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5 21:23 /
【注1】:原文地址:微信公众号“妄想现实骑士团”《 青春是瓶后悔药——隐喻、间接话语与现身情态》,原文的阅读体验会相对比较好一些,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注2】:本文不涉及本作具体情节的剧透,请读者放心。

一、概念与隐喻的二元话语体系

“当时只道是寻常。”

毕业多年后,人们始终会怀念当年那个年轻的自己、怀念自己逝去的青春。无论出生于哪一个年代,人们普遍拥有着这样的一种感受:青春是人生的宝物,青春对于自己人生而言是一段弥足珍贵的时光。人们的这种感受可以作为本文思考的出发点,我们可以向身为成年人的自己发出这么一个追问:成年人在怀念青春时究竟在怀念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人怀念着当年那个青涩单纯的自己、有人追忆着那份淡淡的恋心、有人从年轻的自己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初心和梦想、有人则品味着年轻时纯粹的友谊……成年人的这些感受毫无疑问是真挚的,这些感受也是他们对青春的真情流露。

但我们是否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否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追问,在成年人的这些回答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更为深刻的“结构”?这种结构成为了成年人怀念青春的“根源”、成为了成年人的一种“不言自明”、成为了成年人言说背后的“不可言说”?或者说,这种结构构成了成年人内心最深处的一种“永恒的创伤”,正是这份“永恒的创伤”成为了成年人对青春魂牵梦绕的根源。

隐藏在成年人回答背后的是一种语言的结构。对于成年人而言,青春代表了一种有别于成年人的话语体系。少年少女通过青春这套独特的话语体系,他们已在根本上有别于成年人了。成年人的“概念”被封闭于普遍的符号秩序之中,而青春的“隐喻”则呈现出一种开放状态、一种无前提的探索。在这里,成年人与少年少女分别代表着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成年人的直接话语体系与少年少女的间接话语体系。

直接话语是一种概念的组合,成人即意味着某种普遍化符号秩序的确立;

间接话语是一种隐喻,通过隐喻,青春言说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情绪。

“概念”与“隐喻”成为了直接话语与间接话语的分水岭。对“概念”与“隐喻”的理解难度是空前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怀抱着最大的勇气理解上述两项概念 。德勒兹的观点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两者。

赛尔维安正确的区分了两种语言:一种是由等号支配的科学语言,其中每一项都可以被另一个项替代;另一种则是抒情诗的语言,其中每一个词只能被重复,不能被替代。——[法]德勒兹《差异与重复》

一言以辟之,“概念”只能被不断重复,而“隐喻”始终能在重复中保持差异。

这个命题看似非常难以理解,我们不妨列举两个隐喻的实例以此来体会德勒兹的的上述观点。



隐喻1:木马让世界旋转

木馬が回る。

木马在回旋。

白い木馬。

白色的木马

黒い木馬。

黑色的木马。

カボチャの木馬たち。

南瓜样式的木马们。

上に下に揺られながら、音もなくギャロップを。

上下摇摆,无声飞驰。

回って、回ってーー

回转着、回转着。

月へなんか行けない。

不能去月亮那里。

どこにも行けない。

哪里都不要去。

心と同じに。

与心一道。

笑うだけ。

我只需要微笑即可。

涼に笑顔を見せるだけ。

凉也只需要看着我的笑容即可。




隐喻2:光影交错的舞蹈

回る。

在回旋。

床と壁。

床与壁、

光と影。

光与影。

影を踏み、風を捲く。

踏影、卷风。

腕の中に柔らかさを抱きとめて。

怀中美人相拥。

布越しに体温を感じ。

透过衣物、感受她的体温。

立つ上がる花の香り。

阵阵花香涌上心头。

世界が回る。

世界正在回旋。




在高中语文的阅读理解中,老师普遍会要求学生归纳这两段主人公们的情感。学生们可以把这两段文字中主人公的情感归纳为一种沉醉的心情。在这里,老师“归纳”的指示显的至关重要。“归纳”这一行为将两者截然不同的“沉醉”化约为一个普遍的“概念”。在等号语言的支配下,隐喻1中的主人公“沉醉其中”、隐喻2的主人公也同样“沉醉其中”,“沉醉”这个普遍性的“概念”吸收了两个独特的、活生生的“经验”。


