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15 00:37 /
    近日花了十几个晚上读完思慕雪的热带鱼,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故写下这些。主要内容是剧情小概括,自己喜欢的部分,以及产生的联想。

--------------简单介绍一下(无剧透)--------------

1. 故事

    故事发生在爱媛县的长滨。此地滨海,风景宜人。有一所高中叫七滨高中,它的一大特色就是水族馆部——由学生管理,负责照顾鱼类,每月都会定期对外开放。
    在一个夏天,由于父亲工作变动、需要出国的缘故,在东京上学的高一女孩天野小夏转学到七滨。她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在姑姑家居住。即将进入陌生的校园环境让她感到孤单。
    来到学校的她,被热情好客的学生“拐”到了水族馆部。在那里,她见到了部长兼唯一的部员、高二的帆波小雪。“你喜欢山椒鱼吗?”小雪问初次见面的小夏。于是,部员由一个变成两个,相仿的两人各自怀揣着孤单,逐渐被彼此吸引。
    她们在相互陪伴的过程中,会体验怎样的快乐、遇到怎样的烦恼呢?山椒鱼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这部漫画以两人的友情(又或许触及爱情的边缘)为中心,同时着重刻画了好闺蜜小枫以及帆波的家人,是相对写实又很温暖的青春剧。

2. 我的观感

    人物都很可爱。长滨是个好地方,作为情感故事的发生地,未必输于七里滨、江之岛。抛开我的感性来讲,这部表现手法上没有特别出众,大体情节也是高中校园典中典,很多背景是照片处理。但基本技法该有的都有。作者似乎在刚开始想画的是比较标准的百合漫,但随后定位出现了微妙的改变,这是争议所在,却也产生了吸引我阅读的特殊氛围。

3. 建议

    以我的视角来看,如果您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其实大可不必在意评论区中的声音。相关更多的想法放在了后面。



--------------开始信马由缰(有剧透)---------------

0. 虽然估计没人会看这篇东西,但我还是叠叠甲吧:

    我基本不了解ACG的论坛世界中各种的谈话规矩和雷区。看过的作品不多,是词穷的理科生,至今基本是离线看片,对各种圈子完全不了解。换句话说,写这篇文章时的我,接近一个弱化版的大放厥词的萌二。如果您是前辈的话,请多指教。

    如前所述,我是非常浅度的读者,也不觉得自己是百合读者。如果您在bangumi上看到这篇文章(只要这个网站还存在就不会发到别处),可以看到我所看过的相关作品数量,连入门都不算吧。这部漫画我也是近些天才看(即完结后一年半。虽然很久以前就点收藏并且看了一话),目前看来作者萩埜老师的推特就是无情的转发机,p站、主页都停用了。当年的一些讨论如下:
https://bbs.yamibo.com/forum.php ... &fromuid=206039
    唔。我已经描述了我的情况,还是说说看法吧。

    漫画毕竟是娱乐作品。按类型找作品并且避雷是很常见的也很合理的事,比如是否真百、是否纯爱、有多少糖、有无刀片。据我理解,在投入了时间以及感情后被作者伤害的人,大多数会走上这条路。可能是因为时间少,对杂食的我来说,个人习惯是不设置预期,封面好看对上眼缘就读。即使知道它的分类,首先也会依照故事开始时发展的感觉、而不是标签来设定预期。
    我是十几天读完的,感觉节奏刚刚好;若是一个月一回,也许到那个情节出现时会劝退,或者让读者淡忘已经在看这部作品。因此连载时出现负面情绪也能理解。(2023.2补:最近把恋语轻唱追到位了,这是一个控制月更节奏的正面教材)
    但负面的理由是?据说是因为关于它是不是百合,一个定义上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古老了,也不仅是这一个作品引发的,所以我倾向于这是“无意识欲加之罪”,讨论的不完全是论题本身,而可能是当时读者的心情。就问题本身来说——就算是ACG世界,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允许很微妙的吧。人家也不是在百合姬上连载的……
    进入一个领域就要让新人站队或者学会叠甲,这是良性的吗?
    有的人认为前后风格走向有不一致之处。这种现象我想是发生在庙会前后,也是比较早的情节了。也许可以这样理解:开头的类似发糖的情节,要么从作品角度理解为甜蜜的点缀、体现二人心情的修辞手法;要么从情节角度理解为二人逐渐找到合适距离、合适相处方式中的一个过程。当然理解为噱头、或者作者从更多商业考虑到“终于可以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的转换也未尝不可,但那样可不浪漫啊。
    另外,作者之前有一个小短篇,设定差不多,不过是有男主的。我想这会不会和连载时的奇怪传言有一定关系。
    虽然这么说,但将作品的这一特性传达给刚拿起书的读者,还是有必要的。我希望前面我给出的简介没有产生误导。

