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19 19:30 /


经常看见有人说别人的评论是过度解读。我最近的看法:早该过度解读解读了

(这里说「过度」是对那些人的讽刺,而不是说我认为有一个「适度解读」的标准。绝大部分「过度解读」都只是正常的「解读」而已。)

首先,我想我们应该会同意下面的这个论证。
1. 大前提:作品是作者思想的反映。
2. 小前提:作品的各个部分的结构符合作者对作品的预期。
3. 结论:作品中的每个部分都不与作者的思想冲突。
(赶工不合这个规律,因为很难说这样的创作者/团体的想法是一致的。)

换句话说,「过度解读」的合理性来自于「作者本人没有否决掉某些创作元素」,因此评论者在捕获到某个创作元素时,完全可以分析某种创作元素在作品中的作用及其所反映的思想。当意识到所有元素都在暗中经过创作者思维的确认后,自然会发现对任何元素的解读都不是空想的。

当然,根据这样的推理,评论者很难「正」地去「搭建」出一个作品的思想体系,而只能通过「对否定的否定」这样「负」的方法从侧面「想象」出作者的原意,并且这个解读只能说与作品本身「不矛盾」。用这样的解读法,甚至作者本人都不一定意识到自己暗中对某些内容做了确认,于是会产生常人所谓的「过度解读」。

举个最俗套的例子:
「窗帘为什么是灰色的?」「因为窗帘确实是灰色的呀,我看见了,所以我就写进去了……」
但是,假使窗帘是粉色的,上面还画着 Hello Kitty,你猜作者还会不会把窗帘的颜色写到一个混乱、忧郁、悲伤、压抑的文本里呢?即使会,会是与灰色窗帘完全一样的写法吗?
(Remark: 传统的文艺批评理论认为作者只是创作的一环,直到读者的阅读才完成了创作的闭环,从而把作者从作品的解读里驱逐出去了。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只是部分解决了问题,一方面把作者赶下神坛、给读者自由解读的权力,另一方面却限制了读者对作者思想的回溯。)

另一个俗套的例子。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正面的问法是:为什么这么写?
反面的问法是:为什么不得不这么写?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
回答正面的问题,我们很容易会落入言筌之陷阱,得出庸俗的答案。(他怎么写关我屁事,我才懒得想呢……)
而如果把问题双重否定一下,视角就会瞬间转换到作者的立场上,不仅得到解读的合法性,也得到了一种驱动力。更重要的是,还自动得到了一个对比的参照物,解读起来容易得多。

上面两个俗套的例子只是写法,我们还有更多角度,比如「人物的名字、年龄、身份、出场顺序」「故事情节的安排、表达手法」甚至「背景音乐」「OP、ED的画面」等等。我们还可以超出作品文本,去提问「为什么是这个人写了这个作品」「为什么有人甚至会写这个作品」等等。总而言之,使用上面的方法(把关注的重心放在没写出来的部分上),作品内外的任何元素都可能被解读,甚至还能找出改进的方法。

一个好故事的情节总是被故事本身内在的矛盾驱动发展,因此作者无需去直白地说明自己的思想(甚至故事的展开会与自己的本意不符。作者的主要工作不是想故事,而是修辞)。这也是为什么好的故事总是常读常新:文本本身与许多解释都不矛盾。

早日过度解读,早日获得新生。愿过度解读与你同在。
Tags: 动画
#1 - 2021-8-20 23:40
回溯作者的创作意图是理解作品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