人们总是将重复“表象”为极端的类似性或完全的等价性。但是从一个事物过渡到另一个事物并不能消除这两个事物之间的本性差异。——[法]德勒兹《差异与重复》

隐喻1、隐喻2中的主人公们都确实“沉醉”其中,但“沉醉”这个概念真的能够准确表达两位主人公的心情吗?或者说两位主人公的“沉醉”真的可以等价吗?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人那难以言说的“情绪”真的可以使用“概念”表达吗?极端的来说,没有一种“沉醉”是相同的。同样的,没有一种“情绪”是可以等价的。

这就是直接话语与间接话语的差异:“概念”在原则上可以保持无限的内涵,但直接话语却将概念的无限性阻断。直接话语将“概念”视作一种单纯的重复,在单纯的重复中,“概念”彻底失去了“概念”本身的无限结构。

间接话语具有某种“拓扑结构”。拓扑学是研究几何图形或空间图形在连续改变后还能保持不变的一些性质的学科。间接话语正是具有拓扑学的性质:它能够在不断重复中产生差异。这个命题看似自相矛盾,但间接话语的“拓扑结构”正是我们理解间接话语的一把钥匙。为此,我们必须抛弃传统哲学对于“重复”概念的认识。在间接话语的拓扑结构中,“A=A”的同一律公理失去了自身的效力,取而代之的是[A=A1=A2=A3=A4=.......=Ax]崭新的逻辑公式。换言之,间接话语背后的哲学不再是平面上简单的二元对立,间接话语是同一立体形状的自我形变。无论这一立体形状如何形变,它仍能保持同一性的不变。这就是间接话语之中“重复中的差异”的涵义。

另一方面,在间接话语中我们无法直接掌握这一立体形状的全貌,我们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推测立体形状变化中极为有限的部分。换言之,“概念”的无限结构只能被“窥视”,而不能被完全“把握”。“窥视”在间接话语中显的尤为重要。“窥视”意味着我们无法直接表达“概念”,我们只能躲在墙角偷偷的用着某种别扭的姿势做着词不达意的表达。也正因如此,德勒兹才会这样写道:

如果交换是一般性的标准,那么偷窃与馈赠就是重复的标准。——[法]德勒兹《差异与重复》
“重复中的差异”这个概念使我们想起拉康L图、想起了拉康L图中的“阉割辩证法”。

(原文:妄想现实骑士团微信公众号内文章《精神不是头盖骨——超验认识论与拉康的精神分析范式》)

概念的无限结构为何无法被直接表达?不正是因为那种特定的情感早已无处可寻吗?不正是因为我们早已处于被阉割的状态之中吗?正是因为我们无法述说的那个“原点”,我们才拼命做出词不达意的表达。也正是因为我们这种孜孜不倦、词不达意的表达,概念才得以呈现出这种无限的结构。


事实上,把意思说的更直接并不一定表示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旋转的木马、光影交错的舞蹈虽然无法准确的表达主人公心中的那份“不可言说”的感情,但正是这种影影绰绰的表达反到更能接近主人公当时真实的心境。日语是一种隐喻的语言,在日语中有一个词语被称为“雰囲気”(氛围),隐喻就是这种雰囲気。通过隐喻,我们将心投射于物上、脱离了普遍化的符号秩序,我们直面了内心深处的创伤、直面了被阉割的事实。我们的感情从“符号秩序”中“溢出”,第一次来到了“物自体”的面前,在重复中展现出自身独有的差异。

隐喻是一种错误;

隐喻是一种语无伦次;

