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27 21:15 /
    黑塞的书有种独特的气氛,那一幕幕场景不仅有着诱人的芳香,还如同头顶湛蓝苍穹一般有难以言喻的深邃和不可名状的安宁之美。在一段不明确的时间里,我在被子飘扬的阳台想象着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或流水潺潺的盛夏溪岸,汉斯的迷茫、辛克莱的彷徨、哈勒尔的忧郁我是否体味了一分呢?

part1:在碾压命运的车轮之下,‘自我’对‘超我’的反抗。
   
   “别泄气,一泄气就会被压在车轮之下”神学院的校长对成绩下滑、心不在焉的汉斯如是说到。
    你是否也常常听到父母老师对你说类似的话?他们说为了你的前途,你必须努力学习,放弃玩乐,以便改变命运,而不是像他们现在这样过着贫乏的每一天。对,他们说的很对,但是忽略了一点,我们难道考上了好大学,有了钱就能够过得幸福吗?在这十年的学校生活中,我们为了满足他们的期待,放弃了奔跑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放弃了自己热衷的绘画、手工、玩具,放弃了注视那甜蜜而苦涩的眼眸,抛弃了自我,抛弃了青春应有的绮丽色彩,这一切,就为了换一直文凭,真的值吗?我们如果小时候有超常的编程技术,中学会鼓励我们,会教导我们坚持下去吗?而所谓的艺考,在有着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和高金额需求下,又有多少有才华的人会被父母允许?有人如此评价这本书:它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的德国,共鸣却回荡在今天的中国。汉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下,被迫扔掉钓鱼竿,被迫砸碎兔子屋,毁坏小水车,丧失童年应有的快乐,仅仅过着没有自我的日子。遇到海尔纳后,汉斯明白了,他要追寻自己的内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成绩的下滑导致了父亲的狂怒,校长和老师的鄙视,在轮番的折磨下,神经衰弱的汉斯不得不退学。在唯一一次努力去打破现状后,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梦想破灭的汉斯想要自杀。
    汉斯想象着自己的死亡,想象父亲痛哭流涕,想象老师忏悔自己的过错,却竟然奇迹般地恢复过来,感到愉快。然而长时间的受到学习的煎熬,汉斯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体力活的损耗,但为了谋求生计,他依然不得不去当铜匠,去摧毁残余的健康。
    金黄的麦浪滚出奇妙的交响曲。鞋匠的女儿榨出的苹果汁散发着甜蜜的幸福,汉斯不禁有些动心。在那些天里,每个晚上与她在一起的时光令憔悴的汉斯脸上终于稍微出现了难得的、散发青春活力的光芒。但是,随后他明白了,这也不过是个幻梦,那个热情开朗的姑娘仅仅把他当成一个暂时的情人,诱惑他的不过是谎言。她那柔软白嫩的肌肤让汉斯感到恐惧,汉斯逃开了,却不料,这一切都化为令人心跳的回忆。
    每个月发工资的那一天,是铜匠们最兴奋的一天,大家一起远足,在酒馆里分享荒唐的故事,大喝特喝。内向敏感的汉斯在灌醉后模糊的意识到自己的一生也将向那些靠酒精麻醉自己的铜匠一样浑浑噩噩地生活下去,巨大的空虚和幻灭感攫取了他......
    黑塞用浪漫诗人的笔调书写了这篇动人的青春之歌,向每一个艰难行走在青春之路上追寻自我的少年证明了,他们绝对不是一个人。汉斯考试前的焦虑和他失意落魄时的辛酸,想象每一个经历过填鸭式教育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某段过去。但黑塞并没有止步于此,故事中的那漫山遍野的龙胆花和汉斯羞涩地与爱玛榨果汁时,又是多么的令人舒畅、多么令人陶醉!
    怅然时的泪水与嬉笑中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不正是青春的原色吗?
    小小的村镇上方,悠闲的碧空绵延无尽。山谷里的流水,波光粼粼。冷杉的群山,温柔、留恋地把蓝色呈现到遥远的天际。鞋匠脸上露出悲伤的微笑,握住对方的手。吉本拉德先生离开这片刻的寂静、异样的痛苦,以及令人郁闷的思绪,犹豫而茫然地往住惯了的小镇上走去了。愿汉斯能够在遥远的国度那氤氲蒸腾的草原上尽情地玩耍。



part2:我只是,尝试着过自己要的生活,为何如此艰难呢?