额外说两句:
    能使读者和作品共鸣的当属读者的性格和经历。人与人差距很大,而我恰巧与这部作品产生的共鸣,也未必能够为他人所理解。我想这里就没有必要写我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等等了,一点也不特殊,有心的人估计看看后文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1. 那么再仔细讲讲故事吧:

    整部漫画开始于小夏高一转学来的夏天,结束于小雪考上大学、小夏高三的那个冬天,两人于东京再会之时。
    情节通常以事件为背景发生。在小夏认识了小雪、小枫之后,大家经历了——
    第一年夏天:小夏第一次参加的对外开放
    第一年暑假:青岛游、逛庙会
    第一年秋天:运动会、文化节、探病、小雪去东京修学旅行
    第一年冬天:圣诞节对外开放
    第二年初冬天:新年小枫来小雪家玩、(小雪上一届进行高考)、小雪找小枫谈心
    第二年春天:(上一届的毕业典礼)、三方的拉OK、(小夏升二年级、小雪升三年级)、以两人旷课对哭收尾的又暖心又胃疼的环节
    第二年夏天:新部员加入、小夏爸爸参加的对外开放、小雪退部开始准备高考、海边诉衷肠(btw这之后似乎就全面进入狂草画风了)
    第二年暑假:大家一起在小雪家放烟花
    第二年秋天:文化节
    第二年春天:小雪考上东京的大学并与小夏告别、小夏升三年级
    (大概是)第三年初冬天:再会

    七滨高中的原型就是长滨高中。我只贴一张俯视图好了。这个高中真的有水族馆部哦,据说养了上千条鱼,而且做一些很正式的科研。下图中还可以看到小夏初次来这里时下车的地方——伊予长滨站,以及第二年初小雪和弟弟参拜的神社——住吉神社。

    青岛位置如下图。果然是猫猫岛啊!(左侧图片可能不太清楚)


2. 那么就开始碎碎念了。警告:前方将出现大量第一人称“我”

    前面铺了那么多,现在终于到主题了吗。我在很小的时候也是容易被动画片的情绪感动的。有一天,我看了好像是小熊维尼的一些集,为友谊而哇哇大哭;可能是同一天,我看了星际宝贝的剧场版,为“家人”的概念而哇哇大哭。家人于是教训我:别老看煽情的东西了。我还真挺听话。从那以后,我好像就很少哭了,哭基本都是因为三次元的委屈。(所以说,《心灵想要大声呼喊》那里女主的设定,还是挺合理的,虽然有些夸张)
    哭不哭倒是无所谓。但似乎能感动我的,总是“朋友”和“亲人”的概念。这是不是孤独的一种呢?在我记忆中,很清晰的一次是在高中,我看了一集世界奇妙物语,那集是“赠送一年的智力问答”,于是一个不分昼夜、不断提问、听到男主回答便会庆祝 “正确!”的“智力问答大叔”,就住进了这个什么问题都能答对的天才男主的家里。一开始自然很烦啦,这就是“赠送一年的智力问答”吗?半夜还问我题目,连觉都睡不安稳。但是后来,经过一系列的事件,比如爱恋与失恋(我记不太清了)、被高利贷人打,大叔都陪着男主挺过来了。最后大叔问了一个什么问题。男主说答案是“朋友”。正确了。大叔流着泪把房门钥匙还给了男主,走了,因为一年的时间已经到了。那把我感动的哟。
    我的泪点可能就是安全屋,是归属感,是需要与被需要。
    所以说,《热带鱼》能打动我,究我的根本原因,也是在这里。所以如果你的经历或性格和我不一样,那……那我也希望能够在这部作品中获得其他的乐趣。

