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22 15:09 /


  很多人都不会听音乐,联觉者也不例外。
  听歌曲,有人闭上眼睛听,可以。有人睁着眼睛听,也没问题,但你确定你是用耳朵听懂的还是通过歌词或者舆论看懂的?
  懂不懂是一码事,是否掌握方法又是一码事,本次,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欣赏音乐。

一、什么是联觉。
1.联觉
2.联觉和联想

二、联觉对人的影响。

三、联觉在音乐欣赏中的运用。
1.什么是音乐欣赏
2.联觉如何运用在音乐欣赏中?


  



一、什么是联觉。


‍       音乐,是声音,声音,是振动波。所有生物思想时都会产生波,身体动作时会产生波,器官发声时会产生波,波包罗万象,本质是信息传达,这种信息,是可知的,想达到可知,需要“联觉”。

1.联觉

  “联觉”的文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1812年,提出者是Georg T.L. Sachs。近年来随着神经成像技术的完善,联觉逐渐能够被客观、系统地下定义,但相关研究只是冰山一角。西南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黄希庭认为,联觉,或称通感(英:Synesthesia),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的心理现象,联觉按对感觉通道的刺激强度和范围可以分为强联觉和弱联觉两种,当然还可以按照联合感觉的器官来分类。在音乐网站里我就不叙述过多学术知识,专业文献我推荐这么两篇:
《联觉的认知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
《联觉的大脑网络激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我来举例解释一下。

解释之前先说几个名词:
听觉、味觉、视觉、触觉、空间、颜色、字符。
镜像触觉(例如A的身体受到外伤的图像被你看到,你的精神上会产生相似的受伤体验。)
动觉:对自己身体各部位的位移和运动状况的感觉。

接下来我要解释的是十六种联觉:

  1 当你看到黑白色的字母和数字,感觉这些是彩色的,这种反应叫做“字符——颜色联觉”
  2 当你看到一幅画,会闻到味儿,这种反应叫“视觉——味觉联觉”
  3 当你看到一幅画,会听到声音,这种反应叫“视觉——听觉联觉”
  4 当你看到一幅画,有处于某个空间或看到某个空间的感觉,这种反应叫“视觉——空间联觉”
  5 当你看到一幅画,同时出现【1234】的反应,比如说沙滩的触感、鸟的声音、海风的咸味·····这种反应叫“视觉——空间·五感联觉”
  6 当你看到一幅画,在【5】的基础上还会引起个人的相关记忆,由联觉内容引起对制作人创作时的即时性心理活动和即时性人格的猜想——即共情,这种反应叫做“视觉——空间·五感联觉共情”

  7 当你听到一首曲子,会闻到味儿,这就是“听觉——味觉联觉”
  8 当你听到一首曲子,会看到色彩,这种反应叫做“听觉——颜色联觉”
  9 当你听到一首曲子,会听到记忆中的声音,这种反应叫做“听觉——听觉联觉”
  10 当你听到一首曲子,在【4】的基础上,你在那个空间感受得到空间内的几何物体的动作形态变化,但看不到颜色和景物,就像进入了WMP播放器的可视化效果框里的世界一样,这种反应叫做“听觉——空间联觉”。
  11 当你听到一首曲子,出现了【5】的反应,这种反应叫做“听觉——空间·五感联觉”
  12 在【11】的基础上再加上时间联觉,就叫做“听觉——时空间·五感联觉”。
※不同的人联觉到的空间的框架结构和规模存在差异。不同的人联觉到的空间内的情景也有差异,这是由于每个人积累的数据质量存在差异。