    保罗.柯艾略说:“黑塞已然感受到我们这一代人那种内心的骚动、那种青春时代自寻其路的固有需求;这种需求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索取天经地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自己的生命。黑塞的这种先知先觉也必然启发未来时代的人们。”黑塞的写作风格在这本书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相较《在轮下》里田园诗般的写作风格,本书甚至抹去了对环境的细致描写,所以的情节都直指一个方向——我们的内心。
    故事的主人翁是上流社会里一个富贵家庭的儿子,在经历一次由虚荣心引发的欺凌事件后,踏进了一个诡谲,充斥犯罪与卑劣的黑暗世界。在这场欺凌事件里,黑塞无比写实地记录了辛克莱的心理活动:背叛父母的罪恶感,日复一日遭受折磨的痛苦,无能为力的恐惧等等,更重要的是萌生一种对意志的奇妙追求和对生活的思索。
    在这段日子里,辛克莱濒临精神错乱,直到——德米安(引路人)出现,此后,辛克莱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寻找通往自我灵魂之路。高中前,德米安那神秘深邃的眼神透彻地批判世俗的观念,他用一种与常识迥乎不同的视角对一切事物进行评价。然而,从黑暗世界获得解救的辛克莱已经明白日常的可贵,拒绝德米安那魔幻之路。
    然而,过度的平和加上自由就是放纵,高中里的辛克莱沉迷颓废的酒馆生活,和学校厮混的堕落之徒谈论女人的风流轶事,尽情吮吸叛逆与疯狂。然而这毁灭性的放纵又转瞬带来迷惘与罪恶感,游走在退学边缘的辛克莱开始觉得愧对父母,觉得自己简直是一个活脱脱的人渣败类,让人嫌恶,令人唾弃。这段无比疯狂的心理自述极为准确地描述了那种挣扎在猥亵下流世界,心中圣洁的渴望被丑陋的欲望击溃时的自我唾弃与绝望。
    直到那名为碧翠丝的高雅少女出现,辛克莱终于找到自我的目标。他被那刺眼的美震惊和吸引,决心追随她。以此为契机,他戒酒学画,竭力与捕捉描绘那超凡脱俗的美。这次爱恋深深地影响了辛克莱等等生命,他已不再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浪荡子。
    鸟奋力冲破蛋壳。这颗蛋是这个世界。若想出生,就得摧毁一个世界。这只鸟飞向上帝,上帝的名字叫阿布拉克萨斯(万物正反的统一)。皮格托里斯向辛克莱解释何为辩证统一:我们要以尊敬和爱来处理我们的性欲和所谓的诱惑,如此一来,它们便会显现出意义。当你突然想到一些疯狂或邪恶的念头,想要把某人杀了,或者想要要犯下罪大恶极的罪行,这时你要想一想,那是阿布拉克萨斯在你内心制造的幻想!你想要杀的绝对不是一个真实的人,肯定是一个伪装而已。假如我们怨恨一个人,我们恨的是他形象中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也是我们本身所拥有的。凡是我们本身没有的东西,并不能激动我们的心。
    注视火焰,聆听灵魂的声音。每个人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寻找自己,坚定地成为自己,不论走向何方,都往前探索自己的路,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完整,是一种逃避,这种逃回群体的行为,只是为了适应自己内心的恐惧。
    本书的后半部分,充满诡异奇特的自由联想与心理暗示:辛克莱在绘画中画出了素不相识的引导者夏娃夫人,暗示着内心本源的塑造回归;该隐的印记,象征着被大众驱逐的少数超越自我、携带‘错误之善’的人;雀鹰之相,预示命运的脉动:结束与新生。
    写这本书的时候,黑塞一定在读弗洛伊德或者荣格,众多的隐喻和比喻、联想和暗示,使后几章读的我都出现了幻觉。像神话故事一样,倾泻一阵不明觉厉,我似懂非懂,但感到十分痛快和满足。