    接下来的碎碎念,可能不会着重于“孤独”的主题。更吸引我的是其他的一些东西。

    这里我为大家留一些悬念,只写文字,不贴图了。

    我最喜欢的镜头之一,正如我在短评里写的,是“海边诉衷肠”那段里,夜里小雪找到小夏的楼下向她打招呼,让她下楼。(以及在海边那几页都很棒——请叫我的名字!)
经历了“对着哭”之后,两人对于即将到来、或者说正在进行的离别,看得更开了一些。小夏得知小雪要开始准备高考了,暑假开始就要到远处补课(松山,比上面第二幅地图中的最右上角还远一点),旅途往返,见面的时间固然会少很多。
    有什么心事,主动去聊聊就好了啊。这可是之前的情感教训哟。从卡拉OK开始的那一大段的不完全胃疼,对我来说,蛮真实的,甚至是好的方面的真实。为什么不坦诚呢?多少是因为一些扎根心底的传统的束缚(啊这,我没想用这么大的词来着)。比如:做人还是要走出舒适圈。比如:不要麻烦别人,要反省自己,希望做什么的真实目的。探寻自己的内心,还不是说自我了解,而是自我约束的那种。这些东西,也许是我过度解读吧,它们应该是推动两人不坦诚的底层因素之一——这么说是因为三次元的我常年也受这种苦甚至已经习惯了——不过作者没有明确地把它们写出来。这是我喜欢的。
    展开说,其实这部漫画的很多价值观(又是一个我没想用这么大的词),和中国,至少和我的经历导致的我对国内一些当代普通家庭的认知是很像的。而作者也没特意强调它们。所以就很舒适。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优点。也许这就是共鸣吧。不加修饰的、纯粹靠概率的共鸣。

    说远点,那一段的小雪的打扮和画法,让我想到星际牛仔里少女时期的菲。这大概也是最后的不狂草作画之一了。我真的不清楚为何后期会改变风格。最明显的就是头发的画法,只要是黑发人,一律用纯笔画,而不是之前外轮廓加笔画加高光。也许是时间所限?也许是希望通过变化,让大家知道角色们长大了、时间推移了?(但没必要衣服也狂起来吧)以及,原来水族馆部的鱼们还会互相聊天说俏皮话,后来就完全没有了。不会是因为作者那边有什么变故吧……(之前每卷结束后都有感谢hinata,但第九卷结尾变成了R.I.P.)还是说这和之前的读者争论、关推特p站之类都有联系呢……我挺担心的。
    不仅如此。如果能看到这,估计各位能猜到我是在b漫上看的了。那里的特典,有效的只有前5卷。后面是没有了吗?前面几卷的作者自我访谈,还是很轻松愉快的。这多少也是心情转变的体现吧。希望知情人士能告诉我一下,谢谢。*后记:后来又在百合会看到了一点b漫没有的内容。

    我最喜欢的镜头之二,是探病的时候,小雪从梦中醒来,看到小夏。
    这里更多的也许是分镜安排带来的冲击感喽。小雪梦到小夏离自己而去,留下自己孤身一人在黑暗当中。连续多格,梦的背景是黑色的,且尺寸单调统一。自然容易让读者开启电影模式体会那种孤单。然后醒了,一格“陌生的天花板”。然后就是大跨页,以小雪的视角,看到小夏的头伸过来俯视自己,表情灿烂,问候道“早呀”——原来是她来探病了啊。看见这笑容,什么病治不好!你就说!
    上次有人为我探病,还是小学吧。有没有我都记不清了,更别提是谁了。可能最多最多有给我送卷子的。我们家床边没什么地方,不方便探T_T。

