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4-5 07:10 /
自从《白兔糖》动画化以来,我就经常看到有人在网上哀号“为什么结局是父嫁,我无法接受!”正巧最近游戏界也出了个娄子,质量效应3的结局被人给喷成了渣。关于这个问题,内裤门老爷有着精彩的论述。而这个论述其实也同样的适用于《白兔糖》。

我姑且先下一个结论:《白兔糖》的前半部,也就是动画化的那部分是有着极高水平的。然而,正是因为前半部的这种极高的水准,使得后半部成了一个扭曲的存在。

前半部里,大吉收养了凛之后,做出了很多的牺牲;而与此同时,乖巧的凛也给了大吉以心灵上的支撑,两个人建立了极深的羁绊。而对幸树一家、春子、凛的母亲、大吉的爸妈以及“爸爸友”等为人父母角色的描写,更是加深了对“抚养的牺牲与所得”这个主题的探讨。套点术语来讲,就是题材新颖,感情真挚,描绘深刻,引人深思。

可惜,到了后半部,这些优点至少扔掉了一大半。首先主题变成了青春少年少女的心事,这个题材即使不说位居日本漫画题材榜的榜首,前三甲是稳稳地跑不掉的。这么多年过去,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劲爆的主题比比皆是。于是在这个拥挤的战场上,《白兔糖》在剧情走向、人物感情和描写手法等多个方面恐怕都只能说是中庸,后半部的1000页里,大概有700页(几乎相当于前半部的长度)是浪费在这上面了。

然后就是最令人诟病的那部分,父嫁结局。虽然说选择什么样的结局是作者的权利,但是倘若铺垫不合理,被人骂也是无可奈何。前半部里,读者们跟着大吉的视角,与凛度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即使是宅这种萝莉控比例超高的人群大概也会像大吉所说的,用看女儿的眼光来看凛吧,也顺便拿看侄子的眼光来看幸树了。这个眼光一旦养成,看着凛跟幸树在后半部的感情戏里跌跌撞撞,产生的绝对不会是“彼可取而代之”的心情,而是心痛与焦虑。对于凛最后做出的决定,更是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心理障碍。大吉说自己需要两年,但在读者来说就是十几页、几分钟的事儿。于是乎,看到结局的时候,这个违和感到底有多强烈可想而知。

父嫁结局本身不是问题,前半段铺垫出女儿的感觉然后直接父嫁才是问题。哪怕是调换一下顺序,先让凛告白自己对大吉的心意,然后再让大吉和读者一起看她的感情经历,最后的反响恐怕都会好很多。当然如果让我来选择,我宁愿本书前半部直接完结。
Tags: 书籍
#1 - 2013-4-25 06:32
哦哦,原来是这样的。。
#2 - 2013-8-4 15:09
(生存体征不明)
其实父嫁结局让某又相信爱情了
一年多了呢。。。
#3 - 2014-7-4 15:15
(星辰大海!)
父嫁结局不能接受啊!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