隐喻是一种词不达意;

隐喻是一种墓志铭的奇妙错乱(Derangement of Epitaph);

隐喻是一种迂回性的曲折;

隐喻是一种管中窥豹,它的确无法直接抵达青春本身。但或许只有被隐喻,青春才能被表达。离开了隐喻,青春便无处可寻。

也正因为如此,德勒兹才会认为:

没有一个概念能够与hic et nunc【拉丁语:此时此地】相对应。——[法]德勒兹《差异与重复》


二、不合时宜的青春

在介绍完成“隐喻”与“间接话语”以后,我们已经对青春与成人之间的区别有了一个语言结构上的认知。成人代表着直接话语体系,青春则代表着间接话语体系。我们在此需要进一步深入青春的语言结构,探讨青春的内容与青春的语言结构之间的关联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引入第三个关键词——“现身情态”。

“现身情态”来源于德语Befindlichkeit,Befindlichkeit来自动词befinden。Befinden一般有情绪感受、存在和认识三个方面的含义。在这里,我们将它译为“现身情态”或“现身”,力求表明其“此情此景的切身感受状态”以及这种状态“现出自身”的含义。——陈嘉映、王庆节《存在与时间》中译注


“现身情态”是一种“此时此景的切身感受的状态”,用日常语言表述的话可以称之为“情绪”。传统辩证法认为,情绪是一种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实践上升为理性认识。传统辩证法是成人的辩证法,它根植于直接话语的传统,根植于先验认识论的传统,它将普遍性概念与符号化秩序置于优先地位。

但青春似乎并不愿意遵守成人的辩证法。相较于成人的辩证法,现身情态(情绪)在青春之中更加具有一种存在论上的源始地位,因而正值青春的少年少女比起成年人而言在认识论上更具超验认识论的特点。



相对于情绪的源始开展来说,认识的各种开展之可能性都太短浅了。在情绪中,此在被带到它的作为“此”的存在面前来了。
在现身情态中,此在总已被带到它自己面前来了,它总已经发现了它自己,不是那种有所知觉地发现自己摆在眼前,而是带有情绪的自己现身。——[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青春是一种不合时宜。

青春无法被少年少女们述说,但与此同时少年少女们渴望述说自己的青春,所以少年少女们尝试使用隐喻这种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身“此时此景的切身感受”。

这是一种难以名状的体验化约为种属差的概念的不合时宜。

这是一种精神与头盖骨之间的不合时宜。

青春的不合时宜恰恰绽放出人的本真存在状态——人的不合时宜。

少年少女们本真的面对着自身源始展开的现身情态(情绪)。这份现身情态(情绪)究竟该如何称呼?海德格尔称之为“畏之现身情态”、拉康称之为“被阉割的痛苦”、阿甘本称之为“不在场的在场”。无论如何称呼这份现身情态,苦涩、寂寞始终是人的本真存在,它们共同指向了人已被阉割的事实。回想起上文已有涉及的“阉割辩证法”:

我能意识到我被它排除在外,但我同样能意识到我仍身处其中。
我渴望述说我被阉割的部分,但我已经失去了述说它的能力。
正因我失去了述说它的能力,我才会如此渴望述说它。
——《精神不是头盖骨——超验认识论与拉康的精神分析范式》

成年人畏惧着自己内心之中的现身情态(情绪)。因此他们选择逃避内心的空洞与创伤,将现身情态(情绪)视为自身不成熟的表现,并沉沦于符号秩序的安排之中。与选择逃避的成年人不同,少年少女敢于面对自己心中的空洞创伤、敢于直面内心本真的现身情态(情绪)。

面对心中的空洞创伤,少年少女们或是寂寞无依、或是进退两难、或是生不由己、或是困于伦理……无论少年少女们的隐喻有多么青涩幼稚,这种直面创伤的勇气以及注定走向失败的偏执足以展现了人类源始的美学。青春的美学的确可以被视为一种“存在者”(Dasein)之美,但它的境界远不止于此。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青春的美学能够直达人的存在,绽放出一种“存在”(Sein)之美。