    我最喜欢的镜头之三,是小枫到小雪家玩的时候。帆波老爸回来,小枫、小雪、弟弟和帆波妈一起围在热腾腾的火锅旁,对他说“欢迎回家!”。
    这部作品,很大一部分比重在于广濑枫作为两人的朋友如何调和小雪小夏的关系,以及陪小雪弟弟玩,以及负责在整部作品中充当活泼担当。我就不详细描述了。读过的都说好!更让人欣慰的是,作者对小枫的描写(又也许是无意的)没有停留在一个完美的调节者上,但接近完美。比如,小夏第一次送她爸去机场、小雪独自照顾社团在外面遛乌龟时,小枫过来开了一个奇奇怪怪的玩笑。以及卡拉OK时,她只是帮了冬树,而并没有像我暗中期待却又不期待的那样帮小夏——那样会显得过于降神。但“不完美”也仅仅如此,这些反倒显得她可爱又真实。总之热心的枫是超级讨喜的角色,谁都想要的那种好闺蜜!
    还有很大一部分比重在于家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不知道各位和父母的关系怎么样。我的话……可以提示各位,我写这些内容时老妈仍未脱离已持续三年的中年危机,现在是晚上11点半,仍在与老爸唇枪舌战。当然这说得好像我是没事人似的。
    我深信,对于我这种普通家庭,当存在外部压力时,总体的情绪能量必然是负值。或者用更直白的话来说:一切问题都是穷病。偶尔哭一场、打一场也许能抵消一部分,但是架不住外部压力是源源不断输入的。这可能就是“越吵隔阂越大”。而平时说的“越吵越亲”也许主要是内部问题,容易解决的那种。那外部压力有可能没有吗?有可能。(第三次我没想用这么大的词)那就是运用社会或者国家机器剥削其他家庭吧。我可能考虑得还是比较单纯了。
    不过,在一部文艺作品里,外部压力可以由作者“承担”。当然有时“承担”可能是不打双引号的,因为作者她也未必活得很顺心。对作品和对孩子可能有类似之处。有的人一生受虐,自然也想让孩子受虐。有的人在同样的境遇下,反而希望孩子不要承受这种痛苦。我尊重每一位写HE的作者。
    帆波家没什么矛盾。大概是很多人羡慕的那种吧!帆波爸是老师,所以小雪是学霸,这也是概率很高的事情。帆波爸和妈两个人,通情达理,能够及时话聊,并且为小雪和小夏、小枫和冬树牵线搭桥,实在是难得的父母。
    真实世界里的父母,确实有时也能做到这些。但人无完人啊!没有人会一直和善的。至少我认识的不行,除了那些真的压制心情的人。但我作为一个压制心情的老手,感觉自己在不做坏事的同时,也很难做出什么好事来。啊……谁知道呢。世界上这么多人。我又认识几个。
    小雪有一段时间有着很矛盾的心情。既希望家里人支持自己到东京念书、又希望家里人挽留自己。有能倾诉的人可真好啊。这个心结,一半是由小枫的话聊解决的。在胃疼的那段,小雪想找小夏表明心意,也是在家人的支持下鼓起的勇气。