part3.为狂人而作
    作为黑塞中后期作品,《荒原狼》可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对现实深刻的洞悉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开似荒诞而疯狂的情节无不清楚地描绘出一个时代症结:在两个时代交替的时期,两种文化或者两种宗教交叉的时期,生活会陷入真正的苦难之中,如同地狱一般。哈勒尔就是那种处于两种时代交替时期的人,他们没有了安全感,也不会感到清白无辜,他们的命运就是去怀疑人生,把思考人生是否还有意义这个问题作为他个人的痛苦和宿命去不断体验。在出版者序里‘我’如此评价道。
    不过,联系起现实,我们很难断定我们现在不是处于两个时代交替的时期:在物质幸福时代末期,藉由物质繁荣而导致的文化工业;以及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多元文化融合;个人思想的多元发散与媒体定向引导,这类由精神消费品所开启的新的时代初期,这种类型的时代不是也如同书中所阐发的吗?你难得没有觉得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也处于独特的迷茫中吗?00后面临的互联网,移动终端生活,以及商业向各方面渗透所形成的娱乐明星行业,网络文学行业,网络社区这类对人类(或民族)情感塑造与文化观念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化产品链,不是也是一条令人好奇而无法预测的问题吗?
    但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成就,以及上一个时代(80/90后)人们接连不断的感慨和欣慰,使人忽视了这个时代间隙的种种危险。况且娱乐风日盛,一直以来令人担忧的生态问题又有几时报道在新闻网上?hao123网页下方的低俗造谣的段子竟然如此受到追捧?非主流、丧文化等明显反映青年价值混乱和缺失问题仅仅在媒体舆论下变成笑料;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色情弹窗和虚假广告弹窗到现在还没有彻底地断绝,想想你们科技都那么发达了啊,这都解决不了?
    这个世界真的如同键盘侠眼中那样充满捏他和槽点一样欢快而滋润的吗?
    有多人发现了青少年沉迷手机其实是缺乏目标和人生理想、面对复杂众多的价值取向和庞杂多元信息无所适从的体现呢?
    我也不知道现在在中学掀起的‘社会热’具体是什么情况。我更不知道那些已经去搬砖的初中毕业生内心有多么难受,明明世界有那么多可能性,自己却似乎一辈子只能蜗居在小城里过着无聊空洞的生活。
    当然,上述提到的一些问题并不是仅仅这个时代才有,但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缺乏严谨精神的人很容易忽视这些问题。当然,如果你没有意识到或不这么认为的话,你大可把这些话当成我的胡言乱语。
    哈勒尔对个人存在发出的质疑恒古以来就是哲学里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论你是一个认为生命的价值是为了社会做贡献的人,还是一个纯粹的超人主义者,抑或一个悲观的虚无主义者、或者其他,哈勒尔的事迹都是一个相当具有思索意义的故事。
    此外,黑塞在本书描述自杀倾向的议论也是相当的精彩:就他们的本性来说,并不是一个自杀者。而相反,有一些,或者说大部分具备自杀倾向的人终生没有伤害自己身体分毫;他们通常都有着异常坚忍的求生欲望,甚至意志坚定、勇猛异常。和许多具有自杀倾向的人一样,在哈里的精神世界里,随时准备迎接死亡。所以,他脆弱敏感而又沉迷想象。他生存的意义似乎也都存在于自杀的想象之中。只要生活当中遭遇痛苦,哈里就立刻会想到以死亡来超脱现实的困境,就和其它同类一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长久沉浸在自杀幻想里的哈里,却把这种自杀倾向转变我一种有利于生存的特殊人生哲学。他会觉得,反正死亡之门一直为自己敞开,那么不妨在人生之中多经历些苦痛;既然结果已经注定,那么过程的艰难又算什么呢?有时候,哈里会以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看待自己遭遇的不幸,他甚至抱着一种考验自己忍耐力的想法来经历磨难,反正一旦忍无可忍,即可奔向那早已敞开的大门而去。很多有着自杀倾向的人就这样从对死亡的幻想中汲取活下去的力量。


    最后,已经跑题了好远的文章就以我很喜欢的一段话作结吧:我因此而心情有所好转,轻快地走在泛着潮气的大街上,望着街上昏黄如泪眼般朦胧的路灯和街上的反光,我又一次想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那个时代几乎被我忘却了,那是个诗的年代,当初我经常穿着大衣深夜潜行,在被自己所深爱的秋夜与冬夜,在那天色昏暗的、带着哥特色彩的树林中穿行,享受那孤寂、品尝那伤感。大自然的空气使我孤独地陶醉其中,而那孤独所带来的是惬意,让我诗兴大发......