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4 15:15 /
这是一个不能用上帝视角以及成年人价值观去看待的故事
大概就是我看完的第一想法
世界上很多的创作者,无论是小说、电影、动画、漫画……借用食梦者的一句话,只有两种人
画出自己想画的故事,从而一炮而红的人
以及
精打细算的编织故事,不断取悦观众的人
这点上,有过一定创作经历的人,恐怕感触会更深
毕竟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前者,或者说是想要成为“前者”的人,因此,注定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生都要在自我风格和资本政策之间不断摇摆,这就是现实,只有在你拥有了绝对的影响力之后,你才有可能完全获得对自己作品的话语权
而其中每个人的风格、思想、故事,对于大众来说,都有着一定的选择性,有受到大众认可的,有完全无感的,也有两极分化的
很多有着一定名气却争议颇多的创作者,几乎都是最后一类,这类的粉丝特征都十分明显,喜欢的敬若神明,不喜欢的嗤之以鼻
新海诚在我个人看来,就是其中近十年来最典型的案例之一,从出道开始,其偏意识流的风格完全就是在抉择粉丝,把一切都交给大众和市场去判定
所以在16年底,看到《你的名字》的时候,个人是相当震惊的……君名从故事的整体结构、叙事节奏上和新海诚过去那些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作品相比,突然成熟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配合上其系列本就精良的作画,作品本身发挥之稳定,一度让我觉得新海诚是不是突然涨了20岁……也因此,君名的风格改变在核心粉丝、路人粉之间是富有一定争议性的,不过在我主观来说,撇除风格上的喜好,剧情上也或许缺乏一个极致的升华点,但君名给个8分佳作的评价的确不成问题
回到此作,如我一开始所说,此作观看之时,仿佛处处充满着对成年人社会一种隐性的嘲讽感,有那么点像很多人学生时代都曾经经历过的一个心理状态,大人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理解,你们都是**的感觉……这种类似的叛逆感几乎贯穿了整个作品,更像是新海诚本人一种另类的情绪宣泄,不知道是否其中有着对资本或者君名的不满,个人就不多猜测了……
但平心而论啊,此作中,撇除那个路人星探,警察也好,打工那地的圭介大叔也好,基本都在做着以成年人价值观来说正确的事情,或许部分做法上有点私心,但还不至于出格
毕竟可能携带枪支的孩子,在极度恶劣的天气下大晚上闲逛的孩子,离家出走的孩子,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未成年姐弟相依为命的现状,这都是有点责任心的成年人不可能去忽视的问题,警察就更不可能……
故而其中的种种矛盾冲突、人物刻画,如果用成年人角度去看,会很胡闹甚至是荒唐,但如果放下思想高度,单纯是男女主的视角来看的话
就会发现,其实这个片子,真的没什么非常特别的立意,也没什么经得起升华的主题,还是个一如既往的恋爱小清新故事,只是在这部之中,新海诚明显各方面都“用力过猛”了,男主的离家出走、枪支的出现、各种选择的莽撞……这些推动剧情的方式,似乎从未考虑过故事的基础逻辑和人物行为,或者说根本不在乎,只是一味的用自己想用的方式去发泄情绪,最后甚至干脆直接淹了整个东京
除开这些桥段的话,其实就是个男生遇见女生,然后随着相处,日久生情的初恋故事……其中没有一丝一毫的跌宕起伏,甚至有点没头没尾,就是个这么平淡的故事而已,实在没有过度解读的必要性
但也因此,从电影上的角度上来说,创作者在作品上的情绪发泄,使得人设不够完整甚至略微突兀,没有起伏的感情线,缺乏观看的牵引力,一度会觉得食之无味,不同的年龄段随着自身感性的变化观感上也会有非常大的区别
从这点两极分化的评价上来看,其实还是很“新海诚”的,比起君名的大众化来说(bgm47)
PS:男主的CV实在有点出戏,过多的旁白就像是第一人称的记叙文,虽然知道这是新海诚的喜好,但在电影这个载体中实在不该出现太多次,毕竟这是电影不是小说啊,至于三叶的宫本茂,不得不说这翻译真是个人才~
Tags: 动画
#1 - 2019-11-6 10:58
(喜爱是点格子最好的导师)
所以这才是我认为新海诚向观众妥协的原因啊,想说有深度的故事却点到为止,没有深入,最后草草收尾,真不愧是“娱乐电影”
#1-1 - 2019-11-6 12:22
Elu4869
要说娱乐,这部电影在圈外倒是达到了娱乐效果,正反双方参加一期辩论节目的话,大概会比电影好看多了……
说到底这部片子,如我上面所说的,就是个新海诚在发泄情绪,图个自己“爽”的片子,从根本上上就没考虑过逻辑、人设这种玩意……在剧情上面深入挖掘讨论在我看来着实没有意义……恐怕新海诚自己都没想那么多……
所以这部电影对上新海诚电波能跟着他爽的观众,自然给了好评,而对不上的观众就各种批评……不同的年轻段和感性,差别会很大的,怎么吵都永远不会有结果……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