    作者提到自己的漫画思路受《声之形》的影响。我其实看到这句话之前就有这种感觉。首先,可能有点勉强,但小夏和西宫硝子(在某些表情下的神态)、小枫和植野直花(的外貌)还是有一点点像的。以及,一边有妹妹,另一边有弟弟。第二,描写群像,虽然重点是两个人。其实后世的争论似乎也以不太好的方式印证了这一点:大家知道,《声之形》引人注目的点是校园霸凌,而总体传达的是沟通;《热带鱼》引人注目的点是百合,而总体传达的是……无法言说的一种感情,以及亲情友情什么的,反正不是硬百合。
    不过《热带鱼》要温柔多了啊。《声之形》我看过两遍电影、一遍漫画,说实话,也不能说完全理解了作者的思路,虽然我很享受那种氛围(注意:不包括霸凌;氛围指的是作为观众、观察一部文艺作品,而不是设身处地)。我之前在看《放浪息子》的观后碎碎念里说道,日漫的一大宝物是奇奇怪怪的情感纠葛。这纠葛吧,对上电波了,那可能兴奋或者抑郁一整天,比如我现在的状态。要是对不上呢,轻则摇摇头走了,重则引发社会各界批判。
    可惜,我得考研了。人生啊,没有什么能够挥霍的机会了。我这个人,论能力其实是不行的,无论是学术还是社交。我也不怕各位笑话,毕竟bangumi上学生挺多的,毕竟我写这些应该没人看吧。所以说呢,现在二十多年中,就是按照规划的路走,没有规划的路那就走最近的最缓的坡。我的思考力有限,抗情绪波动能力弱,效率是很低的,即便是用来完成高中或大学的学业。所以一直在避免自己接触能够造成过多情感波动的东西。不然本来效率就不高,又像我现在这样一沉醉在作品的世界观里就是一两天,后果是灾难性的。也许也因为此,我错过了太多吧。也许因为此,我还是喜欢看情感类作品吧。也是因此,我才会羡慕上文中提到的亲情和友情吧。日漫里有太多我羡慕的东西了。
    问我后不后悔的话……如果说有这样一种历史,在我性格不产生剧烈改变的条件下,用学业换取经历,我大概是不行。
    还有一个让我羡慕的点。小雪热爱鱼类,而她的能力范围恰巧也能触及到那个近乎唯一的选择——东京海洋大学(漫画里叫海游)。我呢,到了今天其实还没决定考到哪。高考志愿都是我让爸妈乱填的。最后在小雪的影响下,小夏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啊。能做出选择是多么不容易!
    所以说,我羡慕帆波学姐。

    《山椒鱼》这篇文章,如果看完漫画的朋友,大体都去搜索了吧。如果情绪被带动起来的话,我想您应该会在探病情节——即小雪亲自翻教科书——之前,就去搜索了。百度文库就能找到译文,比如下面这个链接。即使不看漫画,写得也是很有意思。
    https://wenku.baidu.com/view/a6d ... 27a5e9856a2719.html
    不过,故事的结局多少是有些凄凉的。在我本篇胡言乱语最后引用的那段话里,“故事”指的就是这个故事。
    萩埜老师给出的结局,至少我认为是完美了。大家都顺利度过高中生活,多少了却了心愿,并且互相之间的羁绊更加深厚了。
    顺便,下面这条翻推特时看到的,分享一下:


    此外,不得不提作者的重复安排。后面的情节中,其实是多次出现两人刚认识时的分镜模式的。
    比如,漫画最后与最开头,“你喜欢山椒鱼吗”。这个大彩页,大家不会忽视的。
    比如,庙会时的四连格,你看我,我看你,在后面大家在小雪家放烟花时再次出现,不过从当时的“原来还是不要把想法搞清楚才好吗”的频率有差,到现在相视而笑的频率重合。用一句翻译腔说:真的发生了很多事啊。
    比如,还是庙会时的“找到你啦!”,与后面东京再相逢时的“找到你啦!”
    比如,“我可能是太开心了”,小夏练习鱼钻圈表演以及后面二人和好,两次高兴的泪水。
    以及,习惯的“传染”,代表着心意的相通。比如,跨越整部漫画中的离别的,那个“我不哭”的手势。比如,小枫姐姐的摸头杀,也传染给了小枫。还有两处我不确定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小夏她爸的“给你惊喜!”传染到小夏那里,又传染到小雪那里。还有小枫的标志性笑容,传染到小雪弟弟冬树那里。
    有人觉得这样玩比较刻意。我觉得这样玩非常浪漫。我喜欢!

    《热带鱼》的一大内容是谈孤独,那我总不能一句没讲吧。讲几句!有青春的人是可以任性的!小雪和小夏那些别扭的心情,我很巧合地基本能够理解。如果情投意合,那就任性一下吧!(广义的、现实中的、发自内心的)相爱的人能有什么深仇大恨呢?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那就直率地说出来,大不了哭一场嘛!早课翘掉一节又能如何?
    唉。可惜我离这些有点远了。事实上,前几天看这漫画到一半时,借着两人互哭的桥段,我也想着能不能用漫画的方式——话聊——解决一些问题。结果好像不行,因为问题来自我前面说的“外部压力”。不过这部作品确实能带给我一些勇气。