下面四个隐喻(隐喻3——隐喻6)展现了正值青春的少年少女们四种不同的现身情态(情绪)以及现身情态(情绪)背后的那份“存在”(Sein)之美。在这些隐喻中,不知读者们是否可以找到自己青春时的身影。


隐喻3:无法言说的悸动

歩く。

行走着。

月明りに濡れたアスファルトは少しだけ紫がかって、

被月光打湿的柏油路上映射着少许紫色的光芒。

寄り添うように伸びた二人の影が沈み込む。

二人紧贴着的影子逐渐下沉。

歩く。

行走着。

青白い水銀灯の光に消失点めがて少しずつ間隔を締め、

水银灯散发出青白的光芒,光芒之间消失点的间隔逐渐减小。

二人をこの地上でわない場所へと誘うように、

青白色的灯光仿佛像邀请二人前往地表之外的处所。

ゆらゆら揺れる。

灯光不断摇曳着。

歩く。

行走着。

歩く。

行走着。

眩暈に似た感覚が歌穂を包み込む。

眩晕般的感觉仿佛包裹着歌穂。



隐喻4:此时此刻是永恒

肩を並べて。

我们并肩而立。

もう、この人々が一堂に会いすることなど一生ないだろう。

恐怕我们今生再也不能在这样齐聚一堂了吧。

一人一人とはいつかまた、会うときがあるとしても。

就算我们以后可以一个人一个人的单独见面。

この制服で、この場合で。

但像这样穿着制度的此时此景。

顔を合わせる二度とないのだ。

恐怕再也没有可能了吧。

光の粒子を焼き付け、その記録を

将记忆记录于光线的粒子之中。

記憶を、残しておくのも悪くない。

这样的做法或许也不坏吧。



隐喻5:最是离别伤心时

あとわお祭りだった。

接下来就只剩下庆典了。

喋り、笑い。

我们闲谈着、欢笑着。

思い出話に興じ。

追忆往昔。

将来の姿を語り。

畅想未来。

通ってきた道と。

回顾曾经走过的道路。

これから進む道。

祈愿接下来我们即将踏上的征程。

別れの前にした、ひとときの猶予に。

临别之际。

肩を叩いて。

我们拍着彼此的肩膀

笑って。

欢笑着。

涙ができるほどに笑って。

如同笑出泪水一般。

やがて......

最终......

やがて、哀しき

最终,触目伤怀。




隐喻6:无法填补的空洞创伤

共感、なにだろうと思う。

共感到底是什么呢。

心の空洞は埋められない。

我们无法填补心中的空洞。

どれほど同じ孤独を抱えていても、

就算彼此怀抱着非常相近的孤独感。

二つの心は一つになりはしない。

两颗心也始终无法合二为一。

けれど、同じ形の空洞を抱えた誰かが

但是,身旁的那个人

側にいてくれるならーー。

如果能够拥有着类似形式的空洞的话。

失ったもの、

失去之物、

求めるもの、

追求之物、

満たされないもの。

无法填满之物。

せめて自分と似た誰がに、

她希望自己至少能够找到有一个与她相似的人

側にいて欲しいと。

陪伴在她的身旁。

望む気持ちを、同情などと安っぽい言葉で括ってしまいたくない。

我无法简简单单用同情二字对待她的心愿。



少年少女们渴望言说青春,但这份言说之物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她们苦涩、所以她们哀伤。但正是少年少女们的不断重复述说创造了同一现身情态(情绪)的无限差异。重复的差异孕育了本真的美,这份美借由隐喻的方式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大人们秉持着“对象只是若干属性的集合”的方式思考着问题。而少年少女们则脱离了概念的具体属性,用心体验着青春。如同德勒兹所言:

