并没有大多数神话蕴藏的宏大久远的史诗感,开头贴近自然生活,中段谕人以理、暗含反讽,末尾却是冷清费解的神话结局。之后又把《竹取物语》读了一遍,感受很不一样。

      改编后的竹取翁稍后才得到天赐黄金,前期辉夜不仅被穷养而且堪称放纵,以致即使是后期辉夜拔眉毛染黑齿,灵魂深处仍是野姑娘“小竹子”,更具“人性”;原作主人公“辉夜姬”从故事开始就是“宠爱呵护于深闺中,不准出门半步”,之后成长得聪慧伶俐、充满神性,与其说是“公主”,称为“辉夜神女”似乎更为恰当。主题上,原作主要集中于抗拒俗婚、针砭时弊和佛求净土、道出尘世两种思想,而动画在原作基础上又增添或是强化了反对物化女性、爱情求真、尘世美好、追求自由等思想,其意境之丰富思想之深邃实令人慨叹不止。《辉夜姬物语》的改编,是从“寓言性质的神话”到“神话性质的寓言”的艺术。观众若只看电影不做比较,是无法体会到改编者付出的心血与巧思!

      (原作的“抗拒俗婚”和电影的“爱情求真”很相似,但其实是不一样的,这点还请读书观影自行品味。)

      一说“爱情求真”。

      《辉夜姬物语》着重讲述了七位男子慕求辉夜的故事,可惜都如现实般残酷,七位男子全都不是辉夜的真爱。这样“七次失败”的寓言确实如商家卖书宣传的那样(“女孩一生必读”,当然我认为对男孩也有价值去读)很有教育意义。只怕细说生拙,以下乘兴题诗概括,纯当玩笑,看不懂还请观影细细体会作品真意。

      一曰蓬莱玉枝真金伪造钱终虚俗,
      二曰焕辉鼠裘赴火成灰假面光彩,
      三曰借花言情誓盟空付巧语莫信,
      四曰龙首求珠风雨破胆哪随生死,
      五曰燕巢贝儿苦寻不得轻送性命,
      六曰天皇神明强权相逼舍生守义,
      七曰比翼真情双宿难飞真心趁早。


      最后送一句辉夜在原作中的话:“倘若不识彼心,贸然成婚,一旦男方生出二心,岂非追悔莫及?所以,不管对方地位如何高贵,即使是举世皆畏之人,如不能深明其心,我也绝不与他成亲”。

      二说“尘世美好”和“佛求净土、道出尘世”。
      
      原作中“佛求净土、道出尘世”的思想来自中国的佛教与道教,本质是“出世”;改编之后的电影时不时流露出对尘世美好的赞美与留恋,本质是“入世”。但电影却保留的原作的结局,这就让人很疑惑了,电影到底是想告诉人们“出世”还是“入世”呢?
      
      再回顾电影。穷养的“小竹子”或许粗鄙,富养的“辉夜公主”面对的却是更加虚俗的世界。于是最终,在一阵悦耳但是空洞的神之乐中,辉夜却说出了遗言“不论喜悦还是悲伤,这片土地上的生灵全都散发着光彩。鸟、虫、兽、草、木、花,还有人情”,便乘云辇而去,留下尘世依旧纷乱迷茫。

      辉夜,你就这么喜欢这个世界吗?

      辉夜喜欢着这片尘世,而电影则开放性地把疑问抛给了观众:你喜欢这片尘世吗?终究是“出世”还是“入世”呢?

      我的话,还是更喜欢那个更具“人性”的辉夜呢。

三、总结

      这部电影下了我6个小时,边写边想又花了数个小时,却是值得。说实在的,我极少极少见过这般一部艺术性和教育性全部拉满的作品,改编亦是达到神话级的艺术境界。一些作品总是被吹“艺术”,实际看了却模糊不清,不知是富家子弟的“闲愁”还是嗑药嗑嗨的“呓语”,观众看完之后心里除了“艺术”两个字就没了,仿佛人们都是为了陶冶情操走进电影院的,脱离大众(或者说脱离现实意义)的艺术终归不是好的艺术。

      可惜这般神作人气稍显冷清,不能将真理广播,留下些“曲高和寡”的谬论。
Tags: 动画
#1 - 2024-4-4 02:35
满分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