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3 05:03 /
在读的时候就在想,想要写点什么。读的时候想了很多,真到了要动笔的时候却是脑子一片空白,有些不知从哪里开始。

我读过《春物》三遍,前两遍都是在高中的时候,自然,是什么都没记下来。但我始终对它有种特殊的情感,大概是因为我从未读过这样一个充满了各式各样偏门道理的小说,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不可谓影响不大。而今终于再次读完了一遍,其实很早以前就已经看到13卷了,但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无法一口气看完,只能慢慢磨了好几周,当然,这也有《春物》本身到了后期就越来越无聊的问题。

读前半部分时候的感受和后半部分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前半部分给的印象太深刻了。当时看来,大老师这样的人简直是我的理想形象啊!自然,我也会带入书中的许多思想,尽管我不能确定那时的我是否能看懂那些句子,但在现在,我敢肯定我的许多行为都收到了他的影响。或许这本书中的许多道理只是八幡自己固执的偏见,可这仍为曾经的我提供了许多指引。

当然现在看来那些客观的大实话还是完全没错的。

关于精神内核,「真物」好像有很多能说的,可在我看来那是什么并非重点。在最后几卷中,不管是叶山还是由比滨都腹诽过像是“这样的「伪物」真不错”的话,这就不难想到建立「伪物」是得到「真物」的必经之路,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这段旅途中我想要相信什么;那会决定在抵达终点时,我能够得到什么。
最后八幡和雪乃都获得了向前迈步的勇气、寻得了前进的方向,我想这才是「真物」的意义。

(上面说的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无法一口气看完中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就包括了重拾崩坏三主线)

大老师这种害怕向他人伸出手、害怕受伤的行为模式至今影响着我。

抛开这些,单就剧情,从第一卷到第四卷,欢快的剧情徐徐展开的同时,悬疑的暗线也在慢慢解开,这一点就已经吊足胃口了。而在这之后的两卷更是精彩,不多赘述。

到了故事中段,虽然是第一人称视角,却颇有一种群像的味道,几个主要角色的塑造很不错。不过直到最后,都差了一口气,说的是叶山、海老名和阳乃,海老名虽然是个配角中的配角,戏份意外地很多,差就差点了。叶山这个角色是挺到位的,观众视角下有一个明显的转换过程,但直到最后,总会感觉还是差了一点;阳乃也是一样,她的戏份比叶山还少一点,那种“还差一点我就能完全了解这个角色”的感觉更加强烈。晦暗不明的话语、眼神和态度根本无法彻底表达清楚一个人,或许这也是第一人称下作者的故意为之。

第七卷之后就是改变的过程了,文戏写得是好看的,有些事总要自己体会到了才会明白——在一次次的对白里、眼神里、泪水里、相顾无言里,只是过程痛不可遏。再后来寻找的过程,也只有团子可以说说。因为雪乃和大老师的性格使然,他们的对手戏少到令人感觉雪乃隐身了,这时候只能团子跑多一点了,不管是大老师团子的面对面交谈、他们的内心活动,还是她的流干了的眼泪与笑容、他的沉默,还有那句,“其实,我根本不想要什么「真物」”,无不在诉说着她正经历着多么痛苦的抉择。除了这些,都是味如嚼蜡的内容,更别提那舞会了,这个主线内容和感情线的关系太过隐晦了。
  「因为,明明这么痛……」
  不只胸口。不只心灵。一切,一切都好痛。
  ──我的一切都哭喊着喜欢,到了痛彻心扉的地步。
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就对这段印象深刻。(插句题外话,Interlude真是好文明,从他人的视角来看一件事,又是完全不同的感受。高中那时还看了《路人女主》,同样是对Girl Side卷大为感慨。)但就是这样的团子,居然最后结局是重回侍奉部来委托?还有一色和小町最后说的话,我真是要两眼一黑了。前面写得再拖再无聊都无所谓,这样的结局太让我失望了。

又过了这么久,我反而对由比滨结衣这个陪跑的角色的剧情印象这么深。
结衣是个好孩子,雪乃是个普通孩子,八幡是个坏孩子。
果然只有好孩子受伤才最能让人记得吧。

看完14卷已经精疲力尽了,一点都不想翻开接下来的内容。本来我还想着看完基本续作再写的,现在看来似乎没那个必要了。

这篇写得很勉强,我强迫自己写完的,很难受。因为我发现现在的我看完这本小说,留下的东西很少。
Tags: 书籍
#1 - 2023-4-4 03:42
结尾重回侍奉部属于纯纯脑瘫剧情
#1-1 - 2023-4-4 06:44
木清
对,太恶心了
#1-2 - 2023-12-12 15:36
null
6.5里面好像有暗示小町很想入侍奉部的,而且感觉毕竟都结束了也不是很影响大题的感受?
#2 - 2023-11-30 16:49
据说还有后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