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 23:43 /

主题是”成长导致羁绊破裂“。山田和希美说的“故事还是happyend就好了“,故意营造悬念,很悲剧的写法,但故事本身不是纯粹的悲剧,因为最后青鸟和霙的欲望部分得到满足,新的不平等关系也建立。全篇弥漫恐怖感,一开头就用童话里的动物争食和现实中的言不达意定基调,然后又单方面构建霙对希美的期待(等待、模仿、脑补),又一次次打破期待,却又维持着危势均衡,让观众抱有恐惧和怜悯的情绪,这是非常典型的悲剧情绪。进路调查和音乐竞赛直接把这种脆弱关系型摆在明面上了。成长和羁绊的冲突烈度在这里抵达顶峰。然后就到了全篇处理地最妙的点——霙的转变。人民教师一通嘴遁,让霙从利兹视角切换到青鸟视角,就突然悟了。这样处理会不会太随意?太牵强?并没有。后背的逻辑是:【霙压倒性的音乐天赋】。这里可以多想想,毕竟这段戏处理得相当隐晦。童话里类比青鸟,就是它飞翔不仅是她想飞更是它不得不飞,这就是她的一部分,甚至是根本性的东西。当霙试图从青鸟视角理解整个音乐时,她的音乐才能是如此根本性,以至于她能瞬间”悟了“,此时音乐的天才压倒了所有,包括她对希美单方面的过往关系性,并从对”利兹与青鸟“的理解,建立了全新的单方面关系性,即放手与飞翔。希美对自己的爱,不是羁绊性的爱,而是对自己音乐的爱。正是因为自己的音乐,希美才爱着我。也正因为希美爱我,所以她一定会放我走,这是她表现爱的方式,所以我也必须接受。
总之童话线和现实线的对称蛮多的,是我喜欢的类型。脚本家用霙的视线误导也算耍了一波观众。(霙最后用利兹的孤独感代入,最后用青鸟的飞翔必然性代入,其实算故意误导观众视线,设计感很强,但也没毛病。)
Tags: 动画
#1 - 2023-1-15 01:14
其实有一个称谓可以概括之,“悲喜剧”,同时兼具两者,但又不完全包含两种发展模式。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