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5 00:22 /
《暗杀教室》动画版的两季,描绘了3年E班的学生与怪物化的杀老师之间的故事。这部作品可以被认为有两个主题,一个为表另一个为里。表面的主题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对于“教育”这一概念的本质,以及这一行为的存在方式的追问。(接下来的内容就是赤裸裸的剧透了)然而有一个看似截然不同的主题隐藏在了“教育”这一主题之下,这个主题就是“死亡”。

这部动画其实充斥着大量有关“死亡”的概念,而这一点常常有意无意地被各角色以及观众本身给遗忘。除开发生在山林里的“暗杀”小游戏以及最后的全班点名,真实的人身伤害甚至是死亡威胁其实并没有缺席,比如E班同学被寺坂龙马利用但实则是柳泽的阴谋,再如修学旅行中的绑架,暑期海滩旅行时的“中毒”与单挑战斗,bitch老师背叛E班后又被“死神”背叛,理事长浅野学峰和杀老师的赌博,茅野枫的触手暴走。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浅野理事长的故事和他与杀老师之间的关系。浅野理事长原本奉行的正是杀老师所实践的“理想教育”,然而一位学生却忍受不了社团内的欺辱,最后走向了自杀。这个“死亡”的事实让他把自己的教育转向为成为支配性的强者,于是性格扭曲了,教育理念也变质了。杀老师和浅野理事长两人是很相似的,那么杀老师是如何面对死亡的?在茅野枫像她姐姐一样被刺穿身体时,杀老师确实爆发了愤怒,解放了全部力量,但他没有迷失于愤怒或力量之中。一切的经验,其中尤其是他和E班的羁绊,让他能够正确的使用力量,从而拯救了二代“死神”,履行了他作为教师对第一代学生所应负的责任。

所以这部动画在“死亡”这个主题上究竟表达了什么?如果以上对比还不能成为提示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再看看关于触手的剧情内容,这可以从堀部糸成、茅野枫(雪村亚久里)、杀老师和二代死神四个人物的故事情节中发觉。触手总是会询问主人“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人”,然后总是会根据回答来提供相应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供给绝不是工具性的,而是触手在试图成为人本身。比如,糸成因为触手而不能放弃“自己很强”的执念,茅野枫因为触手而不能放弃对杀老师的杀意,二代死神因为触手而必须不要命地对杀老师发动攻击,杀老师也是因为触手才成为了章鱼的样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浅野理事长的【“成为强者”的执念】本身也是一种触手,而潮田渚他原本控制欲极强的母亲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触手。这种人与触手的关系,似乎像极了“杀死恶龙的少年成为了恶龙”,它反映的都是同一类现象;这种现象若用语言来描述,就是思维的固定化。具体来讲就是这样:我们设定某种理念,接着按照这种理念行事,但在行事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让我们对这个理念产生了动摇;于是,理念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它否定了我们感受到的、对它不利的东西,如此循环往复就成为了压迫自己的包袱,虽然这个包袱是我们当初自己选择的。

这样看来“触手”似乎是十恶不赦、无恶不作的邪恶存在,应当完全将其排除才对——真的是这样的吗?动画中大量因触手而导致的暴力冲突很容易让观众对“触手”这一存在持绝对否定的立场,然而这并不是该作本身要表达的立场。杀老师之所以成为杀老师,除了他和雪村亚久里的约定之外,毫无疑问触手本身也在发挥着极端重要的积极作用。茅野枫(雪村亚久里)因为触手而踏在死亡边缘,但也正因如此让全班同学知悉了真相。浅野理事长正是在和杀老师的对决中重新认同了后者的教育手腕。至于潮田渚,他的暗杀才能毫无疑问就是来源于他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由此可见,坚信某种信念并践行它,这并不必然导致人陷入病态,只要我们能够好好关心自己的感受,不要去否定这种感受,在正视这些感受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信念,如此一来生活就能够继续。

毫无疑问这种做法同样也是直面死亡的有效方式;而在直面死亡的过程中,一个人最需要的感受,莫过于他和身边人的羁绊。就拿鹰冈这个人物的故事剧情为例。首先是在学校里,乌间惟臣邀请渚和鹰冈进行暗杀对决,这一事件其实就反映了乌间老师和学生、渚和乌间老师与其他人的羁绊。假如任何一个元素缺失,比如缺少足够的暗杀训练而使得乌间老师发觉不到渚的才能,或者渚忘记了老师的“不要展示才能,只要想着杀死对方”的教诲,抑或乌间老师因为犹豫而没能及时回应学生的期望,整个暗杀对决事件不可能完成。后来的暑期海滩旅行就更不用说了,包括渚在内的每个学生所做的,无疑只是发挥平时的成果。反过来说,若不是有平时的成果,杀老师应该也没办法放任学生去“跨越困难”。bitch老师背叛一事也反映了羁绊能够拯救他人这一事实。至于最后全班摁住杀老师并执行暗杀仪式这件事,杀老师对渚的最后一次教诲,可以说是把“如何直面死亡”这个问题的回答给清楚直白地说了出来。

如果要我归纳该作对于死亡的态度,我会这么说:虽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至少从旁人的角度来看)生与死都只是主体间关系的内容的一部分表现。因此,只要我们正视并珍视这份关系,那么死亡就不会成为阻碍甚至破坏我们人生的厄运,而是人的成长路程中一段必要且有益的插曲。

虽然我几乎通篇都在阐述“死亡”这个主题,但是将直面死亡的正确态度教导给学生,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呢?当然,抛开“死亡”来谈“教育”,这一做法也许大概是可行的,
但若只是流于作为皮套的“表主题”而无视作为灵魂的“里主题”,私以为这样的点评必然是离题十万八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