※虽然是听声音然后进行的联觉,但联觉的内容里同样会有声音,这不是类似音效一类的声音,而是确实的记忆,就像你做梦的时候听到声音差不多。
※“时间”一定能被认知到,联觉到的季节背景或记忆中某个事件的时间背景属于“时间”的范畴。其中色彩和意象的联觉差异在于人格特质,人格特质相同的人无论积累的数据量和偏向有多少差异,对结果而言无本质差异。
※所谓运动形态,首先以联觉到的意象为变化对象(2D或3D的人造景和自然景)进行形变或量变,例如:云卷云舒、风的轨迹变化、粉雪转鹅毛大雪、光线的流速、流量和方向。
※视角。联觉者有能力在听音乐的时候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方法作为切入点,视角也可以不同,例如,玩游戏时的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视角。
※情绪控制。可以毫无感情地去听音乐,在这个情况时,在很大几率上会仅联觉到“数据空间”,数据空间内的运动形态就像wmp的播放可视化效果的3D模式一样。

  13 当你看到别人脖子被砍了一刀,你也会感觉自己脖子被砍了一刀,甚至晕倒,这就是“镜像触觉联觉”(mirror-touch synesthesia),我认为这属于“视觉——触觉联觉”。
  14 和13类似,但是由听觉联觉的,同时试验者应该具有12的联觉能力,在此基础上“听出动觉”,然后你会获得相应的动觉,这也叫“听觉——(镜像)触觉联觉”。
  15味觉——触觉联觉
  16触觉——视觉联觉
  ···
  举例只举这16种,这是我的总结方法,也有研究者把人的感官分为三类,分别是:化学的(如:味觉、嗅觉)、机械的(如:触觉、听觉)和光学的(如:视觉)。其中3种感官联觉:

  时间--空间--情感联觉。

  有人说时间空间情感联觉的人有超忆症,不过我没有,还有,情感联觉我认为属于记忆联想了,毕竟高等级的情感活动不同于人类天生就有的情绪反应。






2.联觉和联想

  在新华字典中,联想被给予了如下定义:

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

实际上“联想”的定义和“想象”是类似的,“想象”在《普通心理学》中的定义为: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后者比前者更具创造性,联想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真实存在,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而想象是指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到另外一个可能存在的,构想出来的事物。例如,“睹物思人”是“联想”,而“天马行空”是“想象”。

  从物理结构上看,“联想”行为跟“联觉”行为不同之处在于,联想的并发物是来源于大脑海马体存储的记忆,而“联觉”则是来源于大脑皮层中多感官电信号的交流。
  但是,多重的联觉一定会带动联想,一定会并发长时记忆内容,记忆的内容有五种——

1、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
2、情境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3、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4、语义记忆:有叫词语-逻辑记忆,是用词语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5、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机能的记忆。

  非联觉者听音乐多是联想记忆内容,比如说听原声带需要了解使用场景或者去了解相关作品,但其实联觉者听音乐也需要联想记忆,只是不需要像非联觉者那样必须了解特定的“源使用场景”才能理解。而且,如果缺少了记忆联想,就难以产生对应情绪或者产生错误,因为复杂的情绪、情感来源于曾经记忆的内容,而简单的喜怒哀惧不需要经过记忆,那是动物自有的。



二、联觉对人的影响。
  联觉者的大脑结构跟非联觉者不一样,而联觉能力越强,大脑皮层结构越复杂,脑负荷越大。

  我是时空间+五感联觉者,那么先以我为例。我在2014年到2017年间,我经常戴耳机持续地听3-7个小时的音乐(大部分曲目选择为响度低、节奏慢、音调低的合成乐或歌曲),从2016年开始,我发现当我在日落前听了超过4个小时的音乐,且对超过50首曲目使用联觉的话,在日落之后大脑反应会明显变得迟钝、缺氧、供血能力差,同时人体抵抗力下降明显,我本身懂些中医学和营养学,就是喝各种量身定制的补剂、做养生功法也见效不大。但是,如果不使用主动联觉,或者一天听音乐不超过2小时的话倒是没事。