    读的时候脑子里响起的音乐是酷玩的《Don’t Let It Break Your Heart》。好像没什么联系,但我觉得Mylo Xyloto时期的那种吉他的音色挺配这部作品。或许再清淡一点就更好了。诶,那其实,这首歌的下一首,《Up With The Birds》也可以哦。若是伤感一点的话,放浪息子的ED拿过来也不错。啊啊没完没了了。

    那么就以我最喜欢的一段文字结尾吧——最近几天,每次想起,内心都会泛起波澜。这是第二年秋天文化节结尾、连接着小雪毕业的镜头之中,小雪的内心独白。感谢汉化组!
这并不是一只孤独的山椒鱼的故事——
因为我们知道,身边的人多么重要
我们也知道,这个世界的光明多么耀眼,天空多么蔚蓝
这是故事里所没有的章节,
也是山椒鱼和青蛙都想看见的景色,
更是今后由我们来谱写的
绝非悲伤的结局。
这是只属于我们的故事——
(还想说的很多,但是已经很晚了。我已经连续敲字敲了五个多小时。昨天看完最后一章,又借着其他一些思绪,直接失眠到四点。我希望明天醒来能够恢复活力,毕竟作为普通人,我还要谱写我自己至少不太悲伤的结局。)



第二天的后记:后劲太大。之前看了很多作品看完最后一话时都是立刻空虚。这次隔了两天才空虚起来。也一并由于一些别的事,今天又流了半年份的泪。也许尘封起来的泪点快融化了。最近大概不会看漫画了吧。

第三天的后记:大概确定了自己要考哪。后续有什么进展,我会来报信的。

一个月后的后记:发烧。放心昨天测了不是covid。大学的床是上床下铺。想要做到探病效果,那人应该至少三米高吧(笑)那事过后某宝上的台版漫画似乎也减少了,不知是不是错觉。打算通过代购搞一套来。

一个月零几天的后记:早晚要再刷一遍声之形,今天买了一本公式书(凑单)。由于我的宿舍空间太小,最近把几年没开封的声之形漫画经由学校二手群卖了(抱歉qwq还是喜欢用屏幕看)。不知道是不是我太萌了把他吓到了,总感觉买者缺乏对二次元的热情。简单聊几句买家卖家之外的话不行吗→_→当然,重点是这个:

第七卷开头的彩页。超级喜欢这幅插画!当然,拍出来颜色问题大得很,原图在B漫或者萩埜老师推特上都有。某宝上正好只剩这一本了,遂买来。之前买的一套则在途。这回要一藏一赏了。

一个半月的后记:成败在此一举

2022.10.7:提前结束战斗。有学上啦。本帖大概就此完结。另外,从对岸花了112块邮费运来的漫画也到了。完美。


2023.2.18:没想到吧,还有后续。得知Bookwalker的存在之后,费了些精力搞visa卡,买了套日文电子版供参考。看起来Bookwalker的版本要比Booklive清晰。BW上每册最后除了卷后语、推特漫画、贺图,还有一些单行本在日本各书店的特典图。顺便买了本新的短篇集看看。对于日语苦手,啃生肉好痛苦。
tips: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是国内大学生,想办一张学生visa卡(比如工行星座卡)的话,一定要在办主储蓄卡的城市办visa。不然每次转账都要去柜台,并且还要给柜员讲解一番原理。至少工行是这样。当然我后来是这样解决的:把原城市的主卡变成2类卡,而在上学城市再办新的1类卡。



Tags: 书籍
#1 - 2022-12-11 15:13
(Gesundheit!)
原短评,因为隔些日子看太羞耻hhh所以删掉放在这里了

“(读至第三卷)从字里行间以及短短的几页特典可以感觉到,作者很像我理想中的自己,是个有趣有爱的人(至第四卷)有点舍不得看完了。(至第五卷)越冷感觉越孤单,越治愈的漫画看得越伤感(至第六卷)也许会成为第一部我能称为最爱的作品(至第七卷)如果世间矛盾的背后都是爱就好了(至第八卷)不够看!小雪在窗下那一幕太美了(看完了)目前最爱的情感类作品(爱真的是没有道理的……)字数用完,剩下的想法明晚写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