头脑是交换的器官,而心则是那重复的、爱的器官。——[法]德勒兹《差异与重复》

少年少女们缺乏“对象性思维”的专业训练,换言之,她们并非用大脑进行“认识”和“思考”,而是用心去“体验”和“感受”。或许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在青涩的少年时期,人们才会不顾一切的付出、才有勇气直面自己的“真心”。

青春之下,是同一性的破灭,是表象世界的破产,语言失去了它符号性的效力,因果性也同样失去了它的效力。本真的存在(Sein)在某种难以言说的现身情态(情绪)之中展开。这种现身情态(情绪)远离了普遍化的概念、远离了物质世界、远离了世俗世界的利益纠葛与个人立场。

青春是一种纯粹的烦恼、一种本真的烦恼、一种真正属于人的烦恼,而非某个物质团块的烦恼。本真的“人”不同于作为物质团块的人。本真的“人”是对人(物质意义上的人)的一种背离,一种“人”之过度。而恰恰是这份人之过度,定义了人的存在。

三、成为大人以后

无论是否愿意,每一个人都不得不从青春中走出、走向成年、走向成熟。成为大人是头盖骨原则对精神原则的一种无可回避的制约。精神只能成为头盖骨的盲点,这是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事实。概念化的符号秩序被证明为是一种最为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通过普遍化的符号秩序,人们获得了经济生产、人际交流、合作共赢等全方面的优势,普遍化的符号秩序也使得人这种存在者从众多存在者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物质世界的绝对统治者。



身处符号秩序中的每一位大人自然也不得不被卷入其中,按照符号秩序的既定要求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完成特定的社会工作。在大人的世界之中,头盖骨原则相比精神原则占据了绝对的支配地位,这个事实无情的表明:人只不过是物质世界中的一堆物质团块而已。成人就是这样一堆物质团块,只有接受自己物质团块的身份,人才能在这个物质的世界之中生存下去。概念的无限结构被封闭,取而代之的概念的高效运用。效率是物质世界的铁则。最高的效率虽然意味着人们无法尽善尽美,但最高的效率保证了物质团块能够以生命的形式继续生存。

少年没有权力责备大人,因为青春是普通人为数不多超越了符号秩序这个表象世界的时期。离开了青春期这段时期,物质的滚滚洪流便向大人扑面而来,社会压力、婚姻关系、子女教育、父母养老、做饭洗碗、公司加班……大人何尝不想回到少年时期,但大人始终被抛入了符号秩序之中,被抛入物质世界之中。因此,对于一个大人而言,他无法将自己看作一名少年。大人只能将自己视为一个无意志的物质团块。除了维持这堆物质团块的生存及增殖之外,大人别无选择。


隐喻7:大人的苦衷

なにもかも振り捨て、

抛弃一切、随心所欲

心のままに振る舞うことが許されるのは子供だけだ。

也只有儿童才被允许做出这样的行为。

............

............

大人という生き物には......できないだよ。

大人这种生物……是做不到这样的事情的。

すべての反論を拒絶する、香織の言葉。

香织的话语不容置疑。

彼女の中で、すでに結論は出てしまったのだ。

她已经在心中得出了结论。



然而,大人的问题也恰恰在此:大人在维持了这堆物质团块生存及增殖之后便止步于此了。或者说,大人的极限充其量也只是一堆更大、更高级的物质团块而已。大人终究没有能够成为一名理想的大人。理想的大人能在精神与头盖骨之间达成一个微妙的平衡,然而绝大多数大人在符号秩序的控制下都沉沦为头盖骨原则的傀儡。在头盖骨原则的支配下,大人彻底丧失了精神对头盖骨的反叛,符号秩序完成了大人从少年向物质团块转变的“第二次阉割”。



“第二次阉割”使得大人沉浸在符号秩序构成的“现实世界”之中;

“第二次阉割”使得大人忘却了“自身已然被阉割一次”的事实;