  这里要增加两个短语释义,“主动联觉”和“被动联觉”。
  主动联觉指你自己积极地去联合感觉,被动联觉指你不想进行联觉但你仍然出现了联觉过程,从结论上看被动联觉跟主动联觉获得的信息是不一样的,量也不一样。
  我这个负面影响主要是在进行主动联觉的时候出现的,被动联觉获得的信息量少,好比CPU被占得少了,所以没事。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进行主动联觉和被动联觉的,有些联觉者受能力限制,CPU的线程使用是不可控的,比如说有一位叫做乔•萨利纳斯的医生,他有镜像触觉联觉,别人受伤他也会受伤,那种应激反应无法抑制。



三、联觉在音乐欣赏中的作用。


1.什么是音乐欣赏?

我在《我的短乐评——五感联觉共情术。》这张精选集里,对音乐欣赏作了如下定义:


音乐欣赏,是听音乐的过程,是进行时,欣赏的是意境。
乐评,指音乐评论,是音乐欣赏完成后进行的事情,是表述结果,出发点是自我表现欲,目的是满足某些欲望,比如证明存在价值、获得征服欲、精神放松、利他行为等等。乐评按程度可分为业余和专业两种。

音乐欣赏有学科之分、思想之别,还可以按欣赏依据形容为两种模式:西医和中医

“中医乐评”:首先具备联觉能力,最好是在成年前掌握五感联觉,然后同样是在成年前掌握时间追溯般的共情术。需要你积累一定量心理学、生理学、哲学、文学、美学·····的知识,具备体验山、海、林、原等自然风景和丰富的人类活动的记忆,会使用一些基本知识结合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以解释其联觉内容进行乐评,能够探知音乐中动态和静态的人事物,实体和虚体,了解演出者即时情绪,特殊情况下可把握其即时人格和走向,是音乐空间的体验,相当于戴上了VR设备。

“西医乐评”:专门学习音乐学的人按照声学、旋律、和声、曲式、配器、演奏、音乐史等方面进行分析乐理式乐评,其实也要包括“中医”乐评中至少十分之一的要素,只是偏向于乐谱的解读、乐曲制作方法、演奏原理的研究,西医乐评不需要你具有五感联觉能力和超凡的共情术,但你至少要能联觉到三维空间和二维图像,以及非时空再现式的共情术。

  音乐欣赏离不开四件事情,一是联觉能力,二是人间体验,三是曲库,四是乐理。其中,联觉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你音乐欣赏的上限,人间体验的情况决定了你是否能达到音乐欣赏的上限,有个强大曲库才能与强大的人间体验挂钩,共同组成一个“数据库”,有充足的乐理知识可以弥补见闻、情感、联觉的缺陷。
  实际上高水平的音乐欣赏,是中西医结合的,很难用文字表述清楚,那需要运用到所有与探讨人类本身与社会、世界本身的一切硬件知识,并要求赏析者具有高级的联觉能力,以及丰富的风土人情的记忆来描绘他所见到的内容。




2.联觉如何运用在音乐欣赏中?

  首先,把手从鼠标和键盘上拿开。
  戴耳机。
  松肩,后背靠椅子背上,沉气,放松。
  播放音乐,勿一心二用。
  然后,你能感觉到什么全看你的能耐了,软件改变不了硬件,连CS都卡机的电脑怎么可能玩得了战地。

  开个玩笑,其实也可以从细节上改变。
  一般我们听音乐都是第一视角,你可以试试改变一下,第二视角,第三视角,不会变?你没玩过CS吗?
  以第一视角也可以融入整个音乐空间,你试过锁定音乐空间里的某一个意象吗?锁着锁着你说不定就融进去了。
  在前面“联觉和联想”中提到,听音乐时必然要进行联想,这个联想包罗万象,包括“这种音色音调是在表现什么?传达着什么内容?制作者让我们产生这些感觉、意象的用意是什么?”“为什么塑造成这个场景”“这种颜色代表什么”,加入共情术,你可以推导该曲目适格的心理状况、前因后果、人格。
  写时景的单一器乐曲是不好听的,因为联觉效果差,比如说写冬天的,冬天的美学是什么?这个你需要思考,我举个例子,日本游戏雪之少女的主题歌就有冬日美学,Last regrets这里面有海边银装素裹的小镇,再比如说Sweet Christmas (Solo Version)

