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15 19:00 /
刚整理我的圣地巡礼照片,又回味了一下前两部动画,想做个简单的个人观看总结。

未闻花名:关系很好的幼年时期->【受伤】意外死亡->【长大】罪恶感、厌恶感->关系不好、孤立->【契机】白毛灵魂推动再相聚->【解决心结】坦诚诉说->重新修复关系

心欲呼喊:直言直语的幼年时期->【受伤】老爸说全是你嘴巴的错/ 死妈->【长大】不再坦率,自我封闭,关系不好->【契机】相遇知己->【再受伤】发现王子不喜欢自己->【再努力】王子让她骂他,并说这不是她的错->【解决心结】释然,重拾真心话。

知晓天蓝:无忧无虑的幼年时期->【受伤】父母双亡->【长大】被迫做出取舍/ 经历成人的辛酸失意,关系冷淡->【契机】少年的亡灵+成年的回乡->少年的亡灵推动成年的肉体->【解决心结】知晓天之蓝(对自己最重要的不变的东西),感谢做出取舍的人,说出自己不变的心愿。

上面的描述是把多个人物合在一起说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第三部体现这种成长矛盾的是姐姐和慎之介。
妹妹在剧情上更多的是扮演观众视角,并在结尾做出了如同当年姐姐做的取舍般的行为,虽然有点不对等,她的牺牲比不上她的姐姐。

这三部曲看完后,作为年龄也不小的我来说,里面那些纠结但真实的人物关系给我的感觉有点像evagelion,即“真实的厌恶”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几年前看未闻花名时的我没有重点感受到的,不过eva是厌恶到底没有超和平的“强行”he。
幼年到成人的阶段写作青春,动画看多了的我们简简单单地打上青春的tag进行归类,有时会忽略这种剧本的内核,也就是说成人和幼年的矛盾点是如何选择的,如何引发的,用什么样的契机去解决的。这种矛盾内核具有更强的可共鸣性,也大概是人们喜欢超和平busters三部曲的最大原因。

另外,冈妈作为剧本的其他作品我也看了一些,但觉得没什么和超和平busters三部曲可比较研究的。因为这三部的模板太像了,导致和其他作品比较时相似度大幅下降,比起来没什么意思。
看资料说她小时候受欺负不怎么上学,这是她成长的【受伤】,她遇到了【契机】吗?读书写书算吗?即使算,也没能得到像三部曲里的那种程度的【解决心结】吧?所以容我推测,可能,只要提到秩父,拿自己的故乡作为舞台,她总想写如此的成长的故事,来满足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吧?

(没看过她的传记,欢迎读过的人纠正以上推测)
Tags: 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