“第二次阉割”使得大人忘却了少年内心深处那个永远无法填补的空洞创伤。


值得庆幸的是,符号秩序始终无法对大人阉割彻底,大人的心中还存有阉割前的残余。符号秩序无论对大人进行了怎么样的阉割,大人始终无法对自身的青春无动于衷。再精明、再利己主义、再功利主义、再理性的大人总会有某个时刻回忆起当年那个单纯的自己、怀念起青春的那段宝贵时光。没有人生来就是大人,每一个大人都经历过难以言说的青春年华、都经历过那段超越符号秩序的宝贵时光。那个时候,自己与世界是如此之近,整个世界仿佛就在自己的身边,唾手可得。

我始终认为少年与大人,根本的差别不在于年龄,少年与大人的根本差别在于体验世界的方式。少年能够清楚感受到自身被阉割的那份痛苦,而大人则是忘却自己被阉割的事实,一心投身于符号秩序的世界中。少年使用着迂回曲折的隐喻话语体系(间接话语)述说着被阉割的痛感,而大人则忘却了这份痛感,沉浸于普遍化概念的话语体系(直接话语)之中。

诗性或诗意,是我认为少年的生存方式。诗性与诗意奠基于被阉割的那份痛苦,如果大人能够找回自己少年时的那份苦闷,那么大人或许也可以成为一名少年。没有什么“前浪”、“后浪”之分,有的只是一名不合时宜的少年以及沉睡在大人心中的另外一名少年而已。

在物质团块休憩之余,在物质世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人不妨唤起沉睡在自己心中的那名青涩少年,让他来讲述一个不算甜美的、甚至带有一丝苦涩的青春故事。

多一份言的诗意,

少一份词的逻辑;

多一份重复中的差异,

少一份表象中的等价。

在化身为一堆物质团块之后,如果大人能够在这堆物质团块中加入少许“少年”的色彩(隐喻与间接话语),那么这位大人或许就可以成为一名理想的大人了。




四、结语:

人生若只如初见,只是当时已惘然。

青春之所以可贵,并不在于青春易逝、红颜易老,

青春之所以可贵在于绝大多数的人们只能在青春这段特定时期内体验到自身的本真存在。

成为大人意味着隐喻的终结。

成为大人意味着符号/象征秩序的绝对统治。

成为大人之后,少年时期那颗敏感的心灵消失了踪迹,

取而代之的是高速运转的那颗概念化的大脑。

为什么少年会喜欢上无边无际的天空?

为什么少年老是会想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

为什么少年会一本正经地说着蠢事?

因为少年是诗人,

他创造着只属于自己的隐喻。

It's my own invention.

诗性不是为了胜利的学问,而是为了立于不败之地的学问。

是青春让我们遇见了那个不可言说的空洞创伤。

是青春让我们遇见了那个令我们趋之若鹜却又难以企及的本真存在(Sein)。

Crescendo~

如同永恒般的那段时光。

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去不复返。

成为大人后的少年始终会悔恨自己的青春,

理由也十分简单:

一旦他开始言说青春,

他已经远离了本真的青春。

毕竟本真的青春只能呈现为一种已然的体验,而绝无可能被化约为某种特定的言说。

但这个世上没有后悔药,

在隐喻中言说无法言说的青春,

这样的状态正好。

不合时宜的青春,

这样最好。

(完)


Tags: 游戏
#1 - 2020-6-5 22:27
(命をかけて演奏します。)
大佬这长文太强了,感性部分能看懂,哲学分析的部分就完全看不懂了。我有的时候也想写这种高质量的分析文,完全写不出来…关注你的公众号了
这游戏我很喜欢,音乐、文笔、氛围都相当出色,当然它的主题是最让我享受的,真希望这样真实系的作品能够多一点。
#1-1 - 2020-6-5 22:36
零溢
谢谢!一起努力!
#2 - 2021-8-7 19:09
写得太强了!
#2-1 - 2021-8-9 16:58
零溢
蟹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