这首歌,比较冷门,所以就加个链接,都听听,里面有最正宗的圣诞节气氛。

  对于听觉入手的联觉者来说,这些内容应该足够了,但一般看客应该是会觉得我很糊弄——既然被你看穿了那我也无话可说,最后来个实操乐评吧,光说不练假把式:


夕顔-能登麻美子
关键词:童谣 成熟 故乡 祥和 田野 少年 豁达 爱意 惆怅 祝福。
夕颜花语:永远的爱;易碎易逝的美好;暮光中永不散去的容颜;生命中永不丢失的温暖。

你会看到一片田园情景。晴朗的黄昏下,你走在乡间小路上,左边是田野,右边是树林,路的前方是个村子。风经过这里,吹起右方的高枝,摇晃左侧的矮草。顺着霞光所映照的区域,我发现离我不远处有几株月光花,落霞将被风刷得干瘪的花冠的颜色染得微红,似乎在帮助它绽放出最美的样子。因为这花夕开朝落,所以古人称之为“夕颜”,可能记述着一些悲哀的命运吧。

前方天空上的白云正往左边的远山上浮动,不一会儿就遮住了山峰上的光辉。村子里已经有几户人家燃起了炊烟,小孩子们依旧在外面追逐着,真是一片平和朴实的景象啊,在见识过无数坎坷波折之后,原来最令我感动、最令我渴望的是在这样一个自然淳朴的地方生活——此情此景,即压制自身痛苦之后,想要传达给他人的纯粹的善意。

这样成熟的旋律,成熟的歌词,再加上能登那充满爱意和母性的豁达歌声,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好像能中和整个世界的污秽,在她的声音影响下,我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像是个回到了梦寐已久的乡下家中的老人,枯坐在优美的天地间惆怅人生,又像是一个缠着和蔼的母亲讲童话的孩子。

当我们想要以豁达的胸怀包容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会喜欢童谣,童谣可以给孩子们种下爱的种子,待到时机成熟便会自发地结出爱的果实,然后他们也会将爱延续,那爱意可能是来自对人与自然的爱,可能是来自对罪恶的宽容,也可能是来自阅尽苦楚之人放弃挣扎叛逆后对未来的美好设想......无论是什么种族、地位、国家、主义的人,只要是心存大善,便会喜欢这样的歌曲,然后微笑着,互相理解。

La Luna
八成柔,二成阳。

场景色调:大部分为白色、银色、淡青色、爱丽丝蓝、湖蓝、粉蓝、冰蓝、天蓝、深天蓝色,氛围很清冷。

视角:上帝视角(纵观空间)、第二人称视角、主人公视角。

自然意象:天空、云。人造意象:建筑物。

形态变化:各种自然景、人造景、人的心理现象。

地点:受视角变化而改变,先是主人公所处的室内,然后是透过窗户或其他经过转向室外,展现了此空间的全貌——位于空中、远离尘世的偏巴洛克式的宫殿。

人物:一个,感觉这声音是女性人格所属,所以判断是女性。

基本情绪:忧、思、悲。情绪过程:抑郁、忧伤、焦虑、害怕、懊悔、痴迷。

意志过程:由微弱到弱,1分23秒后意志渐强,但感觉是沉浸到记忆里去了。

思维模式:算是系统思维吧,是宏观还是微观就暂且不知道了,因为感觉主人公顾影自怜的成份比较少,也没看到主人公具体观察过什么物象的声音信息。心理状态:稳定压抑。

心理特征:内向、优柔寡断、安静。

人格猜想:INFJ-T

这女人,恩,听得出能有这心境至少不是少女(我听到一半就听出来这是一个男性作曲家,只是模拟了个女性主体),这女人不像是被囚禁的,不过没听出有关联这件事情的信息,思考还很自由,想到的也不是啥好事,具体事件她给过滤了,回想的竟然都是情绪记忆,但我感觉这是其自我保护机制所致,本来回忆的是历史事件,也有具体记忆,但展现给外人(听众)的只是被部分屏蔽过信息。

