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30 22:14 /
在0080里早就领教过高山文彦的手段,对这部Patlabor的不同就有了心理准备。

不妨从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段无台词场景谈起。三作中都有大段的沉默的“探索阶段”,音乐在响,场景在变换,其解读完全留给观众。但P1、P2中的沉默片段和P3中的,让我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意图。前两作仿佛是要传递某种超越了人物的感觉和现象,是对故事世界并不直接的速写;观看P3时,我很难将这些片段的意图理解为针对故事世界的结构的描绘,而更像是对人物自身的呈现。

当我试着从片段的意图向全片的意图过渡,这个结论似乎依旧成立。在这里搅动东京湾的,不是开发东京湾的机械的轰鸣,也不是远处的战火,而是与此相比微不足道的,一个普通人的移情。

故事的起因和故事的结果,就因此显得格格不入:起因是岬冴子对死于事故的女儿的移情,针对这一事件的反应则是冰冷的政治逻辑。政府希望隐瞒真相,把这个异常也扔进恐怖主义的万能垃圾桶,13号废弃物的开发方希望彻底湮灭证据。对这一异常的处理,已经完全成为统治系统的正常操作。

一边是人物的个人化的情绪和行动,另一边是对此不以为意的社会系统。这就是我说本作“文艺”的原因。回想0080,巴尼的行动对一年战争的结果真的有影响吗?

虽然从结果上来说是彻底的失败,个人并不会让世界翻天覆地。但单凭把个人行动和世界并置的这一姿态,我是不是也可以说这也是某种“世界系”(bgm39)
Tags: 动画
#1 - 2019-7-2 23:33
世界系都是文艺的,所以二次元有浪漫气息。看某菊苣说的
#1-1 - 2019-7-3 00:03
Rくん
我所有的词都是瞎用的啊。
我会说NGNL zero很浪漫,但不会说它很文艺。(
#2 - 2020-10-22 23:51
(崩坏の节操)
结局那个“升机位”镜头+加上川井音乐加持的杀伤力对我太大了,不然我可能早就忘记这电影。压抑了两个小时在最后的镜头得到完全释放,就如你说的,最后镜头我觉得两种强烈的情绪的喷发:一边是人物的个人化的情绪和行动(无助的同情),另一边是对此不以为意的社会系统(深刻的敬畏),怪物的压迫感带来的恐惧被绝望后的无力感覆盖。如是普通的悬疑电影,当神秘的迷雾解开,怪物登场,死亡,悬疑带来的压迫感自然能够得到释放,而高山总是反其道而行之,迷雾背后是另一座更加令绝望的大山。就如巴尼同学安慰巴尼:这次捡不到枪,下次总有机会的,就如本片硕大的体育馆(个体诉求)在镜头抬升(社会发展)下变得渺小。。。。
#2-1 - 2020-10-23 00:13
Rくん
在这样的故事里,特二的登场倒是正合适的。(bgm39)
特二永远负责收拾残局。只要任何东西在社会治理的视角下成为了天大的麻烦,特二就要来收拾。不管你是个人的执念,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国家运行机制内部的对抗...特二不发明问题,也不解决问题,是警察系统里真正的扫地僧(bgm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