景由外向里,先是展现出世界观,应该是空中领域,有花园湖水之类的,可以参考西纳普斯里的某个类似地方。再从外向里能看见个华丽的大理石宫殿内的一个华丽的大理石房间,视角由自由变成第一人称,眼前是弧形的墙壁,上面有窗户,都是欧洲的那种,贵族王家的那种,窗外是啥,反正就是清澈的蓝天吧,这块也不知道是不是地球,怀疑是这几个住在这里的是神仙,反正非人。这个家伙应该是女的,听了整首曲子了也没见她起身行走,就是头面部有变化而已,没什么好的表情,全是哀伤,但是能感觉到她无论经历过多少失望的事情,都没有绝望过,没有放弃过,即便心中不断生出无力感,也如同潘多拉魔盒一样,希望被牢牢锁在深处。


歌单我的短乐评——五感联觉共情术

以上两首乐评均出自我的短乐评集。



谢谢各位阅读本文,欢迎来我歌单专区做客。
五感联觉的世界
#1 - 2019-2-23 10:24
(从来不帮SAGA说话的SP黑厨,批评胜于赞誉 ...)
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分享~
#2 - 2019-2-28 07:06
(理性浪漫,诗性自由。)
场景划分也非常重要哟~
你这样来号称是听音乐的方法,但是音只是因透过心念才能结成果。你看这又是佛教的说法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
扭曲的异于大众的认知,反而更通透。
#3 - 2019-3-15 12:00
(娘化什么的最喜欢了...)
已经很难做到闲下来专心的听音乐了。
#4 - 2019-3-26 22:58
这个中西医的划分肯定了音乐有其精确的数学形式,同时强调音乐欣赏的过程又不只是一个纯学术的分析过程,还包括了天性的、自然的、心理学上的审美行为。这一点我觉得挺好。

但这个划分仍旧是有疑问的。联觉现象在音乐欣赏里的确广泛存在,但首先听觉—视觉等联觉只是一个非常不精确、非常大方向的映射,联觉的产生可能只调用了音乐本身1/10的信息量。其次联觉的规模和内容都因人而异(比如你联觉出的具体事物,还有几成阴几成阳),没法作为一种科学的音乐研究方式这是当然的,而哪怕作为欣赏方式,单独的联觉法对音乐信息的截取也是非常的不完备,有大量信息会被遗漏掉。联觉更适合作为音乐欣赏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本体。

实际上一个自然的音乐审美过程中,联觉并不是最基本的心理应激响应。最基本的响应应当是紧张度、协和度、区分度这些描述。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实是人会理所当然地觉得一条旋律好听,并不是因为旋律让人产生了联觉,而是旋律对紧张度的控制符合你在以往音乐欣赏中建立的期待,结合认知经验产生“活泼、忧郁”这样的对音乐形象的认识已经是更高一级,而“联觉产生具体的画面感”则还要更高一级,甚至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参与了。而你所说的西医,那些和声对位曲式配器,实际上也不纯粹是数学游戏,实际上他们就是以对紧张度、协和度这些最直接心理响应的研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所以如果是我的话,会把中医定义为“用天性的、自然的方式体会对音乐中每一个音符产生的心理响应”。这样中医西医对音乐的描述才都是完备的,当音乐在西医意义上变得复杂,在中医意义上的直接心理响应也会变得更丰富,更细腻,组合出更多层次的听觉趣味。这样中医和西医才真正一体两面,代表对音乐的感性和理性两种理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